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的世界

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2-11
ISBN:9787203023340
作者:李银河,王小波
页数:283页

内容概要

王小波(1952~1997年)当代著名学者、作家。l952年5月13日生于北京,l968年去云南插队,1978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学习商业管理。1984年至l988年在美国匹兹堡大学学习,获硕士学位后回国,曾任教于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后辞职专事写作。1997年4月11日病逝于北京。墓地在北京昌平佛山墓区第八区。王小波无论为人、为文都颇有特立独行的意味,其写作标榜“智慧”、“自然的人性爱”“有趣”,别具一格,深具批判精神。师承穆旦(查良铮)。

作者简介

这是目前为止,我认为中国第一个正视“性”这个问题的人。


 他们的世界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6条)

  •     这本书是我在知乎上推荐看到的,当初只是为了寻找了解同性恋的科普书籍,找到了这本字数不多的小册子。内容取舍的非常好,用非常生动的调查对象的语录丰富了整本书。书的开头就用了客观的态度要求大众以先认识了解同性恋这个群体为标准,然后再去进行自己的评判而不是借用于外界的道德因素以及常理对同性恋进行评判,这是非常不客观公正的。个人觉得书的分类和取舍做的非常好,用非常简单的文字引用了许多西方学者的调查以及西方哲学家的思想。从开始讲解什么是同性恋到同性恋成型的天生和后天的过程,之后深度讲解了同性恋间的细节如角色问题,性行为问题,另外以一种比较性的方式对异性恋进行客观的比较和谈及一些道德问题如生育能力,最后以社会文化为背景,讲诉了90年代中国同性恋者的窘境如结婚和司法惩罚等,书的最后用了一种开放式的结尾让读者自我评判对同性恋合法性的看法。看完本书让我对很多问题都有了明确的答案,如:什么是同性恋和同性恋行为?同性恋是一种或由于生理因素先天形成或因为后天的心理和社会环境影响形成的一种对同性恋的爱慕,这种爱慕除了对象为同性之外的其他方面均与异性恋者无差异,另外,学者表示古今中外同性恋都以一种社会的方式出现在人类社会,成为人类社会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性恋行为则有更广义的感概,通常指于同性发生肉体上的触摸使之得到生理上的快感。因此看来,同性性行为发生的概念是非常高的,人在早期发生的同性性行为极大程度上影响了对性取向的裁定,当然其他因素也有引导作用。同性恋是如何形成的?学者从以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讲解了同性恋基本的形成原因。先天因素是指生理上的原因如激素在大脑中的比例,生物学家认为胎儿怀有更多磁性激素会使大脑更加女性化从而形成同性恋,还有学家认为遗传因素非常重要,双胞胎兄弟是同性恋的比例非常高,然而,这些理论至今还未被准确的证书,只是被作为研究被采纳。后天因素可以从心理或者社会因素解释同性恋的形成。其中恋母情结和对父亲男性角色的缺乏在很多城都上成了诱因。另外,在青春期发生的如感情挫折,不良经验或者由于体弱而被隔离与男性伙伴的群体里,造成同性恋的心理。自恋和自怜主义通常也是用来解释同性恋的原因,由于过度溺爱造成的自骄造成自恋心理,或者不好的经历造成自怜的心理使得谁对他好就爱慕谁的心理。此外,由于自恋或者自恋主义,同性恋者都不愿意对自身之外的食物感兴趣,如女性,因此寻找与自身相似的对象成了主体。另外原欲受阻也是非常重要的诱因,青春期男性通常有强烈的性欲望,主要发泄途径为 手淫和对异性的性行为。然后由于法律和社会道德的原因,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对异性性行为有限制,从而导致了第三种发泄方式,同性恋。从空白占据的理论来看,青春期男生多大已经对性角色有了相当的认同,然而对于性方式还是空白,所以根据先到先得的理论,第一次性经历至关重要,甚至会影响其成为终身的同性恋,假如第一次的性经验是通过同性得到的并获得了极高的快感,那么非常有可能固定下来。