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以前线的敬礼

出版日期:1986-10
ISBN:SH10091-1068
作者:[苏]B·康德拉季耶夫
页数:422页

内容概要

维亚切斯拉夫·康德拉季耶夫,苏联作家。
1979年发表处女座《萨什卡》后,在一年多接连发布多篇作品。
第四代作家,前线作家,苏联战争文学作家。
1939年大学一年级参军,离开莫斯科在远东铁道兵部队服役。
1942年上前线,参加勒热夫战役,任排长、连长等职务。获得一枚“勇敢”奖章。
两次负伤,身残退伍。战后进入工业美术学院,成为工艺美术师。
受邦达列夫、巴克兰诺夫、贝科夫等影响从事战争文学写作。
有中篇《鲍里卡的道路》《胜利日访切尔诺沃》《伤假》。
《萨什卡》发表后搬上荧幕,《伤假》尚未正式发表即搬上话剧舞台。

书籍目录

战争文学的新人新作——维·康德拉季耶夫作品评价………………陈敬咏(1)
萨什卡………………杨岱勒 宋东方 袁玉德 译(13)
奥符夏尼柯沃峡谷………………习雯 译 素梅 校(181)
致以前线的敬礼………………程文 译(234)
伤假………………陈敬咏 应天士 袁玉德 译(282)


