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智商

出版日期:2015-9-15
ISBN:9787111509277
作者:【美】基思 E. 斯坦诺维奇(Keith E. Stanovich)
页数:272页

内容概要

基思•斯坦诺维奇 (Keith E. Stanovich)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应用心理学和人类发展的荣誉退休教授,也是加拿大应用认知科学的前研究主席。
他的研究领域是推理和阅读的心理学机制。他著有200多篇科学论文和7本书。在一项对于论文引用率的调查中,斯坦诺维奇位列引用率最高的50位发展心理学家之一,也是25位最高产的教育心理学家之一。丹尼尔•卡尼曼在其诺奖致辞中也多次引用斯坦诺维奇的研究成果。
斯坦诺维奇获奖无数。他于2012年荣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桑代克终身成就奖,也是唯一两次获得国际阅读协会颁发的阿尔伯特 J. 哈里斯奖的学者。
斯坦诺维奇著有畅销书《对“伪心理学”说不》,该书被全球400多所高等教育机构采用。他还著有《超越智商:为什么聪明人也会做蠢事》《机器人叛乱:在达尔文时代找到意义》《现代社会中的决策与理性》等书。
译者:
张斌,南开大学心理学博士,任教于上海体育学院应用心理学系。

书籍目录

导 读理性:重新定义人类认知能力
译者序
序 言
致 谢
第一部分 理性之心……1
想要过上更好的生活,达成人生的目标,拥有高智力还不够,还要拥有高理性。个体如果出现理性障碍,直接实际后果就是生活不如意,错失本应取得的人生成就。智力测验并没有测量理性,这就是聪明人会做蠢事的原因:所谓的“聪明”仅仅是高智力,而非高理性。
人类存在两种信息加工机制:快与慢。快的类型一加工包括自主心智,慢的类型二加工包括算法心智和反省心智。算法心智就是传统的智力,而反省心智就是理性思维。
第1章乔治•布什的心智:有关智力测验缺失什么的线索……2
这本书不谈什么……5
困惑于布什智力的缘由……7
第2章理性障碍:理性与智力的分离……9
如何描述这类案例……12
广义与狭义智力之争……13
理性:缺失的元素……16
将理性障碍用作直觉泵……18
第3章反省心智、算法心智与自主心智……20
类型一与类型二加工……21
临时的“双重加工”心智模型及个体差异……25
思维倾向与认知能力……27
三重加工心智模型……31
思维倾向:理性思维和行为的预测源……33
别忘了心智程序!……37
走近总统先生的大脑……39
第4章 给智力概念瘦身……42
智力霸权主义……44
另辟蹊径:用理性障碍驯服智力概念……45
MAMBIT:没有司机的大脑引擎……47
智力被误读为适应……48
神化智力概念的阴暗面……49
民间心理学能够区分智力与理性……51
第5章为何聪明人常做蠢事……55
人类是认知吝啬鬼……59
我们为何成了认知吝啬鬼……60
为什么理性障碍如此普遍……62
思维谬误和理性思维……64
第二部分 人人都是认知吝啬鬼……67
大脑在使用认知资源时极为吝啬,喜欢走捷径,我们简称之为“认知吝啬鬼”。人类在大多数时候都是认知吝啬鬼。认知吝啬鬼常常致使我们深陷不理性的泥潭,严重阻碍我们实现目标与理想。
提高理性有两条途径,第一条途径是避免先天的信息加工缺陷(即认知吝啬鬼),第二条途径是给自己大脑安装好的心智程序,抵制坏的心智程序。
第6章认知吝啬鬼……68
属性替换:认知吝啬鬼的惯用伎俩……70
认知吝啬鬼的工具:生动、出众与可得性……74
启发式加工:决策过程的量与质……77
认知捷径和个人自主性……78
现状偏见:默认启发式加工……81
启发式加工的有利和不利环境……82
第7章决策效应与认知吝啬鬼……85
框架与个人自主性……88
翻手是云,覆手是风:框架效应研究……91
机会均等框架……97
第8章我方立场信息加工:正反都是我赢……100
过度自信:关于我们知道的那些原本不知道的事情……104
