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务虚笔记》书评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3-4
ISBN:9787532114818
作者:史铁生
页数:603页

我的全部印象才是我

一打开这本书,作家史铁生就向你展示了那个写作之夜,混沌未开似的寂静,一个睿智者的自言自语,关于死亡和结束,也是关于生存和开始。死亡和生存,结束和开始是辩证的,是不分彼此的:我们叫作开始的往往就是结束/ 而宣告结束也就是着手开始。/ 终点是我们出发的地方。  接着作家就他的出身年月和甫有意识的时日之差别,阐释了过去、将来和现在对于我而言的意义:我站在今天设想过去又幻想未来,过去和未来在今天随意交叉,因而过去和未来都刮着今天的风。  而接踵而来的问题是我们真实地占有现在吗,现在有多久这一系列问题,作家自问自答:一切被意识到的生活一旦被意识到就已成为过去。/ 现在是趋于0 的,现在若不与过去和未来连接便是死灰,便是虚空。/ 未来的真实在于它是未来,在于它的不曾到来,在于它仅仅是一片梦想。  作家从时间的维度印证了真实的虚妄,那么,真实到底是什么?一个唯心的观点:真实并不在我的心灵之外,真实在心灵里雕铸我的印象,顺便雕铸了我,由此得出悖论:  我是我的印象的一部分/ 而我的全部印象才是我  我在阐述这个写作之夜作家的思辩的时候,很多地方不得不引用作家的原话,我很难用自己的话来抽象概括这些原本已经很抽象的哲思,这很像禅宗说的“不立文字”,能够准确说明事物的是事物本身,而能够确切表达作家思想的是书本身。我只能鹦鹉学舌,我无能为力。  这个写作之夜是个大而寥廓的苍穹,接着小说所要发生的一切都被它笼盖着,俗世男女分分合合所要演变的一切都逃离不开它的荫庇。作家就是站在这样视角俯瞰着,小说就是这样拉开帷幕。  我不想赘述这本书的任何情节,我不想唠唠叨叨说某男某女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因为作家想说的这不是这个,所以作家索性连名字都没有给他们,他们由一个个符号替代:残疾人C 、画家Z 、女教师O 、诗人L 、医生F 、女导演N 、政治家WR……这些就是小说的主人公。  情节呢,通常小说最吸引人的情节,在这里也是不重要的,它可以被一再重复。相同的情节,相同的遭遇被几个人,画家Z 、诗人L 、政治家WR一再重复地演绎着,而女主人公也在女教师O 、女导演N 、女孩T 之间变幻不定,这些对于作者来说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每个人的感悟,每个人受到的影响都不一样,每个人的心魂起点与去向都不同,这才有了他们不同的人生道路,所谓性格决定命运。  也许,由此可以看出作家并不是要表现一个或几个人物的完整的形象和历史,也不为记录一个或几个偶然发生的悲喜故事,他要表现的是对生命的一种印象,表现这种印象的真实。这正是所谓“务虚”。  “存在的核心是一种虚空,就象我之所以了解我自己是因为我通过与别人的心灵沟通以后对自己的体察,这种沟通并不是一个实在的接触,而是依靠我的一个设想、一个回忆、一个诉说,这些内容都属於无形的,是虚空的。”——史铁生  可以这么比喻,如果说这本小说是一个舞台,小说里的主人公进进出出在舞台上展现人生,然而他们不是主角。就像模特不是主角,主角是设计服装的设计师。这个舞台的主角是一种形而上的理念,是一种玄之又玄的哲思。所有的演出都是为了印证,印证这个写作之夜,或者其它。  所以,我无法说明这本书讲了什么故事,我说了一点,必然遗漏其它,我捕捉到了这个,不觉疏忽了那个。整个小说是浑然的整体,我无法抽出其中的一丝一线来说这就是它。  我是我的印象的一部分/ 而我的全部印象才是我  可是我还是要说我非常非常爱这本书。在这个园子里头的许多人说我是理性的,也许理性的人会和我一样爱上这本书。书中俯拾皆是的问题引发着我的思考:爱情是什么?那不泯的欲望都是从哪儿来呀,要到哪儿去?欢乐的肌肤相依一向都是走在怎样的路途上?那牵魂摄魄的所在,都是什么呀?  灵魂是什么?灵魂在哪儿?我在我的身体里吗?可是找遍我身体的每一部分都找不到我,找遍我的大脑的每一个沟回也都找不到我。  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吗?那你为什么苦苦地抛弃这一个,又苦苦地追求那一个?价值,可不是吗?否则你根据的是什么?你的爱与不爱,根据的是什么东西?或者,源于什么?……  这些问题,有的,作家回答了,在书中;有的,则没有答案。当我走进这本书,我跟随着他苦苦思索着。当我走出,我发现,我站在一个新的高度。

