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的文学引渡

出版日期:2015-12-23
ISBN:9787549577617
作者:邵燕君
页数:468页

内容概要

邵燕君: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2004年创立“北大评刊论坛”,2015年创立“北京大学网络文学研究论坛”,任主持人。现任中国文艺理论协会网络文学研究会副会长,《网络文学评论》特邀副主编。著有《倾斜的文学场——中国当代文学生产机制的市场化转型》《美女文学现象研究》《新世纪文学脉象》等。

书籍目录

自序:我为什么要研究网络文学?
上编:立场与方法
传统文学生产机制的危机和新型机制的生成
面对网络文学:学院派的态度和方法
网络时代:“新文学”传统的断裂与“主流文学”的重建
在“异托邦”里建构“个人另类选择”幻象空间
——网络文学的意识形态功能之一种
在没有机会做人的时代,如何做一条舒服的狗?
——中国当代青春文化中的犬儒主义
网络文学的“网络性”与“经典性”
“正能量”是网络文学的“正常态”
网络文学2014:多重博弈下的变局
“媒介融合”时代的“孵化器”
——多重博弈下中国网络文学的新位置和新使命
网络时代:如何引渡文学传统?
下编:网文课堂
“心怀读者”与“静待知音”
——《浮沉》作者崔曼莉做客北大网文课堂
初写者该如何写网文?
——千幻冰云做客北大网文课堂
晋江文学城:“女性向”文学网站的兴起与现状
——冰心做客北大网文课堂
探索网文的新可能
——血酬做客北大网文课堂
耽美的承担
——著名网络作家风弄做客北大网文课堂
以“爽文”写“情怀”
——著名网络作家猫腻专访
《北京大学网络文学研究论坛报》发刊词
中文系首开网络文学写作课程:热血入场,冷静观察
中国网络作家生存状态报告
附录:中国网络文学大事记(1987-2015 )
后记

作者简介

本书为作者5年来从事网络文学研究、教学工作的成果总结。上编“立场与方法”是精选的代表性论文,这些论文提出的观点曾在网络文学研究领域以及网文圈产生很大影响。下编“网文课堂”,精选网文界嘉宾应邀参加北大中文系网络文学研究课交流的报告。另附中国网络文学大事记,对网络文学近20年来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
本书的核心理念是讨论网络时代如何引渡文学传统,即在媒介革命的视野下,理解网络文学,研究网络文学,建立一套适合网络文学的评价体系和批评话语,并将之与更广阔的文学史脉络连通。


 网络时代的文学引渡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本文来源:http://bjwb.bjd.com.cn/html/2016-06/24/content_44731.htm“中国当代文学的主流很可能将是网络文学。”儿童节那一天,在北京大学的一间教室里,举行了一场名为“网络时代的文学”的对谈。对谈嘉宾有三个人,一位是作协副主席李敬泽,一位是北大中文系教授陈晓明,还有一位是北大中文系副教授邵燕君。前两位,可以说都是当代纯文学的扛旗者和守护人(陈晓明有一本著作即名为《不死的纯文学》),而后一位,却是宣布纯文学走向穷途、由传统文学研究投入网络文学研究的“叛逃者”。这场元气淋漓的对谈并未因“三观不合”而呈现出辩难之势,台上的人殊途同归地关心着一个问题,那就是当代文学的未来前途及其可能性。台下满满坐着的,大多是中文系在读学生。