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杂忆(插图精装版)

出版日期:2015-10
ISBN:9787535484085
作者:高诵芬,徐家祯
页数:568页

内容概要

高诵芬(1918-2005),女,浙江杭州人。出身世代书香门第。南宋武烈王高琼后代。自幼在家延师授读。年十八,依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嫁给同乡的徐定戡。相夫教子,克尽厥职。一九九四年一月,夫妇定居于澳大利亚始写作回忆文字。其中与其子徐家祯合著之《山居杂忆》三十余万言。
徐家祯(1942—),上海人,祖籍杭州;语言学家、散文作家;曾任教于澳大利亚南澳洲阿得莱德大学亚洲研究中心。他1990年任澳洲华文作家协会首届理事会理事,并历任该会副秘书长等职;1993年任世界汉语教学学会历届理事至2003年;1999年,汕头大学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中心出版的《海外华文文学史》对他有专篇评述;他的散文文风质朴、清新,文句通顺、流畅,描写细腻、逼真,议论大胆而有新意;善写生活琐事。

书籍目录

1 杭州旧时风俗之一
2 杭州旧时风俗之二
3 杭州旧时风俗之三
4 杭州旧时风俗之四
5 曾祖母二三事
6 叶妈
7 招姑娘
8 褚先生
9 黄先生
10 鬼故事
11 再说鬼故事
12 孙云章医生
13 阮师傅和杨海师傅
14 民四嫂
15 绣花沈妈
16 扶乩
17 陈妈
18 桂花糖
19 我的父母
20 结婚之一 —— 做媒、相亲、订婚
21 结婚之二 —— 准备嫁妆
22 结婚之三 —— 婚礼
23 结婚之四 —— 三朝到满月
24 我的公婆
附录A:公公给婆婆的第一封信
附录B:公公给婆婆的第二封信
附录C:公公给婆婆的第三封信
附录D:婆婆给公公的信
25 我的太婆
26 黄妈
27 吴烈忠医生
28 昆明叔叔
29 寡妇
30 姨太太
31 香市
32 放生
33 我的弟弟宜官
34 我的哥哥恺之
35 家乡的吃
36 我的烹饪经历
37 逃难之一
38 逃难之二
39 逃难之三
40 一位朱先生和三位朱太太
41 黄山之游前后
42 周端臣和沈颂南
43 丁蕙女士
44 阿苏和绍大
45 吴汉槎先生
46 汤书年医生
47 说说沪杭的私人医生
48 奶婶婶
49 抄家
50 扫地出门
51 阿四老太
52 倪兄
53 依然静好楼记
后记

作者简介

▻ 编辑推荐 ◅
►一个大家闺秀的百年家族记忆 。
►初版绝迹十年后再度重磅面世 。
►新增100余幅珍贵老照片,3万余字注疏,惊现百年生活场景 。
►寻找逝去中国的独家记忆,中国特定时代的教科书,一部“现代《红楼梦》”、 另类《巨流河 》 。
►作者高诵芬出身 名门 ,受过传统教育,历经民国初年,抗战搬迁,建国,“文革”抄家,改革开放,最后移民澳洲,一个世纪的往事在这位大家闺秀笔下如过眼云烟,写就了人生悲凉和慨叹。温婉如水的文字在这位大家闺秀记忆中浸透心扉,令人彻夜心宁。
▻ 内容简介 ◅
