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华美学随笔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07
ISBN:9787208051362
作者:(德)叔本华
页数:268页

内容概要

叔本华是德国哲学家;因为他对人间的苦难非常敏感,对人生观感到极度悲观,所以被人称作是“悲观主义的哲学家”。他反对黑格尔绝对唯心主义,是新的“生命”哲学先驱。
他特别专精于研究柏拉图和康德的著作,非常反对和不屑于黑格尔、费希特和谢林等人的理论。
他的一生不算风光,过着隐居的生活,直到1853年时,他的哲学思想才被世人所重视,不过却于1860年9月21日病逝。
1789 年生于但泽的叔本华从小孤僻,傲慢,喜怒无常,并带点神经质。他对自己的哲学也极为自负,声称是一种全新的哲学方法,会震撼整个欧洲思想界。然而他的著作却常常受人冷落。在柏林大学任教时,他试图和黑格尔在讲台上一决高低,结果黑格尔的讲座常常爆满,而听他讲课的学生却从来没有超出过三人。于是叔本华带着一种愤遭的心情离开了大学的讲坛。叔本华与黑格尔的对抗实际上是两种哲学倾向之间的较量。他失败了。因为他不属于那个时代。用叔本华自己的话说,他的书是为后人写的。事实也是如此:到了晚年,时代才和他走到了一起,他终于享受到了期待了一生的荣誉。
1818年叔本华发表了《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从而奠定了他的哲学体系。他为这部悲观主义巨著作出了最乐观的预言:“这部书不是为了转瞬即逝的年代而是为了全人类而写的,今后会成为其他上百本书的源泉和根据”。然而该书出版10年后,大部分是作为废纸售出的,极度失望的叔本华只好援引别人的话来暗示他的代表作,说这样的著作犹如一面镜子, “当一头蠢驴去照时,你不可能在镜子里看见天使”。
叔本华是唯意志论哲学的创始人,他抛弃了德国古典哲学的思辩传统,力图从非理性方面来寻求新的出路,提出了生存意志论。人生就是一种痛苦,一个人所感受的痛苦与他的生存意志的深度成正比。生存意志越强,人就越痛苦。要摆脱痛苦的途径只有一条,就是抛弃欲求,否定生存意志。他认为一个人可以通过艺术创造和欣赏来暂时解脱痛苦,但最根本的解脱办法是,进入佛教的空、无的境界。
叔本华死后,有关他的哲学讲座逐渐将黑格尔排挤了出去,终于报了当年一箭之仇。他一时成了德国最时髦的哲学家。到1891年,《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就已再版了18次。

书籍目录

论思考
论阅读和书籍
论历史
论文学
论写作和文体
论语言和语言学习
论判断、批评和名声
比喻和寓言
论学者和博学
论音乐
论大自然的美
论死亡
编辑后记

作者简介

《叔本华思想文论》从叔本华的《附录与补遗》和《作为意欲和表象的世界》第2卷中选出了12篇文章:论思考、论阅读和书籍、论文学、论历史、论语言和语言学习、比喻和寓言、论判断批评和名声、论学者和博学、论大自然的美、论音乐、论写作和文本、论死亡。在这些文章中,叔本华讨论的是日常生活中的普遍素材,所用的语言又都平时自然。叔本华以他准确的判断力、深邃的思考深刻阐述了他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在《论思考》中说:“只有经过深思的东西才能成为我们的真知”,“只有自己的根本思想才会有真理和生命力”,他反对大量阅读,认为涌入我们头脑的这些大杂烩永远不会自动成为思想、观念和信念的统一体,容易造成巴比伦式的语言混乱。在《论阅读和书籍》中,他指出:“坏东西无论如何少读也嫌太多,而好的作品无论怎样多读也嫌太少。”“阅读好书的前提条件之一就是不要读坏书,因为生命是短暂的,时间和精力都极其有限。”抨击人们总是阅读最新的,而不是所有时代最好的书籍,主张“没有什么比阅读古老的经典作品更能使人们神清气爽的了。”他对黑格尔式的文风深恶痛绝,提倡“言之有物”、“质朴无华”、“诚实自然”的文风。他在书中的诸多论述距今已经200年了,但仍像一股清新自然之风迎面吹来,让人觉得他在针砭时弊,他的思想之深刻阐释了“历久弥新”的含义。