对于这些成长于学院中的天资聪颖的90后、95后来说,所谓“文学”早已分裂为两个场域:课上专业学习的是一种,对鲁郭茅巴老曹一系列经典都能写出极好的论文,考出极佳的分数;但课下乃至上大学前陪伴其阅读成长的却是另一种,说起各自倾心的奇幻、修仙、穿越、言情等诸种网络文学类型流派来,亦是一个个异常优秀称职的“粉丝”,能够描画出完整的谱系。作为介入网络文学研究较早的“学者粉”,邵燕君正在带领她的这些拥有全新阅读经验的“学生粉”,于一个全新的场域内开天辟地。她曾经也困惑过,怀疑精英批评能否与向来被视为“通俗”的网络文学进行有效对话,而在这种对话中又能否妥当安置自己的知识分子立场。但随着网络文学越来越显现出自身作为主流的趋向,以及“网络性”无处不在地成为了媒介变革时代的特质,她开始越来越清晰地意识到,自己和这一代的当代文学学院精英应当成为“引渡者”,将网络时代的文艺引渡至更广阔的文学传统,守望文学精灵的重生。转向:纯文学研究者的绝望邵燕君和一般的中文系老师有点不同。她非常“新”,在北大开了网络文学和新媒体研究的课程,密切关注着学生关注的热点,时下大热的《欢乐颂》、《亲爱的翻译官》、《余罪》等都是她的兴趣所在。从去年年末到今年年初,她连续推出了三本新书:《网络时代的文学引渡》、《新世纪第一个十年小说研究》、《网络文学经典解读》。另外,她还编选了《2015中国年度网络文学》,分为男频和女频两卷。这些,都可以看做她从事网络文学研究以来的阶段性总结。《网络时代的文学引渡》是邵燕君这些年关于网络文学的论文集,重新编选时她坚持不做大的修改,保留了写作发表时的原生态。按时间读下来,不难发现她理论观点的内在生长性:至少在2009年,她还认为网络小说“仍然是作为主流文学的一种补充形态而存在的”,话语间带了法兰克福学派的精英立场;但短短两年后,持续的观察让她开始预言“中国当代文学的主流很可能将是网络文学”。现在,随着拥有3亿读者的庞大群众基础,这种判断已然明确:“网络文学就是当代文学。”对于一个学院知识分子来说,这种“转向”,当然是一种寻找新的学术空间的尝试,但对于邵燕君本人来说,却多少有些探路者走到路尽头时的不得已。八十年代后期她进入北大中文系求学的时候,当代文学史的下沿正是处于鼎沸期的先锋文学,文学从政治向自身的内转令她兴奋于“正统”的回归,但先锋文学显现出的技术化操作倾向,又让她开始怀有一丝警惕。硕士毕业后,她做了一段时间的文化深度报道记者,这段媒体经历对她最大的意义在于,让她看到了象牙塔所遮蔽的文化生产背后的读者,从机制的层面去重新思考当代文学。这给予了她新的灵感。几年后,她重回校园攻读博士,研究重心已由文本转变为当代文学生产机制与市场化转型。2004年,她留校做教师,依然延续着她特有的那种对于“现场”和“当下”的敏感性,开始组织学生进行规模颇大的评刊活动,即一期一期地阅读、评论十种主流文学期刊上的最新作品。在一个以“期刊发表-出版”为几十年基本范式的文学生产机制下,邵燕君相信自己站在了当代文学写作的最前沿并抓住了其主流,但坚持做了六年后,她却越来越省察到一个令人悲观的事实:曾经能让余华、莫言、路遥等县城、农村青年通往文学殿堂的大道坦途,日渐成为了一条远离人群的荒僻窄径。刚开始评刊时,邵燕君对另一个网络文学场中蓬勃生长的力量还一无所知。而今天当她往回捋顺时,发现自己正好错过了彼时中国网络文学悄然度过的第一个五年期。如同曾经长期处于有效期的文学期刊机制打捞了广大底层作者那样,互联网让更多在现实中没有门路的文学爱好者实现了梦想,甚至已成为“大神”。她终于开始模糊觉得,这样一种焕发着勃勃生机的新机制,或许是更“当代”的。“我们都是纯文学圈子的,但我作为一个当代文学研究者,如此‘扎根基层’,走在前沿,都没有注意到网络文学。有一道强大的阻隔,让我们视而不见。”