我方立场信息加工:沟通与知识假设中的利己主义……110
智力与我方立场信息加工……112
第9章认知吝啬鬼的另一个缺陷:深思熟虑后依然战败……115
电车难题:压制情绪……117
战败“冷”启发式思维倾向……119
本能冲动与意志力:深思熟虑后的失败……124
第三部分 给大脑安装好的心智程序……131
“心智程序”是指个体可以从记忆中提取出的规则、知识、程序和策略,以辅助决策判断和问题解决过程。除了认知吝啬鬼,心智程序出现问题也是导致不良决策的重要原因。有时,个人是因为没有安装足够的心智程序,即心智程序缺陷,如忽略备择假设、不擅长寻求证伪焦点假设;有时,是安装了污化的心智程序,如相信占星术和笔迹学。
第10章心智程序缺陷……132
现实生活中的心智程序问题:心智程序缺陷效应引发的两起
悲剧……133
贝叶斯前来救援!……137
一个关键的心智程序缺陷:忽略备择假设……143
更多的科学思维心智程序:可证伪性……144
基础概率:更多贝叶斯心智程序……148
概率评估的心智程序……150
策略性心智程序……152
心智程序缺陷导致的理性障碍……153
第11章污化的心智程序……155
“如果一个人有两个大脑,他会加倍愚蠢”……160
对污化心智程序的质疑……163
人们为什么会受污化心智程序的影响……165
破坏协议的模因……168
避免污化心智程序的策略……169
污化心智程序导致的理性障碍……172
第12章思维谬误何其多:非理性思维倾向分类及其与智力的关系……175
带有焦点偏差的连续性联结认知……176
理性思维问题的预分类……180
由多因素共同决定的理性思维谬误……185
斯波克先生难题:来自自主心智的输入缺失……187
基于智商-理性相关度的分类……189
结论:理性障碍无处不在……194
第四部分 提高人类理性的社会意义……195
改善理性不但对个人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还对人类社会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只要对社会环境稍做改变,就能预防人们的理性思维出问题。我们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着我们的环境,理应决定重建社会环境,使得环境中的人更加理性。
第13章增加人类理性及改善非理性的社会效益……196
好消息:理性是可以习得的……200
改变环境以帮助认知吝啬鬼……203
社会选择机制……209
注释……213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如果《思考,快与慢》让你发现自己思维的非理性
那么《超越智商》将告诉你提升理性的方法
安人心智科学总监、开智微播出品人  阳志平 长文导读
诺贝尔奖获得者、《思考,快与慢》作者 丹尼尔•卡尼曼 鼎力推荐
高智商,就意味着能做出正确的、好的决策?错!
理性心理学的开山之作
2010年格文美尔教育奖 获奖作品
美国心理学会终身成就奖获得者 基思•斯坦诺维奇
颠覆传统智商观念 引领全人类 迈入理性时代
◆ 内容简介 ◆
高智商,就意味着能做出正确的、好的决策?
错!
研究表示,公认的聪明人在决策的正确率方面与普通人无异,有时候也会:
数学家在毫无利好消息的情况,大量买入持续下跌的股票,最终输掉所有积蓄;
受过高等教育的专业人士去墨西哥找赤脚医生看病,而不选择经过科学检验的医疗方法;
大学历史教授加入邪教组织;
在高中当老师的邻居拉朋友做传销……
绝大多数人都认为“善于思考”包括明智的判断与决策,但大家熟知的智力测验并没有评估个体的判断和决策能力,然而这些技能对我们的生活非常关键,影响我们做计划、评估关键证据、评价风险和可能性的方式,从而决定我们是否能做出好的决策。
想要过上更好的生活,达成人生的目标,拥有高智力还不够,还要拥有高理性。个体如果出现理性障碍,直接的实际后果就是生活不如意,错失本应取得的人生成就。本书认为,我们可以把对人类在真实世界中明智行动至关重要的理性从智力概念中剥离出来,并且,个体的“理商”可以通过学习而得到提升。