这是一本活的历史书,记录的是以一个江南家族为中心、从清朝末年到“文化大革命”结束、改革开放开始这一百年的中国社会变革史。高诵芬从“抗战逃难”到“文革抄家”等,无不扬清激浊,曲尽其致,以其特定的年代和经历,写就了这段历史,成为杭州乃至中国特定时代的教科书。这本书也成为了解和观察那个时代、那座城市、那个阶层的独特视角。时代变迁,繁华落尽,物是人非,当晚挑灯夜读至凌晨,掩卷叹服。这样的文字,只有饱经阅历后的静心才能得到。日子是流水,老人用心境洞穿了她,清澈如许。


 山居杂忆(插图精装版)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9条)

  •     《山居杂忆》的序文有两篇,第一篇是叙述者的丈夫徐定戡先生所写,他谈到了这本书的初衷,说妻子偶尔在他书架上翻到了明末越人张岱所写的《陶庵梦忆》,读了几篇,爱不释手,明白简洁,言之有物,令人感伤叹息,真是佳作。徐定戡便说,为什么不学张岱,也写一写呢?当时高诵芬并没动笔,此后时光流转,经历了战争,疾病,儿女抚育,家务操劳,人情冷暖后,夫妇两人于94年到南澳定居,闲适下来后,便开始怀念家乡,怀念故人,于是动笔写这本山居杂忆,高初稿,其子帮忙整理润色,丈夫徐定戡也帮忙回忆添加内容。等我读到这本书的时候,这对老夫妇已经去世十年,他们所回忆的风景人物也多是上个世纪的了,然而读来并无隔阂,倍觉亲切贴近,言语间平和冲淡,没有很激烈的情绪,真有小品的味道,作者的长子徐家祯在序二里说,家母的这组文章,就是想写出诚实又亲切的回忆性散文,他提到了周作人的一番话:我们所要知道的还是平常人的平常事,有如邻人在院子里吃晚饭,走过时招呼一下,顺便一看那些小菜,那倒是很有兴味的。兴味,大概就是这种味道能够打动人吧,经历过大起大落,坎坷风波,还能过着执子之手,与子携老的静好生活,老人的心境安好, 那么笔尖流露出的情绪才能让人觉得淡然舒服吧。高家是世家大族,旧时大族也分很多种,从商,从政,从文。高家人于这些都有涉足,产业丰厚。然而大家族故事好看的并不是吃穿用度多么奢侈华贵,而是大家的风范,譬如在生活上对细节的讲究,对服装的要求,对食物的要求,对清洁卫生的要求,如果佣人做不好,主人会亲自示范,告诉他们如何将衣服洗干净,如何将新鲜的食材做成好看的食物,如何处理才能保证最纯的味道,还有对宗族秩序的看重,对仪式和节日的重视,以及待人接物间的周全。高诵芬所写的内容,并没什么大事,没有天下,没有江湖,没有尔虞我诈。都是自己的所见所闻而已。少女时代在家,就写家中的亲友,她写自己的曾祖母常做善事,做药施舍穷人,教育子女节俭,能对政局发表意见和提出措施,嫁人后学写诗,号云峰阁主人,曾因丈夫娶了姨太太心情郁闷,写诗抒情,诗中有不饮却能知酒味,多言渐恐拂人情之句,八十而终。又写仆人叶妈,从绍兴逃婚到杭州的叶妈,进高家后做帮佣从24岁做到近70岁。主人对她的评价是,手脚勤快,聪明能干,老实可靠,性格淳朴,不挑拨是非,曾祖母对卫生的要求很高,叶妈却能不厌其烦的按照她的要求做好,深得器重。除此之外,作者还写了自己的老师,兄弟,朋友,同族姐妹,请来做工的佣人,来治病的医生,等等,都是很平凡的人,也各自有缺点和坏处,但作者并没摆出什么架子,与他们交往都平等相待,写到他们的结局,都要感叹一番,十分重情。