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精英价值说再见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4
ISBN:9787508636368
作者:赵晗
页数:320页

内容概要

赵晗,生于北京,高考进入北京市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随后通过香港大学选拔考试,赴港大取得Accounting&Finance(会计金融)学士学位。毕业后曾在会计师事务所任职审计,后转行加入香港一间NGO(非政府组织),服务北京的外来工子女,提升其抗逆力和生涯规划等能力。其间获得香港中文大学学生辅导专业文凭。
著有《港漂双城记》(香港突破出版社),合作撰写《城市之蝠——北京外来工子女健康发展项目行动志》(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书籍目录

序1  不一样的文化与心灵之旅
序2 快乐、保障、自由、梦想和真理
序3 选择“真知”和“人性”的最优平衡
第1章 初来乍到
第2章 香港速写
第3章 有灵魂的卓越
第4章 信仰之旅
第5章 职场旷野路
第6章 寻找自己
第7章 不只是过客
第8章 乡音的呼唤
第9章 仰望前路
后记
这城市属于谁
写给十年后的自己
附录
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漂在香港
香港卫视《移轴人生》第二十九集——别样精英
《城市画报》第299 期——80 后香港迁徙试验

作者简介

你现在选择的城市离你的梦想有多远?你在这个城市是否找到了身份归属?你的核心价值的追求又是什么?
赵晗,清华大学女生,就读一年后通过香港大学的公费生选拔考试,获全额奖学金赴港求学,毕业后顺利进入世界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工作。她,是很多人羡慕的精英,却发现患有严重的“精英病”,迷失了自己。
一直以来,她依循着“追求体面不凡,脱离劳苦贫贱”的精英价值,在种种优越感中渐行渐远。她努力迎合社会的评价标准,走在别人觉得成功的路上,却越来越无力。终于有一天她惊觉,自己追求的,原来是一种失去了灵魂的卓越。她有着无数的目标,却在寻梦的年龄,丢失了做梦的能力。
现在的她,远离了香港中环的强压力,换了一份新工作,服务北京的外来工子女。尽管工资少了一大截,也遭受了不解和反对,但是她的生活却经历了更新。她学习“与哀哭的人同哭”,学习“行公义,好怜悯,存谦卑的心”,更是学习如何活出“有灵魂的卓越”,让梦想照耀前程,迎接更丰盛的生命!因她相信得到的越多,付出的就应越多;越是精英,就越要肩负更多的责任并甘心舍己。
从北京到香港,从会计师到投身公益事业,从丢了梦想到重新上路,赵晗把她所面临的成长危机和寻找人生方向的尝试,融入一种新鲜的,没有漂泊感的迁徙,实现自己特立独行的人生试验。


 和精英价值说再见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3条)

  •     文笔太一般,思想深度一般。作者经历丰富,从事的工作“崇高”,作者做出的选择是有勇气的。但我不喜欢本书俯身对读者叙事的感觉。作者站在道德的制高点,用意义梦想价值道德正义这样的词约束所谓的“精英阶层”。她对底层民众,也是俯下身子去关心他们的态度。满满的优越感。她用这种方式为自己赢得道德的优越,跟那些信奉精英价值、为自己赢得物质上的优越的人有本质区别吗?不要说什么作者的行为是有“意义”的,是“高尚”的,三百六十行,哪一行没有“意义”?我看,唯一值得赞扬的只是作者敢于尊崇自己真实想法,做了让自己爽的事儿而已。但是也不能说她这样是对的好的,就指责其他人比如说一个为了养老婆孩子而扔掉所谓的梦想的中年男人。总之,作者的思想挺平庸的。单纯地反“精英价值”,并没有摆脱精英价值的前提。
