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从大海来

出版社:福建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1
ISBN:9787211064298
作者:张胜友
页数:333页

章节摘录

战略是人类思想的结晶。早在上世纪初叶,孙中山先生慧眼独具,就将三都澳载入他的《建国方略》,称誉为:“世界不多,中国仅有。”诚如施特劳斯.休普留给世人的名言:“地理大致决定在何处制造历史。”今天,中国宁德山海间正在上演的环三都澳区域发展战略,既是福建海西战略又是国家沿海战略的重大举措——它必将撼动太平洋的滚滚风涛,而令世人叹为观止……岁月的丰碑镌刻着三都澳数百年来的沧桑变幻。水深湾阔的三都澳自古便是我国繁华的对外贸易港口之一。自唐朝以降,三都澳就已开发。1899年,清政府更是在此设立福海关,欧美24个国家相继耒此建起了领事馆、办事处。澳内舟楫竞渡,商贾云集,成为当时宁德经济发展鼎盛时期的珍贵记忆。曾有一位美国海军上将大胆放言:“谁控制了三都澳,谁就拥有了西太平洋。”2004年,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蒋正华面对三都澳发出由衷的赞叹:“宁德港口甲天下!”采访蒋正华:“这个港口甲天下”不是随便讲的,把宁德港三都澳跟国内的其它一些港口条件作了一个比较,三都澳的条件跟世界上最好的港口来比较,毫不逊色,甚至更好。闽东的发展,优势在海,潜力与希望也在海。三都澳紧靠赤道环球航线(航程仅30海里),可直接通达中国及世界所有海上运输航线。无论是北上长江三角洲地区,还是南下至台湾岛、珠江三角洲,中国宁德都处于航线的中点。2007年,正当巴拿马全民公投进行运河扩建的时候,地处太平洋西海岸的中国宁德,也同样做出了一个对未来影响巨大而深远的规划:依托世界级优质良港——三都澳,着力构建环三都澳的产业群、港口群、城市群和交通网、风景带、生态链,从而带动实现地区的跨越式发展。一个巨型良港将不再是以风景区的形式存在。这个港口、产业、城市、生态四位一体、互动发展的战略规划被称作“环三战略”。

