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夫卡致密伦娜情书

出版社:文化艺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1
ISBN:9787503924163
作者:(奥)卡夫卡
页数:367页

媒体关注与评论

书评·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爱情书信之一; ·震撼人心的爱情小说; ·卡夫卡晚年最为动人的灵魂绝唱。 这是一本情书集。它出自卡夫卡的笔下,是这位蜚声当代世界文坛的奥地利小说家一次巨大感情波澜的真实记录,是这位不幸的犹太人和单身汉晚年的一次最为动人的灵魂绝唱! 读了《致密伦娜情书》这些忠实记录了两颗真挚的灵魂热烈跳动的书简以后,读者一定会对这位曾为卡夫卡那样深深钟爱过的女性后来的生活和命运表示关切,译者也设法满足读者这一愿望。我们请黄曼龄女士从法文翻译了密伦娜女友的女儿写的一篇回忆录(专谈密伦娜的家庭生活及其命运),一并附在书后。 写信意味着在贪婪等待着的幽灵面前剥光自己。写下的吻到不了它们的目的地,而在中途即被幽灵们吮吸得一干二净。 生活的乐趣不是生活本身的,而是我们对升入一种更高的生活的恐惧;生活的折磨也不是生活本身的,而是我们因那种恐惧而进行的自我折磨。

内容概要

弗兰茨・卡夫卡(Franz Kafka 1883~1924)
奥地利小说家,1883年出生于犹太商人家庭,18岁入布拉格大学学习文学和法律,1904年开始写作。其影响遍及全球,被誉为二十世纪文学史上的杰出人物、现代文学的鼻祖。由于其生活在奥匈帝国行将崩溃的时代,又深受尼采、柏格森哲学影响,故作品大都用变形荒诞的形象和象征直觉的手法,表现被充满敌意的社会环境所包围的孤立、绝望的个人。其最著名的作品有短篇小说《地洞》、《变形记》、《判决》;长篇小说《诉讼》、《城堡》等。

密伦娜・耶申斯卡(1895~1944)
捷克人,后定居维也纳,是一位性格爽朗、感情热烈、果断勇敢、行为不羁的女性,也是当时国内小有名气的作家。因思想激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捕,死于法西斯集中营。卡夫卡致密伦娜的情书一直锁在银行的保险柜中,直到战后才公诸于世。

书籍目录

译序
致密伦娜情书
编后记
本版后记
附录一:密伦娜、施塔萨和波希米亚的生活
附录二:卡夫卡生平和作品中的爱情关系

作者简介

作者的恋爱以失败告终,但在书中记录了他的爱、他的妒嫉心理和他对“偷情”的恐惧及在关键时刻他的犹豫不决等复杂情感。


 卡夫卡致密伦娜情书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5条)