  •     一个春雨绵绵的周六中午,我和赵晗在香港中环的外国记者会吃饭。她告诉我说,这个月她就要辞职了。她下一步的打算,是回中国做记者——这个消息,在约她去记者会之前,我是不知晓的。这个和我一样从大陆来香港大学读本科(她早我一年)的女孩子,在过去的七年里,经历了足以让许多有着类似轨迹的同龄人不解的路程——从清华到港大,从金融会计到社会服务,这十几个字可以概括的两次转折,背后却有着许多的挣扎、困惑、彷徨甚至绝望,而这所有,赵晗都一笔一划的在《和精英价值说再见》里以不能再诚挚的笔调娓娓道来。一路同行我和赵晗不算特别相熟的老友,却远远的互相欣赏。其实远在她出书之前,甚至早在我俩认识之前,我便已经是她的读者了——零七年的时候我就开始读她的博客,当时甚至还不知道她是谁,只是欢喜她记录的与我有太多类似的香港求学生活。尽管在现实中与赵晗略有交集,但没有把她和网上的文字联系起来。有一天我唐突给这博主发了个邮件,表达了一下欣赏之情,随后某天我走在港大校园里的星巴克外的棕榈树下,一个面熟的女生走过,停下来招呼我,我有些愕然,她看出了我的尴尬,解释道:“我就是Zihona呀!”。我哑然失笑。那些年,还没有“港漂”的概念呢。香港一直在变,我们这一群人也一直在成长,于是每一天每一年每一双眼所看到的这城,都仿佛是不一样的。许多人在十七八岁的年纪来到这里,略略停留,又另走他乡,于是那匆匆几年,便是紧迫得不行的过客心态,几年过去,认识的香港只有中环到铜锣湾的距离,最多走上太平山顶,俯瞰一片高楼繁华。但那不是赵晗看到的香港——不仅仅是。不仅仅是过客她在《烧鸭与烧鹅——双重身份的味道》里这样写道:“过去,对于香港我怀着‘过客’的心态,难以建立归属感,常常是冷眼旁观,不置身其中。这样的心态令我非常痛苦。毕竟我不是一架偶然经过香港的飞机,可以笑看风云;相反,我更像一粒蒲公英,落在香港这块土地,汲取着她的养分,享受着她阳光雨露的滋润,也在风暴和阴霾中磨砺自己。下一站是哪里我不知道,然而此刻身在香港,我不想只成为她的过客。”抛弃了过客心态的赵晗努力的融入这座城。在很多北京人拒绝学习广东话的时候,她说着可以以假乱真的粤语。 她或许还是无法和香港人一样爱上吃午餐肉和方便面(《午餐肉大会》),但知道了咳嗽的时候可以喝鳄鱼汤(《南北方的差异》)。 她笔下的香港,冲冲冲冲出一个效率至上的社会(《冲门,冲灯,冲死线》),也有各种充满感情的告示予人安慰(《我们离公民社会有多远?》),有比起大陆有过之而无不及的幼儿教育(《幼儿园面试预备班》),也有以“无私的服务”为精神的中学教育(《全人教育,服务社会》)。我相信,当她在圣诞节走进楼下的垃圾处理中心给哪里的工人送去小礼物(《香港,我能为你做什么?》)的时候,她已经开始以一个香港人的心态自居了——去爱你的邻舍,爱这座城。然而香港实在是太过多元了,以至于我觉得有太多的侧面,也没有能被赵晗触及。她服务于非盈利机构,有机会接触底层弱势群体,如若能更详细写写在NGO的工作观察与体会,写写服务的对象,写写机构创始人的心路历程等等,或许能帮助读者更好的看清这公民社会运作的血肉和肌理。她关注香港的声音——菜园村事件、反高铁事件、财政预算案、反国民教育科等等,如若她能写出更多她所听到的声音,而这些声音又如何混杂、冲突却最终能达成妥协,或许能让人更深入的了解这前殖民地的体制运作,以及每一个个体在社会议题中可以扮演的角色和可能受到的影响。这些,都是大部分在中环返工、衣着光鲜的港漂们无暇估计,甚至也无心过问的。