前言

中国改革的时代影像——张胜友与他的影视政论片创作    简  彪    张胜友,一位以报告文学和影视政论片创作独树一帜的作家,一位在文化体制改革领域走出新路的践行者,一位有“改革作家”美誉的时代弄潮儿。    虽在少年时即久闻张胜友的大名,也熟知一些张胜友的报告文学和影视政论片作品,但初识张胜友,是在2010年冬天的深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2010年国际大会在深圳举行,张胜友在其中的“新技术·新媒体与文学”分论坛做主旨发言。张胜友侃侃而谈其对网络文学的关切与认知,透出了对网络这片新鲜世界的熟稔,不亚于“80后”的人们,丝毫让人感觉不出他已过花甲之年,让与会者们佩服不已。    这便是张胜友,紧随时代脚步、唱和时代节拍、勇立时代潮头——他的思想始终奔涌在改革开放大潮的浪尖,他的行动更应验了王阳明倡行的“知行合一”。    在新媒体迅猛发展的当下,张胜友将报告文学创作与影视政论有机组合起来,解说词与影视画面、音乐烘托互为递进,为报告文学的发展寻找到另一片天空,更为有力地讴歌进步、针砭时弊、观照未来。他所撰写的30多部影视政论作品,透着他把握时代脉搏、与时俱进的追求,也成为了一股强大的声浪推动社会的变革前行。    影视政论片  文学与新媒体的组合    1977年无疑是张胜友人生的重要转折关头:在《人民日报》副刊发表散文《闽西石榴红》,并被选人《中学语文课外阅读文选》;参加“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首届高考,考取复旦大学中文系。    大学毕业后,张胜友分配到光明日报社任时政记者。开阔的视野,敏捷的触角,风云激荡的社会变革场景,流泻在张胜友笔下的文字,排列成了一篇篇报告文学作品而蜚声文坛:《擎起达摩克利斯剑》、《力挽狂澜》、《穿越历史隧道的中国》、《沙漠风暴》、《让汶川告诉世界》、《北川重生》等。毋庸置疑,这些作品为其赢得了全国性的认可和荣誉。在报告文学界,张胜友是绕不开的一座山峰。    张胜友的报告文学创作,可以窥见他把握时代脉搏之精准。纵观张胜友的文学之旅,就是在时空与现实的交错中,如历史长卷般地铺展改革开放后神州大地的变迁与生机。而张胜友在2008年推出的政论体报告文学《珠江,东方的觉醒》和《东莞:城市传奇》,则以更恢弘的气概,书写改革开放30年来珠三角区域波澜壮阔的变革图新历程,烛照了整个华南乃至中国的改革开放历史,不仅尽展其细致人微的记者功底,也凸显了其浪漫丰富的文学家情怀和鞭辟人里的思考。    正是长期以来文学素养的磨砺和对时代世情的深刻关切,让张胜友对影视政论片的创作充满了激情。20世纪80年代末,张胜友的创作重心逐渐转向影视政论片。从《十年潮》、《历史的抉择——邓小平南巡》到《风帆起珠江》、《闽商》,张胜友始终与改革同忧乐。其间,既有如《海南:中国大特区》、《让浦东告诉世界》等宏观鸟瞰的作品,也有如《闽西:山魂海恋》、《邯钢风流》等以小见大的典范,“壮阔、雄浑、豪迈”已然成为张氏影视政论片的标签。迄今,在中国网络电视台纪录片频道“热记录”评分最高栏中,排名前三的是:《闽商》、《风帆起珠江》、《古田会议》。它们的撰稿人,都是张胜友。    知名评论家苏浩峰如此评价张胜友的创作历程:“在高手如林的报告文学创作园地里,张胜友仅能以其一己之长同他人较劲,殚精竭虑地追赶不断奔涌向前的潮头;而在影视政论作品的创作中,他从一起步便驰骋于大海长空之间,超然独步于少有人涉足的较高层面,先领时代风骚。”此言很是精到,形象地将张胜友在这两个领域的作为勾勒出来。    苏浩峰的话并没有解释张胜友为何要从报告文学到影视政论片的转型,而张胜友的解释却让人颇为玩味。    “散文在表现剧烈变革的大时代方面还是有所局限,尤其在体现新旧体制的碰撞和人们的焦灼心态上不够直接、犀利。影视政论片是用报告文学的形式介入当下的生活,和电视、网络等强势媒体的组合,其影响力将呈现几何级数般放大。因为有文字旁白、画面、音乐的综合效应,产生了平面媒体无法比拟的力量。”