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城堡里的人》书评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9
ISBN:9787544737166
作者:(美)菲利普·迪克
页数:267页

书摘

“这老头看上去软弱而紧张,躲躲闪闪,一副总想讨好人的样子。似乎在他看来,每个人都是潜在的敌人,都比他强大,他只能迎合奉承。他的样子似乎在说:“他们要来打我了”。

其实存在意义和文本价值是不能分开来讨论的……

“看周易抽大麻是一种生活态度。” - 非凡感觉此书与其说是以情节为重的小说倒不如说是作者本身在践行一种哲学议题,略有一点存在意义大于文本价值的感觉…… - Mero在自需(主观)前提下建构所需客观条件,由此出发铺垫近未来或是平行世界背景,再在虚构(极端)的客观条件下探讨似乎更接近真实的人类情感及行为。由此获得的“真实”到底是更偏向于客观的真实呢还仅仅是“让人觉得更真实”?辩不清的。这个问题就像“误读”一样无所不在,科幻文本的现实意义,电影理论中的镜像理论精神分析乃至第二符号学中的多重映射之类都可以随便拿来引用一下。以上这段着重说的是此书的“存在意义”。能看到世界级别的宏观架构,也看到个体层面的坚持与追求;假设以及假设中的幻想,可能性,混沌理论蝴蝶风暴。但你能看到风暴过后世界还是那个世界,人类还是那样的人类。宏观的世界永远让人失望,而个体其单独探讨的意义所在就是让你看到足够的多样性以至于不会完全绝望。新版(2013)的翻译比之前看过的一个版本(2003)要好多了,第一次看这本书的时候硬是没看出来那货是周易……有评论里引用到说菲利普迪克是文风家(http://book.douban.com/review/1006802/)的那段叙述很有意思。以上这两段权当是说此书的文本价值。以及韩松的读后感是如此严肃认真深刻充满了哲学思辨读完简直让人为自己不正经的阅读态度而感到羞愧……“一个脑补过度的人写了篇小说另一个脑补过度的人写了读后感然后被一个同样总是脑补过度还逻辑混乱的家伙看到了。” 大概吧。

高城堡里的迪克

《高城堡里的人》让我着迷的主要有两个原因:1,以《易经》和问卦为线索的世界观。韩松老师对此有相当深刻的领悟和见解,但这个故事打动我的地方却与韩老师的不太一样。年少的时候曾经看过卫斯理一部作品,故事里说算命不过是用某种方式窥探到多重宇宙中另一个宇宙已发生的一些事情。我不记得故事名字了,但这个试图用前沿的物理理论解释传统迷信的做法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高城堡里的人》把这件事情阐述得非常含蓄,《易经》和卜卦反复出现给文章平添了迷幻色彩的美感。故事结尾的高潮部分,女主角大放异彩,陡然间从一个徒有其表的普通女青年转换成美貌与智慧并存的女神。同样的转换也发生在《易经》之上。但是我想说,这样的转换真的一点也不突兀,因为作者做过太多认真的铺垫。2,对于人性和世界正义性的描述和阐释。尽管整篇小说风格阴沉,但结局是让人看到希望的。作者一直力图用文字阐释八卦图阴阳相生相克的原理。故事发生在一个罪恶的社会环境背景下(轴心国赢得二战胜利),面对统治者的剥削和压迫,主角们苟延残喘小心翼翼地活着。然而,黑暗的世界和人性显然不是迪克最想揭示的,因为这些小人物们虽然卑微,身体里却携带着可以在黑暗的夜空发出耀眼光芒的特质。他们是八卦图中黑暗半球的那片光明的鱼眼。小说很惊艳,但与众多耳熟能详的科幻作家比起来,迪克施展的功夫有所不同。如果要做一个简单的划分,我阅读过的大多数成功科幻作家都是理性派,迪克则是感性派。理性派和感性派个体最大的区别就是他们用不同的方式感知世界,表现在文学作品里就会导致,理性派作品以情节带动读者,感性派作品以情绪影响读者。迪克是个高产的作家,但生活一直过得十分艰难,我一向崇敬像他这样认真诚恳的文学艺术家(并不是每个搞创作的人都是如此),他们历经磨难,但绝不贩卖苦难。那句话叫什么来着——只有到过地狱的人,才知道什么是天堂?