同性恋还有哪些方面需要被了解的?同异性恋一样,同性恋者对爱情也有非常高度的感知,很多海誓山盟也会出现在同性恋伴侣间。此外,同异性恋对比,同性恋伴侣在其他一些方面会有不同,比如对待性爱的看法,同性恋者都是抱着快乐的态度去追求,异性恋者相对于则多了一份生育能力带来的社会责任,因此同性恋者择偶对象标准着重于外面气质方面而极大程度上忽视了家庭,社会背景等方面的考量。在外,同性恋者通常没有异性恋者的霸占欲和嫉妒心,很多同性恋者将霸占看成是自私的行为,很多同性恋者同时和2人以上的伴侣交往而互相可以和睦相处。再有一个不同则是对长久的看法,同性恋者大体上长久度不高,那是因为缺乏法律机制的保护,很多异性恋由于婚姻和孩子的原因,即使双方已经没有爱情,仍要维持生活,然而同性恋者没有这份礼物,通常没有爱情就直接分手。大多数男同性恋者对角色都没有特意的固定性,调查上说80%以上的同性恋说明自己是互换角色。角色上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互相满足的表现,为了使对方愉快,我可以互换角色是很多同性恋者的想法。同性恋者也可以和女性完成性关系,但是是非常具有强迫性质的,因为幻想对象经常会是男性,因此,对很多同性恋者来说,和女性发生性行为是非常痛苦的事情,因为没有感觉而强迫性的完成一项任务。许多调查对象表白自己对女性并非憎恨或者厌恶,而是缺乏热情同性恋男性的注意穿着打扮,首先是由于他们时时处于与异性恋择偶过程中相似的阶段上,即使是异性恋者,在这个阶段也会比平时更注意打扮;其次是因为,袭夺同性交往极为表面,不可能或不愿意深入了解对方,有些人只打一两次交道就再也不会见面了。在无法了解内心及个性、品质的情况下,外表装束的作用就无形中突出来了。认为同性恋仅仅是对肛交、口交偏爱是不正确的。同性恋的本质,是把性对象固定在同性别的身体和心灵上,而非将性目标固定在某个器官上。同性恋在现代环境生活上会遇到什么窘境?婚姻也是同性恋者非常窘迫的问题,照一般人的想法,与其如此煞费苦心制造离婚,还不如干脆不要结婚。其实不然。如前所述,同性恋者结婚有一个隐蔽的功能是人们没想到过的,即取得离婚者身份,以便过无人打扰的单身生活。大多数同性恋者选择结婚首先是怕暴露出自己的真正性取向。不得不结婚的第二个原因,是为了避免现实生活中的损失,结婚是为父母家人和社会应尽的义务。同性恋者的活动完全是为了性和感情方面的满足,不可能有其他目的(如生殖)。这种行为虽然因此在中国社会中永远得到负面的评价,但却享有一定程度的自由,由于受到轻视而苟得的自由。同性恋能恢复成异性恋吗?同性恋有没有治疗的决心是能否治好的关键,事实上,所有下决心矫正的人都已见效,只可惜他接触的七百多名同性恋者当中,只有百分之十五想治,这百分之十五的人中以只有百分之十五能坚持治到底。按照目前国际医学界惯例,对那些自认为有病的同性恋者,就应当加以治疗;而对那些不认为自己有病、心理平衡的同性恋者则不必治疗,也并不认定为有病。最后以我自己的话来说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同性恋。首先由于同性恋的存在性,我们必须要肯定他的存在和其存在的意义,不仅在生物学上以及社会学的意义。同性恋作为一个人类社会的一个固有少数群体,应于类似于左撇子一样的同等,只不过处于道德观念的影响,我们对其有不良的看法,我相信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意识不在被某些道德信条所控制,会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去理解这个社会和这个群体,同性恋者也会慢慢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和接受。制作了一组思维导图,从基本认知,深度了解和社会话题方面了解此本 第一部分-基本认知第一部分-深入了解第一部分-社会话题