 叔本华美学随笔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5条)

  •     来自: [已注销] 2009-02-12 21:30:50大学如何读书——叔本华论读书  一   富翁阔佬在显露出他的愚昧无知时,常会格外令人鄙视。而穷人终日操劳,没有深思幽想的余闲,显出无知是不足为奇的。我们常常可以见到富裕阶层中的粗俗愚蠢者醉生梦死,恣情享乐,像禽兽一样活着。如果他们善于利用自己的财富和时间的话,本来可以做出一些很有价值的事情。    二   读书时,作者在代我们思想,我们不过在追循着他的思绪,好像一个习字的学生在依着先生的笔迹描划。我们自己的思维在读书时大部分停止了,因此会有轻松的感觉。但就在读书的时候,我们的头脑实际上成了他人思绪驰骋的运动场了。所以读书甚多,或几乎整天在读书的人,虽然可以借此宽松脑筋,却渐渐失去自行思想的能力,就像时常骑马的人渐渐失去步行的能力一样。有许多学者就是这样,读书太多反而变得愚蠢。经常读书,稍有空闲就读书,这种做法比体力劳动更容易令人思维麻痹,因为我们在干体力活时还可以沉湎于自己的遐想,一条弹簧在久受外力的压迫之后会失去弹性,同样,我们的头脑如果经常处在他人的思想影响之下,也会失去自己的活力。又譬如食物能够滋养身体,但吃得过多,反使胃肠受累,损害健康;而我们的精神生活如果向外摄取过多,也是有害无益的。读书越多,使你的头脑就像一块重重叠叠书写的黑板,每一篇读过的东西能够留存的越少。读书而不思考,就不可能心领神会,得到的浅薄印象往往稍纵即逝。就像我们所摄入的食物只有五十分之一能够被身体吸收,精神食粮也只有小部分真正成为大脑的营养。 况且记录在纸上的思想就好像沙上行走者的足迹:我们也许能看到他所走过的路径,但如果要知道他在路上究竟看见了什么,则必须用我们自己的眼睛。   三   作家们各有自己的风格特点,例如雄辩、豪放、华丽、优雅、简洁、纯朴、轻快、诙谐,精辟等等,并非阅读他们的作品就可以学到这些优点。但如果我们生来具有这方面的天赋,也许可因读书而受到启迪。看到别人的榜样而善于学习运用,我们才能获得同样的才干。这样的读书,能引导我们发挥自己的特长,培养写作的能力,但具有这方面的天赋是一个先决条件。否则我们在读书中除了学到一些陈词滥调,别无益处,只能成为浅薄的模仿者而已。   四   如同地层依次保存着古代的生物一样,图书馆的书架上也保存着历代的古书。后者与前者一样,在其当时,都是生气勃勃,大有作为的,现在则成为化石,死气沉沉,只有考古学家还有兴致玩赏。   五   据赫鲁多特斯说,色尔泽克斯在望着自己漫无边际的庞大军队时掉下了眼泪,因为他想到百年之后,这些人将荡然无存。如果想到堆积如山的流行图书在十年之后没有一本被人阅读,不也应该落几滴眼泪吗?   六   文艺界的情况与人世间相同:无论你向社会的哪一个角落望去,都会看到无数愚民像苍蝇似的攒动,追污逐垢,在文艺界中,也有无数坏书,像蓬勃滋生的野草伤害五谷。这些书原是为贪图金钱、企求官职而写作的,却使读者浪费时间、金钱和精力。因此,它们不但无益,而且为害甚大。现在的图书泛滥成灾,十分之九是以骗钱为目的,作者、评论家和出版商同流合污,朋比为奸。   许多文人非常狡猾,不是引导读者追求高尚的趣味和修养,而是引诱他们以读新书为时髦,好在交际场中卖弄学识。诸如斯平德勒、布尔沃、尤金.