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模式》章节试读

出版日期:2015-6
ISBN:9789888340522
作者:呂大樂

《香港模式》的笔记-第43页 - 永远的“积极不干预”

这一章,吕大乐在概括从管理社会经济实务的方法这一角度关于“积极不干预”的讨论之后,从政商关系的角度进行了论述。他认为,“积极不干预”之所以有那么大的威力,原因恰恰在于政治。
“积极不干预”是一种在殖民统治底下,没有民主政治的环境里,市民可以接受的政商关系和社会契约。殖民政府以一种超然的——高于个别财团活工商界利益的——身份出现,不会很明显地偏帮某一种利益,而是以鼓励公开的市场竞争,来打造一个有利于工商界的经营环境。这是一种有利于维持资本主义经济的政治妥协:资产阶级和殖民政府双方都接受了某些约束,但其根本利益又不会受到损害。
殖民时代的政治与经济呈现出如下关系:
整个权力架构基本上是封闭的,英资财团的利益明显得到照顾之外,它们还差不多有着一种半制度化的渠道,以保证能够在政治建制内有一定的声音。它们不单是当时殖民地管治制度下的权力精英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经济结构中的主导阶级。……在这样的利益平衡格局下,殖民政府同时又定下一个有利于营商的制度性框框,总的来说是给予资产阶级很大自由度。
但随着香港经济结构的转变和本地华人资本逐渐抬头,这种结构发生了变化,因为华资商业集团的发展趋势是进一步走向多细胞和分散化,已经没有一个大而紧密连结、涵盖大量公司并且将华资与非华资联系起来的集团,回归后出现了不同利益集团都主动争取分配到更多好处的情况。
我认为,从政商角度来理解积极不干预,其实还不够。社会是一个系统,一旦拉到政治的维度,从管治的角度看,就是一个吸纳的问题。问题从来都可以解决,也从来都不可能解决,因此,关键在于谁有权参与到解决问题中来?
以前因为人少,所以可以是一个封闭的系统,现在山头多了,不仅是资本家山头多,公民社会一样山头林立,事情当然难办。“积极不干预”掩不住数码港、也盖不了西九,在美好的旧时代,这些都可以归在“不干预”的名下。

《香港模式》的笔记-第21页 - 灵活的中小企

香港曾经是一个工业城市,其主要模式是由本地中小企当主力的劳动密集出口工业。
香港工业模式的转型有两个契机,可惜都被耽误了:
1.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可是,一方面当时突然涌现的数十万非法移民暂缓了劳动力市场的紧张情况,另一方面内地推行“四化”,成立特区和进行改革开放,让香港的转口贸易再度蓬勃。
2.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未能在生产方面进行升级的香港商家,将珠三角一代提供土地和劳动力资源作为应付转变的出路,而且给予了香港中小企在香港难以发展的规模效应优势,也就是所谓的“前店后厂”。
当然,工业北移有其历史意义和贡献。但正如本章末尾所言,“当年轻松地假设去工业化乃大势所趋,没有认真想过它在社会层面上所带来的冲击,确实是有点片面”。
而现在,香港就是一个发展片面的社会。
想起《香港革新论》一书的年轻作者们说来说去就是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是人民币离岸的最佳地点,并幻想以此和中央要价,太天真了。

《香港模式》的笔记-第13页 - 导论

定义“香港模式”:
1.很多人的印象是,香港没有一套永恒不断的、大家必须跟随的做事方式。
2.事实上,某些做法又被认为是香港特色,一直被认为有必要紧守,不可偏离。
(1)政治:管理型政府,不谈意识形态,回避政治,只重具体和细致的管理。
(2)经济:奉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奉行“积极不干预”。
(3)社会:让个人以自己选择的方式去争取向上流动的机会。
3.但问题是,所谓成功的发展方程式不可以被视为永恒不变的定律,上述行之有效的特色现在不那么有效,必须有新的思路。

《香港模式》的笔记-第21页 - 灵活的中小企

这一章作者对香港曾经繁荣如今消失的制造业做了一番描绘,其实就是一个产业转型的故事。
二战后,香港顺应西方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制造业兴起。七十年代劳动力紧俏是第一个转折,但这时候来了更多大陆的移民,解决了劳动力的问题。八十年代转到内地开设厂房是第二个转折,从此以后制造业逐步退出香港,但设计和创新并没有在香港应运而生。
我想,产业转型关键还是要有人才,制造的体力不会因为没有东西制造就自动转化为创新的脑力。或许就像花无百日红,香港不可避免地要走入一段迷茫和低谷。

《香港模式》的笔记-第13页 - 导论

香港过去经济发展成功的方程式:
1.政治上:行政管理型政府,不谈意识形态,回避政治,只重具体和细致的管理,将政治非政治化,搭配以避开政治同时又可以争取民意支持的咨询制度。
2.经济上:积极不干预,自由资本主义。
3.社会发展上:存在允许个人争取向上流动的不同渠道和机会。


 香港模式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