时至今日,她笔下的人物大多都不在了,这些人,也串联起一个时代的记忆,虽然微小,但一举一动,一言一语,无不生动鲜活,反映着旧时的生活格调和处世态度。读来觉得可叹可悲又可玩味,原来那时的人们可以那么迂腐,那么开放,那么执着,那么单纯。作者写人,也写物,写旧时杭州的节气风俗,写到的吃食和节日活动,到今日也可以寻到,比如新年要吃岁盆,吃桔子和荔枝,象征吉利,清明要上坟,立夏吃乌米饭,家中还自产新鲜的菱藕和蔬果,端午戴香包,做菖蒲宝剑,入伏吃荷叶粉蒸肉,夏末去游西湖,吃西瓜。立秋吃桂花栗子,中秋赏月吃月饼,年末守岁,祭祖,采购,做各种糕点和美食。她在其中引用了多次《武林旧事》和《清嘉录》作为对证,可见杭州乃至江南地区对传统节日和风俗的重视,在后人看来劳碌和繁复之事,当时的人做来考究,细致,满足,不亦乐乎。这份态度是我们缺失的,也是我们怀念的。作者与其丈夫是旧式婚姻,但两人的生活十分美满,笔下并没有什么不合和磕绊描述,这本书中也有他参与的内容,却谢绝了署名,书中有多幅两人的合影,从少年,中年到老年,岁月刻痕清晰,但两人的亲密却丝毫不减,不因时间磨损,令人羡慕。值得一提的是,书中有篇幅涉及到了文革的描述,作为旧时大家出身,作者一家都不可避免的成为了被抄家和批斗的对象,这期间有他们的亲人,友人,邻居相继遭难,自己全家被赶出居所,家中财产被尽数抄没,连用以留念的相片也被搜走视作"罪证",生活十分窘迫。再后来,十年结束,稍微安定,又遭受了城市拆迁施工对房屋的损坏,使得夫妇起了离开的念头。《山居杂忆》写成于澳洲,我想大概是老人真的安定了,才能写出这样的文字,虽然去国离乡,但能依然静好,安度晚年,也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人的身上摆脱不了时代的印记和家庭的影响,出身贵族大家,没有错,坚持旧时代的习惯和观念也没有错,这本就是一个人的魅力和格调啊。读罢掩卷,我常常怀念古人笔下的时代风貌,也十分喜爱张岱和他的《陶庵梦忆》,但我只能读,却写不来这种文字,如今读到《山居杂忆》,这种心情又生,原来是可以类似的,因为有相似的出身,经历,心境,才能写出这种“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的无尽怅惘。
  •     夜读高诵芬《山居杂忆》,读到黎戈写过的桂花糖,全家上下为了婚礼“三朝”的六色桂花糖整整准备了四年,后来经历抗战文革的兵荒马乱,儿女竟然从箱底翻出二十多年前母亲结婚时的桂花糖食,可想其中滋味。准备嫁妆这件浩大的工程里面,桂花糖只是其中一小项,木器家具、床上用品、四季衣着、杯盘碗碟、铜锡竹器、金银首饰样样都可以列出一长串清单,只可惜后来舍不得用、舍不得穿戴的,都在战乱和文革中,或丢失,或充公了。印象最深的是高母传给女儿的十只大小不同的典铜水暖碗,一种有盖的锡器,色如银,是祖传的古器,里面放沸水,把烧好的菜放在里面,等饭吃完菜还不会冷。如此体己,就像是母亲对女儿带着体温的关怀。高与徐的婚姻,是媒妁之言。婚前两人未打过照面,两家大人最初交换照片,男方家长见高家小姐十四岁的模样,生得长大,下巴也大,很有福气。结婚当天,高一直低头,先是看见丈夫一双十指团团的手,生得还算细皮白肉,第一眼是趁乱中瞥见的:个子不高,面目尚清秀。