漂在香港近两年,写港漂的文章突然多了,我自己也被好几家刊物采访过。然而,这个群体太过复杂,以至于很难被代表。我觉得赵晗或许可以代表不走常规路的港漂——所谓的常规又分两种,前者在任何一所香港本地高校以优异成绩毕业,进入金融机构工作,白天西装革履在IFC或ICC上班,晚上如果不是在公司加班就是在兰桂坊喝酒,周末不是在公司加班就是在朋友家打德州扑克赌注上千记,有一个男朋友或女朋友同居,住在上环或者奥运,可能已经买了房,准备着再去美国读个MBA;后者往往是非金融经济类专业毕业的,毕业成绩也一般,或者是直接来香港读研究生的,毕业后只能找一份勉强糊口的工作,月入一万出头, 工作谈不上欢喜却得为了生计而应付,为了各种原因留在香港却蜗居苦逼,往往是与三四个人合租,单人间大约只有四五平米见方,房租基本每个人要四五千朝上,剩下的工资,要不月光也难,生活的艰辛,却很难与大陆的家人提及。赵晗大致上是从前者的生活走向了后者,过程中她要面对经济的压力、亲友的不解,但通读全书,你看不到抱怨和牢骚。她在转折中找到了平衡,她在不断的反省中抛弃了传统的成功定义,找回了她自己。她不仅追溯自己的教育与成长,也追问这个体制和社会。她的转折与反省不是一蹴而就的。从高中时追问政治老师假大空答案的意义,到港大求学时受到的种种国际视野的包围和冲击(《感受“国际化”》);从第一份审计工作时“灵感的枯竭、体力的枯竭、盼望的枯竭”(《谁穿过谁的鞋走过半里路》),到辞职之后的迷茫与压力;从参加同学聚会时面对他人精彩生活时的挫败,到“更能欣赏简朴的生活,也越来越懂得享受简朴的美丽和舒适”(《生命更新》)。到最终,她终于明白了,自己要追求的,“不是高高在上的卓越,而是有灵魂的卓越”(《不再一味追求表现》)。而这整个过程的结果,在此书的书名里就开宗明义的表明了——和精英价值说再见。追寻自我从人大附中到清华再到港大,她一路名校一帆风顺,最终却发现 “当我走进社会时,当我真正接触人生时,我惊觉过去的精英教育是残疾教育。在做精英之前,我还不会做一个人!”(《如果中学可以重来》)。作为在同样的精英教育体制下成长起来,并最终幸存下来的我,对于她所描写的那一整套评判体系与价值判断太熟悉不过了。那种竞争与比较,那种盲目的追求,那种心灵的干涸,都在我们身上留下了烙印,而我自己,亦对这套价值体系有过很多的质疑和反省。赵晗将“精英价值”定义为“享受优越特权,追求体面不凡,脱离劳苦贫贱”,在我看来,赵晗所反的精英,更多是传统定义的“上流成功人士”。她所反对的,是成功标准的单一化、社会阶层的两极化、人类灵魂的物质化。她所崇尚与追求的,是自由和灵性,是人与人之间平等的沟通与关爱,是作为一个个体独立而谦卑的存在,且能不依赖于外界评判而对自我价值有所认可。其实即便仅仅在港漂圈里,也不少告别了传统“成功”定义的朋友,在各自独特的道路上行走与摸索。有创业做社会企业的,有业余策划TED的,有投身社会服务领域的,等等。当然更多迫于香港的生活压力,是在一份正常甚至光鲜工作之外,再去做一些微小的努力——平时周末的三两小时义工也好,一年一度的大型筹款也罢,涓涓细流终成大海,香港成熟的公民社会都是那所有点滴的服务汇聚起来。赵晗是有勇气的,因为她将她的反对旗帜鲜明的公开喊了出来。而更多的人只是在默默的与社会妥协的同时改变自我。但我相信她不是孤单的。至少,这一路,她有上帝同在。信心道路尽管有“信仰之旅”整个章节来描写作者的信仰,但其实信仰对她的影响和作用体现在整本书的各个角落,也体现在她人生的各个阶段。尤其是在辞职之后、找到新工作之前的低潮期里,她这样描述道:“这段时间我的人生大大地改变:从I am something,到I am nothing,到最后看到God is everything”(《信心道路》)。