如果历史能够改变

首先,这样的题材真是十分让人眼前一亮,如果历史能够改变,世界会怎么样? 如果当时德国和日本赢了二战的话,世界是怎么样?说实话,读了一遍之后并没有太理解作者的意思,Dick是美国科幻小说界的奇才,读的他的第一本书就是这本《the man in the high castle》,难度是不小的,只能稍微理一理自己的感受。1. 第一次看到美国人对《易经》这么感兴趣,每个人都随身带着这本来自中国的奇书,随时都能够预测那些自己不确定的事情。这让我在想象,是不是日本的胜利就是东方文化的胜利,大家不会像现在这样认为西方的文化才是好的文化。2. 胜者为王真是不变的真理,法西斯联盟胜利了之后,日本和德国统治了整个世界,德国甚至还想统治整个宇宙,火箭像飞机一样普遍,从柏林到美国只要四十分钟。黄种人是上等人,白种人是下等人,美国人做事都要经过日本人的批准。Dick向我们说明了现在的世界的秩序并不是一开始就形成的,并不是应该如此的。3. 宏观的想象,细节的描写,复杂的人物关系都是这本书的特点。Dick虽然想出了这样一个改变历史的大观点,却从各种各样不同的具体的人物身上折射世界的改变,每一章节都是不同人物的故事。结尾处更是有一种“随你什么想象”的感觉。如果以后有时间的话,应该再看一遍。

思索的理由

从前评价《祖国》的时候,我说那是一本精彩的书,但精彩之外是一种东方主义,谈不上深刻,更谈不上伟大。但对这本《高城堡里的人》,我绝不会吝惜“伟大”这个字眼。先从这本书里的第三帝国说起。《祖国》的故事就发生在第三帝国,作者费了很多笔墨来描写世界之都日耳曼尼亚,描写在那个社会生活的人们,而本书的大部分里,它甚至没有直接出现过。然而这个第三帝国更加强大、更加疯狂,它填平了地中海,对非洲实行种族灭绝,甚至要到火星上去”消灭犹太人“。《祖国》里,希特勒的德国回到了生活,而《高城堡的人》里,它战胜了生活,变成了一个忠于“理想”无视乃至敌视生活的历史代行者。所以在这种社会里的挣扎,本身就注定是从一种荒谬走向另一种荒谬,韦格纳逃过了一死,达到了目的,但他比起马栩更为不幸。马栩看到了他所期待所向往的彼岸,而韦格纳只有模糊的幻想。所以它高于《祖国》,它没有让我们确认我们是谁,而是与我们一同追问我们是谁。之后是本书里的大日本帝国。韩先生的文章里提到因为书中日本的立场相对温和,所以迪克被批评政治上显得幼稚。然而真的是这样么?美国人就算对日本没有刻骨的仇恨,却也不会喜欢它,喜欢到把它变成和第三帝国相对的天堂。作者已经借着齐尔丹之口明言,日本对太平洋沿岸国的统治仍旧是一种奴役,只不过更为高明,更为细腻。而成为被殖民民族的美国白人,对日本人的感情又是什么样的呢?追求和他们平等,被纳入他们的体系,但对自己的文化身份与自尊又非常敏感,歧视比自己更为不幸的人,对纳粹德国怀有幻想,更渴望着反过来奴役日本人(齐尔丹对香庄家的拜访一段真是传神极了)。而作为边缘群体的犹太人,对不进行种族迫害的日本统治当然是认同的,是支持的,因为另一个选项就是被德国消灭。这种拥戴也并不值得赞美。至于日本统治下的中国呢?《易经》是本书的线索,乃至是神的化身,日本人、美国人都在借重它的智慧。然而创造《易经》的先贤的后嗣们,却是人力车夫。书中对“现实”中的中国的描写就是那几个人力车夫,干的是最廉价的体力活。一边是神谕,一边是人力车夫,还需要别的言辞来批判文明的日本人建立的“大东亚共荣圈“么?于是这个故事是什么呢?世界中剩下的只是两个奴隶主,只是一个癫狂,一个看上去正常。现在癫狂的这个要把稍稍正常些的这个给毁了。然而在一群正常人(他们会趋利避害,会思考,会困惑、有感情)的斡旋下,这个疯狂的计划可能会被阻止。然后呢?别忘了,在白人旁观者看来,戈培尔是比海德里希更好的总理人选。在这样的世界,蒲公英计划真的很奇怪么?韦格纳是一个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有所怀疑的纳粹高官,但他在那快的不可思议的飞机上遇见的艺术家呢?我们要怎么定义”正常“,怎么定义”应该“?至于《蝗虫成灾》里的世界,九十岁的丘吉尔比起老年痴呆的希特勒不遑多让。那不是纳粹期待的世界,那么又是我们期待的世界么?我们这个世界呢?真实和虚幻,正常和癫狂的界限到底在哪里?思索不能给我们答案,只会给我们痛苦。那我们为什么还要思考?等等,别忘了乔对朱莉安娜热情宣说的法西斯主义。嗯,或许我们还有一个理由继续思考。因为不思考的我们更容易替别人手沾鲜血。

