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心灵

出版社:赵荔红 内蒙古文化出版社 (2013-04出版)
出版日期:2013-4
ISBN:9787552102307
作者:赵荔红
页数:240页

章节摘录

世界心灵    自然是一个统一体——一棵树——人,是树上的花蕾。    ——诺瓦利斯    1.复活的自然    俄耳浦斯(Orpheus)弹奏手中七弦琴,迷迭香、玫瑰花缓慢地舒展身子,草叶间的露珠兴奋地滚来滚去不肯消散,软风应和着旋律摇曳着枝桠,树们倾斜了身子凝神静听,鸟儿纷纷收拢翅膀降落枝头,老虎停止奔跑藏匿起森亮白齿迷离了双眼,诗人脚边原本一路跳跃着溅起一小朵一小朵浪花的溪水忘记了流动,石头们耸动着肩膀频频点头,群山全都拥挤着向诗人奔过来……    俄耳浦斯高妙的歌唱与弹奏的技艺乃是阿波罗的授予,据说那七弦琴原是福玻斯·阿波罗(Phoebus Apollo)佩带的,由奥林波斯山诸神的信使赫耳墨斯(Hermes)亲手送来。福玻斯·阿波罗,自然神,光明、明亮之神,又是诗歌艺术之神,预言、雄辩之神,他后来被混同于早期的自然神赫利俄斯(Helius),都被认为是太阳神。在阿波罗身上,作为自然之光与以诗歌表征的人的性灵合二为一,俄耳浦斯是他人间的代表,一个歌者,一个诗人,却是一个能让宇宙万物(哪怕是冥王哈得斯与冥后珀耳塞福涅,死亡之国看门的狗与摆渡的喀戎)全都为之流泪吁叹动容的人。俄耳浦斯所爱的是谁呢?所歌唱的是谁呢?他从人间追随到地府,直到死——身体被撕成碎片,脑袋被扔进水中、漂流于海上,他“冰冷的嘴唇还呢喃”着谁的名字?正是美丽善良的欧律狄刻(Eurydice)。欧律狄刻是水泽女仙之一。水泽女仙,宙斯的女儿,一些泉水和植物的精魂,有流水的水泽女仙、橡树的水泽女仙和山林的水泽女仙,欧律狄刻正是一个橡树水泽女仙。所以诗人、歌者俄耳浦斯爱的、歌唱的是山水树木。    当俄耳浦斯弹奏与歌唱时候,万物自然因诗与歌而复活了。    又有爱神阿佛洛狄忒(Aphmdite),爱上希腊美少年阿多尼斯(Adonis)。爱神阿佛洛狄忒原是天神乌拉诺斯被他叛逆的儿子克洛诺斯割去的性器,它被扔到大海,又在海的浮沫中诞生。她是最原始的神,最本能的冲动与欲望。而阿多尼斯是希腊美女密拉所生,密拉爱着自己父亲,偷偷与其乱伦,被父亲发现后,父亲想要杀死她,疯狂逃走,最后化为一棵没药树,阿多尼斯就是孕育在没药树中诞生出来。所以阿多尼斯是植物之神,其实就是棵没药树。当爱神遇见了这棵植物,就一见钟情。可是不久阿多尼斯被野猪咬死,爱神痛哭难已,冥王哈得斯(Hades)感念,就许可阿多尼斯每年可在人间复活六个月。当阿多尼斯复活之时,春天来到,到处鲜花盛开;等阿多尼斯又一回死去,花也谢了,春也走了。于是,每年春季,雅典妇女集会庆祝阿多尼斯节,屋顶竖着阿多尼斯雕像,四周环以土钵,钵中种植发了芽的莴苣、茴香、大麦、小麦等。春天逝去,人世的女儿们又祭拜阿多尼斯,以为送春。    万物自然因为爱者之爱而复活。    