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清凉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11-1
ISBN:9787511849144
作者:晏礼中
页数:198页

内容概要

晏礼中
1976年生于贵州大定府。《生活》杂志资深记者。曾获亚洲出版业协会(SOPA)颁发的“2011年度卓越新闻奖”。著有《别处生活——二十幅平民肖像》。

书籍目录

目录

是名无为
缘起
无为之地,无为即可
种兰花
禅就是心
一切皆空
一日将尽
照心镜
闻兰品茶
全无交涉
稀饭馒头
心意
看破
究竟
画僧本有
画苏曼殊
星湖
母亲
留学日本
一切有情
远离喧嚣
让心定下来
自然
水月光
虚公塔院
海会塔
真如禅寺
世缘将尽
随缘说法
红尘
抄经
头陀下山
因缘已起
各自生息
只怕觉迟
上下都好

惟我独尊
木香坪的蝴蝶
刹那而已
非法居留
一场梦,一场梦
一个人的寺院
渡轮笛鸣
了生死
居士的家
骗子的把戏
一个徒弟
晨光
The Way Of Liffe
那年,她四十岁
同一个梦境
天堂风景
理解生命与死亡
活佛的烦恼
缘来如此
卦象如火
腰间的藏刀
灵魂的五彩路
为众生活
我会等你还俗
诵经的味道
格萨尔的子孙
再见。活佛
我在这里,你怕什么
如此的忧伤
三世因果
一切都是无常
最后的微笑
天葬
出家记
城的北门
一周的和尚
生命的另一扇门
不吃晚饭,会想晚饭
快乐是一种修行
南郭和尚
通向未来世界
一如从前

作者简介

《生活》杂志资深记者晏礼中先生,历时一年不断探访隐匿在世间的佛教修行者,其中既有身处高位的活佛,也有目不识丁的普通信徒,他以旁观者的视角,如实记录下他们的修行经历、日常生活、面临的人生问题,以及对世界的看法等,本书所记录内容没有高深的义理,而是平时的生活,向我们展现了一 副现代中国修行者的心灵画卷。
作者在我们眼前展开了一片清凉的大地,尤其之于当今热闹的世界来说,这片清凉,将益荫读者,给心灵以宁静、温柔和脱俗的慰藉。
名人推荐
若心清凉,则大地清凉。若心平常,出家人也平常。于平常中倘若能发现些许不平常,即所谓月落寒潭,光映千江。”
——释宗舜法师(中国佛教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
“《大地清凉》读的不是作者的文字,虽然文字朴素无华,起伏流畅,犹如行云流水,但字里行间读到的是善,是悟,是真,是对佛的国的心驰神往。台湾文化人陈念萱与我分享一句读经心得可为本书做一注释: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微。读了《大地清凉》后,果然。”
——杨锦麟 (学者 、前凤凰卫视时事评论员、 香港卫视副总裁兼执行台长)
“朝什么样的山?朝什么样的寺?朝什么样的师?最终都是朝了自己的内心。内心的那座庙呀,请脱下你五蕴的外衣,赤裸裸的来祭祀吧!推荐《大地清凉》这本小书,文字素,访谈的人有趣,仿似八万四千法门里沉浮的罗汉,闪烁着菩萨暖暖的笑意。”
——陈坤 (演员、歌手、”行走的力量“公益活动发起者、藏传佛教密宗修行者)


 大地清凉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9条)

