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解密

出版社:王志艳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12-03出版)
出版日期:2012-3
ISBN:9787201073682
作者:王志艳
页数:182页

章节摘录

传统的历史观点认为,中华民族应该是从黄河的中下游最先发端的,然后才逐渐扩散到各个边疆,并产生了诸多边裔民族。在这一区域活动的,则是炎帝和黄帝两个较大的部落集团,从这里也可以追溯到氐羌与华夏的起源。史学专家认为,炎、黄两个集团起源的方位都比较接近,不管从文化还是从地理因素来分析,这两个较大的集团都是有着共同起源和共同文化特点的亲缘集团。    研究认为,在黄帝集团的出现及发展过程中,陕北是最为重要的地区之一。相传,黄帝死后就葬在桥山,他的陵园所在也表明了陕北在黄帝集团发展中的重要地位。黄帝集团另一个重要活动地区,便是燕山地区。这一集团一般认为从陕北向燕山地区迁徙的证据如今也已得到了考古学的印证。以仰韶文化为代表的中原文化,通常认为从渭水下游越过黄河后,又沿着汾河和桑干河北上,并与燕山以北的红山文化在桑干河及汾河发源的河北张家口等地区汇合在一起。这两种文化的碰撞与交流,便促进了华夏文明曙光的出现。    说完了黄帝,我们再来说说炎帝。炎帝也被称作赤帝,是炎帝部落集团共同奉祀的天帝,也是这一集团的大酋长袭用的称号。史学研究人员认为,炎帝集团起源的地点应该位于陕西境内的渭水上游以及秦岭以南的汉水上源等地,而后又不断迁移,分散全国各地。    现在研究人员认为,炎帝的后裔通常包括姜姓诸夏及姜姓之戎,另外还包括氐羌,后来发展为共工、四岳和氐羌三大支系。    共工又分为共工和鲧。共工是在今豫东及冀南等地区发展起来的,而鲧则发展于崇山(今嵩山)地区,并在豫晋接壤等地区发达。因此,鲧被后人认为是黄帝集团的一支系。    四岳的后裔主要包括申、吕、齐、许等国。申位于今河南省的南阳;吕原在陕西地区,后来又迁到了南阳;齐是在山东地区;许则属于今河南省许昌市。    氐羌就属于比较复杂的一支支系了,一直都处于西北农牧等交错地带。长江中下游的两个文化区    一般来说,长江中游是以江汉平原为中心,向南包括洞庭湖,向西包括三峡、川东(今渝东地区),向北则到达豫南与黄河中游等地,属于一个自成体系的考古学文化区。    传说中,这个区域有三苗文化遗存。在屈家岭文化最繁盛的时期,向北影响着丹江和汉水中游,并直抵伏牛山麓,从而让那里的原始文化从以原始因素为主,逐渐转化成为以屈家岭因素为主。    在洞庭湖和鄱阳湖两个湖泊之间地带,以及江西修水一带的南部文化区,由于自身的序列不够清楚,因此也无法得知他们发迹于何时。不过直到屈家岭阶段,长江中游的原始文化基本已经到达了那里,并与岭南的石峡文化相互结合。在公元前3000年前后,这个文化体系逐渐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文化面貌也出现了急剧的变化,并可能进入到了铜石并用的阶段,与黄河中下游的龙山文化阶段等文明出现了更多的接触。    从对长江中游史前文明的分析来看,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等,都带有明显的北方文明因素。因此学者们也将它们称为“北方系统的考古学文化”。    上述内容为长江中游的文化特点,长江下游则是以太湖平原为中心,南到杭州湾等地,北部则以宁镇地区为核心,包括苏、皖等接壤地区,属于自有渊源、新石器时代的考古学文化序列完整的文化区系。    这个地区可以分为三个比较明显的中心,分别为杭州湾宁绍地区、太湖周围及苏杭地区,以及以南京为核心的苏皖接壤区。这一片地区的文化也有自己的特点,比如稻作农业、干阑式建筑等。尤其是在良渚文化中出现的成套礼玉、高坛建筑和规划严整的聚落等,都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所有这些,都表明此时已开始进入一个充满等级的礼制社会。    良渚文化明显影响到了南北各地。在鲁南、苏北一带的大汶口及龙山文化当中,都包含有许多良渚文化的因素。相反,良渚文化也受大汶口、龙山文化的诸多影响。