休等人,都因善于投机而名噪一时。无论何时,都会出现很多这样的通俗作品,却使读者倒了霉,他们把阅读这些庸俗作家的最新著作当作自己的义务,而不去阅读古今中外为数不多的杰作--其中那些每天出版的通俗刊物尤为缺德,偷偷夺去了世人宝贵的光阴,使他们无暇顾及真正有益于修养的作品。  因此,对于善于读书的人,决不滥读是件很重要的事情。即使是时下正享盛名,大受欢迎的书,如一年数版的政治、宗教小册子、小说、诗歌等,也切勿贸然拿来就读。要知道,为愚民而写作的人反而常会大受欢迎,不如把宝贵的时间用来专心一致地阅读古今中外出类拔萃的名著,这些书才使人开卷有益。   坏书是灵魂的毒药,读得越少越好,而好书则多多益善。因为一般人通常只读最新的出版物,而不读各个时代最杰出的作品,所以作家也就拘囿在流行思潮的小范围中,时代也就在自己的泥泞中越陷越深了。   不读坏书,是读好书的一个条件:因为人生短促,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   七   一般人都喜欢读那些介绍或评论古今大思想家的书,却不去阅读原著,因为他们习惯于阅读新出版的东西,又因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他们觉得现今庸人的浅薄平淡的语言比伟人的思想更容易理解。我很幸运,在童年时就读到了施莱格尔美妙的警句,并把它奉为圭臬:    "你要常读古书,读古人的原著,   今人对他们的论述没有多大意义。"   平凡的人,好像都是从一个模子里铸出来的,彼此多么相似。他们在同一个时期产生的思想几乎完全一样,而他们的意见又是同样的鄙俗。庸人所写的劣作,只要是新出版的,自会有愚蠢的人们爱读,而宁愿把大思想家的名著束之高阁。   平凡的作品像苍蝇一样每天在繁衍,人们只因为它油墨未干而争先阅读,真是愚不可及的事情。这些无价值的东西在几年之后必然被淘汰,实际上它一出世就应该被遗弃,只能作为后人助谈的笑料。   无论什么时代,都存在着互不相干的两种文艺,一种是真实的,另一种虚有其表。前者是由为科学或文学而生活的人所创造的不朽之作,他们的工作是严肃而深刻的,然而非常缓慢,欧洲在一个世纪中所产生的这样的作品不超过十部。另一种是靠科学或文学而谋生的人编造出来的,他们振笔疾书,在鼓噪颂扬声中每年有无数作品上市。可是数年之后,不免产生疑问:它们显赫的声誉如今安在它们本身又消失到哪里去了因此我们可以把前者称为不朽的文艺,而后者是应景之作。   八   买书后又能一丝不苟地阅读,是很好的;然而一般人往往买而不读,读而不精。   要求读书人记住他所读过的一切东西,就像要求一个人把他所吃过的东西都储存在体内是一样的荒谬。人靠进食维持物质生活,又通过阅读过着精神生活。然而身体只吸收能够同化的食物,同样,读者也只能记住他所感兴趣的东西,也就是符合他的思想体系或生活目标的东西。当然,(任何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目标,但只有很少人形成了自己的思想体系。没有思想体系,就不能对事物作出明智的评价,他们读书也必然徒劳无益,毫无主见。)   温习乃研究之母,任何重要的书都应该立即再读一遍。一方面因为再次阅读能使你更清楚地了解书中发生的各种事情之间的联系,知其结尾,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开端;另一方面,第二次阅读时你会有不同的心情,得到不同的印象,就像在不同的照明中观察同一件东西。  作品是作者思想活动的精华,如果作者是一个伟人,那么他的作品能大致体现他的生活,并常常能比实际生活包含更丰富的内容。(二流作家的著作也可能是有益的,因为这也是他思想活动的精华,是他全部思维和研究的成果,我们也不妨阅读一些。)