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问他乡与故乡

出版日期:2016-1
ISBN:9787545910303
作者:季羡林
页数:264页

内容概要

季羡林(1911.8.6~2009.7.11),中国著名文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翻译家,散文家,精通12国语言。曾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

书籍目录

第一辑  漂洋过海求真知
002 / 遥远的怀念
011 / 德国学习生活回忆
016 / 初抵柏林
027 / 哥廷根
031 / 表的喜剧——欧游散记之一
038 / 听诗——欧游散记之一
002 / 遥远的怀念
011 / 德国学习生活回忆
016 / 初抵柏林
027 / 哥廷根
031 / 表的喜剧——欧游散记之一
038 / 听诗——欧游散记之一
045 / 我的老师们
054 / 反希特勒的人们
057 / 我的女房东
065 / 伯恩克(Boehncke)一家
069 / 迈耶(Meyer)一家
073 / 盟国
076 / 优胜记略
079 / 留在德国的中国人
085 / 章用一家
091 / 忆章用
104 / 纪念一位德国学者西克灵教授
109 / 重返哥廷根
119 / 追忆哈隆教授
第二辑 北京城的人和事
128 / 黎明前的北京
131 / 北京忆旧
135 / 我爱北京
140 / 我爱北京的小胡同
143 / 我和北大图书馆
147 / 春归燕园
151 / 燕园盛夏
155 / 春满燕园
158 / 梦萦未名湖
164 / 梦萦红楼
167 / 清华颂
169 / 梦萦水木清华
173 / 清华梦忆
177 / 两行写在泥土地上的字
181 / 赞通州大顺斋——居京琐记
183 / 《家居北京五十年》序
第三辑 风义平生师友间
188 / 记北大1930年入学考试
191 / 他实现了生命的价值——悼念朱光潜先生
197 / 悼念沈从文先生
203 / 回忆雨僧(吴宓)先生
206 / 哭冯至先生
215 / 晚节善终大节不亏——悼念冯芝生(友兰)先生
223 / 我眼中的张中行
230 / 回忆陈寅恪先生
244 / 回忆汤用彤先生

作者简介

本书主要讲述了季羡林在北京和德国生活的经历,以及对师友的追忆。季羡林在高中结束以后便离开了山东,后来在德国待了十年,在北京更是生活了大半辈子,这两个地方对他而言,故乡与他乡的概念已然融合在一起,既是他乡,也是故乡,所以还是莫要“问”了吧。