在本书中,斯坦诺维奇阐述了:
理性思考的概念和重要作用;
理性障碍的诸多类型及背后的信息加工机制;
提高理性的两条途径;
理性思考能力对个人及整个社会的重要性。


 超越智商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6条)

  •     事实上 书里没有就如何提升理性作出专门的论述。但前前后后的点滴还是可以拼凑出一些的。本书一直围绕着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聪明人会做蠢事。作者抨击传统的智力崇拜,认为除了智力之外,人类的智能的含义还有很多(废话)。不过作者给出了一个人类智能的结构。比之《思考,快与慢》,又多了一个反省心智。而且各个智能系统之间的联系也做出了更为具体的描述。是本书的看点之一。很多例子在其他书中都有提及。但作者将各种人类认知谬误一定程度上都综合在了一起,特别是依附在了这个三重智能模型之上。比之简单罗列各种谬误,要进步不少,给读者理解认知心理学中相关的知识提供了一个基本框架。关于心智程序和memo的类比,虽然如果你知道memo这个概念,这个类比是一望而知的,但还是惊艳到了。
  •     让我们先从“自私基因”说起,无论你是否认同这一理论,但其对大量生物演化现象的确有着惊人的解释力,这也使得这个备受误解和争议的理论能够经久不衰,还有越来越被推崇的趋势。那么“自私基因”包含了哪些要点呢?至少有以下几条: 1)人是基因的载体 2)达尔文选择理论是基因层面选择而不是个体层面选择 3)如今依然存在于我们体内基因都是自利的,这也是其为何能在竞争中胜出依然存在的理由 4)基因目的是为了延续自身,这是其最终利益,而人的利益未必同基因利益完全相符 5)从基因利益角度出发,很多生物利他行为能够得到合理解释 6)模因是文化复制子,模因的利益在于其得到传播,而人能够帮助其对到传播 7)模因利益可以和基因利益、人的利益相一致,也可以与其不一致 8)人的行为方式受基因和模因的极大控制,但演化让人产生自主意识,也使其能够为了自身利益而有悖基因和模因的利益,也即意味着人可以摆脱基因和模因的控制 如果说人是受基因驱动的“机器人”的话,那么毫无疑问人类作为“机器人”已经完成了最伟大的叛乱,人可以不受基因的纯粹控制,从而诞生了人之所以为人的意义。为何这一叛乱能成为现实呢?在于随着生存活动越来越复杂,基因给了人更多“软约束”,让其能够更好的适应环境,最终这些“软约束”的发展远远超过了基因的预期,从而让叛乱成为可能。由此,想到如今人工智能发展,人工智能是否也能产生类似的叛乱呢?这也在于人类是否愿意在程序中加入更多“软约束”,这是非常大的诱惑,这些“软约束”才能让人工智能真正创造出超越人类的智慧,但一旦这种智慧产生,人类是否面临着失控呢?人工智能领域的圣杯便是,有超越人类想象智慧产生,但这种智慧会把人类带往何处呢,是永生还是毁灭?却不得而知。 我们所认为的最深刻的一些活动如宗教、哲学、艺术是非适应的副产品。 如果理解两性在交配中的成本收益不对等,那么就不难得出两性战争不可避免,同时也能理解男女行为模式一些根本差异根源。雄性的优势策略是找到多少配偶,尽量多把自己基因散播出去,因为交配对于雄性来说成本忽略不计(精子廉价且可大量产生);而雌性的优势策略是找到多好的配偶,因为交配对雌性来说成本太高不容有失(卵子有限且怀孕哺乳周期很长),其寻找对象不仅要有好的基因,而且更关键的是要能够信守承诺,愿意为其母子持续提供资源。男性优势策略更趋冒险,而女性优势策略是足够保守。由此导出的行为模式必然是:雄性竞争、雌性选择。 再说一个有趣现象,人类女性在排卵期是没有明显特征的(区别于很多动物)。这种现象之所以会演化出来,很可能是迫使男性必须始终(而不是仅仅在排卵期)守在女性身边,这样才能确保孩子是自己的。被戴绿帽子可不是罕见现象(DNA检测让此现象大量曝光),但这无疑是对雄性最糟糕的情况(比独身还糟糕),付出了代价却帮助其他雄性基因完成繁衍。