大漠长河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1-15
ISBN:9787300184838
作者:中央新影历史节目部

内容概要

中央新影历史节目部,目前国内最大的纪录片、科教片制作基地,集团拥有丰富的纪录片资料资源、实力雄厚的制作班底,继承创作纪录片的优良传统,立足制作反映政治、经济、文化、艺术、自然、科学等多个领域的电影、电视纪录片。

作者简介

《大漠长河》是由财政部出资,国家林业局与中央新影集团合作出品的七集纪录片,每集30分钟内容。其目的是梳理新中国60年来荒漠化治理的得失,向观众介绍荒漠化的常识、反映荒漠化的危机,唤起民众对于荒漠化治理的重视。本书根据该纪录片文字以及丰富的编导手记组成,内附大量丰富的图片,全面展示荒漠危机,共同探寻治理之路。


 大漠长河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在青旅做义工的这段时间,会遇到来来往往的背包客,他们走遍了全国各地,有的也已经涉足多国。他们会给你讲他们的故事,遇到的各种各样的人,看过的各种各样的风景。在提到新疆、内蒙这些西北之地时,大多数人的描述都可以归为两种。一类赞美广袤的牧场、肥美的牛羊以及热情的牧民,一类,看到的是无边无际的黄沙、和诉不尽的苍凉。作为一本文字版的“纪录片”,《大漠长河》无论是从语言文字还是配图方面,都非常好。文字部分算是原纪录片的解说词,语言优美而淳朴,以真实细腻的笔触,将大漠黄沙之境勾勒在你面前,此处壮阔,彼方荒凉,所有的文字都有着极强的画面感,是成功的纪录片解说词,也是一本好书。我比较在意的是《大漠长河》所选的配图。一个七集的长达几个小时的纪录片,拍摄了那么多的风景,作为视频记录,是更为丰富和流畅的,能够完整的呈现大漠、讲述故事,但要从这数十万甚至更多的画面中,去选取最合适的、最具表现力的照片,却是不易的。所幸选图都很好、很恰当——嗯,是恰当,不单纯是美。作为反映中国荒漠化现象的文字版纪录片,所要的文字和图片,不单单是要美、要吸引人,更需要一种力量,一种直达人心、让人为之触动的力量。《大漠长河》做到了。我望着书页上静静伫立的胡杨,仿佛能够看到它是如何在荒漠里顽强屹立,坚毅生存。也透过它的枯枝、它脚下漫漫的黄沙,读到了一种悲壮和无奈。这让人开始去关注荒漠化,去感受到荒漠化的严重。此外,《大漠长河》带来的,除了文字场景的描述、画面的展现,还有数据,还有来自那些生长于荒漠之中的人们平实的言语。没有夸张,也不曾渲染,只是对当地人们日常生活的简单描述,对几十年前的生活场景与如今的简单对比,便足以引起人的思考。有力量的东西,往往也都是这些最简单的。单纯的作为风景看,荒漠有着无法言说的美丽。几乎所有初次见到荒漠、雪山的人们,都会为大自然力量所震撼到。然而,荒漠的美丽是带着残忍的,这在于它的肆意蔓延和扩展,一点点的侵蚀着从前的绿洲、水源,人们生活作息的土地。漫天黄沙掩埋之景,美的可怕。荒漠若便如此蔓延,长河恐怕不复存在。生活在荒漠边缘的那些防沙治沙人,那数十年如一日的守护,作为生活在内地的除了对风沙天气抱怨两句的我们,大概是很难感同身受的。如《大漠长河》般的纪录片、记录书籍,能够为更多的人所接触、了解,从而更加珍惜眼下我们尚能拥有的绿色。
  •     收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快递来的《大漠长河》非常惊喜。首先包装很用心,用的是精致的银灰包塑纸,再加上快递公司的外塑,把书保护得非常好。是我收到的最用心的包装,有点意外。其次吸引我的是内容,图文结合,从几个方面介绍我国的沙漠状况,可读性非常强。很多内容和图片,可能是我们一辈子都不会去接触的。 大沙漠,一直是我向往的地方。很想某一天去看看一望无际的大沙漠,沙漠上那些沙丘流畅的线条。可惜一直没有如愿。《大漠长河》仿佛就是来了我的一桩心愿似的。读额济纳的弱水流沙,读黑河,读居延泽,我才知道什么是曾经碧波,什么是今日沙海。我才知道那些纸上的历史在大自然面前是多么渺小,真正的历史绝不在书中。如P21说到《明史》中的14个字:“至亦集乃路,守将卜颜帖木儿亦降。”