真真假假,傻傻分不清楚

《高城堡里的人》写的是1962年,也就是该书出版当年的美国,并在1963年获得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在这部经典的“架空历史”小说中,德意日轴心国赢得了二战,美国被肢解成三部分。东部归德国治理,中部算作非武装的自治区,西部到太平洋沿岸由日本管理。整个世界都被德日这两个超级大国分割,亚洲归日本管,欧洲和非洲归德国管。德国还在积极地发展太空殖民。两个国家既有合作也有矛盾。故事开始时,希特勒已经疯了,而总理鲍曼快死,德国内部爆发了权力之争。在这个集权世界里,秘密警察无处不在,普通人的生活压抑而绝望。混沌中,出现了《易经》。看不到未来的人们,把自己交给《易经》,让来自东方的古老智慧提供向导。这本小说的架构非常宏伟,但是菲利普•迪克花大篇幅描述的,却是那些普通人的生活。那种人与人之间的微妙细节被刻画得入木三分,被统治者的深深自卑、在统治者面前的患得患失、面对个人命运时的迷惘和无助,读来让人感同身受。《易经》在书中直接起到了推进情节的作用。第一次看到书中人物拿出《易经》的时候,心中不禁发出呐喊:偶滴个神啊!原来PKD让《易经》扮演的是这样的角色!(顶礼膜拜)小说延续了菲利普•迪克一贯的主题:表象并非现实。从弗兰克•弗林克的身份开始,到罗伯特•齐尔丹的收藏品,到温德姆–马特森的打火机,到书中书《蝗虫成灾》,到标题中的高城堡,PKD笔下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都有层层幕后有待挖掘。人们无法看清真相,只得通过占卜,向《易经》寻求答案。然而,即便是爻辞和卦辞,提供的解读也是象征性的,有时甚至是完全相反的。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到小说结尾,PKD也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就是这样一本主题严肃、内容思辨、叙事冷酷的书,PKD还巧妙地融进了悬疑和推理色彩,成功地吊足了读者的胃口。2010年的时候,就有消息说曾执导《银翼杀手》的好莱坞大导演雷德利•斯科特要与BBC联手将《高城堡里的人》拍成四集迷你剧,不过目前尚无确切的播出时间,应该是指日可待了。此外,韩松老师的后记非常非常非常赞~