也有科学研究发现,虽然女性排卵期没有外显的生理特征,但男性却是能感受得到的(男性演化出应对策略)。那些处于排卵期的脱衣女郎能获得更多的小费就是佐证。 男人在想到性背叛的情形时会出更多汗、更频繁的皱眉和心跳加速;女人在想到情感背叛时会出更多的汗、更频繁的皱眉和心跳加速。男人在乎女人生理出轨,因为这样他身上基因就得不到延续;而女人在乎男人心理出轨,这样他和孩子的生计问题就得不到保障了。女人对男人外表的重视比男人对女人外表的重视要少。因为男人重视女人外表(身体比例、对称性等迹象)在于能从中看出其健康和繁衍能力;而女人除了要找到一份好的基因还需要一份靠谱的承诺,而后者更为重要且无法从外表中显露出来。两性竞争始终存在,而婚姻制度出现很可能是一种解决之道,避免基因之间“军备竞赛”无止境发展而最终祸及双方。 说到婚姻制度,演化学者发现一个有趣现象,婚姻制度类型(一夫一妻还是一夫多妻)与雌雄体型大小差异高度相关。雄性体积大过雌性体积好几倍的一般是一夫多妻制,竞争中获胜的雄性能够享有这个地区所有的雌性,因此演化使得他们体型不断变大。雌雄体积比差不多是1:1就遵循一夫一妻制,因为雄性之间竞争并不那么惨烈,不至于赢家通吃。那么按照人类雌雄比例(1:1.1-1.2),那应该介于一夫一妻制与一夫多妻制之间,也确实在历史长河中,我们现在普遍接受的一夫一妻制却是罕见现象。按照郑也夫老师的分析,人类社会之所以会演化为普遍接受一夫一妻制是由于最精英男性群体对相对不如他们群体的一种妥协(对女性来说一夫多妻制似乎对其更为有利,所以这一演变与女性其实关系不大)。当人类发明工具以后体型上的差距并不足以带来竞争优势,精英群体避免意外伤亡而愿意让渡对女性独占权。当然现在有钱人离婚有之、纳妾有之,也并非纯粹遵循一夫一妻制,而且离婚(跨时间一夫多妻)多发生在最有钱有势的男性群体中。 最后我们再来讨论一个有趣的问题,女人为什么那么喜欢钻石,由此我也想引出一个有趣的概念模因。钻石如何与爱情关联起来?可能就是因为智威汤逊公司为戴比尔斯设计的著名广告词:“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这句话也可视为一个强大的模因,其一代代传承为戴比尔斯公司带来无尽利益。但对于男性来说,这一模因却让他们苦不堪言,为了娶到老婆就必须花重金购买这么一个毫无实用价值的东西。但对于女性来说,钻石这样东西真是太有效了,一个男人原以为毫无时效的东西付出如此高代价,足以证明他对你的爱是真实可信的,从这个层面上来说,钻石无用反成就其大用。你们大概想到了孔雀的尾巴和达尔文的性选择理论,的确用其解释钻石现象颇为妥帖。 凡勃仑提出,威望心理过程受三种“金钱上的经典口味”所驱动:显赫性休闲、显赫性消费和显赫性浪费。 炫耀性消费的合理性隐含在树立证据可靠性之中,就如达尔文用性选择解释孔雀尾巴。 当只有最有钱的人才能支付得起奢侈品时,炫耀性消费就起作用了。 性选择和婚姻制度的协同演化也让一种可能性在现在浮现出来,这便是“男色经济”。在某些演化学家看来这或许是更为“返祖”现象,因为雄性为了繁衍必须用自己“美貌”吸引雌性这是自古有之,男亦要为悦己者容,这对于化妆品产业可是好消息,男性市场太过庞大了,而且亟待开发。 性选择是写入我们基因的,而“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是写入我们文化模因之中的。在此,基因和模因似乎达成了某种默契,而人类这一载体却要为此付出代价。当然为了证明爱情而买一颗“无用”的钻石也并非全然要命的事情,但有些模因如果不加审视的接受则真的会出大事。庞氏骗局型P2P的高收益承诺,如果你信了则会血本无归;那些神奇保健品承诺的效果如果你信了,则会延误治疗时机危及生命。社交网络时代让各种观点得以快速、低成本扩散,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坏”的模因,背后是传播者的利益、模因的利益,而不是我们的利益。这未必是一个最好或者最坏的时代,但却可能是一个“危险”的时代,我们需要提防“坏”模因对我们入侵。