或者说,万物,山、水、石头、树木,都是有灵的,那些性灵,潜伏在事物的深处,昏睡着、沉默着,等待着被诗人、歌者和爱者去呼唤。呼唤。像一口气吹在沉默的芦笛,像光游走在阴暗的国度。    阳光。在阴翳潮湿的森林里,浓密原始的国度,太阳光突破重重交缠的叶脉、枝桠,古老难看的藤蔓,阴森的眼睛闪着绿光的毒虫,在潮湿厚重的苔藓上投下灵动的光。光在游走,在树木枝桠石头溪流间跳荡。光有薄而透明的翅膀,光无色无味却有明亮的眼睛,光会区别阴暗与明亮,白与黑,昼与夜,生与死,喜悦与不幸,光踮起小小的足尖、她的舞蹈充满韵律的美感。于是万物苏醒了。那些盲目的动物躲在晦暗洞穴中,光在洞穴之外,光的世界呈现奇异的变化景象,被光芒覆盖的一切闪闪发亮,激动着动物的眼神。于是万物苏醒了。光就是音乐。光就是俄耳浦斯手指间流动的琴音,引领着从黑暗往光明奔走。光穿越万物,如同音乐穿越人的心灵。光复活了自然,如同音乐启蒙了心智。    星星。无数个体的光。在隐秘的浩瀚的宇宙,一个个小小的光在闪烁,如同世人的眼睛。古希腊神话传说中,天上的星座全都是神或人的化身。阿波罗是太阳神,月亮女神是他的孪生姊妹阿尔忒弥斯(Artemis),至于那个人世的歌者俄耳浦斯,死后被宙斯封为天琴座,他的七弦琴,原就是七星排列,还有月亮女神爱恋却被她误射而死的好打猎的美少年奥赖温,被封为猎户座,他的爱狗也成了大犬座……在中国神话传说中,这样的故事也很多:月亮女神原是人世偷吃了不死药的嫦娥;牛郎星、织女星,每年七夕在鹊桥相会,天下雨了,那是他们情动交感的泪水。人们还说,地上一个人逝去,天上便多了一颗星;彗星划过,几百年一次,是灾祸,是伟人的离去?在诺瓦利斯看来,这些星星本身就具有了人类的情感、性灵、精神与道德。他说:“彗星的确具有怪癖的本质,它能变得极其明亮,也能变得极其晦暗,在它上面栖息着强劲的善、恶之精灵,到处都是既能辗展为薄纱又能坚如黄金的有机体。”(加比托娃《浪漫派哲学》)星星也如人一样,在生活着,是有意识有灵性的存在。    一颗颗星星,汇集成一个完整的宇宙天体,与人世交感。在黑夜,在凌晨,独自一个人离开家门去远途,奔走于窄小山道,抬眼看见一粒微小的星,在远天,内心也会升起微弱而坚强的希望。漫天星星,在烦嚣的人世与遥不可知的宇宙之间,密集的星网,闪烁着奇异光芒,欲说还休,无言是更深更广大的言语,将世人的智慧与好奇都锁住。于是,从远古到现世,仰望星空成为一种向往,他们在小小的女孩内心播下浪漫的种子,对于垂暮之人却是一种归宿与安慰。    人世灯光。冬日黑夜,长途跋涉的孤独旅者,饥寒之中,远远望见山坳中,模糊树木、屋宇之间一窗晕黄的、摇曳不定的灯光,惟恐被黑暗吸收、浸没,哪怕极其微弱,也会鼓舞起周身的勇气和信心,朝那光奔过去。在浓雾的海面航行,一只孤独的船失去了方向,突然远方,有一闪一闪的光,它当即掉转船头朝光驶去,即使撞到冰山也不后悔,假使那光不过是阳光在冰山上的反射。在爱琴海,一对男女相约,夜晚对岸的窗口点亮了一盏灯,勇敢的男子就跳进海里,朝着灯光方向游过去,与女孩相会;可是有一夜灯盏被风吹灭了,男子失去了光的引导,淹没了,女孩也纵身人海……这些人世的灯光,也如星光,如阳光,充满神奇的力量。