 致以前线的敬礼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我也不知道自己想写什么书评,我只觉得读了很感动,被吸引进去了,像和书的内容在一起呼吸,好久没有读到这种感觉了。很难说这本书怎么样。作者已经在中国被忘掉了,大概不够出色,大概不够典型代表。70年代的战争小说而已,大把大把的小说呢。总要大浪淘沙。怎么卖?难道国人还会买卫国战争的小说吗?可是读着很动人,明知道有点嫩,有点太浪漫了一些故事,可是很动人。读着总是在饿,前线呀,不去说多么凶险多么刺激的事情,不去说尸体的味道,因为作者是前线下来的,他看够了他不必要再写一遍来猎奇。他能记住的是太阳出来时候五月解冻土地里,到处弹坑中的水,反着光,亮闪闪的。还有匍匐的时候看见的大红花。还有树林里惹人去摘的小蓝花,摘了要踩中步兵雷。仿佛人们总要追逐着潮流去解构英雄了,“他们都是人呀”,这句话该是嘲笑着说,还是崇敬着说呢?作者至少没有这样干。这毕竟是现在的风气。《萨什卡》,描绘了一个列兵,执着的性格,好人。被护士女友劈了腿。有个好连长,爱说“必须完成”和“别这么多情”。他在故事里面抓到了个舌头。读的时候能感受到不成熟,章节之间的裂缝,太过美化的人格。似乎没有流氓坏人了。可是读着总会为他高兴,心里会想这是多好的一个人呀。《峡谷》的主角连长似乎是《萨什卡》故事边上的连队,同一次侦查,前面的连队丢了人,他们没有。《前线敬礼》没有看出什么联系。《伤假》的主人公在萨什卡里出现过,带着手枪的,让自己人使劲冲结果送了死的莫斯科人沃洛佳,叫他沃洛季卡中尉,小名昵称加个中尉。选集中的其中三篇就这样成为了一套故事的分部,互相联系着,咬合着。可是每个故事又不是只讲战争,只讲饥饿和战友。《萨什卡》里有动人的坚持不枪毙俘虏的段落,非常动人,描绘得很细腻,又不矫情。德国人也是人呀,这主题不少见,但是把握得很好,没有过分了。不那么同情,旁观着,可是勇敢地坚持原则。《峡谷》的主线故事整个都让人很悲伤,美丽宁静的气氛中写着很悲伤的故事。一对德国兄弟,一个被打死了,另一个怎么努力了三次想要拖尸体回去,最后又夜里悄悄来拖,想了就很难过的故事,而他们还只是配角。一个连长,思虑过多,作为人放走了德国人。太浪漫了。读到的时候觉得,太浪漫了。难以说明白的浪漫。一定要读过原文,沉浸在整一个氛围中。连长又觉得大局上通敌了,做了错事,跟着送死的侦查队上前线去了。还有那个活得粗枝大叶的小伙子,出去摸死人的东西,摸到后来钱也摸回来了,送去了指挥部处罚是将功抵过。他也多可爱啊,对着连长把面包干全都摔到地上,说宁愿扔回去也不要分给别人。后来犯错了,后悔了,像日系的少年犯小说一样,不停地后悔,又害怕吃不住惩罚,最后临到头上被选去侦查队了带着哭腔在黑暗里找连长。《前线敬礼》是回忆加书信体,像网友相恋一样。后方的护士在这故事里矜持,没有被反复强奸,没有沦为军妓。有点倔强要强自以为是的性格,很可爱的姑娘。他们通信,不怎么智慧,可是很诚恳,礼貌而诚恳,认真又光明地恋爱着。那个爱沙尼亚的负伤士兵,懂得克制,站在一边去祝福他们。那段大红花的描写,维尔杰尼科夫他一定要去摘来,宁卡收到信的时候那么孩子气地为了骑士精神而骄傲,接着又害怕他为了这事情死了。《伤假》,真的很完美的作品,成熟,感伤又克制,仿佛陀思妥耶夫斯基在纸面背后。太多值得一提的细节了,可是读起来那么发自内心而自然。那个祖父在鲍罗金诺打过仗的老太太,在普希金像下献花,和沃洛季卡相遇,串联起来两代莫斯科保卫战士们。那个尤利娅,盲目地乐观着,相信上了前线他们就会相遇,然后一切都会变好的,因为从今以后只有他们两能有共同语言了。建筑学院的学生们,入学者“大部分是能够雇得起教师为自己培养后裔的富裕家庭的子弟”,集中在托尼娅的家里学习却被看电梯的婆婆当做一直在宴会。沃洛卡的妈妈,多么冷静克制又睿智的一位母亲,似乎什么都没做,只是一直在小说中买土豆,偶尔发问,可是形象饱满。谢尔盖,想要用自己的战功来洗刷父亲的污名,想要证明自己,最后,最后为了照顾家人,照顾父亲又退回到后方来,自己也不齿的事情。他的父亲呢?反而想着他,要劝他回到前线去,不要被自己拖累。做工的娜久哈,爱上了眼前的人,装出满不在乎,委身了,知道得不到,又装出本来就浪荡。还有斯捷潘诺娃,坚强的寡妇,没有歇斯底里地咒恨世界。都是多么可爱的人们呀。在这样一篇小小的中篇里面,不知怎么的,几笔几画就能勾勒出这么多人饱满的形象,他们在空旷的莫斯科这个舞台上登场,毫不拥挤又相互统一,在电车的穿梭之间上演了令人崇敬的故事,尽管这故事这么平凡,甚至让人有点厌弃,毕竟有着出轨和一夜情,有倒卖补给和小聪明,有裙带关系和走后门。终究,这些小说都是在说人,俄罗斯的人,作为一个人的人。进一步,作为一个人,应该如何有良知地活着,在战争年代良知似乎与生存是这么分裂的时候。再进一步,一个有良知的人,会表现出何等的高尚品德。而最后,这些品德引起的爱国情绪与英雄气概。真的,就像他伟大的前辈们一样,作者找到了一条正确的真切地打动人的英雄刻画的方式。“人民沿着这条道路前景,他也只能走这一条路,而且要好好地走”。在《伤假》中,沃洛卡和谢尔盖谈了心,谢尔盖说“有一日你说过,战争中最主要的一个词就是”必须如此“……然而,你看到了吧,也有另外的‘必须’”。谢尔盖的内心会怎么样痛苦呢?他们还说起“神圣的俄罗斯文学”,“俄罗斯文学不能教育出完美的纯理性的人,它能培养的要不是些空想家,要不是些多余的人”,谢尔盖一开始这样说,可最后也仓皇地说道自己也是这神圣的俄罗斯文学培养出来的,也有着,这样的,恐怕要叫做良心和顾虑重重的精神负担。因为这文学教育出来的“多是描写精神和心理”,是母亲说的“好就好在这里”,是“一闪而过的田野,小树林,白桦树从,不幸的灰色村庄——血汗浇灌出来的俄罗斯祖国大地”。当谈及这些,因为事件与剧情的发展不可避免地谈及这些的时候,《伤假》就已经不再是一本描述战时后方,描述一个休假的军人怎么格格不入又慢慢认识到后方的组成是复杂的,战争是统一的。它已然转移到一个严肃而恒久的,关于俄罗斯的灵魂的描述中。它重新回归到一个理想的,可能不完美,会犯错,但是可贵而崇高的拉斯科利尼科夫式良心的人。自然而不着痕迹。战争里充满了流氓懦夫投机倒把的和强奸犯。但是终究还是要写些好人的。不能因为总提起前者来就忘记了那些好人呀。最后,不知为什么,康德拉季耶夫写下的小小的,关于死的预兆,甚至要让我怀疑人们是不是真的会看见死亡就要降临在面前的人身上了。《前线》中宁卡收到包着红花的信突然就意识到这血一样压出来的花汁,意识到这是最后一封信了,即便抱着幻想或许活着,可她那时候就意识到死要降临在写信人上了。《伤假》的最后,沃洛卡在尤利娅“那双还在微笑着的神采奕奕的眼睛里”,看到了“透出某种黯然的情绪,正象他的连长在第一次进攻之前眼睛里的神情”。看到了此行一去不复返的少女。这样揪心的痛。可是那些快死却不知的人,他们活在最后的神采奕奕与热情中,只有预感到了的旁人才同读者一起悲伤到谷底吧。写不下去了,写得很干,因为我现在还是,那么伤心。

精彩短评 (总计2条)

  •     “我也是这种最……神圣的……培养出来的,” “俄罗斯文学培养出来的人是很难变作下贱胚的……”
  •     2017.01:康波周期周金涛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