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低碳创新系统

出版社:陆小成 中国书籍出版社 (2012-09出版)
出版日期:2012-9
ISBN:9787506831963
作者:陆小成
页数:233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在国家创新系统理论和方法研究的基础上,从区域科技创新和低碳经济发展的特点出发,界定区域低碳创新系统的内涵、结构、功能和运行机制,初步建立区域低碳创新系统理论分析框架。区域低碳创新系统理论既是对国家创新系统理论的深化,又是对区域经济理论的拓展。主要创新观点如下: (1)从低碳经济与区域创新系统互动的层面,研究全球气候变化的区域响应机制是一个比较新的视角。本书从全球气候变化与区域响应、低碳经济与区域创新系统等相互关联的视角,探讨区域低碳创新系统的概念、特征和分类,分析区域低碳创新系统与国家低碳创新系统的区别与联系,指出区域低碳创新系统是国家创新系统理论的进一步深化,是全球气候变化与区域响应机制研究的新领域、新视角和新方向。本书认为,区域低碳创新系统的构建是区域创新系统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有效响应机制。 (2)提出区域低碳创新系统概念及其分析框架,并对其结构与功能关系进行系统考察。 学术界对循环经济、绿色经济有比较多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对于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的区别与联系,以及区域生态系统与区域低碳创新系统的关系分析不够。对此,立足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宏伟目标,初步认为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密切关联,但低碳经济不仅注重对资源的循环利用与可持续发展,更注重于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注重于节能减排的具体技术与政策措施的创新研究,比循环经济更有针对性,更能突出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基于此背景,本书系统诠释区域低碳创新系统与全球气候变化环境的内在联系,通过分析区域低碳创新系统功能与结构的互动关系、运行过程等。 (3)构建区域低碳创新系统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综合评价方法对区域低碳创新系统绩效进行实证研究。 科学的节能减排指标体系、准确的节能减排监测体系和严格的节能减排考核体系是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有力保障。但关于节能减排考核体系的研究,目前多限于广泛的定性论述,定量研究成果尚不多见。本书初步探讨如何定量的描述区域低碳创新系统,并提出低碳创新系统综合评价模型,如下图5所示。通过分析低碳创新系统的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从低碳创新的视角考察区域内各种资源的配置是否合理,运用区域低碳创新系统理论框架,构建区域低碳创新系统指标体系,采用综合评价方法对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低碳创新系统进行综合评价。本书构建的区域低碳创新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将为评价全国其他区域低碳创新绩效提供重要参考。

内容概要

陆小成,男,1978年生,湖南耒阳人,中共党员,中南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清华大学科技政策博士后,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管理所低碳创新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湖北大学兼职教授、MBA硕士生导师,北京城市发展研究院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区域低碳创新系统、产业集群、公共政策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北京市社会科学院青年课题、北京市社会科学院重点课题等10项。已出版专著5部,在《科学学研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中国科技论坛》、《科技进步与对策》、《科学技术与辩证法》、《统计与决策》、《科学管理研究》、《系统工程》、《情报杂志》、《新视野》、《财经理论与实践》等CSSCI、CSCD来源期刊上发表论文40余篇。