新婚同房第一晚,陌生的两个人先是局促,而后躺着通宵聊天至天明,如此一晚过去倒也让人放心。丈夫父母早亡,祖父也在成婚前一天去世,家中只剩一位太婆(即奶奶),好在这位老太太是位宽厚到看见佣人翻箱笼偷东西,都会退出房门以免对方难堪的人。母亲赠她水暖碗,可实际上,三十六个条箱的嫁妆,也不敌一个通情达理的婆家。因为这个宽和的老太太,新孙媳妇少了不少尴尬与辛苦。高诵芬描写这位太婆的日常有点意思,倒像是个民国版的森茉莉,“格”是相似的,讲究,又克制:每天一般只喝两杯红茶,用一只下面有锡座的闷盖碗盛着,红茶里必放两朵玫瑰花;秋冬时又喜欢放一颗皮剥开的金桔,取其香气。她每天还抽两支英国加力克香烟,晚上喝一小杯黄酒。每天早晨,她吃一粒胶囊珍珠粉。这是买了上等的珍珠,拿到杭州最大的中药店胡庆余堂去请他们磨粉包装的。即便是后来搬去上海住,这位绍兴老太太还是保持着在乡下养成的习惯,黄梅天在院子里自己做酱,根据霉毛颜色判断酱之好坏,到了冬天,就做白腐乳,一个月后开坛,色香味俱全。宽厚又能干,年龄大到生活经验全浓缩在一句话里的老人,有时候可以说是一家老小的庇护。高生头子,不足月,难产,脚先出来。从不上楼的老太太,硬是叫佣人扶到楼上坐在房外听,小孩生出来只有四磅,要在保温床里用电灯泡烘着。老太太听人说,孩子生下来就会睁眼看电灯泡,头发手指甲脚趾甲都生得好,能养得大,就放心又笃定地下楼去了。但因多年不走楼梯,骨头酸疼了好几天。第二次生的是女孩,半夜出生,老太太依旧是坐在楼梯口等消息,听说是个女孩,她说:“好的,好的,多一个帮手!”(意思是女孩以后会是妈妈的好帮手)等到孩子满月,总是抱过去给她看看,在她床上搁一会儿,有时候她也会抱抱婴儿,抱的时候,就笑嘻嘻地说:这是荷花蕊头呢!“(意思是孩子还像花蕊一样娇嫩呢)就是这几句话,似轻非轻,有人生漫漫得出的苦涩的智慧,有历经世事后回甘的幸福,也有老人才有的对柔软事物的承托式的爱意。太婆八十四岁那年,被鱼刺卡住喉咙后胃出血,卧床时还坚持下床大小便不肯用替盆,有一次小便之后吐血,不久便撒手西归了。这本书里一直有很多生生死死,在世的离别,但是这位坐在房门外和楼梯口听孙媳妇生产的老太太,吃力地抱着重孙糯糯地说“荷花蕊头”的老太太,是一种在世的守望,有出生就有羁绊。就像我只有三岁的女儿,以前一说到老,她就会惊慌地哇哇大哭,滴下大颗大颗的眼泪。她很抵触那种线性的时间观,后来她自己发明了一套时间观,就是,等她长大了,妈妈不是变老了,而是会变小,这样就由她反过来照顾妈妈。没有衰老,就没有死亡,就没有分离。真正的祖传“水暖碗”,就是这绵绵不断的守望、羁绊,贴心贴肝带着体温的女性关怀吧。
  •     《山居杂忆》是作者高诵芬和儿子徐家祯合著的一本回忆录。高诵芬出生于30年代中国杭州一个大户人家,后又嫁入杭城另一徐姓大家族中,经历中华民国、军阀混战、抗日战争、新中国、文化大革命等社会历史大变革时期,直至90年代移居澳洲。生活的动荡并没有使老人变成一个满口怨言的老妇,相反,在漫长艰难的岁月中,老人始终与人为善,心怀慈悲,坦然面对生活的起起落落。在作者的笔下,往昔的旧人和旧事都充满了人性的良善和美好,读来温柔亲切,文字素净洗练,饱含人情。本书有多种阅读方式,除可作为回忆录来看,还可作为中国社会历史变迁的缩影来看,也可看作为一本一个大家闺秀如何在风浪里依然保持内心的优雅和从容的人生之书。