老实说,我原本期待看到更多、更深入的对信仰的描写。大约有一年多的时间,我和赵晗去同一家教会、同一个团契,我看到她对上帝的热爱、对信仰的虔诚、对圣经的思考、对弟兄姊妹的关怀。我相信,如果不是对灵命自由的渴慕,她不会如此憎恨剥夺了一切个人时间的第一份工作;我相信,如果不是对服务神的召唤有所回应,她不会去突破机构做义工,也就不会有她的第二份工作,甚至也就不会有这本书的出版。神在她的每一步人生都有所准备、安排和供应。上帝是爱她的,也将继续大大的使用她。未来会如何?我自己作为一个媒体人,没有想到的是,开篇第一个故事里,赵晗就写下了她一直想学习新闻专业却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如愿的过往,而结尾的最后一个故事里,她又郑重写下了这样的话“对于真相的执着,对于公平公正的渴望,对于苦难的体认,对于文字的敏锐,都令我一心想成为一名新闻工作者”(《不知前路,却是盼望》)。这不是一条简单的路,前方依旧是布满荆棘和碎石。但看着赵晗一路走来,我有理由相信,摆脱了精英优越感的她,将能够俯身低头去走那不易的道,带着爱去交谈和纪录那些容易被忽视的故事。我期待着读她的第一个稿件。她不会让我们失望的。
  •     “我经常想,那些最聪明、最出色的人为何都选择去服务最有钱、最有资源的人?但是最需要关爱的,却是最穷苦、最被剥夺、最无助的人。”“人,以人的方式,用人的思想意识去压倒另一批人,既残酷,又可怜。”“什么才是真正的反思?以旁观者的身份去感叹人类的种种丑陋与软弱是反思吗?以潜在的高姿态感叹‘人啊人’就是反思吗?我究竟是在反思,还是挂着孤芳自赏的微笑去看他人的鄙陋?而我对于自己——同样一个鄙陋的人,又反省过多少?”“放在历史的洪流中,我丝毫不比他们高明,正如北京学者崔卫平曾经说过:‘你所站立的那个地方,正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国便不黑暗。’一个集体,不会超过每一个个体性情的总和。说到底,罪魁祸首是根植于每个人心中的罪性。”“人人都有选择,选择不是问题,选择的代价才是要命的问题!任何选择都有后果,只不过,不是人人都愿意承担这个后果罢了。刘瑜在《送你一颗子弹》中的《在不可能与可能之间》这篇文章中提到:‘专制能够得逞,不可能靠一个人的伎俩,是成千上万人的合作,或至少他们的沉默,为专制者铺好了台阶……如果你们真觉得过去的时光很美好,当初你们为什么不为之战斗呢?你曾经有机会选择。’而这篇文章最锋利的一把刀子,便是这句:‘如果你在这一切运动中保持沉默,那么当你被卷入政治机器中血肉横飞时,你要知道,不是别人,你,你自己,是你的掘墓人。’”“把一切问题归结为体制的问题,然后不假思索为虎作伥享受既得利益还念念有词的朋友,收起伪善吧,这个城市,不需要这样的咒骂。你可曾做出任何实际的努力?不用问别人,我要先问我自己,每当我想要批评指责时,我就问问自己,我是不是完全脱了干系,我是不是有资格指责?对于改善它,我又是否做出了努力?是恐惧和欲望束缚了你我,不是体制。”    ——以上是我的摘抄      讲述从北京到香港的见闻经历的前半部分算是好玩新鲜,到了探讨港漂或是ABC们的“双重身份”时也能看到作者的诸多思考。不过作为一个没有信仰的人,每每读到作者又被基督教怎样治愈怎样启发就会忍不住跳到下一页呢……作者考上了清华又跳到了港大,经历了矛盾挣扎之后又从会计师事务所辞职选择做NGO。所以说啊,“和精英价值说再见”什么的,都是那些曾经或者现在就是精英的人才会说出的话吧。过尽千帆后的返璞归真,真是听着就觉得拉风又洋气呢。但若本身混得不好却在嚷嚷别人的生活状态思想觉悟如何如何,怕也只是徒增笑尔。希望多年之后我会对上面的这段话不屑一顾。(……)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其实说这本书写得多好多好,倒也真不算出色,最出彩的其实是作者在“港漂”的过程中从自己经历中得到的思考和获得的改变,她的真诚让这本书有被人阅读的价值。