 莫问他乡与故乡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第一部分回忆在德国的求学岁月,长达十余年,每每说到这一别既是永远,让人唏嘘!人生就如此,有时候的道别就是再也不见!第二段追忆自己的母校和第二故乡,有些词语似乎略显过分雕琢,但是再想想自己对于母校的感触,也如此!第三部分则是对一些的追忆怀念!很喜欢季羡林先生的文字,优美却不浮躁!非常优美,让人愿意读下去
  •     1、最近把高晓松的《晓说》又重新翻出来听,他讲到一段二战时期外公张维、外婆陆士嘉与季羡林先生在德国时颠沛流离的生活。战乱年代,那些日后的中国科学先驱们,在十八九岁的年纪跨越千山万水,远赴欧美留学,经历了无穷磨难,家人音讯全无,但依然信念笃定,在学成之后报效那个早已支离破碎的祖国。每每看到这些动人的文字,听到那些奋进的故事,试着将自己置身其中,但依然很难想象,一种怎样的情怀,支撑着他们背井离乡,艰辛求学。高的外公曾经问过高晓松一个问题:“你知道我们这代人为何如此爱我们的国家?”原话不太记得了,大抵是:“因为在我们踏上离开祖国的轮船时,身后的炮火几乎淹没了这片生我养我的故土,在我们漂洋过海时,所有人都握紧双拳,满含热泪,人人抱定信念,学成之后,一定回到母亲的怀抱,报效祖国。”这万千学子中,季羡林先生便是其中之一。距离季羡林先生09年7月辞世,已过去7年整,我在查阅季先生资料时,竟有一种恍惚之感,7年了,竟然已经过去7年了。似乎听闻噩耗的那个早上,全民刷屏悼念季先生的那个早上,就如昨日一般。2、这次出差前夜,行李已收拾完毕,最后迎来了每次出差前最为纠结的事,到底带哪本书?挑来挑去,总不满意。想起《晓说》里关于季先生的故事,于是从书架里抽出前段时间老婆买的季羡林先生的《莫问他乡与故乡》,放进行李箱,这才安心洗漱入睡。早班飞机,浑浑噩噩赶到T3,得知晚点1小时,因为要陪同领导,实在不好意思拿出本书来去读,于是如坐针毡地终于等到登机。登机坐定之后,打开小灯,想到可以毫无打扰地看书了,心里欢喜的不行。3、《莫问他乡与故乡》,关于题目我没有考证,这到底是季先生自己的编著还是后来的编辑们想出的题目。但对照内容,觉得甚是恰当。季先生是山东聊城人,1930年,十九岁的他离开故乡,来到北京,入学清华园——这座用庚子赔款筹建的大学,就读西洋文学系。1935年,他漂洋过海来到德国哥廷根大学,学习梵文和巴利文,在德国,他经历了整个二战时期的战火纷飞,整整十年。1945年,他和几个中国同乡(其中便有高晓松的外公外婆),以战胜国公民的身份乘着美军的汽车,到了瑞士,在辗转越南、香港、南京、上海,再次回到了曾经求学4年的北京。之后,他至北京大学任副教授,而仅仅7天之后变为聘为正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的系主任。就这样,他在北京一待就是将近70年。季先生的一生几乎都在漂泊,他常说德国是他的第二个故乡,而到底哪个是故乡哪个是他乡,他们早已深入骨髓,莫再问了。4、这算是一本季先生的文章合集,三部分:漂洋过海求真知北京城的人和事风义平生师友间各取其中一段感慨颇深的内容,算作记录。关于德国期间的学习:季先生丝毫不掩饰自己在语言学习上的天赋,“所有的考试都能顺利通过”,而这看似轻松的背后却是他超乎常人的勤奋。在德国时期,尤其在全面打响二战之后,他在哥廷根大学的生活几乎只有学习、学习、再学习。当时的英美联军在德国境内狂轰乱炸,而他们这些留学生们就跑到郊外的草地上,边看书讨论,边抬头看着那些飞机飞去城区投下炸弹。随着德国经济的崩溃,原先的香肠、面包生活已经一去不返,饥肠辘辘似乎没有尽头。又要提到高晓松,他曾经打趣道“外公非常爱舔盘子,有一次央视来家里拍摄他也当众添了起来,觉得不妥时抱歉地说,都是当时饿的养成的习惯,改不了了。”季先生回忆起那段时光,是他身体上最为煎熬,同时也是学业上收获最大的日子。而正是那种在困苦中的坚持,为他在梵文和吐火罗文领域成为大家打下了基础。关于北京的哪些人事季先生当时是北大和清华的双料录取生,但为了能更方便出国留学他选择了清华。而后来却又阴差阳错的来到北大任教。所以清华园和燕园成为了他生命中最为重要的两个地方。他谈到了清华与北大的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清华建立的基础是美国退还的庚子赔款,完全受美国资本主义的影响,没有封建的包袱;北大则是由京师大学堂转变成的,身上背着几千年的封建传统。但一切都是一分为二的,如果北大没有那么浓重的封建传统,五四运动绝不会在北大爆发。所以说,坏事变好事,正是北大的封建传统促成了改变中国面貌的启蒙运动。但两者又有相似之处。无论是清华还是北大,他们在面对国家兴亡时,均有一腔赤诚的爱国热情,北大有五四运动,清华同样有“一二九”运动。我想,也只有经历了那个动荡的年代,才会从这样的维度来去辨别两所中国最顶尖大学的差异。这也是季先生作为清华的学生,北大的教师的双重身份带给我们的一种新的思考。关于师友回忆有一种落寞,是身边的那些良师益友纷纷离去。朱光潜、沈从文、吴雨僧、冯友兰、张中行、陈寅恪、汤用彤,这一个个大家都成为了季先生笔下的回忆。我猜想,季先生在每次落笔写下悼词或回忆时,内心是极其复杂的。正如一个时代的浪潮滚滚而去,最终岸边只剩下自己时,是多么孤寂。同时,在这一篇篇的回忆中,也深切感受到季先生的感恩图报,几乎每一篇文章,他都以一种感恩的心在倾诉,仿佛在给那些隔世的师友们写一封长信,聊聊过去,说说家常,但抬头四顾时,发现信却无从邮寄。5、书的行文跨度很大,有季先生在清华和哥廷根求学时的感悟,也有北大任教时的随笔,还有古稀之年的回忆,他在那些回忆中,提到最多的就是:我现在已经是垂暮之年,活得早早超过了我的期望。我还有不少的计划要去执行,不管是否切合实际,但我确实没有攀登八宝山的计划,这点是完全可以肯定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季先生调侃自己,曹孟德有千里之志,我可是“志在万里”呢!至于故乡和他乡,我想:“月是故乡明”。完。