  •     “生活的乐趣不是生活本身的,而是我们对升入一种更高的生活的恐惧;生活的折磨也不是生活本身的,而是我们因那种恐惧而进行的自我折磨。”
  •     卡夫卡的小说,以前看过几篇,说老实话总是看不进去,看完了几个短篇小说,几个长篇的,总是半途而废。我把这归咎于翻译的问题,但我一直觉得总有某一个时间,我会读懂他的小说,并且喜欢上。在卡夫卡的作品中,爱情好象总是缺席的,我以前由此想象,也许他对写作太专注了,爱情对于他不是一个问题。其实怎么可能的呢?怎么会有一个走向内心深处的人能不在爱情面前挣扎,迟疑,甚至是毁灭呢?卡夫卡在写给F的信中说,鲁滨逊还可以退到他的小岛上,而我除了你,什么也没有。还说,如果你对我说,你爱我,我会惊恐成状,可是,如果你不对我说你爱我,我就会立即去死。我觉得他说的这些,才是爱情的困境所在,哪一个孤独的灵魂都渴望爱情的抚慰,但这个孤独的灵魂即使在爱情面前都渴望能够独立独行。如果能一直“爱和谐”,这两者之间就是一致的,一旦不和谐了,它们两者之间就会相互毁灭,我们看到的那么多的有关爱情的不幸,其实只是爱不和谐的结果,没有谁对谁错,没有谁是谁非。有人评价卡夫卡的作品写的是关于现代人面临现代文明的压迫而感觉到的恐惧,我觉得这种说法很扯淡。每个人所感觉到的,永远是他内心的挣扎,与外界有些关系,但关系不大。卡夫卡的情书里更多的也是恐惧,他在信里和密伦娜说,他和前两个姑娘分开都是他的错,他无法在她们身上找到持久的快乐与激情。他和密伦娜也一样,一会说要去看她,一会又说不去,一会觉得他们是最好的一对,一会又对他们的前景充满忧虑。但无论他有什么样的感觉,他都会和密伦娜畅所欲言,不去担心因为这样会失去她,事实上,她一定是面对这些不安的灵魂是有些恐惧的,这些强大的爱,里面已经包含了太多的东西,没有几个人能承受得起,他们最后还是没有走到一起。摘几段卡夫卡的话吧:“有时我认为:假如可以因为得到幸福而死,那么我情愿去死,假如一个已经注定要死的人可以因为得到幸福而活下去,那么我情愿活下去。”“今天早晨我又梦到你了。我们挨着坐在一起,你推开我,不是生气地,而是和气地。我很伤心,不是因为你推开我伤心。只是对我自己,觉得我不应该象对待一下哑女一样对待你,没有听见你所说的——而且正是对我说的声音。或者我并非没听见,而是无从回答,我走开了,比在第一个梦中更悲伤。”“我想起我读过的谁写的这么一句话:‘我的爱人是穿越地球的一道火柱,现在她把我拥抱住了。但引导她前进的不是被拥抱着,而是旁观者’。”“你对于我来说不是一位夫人,而是一位姑娘,是我见到的最具姑娘特性的一位,我不会向你伸出手去,姑娘,这是我肮脏的、颤抖的、爪子般的、局促不安的、又冷又热的手。”“你想想看,密伦娜,我是怎么走到你的身边来的,我已经走过了怎样的三十八年的人生旅程啊。如果说我是在一个拐弯处偶然看到你的话(我从来没有指望过会见到你。到了现在这般年纪更不会有这个指望了)。那么密伦娜,我不能叫出声来,我心中已没有叫喊声了;我也不会说千百句的傻话,我心中也没有这些东西了。(当然在其他的时候我干过的傻事够多的了)。我会跪下来,也许这样,我才会得知,你的双脚就在我的眼前,那么近,我会去抚摩它们的。”“我所向往的是在第三条道路上,既不向你那儿跑,也不同她一起跑,而是通向某个孤寂之处。”郁闷,我想说的话都让他说完了。在卡夫卡生命的最后,有一个年青的姑娘一直陪伴在他的左右,直到他死。卡夫卡终于得到不让他感到恐惧的爱情。好象总是这样,一个不安的灵魂在他生命的最后得到一些安慰,以前,我把它理解为是一种巧合,现在觉得几乎是理所当然应该是这样。好象那些不安的灵魂,只有到了他生命的最后,才不再担心失去什么,而事实就真的象他所不再担心的一样,而以前失去的时候,也正象他所担心的一样。书的最后评论卡夫卡与密伦娜的结局时说,她为能得到他的爱感到骄傲,但她懂得在适当的时机拒绝他。也许我不是女人,所以,我认为,在对待感情的事上,女人即使在最疯狂的时候,也要比男人冷静,这种冷静,会让那些把整个灵魂交给她的男人死无葬身之地。“没有人能给我一种持久的快乐”,卡夫卡如是说,其实对于他自己也是如此。当彼此不能给予对方快乐时,曾经的甜蜜,就会变成相互的折磨。如果是一方先不能给对方快乐了,如果他还不停地想要要要,另一方就会被吓跑,事情好象总是这样。爱情是生命的安慰,但不是出路,卡夫卡的创作是他的出路,在这一点是他是幸运的,有些人可能这条路都给堵死了。我整天想这些是不是很无聊,但我不能不想,因为我觉得它对于我事关重大。有一种疼痛好象从来就没有离开过我,它自己是有生命力的,有时它强大的我不能忍受的时候,我就想着如果能摆脱它,即使自己变成一个最俗不可耐的人,也在所不惜。而当它变成我能够忍受,我又担心它会走远,我会沉浸其中,不能自拨。也许我一直在重复一些自己说过的话。今天突然想,恋人之间最好的关系也许应该象地球和月亮的关系,就那样彼此绕着转转转,转不停,如果距离太远了,其中的一个就会飞走,如果太近了,那彼此就会砸向对方,那可真是一种可怕的毁灭。
  •       说是情书,似乎有些小看了这些书信,这已经不仅仅是吐露心声、表达爱情那么简单。从内容上来看都可以算得上卡夫卡的另类作品了。  我非常佩服这些文人,就是书信和日记都能够写得行云流水,内容丰满。而卡夫卡又算是个另类了,这些书信与他的作品之间几乎看不到什么相似之处。  卡夫卡终身未婚,三次与两个女子订婚而未果,算是在情感道路上不幸了。不过他的情感倒是正常以及强烈,所以才有了这此书信,给一个有夫之妇的情书,也许就是因为没有结果才情感强烈吧。

精彩短评 (总计55条)