  •     这本书我通读了。这本书原来的书名是《佛的国》,但防止话题敏感,后改为《大地清凉》,我以为后者甚好。佛是思想和观念上的概念,要以政治实体上的地理概念进行界定,显然是不合适的。佛是无边无影无幻,而国则是有边有体有实。基督教里圣徒彼得为“磐石”,建立教会,最终政教混杂,酿造不少悲剧。
  •           学习佛法的时间渐增,却叹精进无门,总是进进退退,门里门外徘徊,虽知光明所归处,却终于在黑暗中近乎盲了双目,走过的路,涉过的水,竟无片刻让心安顿过。    2012年后,游历渐多,行走南北,每至一处,总要去当地的古寺参访,哪怕只是礼佛一拜亦或静坐一隅,不想,不问,时而能见着身边飘然而过的僧侣,悠然自得,总有些羡慕的意思,他们每个人的故事都是一段信仰之旅。    僧为僧宝,代表着佛陀教法的延续,学习佛法以来,虽认识不少出家人,寺院也曾短期住过,出家人的酸甜苦辣大约也都知晓一二。近年都思虑着想写一本记录这些出家人生活状态的书籍,一是探寻出家的意义,而是回归朴实的信仰。却酝酿良久,一直未下笔,待到读完晏礼中师兄的《大地清凉》,心中才有了些萌芽与影子。    晏礼中,记者,佛弟子,之前是通过大理一位师兄的微博看过他的文字。出过一本书《别处生活》,那同样是一本以记录人物为主的文字合集,类似于文字版的纪录片,但每一篇都能触动我心。《大地清凉》这本,以小见大,欲观其微的关于记录出家人的书,镜头对准的是那些普通却又不普通的出家人。    当年读完比尔波特的《空谷幽兰》,会对那些深山中的隐士保持一种崇敬与憧憬,浮躁的时代中,那本书的确带给我们一个别样的世界。而这本《大地清凉》亦是如此,在所有喧嚣背后,渐渐沉淀下一片清凉。书中人物的故事,在某种程度上,浓缩了当代僧团的疑问与答案,作者选择了如实记录,没有美化,没有夸张,只是朴实地记录下这些僧侣的修学状态以及心理情绪。    书中的僧侣各不相同,不同的传承,不同的身份背景,甚至来自不同的国家,但他们都选择了皈依于一个他认为的正确的人生轨迹。他们这些想法与做法,或许有些人会疑惑、惊讶,赞叹。无论哪一种表情,对我而言,这都正常。他们不是我们中的大多数,他们甚至有的也不是僧团中的大多数。    当我们的生活处于一种极度的放纵与恣意,在嘈杂与极速中运行着我们短暂的生命。对于外界,虽然感觉那个世界就在无止尽的讯息中,却从未真实地去体验其中的某种不同。这个世界是奇妙的,奇妙之处在于多样化。这个世界之所以能称为火宅,亦能瞬间变为清凉地,便是因了诸多因缘与选择。清凉,这样的一种状态,是难得的。至少,在这五浊恶世间,能清凉自在者是不多的。书中的人物,虽各有各的修学状态,他们虽也有烦恼,他们虽也困惑,但追求清凉解脱之心却始终未变。无论是无为之道的净空法师,还是不住寺院的画僧本有,亦或是让普通人无法理解的头陀见宽。这些僧人,他们是这个时代僧团的代表,亦是这个时代信仰的标志,在经历起起伏伏后,他们选择了现在的修学方式,或许这是最适合他们的修学方式,佛陀说,修学的方式有八万四千法门,选择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修学过程。    有几位僧人,或许是现在普通僧团所不容易接纳的,例如头陀见宽,他的生活是常人难以理解的,赞誉与讽刺都存在。例如画僧本有,他的修学状态也是大多数僧人所难以理解的,这也是为什么他一直没有住在僧团而选择独自修学的原因。而活佛巴西,却是一个藏传佛教典型的例子,他是活佛,给他的预示便是一生都需为众生着想。而那位加德满都修学的女子汉娜,虽然修学久远,却始终还好似充满对未知的烦恼,但这一切却又是漫漫菩提路上的必然,她还会依然坚持走下去。    书的结尾,是作者亲自体验在南传佛教寺院短期出家的经历,在这段经历中,作者终于能感受真正的出家生活,虽然他自己说,短暂的出家生活很快结束,脱掉袈裟,一如从前。但我知道,那几天的出家生活定是他人生中最值得回忆的一段,而这一短暂的出家生活或许会让他更为理解他所采访记录的那些出家人。    《大地清凉》记录的,只是这漫长岁月,广袤天地下,一些普通的人,但是他们的人生与信仰却如同过去的几千年,千千万万人一样,追逐着身心为之投入的信仰而去。他们是这个时代佛法追寻者的代表,同时也是我们所思考的对象。也许,因有此因缘,在累劫轮转中,我们会成为他们中的一员,继续我们的解脱追寻历程,终有一天,这大地清凉。          