这种阻隔,她命名为“傲慢与偏见”。在《新世纪第一个十年小说研究》中,回过头来的邵燕君对这十年的各种文学形态做了平行的论述。在讨论纯文学时,她不断描述着“困境”:现实主义叙述的困境、乡土叙事的困境、“个人奋斗”成长模式的困境……文学缺乏超越性的思想资源来解决这些困境,但这不是作家个体的问题,而是整个信仰体系和乌托邦系统的崩塌。现实无法造梦,但网络用一个金手指就可以,底层奋斗者依然可以依靠“设定”的存在来反抗强权匡扶正义——至少在文学的层面上,困境能够绕过现实主义对真实性的要求而得到合理解决。学者粉:网络文学的入场券尽管冷静地意识到传统体制的问题,尽管对来自学院研究的“傲慢与偏见”有率先的反省,但最初从纯文学话语体系中转入网络文学时,邵燕君找不到一块属于自己的敲门砖。在一次作协组织的传统批评家对网络文学进行“探路”的任务中,她被分配去读当时大热的网络作家“我吃西红柿”的作品《星辰变》。这是一部所谓“小白文”,情节单调沉闷、套路反复,虽然她挺认真地去看,但到后来也实在看不下去了。只不过,“大多数传统作者可能看第一眼就看不下去了,我是看到第四本看不下去了。”出师不利。邵燕君坦言,当时自己有点“往后退”,想撤离这片预备开辟的阵地。然而没过多久,她经人介绍读了网络作家猫腻的小说,对那种厚重的“文青”情怀一见倾心,成了一名“学者粉”——也是到后来她才明白,其实网络小说的要义是选出自己的那盘菜,粉丝文化的性质使其读者群之间时常有互斥。“学者粉”(aca-fan)是个从西方来的概念,意在研究者能够更积极地接近和参与文化研究对象。换句话说,是从有距离的研究,转变为某种“有爱”的研究,消弭高高在上的态度。邵燕君认为这是理所应当的:“我也是个粉丝了,我才有资格说话了。以前我们都是要假装自己很客观,但批评一个作品时,你和它的距离未必要比你喜欢它时远。文学本身就是打动你,让你的感情卷入,如果不动情,为什么要研究它?”从学者到粉丝的换位,让邵燕君获得了一张网络文学场的入场券,也让她重新思考了许多问题,譬如对精英标准的反思、网络文学独立批评话语系统的建立等等。尤其是对于网络文学之“网络性”的认识,如果不意识到其生产机制中最重要的这一点,是无法站在精英立场上侈谈“文学性”的。邵燕君觉得,做网络时代的粉丝是幸福的,因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能够“在一起”。评传统期刊时,她和学生们每年要做一个选本,这是一项很累的工作,因为完全是一个封闭的体系,一切需要自己去评判。但网络小说不然,“只有所有的网民才能读完所有的网络小说”,千千万万未曾谋面的粉丝相互“安利”、评审、淘汰,使得评审机制自发形成,也为编网文年选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和公允性。譬如邵燕君自己,就曾吃下了不少学生的“安利”。即使已经对猫腻的作品极为熟稔,邵燕君还是下了音频版反复听。对她而言,这已经是一种习惯和陪伴。这种陪伴式的“爱”,从性质上来看,和任一个普通追文粉丝对于“大神”的感情别无二致。在她的影响下,儿子也迷猫腻,中考那天中午都是听着猫腻午睡,醒来接着去考试,如同再平凡不过的日常。引渡:这一代人的文学和学术前几天《魔兽》电影首映,邵燕君发朋友圈说,为了陪儿子看电影,做了三小时功课来熟悉前史。她并非粉《魔兽》,但她知道它在游戏史上的地位,在面对它和它的拥趸时也就须得求得“信息对等”。如此,学院也才能为网络文学正名。这让人联想起金庸。许多年前,也是通过严家炎、陈平原等专业学者的“正名”,金庸方才登堂入室,为文学史所接受。“这不能解读为品位有问题,来自传统的指责,至少在他们这里是失效的。”