时刻审视自身所携带模因质量,这种模因包括我们观念、想法、做事方式、心智模式……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也许我们无法改变基因(在未来也许能在一定程度上修饰基因)对我们影响,但却能够改变模因对我们影响。 关于模因对我们的控制凯恩斯有一段名言:“经济学家以及政治哲学家之思想,其力量之大,往往出乎常人预料。事实上统治世界者,就只是这些思想而已。许多实行家自以为不受任何学理之影响,却往往当了某个已故思想家之奴隶,狂人执政,自以为得天启示,实则其狂想之来,乃得自若干年以前的某个学人。我很确信,既得利益之势力,未免被人过分夸大,实在远不如思想之逐渐侵蚀力之大。……不论是好是坏,危险的倒不是既得权益,而是思想。” 前面说人类完成了伟大的叛乱,但我们真的拿到全部自主权了吗?我们自由意志是毋庸置疑的吗?为何聪明如我们能够成为地球主宰,甚至进入太空但却无可避免在犯一些低级错误呢?如果你对此有质疑可以参阅《超越智商》一书。很大程度上来说,我们行为依然被基因和模因所操控着,只不过在潜意识层面我们无法完全感知到,而我们自以为一切尽在掌握。就如象与骑象人的比喻,我们认为大象行进方向受我们控制,其实是大象带着我们走罢了。苏格拉底所谓“自知自己无知”,在今天依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对于知识的无穷尽来说,人类所知部分与无知无异;对于自认为可以操控一切我们来说,学会谦虚和敬畏。
  •     短评: 总的来说本能的力量是强大的,现今社会迷雾和诱惑太多我们需要多一些警惕性,在人生中重要的时候拿出应有的理性做出正确的选择。1,建议先读第三部,再读第二部,第一部的内容也就明白了。2、从实用性上来讲,这种类型的文章其实可以写个实践手册,不用一本书的篇章。可能搞学术的人都有一颗系统性的心吧。如果智力EQ是一辆车的性能,那么理性RQ就是开车的人。我们有一个可以简易操作的办法,就是将一些适用的规则整理成朗朗上口的短句,多念念,在关键时候可以蹦出来提醒自己一下。以下是我总结的一些常识短句:作者:1、重视理性思维,即概率,逻辑,推理。2、锚定效应,焦点偏差。——随便给你看一个数字,那么你回答下一个问题的时候会不自觉地将那个数字作为参照点去考虑问题。3、默认选项——理性是懒惰的,环境制定者可以做出正向的利用,改变环境可以引起大的变化。(器官捐献默认选项,美国肥胖水平与默认餐量。)4、生动性偏见——生动的描述会极大地影响人的情绪反应,继而影响人做出的决定。5、后视偏差——一件事情做之前和做之后人的看法的改变。6、过度自信偏差——所有人都过于乐观而错误地估计自己今后的表现。7、限制选择常常使人更幸福。8、重视基础概率——贝叶斯定律,不要忽略备择假设。9、属性替换——碰到难以回答的问题的时候人脑会不自觉地将其替换为简单的问题。未尝不可。10、默认启发式加工——本能选择。11、启发式加工的优与劣——客观看待,有些时候启发式加工可以帮助我们生活地更轻松愉快,但是记得把握生活中重要的时刻。12、认知捷径——习惯偷懒。13、我方立场——利己主义。14、框架效应——如果控制者给出一个框架后,我们很难做到主动跳出这个框架,更多的是在框架里兜兜转转。15、思维的不证伪性——人不习惯去证明错的是错的。不习惯从多维,或反面考虑问题。16、聪明人只有在被提醒时才会更聪明。17、少花一分相当于多赚了一分。18、美貌只是皮囊。知乎上搜集的一些实用技巧:1、面对信息过载——快速建立基本模型与过滤器,如决策树,形成“最小数”节点,另可以加以权重。2、抽象-具体思维——明确我们所获得的信息在抽象程度和具体程度中的大致分布。3、统计思维——重新审视自己的“直觉”的成立之条件,利用基本的统计学、概率进行简单计算之后再来决策。4、量化思维,理性决策。5、明确的目标-分解目标-执行并验证目标由此书引发的一些。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聪明人如果陷入了污化的心智程序会更难以摆脱~为什么呢?看书吧!