阴阳之上,本是空无。

小说以《易经》牵引情节,通过对不同阶层和身份的人物的穿插描述,讲述了假设同盟国在二战中战败的反转历史,探讨了正义与非正义、文化自卑和身份认同,以及法西斯独裁和种族歧视给人类社会造成的后果。扒了作者菲利普迪克的星盘,日水射手&月金水瓶,小说通篇表现出浓郁的哲思味道。书里所有的人物几乎都有着极为敏感而纤细的神经,阴郁的生活基调,下意识的自省反思,大段碎叨叨的自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绝望和迷茫,困惑与坚持。文中处处可见的《易经》成为救赎的希望,人们从爻卦辞中寻找答案。阴阳之上,本是空无。如果质疑是一种天性,那么生存就是一种本能。

迷失于“虚拟历史”与“平行世界”之中

菲利普•迪克可能是世界科幻文学界最另类的作家了。上世纪60年代,当几乎所有科幻作家都随科技大爆炸(人类登月、混沌理论和摩尔定律应用、第一台激光器和第一批工业用机器人问世,等等)而起舞的时候,迪克却淡定地固守在另一片土地上。事实上,迪克的作品从不为科幻而科幻,毋宁说,他借科幻的外壳探讨了一些关乎人类生存核心价值的问题,正是这些探索,使他的作品独具一种敏锐的前瞻性和普世性。 《高城堡里的人》(1962)就是这样一部小说。如果仅从科幻角度来看,我们甚至可以认为这部作品的“世界观”设定是很破的。无论各种高科技新发明,抑或人类社会组织,看起来都相当笨拙粗糙,你都很难想象人类已经能够殖民火星但地球上的电视机尚未普及,星际间的远航根本不在话下但打个电话仍需接线员上下其手,更要命的是,书中关于中国古籍《易经》的描述既肤浅又刻意装得十分深沉,以至那些根据《易经》摆弄蓍草求神算命的人物看起来简直是作者操纵的玩偶。可以说,这些描写上的缺陷都是这部作品的软肋。但《高城堡里的人》仍不失为一部优秀的小说,不是科幻意义上的优秀,而是具有严肃文学深度的那种优秀,这种深度,正是作者通过那些技术上站不住脚的很破的“世界观”,逐步升华至人性乃至哲学的高度后达到的。先说说故事的梗概吧。用如今流行的学术话语来说,这部小说写的是“虚拟历史”:1945年,法西斯轴心国打败美英苏同盟国,世界被德日瓜分,德国如愿以偿地通过大屠杀在其势力范围内净化了其“纯正高贵”的血统,日本则构筑起囊括美国西海岸在内的环太平洋“共荣圈”。两个超级大国彼此合作又勾心斗角,一山不容二虎的情状简直就是真实历史中美苏争霸的翻版。有趣的是,流行于两国地下的禁书《蝗虫之灾》写了另一个平行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同盟国打败轴心国赢得了二战的胜利。此书深受书中各位背景不同、观点迥异的人们的欢迎,犹太女人朱莉安娜与其意大利情人乔•辛纳德拉为此不惜冒险拜访《蝗虫之灾》的作者、居住在“高城堡”里的阿本德森。途中,朱莉安娜杀死乔,因为她发现乔是个意图谋杀阿本德森的德国纳粹。朱莉安娜冲到阿本德森家报警,结果发现此君的宅第并非“高城堡”而是平平常常的水泥房,而后者对她的警告更是当成耳旁风。