他很认真地说:“时代在发展,改变了文学体裁;新文学体裁的产生,也是顺应这个时代的发展。”具有政治激情和社会责任感的张胜友,为报告文学这一文学“轻骑兵”寻找到了新的时代定位。    这个定位,并非仅仅是一种实践,更是一种理论上的升华。每种文学体裁的发展都会经历一个个节点,推动这一文体的继续丰满或遽然转型。张胜友的这一论断,也是在为报告文学创造了新时代的节点。可以预言,报告文学的光芒将在文学天空中织出更绚烂的景色。    张胜友的作品,也成为这个时代的选择:《十年潮》、《历史的抉择——邓小平南巡》均被邓小平亲自调看并受其赞许,后者并成为党的十四大的献礼片;《珠江起风帆》成为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的献礼片……值得一提的是,他新近为家乡撰写的历史文献片《闽商》,从更久远的历史源头、更深邃的文化内涵去挖掘这一特殊族群和特殊地域的张力,也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写下了丰富的注脚。    政论序创作作文与作画的互补    影视与文学的组合,毕竟不是简单的朗诵文字。其对电视受众的吸引、对画面的选择、音乐的烘托……都需要撰稿人在创作过程中兼顾文学与影视的特点,熟稔把握电视语言和文学语言,不可稍有偏废。    所幸,散文和报告文学方面的深厚功底为张胜友的影视政论片创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他喜欢用短语句式,洗练简洁,读起来铿锵有力、朗朗上口,富于激情和感召力;他在行文中还时常运用生动有力、排比的格言警句,振聋发聩,令人如醍醐灌顶;加上他大量采用新词汇、民间语言,使得解说语言贴近观众,令人过目难忘。这种鲜明的个性化语言风格,使读者可以很容易地分辨出这就是张胜友创作的报告文学或影视政论片作品。    “创作中要有画面感,毕竟影视的第一特点是影像。所以在文本创作中,就要去考究每一句解说词应该有什么样的影像搭配才能达至最佳艺术效果。这就需要和导演不断沟通,解释创作意图。如首先要共同讨论大的框架,脚本创作完成后,再和摄制方沟通,进行二度创作。”张胜友此说实乃一语中的。    张胜友以《风帆起珠江》为例说起其中不为人知的创作故事。“最初版本的《风帆起珠江》首先引入的是珠江的历史背景,从珠江源头一直延伸到珠江人海口。在中央电视台拍好片定下播出时间的一周前,突然接到意见,明确表示这一段与改革开放关系不大,完全可以砍掉。我坚决不同意砍掉,因为砍掉后会极大地削弱影片的历史厚重感。在剧组通宵会议后,终于找到了两张美国卫星拍摄的珠江流域对比照片。于是,灵感来了,通过30年前后两张照片的强烈比对,便最快捷地切入了改革开放的主题,保证了影视和文学的双赢。”    最终呈现的六集电视政论片《风帆起珠江》,分三条线索交叠递进:第一条线是中华民族的近代复兴史,第二条线是20世纪至21世纪的经济全球化浪潮,第三条线则是中国30年的改革开放实践。《万古江河》、《开启国门》、《深圳破冰》、《潮涌珠江》、《继往开来》、《中国之路》这六集环环相扣,一气呵成。结尾处如潮水般涌来的排比句:“滔滔黄河可以作证……滔滔长江可以作证……滔滔珠江可以作证……”,更让这部政论片产生了震撼人心的艺术感染力。    “我力图把它放到全球视野下加以观照,并着眼于从历史的纵深处寻找源头。”张胜友如是说。这部在大时空中纵横捭阖的政论片在中央电视台一套播出后,反响巨大,荣获第21届电视星光奖。张胜友几乎每一部政论片都能引起广泛的关注。《光明日报》、《文艺报》等甚至按照电视播出节奏,全文刊登过他的部分政论片文稿。    当然,政论片的特殊性使得其对思想性有更高的要求。政论片,为政而论,就要讲究论述的方法与内涵。独立的见解、独到的观点、严密的逻辑,是政论片成败的基本标准之一。“影视政论片的创作,需要将艺术的鲜活性和思想的深人性结合起来,这需要知识的积累、思想的积累和政治辨别力的积累”。张胜友认为影视政论片撰稿不能“就事论事”,要在史料的基础上作出新的判断。他也是这么做的。