但任何事都无法一厢情愿。邵燕君说,正不正名是次要,重要的是对于“他们”来说,“我们”的研究话语有没有比较大的意义。当然,还有对于“我们”自己的意义。她的几个学生曾在论文后记里写,读网络文学是他们从小的喜好,但即使在中文系,他们都不知道这些也可以拿来作为文学研究对象,只好压在心里。“不是给别人正名,先是给自己一个解放。我们自己要承认自己的欲望。”在她看来,网络文学就是直接针对人的欲望的,以不同的类型呈现出来,又以不同的设定来达成合法性。类型的衍生所折射的,是现实中人的价值取向、心理状态。即如从琼瑶到《步步惊心》到《甄嬛传》,反映的是当代女性的爱情心理蜕变。从这个意义上说,看似脱离现实的网络文学,其实一直迂回而深切地关切到了现实个体。类型研究是邵燕君网络文学研究的重要方面。在《网络文学经典解读》一书中,便是对奇幻、修仙、玄幻、盗墓、穿越、耽美等类型中的代表文本进行分别论述,书后还梳理了各重要类型文的发展简史。网文经典的建立和网络文学史的溯源,也是她现在重要的工作内容。对于网络文学来说,无论是“经典”,还是“文学史”,似乎都显得太庄重,或者太早。然而若一旦明确了其“当代文学史”的属性,就会发现这项工作的急迫性。“放到过去来看,20年才刚刚开始,但网络文学很特别,是爆炸式的,已经有了自己一套全新的资本化生产机制。”传统文学研究出身的邵燕君秉持着一贯的对于材料的重视,“现在是特别好的收集史料的时机,创立网站的大神们都在,能够进行第一手的归纳和分析”。她对于“经典”有一番界定,便是其能否在某一类型发展史上起到重要作用。以往被用于纯文学的专业文学理论,也开始被用到了网络文学研究上,这当然是学院派的所长。2011年,哈佛大学教授王德威曾用异托邦的理论阐释科幻小说《三体》,后来成为了对于《三体》的经典论述。邵燕君说,她的学生在面对多变的网络文学时,渐渐有了一种对于理论的迫切性。福柯、罗兰·巴特等思想家都成为了可引用于网络时代的资源,“他们没有见到我们这个时代,却早已嗅到了这个时代即将到来”。邵燕君常常跟学生说,他们赶上好时候了。“若非千年一遇的媒介变革,学术新人怎么可能还在读书期间就拥有了‘原住民’的话语资格,就要准备挑起学术大梁?网络文学研究终究是网络一代的事。”她希望,自己是一个“引渡者”,载着一代人在这个众声喧哗的时代里顺利过渡到彼岸,在那里开创一个新的世界。
  •     本文转自:http://news.xinhuanet.com/book/2016-05/23/c_129006965.htm邵燕君:对中国当代文学绝望 将眼光聚焦网络文学 邵燕君对文学期刊和前沿小说进行六年观察和研究之后,认为那个曾经让中国新文学传统和小说创作大放异彩的文学组织形式,在疏离读者、闭门造车和自弃文化领导权的路上越走越远。  邵燕君,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2004年创立“北大评刊”论坛,任主持人。2010年前后转向网络文学研究,2011年起在北京大学中文系开设网络文学研究课程,率先探索网络文学研究方法和教学模式。  在未名湖东北侧一座古色古香的院落里,自北大中文系主楼延伸而出的花园小径连着一排石阶,邵燕君平日里就在石阶上平房中的一间内办公。她戴着细框眼镜,面色红润,笑容可亲,在接受采访前,先泡好两杯茶,才慢条斯理地坐在茶几西侧。  茶几上摞着她今年刚刚出版的三本新书:《新世纪第一个十年小说研究》、《网络时代的文学引渡》和《网络文学经典解读》。据她介绍,第一本是自己前一阶段的学术成果,后两本才是她正在进行的工作,并占据着她当下全部的精力。  邵燕君1986年考入中文系开始研究文学时,网络小说尚未萌芽。