这些年来,有关良渚玉器符号以及大汶口文化符号的探讨,都已表明了这两种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    北方草原文化区    在我国的东北北部、阿拉善平原、蒙古高原以及塔里木盆地东缘等部分地区,都普遍分布着以细石器为代表的考古遗迹。从这些遗迹中发现,陶器和磨制石器在这里始终没有得到发展。当黄河和长江流域的农业已相当发达时,这里仍是以采集、狩猎为主的经济形态。    事实上,至少在几万年以前的旧石器时代末期,华北地区就已经出现了典型的细石器。在中石器时代的遗址,如山东沂源的凤凰岭、河南许昌的灵井,以及陕西的沙苑、内蒙古的扎赉诺尔等地,细石器的发展都比较迅速。此后,随着农业的不断发展,黄河流域附近的细石器逐渐消失了,只在红山文化及长城沿线等地区有所保留。在北方和西部草原等地区,细石器逐渐延续到金属使用的后期,这说明细石器在游牧地区和渔猎地区盛行的时间比较长,而且与华北地区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是,在蒙古草原和新疆等地,由于细石器的遗存多暴露在沙丘之下,因此断代极其困难。华夏文化的逐渐统_    通过分析可知,华夏文明的发展呈现东西两大部和南北三带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总特点。这个统一的过程,也是统一多民族中国形成的过程。    所谓的东西两大部,是指面向海洋的湿润的东南部农业区,以及背靠欧亚大陆的干旱牧区。在牧区中,还有小块河谷与绿洲农业区。    而所谓的三带,则是指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水田农业带;秦岭—淮河以北到秦长城以南,是旱地农业带;而秦长城以北,则属于游牧地带。这三个经济带,也是中华文化与民族起源与发展的地域。    公元前3000—前2000年间,是中华文明由多元化向一体化融合的最关键时期。这一时期被统称为“前王朝古国文化时期”。    从考古发现来看,这一时期属于经济文化发展比较迅速的时期,同时,也是社会结构出现变革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内,贫富分化、社会分层逐渐加剧;战争的蔓延与土地的兼并一方面成就了最早的国家管理者,另一方面也造就了国家机器本身;原有各部落与部落集团之间,也逐渐打破了部落与地域的界限,因此这一时期文化上呈现出强烈的统一趋势。    具体来说,起源于以泰山为中心的海岱文化,后来逐渐统一了黄河流域、长江中下游和燕山南北等地,并形成了山东龙山文化、良渚文化(后期)和红山文化(后期)。因此,这一时期也称为龙山文化的形成期,史称“龙山时代”。    在一些有关黄帝的传说中,称黄帝战胜了炎帝、两昊、蚩尤,尧、舜、禹战胜了三苗等惊天动地的战争,都反映了当时部落集团之间的兼并事实。在中华大地上,与多区域文化并行发展的新石器文化,在这一时期被反复碰撞、融会与吸收、涵化,加速了以中原为中心的夏王朝的最后形成。因此,中华文明是多元起源的,而且是在中原地区最早出现的。    考古学认为,在青铜器起源与文明刚刚出现之时,燕山的南北、黄河上游、长江中下游等地,其文明发展都是与中原齐头并进的,有的甚至出现在中原文明之前。也正是这些多方面的文明汇聚于中原,以及在各部落集团互相融合的基础上,才逐渐形成了后来的夏人、商人、周人,并先后建立了夏、商、周三个王朝。此后,又经过春秋、战国的民族迁徙与融合,才形成了稳定发展的华夏民族。华夏民族在中华民族中是最先形成的,也是以炎黄部落集团融合为核心,后来又融合了两昊、三苗及其他各部落集团的一部分,并吸收了各地先进文化的结果。    从华夏文明的各部分起源来看,华夏文明与四方各民族的发展都有着共同的渊源联系。各个部落与部落集团也都有一部分分化出来,进入华夏文明形成的过程。当然,在华夏文明的形成发展过程中,也不断吸收各部落与部落集团的文明,从而发展成为边疆各个少数民族。与此同时,华夏文明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也有一部分文化分化出来,迁徙到边疆地区,并融人当地的民族,成为当地民族文化的一部分。P2-6