原来1372年,明朝大将冯胜率军来到黑城之下,面对黑城守将卜颜帖木儿,久攻不下,就命令官兵在距离黑城30公里处筑坝断绝河水。这一行为导致以后的数百年原本沿黑城东北部流淌的黑河彻底改变走向,原来大处的绿洲、耕地从此荒芜,成片的胡杨林由于水源断绝而死亡。这场由人为和自然共同书写的历史,让额济纳空白了约300年。 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流沙占去了260万平方公里,加上流沙的移动,那种山河家园被吞噬的感觉太可怕了。读《大漠长河》,对沙漠风景不再是简单的向往。我又百度出《大漠长河》纪录片,一集一集地重温书中带来的震撼。原来,沙漠对人类的侵害那么严重。光一个敦煌莫高窟的保护,就要许许多多的人参与,坚持不懈。一方面是干旱的荒漠环境,让莫高窟的艺术品穿越1600多年保存至今。一方面锋利的风沙又不断侵扰,使莫高窟的壁画面临着毁灭性的破坏。最严重的洞窟,只要有人坐下来聊天对话,空气的扰动就可以让壁画掉下来。独特的荒漠,独特的气候,独特的生态,独特的戈壁,独特的脆弱。一切,在荒漠地区都是独特的。更独特是那些离不开沙漠的英雄,上至荒漠化防治专家,下至普通的治沙居民,他们一辈子都在研究沙漠,治理流沙,让荒漠变成绿洲,实在是太伟大了。 比如P55提到的章古台固沙造林试验站,据83岁从事了大半辈子的植物固沙研究的赵兴梁回忆,那时候(指1953年),赵兴梁等人春天出去,秋天回来,在外面一待就是七八个月才能回家,大部分时候在外面工作。比如P69提到的榆林石光银,动员十几户人家组成治沙联合体,自筹资金在狼窝沙与风沙抗争,终于在第三年一次性成活了86%的树苗,然后是造林、办厂,不光绿了沙漠,还带领大家富起来。 敬佩这些沙漠中的英雄。
  •     因为三毛,撒哈拉沙漠成为了诸多人的向往之地,并因此而喜欢上了沙漠。但是这正如让你去田间劳动一会你觉得这是田园生活、惬意无比,如果让你天天在田间劳作,你就会觉得农活很累、你一点都不想干一样,当你置身于真实的沙漠之中时,你会发现那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所以很多欧美大片都喜欢以沙漠为背景,如《木乃伊归来》、《蝎子王》等等。然而,最可怕的并不是既成的沙漠,而是那些日益扩大的沙漠和越来越频繁越来越严重的沙尘暴。而《大漠长河》以记录性的翔实的图片和文字向忽视沙漠化的我们作了最大的警示。所有我们不了解的关于沙漠、沙化以及治沙的资料就在《大漠长河》中一一向我们走来。对于这样的资料性书籍,从文字和内容方面对其进行分析、论其优缺点是不现实的,因为书中所说的每个内容都是真实的都是令我们震撼的,对于几近完美的它,我们无法从文学的角度或摄影的角度给出其任何评价,唯有感慨,地球的陆地面积只有29%,然后就是这29%,也在我们肆无忌惮的破坏自然环境中有很多已经逐渐地失去了人类生存的条件。一点点的吞噬,人类将来何从何往?那绚烂、如仙境一样的胡杨林,春夏满树绿色、秋天为黄色、冬天为红色,是如此的神奇,然而这样的神奇在日益沙漠化的今日,或许终有一日重要消除。在沙坡头绕了一个290°急转弯,造就了神奇的自然景观的这一段黄河或许终有一日要消失……时至今日,没有人能够计算出,黄沙下究竟埋藏了多少过往……我们该如何防沙治沙,即便不是在沙漠地带,我们也有了沙尘暴天气,我们该如何防止沙尘暴?这种种问题不只是专家的责任还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这片土地之于我们每个人都是珍贵的,我们都有责任去守护她!不要再让民勤那个上不起学的女孩的故事发生,不要再让无穷无尽的向地球索取成为我们的习惯。否则终有一日,“黄风那个来了,赶快你把街门,你把街门关上,盘古爷留下的这片沙,害得人几辈子成不下个家……”这首民谣中所描写的现实就是我们的处境,甚至比之更严重,直接失去了在地球生存的环境。如果从根本不改,就是移居到火星又如何,难道去破坏一个一个的星球?

精彩短评 (总计1条)

  •     纪录片变为文字,内容略显不足,很多信息只是点到为止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