透彻心灵的悲伤

今天又在豆瓣上见到这本书,就想起了那高中时看这本书的时候那时看完这本书后就欣赏史铁生这人了情节忘得差不多,却记得一种透彻心灵的悲伤也许只有史铁生这样的人生才能体会吧

来自心魂的叩问——读《务虚笔记》

史铁生在写作《务虚笔记》的漫漫长夜,写下了如许耐人寻味的话语:我是我的印象的一部分,而我的全部印象才是我。在写作之夜里,不尽的思绪纷至沓来,在作家的印象中,时间与空间往来自由,不受限制,人物之间随机的穿插、混淆、重叠,既一矢中的,又漫漶不清。在给柳青的信中,史铁生坦言,《务虚笔记》亦可称为《心魂自传》,说它是一部小说,只不过是因为实在不知道它是什么。“我不关心小说是什么,我只关心小说可以怎样说。”史铁生的本心也不在于塑造完整的丰满的有血有肉的以及诸如此类的我们耳熟能详并引以为教条的所谓“典型人物”,他甚至断然否定作家塑造典型人物的能力。书中人物的名字皆由字母标出,诸如残疾人C、画家Z、诗人L、医生F、女教师O、女导演N……所有他笔下人物的经历,统统构成了他清夜自思的心魂历史。随着作者各种意识彼此混杂交织、奔腾涌动,有如静夜海波的潮涨潮落,我们得以窥见他那残缺的躯体中亘古不息的生命律动。史铁生相信,一个作家无论写什么,都是在写自己。——这样的话郁达夫说过,古今中外许多其他人也说过。这个在二十岁上就注定要与轮椅终生陪伴的少年,这个不得不终日在废弃的古园中苦思冥想、质问人生的少年,经历了几十年的岁月风霜,已经可以坦然面对人世间的风云变幻、沧桑浮沉。残疾与爱情是史铁生摆脱不了的永恒的人生命题,《务虚笔记》是作家试图破解人生密码的生命寓言。在这里,作家对诸如叛徒、欲望、昨天、差别、无极之维等命题进行了哲学高度的思辩。或许,在一部小说中过多的进行此类的思辩,必然有伤作品的艺术价值。历史已经无数次证明,提供完满答卷的作品,在岁月的风侵雨蚀中,往往会变得可笑和可鄙。——作家余华曾为此写过一篇短文《我能否相信自己》。然而,心魂的游荡又使得作家不得不在作品中留下大量生命的思考,心灵的独白。这是一个无法摆脱的悖论,也是《务虚笔记》的优点与缺陷。就我个人而言,我更喜欢史铁生关于少年初恋觉醒的一段描写,那种生命的真诚在无情的现实中被耻笑、剥夺的描绘,看后让人为之战栗。在人性的压抑与扭曲的过程中,我们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充当着肇事者与受害者的双重角色。在阅读《务虚笔记》的心灵之旅中,让人有如沉浸在一片无涯的记忆之海。载浮载沉,个人渺小得恰似风雨中的一叶孤舟。十分奇怪,我时常想到法国作家普鲁斯特。也许这两位作家没有什么可比性,那位在二十岁上就注定毕生困居在小屋里的少年,在当代中国就得到了世人的承认。而被后世誉为现代主义意识流小说开山大师的普鲁斯特——此种后世追认现象,在文学、艺术界已屡见不鲜。其创作的长篇巨作《追忆逝水年华》,即使对于专攻文学的人,也如面对着壁立千仞不得不望而却步。对于现代主义的意识流作品,常常存在着不同的看法。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所作的《尤利西斯》作为二十世纪最著名的小说之一,在兰登书屋的“二十世纪英文小说一百强”的评选中荣居榜首。然而在博尔赫斯看来,《尤利西斯》基本上是一部失败的作品。原因在于该文本所提供的内容过于晦涩难解。事实上博尔赫斯本人的作品,也常被人认为如同一座记忆的迷宫,充满着不可思议的神秘感和穿透力。自然,这亦不过聊备一说而已。