精彩短评 (总计27条)

  •     第二部分有点煞笔,一三读来既有趣味又让人动情。
  •     首先要给装帧赞一个。第一部分很精彩,后面的内容有些杂乱。但是这样能更加立体地了解季先生。
  •     平淡,解渴。
  •     遇事随笔 有些真挚的感情,笔头写不出它的千万分之一
  •     本来想打三分,一分扣在选稿和编辑上。作者在多篇文章里对同一段经历反复描述,这一系列的文就好像在看不断倒带重放的电影。关于季羡林先生本人,争议也多,这本算是夫子自道为主吧。
  •     活的太长的缺点就是会目送朋友亲人一个个远去,看着季老追忆一个个故人,真是伤感和落寞。
  •     大师的文风真是真实中透露着文艺气息。生活的点滴与追忆,细碎又真挚,生活不在别处,在日常,又在回忆。一个儒雅的老人回忆一段求学岁月,感受北平之美,追忆师生挚友,情真意切,历历在目。ps学了好多成语。
  •     若干年后,后人也可从善于记叙发博客/公众号里的历史记录中读取很多大家的心路历程。
  •     前面回忆德国生活的部分看哭了好几次。每天只看一点点,省着看。
  •     四个小时飞机一口气读完,都是朴实的小事,但还是湿了好几次眼睛
  •     只觉得第一部分有趣,其他的,仿佛无话可说一样……
  •     第二辑看起来很突兀,去掉的话,又更突兀。其他两辑写的很好,此情此意,只可追忆
  •     追忆大师,体味风骨
  •     追忆留德恩师友人时几次差点泪目,后回国追思良师益友部分有些勉强,不过可从文章长短得出友谊情重。另对gcd歌功颂德部分看得人如鲠在喉,不过也可窥探彼时gcd的惜才如贵金。
  •     季老文笔晓畅,生动有趣,读来确有亲切温馨之感。
  •     烂书,捐都不好意思。不同的文章反复重提一段经历,絮絮叨叨,自述其苦有个度,这么显摆这么在意还真是少见。季的学术贡献不可否认,文笔这块真是见仁见智了,吹捧得过高掉下神坛也是比郭沫若要痛的。
  •     就喜欢第一辑,最不喜欢第三辑,可能是这些前辈先生我也不必熟悉,也比较远,最后两篇实在看不下去,第二辑还好,但是描写什么春天,感觉太过了。 不过挺喜欢季先生的文风。
  •     那时候的“大家”是真的“大家”~
  •     透着 文|王路 的既视感
  •     听一个老人翻覆地讲着故事
  •     大师的文笔是没得说的,但就这本书而言,内容重复,重复到让人觉得虚伪
  •     感情真挚 我也是一个留在外乡的人 只不过现在并不像以前那样想归家却归不得 但是思乡的病 是所有游子的通病吧 留在外乡 有苦有甜 相信是以后很值得追忆的事情 但愿你好好过好每一天 让回忆 能成为你人生的光点 能够照亮你前进的道路 感恩
  •     第二部分很有趣,很有历史价值。可以作为研究民国人物适应新时代的素材
  •     季老先生的文笔实在是很喜欢,有趣的很。
  •     之前看过《留德十年》,因此有些篇章都是了解的。求学篇最有意思,北京记忆的部分倒是一般般了。另外不得不说的是,有一些文章明显时间顺序有错乱,修整一下就好了。
  •     就整体内容而言,只够三星。但致敬勤奋的季老,也算是一部变相的鸡汤起着激励的作用。我并非不喜文笔朴实,但这杂文一半都是在说口水话,这是因为官腔打多了的缘故吗?
  •     恍恍惚惚 竟然在开头几篇的时候 一切是钱钟书的文章。后来觉得不对劲 钱钟书的文章 怎么会没有家人呢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