他们在自然之中,全都化而为一,分不清自然的,人工的,他们,都被人的心灵所感的。他们本身就是灵动的。    除了这些光之外,万物自然之所有一切原是与人相互交感的。自然不是灰扑扑的不会言语的,不是黯淡的、难看的、了无生机的一堆“物体”或“质料”,自然不是自然科学家眼里的矿物,植物学家收集的那些被命名被贴了标签的树木花草,自然也不是生物学家做各种试验的蚂蚁、蜜蜂、小白鼠。自然,是会“言说”的物,是充满人之性灵的世界。    让我们来体会那种被命名为爬墙虎的植物,他们一年四季充满情感和性灵的“生活”:头年夏天,正当他们非常热烈地繁衍着后代,却被强力与暴力残忍拔除,他们吸附在墙壁的手,被强行拉开,还是坚韧地在粉红的剥落的墙上,留下不忍离去的斑斑体液,这是他们到过人世的痕迹、见证。你以为他们从此寂灭地逝去了,可是来年春天,只要阳光照耀,雨水滋润,泥土呼唤,他们就开始孕育新的梦想。一种记忆,一种欲望,潜藏的生机,从枯萎的藤蔓上悄无生息地生发——早春三月,他们悄悄伸出了赭红色小手掌。这样小手掌,微微合拢,有点担心,似乎还睡眼惺忪,可是一接触到阳光,一夜之间就成长,伸张,几天之内,变绿,新的枝蔓同时向着有阳光的地方爬行,坚定不移,满含理想与目标;那些小手掌,终于全部张开,他们大胆地放松自己,周身沐浴在阳光中,他们与风,与鸟,与种子,与那些拼命拔节的竹笋,一起抢夺阳光与肥料,他们有信心开始新的生命的轮回。直到秋天到来,枯黄,陨落,完成了一次生命过程。    人在植物中体会着生命的轮回,体会着力量,集体精神,生生不息。    人行在山谷听到回声,诞生了ECHO女神;人迷恋自己的水中倒影,便有了自恋的纳西索斯。人在用神话解释自然之奥秘的同时,自然也在人的历史中“复活”。因为神话也是历史的一种呈现方式。    那条坑坑凹凹、布满松针、阳光斑驳的不起眼的乡村小路,仅仅因为被命名为“王阳明小道”,才突然生发出意义;因为“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这样的诗句,那挂高高悬着的童子尿有了被瞻望的可能。汉尼拔越过的阿尔卑斯山小道后来拿破仑也走过。历史在自然之中遭逢,跌跌撞撞地叙述着某种巧合,人们在玩味巧合之时,对世界万象津津乐道。山坳、道边、湖滨,白居易的草庐,朱熹的独对亭,子贡的手植槐,弘一法师的“悲欣交集”,因为这些,那些一文不名的草房、了无趣味的树木、暗哑的摩崖便一下子熠熠生辉。流水、山川、云气,也随之灵动而充满生机起来。    那么是谁,谁是这样的自然万物的命名者?谁记录下这些复活的自然的历史与神话?    在无声时代,静默混沌的原初,天地未分之时,那是神的时代,神在命名,神将手伸出,说,光,于是光就呈现,说山、川、日、月,这些就依次呈现,连同人、兽、虫鲵,万物之万物,被一一命名;在背诵的时代,就是英雄的时代,预言家、诗人、智者,他们是传达神意、阐释自然世界的英雄;到书籍出现的时代,神退到了天穹,人承担起责任,那是人的时代,那些书写者,承担着书写自然及传承人类文明智慧的责任。    在人行过的道上,神的光依次呈现,自然于是复活。    P1-5