她绝不可能预料到,三十年后的自己,会把“有爱”、“初心”、“穿越”、“种田”这些曾经闻所未闻的网络新词常挂嘴边,并掺杂在严谨而精炼的学术术语中,融入正式的发表和写作。  她更不会想到,自己向网络文学发声的底气,竟必须依靠“粉丝”这一草根身份,而无法从“学者”这一学院派不证自明的精英定位中获得——想当年,她开论批评张承志、张炜、余华、格非、白先勇这些小说大师时,也没有体验过这种对发言资格的怀疑与焦虑。  从“60后学院派”到“学者粉丝”,邵燕君因何“叛逃”名正言顺的传统文学批评领域,而投身于变幻不定又可能本就不属于自己的网络潮流?学者与粉丝的身份矛盾能否真正调和?学院精英在网络时代又该如何重新定位?这是她在自己的三本新书中必须直面的追问。  “越是在资本横行、大众狂欢的时代,越需要建立精英标准,而这正是学院派的义务。”  回到初心  对中国当代文学绝望“硬着头皮”闯入网络文学  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正当中国当代文学界欢欣鼓舞,准备迎接文学盛世之时,邵燕君却对传统主流小说的生产机制和生命力早已“绝望”。  翻开《新世纪第一个十年小说研究》,悲观的气氛萦绕不散。萎缩、危机、困境、解体、坏死……这些严重的词汇暗示着,以“作协-期刊”和“专业-业余”作家体制为中心的传统主流小说生产机制,从世纪之初便已走向不可逆转的穷途。  邵燕君对文学期刊和前沿小说进行六年观察和研究之后,认为那个曾经让中国新文学传统和小说创作大放异彩的文学组织形式,在疏离读者、闭门造车和自弃文化领导权的路上越走越远。她说:“(新世纪中国小说)不好看在哪儿,我完全知道,所以比大家都绝望。”  莫言的获奖,在她看来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中国作家的“诺奖焦虑”,为他们今后的创作减少一个“心结”。新世纪中国小说为数不多的优秀作品也不过是旧生命的余光,“没有进一步生产的生机。”  邵燕君对传统主流小说的“死缓”判决,与其说是一个学术判断,不如看作一次个人宣言。对过去研究对象进行如此极端而不留余地的否定,其实是为自己转向网络文学研究布置一道“逼上梁山”的命运背景。而她停办从2004年开始主持的“北大评刊论坛”,更是以一种决裂的姿态,逼迫自己硬着头皮,闯入网络文学的领地。  偶遇“孤本”  成为“猫腻粉丝”给“网文大神”写颁奖词  如果不是偶然读到网络“大神”猫腻的《间客》,仅凭一颗“初心”闯入网络文学世界的邵燕君,也许很快就要遭遇另一次“绝望”。这部让邵燕君拿来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作比的网络小说,在玄幻的背景下讲述了一个小人物许乐的成长故事。  与同类型作品的主人公不同,许乐不会为自己和亲人的利益不择手段,而是始终在人类终极关怀的意义上遵从着道德良心的要求。这种让作者猫腻津津乐道的“情怀”,在邵燕君那里成为“启蒙主义精神在网络时代的一种回响”。  猫腻的作品质量为邵燕君提供了研究网络文学的信心,更为关键的是,“猫腻粉丝”这一身份让她拿到了一张进入网络文学讨论的“入场券”。  初来乍到时,面对网络小说陌生的黑话系统、繁复的类型和多变的文化构成,邵燕君很快认清了自己的“外地人”属性。相比自己开设的网络小说课上那些本是资深粉丝又正在接受学院教育的学生,她处于不可避免的劣势。  邵燕君承认,自己至今阅读的网络小说量也不大,真正欣赏的作品不多。猫腻“逆流而上”的作品难得一见,几乎可称“孤本”,也成为她的“救命稻草”。而这种巧合而成的粉丝关系,也在“学者粉丝”这一身份中埋下了内在的矛盾。  