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的真原

出版社:陕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5
ISBN:9787224101898
作者:魏治勋
页数:268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我们在此对亚里士多德有关制约公共权力的思想予以简要归纳: 其一,亚里士多德在总结希腊城邦政治经验的基础上,认识到专断权力和滥用权力危害甚大,并且必然引起无穷的祸患。根据沃特金斯教授的分析,希腊城邦政治经常陷入不同派别的纷争之中,“而一旦城邦的运作归于某一利益集团的手里,便无从阻止他们借打击对手,维持自身的权力;面对这种了无限制的阶级立法,争夺立法权势必成为每个阶级极其重要的大事,于是演成了无休无止的内战,各公民团体为了使自己的利益凌驾于其他公民的利益之上,而大动干戈。内政也罢外交也罢,希腊的生活状况都难以产生与保持能为民众共同接受的法律标准,冲突纷争永无宁日,直到希腊彻底崩溃”。洞悉希腊城邦公权行使缺乏必要限制之弊端,使得亚里士多德认识到:“当单独一人统驭着全邦所有与之同等或比他良好的人民,施政专以私利为尚,对于人民的公益则毫不顾惜,而且也没有任何人或机构可以限制他个人的权力,……这是暴力的统治;所有世间的自由人当然全都不愿忍受这样的制度。”非但如此,希腊城邦制度覆亡的历史教训还使亚里士多德认识到,没有对公共权力的有效制约,任何城邦政体都不可能长治久安,权力的滥用和权力的纷争是引起城邦制度解体的主要祸患:“历史的陈迹证明了一个通理,我们应该记住这样的教训:任何人或团体——或为个人,或为执政机构,或为一部族,或为邦内任何一个部分——凡能与人争攘而树立其政治权力者,也会引起后人的争攘;由内讧而身居高位者可由两方面招致内讧,或是他人嫉妒他的荣利,或是自己贪得无厌,还想揽取更高的权力,于是就又隐伏着祸乱的动机。”可以说,希腊城邦政治之不能限制公共权力滥用的弊端与城邦制度的解体存在着正相关关系,甚至就是城邦制度终结的直接原因。亚里士多德认识到了这一点并明确地归结为历史的通理,就为他所提出的公共权力必须受到有效制约的命题设定了逻辑起点。

内容概要

魏治勋,男,1969年生,汉族,山东省昌邑市人。现为山东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兼任山东省法理学研究会秘书长。主要研究方向为法哲学、政治法学、法社会学。曾在《法律科学》、《政法论坛》、《现代法学》、《法学论坛》、《山东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研究》、《求是学刊》、《学习与探索》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多篇文章被《人大复印资料》、《新华文摘》、《光明日报》等转载或摘编。出版专著2部:《禁止性法律规范的概念》,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4月版(列入“法理文库”丛书,34万字);《民间法思维》,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列入“民间法文丛”,30万字)。

书籍目录

导言
第一编:法治理念探源
第1章:亚里士多德“法治”概念之“谬误”
一、背景分析:古希腊不具备产生法治的条件
二、内部分析:亚里士多德“法治”概念的本质
三、外部分析:对“法律”与道德之关系的省察
四、小结:亚氏“法治”概念的魅力
第2章:“自然状态”学说的观念史渊源
一、“自然状态”学说的迷思及其重构进路
二、古希腊宇宙论:政治秩序合法性论证的原始谱系
三、“伊壁鸠鲁悖论”与古希腊“自由意志”思想的发端
四、中世纪的“自由意志”:在神义论的逻辑破裂处绽出
五、“唯意志论”的生发与拓进:司各特主义及其影响
六、原子式个人:奥卡姆主义及其革命眭理论变革
七、奥卡姆主义的历史后果:启蒙理论的逻辑起点
八、结论:革命}生变革是逻辑和历史相统一的结果
第3章:法治的条件及其重构
一、昂格尔与批判法学
二、寻求意义的方法论思想
三、现代法治国家的条件
四、当代西方法治的危机
五、小结:昂格尔理论的现实意义
第二编:法治问题反思
第4章:司法过程中的利益衡量批判
一、价值(权利)与利益:一个根本的区分
二、“价值衡量”和“利益衡量”在司法过程中的不同旨向
三、法律是什么:一个案例的实证考察
四、小结:重申权利的法哲学
第5章:社会规范司法适用中的“奥斯丁困境”及其消解
一、界定“习惯法”概念的“奥斯丁困境”
二、关于“奥斯丁困境”的后奥斯丁论争
三、分析法学对法官适用习惯之合法性的论证
四、尾论:德沃金对实证主义答案的挑战
第6章:判例法的“溯及力困境”及其制度性克服
一、提问方式的转换:从“奥斯丁困境”到“溯及力困境”
二、存在一种决定法官司法义务的“社会规则”吗?
三、判例法司法公正性的制度实践保障
四、小结:在法治的理想与现实之间
第三编:法治迷思透视
第7章:“真实性”、解构及其法治
一、引言:建设性的重构
二、现代性的三个隐忧
三、“真实性”及其条件
四、解构法治的理论真相
五、法治的危机及其对策
六、尾声:走出自我,走向真实
第8章:“解构”语境下法治的必然性
一、解构法冶:现代性的突围方式
二、本土资源派对“解构论”的误读
三、法治作为成长的历史概念
四、法治之路乃是普适性与地方性的统一
第9章:全球化语境下法治本质与困境再审视
一、引言:从“坏人”视角看法律
二、“理性人”与现代法治的生成
三、“系统强制”下法治的意义
四、余论:法治中国的可能性
第四编:法治范式求证
第10章:法学范式的危机批判及其内在困局
一、审视危机:“范式批判”的理路与意义
二、执著困局:“类型复制”的理念与机理
三、超越自闭:“矛盾分析”的力度与偏失
四、小结:“法律理想图景”的中国属性
第11章:论法学“现代化范式”危机批判的反讽向度
一、文本“裂隙”蕴涵的批判性向度
二、“类型复制”的反讽意涵
三、“邓正来难题”及其求解路径
四、自我反身性与自由论证
五、小结:“反讽”的时代价值
第12章:中国法治之路的法学探寻
一、探察中西法制与法学的原始精神
二、寻找中国法律与法学的时空坐标
三、求证中国法治之路的法学新范式
四、小结:浩荡历史与能动自我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简介

《法制的真原》是作者对于法治的真实看法,他认为真实的法治,就存在于我们不断探索甚至是左冲右突的过程中。在法治的道路上充满了艰辛,但这正是法洽的魅力所在。本文吸取前人的对于法治的看法,又提出了个人的见解,对于研究法治的有借鉴意义。

图书封面


 法治的真原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