  •     一位以优异成绩考入清华的女生,转赴港大学习,在全然不同的文化环境和教育制度下思考大陆的教育模式的弊病,决心和“享受优越特权,追求体面不凡,脱离劳苦贫贱”的“精英价值”说再见,并积极投身于社会公益事业。可以看出作者是个有理想有情怀的杰出青年,但她的中文语言表达能力真的难以恭维(全书各章节的结构松松垮垮,感觉不出一种连贯的逻辑;个人经历讲得一点也不吸引人;议论部分说理不充分,说服力差;书名和内容脱节严重;部分中文词汇使用不恰当)。这种自顾自埋头讲故事、抒发情怀的方式虽然真诚,人小鬼大的思想虽然也说得头头是道,但平淡、粗糙的表达方式真的很难引起共鸣。在我看来,作者只是从一种“极端精英价值观”转变成了一种“泛精英价值观”,并没有本质上的转变。【20万】
  •     其实就是人家的琐碎日记中的思考部分,从这个角度看,我觉得挺好
  •     身份认同的追寻,作者感叹小时候为什么没有人来指引她成长,这种想法我实在不能赞同更多,感谢作者所做的基层工作。但是书确实重复的地方有点多
  •     虽然文字比较个人,思考也不算深入,但这段从清华经管到港大A&F到瑞典交换到毕业进会计师事务所的经历,和相隔两年的我的生活轨迹几乎完全相同,因而看来倍感亲切
  •     一颗星送给赵晗跟精英价值决裂的勇气。相比她而言,我的高中和大学的反思能力真的太钝了……
  •     生活在香港隔壁的深圳,香港是个每天都会出现在生活中的词语,当内地人对香港的认识还是神秘居多时,深圳已经在慢慢复制香港,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越香港了,当然落后于香港的东西也不少,但必须承认深圳的开放和上进。这本书觉悟很高,和众多像我这样的从精英价值环境中长大的人相比,赵晗非常的勇敢,但不适合其他人。 生在这个国度、这个社会,本能让我们去学着适应。
  •     看过之后又颇多感触,引发诸多思考,也思量自己是否该换个活法
  •     三星半
  •     在这本书里找共鸣,没有失望。
  •     contract 契约 covenant 盟约。在病榻中读了这本书。讲普通话和广东话的差别时很好笑。其他无亮点。
  •     文笔稚嫩,不过经历蛮丰富的
  •     书中部分对于教育的反思带给读者一些触动,但联想到自己所处的环境,却又有深深的无力感,也是,要和精英价值说再见,首先你得是个精英
  •     很遗憾,信息量太少了;而且,坦白讲,读清华or港大的本科真算不上什么精英,更没有什么精英价值。
  •     整本书由香港和内地之间浅层的文化差异探讨到深层的精英价值观共性,用相对个人化的口吻叙述。前半部分可能因为是广东人所以对里面表现的culture shock并没有特别多的共鸣,也无法从不同的视角思考在自己看来大部分已是生活习惯的香港100问,所以于我并不是很有吸引力的引入。然而后半部分对于社会精英价值观的思考非常值得思量: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要证明自己的价值究竟是应该拼命工作以赚取财富、获得高职位来证明自己的价值,还是应该选择献身公益、回报社会?私以为两者取平衡方可真正促进社会的进步,而现实则是社会价值观的天平偏向了前者,即笔者所提及的精英价值观。这本书因其角度和内容深度的限制也许无法引起社会上巨大的反响,但若能引发读过这本书的人的思考,已是大善。