  •     《他们的世界—中国同性恋人群研究》1,为何研究同性恋人群。同性恋现象是社会学家热衷研究的“亚文化”现象。怀特姆在对美国、危地马拉、巴西和菲律宾四国的比较研究中曾得出下列重  要结论:(1) 这些社会中都存在着同性恋现象;(2) 在这些社会中,同性恋者在人  口中所站比例十分接近并保持稳定;(3) 社会规范既不能阻碍也并不助长同性恋倾  向;(4) 只要存在一个足够大的人群,就回产生同性恋亚文化;(5) 虽然所在的社  会不同,同性恋者在行为兴趣和职业选择上趋于一致;(6) 所有的社会都会产生相  似的性关系连续体,从男同性恋到女同性恋,种类齐全。作者认为,同性恋不是由  某种特殊的社会结构产生出来的,而是在各种不同文化背景下人类性行为的一种基本形式。(怀特姆,1983年)青春期开始之后的白人男性中,有百分之三十七的人至少有过一次同性恋行为,有百分之四的人终生只有同性性行为(绝对同性性行为者)。为了使人们对同性恋现象有一个客观的了解,金西还创造了性关系连续体的理论。  他认为,世界上的事情并不是非黑即白的,现实社会在一切方面都呈现为连续体。他的理论将绝对异性性行为者到绝对同性性行为者的中间过渡状态,概括为七个等级:0级--绝对异性性行为; 1级--偶有一两次同性性行为,而且绝没有异性性行为中那样的感受和心理反应; 2级--同性性行为稍多些,也能不明确地感受到其中的刺 激; 3级--在肉体和心理反应上两种行为基本相等,一般两者都能接收和享用,无明显偏爱; 4级--在肉体和心理反应上,同性性行为多于异性性行为,但仍有很多的后者,还能模糊的 感受到后者的刺激; 5级--只是偶尔有异性性行为及其感受;6级--绝对同性性行为。金西的性倾向连续体,有助于人们改变同性恋与异性恋非黑即白的传统观念,用间色的思想使人们注意到两极间的各种过渡状态。目前有些关于同性恋的研究,不看重事实本身,却致力于批判,发泄了心中的愤怒。这样作研究一定有很大快感,然而科学研究有别于手淫,其价值有实在的标准,不是快感,因此我们的研究坚决拒绝这样的诱惑。2,同性恋现象普遍存在4000年前的古埃及人甚至认为两个男人间的性行为是神圣的。玛雅人还认为,成人之间的同性恋是天性使然,难以改变的,因而对同性恋采取了宽容的态度。同性恋历史中最引人注目的当然还是古希腊文明中的情形。在古希腊,成年男子常常同已经度过青春期但尚未进入成熟期的少年发生热恋,尤其喜爱12岁到16岁之间的少年。在公元前6世纪到4世纪这200年间,希腊人把同性恋视为「高等教育」的一个分之,当一个少年接受完传统的基本教育之后,即被置于一个年长男子的羽翼之下,这成人被称为「爱者(lover)」;少年被称为「被爱者(beloved)」。这个成年人通常三十出头,负责少年的道德与心智发展教育,以仁慈、理解、温暖及纯粹的爱对待少年,唯一目的是培养这少年道德上的完美。在战争中,他们并肩战斗,如果少年犯错,这成年人要替少年受罚。少年长大成人后,或者结婚,或者成为另一个少年的保护人,即「爱者」。在战场上,「同性之爱」也获得了赞赏。在不少战役中,斯巴达的军队都因为士兵们这种「同性之爱」而赢得了战争。柏拉图对此曾作过如下评述:「一小群彼此相爱的士兵,并肩作战,可以击溃一支庞大的军队。每个士兵都不愿被他的『爱人』看到自己脱离队伍或丢下武器,他们宁可战死也不愿受此耻辱……在这种情况下,最差劲的懦夫受到爱神的鼓舞,也会表现出男人天赋的勇敢。」著名的底比斯圣军,就是全部由一对对彼此相爱的士兵组成转战三十余年,立下辉煌战绩,最后才被马其顿帝国亚力山大大帝所击溃。在最后一次战役中,三百名圣军全部光荣战死或受到致命的创伤。(唐纳希尔,第41-44页)带有商业色彩的同性恋是19世纪卖淫现象的一个主要特征,特别是在英法两国。法国的男妓起步较早,在放弃了火烧女巫的陋俗之后,有很长一段时间改为火烧同性恋者。但是到了1725年,人们的观念已改变很多。柏林一家刊物甚至宣称,在最高层有个同性恋集团,形成了第二政府,蒙蔽皇帝。于是,揭露这一集团就成为一种爱国行动了。出版商哈顿发表了攻击同性恋的文章,引起全社会对同性恋者的围攻。有人证明王子也卷入了同性恋阴谋集团,因此导致王子退位,朝野议论多年。  近代我国称同性恋风气为「男风」,又称「南风」,「闽广两越尤盛」。男同性恋者互称契哥契弟,女同性恋者则结拜金兰。3,研究方法及样本根据一位美国社会学家的统计,在美国,公开身份的男同性恋者当中,有百分之十接为亲密伴侣,同居多年,不再找伴,过着与异性恋伴侣相似的生活,这批人造成的社会问题和自身的心理问题最少,感觉最为快乐;有百分之十八的人属于开放性伴侣,即虽然经常有固定伴侣,但不断寻找新伴侣,这些人生活不如第一种人快乐;还有百分之十五的人属于「游荡的单身者」,他们性活动最为活跃,喜欢有许多性伴侣,而不是仅一个,这种人以性活动为其生活的重心,不断更换伴侣,他们精力最为充沛,最不后悔为同性恋者,性情友好,自信心强,社会及心理调适的成功程度仅次于第一类人;第四类人有许多伴侣,但是有心理和性方面的问题,不能成功地建立有感情的关系,这类人占总数的百分之十二;第五类是非性的同性恋者,他们在性生活上不活跃,伴侣很少,与人没有亲密关系,很少与人接触,这批人大多数年龄较大占总数的百分之十六;此外还有百分之二十九的人不好归如任何一类中去。