务虚笔记 典型人物分析

常常以为,生命是一场幻觉,一场华丽的葬礼。人们盛装而来,却殊途同归。“务虚”二字合我的口味,吸引我读完了史铁生的长篇。 在我看来。小说的目的是将所思所想贯穿于情节当中,重要的是思想,情节倒是其次。史铁生将感悟贯穿于不完整的虚拟情节之中,做得很成功。 一 关于死亡-------有感于女教师o 死亡是必然的,只是时间的问题。生命是脆弱的,生活中充满着磨难。人活于世,如同背负着重担的蜗牛徐徐前行。当人不足以坚强到承担尘世的痛苦时,自杀也不失为一种很好的解脱方式。但要有一点------尊严地死去。 O自杀的想法想必由来已久---------从WR坐上通往流放地的火车的那一刻起,在华丽而空旷的房子里漫长的等待中,支撑她的是一个渺茫的希望。 流放归来的WR饱经沧桑,眼神冰冷而落寞,他说他有更重要的事要做,不能再照顾O了。O漫长的等待盼来的却只是一个决绝的背影。 希望破裂的O再次将希望寄托于画家Z身上: “爱情和事业,哪个更要紧?” “当然是事业。” O微微一笑,等待着他改口。 “你以为有谁会去爱一个傻瓜么?”——这个男人心中只有艺术,没有爱情。只有拥有事业才能征服女人,获得崇拜——谁都不会是谁的谁,没有谁离了谁不行,大家最终都是要一个人走的。 伤心伴着失落日日夜夜难以排解。F夫人说;“她心里有事!”我以为真正的痛苦不是嚎啕大哭,而是死寂的沉默,如同一条黑色的河流缓缓流淌,任凭两岸繁华如斯,内心平静不起波澜。O寻死的想法由来已久,只不过一直在等待一个合适的契机,以便理所当然的死去--------情况大概就是这样的。 二 关于强权 不公正 反抗------有感于WR WR像极了从前的我……应该承认,世界是不公正的,强权总是存在的,被压倒的无辜者是很多的。当这些人重新站起来的时候,会分成两种人:一种企图压倒别人;另一种渴望建立一个公平的社会制度。WR属于后者。我很喜欢流放归来的WR:饱经沧桑,眼神坚毅,目光冰冷,内心坚定,对人对事认识深刻,不再抱有幻想但仍怀有希望,勇敢地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甚至不择手段。如放弃了O与高官女儿结婚------“我知道,这不是爱情,但我需要她!”WR为什么一心想要当官?——“我希望不再有人被困在世界的隔壁,那种滋味是不好受的!”“只有权利,能真正做成一点什么事,尽管那也许是,皇帝的又老又丑的屁股。” WR是徒劳的。心寂寞,世界所以寂寞,即使花开遍地,看到的也是落英纷纷。哪怕是在异常喧嚣的环境中,寂寞感也会突然铺天盖地席卷而来,瞬间沉默下去。 三 歧视 伤害 报复 追求高贵------画家Z 画家Z最爱画的是一根白色的羽毛,舞动,空灵,高贵,冰冷。 当Z发现姐姐M被继父强奸时,他高喊着:“杀了他,杀了他…….”是“他”还是“它”?是“它”吧?是高贵对下贱的歧视吧?Z永远记住了从那座美丽而空旷的房子中传出的声音:“从哪里来的野孩子?”他要复仇,对象不是继父,而是歧视。方式是追求高贵。为此,他没有与爱恋着的贫贱的M结婚,面对着华侨将丑陋的母亲介绍为保姆,与美丽高贵的O结婚并热恋得近乎虐待------瞧,这么高贵的女人是我的了,我还不高贵吗? 文中反复出现的白色羽毛是高贵的象征。Z变态的举止展现出内心的伤痛。——大家活着都不容易,为什么要彼此伤害?高贵又如何?贫贱又如何?最终不都在时间的冲刷下归于平淡了吗?