后记

我的一篇文章,《穿行于时间之幽暗的书籍》,写了几本对我成长有影响的书。其中有几段文字是关于里尔克的:    “一切就是从《给青年诗人的信》开始的。当我初涉写作,我就如同那个青年,弗兰斯·克萨危尔·卡卜斯一样,聆听大师的教诲,我被这个青年人的一句话吸引着往下阅读:‘一个伟人、旷百世而一遇的人说话的地方、小人物必须沉默。’至今,这本薄薄小书,依旧是我反复阅读的。那些亲切的话语,被冯至的典雅汉语呈现,有好几封信我满满地划了红线,再加以自己歪歪扭扭的批注,不同时期,钢笔铅笔,以至觉得这本小书非常的‘杂乱’,可那的确是值得珍藏的。我有1994年北京三联版的,有2005年上海译文版的,我要再去买一个新版本,仅仅为了纪念……那么,我们听他说……    ‘请你走向内心。探索那叫你写的理由,考察它的根是不是盘在你心的深处,你要坦白承认,万一你写不出来,是不是必得因此而死去。’里尔克让写作者不要好大喜功,不要追逐那些普遍性体裁,不要跟风,不要受外界的批评、他人的褒奖、时髦的话题影响,也不要追求那些流行的风格、语词。他让年青人、如我一般没有经验的写作者,首先去倾听自己的‘内心’,内心有不得不写的理由、欲望、情感、冲动,就写,同时关注自己熟悉的那些最日常最微不足道的事物,描写自己的‘悲哀与愿望,流逝的思想与对于某一种美的信念’。其中关键是要‘真诚’。他的意思,与孔子说《诗经》‘辞达而已’是一致的,只有真诚地倾注对自己内心的思考,又用最坦率最直截的话语准确说出来,就是好的文章。并不需要多少文饰,一切多余之物,都如大树的枝枝权权,可以在春冬之际修剪掉,‘根’本好,文章的大树就能长好。他说:‘从这向自己世界的深处产生出诗来,你一定不会再想问别人,这是不是好诗。’    另外是关注渺小。里尔克说:‘没有一种体验是过于渺小的,就是很小的事件的开展都像是一个大的运命,并且这运命本身像是一块奇异的广大的织物,每条线都被一只温柔的手引来,排在另一条线的旁边,千百条互相持衡。’在这句话的页白,我曾写了这么一句话:‘有时我莫名地想流泪,尤其雨夜,读着这样文字,又听肖邦。’而在我这句话的右边,土豆某一天读了,也写了一句:‘是的,在晴朗的天气读这样的文字,也会想流泪,因为这不是出于感伤,而是出于心动。’里尔克说,假如你抱怨生活过于贫瘠,那是因为你的心不够敏感,不够真诚,那是你对渺小之物不够充满爱,对创造者而言,没有贫瘠不关痛痒的地方。而只有像蜜蜂酿蜜一般,从最渺小开始,从万物中采撷最甜美的资料,才能创造出我们的神。    关注内心,与关注渺小,最根本的都是要有‘爱’。他说,‘只有爱能够理解它们,把住它们,认识它们的价值’,任何外在的批评,言辞,行动,说明,都不能影响你的感觉。只有爱,要信任爱,才能抵达最本真的自我,也才能体会到万物渺小的伟大,‘你要信任在这爱中自有力量存在,自有一种幸福’。而爱却是‘艰难’的,如同死亡一般是艰难的,并不是人人都能一直在做的。爱首先教会人沉入内心,‘艺术品都是源于无穷的寂寞’,然后是谦虚地充满热爱地去探究最微小之物的神秘,才能抵达广大。这就是里尔克说的‘寂静而广大’。”    如今距初始写作,已有些年头。里尔克的这些教诲,关注内心,关注渺小,要有爱,依旧指导着我。我似乎写了一些文字,但依旧是习作,一直到老,我都在习作,在无数大师面前,在浩瀚而神秘的生活世界,在不可测度的生命流程中,在时间之恒永又无常多变中,我永远在习作。    关注内心,关注渺小,要有爱,世界心灵,没有间隙。不存在缺乏心灵与眼睛的世界,或者说,百汇万物本身就充满灵性,等待你的心向这些灵性敞开、注入、复活。曾经一段时间,我厌倦日常生活琐碎,迷恋于远方漫游,总以为存在一个神奇别处,如诺瓦利斯《塞斯的弟子们》中描述的那个夏青特,要到远方寻找事物之母,最终发现,最甜美、动人的就是爱,就在身边。焦灼也是渴望爱。远方与近处,宏大与渺小,假如你不倾听自己的内心,不仔细品味微弱的感觉,满目青山,也是荆棘一片;假如拥有一颗好奇的心,拥有对事物的喜爱与敏感,最微小的物,“耳得之而成声,目遇之而成色”,都会带来无限欢欣与感动。收入这本小集中的,是我近几年的漫游文字,远方、近处,我满含好奇地面对神秘景象或平常花树,用我笨拙而真诚的笔,反复记忆,反复抒写,反复呈现。    一些泥土掉落在城市,在钢筋水泥间,太阳灼烤,失去水分,碎裂,化为尘土,尘土与尘土互相激动、攀附、飞扬,越小越轻的浮尘,飞得越高。一些泥土追随江河,河流裹挟着,朝前奔流,势不可挡,泥土一路追逐浪花,到了宽广河面,水流缓慢下来,泥土就沉积、淤塞在最黑最深处。土豆对我说,你要做一颗土壤中的泥土。我这颗泥土与其他泥土,挨挨挤挤在一起,冬天吮吸洁净清冽雪水,春天伸出绿嫩弯曲细芽,夏天大树浓阴遮蔽,秋天星空下自然成熟的果实扑扑掉落在土壤中。我这颗微小泥土,和其他泥土,一起分享果实。我是生长在这样土壤中,文学的,传统的。飓风、地震、潮流,土壤也会流失,有些时候变得很薄,但从未消失,我们这些泥土挨挨挤挤在一起,肥沃之,繁衍之。    感谢散文家蒋蓝、史小溪的推荐,丁永才先生的支持,使这本书的出版成为可能。感谢为这本书的出版付出辛苦工作的编辑。    赵荔红    2012年4月30日

