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对抗自己

出版社:贵州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05
ISBN:9787221012234
作者:(美)门林格尔
页数:414页

内容概要

译者:冯川教授现任四川大学文学和新闻学院教授、四川大学比较文学系系主任。目前主要从事文学理论、比较文论、翻译与跨文化研究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先后为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的课程有:文学理论、文学与心理学、中国哲学、英语文献的阅读与翻译、荣格研究、文学理论专题研讨、西方文化专题、西方文论。

书籍目录

中译者序
绪言
第一部 破坏
第1章 爱与死
第二部 自杀
第1章 禁忌
第2章 动机
第3章 论点
第三部 慢性自杀
第1章 禁欲与殉道
第2章 神经症疾病
第3章 酒精瘾
第4章 反社会行为
第5章 精神病
第四部 局部自杀
第1章 定义
第2章 自我伤害
第3章 装病
第4章 多次外科手术
第5章 有意造成的事故
第6章 性无能与性冷淡
第五部 器质性自杀
第1章 医学中的整体观
第2章 器质性疾病中的心理因素
第3章 选择较小的损害
第六部 重建
第1章 重建的临床技巧
第2章 重建的社会技巧

作者简介

卡尔・门林格尔(Carl Augustus Menninger)是美国著名的精神病医生、精神分析学家和心理学家,他对人深邃莫测的精神世界有渊博的知识,尤其对死亡本能、自杀冲动、犯罪心理和儿童心理作过深入透辟的研究。他在这方面的成果使他在精神分析心理学领域中斐然自成一家。
在《人对抗自己》中,门林格尔对死亡本能和自我毁灭倾向作了全面的考察和分析。他认为:人性中固有破坏冲动总是要竭力寻求宣泄,如果这种破坏冲动不能施之于外界,其必然结果就是转而施之于自己。这就是各种形式的自杀的根源。门林格尔呼吁:不能回避对死亡本能和自我毁灭倾向的研究。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以他自己所选定的方式,或快或慢、或迟或早、或直接或间接地在杀死他自己。要想与这种自杀倾向相对抗,首要的一步乃是真正认识到:自我毁灭确定根植于我们的天性,我们必须熟悉它的各种表现形式,在此基础上才能作出相应的努力来与这种根深蒂固的死亡本能抗衡。


 人对抗自己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0条)

  •     看这本书正是心绪不佳的时候。我想主要不是表现出来的那种“死亡本能”,而是要发现那隐藏着的“死亡本能”。我感到自己在某些时候会不由自主地破坏自己积累起来的快乐或者当事情往好的方向发展时,就会感到不安。也许,这正是我要认识的,正如那个小故事所说的,那个仆人因为恐惧和无知才使自己主动投入死神的怀抱
  •     在图书馆看到它的光明日报出版社的旧版,出版时间:1988-05-01.印刷时间:1988-05-01。当时翻译为《生之挣扎》,胡海国等译。
  •     在无意识中我们仍然是动物,我们没有理由相信动物会怕死;对人类来说,使我们变得胆小怕死的乃是我们的理智。大多数自杀行为的一个共同特征是明显地缺乏充分的诱发事件。从屈服、痛苦、失败乃至最后的死亡中得到享受,这是受虐待(masochism)的实质,是人对“乐苦原则”(pleasure-pain principle)作出的反向反应。自杀往往发生在习惯性自淫活动中断以后。如果自我毁灭冲动遥遥领先于建设冲动的中和作用,其结果就是立刻发生的戏剧性自我毁灭,即通常所说的自杀。酗酒者几乎无一例外地都是些快乐、人缘好、健谈、受人欢迎的人。口腔性格的特征:既不能做胜利者又不能做失败者,因而通常只有退出一切竞争。一切形式的精神病,其共同要素是孤独内向、脱离现实,即不以现实原则而以快乐原则作为其行为的准则。精神分析的治疗目标之一即在于将自我从超我的专制暴政下解放出来并以理智取代良心。以一种造成最小的现实后果的象征性自我伤害,来满足种种心理需要,这不妨说是一种十分有用的策略和手段。但在那些现实感薄弱、良心要求过分专横的人身上,这一策略可以导致严重的自我摧残。外部惩罚越少,内心痛苦就越多。女性也往往能体验到自觉的性欲。以一种受虐狂的方式忍受痛苦,并将这痛苦爱欲化。人的自我毁灭的倾向和自我保存的倾向仿佛是在机体内进行着一场持续的战斗,这场战斗既反映在心理体验、心理感觉上,也反映在我们知之略多的生理构造中。每个人都创造并服从他自己的神祗,每个人都在执行对自己的惩罚和判决。那些主要具有胃肠道症状的人,几乎都有强烈的、不寻常的被人爱的欲望,而且这种被爱欲望似乎都遵循着一种幼稚的获取模式。但是,他们倾向于对这些强烈的口腔欲望作出一种反抗的、具有补偿型独立性的反应。我们所有最深的仇恨都起源于童年时代,因而用来宣泄攻击性的最有效的办法本质上都是幼稚的。没有任何东西比自恋更能阻碍爱的发展。“那些寻找自己生命的人将失去自己的生命;而那些为了我而失去自己生命的人,将会得到自己的生命。”“我们的命运只能是:要么扼杀情感而活到晚年,要么成为激情的陪葬而早早夭折。”“只有当诗意的、有韵律的运动得以协调并保存下来,才有可能实现肉体的保存。”