  •       八年前美国人比尔·波特的一本《空谷幽兰》让很多人在走近了“隐士”这个群体的存在,“隐士”二字或许带着点这个老外的浪漫想象,于是这本书也满足了很多人对这个群体的想象。八年后,手上的这本《大地清凉》似乎也在做着同样的事,作者行走于鸡足山、无为寺、云居寺、郎木寺、肇庆、尼泊尔、柬埔寨等地,寻找隐匿的真正佛教修行者,讲述他们的故事。好看。  合上书,佛法和境界依然懵懂,书里的十个故事,九个人,却生动极了。问“佛是什么?”,只说“喝茶喝茶”的净空法师;“不想在还没把问题搞清楚之前,就通过断缘来放下”的寂明法师;靠自己画画修行生存也生活的画僧本有;知天命,也知己任的老僧;在山上身如梦中,醒来更困惑的头陀……修行寻的是“无”,但“无”里有生气,靠修行的人活。    一念是生命  “师有清凉剂,可借来用用否?”“只能教汝法,不能借。”  “学生请教。”“至诚礼佛得清凉,愿诚行真是佛子。”  “回来了,是清凉。”“真的清凉?怎么这么快?”  “真的,一念间。”“一念是什么?”  “生命。”    这一段出现在《头陀下山》这一篇文章里。那一秒钟,心里真的有清凉。我不识佛法,但在几个刹那中识得“生命”二字,之所以说识得,是因为心里是忽然虔诚安宁的感觉是能跳出来的。    曾看过《雪洞》,讲的是一个英国女孩在喜马拉雅山上的一个雪洞里修行十二年的故事。这篇《头陀下山》里,一个台湾来的和尚在鸡足山上,也是一人一房,从2005年开始待着,以“洗心而不革面”的方式修行着。第一次下山搭车时,被人认为是疯子。    头陀见宽做的“洗心”,须静——在美丽寂静的木香坪上,他有强烈的归宿感;须苦——将物质条件刻意地降到最低,铭记老师的话“佛法要往苦处修”。有些修行的人遇障解障,解障破障,而头陀见宽是那种见了“障”变觉得烦的人,干脆回头找一个本不该有那么多人为障碍的地方。  回一个“本来”的世界,见自然,见生命,见内心。  “一天一天,他看着朝阳变夕阳,看着繁星斗转星移,看着谷雨时下的雨,霜降时起的霜。”直看到“自然界的美都只是同体的异性,因缘成水,因缘起云,刹那而已。山能居住,水能活命,无所谓山光水色之美。”这一种把自己放到能放的最低姿态,先观万物,再慢慢起身与万物平等,融入宇宙间本身的大同之中。重新打量“富有”这个词,你双手捧得再多,或者是内心多充沛一样,都不如找到一个好位置,让世间万物在你这儿穿堂而过。心是一个纯粹结实的容器,不是为了装满东西,而是为了成为容器本身。  头陀见宽见内心,必先见的是内心的障。就像生命各有各的秩序,人的七情六欲是出生就带着来的。修行最后要破的便是这诞生之地的欲望。怎么破,头陀见宽依旧在探寻。  也许破了这原始的障碍,他就会下山。山下和山上,就不再有那么多区别。“给”的力量  十个故事,九个人,因为作者用两篇文章写了一个人——第八世巴西活佛。  大多数修行的人寻的是“清凉”,还有一些人,“清凉”之外,亦有担当。对于活佛来说,这担当没有愿意不愿意的,这担当就是前世为现世备好的紫红色袈裟和黄色衬衣,衣服比衣服里的人重要。当了活佛,“你就不是你自己了,你也不能再想你自己了”。  这担子是这片土地,这群人,这信仰,这历史一齐推到了你面前,你不挑起来,就无处可去;你一旦挑起来,便必须挑得起。何以挑?慈悲。有慧根,便把慧根交付慈悲;有孤独,便把孤独交付慈悲;有余生,余生化为慈悲。慈悲强大了,便是“给”的力量,没有“自己”时这力量竟然才是最接近无损的。  文章写得好,是因为文章不曾以“慈悲”起调,都不过是佛陀的小故事而已。他对着从小跟着伺候他的益西会觉得亏欠;他对调节不了的纠纷会有真切的悲伤和担忧;他面对天葬,总是闭着眼睛念经……他的心好像是初生的,身上却真有天地和世代。读着,心里是虔诚的,不信佛,但信人性的光。  所以,读到后一篇《再见。活佛》,得知这个可爱的人用一种很意外的方式离开人世时,心里会一时无措。