“现在确实处于‘几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期,国家必须坚持社会变革才有前途。因此,我要鲜明地表达我的立场、呼吁、价值取向。这就需要我们跳出窠臼,一针见血”。    上世纪90年代初,福建省石狮市市长刘成业专程赴京邀请张胜友为石狮创作一部政论片。他们在光明日报社附近的一家小餐馆叙谈。酒至半酣,张胜友突然一声喊叫:“石狮改革的特点是什么,是追求财富!”于是,这部政论片的片头解说词便在微醉的张胜友笔下倾泻而出:    大海问: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车轮是什么?    一个遥远的声音:财富。    大海问:人的最大价值是什么?    一个浑厚的声音:创造财富。    大海问:石狮人的品格是什么?    海浪声、惊涛拍岸声,伴随着一个坚毅的声音:敢于创造    财富……    这段话不加一个字,就成了电视政论片《石狮之谜》的主旋律。同时,张胜友脑海中即时浮现的“惊涛拍岸”、“沙滩脚印”等,也成为这段序曲的切换画面。    刘成业兴奋异常:“全国那么多记者、作家写石狮,没有一个人像你认识这么深刻。敢于创造财富——这就是石狮人的精神呀!”    这份深刻、犀利,或许还有浑然天成的圆融切合,便是张胜友高出同侪的一大利器。    政论片背后作家的审美追求    无论是报告文学还是影视政论片,张胜友的作品都充满了浓烈的个人情怀:从历史纵深处寻找到革新的力量,为改革开放、社会转型而鼓与呼。张胜友的个人经历,也充满了浓烈的革新气息。    1978年,刚进入复旦大学中文系半年,张胜友即创作了风靡全国的《大学生圆舞曲》,传递了新时代的心声,这也使张胜友迷上了歌词创作。此后,他作词的《远航》、《土楼谣》、《美丽土楼我的家》等歌曲不断涌现并广获好评。“无心插柳柳成阴”,五音不全的张胜友自嘲说。这其中又蕴含了多少勇于探索、不懈创新的智慧呵!    在光明日报社当记者的时候,张胜友就说:“作为一个记者、一个作家,我虽然不能站到改革开放第一线去冲锋陷阵,但我可以用手中的笔为改革呐喊助阵,扫除障碍。我相信,任何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都会找到适合于自己的方式来推动中华民族的进步和发展的。”于是,张胜友以极大的热情将目光投注于东南沿海的改革开放进程,并把“书写与记录中国改革”定位为自己文学创作的主调。    后来,张胜友成为了出版人。光明日报出版社和作家出版社的两段工作经历,让张胜友在文化体制改革方面“先行先试”,并夺取了一枚枚“金牌”。现在也令业界耳熟能详的是:张胜友1993年担任光明日报出版社总编辑后,一年内还清360万元外债并上缴利润80万元。1995年履新作家出版社仅一个月,该社的月图书发行码洋从39万元跃升至276万元;一年后,年发行码洋即从1200万元达到3859万元;2001年则飙升至1.7亿元,经济总量相当于改革前的14倍。这些成就,也让他赢得了“改革作家”的称谓。但对他来说,这只是一份能有机会一展改革抱负的工作,“以改革推动工作,以工作实绩检验改革成效,这应当是单位负责人眼下的一项重要任务。以往我只能在纸面上设计改革方案,现在我能够把自己作品里的改革蓝图,结合单位情况,付诸改革实践中去”。再到后来,张胜友挂帅中国作家出版集团,努力探索社会转型时期文学出版的新路子。    30年前,张胜友以饱含忧患意识、富于批判锋芒的报告文学作品在文坛崭露头角;20年前,他又以极具思辨性和前瞻性的影视政论作品饮誉文坛。现在,张胜友已从中国作家协会领导岗位上退下来,但作为一位作家,他始终没有停下自己剖析的笔和观察社会的目光。    他是一位弄潮儿。“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说的或许就是他。    俗话说:“恭敬不如从命。”作为同乡与后学,不揣冒昧奉上这些文字,以求教于张胜友。    是为序。    2011年7月20日于北京