崇高的精神生活使我渐渐达到一种境界,不再从与他人的应酬交往中寻求乐趣,而几乎完全潜心于书本之中。   没有别的事情能比阅读古人的名著给我们带来更多的精神上的乐趣,这样的书即使只读半小时,也会令人愉快、清醒、高尚、刚强,仿佛清澈的泉水沁人心脾。这是由于古代语言的优美,还是因为伟人的品性使其作品经古常新或者两者兼而有之。   文艺界有两种历史:一种是政治的,另一种是文学和艺术的。前者是意志的历史,其内容是可怕的,无非是恐怖、受难、欺诈和杀戮等等。后者是睿智的历史,其内容是欢愉明快的,即使在描写人类的迷误时也令人神往。哲学是这种文艺的重要分支,又是其基础,它的影响广泛,但又是缓慢地产生作用。   九   我很希望有人来写一部悲剧性的文学史,揭示出许多国家对于自己民族的大文豪和大艺术家虽然无不引以为荣,但在他们活着时,却百般残害虐待他们;揭示出在所有国家和任何时代里,真和善对邪恶进行着不知疲倦的无休止的斗争;他要揭示出在艺术的各个领域里,除了少数幸运者,人类的英华巨擘几乎都得遭灾罹难,他们贫寒困苦,命乖运蹇,而荣华富贵则为庸碌鄙俗者所享有。他们就像《创世纪》中的以扫,以扫外出为父亲打猎时,雅各却穿了以扫的衣服,在家里接受父亲的祝福。然而人类的巨匠大师们不屈不挠,继续奋斗,终能完成其事业,光耀史册。 ----- 有点长,有耐心看完的盆友,也要辩证地看啊~不可不学,也不可尽信。举报
  •     叔本华(Arthur Schopenhauer,1788-1860),德国著名哲学家,唯意志主义和现代悲观主义创始人。1788年2月22日诞生在但泽(今波兰格旦斯克)一个异常显赫的富商家庭,自称“性格遗传自父亲,而智慧遗传自母亲。”他一生未婚,没有子女,以狗为伴。如果了解他的基本生平,就很容易能够理解为什么我手中这本《叔本华美学随笔》里所记录的种种超乎想象的东西。比如这里面的“论音乐”和“论文学”等等篇章,如果在当时无法拥有优厚的物质条件,难以接触到数不胜数的上流音乐和接触宽广视野的文学书籍,是很难完成对哲学的深思的。叔本华家庭方面的因素加之他个人的性格和天赋等,应该是他悲观主义和终身未婚的原因。这篇“论死亡”在书的最后一章,在这一章里,他对人性作了深刻的剖析。首先他认为,人之所以怕死乃是一种生存意欲的本能,同时,也是人们经验之谈,因为我们周围的大自然仿佛都在冥冥中告诉我们,死亡是一桩极大的不幸。但是,叔本华认为,与我们在这世上不存在的时间相比,我们存在的这一段时间简直还称不上是沧海一粟。所以,为了这一段“短暂”时间,我们就惊慌害怕甚至陷入忧郁简直就是一种可笑的行为。他说:“对生的这一种难以割舍之情是盲目和非理性的。”在叔本华看来,如果一个人把自己的诞生看作是一场“从无到有”的过程,他也难免会把自己的死亡看作是一种终结。而叔本华认为,就像一条古老定理所说的:“无只能生出无,而无也只能复归于无。”也就是说,我们的生存必然不是一开始就是“无”的状态。好比一个人诞生,现代医学告诉我们,精子和卵子的结合才创造出新生儿。而精子和卵子在我们出生之前已经分别存在于我们的父亲和母亲身上。而我们父母的降生又可以依次追溯到更上一辈。因此我们的出生早已在父母亲的身体上(精子和卵子上)具备了一种可能性。诞生就不是“从无到有”了。所以即使从物质上说,叔本华也把我们的诞生看作是一种必然,一种人类生存的必然。而由于我们的降生不是“从无到有”,而是被“注定”的,那么我们的死亡,就必然也不是终结。因为我们还会创造出下一代,并遗传给他们我们的血液或是我们人类的传统活文化等等。人类因此生生不息……叔本华一直被称之为“悲观主义”的创始人,但是我倒觉得这种悲观主义显得具有超脱的乐观主义倾向。他实际上并未把人看作只是单纯的某一个人,他将人归类为一种种属。我们自诞生之日起,就继承了这一种属的某些特性。种属的特性,尤其是整个人类的种属特性,是永恒的,而我们由于也拥有了这方面的种属特性,因此我们也是长存的。