前言

人类从无知的蒙昧时期,发展到今天高度发达的文明时代,每一个文明的足迹都蕴含着艰苦的努力与付出。公元前35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苏美尔人在西亚率先创造了一个高度发达的城邦文明;闪族人统一两河流域后,巴比伦王国又创造了更加辉煌的文明;而波斯大帝国则缔造了横跨亚、非、欧的庞大帝国;勤劳的埃及人在尼罗河畔创造出一个伟大法老世界的高度文明;在爱琴海,古希腊文明后起而勃发,创造了古代民主文明的巅峰及灿烂的哲学和科学;在恒河和印度河哺育的河谷文化神秘消失后,雅利安人来到这里又开创了吠陀文明:……    文明,时刻都带有一种强烈的浪漫意味。它们以饱经风霜的面容向世人展示着曾经的故事:战争、信仰、权力、财富、爱恨情仇交织演绎的历史记忆,以及散落在荒草间的片片瓦砾、夕阳西下的断壁残垣……这些给予我们的,不仅仅是某种深刻的感叹,还有启迪和鼓舞,激励我们重新探索和创造的勇气。    为了帮助读者了解更多的古代文明,我们特意精心编写了这套《探索与发现》系列之《文明解密》。本书从亚洲、非洲、美洲和欧洲文明分别入手,以考古学家、历史学家和其他科学家的研究探索为基础,与读者们一起寻找失落的古代文明,探索过去的世界。翔尽的史料、生动的语言、精美的图片以及极具魅力的版面设计,不仅能让读者直观深刻地看到在历史长河中渐渐失落的文明,还能极大地满足读者对追寻人类曾经生活的心理需要和亲近历史的情感需要。如同那首日本脍炙人口的俳句“在盛唐时候,漫步于夜晚的长安市”所描绘的那样,在本书中,读者也可以漫步于多彩多姿的古代文明遗迹之中……    为了让文中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在文中每一节的后面,我们还特意设置了一些小知识点,全方位、多角度地对古代各个文明进行解读和展现,真实地再现了人类在各个历史发展阶段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从而极大地满足读者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我们相信,这样一本图文并茂、趣味盎然的文学大餐,一定可以让读者们喜爱不已。我们也希望,本书能带领读者在林立的世界文明奇迹中做一次极具文化意味的旅行。