不知道该怎样理解。“他是太阳,有他,总是暖洋洋的的,现在太阳没了,身上冷得很。”是的,这是一个太阳一样的人,他的存在即给予光和热,他的消失也好像是忽然一阵暴雨,自然无常而已。他一定能理解,一定从容,我们还悲伤是因为我们不能破。可他留给人们的悲伤,却是洗涤的。  佛,或者是其他什么,这世间有一种纯粹和永恒的“给”。人间百态里,有一味认真  在那篇《再见。活佛》里,作者的情绪忽然倾泻了开来。“我心里空荡荡的,充满了忧伤,如此的忧伤”。此刻他写的不仅是个活佛,也是个心里感到亲近的人。写话给亲近之人时,自己也是藏不住的。忽然看到了作者这一路上的心迹——兴趣、疑惑、观察、理解……最后依然不能全部理解,但却能为之哭为之笑为之动了真情。  《大地清凉》之所以好看,因为它总是在写“人”。这一面要写,那一面要写;山上避世的弹丸之地要写,山下熙攘的烟火俗气要写。修行不是种状态,修行是条路,后来,路即是人,人即是心,心即是世界。后两步,恐怕没办法写出来。  “人”各有异,修行者也是百般面孔,心性不一,他们在各自的道路上迎着不同的课题,就算暂时无法向前也不会退,因为他们一开始听见心中的召唤,就认定了这个声音。文章里没有逃世的人,他们是真正的修行者,他们的选择里带着交付自己的仪式。  所以这本书,写修行者,写修行者带出的人间百态,写这百态里,有“认真”一味,最好看。认,是把自己的心从这世界的嘈杂里领出来;真,是追寻这心的本源,也是寻求之道。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清凉剂。  我把这受感动了的“认真”带回我的庸常生活里,总觉得还有希望,能借它挖一个泉眼。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喜欢笔者中肯的文字
  •     愿你心似莲花。
  •     其实里面有几个人物不过是到另一个人群争名夺利,然后对没有出家的人进行所谓开导和脱俗,骨子里脱不开追名逐利,反而其中的几个平常不出名的修行者才是真的修心修性,看破红尘
  •     感受到善知识和道场的重要。没有依师,修行也会迷茫烦恼。以前自己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以为一进门就遇到善知识和正法道场、学修体系很平常呢。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愿诸众生皆得清凉。
  •     随和、平静~
  •     期待好大 没想象中那么棒 不过也还不错
  •     禅味小读,略有领悟,喜欢。
  •     一切修行都是修心,人生处处是道场。 无挂碍,即得自由。
  •     一切与我无关,全无交涉。比较有趣的一本书。修行修心,自在我心。
  •     “而持戒的目的就是断缘,缘不起,因不生,就不会有果,自然而然,个人的生死便能了脱。”这本书记录了很多僧人的故事,读来颇有意思。有收了很多外国弟子的武僧、有从小喜欢哲学但曾经狂热过“成功学”而现在实践“全无交涉”的年轻僧人、有喜欢画漫画的香港青年、有喜欢抄经的老和尚、有用体臭隔绝世界的头陀、有仅凭个人之力修寺庙的能工巧匠、有在尼泊尔体验宁静和无常的德国女子、有热爱众生却常常害羞的活佛、还有喜欢嬉戏欢乐的柬埔寨和尚。。。僧人的生活和修行还是神秘异常,然而,宗教只是接引众生的工具罢了。
  •     清凉在心
  •     僧人的生活。
  •     去寺庙要带上这本书。
  •     至诚礼佛得清凉 愿诚行真是佛子
  •     和作者想要表达的相反,我没有看到大地清凉。我看到这个世界没有净土,出世修行绝非拯救,而是两害相权取其轻,用一种苦恼代替了另一种苦恼。我不相信有任何一个出家人能真正弃绝痛苦和执念。书中的被记录者没能,虚云老和尚没能,其他高僧大德没能,到最终,我怀疑佛祖也没能。修佛仅仅是一种生活方式而已,就如释本有那个故事中表达出来的,也如同禅宗坚持的:修行本身是一种执念,很容易陷入文字、概念和扭曲的思想所编织的漩涡。也许有些人能得拯救,但对我来说不行,因为我能看到其中某种虚幻的东西。