  •     《超越智商》=《思考快与慢》+《自控力》+《自私的基因》模因部分,大量举例,但干货不多;智力和理性没有相关性,属性替换,过度自信,自我认知偏差,100%启发式思维,鲜活信息敏感,锚定效应,框架效应等导致大脑处理信息错误,内容缺失导致大脑提取信息匮乏
  •     自私基因
  •     对一个观点印象深刻,人生99%的琐碎决定,1%的重要决定。把重要决定找出来,细细思考后再行动。
  •     以毫不含糊的术语及实验论据说明了狭义智力与理性之间的异同,以及倡导教育中缺失的理性之严重性与必要性,阐述心智程序及思维谬误的起因与种类,如无任何知识背景,读来略显艰涩。
  •     看了人家的讀書筆記,應該夠了,內容優秀
  •     《对“伪心理学”说不》的作者的又一本书,这是一本认知科学。 智商和理性决策没有必然的关系,人人都是认知吝啬鬼。 认知吝啬鬼的三个诡计:“生动的就是对的”;“别人给什么,你就要什么”;“相信自己总是对的”。 作者通过贝叶斯定理、幸存者理论等内容,详尽的说明了理性思考的问题。把批判性思维、概率论常识融入日常习惯中,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改变。
  •     聪明(智商高)人做傻(不理性)事,是因为智商和理性相关性不高。这个社会把高智商当成了一种文化图腾,但却对理性的关注和培养却远远不够。提出了三重心智模型,自主心智(思考快与慢里的系统一)、算法心智和反省心智(系统二)。
  •     翻译上还是有点不够好,其它很不错
  •     所以,看完的感想是,回头复习下贝叶斯定理。至于剩下的部分,可看可不看,特别是你看过太多的行为经济学或者非理性的书……
  •     理性大脑必须认识到大脑是吝啬鬼和心智程序缺陷。
  •     人先天的认知缺陷和后天的学习不足会导致人缺乏自省能力,从而导致人缺乏理性。如今的智商测试没有对理性进行度量,这解释了为什么一些高智商的人也会做傻事。 为了纠正这个问题,作者并不打算改正我们已经沿用了一百多年的智商测试,而是另起炉灶呼吁加强对理商测试的重视。这种策略值得好好学习。
  •     论述智商不等于理性啰嗦爆,剩下的内容都是决策与判断那本书的内容换个国籍的人说一遍。
  •     很有收获
  •     阐述了数学思维的重要性。普及了一些概念。解释了病毒思维得以传播的原因。 并分析了人是如何被“操控”的。
  •     区分清楚智力与理性,让理性指导决策。
  •     决定人是如何做决策的的不是智商,而是心智模式。
  •     文字太不好懂了,读不进去,看了一大半还是放弃了。读懂的地方还是能学到点东西的
  •     读完这本书,为自己的傻逼和失败找到了支持性的证据。下一步是饭店什么再寻求一些反对性的证据。
  •     尽管专业术语较多读起来烧脑,但值得精读!
  •     智商和理性是两个概念,需要分别看待。一个人有可能非常理性但智力平凡,也有可能智力很高但不理性。而理性思维的能力,比智商高低更加重要,是正确决策的核心。而且,理性思维是可以学的,通过检查思维谬误产生的原因,我们可以有意识地训练理性思维能力。
  •     怎么说呢,观点不是很新颖
  •     一般般,贝叶斯那段还可以。
  •     花了很多篇幅讲理性与智力无关。然后分类讨论了“你看,这是正常人都会做错的”。然而我认为理性还是要在模仿和试错中学习。另作者所认为的理性充满了个人意识形态的介入,不能完全认同。
  •     姑且记为已读。原谅我无知,看不懂这些拗口的术语。不过还是心怀钦佩,毕竟作者能把 “ 智商不等于聪明,聪明还包含理性” 这一句话写成一本书。
  •     通过理性的行动,从而能够达到个人最大化的目标。
  •     2017年第10本书。收获最大的是作者提出的三重加工心智模型,和同类决策心理学书籍不同的是,《超越智商》不仅指明了决策谬误的进化根源,还给出了解决谬误的方向。 配合丹尼尔·卡尼曼的《思考,快与慢》一起食用更佳,总之是本好书罢!