书中多处写到杭州旧时风俗和美食,现在的人,已很难有闲情雅致亲自做这些食物吧,反正什么都可以在超市里买到。看看这些久远年代的食物,略可见那个时代的人的风雅来。现将其中关于吃的部分摘录如下:1.乌糯米饭这是江南地区特有的一种美食,也是作者念念不忘的一种饭食,开篇第二章即提到。作者30岁过生日时还特地去杭州吃这种乌糯米饭。其做法如下:采摘乌饭叶(也叫青精饭叶子),放在竹编的大淘萝中,再用一只大木盆放满水,将叶子浸入水中,隔淘箩揉搓。渐渐叶子变碎,水变黑。然后将糯米放在大布袋里,浸入水中。次日早上,将浸了一夜的糯米取出,用大蒸笼蒸成青蓝色的糯米饭,即“乌糯米饭”。乌糯米饭清香可口,与寻常白糯米饭不同。——宋乐天在《无尽绿》中也提到这种乌糯米饭,还特别引用高诵芬的这一段描述。可见杭州人对乌糯米饭的喜爱。2.桂花栗子最正宗的属满觉陇的桂花栗子。满觉陇在杭州风景区九溪十八涧附近,遍植桂花树,花开时香气扑鼻。坐在桂花树下,吃一碗含桂花香的冰糖栗子,不啻为人间乐事。做法:买来毛栗子,将四周的毛刺切去,再把外壳削掉一半,即可见壳内的三粒栗子。然后剥壳、削皮、去衣,再用清水煮得汤清栗糯,加入冰糖,上撒桂花,即成“桂花栗子”。——张爱玲的小说《半生缘》里也有写到桂花栗子糕,不过是糕点。3.枣饼应该不是这样的,但找不到配图枣饼是自制年货一种。做枣饼前先买来粽箬、麻绳,粽箬买来后煮一下,浸在木盆里,使其变得坚韧而不易脆裂,作垫在枣饼下面之用。做法:把红枣洗干净,装在大盆里。而后用蒸笼蒸到红枣皮发黑为止,然后剥皮、取核,以备和在粉里用。然后是做枣饼馅——先将核桃在水里浸过,然后用眉毛钳去其衣,再将核桃肉烘干,与松子肉一起切细,拌上绵白糖。最后是做枣饼,将馅放进枣饼去时,还要放一小块糖猪油。——如此讲究,简直堪比《红楼梦》里的“茄鳖”。4.桂花糖杭州中产以上人家嫁女,必备桂花糖,也即喜糖,取“桂”与“贵”同音之意,同时因为桂子是一种长生药物,且又有“早生贵子”的好彩头。作者高诵芬出嫁时备了六种桂花糖——黄的桂花糖,红的玫瑰糖,白的代代花糖,绿的薄荷糖,黑的乌梅糖,蓝的靛青花糖,统称“桂花糖”。桂花糖的制作方法:采集桂花,整枝带花剪下,再轻轻将花朵从细的青枝上摘下,去蒂去芯,然后放入白磁盘中。而后倒入纱布袋中,再浸在酸梅干的水里。浸三小时以上,以保证桂花的色泽鲜艳,永不变色。同时,买来纯白无杂质的大块冰糖,磨成细粉,要细得和水磨粉一样。然后把浸过的桂花放入捣臼,捣成浆糊状,加入磨细的冰糖粉,拌匀,使其颜色与桂花的颜色一样,然后用力捣,直到臼内的桂花糖与臼底完全脱离,毫无黏滞感为止。最后,把捣好的桂花糖放入下面有花纹的印板,把上面的一块印板合上,用手按平,再轻轻揭开上面的那块,就制成桂花糖了。——听说有人依本书如法炮制,在淘宝出售这种桂花糖,不知味道如何。5.酥藕、藕粥酥藕:取产自西湖的藕,先把藕的一头切下一段,在藕的每个洞中灌入糯米,然后再用细竹签插入藕中,把切下的那段和藕身连起来,以免煮时糯米漏出来。然后将灌了糯米的藕在锅中煮三四个小时,即成酥藕。吃前先把藕切成一片片,用荷叶包起来,吃时蘸白糖,香甜可口。——这个在上海一带还有,名字叫糖藕或桂花糖藕,不过不用荷叶包了,可见偷工减料~藕粥:在煮酥藕的汤中加糯米烧,即成藕粥。