媒体关注与评论

很难用一个词界定张胜友的身份。他当过农民,当过裁缝……“文革”结束后,他是第一批走进大学校园的一员,一曲《大学生圆舞曲》唱遍30年前大江南北的象牙塔;他当过记者,他的通讯报道被文化部部长击节赞赏,作为上世纪80年代文艺体制改革的资料下发;他是个作家,他的政论片两度被邓小平调看并夸奖;他当过作家出版社社长,以一己之力掀起了中国出版业的改革浪潮,全国500多家出版社,曾有300多家找他“传经送宝”。他的每一段经历拿出来都是一部长篇小说。——人民网

后记

位卑未敢忘忧国——张胜友印象记    丁关娥    平庸的思维,注定平庸的人生;超常的思维,造就多彩的命运。    本篇的主人公——张胜友,就是一位从社会最底层的芸芸众生中,一路拼搏奋斗的跋涉者!    先看看张胜友身处不同时期的身份与状况:    作为农民:躬耕十年,种过地、修过路、架过桥、挖过水库、开过矿槽、打过零工、学过篾匠、泥瓦匠,还实打实地做过裁缝匠……1972年开始在县级刊物发表短篇小说《禾花》,1977年创作散文《闽西石榴红》,刊发于《人民日报》,收入《中学语文课外阅读文选》(福建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作为国家恢复高考的七七届大学生:一首《大学生圆舞曲》曾唱红全国校园,尤其经中央电视台隆重推出、几乎全国所有省市电视台作为每周一歌播放后,灌制的唱片风靡大江南北。几十年后被先后收入《祖国的颂歌》(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同一首歌》(现代出版社出版)、《中外合唱歌曲精选》(蓝天出版社出版)等。    作为文化官员:历任《光明日报》记者部主任助理、作品版主编、光明日报出版社总编辑,作家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中国作家出版集团党委书记兼管委会主任,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的中国》、《世纪回声》等报告文学集16部,撰写《十年潮》、《历史的抉择——邓小平南巡》、《让浦东告诉世界》、《风帆起珠江》、《闽商》等电影、电视政论片30多部。荣获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徐迟报告文学奖、《中国潮》报告文学征文一等奖、冰心散文奖、电视星光奖、最佳纪录片奖等20多项国家级大奖。八篇散文、报告文学作品先后入选大、中学语文教材,电视解说词被翻译成多种外文版本。    现任中国作协主席团委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荣获“2010当代中国十大杰出人物”称号。    作为“官商”:出任光明日报出版社总编辑时,一年内还清360万元外债,并向报社上交80万元利润。在作家出版社和中国作家出版集团工作期间,大刀阔斧推进改革,实行“宏观调控,微观搞活”、“编辑部与发行部两个轮子一起转”等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跨越式发展。任职作家出版社9年:图书年发行总码洋由1200万元跃升至1.8亿元,国有资产年均增长率31.15%,所有者权益(净资产)年均增长率39.55%,主营业务(图书)年均增长率67.60%;100多种图书荣获国家图书奖、中国图书奖、“五个一工程”奖、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优秀畅销书奖等,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被全国同行业公认为出版改革典型,其本人被美国《纽约时报》赞誉为“引发中国出版业革命第一人”,荣获“新中国60年百名优秀出版人物”称号。

内容概要

张胜友,男,1948年生,福建永定人,中共党员。复旦大学中文系毕业,文学学士,编审,全国政协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历任《光明日报》主任记者、作品版主编、光明日报出版社总编辑,作家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中国作家出版集团党委书记兼管委会主任,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中国期刊协会副会长,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1972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出版《破冰之旅》、《穿越历史隧道的中国》、《世纪回声》等报告文学集16部,撰写《十年潮》、《历史的抉择——邓小平南巡》、《让浦东告诉世界》、《风帆起珠江》、《闽商》等电影、电视政论片30多部。荣获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徐迟报告文学奖、《中国潮》报告文学征文一等奖、冰心散文奖、电视星光奖、最佳纪录片奖等20多项国家大奖。多篇作品入选大、中学语文教材及翻译成多种外文版本。被评为“新中国60年百名优秀出版人物”及“2010当代中国十大杰出人物”。

书籍目录

序:中国改革的时代影像——张胜友与他的影视政论片创作 简彪一.闽商二.风帆起珠江——献给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三.风从大海来——厦门特区建设三十年海西,扬帆远航四.古田,1929——献给古田会议八十周年五.闽西,红色记忆六.东莞:城市传奇七.解密——鄂尔多斯高原海西,扬帆远航闽江.映象十.中国三都澳十一.中国平潭岛后记:位卑未敢忘忧国——张胜友印象记 丁美娥

编辑推荐

张胜友,一位以报告文学和影视政论片创作独树一帜的作家,一位在文化体制改革领域走出新路的践行者,一位有“改革作家”美誉的时代弄潮儿。他所撰写的影视政论作品,透着他把握时代脉搏、与时俱进的追求,也成为了一股强大的声浪推动社会的变革前行。《风从大海来:中国改革的时代影像》收录的就是他所写的11部影视政论作品。

作者简介

《风从大海来:中国改革的时代影像》收录了张胜友的11部影视政论作品,包括:《闽商》、《风帆起珠江——献给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风从大海来——厦门特区建设三十年》、《古田,1929——献给古田会议八十周年》、《闽西,红色记忆》、《解密——鄂尔多斯高原》、《海西,扬帆远航》、《闽江·映象》等。
《风从大海来:中国改革的时代影像》由海峡出版发行集团和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风从大海来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