内容概要

赵荔红,先后就读于复旦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分别获法学学士、文学硕士、工商管理硕士。2003年开始文学创作。小说、散文、评论载于《十月》、《天涯》等几十家刊物,收入多种选本。曾以塞壬、塞壬歌声为笔名在京、沪等地报刊开设多个专栏。著有《孔子:公元前551年》。现居上海。供职某出版社。

书籍目录

世界心灵苏东坡:从阳羡到儋耳寻访沈从文新疆日记建德事体倒影与回声龙泉·安仁·永康松阳十二时到天山去雾中的风景洗耳磨牙暗夜飞奔目空一切去年在双廊南方之南马背上的家马尔康·塔公·丹巴遭遇三格上海·印象云南日记后记

编辑推荐

“一些泥土掉落在城市,在钢筋水泥间,太阳灼烤,失去水分,碎裂,化为尘土,尘土与尘土互相激动、攀附、飞扬,越小越轻的浮尘,飞得越高。一些泥土追随江河,河流裹挟着,朝前奔流,势不可挡,泥土一路追逐浪花,到了宽广河面,水流缓慢下来,泥土就沉积、淤塞在最黑最深处。土豆对我说,你要做一颗土壤中的泥土。我这颗泥土与其他泥土,挨挨挤挤在一起,冬天吮吸洁净清冽雪水,春天伸出绿嫩弯曲细芽,夏天大树浓阴遮蔽,秋天星空下自然成熟的果实扑扑掉落在土壤中。我这颗微小泥土,和其他泥土,一起分享果实。我是生长在这样土壤中,文学的,传统的。飓风、地震、潮流,土壤也会流失,有些时候变得很薄,但从未消失,我们这些泥土挨挨挤挤在一起,肥沃之,繁衍之。”    《世界心灵(当代中国散文名家典藏)》由赵荔红所著,供广大读者阅读。

作者简介

本书收录的作品主要包括:世界心灵、苏东坡:从阳羡到儋耳、寻访沈从文、新疆日记、建德事体、倒影与回声、龙泉.安仁.永康等。


 世界心灵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