书籍目录

第1章 绪 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1.3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1.4 主要创新点 1.5 研究方法 第2章 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区域创新系统的低碳要求 2.1 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与条件 2.1.1 全球气候变暖的历史背景 2.1.2 全球气候变暖的基本条件 2.2 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 2.2.1 人口生产 2.2.2 工业生产 2.2.3 农业生产 2.3 全球气候变化对区域经济社会的影响 2.3.1 自然环境层面 2.3.2 经济建设层面 2.3.3 政治与社会层面 2.3.4 人类健康层面 2.4 减缓全球气候变暖:区域经济的低碳创新要求 2.4.1 低碳经济模式: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然要求 2.4.2 低碳创新发展: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选择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区域低碳创新系统的结构一功能模型研究 3.1 低碳创新系统:区域创新系统概念的新发展 3.2 区域低碳创新系统的结构—功能模型分析 3.2.1 区域低碳创新系统的构成要素 3.2.2 区域低碳创新系统的网络结构 3.2.3 区域低碳创新系统的结构—功能模型构建 3.3 区域低碳创新系统的运行过程 3.3.1 低碳技术预见 3.3.2 低碳知识创造 3.3.3 低碳技术实现 3.3.4 低碳技术传播 3.3.5 低碳技术应用与反馈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区域低碳创新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4.1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目的与意义 4.2 区域低碳创新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4.2.1 科学性与实用性原則 4.2.2 系统性与层次性原則 4.2.3 动态性与稳定性原则 4.2.4 可测性和可比性原則 4.3 区域低碳创新系统评价指标体系 4.3.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与依据 4.3.2 区域低碳创新系统指标体系的设计 4.4 区域低碳创新系统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 4.4.1 评价指标的预处理 4.4.2 指标权重的确定 4.4.3 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4.4.4 层次总排序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区域低碳创新系统综合评价实证研究——对中部六省的比较分析 5.1 中部六省低碳创新系统构建及其现状评价 5.1.1 区域低碳创新系统的构建:中部六省崛起的重要引擎 5.1.2 中部地区六省加快低碳经济创新发展步伐 5.2 数据采集及其比较 5.2.1 低碳创新经济增长水平 5.2.2 低碳创新能源消耗水平 5.2.3 低碳创新资源利用水平 5.2.4 低碳技术创新水平 5.2.5 碳排放及处理水平 5.3 评价指标的预处理 5.4 计算指标权重 5.5 综合评价及结果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区域低碳创新系统政策选择——以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为例  6.1 区域低碳创新系统与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 6.1.1 低碳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是两型社会建设的突破口 6.1.2 发展方式和消费模式的转变是两型社会建设的关键 6.1.3 低碳政策环境和文化环境是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保障 6.2 长株潭城市群低碳创新系统构建的机遇和基础 6.2.1 两型社会建设赋予难得机遇 6.2.2 品字型结构发挥区位优势 6.2.3 低碳型能源构筑发展动力 6.2.4 产业基础彰显低碳愿景 6.3 长株潭低碳创新系统构建实证分析 6.3.1 长沙区域低碳创新系统的构建实践 6.3.2 株洲区域低碳创新系统的构建实践 6.3.3 湘潭区域低碳创新系统的构建实践 6.4 长株潭城市群低碳创新系统建设的问题分析 6.4.1 低碳技术创新能力不强,产学研合作不够紧密 6.4.2 产业布局不够合理,资源与环境压力比较大 6.4.3 低碳政策支持乏力,低碳创新型人才缺乏 6.4.4 资源配置失衡,低碳创新机制不够完善 6.5 区域低碳创新系统的政策选择: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 6.5.1 加强低碳技术创新,构建城市群低碳创新系统 6.5.2 加强低碳产业布局和试点,完善低碳创新政策体系 6.5.3 加强低碳能源开发与高效利用 6.5.4 倡导低碳城市消费与营销,构建低碳社会 6.5.5 发展低碳建筑与低碳交通,加强城市群生态环境治理 6.5.6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拓展低碳创新道路 6.5.7 建立低碳创新系统评价体系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基本结论 7.2 研究不足与研究展望 附录一 中国低碳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研究 附录二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中国低碳屋顶发展对策研究 附录三 国家低碳创新系统的构建:应对气候变化的道路选择 主要参考文献

编辑推荐

《区域低碳创新系统:综合评价与政策研究》是由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区域低碳创新系统:综合评价与政策研究》主要内容包括: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区域创新系统的低碳要求;区域低碳创新系统的结构—功能模型研究;区域低碳创新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区域低碳创新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等。


 区域低碳创新系统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