即便我们死亡了,但我们的种属特性还长存着。这就是为什么他认为,我们是永恒的。因此,“尽管时间、死亡和腐烂,我们却一切都完好无损!”当他把人类作为一个种属,而非一个个体的时候,他事实上就忽视了个体的独特性和自我性,以及不可重复性。如果把人类归为一个种属,那么人类的死亡就如同一种轮回,生死之间的差异就像树叶的生长降落。但是事实上,每一个人都不仅具有种属的普遍特性,还带有自我的个人特性。这种个人特性必然会随着肉身的消逝而灰飞烟灭。由于叔本华把历史看作是一种循环往复。他说:“这种情形就像万花筒一样:每次转动都会出现新的图案,但其实我们眼前所见的始终都是同一样的东西。因此,还有什么比接受下面这一想法更加自然的吗?亦即认为哪种生、灭与事物的真正本质无关,这一本质不受影响,因而是常驻不灭的;所以,一切要意欲存在的东西,确实是持续和无尽地存在。”因此,他必然也把人类世世代代的生老病死也看作与往生循环一样没有什么差别。但是我们必须要知道的是,历史与万花筒是不同的。从某方面说,历史具有一种规律性和必然性,而万花筒不是,它完全只具备一种随机性。而且历史是在往复中不断地进步着,我们从史前时代进入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近代社会,直到现代社会,无不反映了一种历史变迁。如果历史只是万花筒一样循环往复的过程,人类社会怕只会凝滞不前、举步维艰。这也就说明了,人类的种属特质甚至也会在某些方面悄然发生变化。好比说我们是从“猿人”慢慢进化为现在这样的人,其中还包括了各个时代的特质。可见历史并不能与万花筒作比。人类的种属特质甚至也会随社会的变迁而改变。总的来说,由于他认为人类是一种永恒的存在,都具有一种生存意欲,而这种生存意欲对于全部整体来说是一种永恒,因此个体的死亡并不能对之产生什么影响。他说:“死亡之于种属就犹如睡眠之于个体,或者就犹如眼睛的眨动之于眼睛——当印度的神灵现身人形时,人们可以从他们不眨眼睛而认出这些神灵。正如夜幕降临这一世界就消失不见,但这一世界却是一刻也不曾停止存在,同样,人和动物似乎经由死亡而消失了,但其真正本质却继续不受影响地存在。”这种被称作“悲观主义”的思想却从侧面反映了一种“乐观超脱”精神,即将个体融合进整体,从而“受到了整体特质的保护(甚至被整体特质所掩盖、湮灭了)”,也就显露出了“融合进人类内部”得到皈依感的一种“超脱情绪”。但如此这般的融入,事实上也就仅仅是把自己归结于“全人类的特质”,不再强调个人的特殊性。这样的主义事实上虽能带给人对死亡的乐观解脱性,但却与此同时产生一种对生存的悲观性。因为如果我们每个人的生存都具有了一种相似性或者说是同一性,那么明日我们就可以死亡,毕竟我们是微不足道的了。——而我们都知道,正是因为个体的特殊性才能使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并使个体存在具备了无与伦比的价值。生存就是一种张扬自我和个性,以及对以往的一种发展和突破,才能有所成就。叔本华的“论死亡”能够使我们意识到人类的种属特质,使我们产生一种“皈依感”和“解脱感”,但活着的人们还应当保持一种对生命的敬仰和热爱,才能不辜负自己生活的每一分钟。死亡并不可怕,因为只有活着的人才能享有这一特权。所有生成之物,都配遭受毁灭 ——《浮士德》1,1339-1340