书籍目录

源远流长的亚洲文明华夏文明的源起华夏文明的最先发源地长江中下游的两个文化区北方草原文化区华夏文化的逐渐统一火是怎么来的史前艺术的发掘岩画的出现彩陶画的发掘壁画的意外发现神奇的雕塑艺术最古老的建筑所在古代便已具有现代文明印度河流域的灿烂文化阿拉伯数字的创造与传播璀璨的文学成就医学与建筑印度河文明的农业和手工业摩亨佐·达罗文化遗址之谜哈拉巴文化的发现摩亨佐·达罗遗址对文化遗址的探究乌鲁克两河流域的泥版文书两河文明的出现楔形文字的发现泥版文书不同凡响泥版是怎样制作的泥版保存别具特色世界上最早的学校——泥版书屋美索不达米亚的生活方式创建了第一个文明的苏美尔人巴比伦帝国的建立苏美尔的城市文明和商业文明美索不达米亚的法律制度亚述人为何喜好战争日本的书法起源于何时日本书法的源头关于日本书法起源的其他推测海滩上的巨画之谜曾经繁盛一时的赫梯文明带来“铁时代”的混合民族高度发展的特色文明赫梯文明并不输给埃及赫梯的传统文化神秘的非洲文明曾经高度发达的古埃及天文学尼罗河的泛滥催生了天文历法古埃及历法的形成及原理古埃及的占星学金字塔与天文学有关吗古埃及的计量单位萨索里文字之谜什么文字是最古老的文字哪种文字是最早文字难以定论埃及的纸草纸世间伟大的建筑胡夫大金字塔亚历山大灯塔最大的露天博物馆——卢克索最宏伟的神庙群——卡纳克金字塔仅仅是坟墓吗古埃及文学的发展古埃及文学的逐步发展文学作品的分类古埃及文学的突出贡献古埃及的宗教信仰迦太基古城文明遗址迦太基现存的古遗址迦太基的文化源泉汉尼拔阿克苏姆文明遗址埃塞俄比亚的“基石”阿克苏姆的著名建筑——方尖碑金约柜的神奇传说传说中的所罗门宝藏西非文明的源头贝宁铜雕上的历史贝宁王国的繁盛时期走向颓废和没落的贝宁今天尼日利亚的贝宁城高度发达的美洲文明谁是印第安人的祖先土生论与迁徙论的论战亚洲人是印第安人的祖先印第安人的婚俗查文文明查文人的农牧业发展查文人的祭拜中心独特而神秘的石雕像神庙为何被突然放弃查文文明与奥尔梅克文明的关系古老悠久的奥尔梅克文明奥尔梅克文明显著特点奥尔梅克的建筑艺术奥尔梅克文明的重要影响力奥尔梅克文明与玛雅文明的关系神秘的玛雅文明丛林里的巨石遗迹玛雅文字之谜玛雅预言玛雅人的宗教信仰探索中美洲的图画文字图像文字的发展图画文字的鲜明特征古老而神秘的萨波特克文明特奥蒂瓦坎的成就城里令人惊叹的著名遗址影响后世的文化特奥蒂瓦坎为何消失特奥蒂瓦坎的雨神崇拜辉煌一时的阿兹特克文明灿烂的阿兹特克文明阿兹特克文明的毁灭特诺奇蒂特兰灿烂耀眼的印加文明印加文明的基础——印加帝国印加文明的科学成就印加文明的文字之谜印加的太阳神成就辉煌的欧洲文明最早的文字起源于欧洲吗文字起源仿佛一部侦探小说温察文化的惊人发现欧洲原始文字的遗存腓尼基人爱琴海边的爱琴文明克里特岛文明迈锡尼文明爱琴海古希腊的兴起与消亡纷争迭起的古希腊伯罗奔尼撒战争马其顿的崛起古希腊的奥运会希腊文明中的建筑特色古希腊建筑的主题古希腊建筑的特征古希腊建筑的影响帕提农神庙,古希腊建筑的巅峰之作魅力四射的希腊文学英雄时代的古希腊神话与史诗大移民时代的抒情诗和寓言民主时代的古希腊戏剧希腊化时代的新喜剧和田园诗古希腊音乐古希腊哲学的辉煌成就古希腊哲学的发展及影响古希腊哲学的代表古希腊数学的发展古罗马文明的兴衰古罗马的起源罗马文明的日益发展罗马的法制思想罗马文明的衰落罗马的游戏和比赛古罗马的文学概况古罗马文学的起源共和时代(公元前240年至前30年)的诗歌与喜剧黄金时代(公元前100年至公元17年)的诗歌与散文白银时代(公元17年至公元130年)的文学类型“外借”来的罗马医学古罗马的绘画艺术古罗马绘画的4种风格罗马绘画缘何产生罗马名画《狄俄尼索斯秘仪图》古罗马的建筑古罗马的教育状况家庭教育的纯朴学校教育的严厉罗马的中学教育有关耶稣的传说犹太战争与基督教的形成耶稣的传说门神雅努斯欧洲的文艺复兴文艺复兴的兴起文艺复兴的作品思想欧洲不同国家的文艺复兴热文艺复兴的重要意义文艺复兴时期的巨匠达·芬奇

编辑推荐

王志艳编写的《文明解密》从亚洲、非洲、美洲和欧洲文明分别入手,以考古学家、历史学家和其他科学家的研究探索为基础,与读者们一起寻找失落的古代文明,探索过去的世界。翔尽的史料、生动的语言、精美的图片以及极具魅力的版面设计,不仅能让读者直观深刻地看到在历史长河中渐渐失落的文明,还能极大地满足读者对追寻人类曾经生活的心理需要和亲近历史的情感需要。如同那首日本脍炙人口的俳句“在盛唐时候,漫步于夜晚的长安市”所描绘的那样,在本书中,读者也可以漫步于多彩多姿的古代文明遗迹之中……

作者简介

本书从亚洲、非洲、美洲和欧洲文明分别入手,以考古学家,历史学家和其他科学家的研究探索为基础,与读者们一起寻找失落的古代文明,探索过去的世界。


 文明解密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