她在《网络时代的文学引渡》中对猫腻的论述,与她在《新世纪第一个十年小说研究》中对毕飞宇、杨显惠等传统小说家的评论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她形容猫腻“小说的调子恢宏而明朗”,分析的重点落在猫腻的“情怀”,并由他对人的关注衍生出两个副命题:独立人格的自我实现和对人生意义的积极肯定。  在网络小说庞大创作量的背景下,这种分析显得过于“奢侈”,不太可能成为处理网络文学的“常规武器”。而出身“草根”的猫腻经由精英学者的阐释已“登堂入室”,他以金庸、路遥和鲁迅为文学偶像的信息,更塑造了其小说贴近新文学的形象,与网络文学已不处于统一文化阶层。这样的猫腻,还能代表网络作家吗?如果不能,邵燕君的“粉丝”身份也将随之瓦解。  更为有趣的是,在第二届“腾讯书院文学奖”颁奖前夕,邵燕君在与猫腻面对面的访谈中为他读了自己所写的“完整版授奖词”。虽然对猫腻口称“猫大”,但邵燕君身为精英学者,除非完全放弃拥有授奖资格的“精英”立场,很难与自己的“大神”形成普通“粉丝”与“大神”间的单纯关系。  错位导向  立足精英立场欲“文学引渡”  努力成为“学者粉丝”的邵燕君,从来没有想过要放弃学院派的精英立场。这是她的精神来源,也是她的立足之本。选择猫腻,根本原因是因为他的作品符合自己的文学品味,能够欣赏。开设网络小说课程,是为了训练学生们的学术能力和理论修养,让这些资深粉丝能够把网络上的“土著理论”和民间话语体系,翻译成凝练准确的学术语言。  然而,谁真正需要这种欣赏和翻译呢?不是网络小说写手,不是网文读者,而是精英本身。  邵燕君对网络时代的设想,是形成一种“以精英为导向”、“精英”-“草根”良性互动的主流文学。作为学者,她和她理想中“学者粉丝”们的工作,就是重建一套精英取向的标准评价体系。以这套评价体系渗透到网络文学的创作中,实现“文学的引渡”。  需要“引渡”的是包括对中国古代和西方的反叛、继承和革新的新文化传统,这恰恰是当下网络文学屡屡绕过的文化资源。提醒她注意到这一点的是当年课堂上的学生、现在达特茅斯大学任教的谢琼。她曾问道:当我们责备“网络一代”过于现实功利、缺乏理想激情和崇高美感的时候,有没有反思过是谁把这样一个精神荒芜的世界留给他们的?  这个问题让邵燕君很受震动。她认识到,相比于躲进“纯文学”理想与美感的自我陶醉中,消极地忽视和否认网络时代的到来,反而不如在随波逐流中“暗渡陈仓”,才更有担当。  据她的了解和观察,网络文学的3亿用户,“都是由网络文学‘唤’回的读者。即使网络文学不好看了,也别指望他们去读传统主流小说。”而这3亿读者,是精英学者不容放弃的启蒙对象,他们为此必须想尽办法,哪怕乔装“粉丝”,以退为进。  以“学者粉丝”的身份进行“文学引渡”,是邵燕君研究网络文学六年中最重要的成果,而其真正服务的对象却非网络文学,而是精英学者。引渡者自渡,邵燕君与新文化传统同生同灭的一代学院精英,搭上了通往网络时代的“诺亚方舟”。  采写/记者 修佳明
  •     原文地址:http://wenhui.news365.com.cn/html/2016-07/04/content_439220.html#学院派入场网络文学刘英团网络文学到底是不是文学?是不是对传统文学的背叛?抵触与不信任,持久地横亘在传统文学与网络文学之间,大有“水火不容”之势。那么,该如何看待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关系?面对网络文学,“精英阵营”的“学院派”研究者又该如何面对“媒介革命”可能带来的文化断裂,以及如何承担起文学引渡的责任?