精彩短评 (总计49条)

  •     如何一步步学会遏制杀人和自杀的冲动。【收】
  •     看明白自我毁灭的本能根植于自我,终于觉得并不是那么可怕的事实,没有毁灭便无从创造,不支付必死的代价,就得不到可贵的生命,自毁倾向是力量来源,如何升华,就是每个人所选择的价值,面对自毁的力量,意志与智慧被迫苏醒迎战,人性之美得以创造
  •     其实里面的各种症状每个人成长中应该都或多或少经历过吧。。。只是没有那么极端。没有在各种机缘巧合下正好变成里面的范例。。长大不容易啊
  •     主要是从经典精神分析角度来进行分析,爱欲、死亡本能等,感觉理论上有点落后。不过书写的很细,案例值得拿来讨论
  •     车上读完了……一本妙书,关于殉道,命运,酒瘾的精神分析学论述都让我耳目一新……社会总是以一个人的社会价值来推崇他(包括艺术家,圣徒等精神价值),并不在乎这价值是以个人巨大的苦难(外界的苦难有时是自己的选择,追求受虐对抗的快感以掩饰内心真正的苦难)为代价换来的……我憎恨一切让人不幸的东西,外界的,自身的><
  •     无甚帮助
  •     自杀阅读中最可怕的一本~ 从刚出生开始,沉睡在婴儿心中的破坏本能,就伴随着愤怒而表现为外向的攻击性。本质上,攻击的目标旨在消灭入侵者,连同随之而产生的憎恨感和恐惧感。消灭、驱散、解决、毁灭都是破坏的同义词,这些愿望也就是杀人愿望——原始的、自我防御的杀人愿望。
  •     读得很压抑
  •     自杀是自己对自己的谋杀。其中有施虐者也有受虐者。受虐者以迷惑他人甚至自己也无意识的方式最终达到受虐的目的,除了成功本身,他在任何方面都是成功的,他无法忍受成功。良心的严厉和不通融使他产生强烈的罪恶感是其希望受虐的原因。这种看似荒诞的目的无法被意识到,经常以各种看似合情合理的借口作为面具,实质最终的目的是自虐。人最终会忠于自己和死神的约定。自杀伴随对自己的攻击性和罪孽感,而且两者互相促进,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事件发生的起因往往是类似的创伤事件,不自觉地重新体验痛苦,发生移情。内在原因是希望重新体验这种模式期望治愈它。这样的行为是强迫性的。 自杀的原因往往不是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富有逻辑而简单。 但是对于怎样治疗似乎还不够深入。但是仅仅了解自杀的深层次原因足以引起警惕。
  •      可以更好的领会精神分析的精髓
  •     “现代社会与人”名著译丛,当年只要能找到的,都看了。
  •     把篇幅压缩下可能会更好
  •     当初在图书馆里翻到的。。记得里面还描述了很多极品的自杀手法。。说人比自己想象的对自己残忍。。。
  •     大一还是大二读的?
  •     最后一章脑洞开到《德意志安魂曲》的高度了……顺便痛打社会科学界耳光www
  •     好
  •     书的内容很精彩,名字不知道是不是翻译的缘故,对抗自己,对抗自己的天性,无意识?这些我们永远是在暗处的,我觉得先接受无意识,再去跟现实协调。一下子也找不到合适的词汇。一个200次精神分析后的感悟
  •     比较费力
  •     自杀不是要杀死自己,而是想借此杀死无法杀死又仇恨的人……
  •     想自杀的人应该看,
  •     更懂得自己某些行为的原因是出自对环境的对抗,向外可是冲突等,向内则是自我毁灭等。算是自救的有效的科普书籍。方法和手段,以及更深层的问题,就在下一部书中寻找了。
  •     精神分析最大的问题,就在于需要太多太多的假设才能自圆其说。
  •     自我毁灭是本能