  •     “古老的谬误终于轰然倒塌了,而一个新的思想大厦就好像在一夜之间耸立了起来,就像是人们新发现的一处纪念碑。”(叔本华《论判断、批评和名声》)——这是我读这本书的第一感觉。但是这座思想巨塔似乎存在着悖论。全书除最后一篇《论死亡》直接探讨哲学的终极母题——“死亡”之外,几乎所有的篇幅都在讨论最日常、普遍的素材,比如思考、阅读、书籍、历史、文学、音乐和大自然……然而即便是这些最常见的素材,他也往往能给出最深邃、恳切的比喻,在他以“意欲”为基础世界观上,建筑所有的形而上学、认识论等等。而这最后一篇“论死亡”可以说是全书的“华彩乐章”,将他的哲学简单明了地展现出来。他认为世界的本质“是在每一现象活动(包括人这一现象活动)中的意欲。”(《论死亡》,下同)而意识作为人脑的认知结果,只是机体的功能,是纯粹的现象。因此意识随着人脑的死亡将一同死去,而意欲却作为生命的创造者永存。他声言“把意欲和认知严格区别开来,以及认识到意欲是占主导地位——这是我的哲学的根本特征”——是破解“死亡就是我们的终结,但我们却注定永恒而不可消亡”这个矛盾的唯一钥匙!我们的身体说白了不过是“连接意欲和智力的中介环节,虽然,真正说来,这一身体只是意欲本身在智力直观下在空间的呈现。死亡和诞生是意欲不断对其意识的翻新,而意欲本身既没有尽头也没有开始”。他漂亮的把死亡比喻为睡眠。如果“记忆和个体性”能够常驻,那么我们“是无法坚持把同样的奋斗和磨难持续下去,直到永远”的!这就好像个体需要通过睡眠重新积聚能量一样,我们的意欲也需要死亡来积蓄新的能量!这么看来似乎意欲就是世界的本质,是自在之物,他的名作《作为意欲和表象的世界》这个书名也明确表示了将世界认为是由意欲和表象所组成,显而易见——意欲是本质,而表象是现象。然而他又说我们虽然不能对自在之物有“绝对的、已经穷尽了的认识”,因为一旦我们开始认知,我们的头脑中就有了表象,一切自为之物也就成了他为之物,而对这一表象的认识永远只能是认知到被认识物的现象而已。而如果我们直接就是这一本质,那么我们就不可能处于认知状态。但我们“可以透过了解意欲而了解这一自在之物”。那么由此而得出的结论是什么呢?意欲岂不是并非世界的本质,而是更接近自在之物的现象么?他说自己并没有像康德一样放弃了认识自在之物的可能性,但是他却认为我们的认知是“我们的存在的次要的、派生的素质,是由我们的动物本质所带来的”,因此也是不可靠的。那么我们又怎么认识世界呢?就算我们能了解自在之物更直接的表象——意欲,难就能保证道我们就能更接近世界的本质,而不是被这个现象所误导,而偏离了自在之物?毕竟表象只是表象!其实在叔本华的思辨背后还存在更直观,也更浅显的悖论。众所周知,知解理性本身就有其局限,它所能做的只是以概念和逻辑来掌握事物的表象。而将知解理性的成果整合成思想,再进入言说领域,就更构成了对宇宙本质的某种遮蔽。用康德的话说,知解理性只能认识“现象界”,而对“物自体”是无能为力的。而作为知性认识的感性直观,虽然天然地具有接近事物本质的优势,却无法在感性世界里指认“超感性”的世界本真。显然,叔本华对世界本质的认识,是一种对宇宙本真的天然冥契。他天才地意识到生命的本质就是生存和死亡地无限延续,只有死才能带来生!而这个无限延续的生命背后必然有一个超乎生死之外的动力。因此他理性地将个体生死的意义抛弃了,很自然地认为个体的生死,个体的意识,个体的一切予取予求都是无足轻重的。然而我们只要将这个推理过程暂时放下,马上会发现,“除了思考,我一无所有”!如果意识只是生命的派生物,那我们的生命还有什么可贵?我们的爱岂非尽是虚妄?如果我们的记忆全无价值,何以我们的生命会竭尽全力地以DNA的方式努力传递每一个哪怕最微不足道的记忆?因此叔本华的悲观,乃在于放弃了人类个体地一切努力的价值,如果站在这个角度思考叔本华的“悲观主义”,我想恐怕更加切近一些吧。但即便如此,“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

精彩短评 (总计49条)

  •     1.多希望德国佬写的东西都这样好懂2.《论判断、批评和名声》黑大黑格尔,想想还有点小激动3.“生活并不是一场逗乐——这是每个人都知道的。或许,我们并不配得到比生活和死亡这两者更好的东西”,sigh...