(凯查多利,第344页)二,形成原因1, 理论描述同卵双胞胎并不是都是两人同性恋,有时只有一人是同性恋者。胎儿期的激素水平可能是原因之一,对成年人打激素不会改变其性向,只会增强其性欲强度。男同性恋者体内的睾丸酮水平相对异性恋者较少,同时精液中精虫数较少,女性同性恋者睾丸酮水平较高。但也有可能是同性恋心理使得其激素水平发生变化。不过激素研究结果各家也不一致。后天说:精神分析学派在同性恋成因问题上作过大量研究,其核心论点是所谓「异性恐怖」说拜伯在1962对同性恋者实验组与异性恋者控制组家庭关系的比较研究发现:同性恋者的母亲的显著特点,是与他们的带有同性恋倾向的儿子的关系异乎寻常的亲密。在许多实例中,儿子是她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人,儿子通常代替丈夫,成了她们爱的目标。约有百分之三十的异性恋者和百分之七十的同性恋者的母亲属于亲密关切型。同性恋者认为自己的父亲怀有敌意、超然、排斥态度的人数要比异性恋者多。这些同性恋者都有疏远而可恨的父亲,吸引人的母亲,往往是母亲统治父亲,不尊重父亲。同性恋者的父母不鼓励男孩表现出男性。有统治欲的母亲不允许儿子对异性产生兴趣,除非是对她自己。这些与父亲关系疏远或只有一个遭到公开仇视的父亲的男孩,没有男性形象可供认同,他们在童年时对男性爱(父爱)的需求受到了致命的挫折。对于男同性恋者的恋母情结与产生同性恋倾向这两者之间的联系,人们作过多种解释:(1) 男同性恋者的父亲未能为其子提供适当的性别角色榜样,因此其子的男性自我认定就不完全;(2) 亲密关切型的母亲不适当地取代了父亲的角色,反对男孩中常见的粗鲁莽撞行为,而鼓励更富于女性化的活动;(3) 青春期及其后,同性恋者会试图寻找一个具有他在父亲身上没有见到的「男性力量」的人作了伴侣。或者,如果父亲很可怕的话,同性恋者可能会觉得可怕的东西很性感,即强壮的男人很性感。(拉里亚,第142页)行为学派:同性恋后天形成说中的另一大流派是行为学派。按照这一学派的学习理论,同性恋行为是受环境的影响而习得的。如果一个人在与异性交往中受挫,有过不愉快的经验,异性恋情感得不到正常的发展,而同时又受到同性的诱导,就会产生同性恋倾向。这种论点与精神分析学派的分歧在于,它认为不是疏远的父亲造就了同性恋子女,而是有同性恋倾向的子女使父亲疏远了他们。贝尔发现,童年期的性别认同错误,是同性恋的成因,比如男孩玩女孩玩具,同女孩游戏等。在对男同性恋者与异性恋者的对比研究中,他发现,有三分之二的男同性恋者小时候玩过娃娃,而异性恋者中玩过娃娃的只占百分之四十七;有百分之四十七的同性恋者穿过女孩衣服,而异性恋者中的这个比例为0;有百分之四十二的同性恋者和百分之一点五的异性恋者喜欢女性玩伴;有百分之二十九的同性恋者和百分之一点五的异性恋者被人视为女气;同性恋者中有百分之八十喜欢同性作游戏,而异性恋者中有百分之八十喜欢与异性作游戏。(凯查多利,第352页)对童年期性别认同与后来同性恋取向这二者的联系的解释是:男孩如果小时候最好的朋友是女孩,长大以后就会喜欢男情人,因为他已经认同于女孩。混在女孩群里的男孩受到男性伙伴和父亲的反对,因此渴望男性的感情。伊万斯在1969年以美国西海岸自由同性恋俱乐部的43名男同性恋者为对象进行了3个调查,并设置了异性恋对照组。他发现,同性恋组的特点是儿时体弱,不够灵活,不愿从事体育竞赛,母亲过度保护,苛求细节,把儿子抚养得没有男子气概,感情上又独占自己的宝贝儿子,鼓励他完全从属自己,不允许儿子与异性交往。西麦里等人以22至65岁的同性恋者为对象,研究了乱伦经历对形成同性恋倾向的影响。他们将研究对象分为三组,第一组为无乱伦经历者;第二组为有在核心家庭中乱伦经历者;第三组为有人扩大家庭中乱伦经历者。研究发现,同性恋者中有乱伦经历的比例很大。其中男性多为同性乱伦(夫与子,兄弟之间);女性多为异性乱伦(父与女,兄妹之间)。研究对象对核心家庭中的乱伦经历和异性乱伦经历多持否定态度;对同性乱伦和扩大家庭中的乱伦则多持肯定态度。心理分析学派和行为学派这两大流派各自形成了对同性恋倾向的心理疗法和行为疗法。前者运用规范的心理分析方法治疗「病人」;后者则采用抑制同性倾向的电击疗法或呕吐疗法强行校正性取向。