色泽淡红,荷香扑鼻。6.荷叶粉蒸肉先把炒香的粳米磨成粗粒粉,拌在用上等酱酒、绍酒浸过三四小时的大块猪肉上,再在每块猪肉上略加白糖,然后用新鲜荷叶包成方形,放在蒸笼里蒸几小时即成。荷叶粉蒸肉香美酥嫩,油而不腻。——粉蒸肉的粉在超市即可买到,可用来蒸肉、蒸排骨、蒸土豆、蒸藕、蒸豆角等,都很美味。7.豆板糕原料即蚕豆。先把老豆板煮烂,加糖和面粉,调成糊状,在蒸笼里铺一块布,将面糊倒入。蒸至将熟时,把花园里的紫藤花采下,撒在糕上。嫩绿色的糕,淡紫色的花,相映成趣,色味俱佳。8.艾团取嫩的艾草叶,将艾叶略泡一下,使之成鲜绿色,用捣臼捣成糊状,放入水磨干粉,调以开水,捏成艾团。再用猪油、豆沙做馅,蒸熟,即成香甜可口的艾团。——不知是不是清明时吃的青团?9.梅舌儿原来这种花也叫梅舌儿,找不到图,就用这个代替吧待梅子上市时,用一只瓷缸,将梅子切成块,放入瓷缸内,一层白糖,一层紫苏叶,一层茭白片,装满一瓷缸。然后用丝绵包在缸上面,放在太阳下晒一个月左右,缸内的梅子就变成碧绿,茭白则变成雪白,而紫苏变成血红。又好吃又好看。——清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和鲁迅都有写到这种梅舌儿,这个名字也真是极好。10.金桔酱买来金桔,用小刀在皮上割出条纹,放在开水中泡几分钟,再把里面的酸水和核挤出,放在黄铜锅内,加水少许,和入冰糖,与金桔同煮,煮到汤浓皮软即成。吃时香甜带酸,可开胃通气。——这个倒是可以试一试。11.水晶鱼圆买来鲜活的大青鱼,对剖、去骨,再将整块鱼钉在板上,用刀轻轻把鱼肉自上而下刮下来,做成鱼酱。然后把鱼酱放在一只钵内,用几双筷子不停地向右搅,不可逆转方向,一直搅到可见钵底,不再凝聚,才算功夫到家。再煮一锅开水,水中放长茎葱、姜和块盐,煮成淡盐汤。等汤煮开,用汤匙将鱼酱舀出一匙,轻轻放入汤中,待其凝成一个椭圆形,即成水晶鱼圆。吃时将鱼圆与火腿片、笋片和葱结放入鸡汤或肉汤中涮一下即可。此鱼圆色白如玉,嫩得不能用筷子夹,只能用汤匙舀之,入口即化,鲜美无比。——不愧是大户人家的吃法。现在的鱼圆多掺面粉,制作也不讲究,食之无鱼味。12.腌笃鲜讲到江南美食,怎么能少得了腌笃鲜。所谓“腌”就是咸肉,而“鲜”就是新鲜猪肉。把咸肉和新鲜猪肉加上冬笋或春笋一起用文火炖,即成腌笃鲜。腌笃鲜混有三种配料的鲜味,鲜香味美。——早年刘若英和黄磊主演的《似水年华》里就提到过腌笃鲜,特别喜欢剧中朱旭扮演的齐叔说到腌笃鲜的时候,笃字“Wu”发音“Yu”,典型的吴侬软语。这辈子是没机会了,下辈子生在江南就好了。还有好多好多的美食、食事,在这里就不一一详述了。大家感兴趣的可去看这本书——《山居杂忆》,保管你会喜欢。个人公号,等云来,请多关注~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才看到三分之一,消失的風俗,大晚上會看餓。
  •     挺好的一本书,一个过来人轻松的自传加他转,这是现在正在风头上的一个城市的故事。读起来比沈从文的湘行散记是不同的风格,湘西在打打杀杀,这边在生活交际。老太太随子女移民去了澳大利亚,回忆的各种故事。一个家族的故事,琐碎有趣。
  •     新浪博客上有全文,非常好看,真·大家闺秀!