  •     卡夫卡,在他自己构筑的“城堡”中,忧郁、不安地生活着,在进入与逃出之间,无奈、紧张地活着。而这里,与密伦娜的书信,可以看出另外一个卡夫卡,不是在蓝色的海边,而是追求着火与热,不再犹豫、忧伤的眼睛,充满一种别致的本真形象。
  •     我用它讨好我的女神
  •     卡夫卡最好的一部小说~~
  •     卡夫卡的情书,致密伦娜的要比致菲利斯的美上太多。说是情书,却更类似于一本绝望而热情洋溢的情史。在密伦娜面前他分外坦诚,将自己的痛苦,敏感,自卑,绝望巨细靡遗地显露出来。情书多读上几遍,竟觉得有几分窒息,由此又一次证明了,好看的爱情总是不好受的。
  •     所以是(奥)么?
  •     略一般
  •     有点意思
  •     爱情
  •     詹俊推荐阅读!
  •     写信意味着在贪婪地等待着的幽灵面前剥光自己。
  •     卡夫卡对已婚女士密伦娜的感情可以归结于: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
  •     不以爱的名义苟且。最美情书
  •     2006.9
  •     这份爱穿插的情感没有那么阴郁了。
  •     因为「在您手够得着的地方放上十来杯牛奶」一直在翻。结果开学起看到了现在。信中写到卡夫卡希望变成她房间里的大橱。如果能有密伦娜的信,就能将卡夫卡的聪明看懂得多一点。聪明在冷眼旁观,爱得惶惶不可终日。
  •     纸张质地很好印刷也蛮不错配送也相当快
  •     真的,看过之后我才知道,原来这才叫卡夫卡……
  •     孤独者的心理表白,比情书更打动我,然后会泛酸。
  •     卡夫卡的这些情书读得实在教人难受,除了少数的诗意,余下的多半是痛苦、恐惧、纠结……造成现实错位的原因有很多,而在卡夫卡这样天才+病态的作家那里就得到了更集中的呈现。我个人觉得把它当史料读更好些,想给心上人写情书的朋友就别学卡夫卡了,挺危险的。
  •     单就对卡夫卡的研究上来说,这些信非常重要
  •     找不到该本电子版,只好读了卡夫卡全集的第十卷,编者前言很带喜感“三十七岁的卡夫卡在信中既要充分表达对她的灼热爱情,又要保持着一个被对方所崇拜的作家形象,这就不能不发挥他全部的文学才华和写作技巧……” 所以通篇都下来,只觉得卡夫卡蠢萌蠢萌的……
  •     纸张还好,虽然没有我想像中的好不过重要的是内容,配了很多比较少见的图片,很清晰,我喜欢
  •     原来你是这样的啊
  •     只有把诗人置于痛苦的地狱,才能占有诗人的全部才华。——秋日
  •     书信
  •     像他的小说一样惊艳
  •     “我今天看了一张维也纳的地图,有那么一会儿我觉得难以理解,怎么人们建起这么大一个城市,而你却只需要一个房间”
  •     优雅的内心和语言,如此精确、敏感、自我胶着。
  •     「這封信不值得任何友善,它可能也沒給妳帶來任何好處;雖然在這個世界上,除了交到妳手中它別無所求。」1913.1.17-18
  •     感觉是卡夫卡又给她写了几十年的情书,却只有一年多。
  •     九月带过来上海 读了大半 后来种种事耽搁 就一直到今天才读完 心境也不同了 有些话并不是如何的甜言蜜语 但是实在很动人
  •     卡夫卡模样很好看。
  •     我,丛林之兽。
  •     老实说 当时并没有看懂
  •     80%没看懂
  •     像卡夫卡这样的都没法处对象~
  •     没考据癖还是别读为妙。读他小说吧。
  •     一些片段写得好有趣~
  •     “没有别的,惟有恐惧”
  •     当时也是贪便宜才买这本书的了,收到货后很满意它的质量。
  •     当时我就吐血了
  •     读得我焦虑
  •     哈哈哈哈,对这本书真是记忆犹新,当时一个人来上海玩,逛到福州路,在淘书公社买了这本书,后来走到南京路,被骗进一个黑暗的办公室,做问卷。。第一次在上海受骗,然后某人说这本书翻译太差,后来就被我送人了,其实都没怎么看~555555
  •     我脑袋很愚钝
  •     我在这本书的夹页看到某位阅读者留下的纸条“爱情不是面包,是香烟,没有烟瘾的人的香烟”,这也是我看完的想法。
  •     对这两位还是不太了解 所以这情书看了没啥感觉
  •     写信意味着在贪婪等待着的幽灵面前剥光自己。写下的吻到不了它们的目的地,而在中途即被幽灵们吮吸得一干二净。
  •     如此绝望的情书,我实在是看不完。
  •     可以称为时代标志的男人写的情书。
  •     他写小说很好,写情书很无趣。
  •     大一时候读的书,那时候特别喜欢卡夫卡,变形记来来回回不知翻了几遍,抛开作者本身的爱情故事不谈,只看这本书,总是让我有种说不出的触动
  •     读到一半,又找出了人民文学社出版的《卡夫卡全集》(3册),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卡夫卡散文》(2册)。他一直给我一种真实的混沌感,这次读,有些迷恋,想着,该重读,又想着,还是做扩展吧。他是朦胧的,忧伤的,沉默的……在雾里,我想走到他身边,拉起他的手……
  •     喜欢里面真是的卡夫卡照片。。
  •     我所向往的是在第三条道路上,既不向你那儿跑,也不同她一起跑,而是通向某个孤寂之处
  •     论小三的自我修养……创作者以爱为养分,需要无时无刻都触碰爱情。当然这对别人多半是深渊。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