然而同性恋能否被正真“治愈”至今未知,大多”被治愈者”是被干预并欺骗自己为异性恋。第二节、认同男性的男同性恋者根据一种权威的说法,「大约有一半的同性恋男子和四分之三的异性恋男子表现出典型的男性的认同感、兴趣和对象。」(凯查多利,第332页)换言之,男同性恋者当中至少有一半人完全认同男性,另一半男性特征不特别突出(不够典型),其中还有少数认同女性。这一基本估计和我们的观察结果大致相符。显而易见,认同男性的男同性恋者与认同女性的男同性恋者相比,这一特殊性取向的形成原因必定有较大的差别,因此我们在这一章将同性恋的形成原因分为从小认同男性与认同女性两大类加以论述。我们的调查发现,认同男性的男同性恋者大多是有自恋主义(narcissism)的人。自恋主义的形成原因,即有因父母溺爱引起的自骄,又有因父母过去冷漠引起的自怜,但是所有原因中最为重要的,在我们看来是最初的性经历,即青春期(性朦胧期)的遭遇和挫折。作者认为是成长过程中的溺爱或是挫折造成自恋主义从而导致同性恋,然而我认为,同性恋人正是因为自己是同性恋,喜欢同性而又十分了解自己,从而才对自己感到满意,或者有自恋情结,这并不是同性恋形成的原因,同卵双胞胎生长环境相似,然而一个是同性恋,另一个不是就是这种理论的反例。而关于第一次性经历的理论,我认为正是因为儿童时期性观念不成熟,且社会上出现的大多是异性恋者,他们才会有时有追求异性的行为,实际是一种模仿行为,而当所谓的“诱导性”的同性行为出现时,其实是他们找到自己正确性取向的时刻。很多男孩儿童时期一起手淫,但不是这样的孩子都是同性恋,反而这样做的大多是异性恋。他作了这样的解释:「多数人愿意找年轻的,可也有些人喜欢找年岁大的,因为他们的父亲对他们不好,想找个父亲。」 在我们回收的问卷中,对于「你与父母感情如何」这一问题,选择「更喜欢母亲」的人数多于选择「更喜欢父亲」的人数;在「父母对你感情如何」一问中,回答,「母亲更喜欢我」的人数也大大超过「父亲更喜欢我」的人数。而事实上我认为,大多数的男孩,无论是否是同性恋,都对母亲的感情好于父亲,而女孩对父亲的感情好于母亲。我认为此书中对恋母情结和自恋情结导致同性恋的推理过程是很荒谬的。且书中认为同性恋分为选择性的和被迫性的同性恋,我认为也是没有充分理由的。且作者认为的单性环境早就同性恋,我认为单行环境只会早就同性恋行为,而不会造就同性恋。然而似乎真的有一些同性恋觉得自己真的是对异性有过感觉的,因为欲望被抑制或受挫从而转向同性恋?三, 感情生活文化层次高的更注重感情生活,层次低的只关心性生活较多。同性恋爱与异性恋爱的第二个不同之处是,固定的同性恋对子总不能长久。已知长不过三五年,短不过一两次会面。正如金西曾经指出的那样:「男性同性性关系能长期维持的非常少。本来,如果没有社会习俗与法律禁令在不断强化和延续婚姻的话,异性性关系能长期维持的也会比现在实际存在的少得多,或持续得短很多。一位同性恋者对同性恋对子不能长久这一现象作出如下解释:「两个同性恋男人之所以不能长期在一起,是因为我需要的也是你需要的。同性恋大部分是胆怯的、文弱的,希望对方是彪悍的、阳刚的。不信你看画男性肖像画得最漂亮的,准是同性恋男人,因为一个同性恋男人喜欢的是一个真正的异性恋男人,一个真正完美的男人。所以,两个男同性恋者只会在有共同利益时,才长期住在一起,不是利益关系的话不会长期住一起。由于在一起时都希望对方更象男人,所以不能长久。」这段分析颇似影片《蜘蛛女之吻》中那位同性恋者的自白:「我始终在等待一个真正的男人,可是真正的男人要的是真正的女人。」者其中的辛酸,真不能为外人所知。同性恋情感特点:1,感情活动比性活动比重小2, 感情持续交往时间短3, 情感中嫉妒心理处于劣势,很多人同时有多个感情伴侣。四,性生活传统观念认为,性爱应是以生殖为目的的,而仅仅为了娱乐而进行性爱是一种堕落。五,婚姻生活90年代的同性恋者甚至把“结婚,离婚,因同性恋鸡奸罪入狱”当作人生中必经的三道关。而同妻人群对丈夫同性恋事情败露后态度温和,多是因为自己对同性恋甚至不了解,认为这并不是感情的事,只是玩玩而已。
  •     我没有看过那书的内容。只是单纯的知道它事写关于同性恋的问题。对于这个中国人感觉可耻的问题,李她写出来,很 大胆的 写出来了。不要逃避我们的现实。中国是有同性恋的,我们就要去关注它。还有李银河她本人的确是不错的。也许是在美国学习了 ,思想开放了 。中国就是需要这种开放才能更大的 发展。同时,我也是对性对中国的许多问题感兴趣,也十分关注的人。