  •     没想到这个书名下还可以把死亡谈得这么详细!但那章真的只看了半懂。。。
  •     我依稀还能记起当时读这本书我的欣喜激奋!
  •     论死亡最精彩啊
  •     关于批评、读书、文体、死亡等等主题说了许多有趣的废话,叔本华反对把知识当智慧,对黑格尔获得名声表示强烈的不满,熬了许多高端的心灵鸡汤,而关于死亡的论述更是发人深思。有趣而实在,多思而精到,值得推荐。
  •     同步率很高。
  •     20130426-0529
  •     叔本华果真不属于自己所处的世纪
  •     最喜欢最后一篇《论死亡》,其中关于“有”和“无”的讨论,和Spinoza所言类似,只是论证方式不同。
  •     2008-11-7
  •     章兄相赠。公认译笔好。
  •     這本把叔本華的“意志”譯為“意慾”,前者中性些,後者現實些。個人覺得哲學家的職業范疇就是邏輯范疇,超出這個范疇的寫作容易令人發笑,19世紀寫的這本書所謂的美學理論很多已經被證偽了。對於死亡,他倒很坦然,但是叔本華對佛教的誤解讓他找了一個虛擬的依靠。
  •     意志与智力,人生似乎是一场角逐,幸福与否,取决于这两者何者占上风。关于人生的思考,有很多真知灼见,譬如只有自己才是自己快乐的源泉,强调退回内心以及自给自足的精神供给,心灵越丰富无聊厌倦便会越少等等,有些话语读到时,似当头棒喝。关于诗歌书籍音乐绘画如何阅读。。。作者都有自己的见解,这些观点有些认可有些持怀疑态度,不管怎样,是充满趣味的哲学书籍。不过,讨厌他对女性的解读。
  •     不知道书名怎么起的 很多和美学无关的内容以及过多的对黑格尔的攻击使这本书成为看过的叔本华著作中品质最低劣的的一本 韦启昌的翻译还是不错 不然这本书连三星都没有
  •     叔本华如此博学深思,不好意思写短评>.<总是感觉他说出了很多常人不会说出来的真话。有人将他的思想贴上“悲观主义”的标签,我反而觉得他只是看得透彻,总比盲目乐观积极好吧。论音乐和论死亡两章没怎么看懂,以后再读读好了。
  •     除了论死亡和对其他异己者的刻薄讽刺外其他的观点都中肯独到。
  •     经典。关于意欲的个体性体现出各人生活的时空的异质真的非常惊艳。
  •     KEY说,此类要读全部著作,不然容易走入诡辩的境地。
  •     语言的节奏。
  •     封面上的老头目光深邃,极具攻击性,把人都看穿了。
  •     十二篇文章,除了最后一篇《论死亡》之外其他一概都是日常生活中的普遍素材,思考、阅读和书籍、文学、历史、语言、比喻和寓言、判断批评和名声、音乐、写作,适合所有人阅读。
  •     意欲就是叔本华的上帝。
  •     容易中毒 高中就讀了
  •     关于意欲永亘的部分太精妙了!某日-020616 二刷就很尴尬了 讥诮之外有坚定声音 可能失去最初爱意的只是我吧 书本和文字本身是没有任何改变的
  •     译的很好。但我觉得见地一般。国内的美学大师比如朱光潜,也能达到这样的水平。
  •     叔本华在书中说:“尽管有时候我们可以在一本书里轻而易举地现成找到自己几经艰辛、缓慢的思考和组合才得以发现的某一见解或真理,但是经过自己的思维获得的见解或真理却具有一百多倍的价值。”所以纵使我们抄下尊为真理的字句,平凡的大脑也无法受孕其思维。这本书并不是教我如何思考,只是展示一下我们与天才的大脑究竟差距有多大。
  •     课上着上着就看完了...本是日常洞见,用犀利、攻击性极强的行文来驳谬,好有气势。谈音乐与建筑的空间时间坐标真是灼见。最喜欢末二篇,关怀深沉致远。
  •     每一个体性都只是一个特别的错误和不该迈出的一步,是某样本来最好就不曾发生的事情。事实上,生活的真正目的就是让我们迷途知返。...................sometimes I wake up so fucking empty I wish I was never born, but what choice do I have?