  •     完美
  •     听他们絮絮谈来,就感到旧时代的金色光线像水一样流了过来,把那些定了格的黑白老照片都叫活了。一个人的生命里有那么多饱满莹润的细节可以回想,真有情味。现代人再怎么收集,似乎也不过是潦草干巴的二三事而已。
  •     好久没有一口气读完的书,家长里短,民俗,小人物各个都好有趣味,有时候觉得一些礼节繁琐,可是真正你要认真去做,又会感受到里面平静中的力量,最让人津津有味的就要数做桂花糖了,想想桂花再隔几个月就要开了(´・_・`)
  •     在看了一半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以后 在书架抽了这本书看,上班期间空闲时间看的,将近一个月看了三分之一,终于看完了作者回忆的其结婚的事情。有种感悟原来人生百态,不管是百年大族还是平常人家每个人的经历都是大同小异,自己是有种嗜好 无法想通的事总爱从别人的回忆里寻找答案,人啊真是这样的。相信每个人的经历到最后回忆起来时都会是一本书。当然本书的作者经历的跨度大又处于天朝动荡时期,更多的是能了解到旧中国的文化。争取早日看完,有个更深的感悟。
  •     历史变迁的确不能由一个人来承担,对于做自己而言,作者是无愧的。向她学做人吧。但是以此来嚷嚷着想要重回民国的小清新们可以省省了。
  •     文笔不算上乘,但还是完美地复原了我想象中的民国大家闺秀的生活画卷。
  •     百年回忆。命运的无常。一瞥的旧时妇女的悲惨命运。盛大的嫁妆。
  •     觉得还行,从作者的描述中体会世家大族的生活!
  •     暂时搁下读不下去的《瓦尔登湖》,捧起一个大家闺秀的百年家族回忆录,惊喜地发现《山居杂忆》虽然厚如字典,但读起来却异常地顺畅。听高老太讲自己的家族,人情,冷暖,往来;说杭州的风俗,风物,风景,心中充满了对那个家族的向往和感慨。虽事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山居杂忆》五星推荐。
  •     出身富贵家的从容与优越。
  •     过往颠簸,皆为云烟。
  •     感受大家闺秀的百年回忆 文笔冲淡典雅 在时代激流下不卑不亢 宠辱不惊 不论浊清 自成风雅
  •     一分加给没进过学堂
  •     只能说这本书的宣传做得不错,清淡风还真不是人人都能写
  •     拖拉3个多月终于读完了……很惬意的文字,期待有一份悠闲的时光再读一遍
  •     家门显赫,常看得目瞪口呆,封建家庭时而迂腐古板得令人捧腹,时而看得鼻酸;最令我感动的是书中记录的古朴的礼节、情意,节俭、惜物的品格,得以一窥名门望族的姿态,一撇一捺就是这样站稳的;“世上难寻十全之人啊”,这里好了,那边却不如人意,人与命运皆是如此;女性视角看女性写无数女性,同为女子,惋惜,比较,思量,自己的路也在前方隐约显现;改朝换代后,被逼到背井离乡,千金难得的传统、优秀的人们就这样四散了。
  •     一个家族的百年回忆,最喜欢里面谈论旧时风俗和吃食的篇章。夏天最适合看回忆录了。
  •     容
  •     不错,很有特色
  •     一天读完,哎……
  •     7.26读到第27章。全书定位是大家闺秀的百年记忆,特别点睛。叙述人娴静淡雅,她的笔下时光缓缓流淌。读到公公给婆婆写的“情书”的时候,爱玛好动心,好向往鸿雁传书的时代。
  •     看完好想吃东西嘤嘤嘤。特别是婚礼上的桂花糖!
  •     百年家族兴衰。
  •     在时代的洪流里 高诵芬老太太云淡风轻地细数前尘旧事 旧时杭州城的风物轶事娓娓道来。(看完才知宋乐天的「无尽绿」中有很多这本书的影子)
  •     最近看很多西方文学,把他们的上等人生活和旧中国的钟鸣鼎食世家对比着看,实在非常有趣。家长里短的悲喜让人想起太多张爱的故事,后面文革了就想起郑念了。结论是,生活在正常稳定社会的有钱人过得真爽!