精彩短评 (总计51条)

  •     关于同性恋严肃的调研。随着同性恋题材小说流行,他们逐渐受到关注,可我们真的了解他们吗?他们在想什么,他们需要什么,我们知道吗?挺好的一本书,让我了解了很多。
  •     算是增加一些了解,想想怎么办。书中社会调查充分,写出了不同的心声(其中n对s写的信印象深)。二十几年前竟然有鸡奸罪流氓罪。
  •     少一星给时代问题。 看完觉得同性恋合法化收益的不单单是同性恋群体,更多的是对同妻这类角色的解放,他们真的太可怜了。
  •     针对于同性恋的说明文吧
  •     在同性相恋还是讳莫如深的年代,可以想象这部报告文学在采集整理时遇到的不易之处。然而这并未妨碍小波夫妇客观、有系统、甚至积极地正视分析这一现象。让我们得以充分地了解,最终有自己的判断。
  •     1.“性”这个话题不仅应该被正视,而且也应该被科学对待。 2.一直以为关于“同性恋”的刻板印象,不在于其本身的特质,而是因其处境而产生的,换言之,若将任何一类群体放在这个位置,也会有同样的现象发生。 3.从一种社会行为的视角来重新发现“同性恋”。
  •     虽然有点过时
  •     坦荡,跟李银河自传一样坦荡,讨论同性恋没有什么不妥,因为研究它是社会学这一学科的要求所在,就是这个态度。有一段明显是王小波写的,有他行文的那种幽默,看笑了。其他部分应该就是李银河写的了,因为像论文和学术报告。哈哈。一对夫妻一起写作一本书,应该是件很浪漫的事吧,除去年代有些久远之外,没有什么不好的地方。
  •     虽然我是王小波脑残粉但还是得说这书比较无聊,调查叙述和理论史实的罗列。一星给王小波,一星给书中记录下的故事,一星给在那个年代做此类学问的勇气。
  •     2016年已阅
  •        上大学开始接触王小波的一些东西,但都是零零散散地看,第一本完整看的则是现在手边的《他们的世界》。这本书不大,十开,封面以银灰为主色,极其简单。书虽小,主题却很大很重:中国男同性恋群落透视。
      