在《网络时代的文学引渡》中,北京大学邵燕君教授总结了从事网络文学研究、教学工作的成果。其中,上编“立场与方法”里收集的是精选的代表性论文,这些基于粉丝个人鲜活体验和网文圈“局内人”普遍共识的“集体智慧的结晶”,不但很快在权威刊物发表,还获得了重要的奖项,在网文界与学术界之间架起了一座融合的桥梁。而下编“网文课堂”,则精选了六位嘉宾的课堂交流报告和学术访谈,并对网络文学的发展历程进行系统地梳理,将之与更广阔的文学史脉络连通。邵燕君在《网络时代的文学引渡》中强调,“学院派”的研究者应调整位置或心态,以“学者粉丝”的身份“入场”,将“局内人”的常识和见识与专业批评的方法结合起来,引导“网络文学”将快感机制与“主流价值观”对接,积极参与“主流文学”的建构,并将一些约定俗成的网络概念和话语引入行文中(在具体的作品解读和批评实践中尝试建立适用于网络文学的评价标准和话语体系),而不是继续怀傲慢与偏见将“网络文学”定位在消遣性的“快乐文学”的位置上。网络文学是传统文学的时代表达。时代造就了人的生存方式,也造就了人感知生活的方式。尽管传统文学创作中那种追求宁静、澹泊、旷达的终极诉求被焦灼感和游戏的快感取代,传统文学正受到网络文学前所未有的冲击,但这不是网络文学的“原罪”,它只是“对运转了六十年的主流文学体制和延续了近百年的‘新文学’传统发出的挑战”。

精彩短评 (总计12条)

  •     邵老师多年心血的一次输出。与以往的网络文学研究脱离实际,妄图从永恒的文学性来进行批评分析,本书则是从媒介的视角出发,阐明文学的当代性和载体相关性;同时,书中介绍的“学者粉丝(介入)”、“民族志”的方法论也很有启发。期待邵老师更多力作。
  •     为了采访邵老师读了这本书,还挺严肃的,期待这个团队能出更多成果。
  •     很好看、涨知识的一本书,从韩寒、郭敬明、安妮宝贝,甄嬛传、穿越剧、耽美,到最近火爆的各种由网文改编的电视剧《芈月传》,网络写手的日常生活,他们的收入,各大文学网站的兴盛与衰败,还有日本动漫传过来的各种新名词,IP等等,相当好玩,是了解网络文学的很好的读物。作者试图为网络文学正名。
  •     期待邵老师和北大网络文学论坛的学者粉们今后的成果!
  •     这种研究太难得了,让人耳目一新。忍不住期待新作。
  •     从另外一个学术的角度来看陪伴我十几年的网络文学,很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后半部分的网文课堂讲座整理又呈现了业内人士和作者的角度和想法,有的甚至令人观感大变。最后的大事记事无巨细的列出了87年至15年间网络文学发展的重要事件,一个个熟悉的作者和网站名字让人怀念,而这五十多页的大事记背后邵老师和她的学生团队付出的精力可以想知,也令人叹服。
  •     代表着一种对待网络文学的全新态度,更多应该从媒介属性去考量,再者是评判机制的更新。网络文学是基于快感机制和粉丝经济的。书本身是论文合集,前后重叠部分颇多,内容似乎没有深入肌理,胜在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以待来者。
  •     态度很好。内容对我无多大帮助
  •     邵老师从11到15之作
  •     入场写作即田野调查
  •     很一般,多数收录的是硕士生的论文。
  •     客观带有鼓励性地看待网络文学,又从学理化的角度做了很多梳理和尝试,比大多数枯板的现当代文学有趣多了。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