氾勝之書今釋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1956
ISBN:SH3031-12
作者:石聲漢
页数:69页

作者简介

从石声汉和万国鼎的辑录的《氾胜之书》资料看,现存《氾胜之书》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耕作栽培通论。《氾胜之书》首先提出了耕作栽培的总原则:“凡耕之本,在于趣时,和土,务粪泽,早锄早获” ;“得时之和,适地之宜,田虽薄恶,收可亩十石。” 然后分别论述了土壤耕作的原则和种子处理的方法。前者,着重阐述了土壤耕作的时机和方法,从正反两个方面反复说明正确掌握适宜的土壤耕作时机的重要性。后者包括作物种子的选择、保藏和处理;而着重介绍了一种特殊的种子处理方法──溲种法。此外还涉及播种日期的选择等。
第二部分,作物栽培分论。分别介绍了禾、黍、麦、稻、稗、大豆、小豆、枲、麻、瓜、瓠、芋、桑等13作物的栽培方法,内容涉及耕作、播种、中耕、施肥、灌溉、植物保护、收获等生产环节。
第三部分,特殊作物高产栽培法──区田法。这是《氾胜之书》中非常突出的一个部分,《氾胜之书》现存的三千多字中,有关区种法的文字,多达一千多字;而且在后世的农书和类书中多被征引。


 氾勝之書今釋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这是一本文言文的古籍。大学时抢救性地阅读了,之所以是抢救性地是因为就要大学毕业了。我是园艺专业本科毕业的,所以图书馆里有这么好的古籍,当然要读。很薄的一本,字数不多,但非常扼要精简,字字珠玑,所以我就抄录了。现在还记在我的笔记本里,手抄本哦。作为一本科技书籍,该书记录古代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农耕经验,绝对可以作为指导农业生产的范本,书中可见我国农耕文明的发达。而写就此书的人更加是彪炳千秋,流芳百世,可惜现在的农业科技工作者,动不动就是生物技术,转基因什么的,科研就是做育种育苗,其实农业生产栽培技术也是很值得重视的。
  •     以前读到的是紫绫面的精装本,这样的平装本现在恐怕很难见到了,现在想起来,也只有感慨。如果在一个长时段的历史视野中来看自19世纪以来的古今中西之争,这部辑佚的小书是一个典型的代表。 古农学作为一个学科,在21世纪以专门史的身份逐步归并到历史研究的范畴,并且蜷缩到不起眼的角落里,而不再是以农学为重心,探求古代农学知识的现代化转型,从学术史的角度来看,这是一种倒退。以石先生及辛先生为代表那一批学者毕竟使这个学科丰满起来,至少在现在看来,从史料上已经基本上没再留下什么大鱼(相对来说,法律史的研究进度是远远落后的)。但是,或许也正因为此,这个学科转向了史学,而很难再去思考从技术到制度的现代化之间的许多细节。坦率的说,我一直以为,中医的现代转型,也可以经过这么一个对知识的梳理而建立,可惜的,目前即使是对本草古籍的有限的整理也仅限于文字校对,更谈不到对中医的技术性知识的成系统整理。当然,客观的讲,这个书可以被完全按照现代的农学概论的体系“辑佚”出来,也是因为那些散见于《齐民要术》的“知识点”已经失了其原有的体系,这也是能够以现代面貌整理的一个客观前提。这样的情形,在其他学科的文献中,恐怕很难得了。应该说,万国鼎氏的那本辑佚要更合乎传统的辑佚学要求,尽管万氏的体系也只能追溯到明清时的几种辑佚的版本,毕竟也算是有渊源。

精彩短评 (总计2条)

  •     打乱了旧辑本的结构,与本书的原貌也肯定相去更远。改字也过于随意了。这个整理本,可以理解为古为今用思想的产物。问题是:汉代的农业技术,有多少还适用于20世纪?
  •     汉代农学之端!王家范说要重视农学,从汜胜之起!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