朱莉安娜感觉现实如镜中花水中月一样不可捉摸。书中书《蝗虫之灾》无疑是《高城堡里的人》最令人瞩目的元素,它与小说的故事主轴形成一道互为表里的叙述脉络,共同通向小说最核心的东西:世界的真相及其本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蝗虫之灾》所提到的世界,并不是我们身处的“现实世界”,因为在这个世界中,苏联战后即被拆分,英国则变成集权国家,丘吉尔独裁当政到九十多岁……《蝗虫之灾》的巨大冲击力,在于其别致的虚构性引发了捧读《高城堡里的人》的读者对自身所处世界虚构性的思考。我们或许会意识到,据以甄别世界真假的“客观”标准并不存在,因为既然指证其存在的东西本身都难辨真伪,那么,自然没有任何证据能够表明我们周遭环境的现实性。而随着阅读的进一步深入,我们也可以发现,我们立身处世的经验很可能源自那些预装在我们头脑中的记忆晶片投射的虚拟影像,所有现存关于历史、哲学、艺术、政治、意识形态……的叙述,只是这一影像的投射。小说关于真品与赝品界限的探讨,正是精彩的一例。美国总统罗斯福“遇刺身亡”前使用的打火机,因其历史意义而价值不菲。照此推论,没有历史意义的打火机,自然没有任何价值了。那么,如何来鉴定“历史意义”呢?小说中的装饰品公司(实则是家地下假古董作坊)老总温德姆,斥巨资请“有关部门”为这个特定的打火机颁发了一个鉴定证书,证明其确为罗斯福遇刺前所有。这就意味着,所有物品均可通过某种鉴定得到品质保证,而其真伪是在所不问的。“文件只能证明物品的价值,但不能证明物品本身”,这个道理人人都懂,但又有人告诉你,甄别真伪只能使市场更为混乱,因为信任危机会如连锁反应一样摧垮包括真品在内的一切。而如果我们进一步追问,罗斯福“遇刺身亡”是否确有其实,则会如多米诺骨牌一样从根本上颠覆整个世界的价值观。看起来迪克这本写于1962年的小说戳中了21世纪的某些痼疾,但这还不是全部,事实上,关于世界本质的探讨也触及至小说中的伦理问题。上文说到,此书人物身居不同阵营,背景复杂,利益冲突又彼此相关,相互交流多以化名或者隐匿真实经历的方式进行,老板与雇员、上级与下级如此,好友、情人甚至夫妻也复如此。这就使得整部小说的人物关系变得十分机巧和暧昧,人人都需要从别人身上取暖,抚慰自己孤独的心,人人又对别人设防,用假话迷惑对方同时套取对方的真话。人们同处于一种危机四伏的生存困境,“身体已为恐慌性逃跑作好全部准备,但是危险却隐藏不见”,一张巨大的无形之网罩乎其上,个体的奋斗虽值敬佩但也终究是一场徒劳无谓的挣扎而已。《高城堡里的人》就是这样一本存在主义味道甚浓的小说,而菲利普•迪克显然也是悲观的,他在小说中制造的那么多“阴阳”式格局——平行世界也好,虚拟历史也罢——都没能把人从他的困境中解救出来。这种悲观使得他的小说别具一种其他科幻作品所不具备的思想深度,让我们不得不沉思自身所处的当下——关于人性,关于生活,关于世界的真相及其本质。不错,迪克科幻小说的技术设定是很滞后,但它们恰恰是面向未来的。