  •     我们一生做过成千上万的决策,而这些支配我们一生的决定,大概只有二三十个。
  •     一般
  •     聪明人经常做蠢事,智商与理性是两个概念,需要分别看待——一个人有可能非常理性但智力平凡,也有可能智力很高但不理性。而理性思维的能力,比智商高低更加重要,它是正确决策的核心。
  •     虽然没有主线,有的东西还是重复讲解,但是对小白正好复习了~一星扣在翻译上,贝叶斯公式木有那么复杂,结果我一个学过贝叶斯的人竟然刚开始没看懂,个别地方翻译的有些晦涩~但是它仍是一本好书,推荐~( ̄▽ ̄~)~
  •     补上“理性思维”的一课。
  •     【Kindle】主要讲了理商比智商更重要,偏学术,功利来看,有一半多没啥用处。
  •     看了前面大篇幅写认知的理论术语书,再看了看书评。。点到为止吧还是。
  •     推荐作为课余爱好进行阅读,不适宜作为专业书。有一定阅读门槛。
  •     Mark:理性决策 思维方式 锚定效应 1. 智商和理商是截然不同的事情,如果人有两个大脑,也可能反而变得愚笨; 2. 三个思维惯性——感情用事、锚定效应和自以为是; 3. 说好的“超越智商”,还以为看了能变聪明,结果是说如何理性觉得的,要是放在高考,就算是跑题了吧?
  •     理性和智商是不同的,然后用几百页去说明这个,有点没劲;讲了一些错误的认知方式,但是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法。
  •     翻译是一个译制书的核心,烂翻译毁了这本书。然而非理性行为的心理学行为学研究成为近年的显学不是没有道理的。只是作者只给出了why what who 却没有一个how
  •     听的有点费解 智商不等于能力 惊醒懒惰思维
  •     理性重要性,重要的几点思考方法
  •     三重心智这类模型的意义在于给自己不同阶段的心理状态以合乎逻辑的解释和定义,并从某种程度上增强了对自己的掌控感,从而减轻了对不可理解、难以把控的心理状态的恐惧和焦虑。 至于它是否真实的反映了世界,并没有那么重要。毕竟我们喜欢追求强解释力带来的确定性、可控性的感觉,而不是真相。
  •     前面有点玄,啰嗦且都是些普通常识。后面写得好,深入剖析理性思维的漏洞,不错。
  •     竟然忘了标记了
  •     印象中(电影、电视或者小说里,现实中没有见过)理性的人大多是无情或者寡欲的,也许正因为我们大多数人都离不开情(亲情、爱情、友情)或者欲望,从而导致大多数人都是不理性的。 一个理性而又有情的人,生活在这样的世界里想必是非常痛苦的吧!
  •     看完了,没什么收获。内容很配标题,聪明人还真是会有理性障碍,呵呵。推荐这本书的人大概就是看了一眼标题就高潮了。首先,逻辑非常混乱,一股想到什么就写什么的味道。其次,作者旁征博引一堆论文,只为证明有这些思维谬误而已,根本不说应该怎样去克服日常生活中的不理性,证完就走掉了。既然如此,就不要反反复复说能够帮助读者克服这些问题好吗。最后,翻译真的该下岗了,应该是让百度翻译第一遍,自己随便梳理一下就出版了吧。像decision making和problem solving这种词你们直接翻成决策判断和问题解决;通篇大长句;介词,定语的顺序一片混乱,你们自己都没有审稿是吗?章节和段落之间也是常常不连贯。
  •     作为一本科普书干货多的无用且无趣 对需要这方面实例跟数据的人来说很有用
  •     长期的洗脑导致了我们在接受信息的时候会自动把原本错误信息分类在正确的那一类。
  •     智商和理性决策没有必然的关系,人人都是认知吝啬鬼,聪明人也不例外。认知吝啬鬼有很多诡计来引诱聪明人走上认知误区,但庆幸的是,理性是可以习得的,把批判性思维、概率论常识融入日常习惯中,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改变。正是这些大大小小的无数决定,塑造了你的生活。比起智商、好成绩,“理商”,才是贯穿一生的必修课,不妨从娃娃抓起。
  •     智商和理性并没有很高的相关,依然存在理性障碍的情况,了解贝叶斯,基础概率,框架效应,全析推理,这些都有助于提高决策的准确。“如果你和大多数人一样的话,那么和大多数人一样,你不知道自己和大多数人一样”。避免过度自信啊!
  •     没读完,太晦涩。高智商也要学习如何变的聪明。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