“能者劳,智着忧,无知者无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南华经》)羡慕那些看破红尘,宠辱皆忘,放浪于形骸之外的先哲们。玩世不恭也是灵魂存在的一种很好的方式。 四 纵情 无情--------诗人L L 爱很多的女人。 “诗人在一个个没有名字的女人身边睡去。他并不太挑剔,妓女也好,有夫之妇也好,像他一样的独身者也好,这无关紧要。”“他真是没有想到会是这样,你的是你的,我的还是我的,分手时并不去想再见也不去想再也不见。” ------其实L谁也不爱,他只爱跟她们在一起时的自己! 五 生命的枷锁 残酷 --------残疾人C 我应该感恩,我身体健康,四肢健全。 我应该感恩,我有一个温暖的家,有爱我的父母。 我应该感恩,我吃得饱穿得暖,可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拥有自由。 我本应该很快乐的,可为什么常常会陷入忧郁? 冥冥中有个冷酷的声音突然想起:“寂寞,是自找的!” 也许,就是这样吧 ! 高中时我写过一篇文章《残缺之美》,得了很高的分数。可是,我想问: 如果可以选择,残缺或完美,你选哪个? 谁愿意做残疾人? 我们赞美残缺,本身不就是承认了完美比残缺更好么? 就像老师表扬一个差生考试终于及格了一样,本身不就承认差生比别人有差距么? C因为残疾,行走不便,即使与X真心相爱,也还要承受多方的压力: 爱她,就不要同她结婚,因为你不能给她幸福。 结婚,说明你并不爱她,因为你毁了她的幸福。 这怎么看都像一个悖论。 平凡人也有追求幸福的权利,不是吗? 人与人生来就不是平等的,是吗? 人们努力奋斗就是要挤到生命的高层,以便享受生之乐趣,是这样吗? C一定会想,为什么是我,而不是别人?其实这世界上很多东西是没有答案的,人只是脆弱而卑微的动物,苟延残喘地生活着。余华说:“人只是为了活着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以外的任何事情而活者。”并不见得是我们走过生命,而是生命走过我们,不见得是乐符组成的音乐,而是音乐要求音符那样去连接。“就像昼与夜,是时间的连续。就像昨天的你和今天的你,还有明天的你,那是你的继续是同一个人的继续。人山人海也是一样,其中的每一个人,一百年后最多二百年后就没有了,但仍有一个人山人海在继续,一如既往地喧嚣踊跃梦想纷纭。” “我曾走过山走过水,其实只是借助它们走过我的生命;我看着天,看着地,其实只是借助它们确定着我的位置;我爱着她,爱着你,其实只是借助别人实现了我的爱欲。” 六 平静的火山口 责任 灭欲 ---------F医生 一夜白发为红颜。 有时我在想,假如我是 F,我会怎样?一边是父母,一边是爱情,作何取舍? F:“要是一个人不得不放弃他的梦想,上帝应该允许他把那些梦想忘记得干干净净。” 他就像一条流量均匀的小河,任两岸喧闹抑或荒疏,无喜无怨不惊不废一年四季以同样的速度耐心地流淌,流经在医院与家之间。 二十年后的F就算重新找到N还会找回从前的那份感情吗?时间总是不停地教人学会遗忘。有什么话要说就趁早说吧!有什么事要做就快点做吧!有什么人还放不下就去找她吧!生命短暂,不容许等待。


 务虚笔记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