三重镜像下的真实与确定

一1962年,美国首次载人宇航飞行,肯尼迪宣布美国在60年代末将宇航员送上月球。同年,PKD菲利普·迪克的小说《高城堡里的人 The Man in the High Castle》出版。在书里,美国输掉了二战,被日德瓜分。太空梦想,则被德国元首希特勒继承。二在《高城堡里的人》这本书里,PKD给我们讲述了与历史不同的一幅景象。以下内容介绍来自WIKI(含有剧透,可省略):1933年美国总统小罗斯褔被刺杀,他的继任人是副总统约翰·南斯·加纳,其后由约翰·W·布莱克(John W.Bricker)所取代。两人皆无法使美国从经济大萧条中复苏过来,而对即将到来的战争仍墨守孤立主义。由于美国经济不景气以及实行孤立主义,英国及欧洲其余地区落入轴心国手中。苏联在1941年崩溃及被纳粹占领,多数斯拉夫人被灭绝。战争中幸存的斯拉夫人被限制在一个类似保留区的封闭区域中。日本猛攻珍珠港,完全摧毁美国的太平洋舰队。由于日本军力扩张,日军在1940年代初期攻占了夏威夷、澳洲、新西兰及西南太平洋。在此以后,美国落入轴心国之手,许多重要城市受到严重损毁。1947年,同盟国向轴心国投降。美国东岸被德国控制,加州及其余西部各州由日本管治。美国南部各州以一种假独立形式存在,犹如维希法国之类的傀儡政权。洛矶山脉各州及中西部大部分地区维持自治,因为德日双方认为它们不重要,也可作为缓冲区。英国领导人及将领在战后被送上法庭接受战争罪行审讯(例如对德国城市实施地毡式轰炸)。在希特勒因梅毒而丧失行为能力后,纳粹党党务部长马丁·鲍曼成为领导德国的人。纳粹创造了一个殖民帝国,继续大肆屠杀那些被他们认为是低等种族的人民,屠杀在他们控制区内的犹太人,并在非洲展开大量种族灭绝屠杀。日本人与纳粹不同,他们没有打算清除占领区内“不需要的”种族。纳粹德国继续其火箭计划,到1962年,他们已有用于洲际旅行的商业火箭,并发射火箭上月球及火星,进行太空探索。小说也提到电视已在德国使用。在同一时间,日本在大部分亚洲和大平洋的领土上继续较和平但不民主的管治。像现实中在二次大战后的美国和苏联一样,日本和德国互不信任,双方皆拥有核武及陷入冷战。鲍曼死后,其他纳粹党人如戈培尔及海德里希争夺帝国总理一职。不同的纳粹派系有的欲与日本开战,有的对太阳系殖民更感兴趣。以上是小说的背景,而在故事里面具体的展开,则有另外的走向,具体则表现在:贝尼斯(Baynes):表面上是一位瑞典贸易商人,实质是德国反间谍机关Abwehr的特务。他旅行到旧金山,与当地日本商业委员会的首领田上信介商谈。但是他必须拖延,以完成真正的任务,同时也要避免被捕,直到神袐的谷田部先生(真实身份是 Tedeki 将军)的到来。田上信介 (Tagomi):日本驻旧金山的贸易代表,奉命接待贝尼斯。他对当代日本和德国社会的核心原则的正当性及自己的佛教信仰出现动摇。罗伯特·奇尔丹(Robert Childan):旧金山一间商店的东主,售卖日本人感兴趣的美国古物和文化工艺品。在迎合占领者时试图保持荣誉与尊严。虽然经常对他们奉承,却与自己对战争及占领者的感觉有矛盾(同时憎恨和尊敬他们),奇尔丹最终找到一种文化自豪感。在日本人对“真正”美国文物的兴趣提升时,他也调查古物市场中广泛出现的赝品。弗兰克·弗林科(Frank Frink):与朋友艾德·麦卡锡(Ed McCarthy)开始做首饰制作生意。他们在自创门户前在维德汉姆-马松(Wyndham-Matson)的公司制作仿造的美国收藏品。他们自己设计制作的首饰作品对于见过的美国人和日本人有异常的影响力。弗林科试图向当地警方隐藏他的犹太人血统,因为企图破坏维德汉姆-马松的生意而被捕,但由于日德的冲突而田上信介指令其被释放。朱丽安娜·弗林科(Juliana Frink):弗兰克的前妻,住在科罗拉多州,与一个自称是大战中意大利老兵的卡车司机乔伊(Joe)发展关系。乔伊想去见有“高堡奇人”称号的豪索尔尼·阿本德森,那人是《沉重的蚂蚱》的作者。朱丽安娜和他一起旅行,却发现乔伊其实是一个德国党卫队刺客,奉命去刺杀该作家。朱丽安娜尝试逃走,被乔伊阻止。朱丽安娜用刮胡刀片切开乔伊的喉咙,然后独自继续旅程,终于见到阿本德森。从上面的介绍来看,故事是由三条线索构成,讲述了在德日占领下美国人民的日常。