  •     三百六十行 行行出状元。那天邱心志问我最近在看什么书,我说喇嘛出家书,他一瞬间怔住的表情,有点好笑。
  •     大地不足,清凉有余
  •     书中人物的形象比《空谷幽兰》中的感觉更亲切更真实,但是空谷幽兰中隐士的话倒是更通俗,时间长了,除了写下来的记不太清。
  •     从《别处生活》到《大地清凉》,晏礼中一直致力于开拓平凡而非凡的生活,引领读者见识卓尔不群的芸芸众生。
  •     很喜欢晏礼中。最爱他的别处生活。这本当中,喜欢全无交涉,喜欢心清凉,大地清凉。 随心,随性。想清楚,我自己到底最在乎的是什么好不好,不要稀里糊涂一辈子好不好。
  •     晏老師用情懷寫出的幾個出家人的故事,很值得很值得推薦...
  •     一切际遇都是一种自我修行。
  •     但将世事花花看,莫把心田草草耕
  •     平时的生活
  •     相比之下,我还是更爱《别处生活》里那些故事的主人,或许因为他们离我们更近,或许因为我们与佛之间总有悟不透的理。只是,每次都要羡慕与尊重晏礼中深入人群中,与他们交流作伴的生活。
  •     很有意思的杂文集,中国越来越好玩了啊
  •     没太读懂。
  •     想看了很久。看完觉得不错。
  •     “全无交涉,全无交涉!”
  •     但将事事花花看,莫将心田草草耕。 你的信仰能让你解脱,于这混乱红尘,获得片刻清凉。
  •     挺有意思的,作者更像是导游,带着你把这的“风景”从头看到尾。觉得最后一章最不太好,作者从旁观到亲身的体验是一个升华,但是本能的抗拒这种融入,可能我的信仰就是无信仰本身。
  •     《大地清凉》真好看,的确比得上《空谷幽兰》,里面的人物生动形象,故事也是耐人寻味,更有对佛法的参悟和生命的追思。浊世之中,唯有修行是一生的功课。今夜我不关心政治。
  •     讲诉修行者的故事
  •     印证了我的一个猜想,真出家的皆是有缘人。
  •     平淡无奇却总能引人入胜,絮叨中传递出来的朴素真实,感同身受。从《别处生活》追过来,这种讲故事的能力我是服的
  •     还是挺有意思的,看完也感触颇多~作者看起来也很有意思
  •     这块清凉的大地范围有限,环顾四周还是为名利、家庭而忙碌的焦热。有些人或许生而就和宗教有种亲近感。书里的出家人都那么有意思。作者没有写巴西活佛的调解结果,但是那种急人之所急的精神却令我感动,之后对他的死亡以近乎纪实的笔法,令我唏嘘——或许是佛想他了,所以提早召唤了他。
  •     常伴左右,愿自己能不去纠结。
  •     其实我一直说自己是一个无神论者,是因为我觉得相信本身最难,找一个依靠很简单,但是相信本身很难。
  •     处处生智慧,处处在修为
  •     人生啊 不管在哪里 做什么 遇见谁 都是一场漫长的修行
  •     喜欢
  •     有很多话在心里,说不出来。 谢谢,真的谢谢
  •     无常
  •     最后一个故事,居然看哭了,活佛交通意外后,最后一口气是不要追究肇事者责任,他被发现的晚,却用尽所有力气去爱世人。
  •     晏礼中的上一本书我就挺喜欢的,这本依然。书中记录了几个“非正常”出家人的模样。而恰恰是因为这些“非正常”,才让他们都仿佛更接近一个出家人该有的模样。
  •     一直都很喜欢读《生活月刊》的记者晏礼中的文字,这两天读完他的寻访各种僧人的报道《大地清凉》,听他在一席分享自己的记者生涯经历,遇到的那些普通人的不普通的故事,觉得自己是要像他那样,继续做一个不断行走的记者,不断经历别人的人生,然后吸收融入到自己的人生中。享年便不再有遗憾。
  •     修心
  •     好书,同是写让内心清凉的书,让我感受到了另一种触动。
  •     清凉之人,在这世间多难得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