  •     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以他自己所选定的方式,或快或慢、或迟或早、或直接或间接地在杀死他自己。
  •     非常好的一本书,在多年间多次阅读。
  •     读后对自杀心理有了个更全面的认识(刷新了世界观)。一般提到“自杀”人们想到的多是“想不开”、“压力太大”等等,但在这本书中,这些业已成为普遍认识的原因只是个表象,而真正的自杀原因——不止是自杀,甚至酗酒、装病以及自残行为等,都埋藏着不为人知的攻击性和内疚感,这种攻击性+内疚感使自杀者把对象瞄准为了自己,如果是自残的话再加上爱欲化这一因素。这些是对自杀深层原因的大概描述,如果放到实际应用上的话,那就是读这本书能预防自杀,因为当我们了解到自杀的根源是对憎恨对象的攻击,因为外界或自身的不允许而把攻击对象转为自己,我们就可以在自己想自杀的时候剖析自己到底为什么想自杀、到底在怨恨什么、到底毁灭对象是什么,从而可以找到一些宣泄方法或解决路径,而不是被“自杀”这一可怕却又平常的念头支配。
  •     so much change on me
  •     本科导师翻译的书,译者本身是荣格研究的权威。此书介绍了最先由弗洛伊德提出的死亡本能,详细分析死亡本能对人类心理与行为的影响。提出了如何面对死亡本能,包括通过精神分析认识自己,用理智与情感来建立起生命的围墙来抵挡死亡。
  •     非常强大的理论,可以通解至今的所有自我对抗
  •     生存本能VS死亡本能;攻击性、罪孽感、快欲倾向,良心、惩罚、妥协……对策:向外(合理)投注攻击性、社会化的赎罪、削弱良心、向外投注爱欲(讨伐自恋、培养爱的对象)。
  •     不错。可惜找不到实体书或mobi格式,略心塞。 方舟子说,动物的本能都是求生,只有思想才能抗拒本能。想死之前读读这本书吧。
  •     阅读的过程中经历了一条从“真TM扯-好像有点对-天啊这TM是在说我”的路径。
  •     Été说,还有什么比一颗能被理论治愈的心更珍贵的呢。是的、是的,幸亏这样的心刚好属于我。(我之前居然一直忘了标记成已读……
  •     译者,依然是冯川。冯川先生是一个很低调很厉害的译者。
  •     求死本能和求生本能对抗的结果是自己选择受虐...
  •     精神分析流派的人就是很会写啊> <
  •     难读 全部偏向于精神分析治疗法 自我毁灭倾向的三个动机感觉也是片面…
  •     纠结的吸引人 2010/10/20 没看完就还了。应该说没看。
  •     : B846/3244-1
  •     一读再读
  •     其实没看完.没懂 自我毁灭倾向 的 为什么 和 怎么办。 “自杀者的敌意有三个组成部分,即杀人的愿望,被杀的愿望和死的愿望。”
  •     这个阶段读的最感人的一本书
  •      从前人们遭到难以理解的痛苦时,是从外寻求得救之道,而现在是返求于内心。每一种思想都是看待生活的不同方式,那精神分析与宗教、巫术有何本质上的分别!?
  •     其实最好看的部分是中译者序。
  •     前半本说的基本上是这么个理……从第五部分开始…感觉怎么越写越神棍。最后一部分,作者你告诉我你的脑洞到底有多大……
  •     背后惊出一身冷汗
  •     心理学
  •     門林格爾的思路清晰,案例頗多,看起來並不晦澀,而是讓人振奮。人的自毀意識到自殺心態,其實是個複雜的生理心理過程,然而有人能細緻而深入地剖析這其中的種種關聯,精神分析真是...好厲害!
  •     发现自己有自毁倾向,而且心底抗拒获得幸福。很想解决这个问题!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