       这个调查报告是王小波和李银河在经过长期问卷调查后于1993年发表的。即使距离他们写这个调查报告已经接近二十年了,但在今天,同性恋仍然是没有取得合法地位、不入流的,甚至有人谈之变色。试想八九十年代的社会环境,我们不得不佩服他们俩研究这个课题的勇气。
      
       虽然社会上很多人从心里不愿意接受,对他们视而不见,但“他们的世界”又确确实实是存在的。
      
       报告中关于同性恋成因的分析,分先天和后天,后天起主要作用。比如恋母情节;母亲把儿子当女儿养,给他穿女孩子的衣服玩女孩子的玩具。但我认为现在社会上还有很多同性恋最初因为从时髦、“入流”而进入这个世界。
      
       我最关心的是同性恋产生的社会问题,尤其是婚姻生活。我坚信,如果抛开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每个同性恋者都是不愿意结婚的。但是每个中国人都知道,生活在中国,面临的婚姻压力有多么强大。所以他们会结婚,不得不结婚!当然,他们会拖延,能拖多久拖多久。到了结婚的年龄不能不结婚,最主要的是怕身份的暴露,不管在外面再怎么玩再怎么疯,也不想身份暴露给父母和亲人。
      
       在八九十年代,有人概况同性恋者的“三道关”是:结婚、离婚、入狱。我相信有很多同性恋者结婚就是为了离婚。一个大龄未婚男子和一个离过婚的男子,所受到的“待遇”是不一样的。大龄未婚男子,身边会有众多的人猜测为什么不结婚,然后会有众多亲戚朋友帮忙介绍对象。然而不会有人急迫地帮一个离婚男子介绍对象。
      
       其实在同性恋的婚姻中,最不幸的不是男同性恋者,而是他的妻子。很多同性恋者在婚后都瞒着妻子仍然保持其婚前同性恋身份。虽然我也明白中国人尤其是中国男人面临的强大婚姻压力,但我仍然认为这种行为是极其自私以及不道德的。凭什么让他的妻子成为替罪羔羊?
      
       曾经有一段时间对现在同性恋阵容的扩大颇感无奈,但我觉得王小波又给了我希望。调查报告中有这样一段话:“两个男同性恋男人之所以不能长期在一起,是因为我需要的也是你需要的。同性恋大部分是胆怯的、文弱的,希望对方是彪悍的、阳刚的。一个男同性恋男人喜欢的是一个真正的异性恋男人,一个真正完美的男人。由于在一起时都希望对方更像男人,所以不能长久。”
      
       《蜘蛛女之吻》中那位同性恋者自白:“我始终在等待一个真正的男人,可是真正的男人要的是真正的女人。”这其中是何等辛酸。
      
       前段时间网上颇为流行“好男人都有男朋友了” 这句话。这其中又有多少无赖与不解?昨天看到那一段话后,我发短信给朋友调侃她,我说:“我们要对未来充满信心。王小波都分析过了,男同性恋喜欢的是真正的男人,真正的男人要的是真正的女人!”但是朋友回复我:“毛主席教导我们,盲目乐观是激进的做法。天知道,时代变了,真男人又是怎么想的?关键是真男人的比例没有王小波来告诉我们!”
      
       我一直强调我不排斥不反对同性恋,但有时又会愤愤不平,为什么有这么多男人要成为我们的情敌?不过换个角度想,如果轻易就被一个男人抢去的男人,就不是一个真正的好男人,我们又何必把他当宝呢?
      