其中一条是关系到日德间的国际关系;一条是关系到美国人民的尊严与生存的取舍;还有一条,则是与本书的题目密切相关:“高城堡里的男人”成为暗杀对象,阴差阳错被他人解救。也因为此,“高城堡里的男人”暴露在读者眼前,人们对他所有的一切有了了解。原来,他是一名作家,他写了一本名为《沉重的蚂蚱》的书,而这本书的内容则是与本作相同,也是对二战的假想。假想的内容则与他所处的世界恰恰相反,《沉重的蚂蚱》里面,是盟军战胜了德日轴心。不过与之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与pkd写作的世界,还是有着巨大的不同。这一点正是本文要说的,也正是文章最为精彩的一笔。三假想历史小说有多种多样,即便是起点中文网,就充斥着参差不齐质量不一的小说。但其中绝大多数无非是满足自己的帝王梦军师梦,希望凭借个人的能力一举重新改变已有的历史的轨迹。当然,有的小说则是严格的避免了“外婆谬论”,使人的努力往往化为乌有。这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无非是早期的架空历史小说《寻秦记》。当然,这部小说单纯的看成是穿越小说也无妨。可是项少龙所有的努力,不正是一次次的试图改变历史么?虽然最终只是证明了他的所有的工作只是一场徒劳,最终被人所知的,还是与着千百年来的流传没有二致。前一阵子非常流行的《米与盐的时代》同样如此,设想了一个西方文明在瘟疫中覆灭的世界。这种设计,是对所谓“西方中心论”的强烈纠正。假想了东方文化如果崛起,会对整个世界历史的影响会有何不同。如果继续往前寻找,一本名叫《反三国志》的小说也是颇为有趣。这本书可以看作是《三国演义》的同人作品,笔墨之下,魏吴两国是战无不败,蜀国方面则是战无不胜。昭烈帝一统天下,再续刘家大汉正统。凡此种种,此类小说的内部都是已经规定好了书本内容本身的确定性。对于书中的人物而言,他不在乎他所处的历史究竟是真是假,他所经历的是书中世界的生活,没有任何供其参考的另外一个时空所对照。与之对应的,则是现实生活总的读者们,过着与作者同一个时空的生活。我们也可以确定我们的生活就是真实的确定的,因为同样的缺少一个可以供我们参考比照的线索和时空。但是在《高城堡里的男人》里,这一切确定性被打碎了。作为读者我们知道,书中的内容是与我们的真实世界不同的所在。在这一点上,它与其他的二战题材的架空小说,比如大名鼎鼎的《祖国》,别无二致。但是当pkd在故事里面设计了一个作家的时候,一切开始变得不一样;当作家的作品同样是关于假设历史的时候,整个世界的确定性开始崩塌了。四如果《高城堡里的男人》中出现的《沉重的蚂蚱》这本书,是对书里面的内容的反击;那么《高城堡里的男人》这本书,会不会是另外一部作品中的剧情呢?PKD创造了“高城堡里的男人”阿本德森,那么PKD又是谁创造的呢?向上追溯,我们已经无法相信现实世界的确定性。而反过来,“高城堡里的男人”阿本德森会不会在《沉重的蚂蚱》这本书中创造另外一个作家,让他同样创作一本假想“二战”题材的小说呢?在那本小说里面,内容同样是轴心国战胜同盟国。这样的循环往复,不论向上追溯还是向下蔓延,都会像极了埃舍尔的画作们,没有终点也没有起点。时空都是封闭的,不过是重新的上演已经在拉普拉斯妖处,早就排演过无数遍的剧目而已。PKD将书名设定“高城堡里的男人”,足可见他对书中主要内容的倾向。他关注的不仅仅是假想历史发生后的人际关系国家外交。他考虑的是更加抽象的问题,“真实何以可能”。从这个角度出发,本书的立意已经突破了一般的假想历史小说。他已经不满足于做上帝,按照自己的意愿安排人类世界的种种悲欢离合;他已经开始反思自己上帝的身份:PKD与“高城堡里的男人”阿本德森有何不同?在这点上,当然没有办法回答。但是当我,丁若柯,敲下这些文字的时候,何尝不会被另外的生命体视为《十三层凶间》里面寻找出路的霍尔呢?五最后,不得不承认的是,PKD的这部写于1962年的小说,如果我们仅仅将其视为一部假想历史小说,一部科幻小说,是完完全全的低估了它的价值。更准确的,是要将其视为一部哲理小说,它思考的,是整个世界的确定性。诚然,有关这种主题的小说已经有了很多,甚至赛博朋克这个分类基本上都是由这种设定所延伸出来的。但是,前无古人的作品,迄今在文学史上也未见得能有人将其超越。它获得该年度的雨果奖,确确实实是雨果奖的殊荣。