  •     从《叔本华全集》的卷二、卷五中选取了12篇文章,这些文章独立成篇,讨论涉及思考、阅读、历史、文学、写作、语言、判断、批评和名声、比喻和寓言、学者和博学、音乐、大自然的美、死亡。重点(篇幅较多的)写作和文体、死亡、批评和判断。
  •     很对口味。
  •     这本书断断续续读了好多年。值得推荐,因为作者和译者都是叔本华著作中讲到的第一类写作者,即有真心话想说的人。不过读这本书如猜谜,译文没有传说中那么优美易读,可能是为了保持原貌,可以理解。猜谜如果太简单,也就没了趣味。
  •     作者对人生世事的了解到底是深刻抑或肤浅,决定了他们的文学作品的好坏。好的作家之所以认出自己就是最好的作家,原因就在于他看到了别人的眼光是多么的肤浅,在别人所见的后面,却隐藏着如此之多别人无法重现的东西,因为别人根本就看不见这些东西;他也看到了自己的眼光和图像却深远得多。 书呆子学究就是阅读书本的人,但思想家、天才、照亮这一世界和推动人类进步的人却是直接阅读世事人生这一部大书。具备一流思想能力的人总是清晰、明确地知道自己要表述的是什么,而表述的方式可以是散文、诗歌或者乐音。而思想平庸的人却缺少这种干脆果断和清楚明晰。据此,简朴不仅始终得真理,而且也是天才的标志。
  •     对我影响很大,真的.
  •     想法很合口味,就是口水话真多,不过瘾。
  •     阅读部分章节
  •     
  •     要么庸俗,要么孤独。
  •     果然是个可爱的人呀,笑。
  •     逗死我了
  •     很少涉猎哲学类的书籍,断断续续的看完了。对思考、阅读、文学等的论述都很喜欢,发人深省,历久弥新。《论死亡》这一章有些艰深,如果不集中全部精力来阅读会出现看完一大段文字却啥也没看进去的现象……意欲究竟是什么?暂时还理解不了。
  •     其实有很多我不认同的观点的,呵呵。
  •     很棒的思想文字。
  •     好感动
  •     讀書的危險性,就是有可能與外界隔得更遠。書籍會給你一些超越現實的價值觀,卻不能讓你直接超越現實。極有可能,你所讀過的書籍令你對現實非常困惑,陷入尷尬的境地。很少會有這樣的體驗:讀叔本華的書,整個人感覺真的在變聰明
  •     怎么可以写得这么深入浅出,针针见血,拳拳到肉。
  •     书名与内容不符,关于我理解的“美学”的内容并不多,倒是大篇幅与语言文学名声等相关的不得志的牢骚和埋怨,甚至多到令人读不下去,颇为失望。但是末尾关于音乐建筑死亡的讨论还是令人啧啧称奇。
  •     确有洞见的思考。 叔本华令我忘记尼采。
  •     叔本华对黑格尔的成见和批评溢于言表 针针见血 骂的实在可爱
  •     文章摘自一卷后的《附录与补遗》和第二卷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