      
  •     今天看了节选,刚开始不知道这本小说的指向,有点懵,后来翻看了简介,感觉很不一样,那个年代的社会学,那个年代的见解与研究,放置于今天,仍然新鲜、独到
  •     比后面的《同性恋亚文化》差了一点
  •     第一次看这么学术的书 虽然看的时候一直嘀咕觉得有些跟现在有些不太符合了 但是也是二十年前的东西了 开创同性恋新纪元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 而且都很有道理 比如沃芬特报告的恶与犯罪不对等 怎么讲 感觉如沐春风 但是问题到现在还是问题 比如还没得到重视 也还是没有处在开诚布公的地位 希望同性恋能有自己的人权 和普通人一样去爱去生活! 顺便知道了 很多词语的解释 专有名词
  •     唉也就是因为国内第一本著作才被大家捧的这么火吧,说到底其实真心写的一般,不只是学术性,各方面都很一般。不过王小波还是厉害的,由他主笔的部分明显文学性强很多啊。
  •     不只是研究,更是教导。
  •     以前不认识王小波,看了《沉默的大多数》和这篇报告,瞬间崇拜的五体投地。
  •     一年前看的,虽然限于技术原因,研究的对象不够广泛,得到的结论也不够准确,但这种努力还是值得肯定的。
  •     受年代所限,书中对后天形成有较强的认同,而且那个时代对同性恋的研究也并没有很深入。。但毕竟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这种追求真理的执着和好奇心值得赞扬。
  •     虽然公共厕所、公园结交同志已经看起来很过时了,但书中还是很多亮点,对成因的分类介绍很清晰明了、一些对同志的深访也直接呈现出他们的态度想法。在同志被贴上猥亵、鸡奸等罪名的当时应该是特别大胆的一种尝试。现在有耽美有卖腐,还是没有权利保障,不知道现在他们的世界到底是更开放还是更被娱乐化了。
  •     做学问最难的是实话实说
  •     我和母亲嘲笑过这本书,说它理论很多都非常过时,好像一本废话。母亲说:你不懂,那时候想要说这样的废话,到底有多么难。
  •     这种书没什么可推荐的,算不上科学研究,但确实是诚意之作。一个什么东西都可以选择的世界听起来真是有点可怕,祝福所有gay people
  •     参差多态,乃是幸福本源。尊重同性恋及其其他群体,存在即合理,尊重就好。
  •     目前为止看过的比较中肯、客观地描述了同志特点及生活状况的书。虽然本书写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有些观点比较陈旧,有些事实如今已发生了巨变,但其中许多信息至今仍然很具参考价值,对于认识同志群体仍然是一本不错的参考。
  •     最后一节的理论介绍真是大开眼界。
  •     作为一本了解这类人群的入门读物,我觉得很喜欢,前面几章不仅介绍了国外一些研究成果,也对人群做了简单的分类,并推测了若干种诱因,条理清晰,易读性比较好。后面有许多人的示例举证,虽然没有严谨的统计学分析,仍然可以对此领域的部分观点作出佐证,涉及的方面也比较多,值得一读。
  •     从作品的创作年代而言,这是一个很可贵的社会调查报告,对于同性恋在中国初期的一些看法和分析,值得了解。但是这个命题放在今天这个时代,有些不太适用、有些产生变形,但还是值得一看的。
  •     嘿嘿嘿!我给满分!
  •     今天读来有些过时了。比如网络交往方式都没有涉及。访谈的方式也不太喜欢
  •     介绍同性恋的书,大致看了一下。因为不是同性恋,所以没有深入的探究。该书比较早1992年,时效性差了些。
  •     中国最大的问题就是时代变化太快了…今天看来书中太多过时的且不深刻的观点在当时相必…
  •     20多年前的。……现在的情况该怎么了解 ?我得去搜搜。 老年代。缺了一章。
  •     这夫妻也是幸福的不行
  •     难。
  •     从当前角度看,其中的观点都可以说是common sense了,也说明他们的研究对社会的改变。
  •     初步开始了解心理学
  •     观点不深…倒是萌发了我对“单位”这个社会组织形态的兴趣…
  •     和美剧性爱大师异曲同工。这个东西,看你怎么看。
  •     和我想象中的同性恋世界差不多,为两位的勇气点赞
  •     具有时代先进性。可现世已变。
  •     相关了解
  •     尽管是92年的书,部分理论仍旧深刻。
  •     通俗易懂,虽然没有太深刻的内容。两次看的都是电子书,后一次花了两块钱在iReader上下载看的。
  •     你对某事一无所知,它就会因此而不复存在了吗? 而本书正是科普我国同性恋有关的相关知识,在九十年代,这是十分难得的了,它具有时代性,有助于我们了解上个世纪我国同性恋者的相关情况。但由于时代的局限,范围比较小。 但今过了二十多年,同性恋的生活方式的相关据我所了解的已经与当年有了很大不同了。
  •     王小波的书即使是讲这么一个严肃的话题,也能让你如小说一般流畅地读完!
  •     这就是一直被社会现况尽力掩盖的,一个有力量的群体的概述。
  •     纯属猎奇,以前觉得《北京故事》肤浅无聊,现在倒是觉得更像纪实。比起异性恋,同性恋确实更加纯粹快乐但也艰难飘零得多了。现在社会推崇腐文化,倒和希腊的观点不谋而合——只要美就好了,性别无所谓。然而,这却让真正的同性恋陷入了一个更加尴尬而窘迫的地位。
  •     22/了解自我本身
  •     金西的性倾向连续体:7个等级;其实,整个亚洲(包括中国)对同性群体的不宽容,不一定都是文化因素,而是由社会结构和国家的管制模式导致的
  •     听同性恋讲关于他们的故事,其实关于爱情,故事都是相似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