建议配合amazon新出的美剧看

如果单单看书,人物和情节有点接不上的。但边看书边看刚刚新出的美剧,有些细节就很好理解。庞大的平行世界的设定,从几组人物各自的故事线出发,展现一个纳粹胜出并主宰的世界。这简直太带劲儿了!另外,作者对于东方文化的狂热也值得钦佩。

一本开脑洞的书

我看的是译林版。感觉翻译的语句还算顺畅,而且易经的引用也是考证过的,给译者的态度点个赞。但不知道是原文如此还是翻译的原因,很多段落感觉逻辑混乱、跳跃,令人难以理解。一些对话和心理活动也有脱离实际的感觉,至少不像一个正常人应该有的反应。具体的例子等我再温故一遍的时候慢慢找吧。至于这本书到底想表达什么么我真的无法总结,现在脑子晕乎乎的,好像作者把他嗑的药通过这本书也灌到读者的脑袋里了。

《高城堡里的人》——一本很酷很脑洞的小书

架空历史、反转胜负的小说,经常都是网络小说的常用梗。而且,这样的架空往往都是建立在对于读者来说特别可惜的失败上。比如唐朝对阵阿拉伯帝国的怛罗斯之战,如果中国赢了会怎么样;清朝入关时,如果吴三桂不反或者南明再坚持一百年又会怎么样…这其中的集大成者就是丘处机如果不路过牛家村中国会暴虐欧洲成为世界中心的一长串推理。大汉族中心思想是作为中国汉族人的一种几乎必然的看问题的视角。但是有谁敢写说如果当年蒋介石抗击日本的时候采用速攻然后投降,今天的中国会是怎么样的?这样的书,必然被批判为政治不正确、立场不正确、内容不正确。但是美国人,而且是早在1960年代的美国人,就已经敢于写出来这样的小说,来假设美国如果和德国一样被两大势力占据又会发生什么?虽说如果历史有决定论的话,从美国加入战局(也不过是早晚的问题)之后,轴心国再要想获胜的希望已经是微乎其微了。不过历史的反转正因为没有实现才使得人觉得兴奋。不过在德国和日本分治下的美国,实在是令人感觉不出来任何一丝的兴奋。整个盎格鲁撒克逊人的文化圈都被沉沉的黑暗所笼罩。美国白人居然要学这日本人点头哈腰的样子,才觉得高级,这实在是战后日本本身的一个翻转的写真。不过话又说回来,日本是一个善于拥抱失败、拥抱强者的民族,这和它长久以来和中国不冷不热的关系有着很大的牵扯。但是美国这种极为骄傲以至于自以为是的民族,真的能够忍受寄人篱下、以别的文化为荣的生活吗?当然如果不进行这点讽刺的话,这本书也就写不下去了。另一方面,德国的纳粹政权倒是更迭得很高兴,那些熟悉的名字,如果真的活到了战后胜利时,他们之间的权力斗争会比苏联更凶残还是能够做到平稳过度呢?所谓的高堡,其实在书里一共也没有出现几次,而且似乎完全是一个暗线的作用。整本《蝗虫》都似乎是书中虚构世界里的虚构脑洞。脑洞中的脑洞,不由让人想起了《苏菲的世界》,那一条脑洞中的脑洞,甚至是最为重要的一条暗线。这个世界的智者思考问题,大约总还是有一点相似之处的吧?


 高城堡里的人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