  •     富贵老太太的跌宕人生
  •     老太太记忆力惊人,八卦到位。
  •     很厚,但值得买,值得读,文字平实简单,但读起来回味隽永,随手翻开读几篇,仿佛隔了一个世纪的人和世缓缓而来,心,也会跟着静的。可读性5星。
  •     世家大族的百年记忆 世纪老人娓娓道来 芸芸众生 世间百态 命运浮沉 世味煮成茶
  •     很美的过去
  •     唏嘘
  •     躲得了日寇侵犯,却躲不过文革涂炭。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并没有让人心渐善。君子了了,也不乏道貌岸然,小人依旧,倒是一个不少。唯封建礼教的一些恶俗总算摈弃,但守旧的思想还是普遍存在。通篇读来,确有“人的文学”之感
  •     江浙一代风俗故物,旧事前尘。也想起小时候爷爷还未去世时,乡下老家粉色的二层小楼里的大家子,每到周末,城里各处的姑姑叔叔家们都拖家带口的回去,田园风光里的童年故事言之不尽。虽不是作者笔下的大家大户,但也很是有活着的韵味的。
  •     在当下的日子里寻找旧时风物,已如同沧海逐一粟。我们住在高层里,窗外或是半边天,半边楼;或是满眼车,数条路,即便是营造出一副旧时皮囊,也没有了意境和心境——而我们所沉迷的境界,只是那个年代的日常而已。日常是最迷人的,记录点点滴滴的日常,翻阅便如同窥见了一整个时代的隐私,这种大时代的隐私也只有后人才能赏玩。书里的时令风情,吃喝住行,婚丧嫁娶。隆重而精细,明明是窸窸窣窣的字里行间,却衍生成了一幕幕华丽的剧作。我们无比接近了那个时代的,却永远无法触碰那个时代。
  •     如果对民国的世家生活感兴趣,推荐读这本活的历史。作者高诵芬出身杭州望族高家,从小受旧式教育,家中交游的都是百度百科有词条的人,听她娓娓讲述民国年间怎么过节,怎么读私塾,怎么嫁人,佣人都是怎么生活的……太有意思了
  •     半个世纪前的杭城世家大族后人回忆录,文字平淡冲和,可以了解老杭州的很多风俗事物,后半部有些内容很敏感,出版不易,作者丈夫的古文功底非常深厚,大赞
  •     这本书,去年冬天的时候在家裹着毛毯窝在沙发上烤着火看完的。外面下着雪看着书里写的过年,身体暖暖的。看过才知道,那时候的中国人生活有多雅致多讲究。日子大概只有慢慢过好好过才能过成那个样子。因为写的是杭州,总觉得离自己很近又很远
  •     在南京住久了,真想回去民国。立志买一幢民国风的房子哈哈哈
  •     有趣有故事。
  •     既然数静风停,就想到双亲
  •     文笔朴素 情感克制内敛
  •     整本书可以用平淡如水形容,散文杂文之类的书非我所好,所以断断续续看了近一个月。作者大户人家出生,书中介绍了与她相关旧人旧事。晚年经历wenge动荡,财富大起大落,最后还算否极泰来(文革期间被抄家和扫地出门之事能够出版印刷也算言路通达社会进步)。感受比较深的是,这些大户人家在经历挫折以后还能东山再起,并不是什么所谓家风传承,而是他们有编织了一张极其庞大的关系网(书中随便提到的亲朋好友都是近代中国史上有头有脸的人物),类似古代门阀士族,就算改朝换代,依然可以屹立不倒一样。
  •     细水流长,历史娓娓道来。比作红楼梦有点高了,但是作为一本普通视觉看那段时期历史确实好~好不在于文笔,而在于客观的叙述,精确的描写
  •     高诵芬老人的笔调平和、清新,透露出一个世家小姐在诸多经历之后仍保有的善良与宽容。
  •     百年光影,无限沧桑, 大家闺秀骨子里内敛的高贵,最是平易动人
  •     2017.03 断断续续从去年10月读到现在读完,评分从四星给到五星。作者生于富贵家,动荡时代经历多舛,尤其是看到抄家那段,那么难以想象的遭遇却在高诵芬女士的叙述中显得那么平静,什么是大户人家的气度和格局,果真佩服。
  •     家族记忆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