  •     文笔一般
  •      “我经常想,那些最聪明、最出色的人为何都选择去服务最有钱、最有资源的人?但是最需要关爱的,却是最穷苦、最被剥夺、最无助的人。”
  •     当时对还在高中的自己影响还是蛮大的,让我开始思考何为精英,什么是精英的价值观。但是在高中的时候身边并没有这样子的人存在。到了大学,接触到了许多文中所说的“精英”,更是让我对这个问题有了一些自己的理解。美中不足的是稍显杂乱,我对她选择信基督教这一点保留想法,觉得就这么写给读者似乎不太妥当。
  •     感谢赵晗,逃离了中国式的精英轨迹,走平常人不愿走的心灵旅程。
  •     我很少一口气看完一本书,这本就是。先是新鲜、接着冲击与反思、而后平静,然后是力量与勇气。作者有难得的冷静。
  •     最近恰好在思考书中提到的那些问题,苦苦不得其解。感觉自己和作者的价值观挺像的,但是却缺乏她一身投入社工的勇气,况且我也并不想做社工,但也不喜欢现在的生活。书中的很多地方我都有强烈的认同感,作者作为过来人把经验写了下来,或许可以让我们少走一点弯路,但我却还是要在大学四年美好的时光里读自己也并不那么喜欢的学科,日后也是盲目的想要出国,却不知道自己是为了什么,自己又是谁。每每想到这种问题都会头疼。不过,这本书的确是不错的。
  •     这个社会何尝不是这样,越是身处不甚发达的环境,人们衡量成功的标准越是单一,越是难以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而避免出现这种困境的办法,我想是常识多接触不同的环境,发达的,亦或是不发的,最终找到自己的所爱,终究是需要一样一样常识,直到你确定你不想在走下。
  •     背井离乡,从南到北,从这本书里能找到许多共鸣。比我年长不了几岁,但作者思有着同龄人没有的独到见解。
  •     作者笔录了自己是如何在culture shock下成长,并在漫漫人生中逐步看清自己的归属,是一盏”双重身份“的明灯,衷心祝福作者以及所有”双重身份“能羽化成蝶。
  •     被现在比较流行的一个概念“港漂”所吸引,买来这本书读。两天坐地铁的时间,读完。个人感觉一般。总感觉作者两次“大转折”的人生经历和移动于京港两座城市的阅历,是完全可以书写得更全面、更深刻的。而不是不休地诉苦和个人日记的堆砌。也许,再过十年,她以这个题目写写,会更好的。还是太年轻了吧。
  •     走过你来时的路,也能些许体会清楚书中的某些语句。应该认识真正的人格,不拘泥于精英标签,对理想的自己说你好,对日复一日追求着的所谓“精英”,说再见。
  •     很早之前读过一遍,现在读第二遍又有不同的感触。说不出的难过,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纠结与挣扎,找到自己内心想做的事便是幸福。
  •     文不对题
  •     白开水文字,用精英的口吻说和精英价值再见
  •     诚实地记录了自我觉醒的历程,难能可贵。
  •     增长一下见闻。
  •     其实,我们都生活在笼子里,不同的是,我们自己了解我们自己的茏子,也知道他们的茏子!可惜的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也生活在茏子里,还会天真的认为,我们很可怜,他们很高尚!在港的地铁上,一个老太太满怀同情的认为我们从小就要入队入团就非常可怜;在港的道路上,用普通话问路,换来的是一副副不耐烦和冰冷的面孔;在港的饭馆里,看到的只有冷漠和让你掏钱买贵的小计量;在迪士尼的酒店中,看到的是对中对外两种服务态度;如此香港,让人如何能爱?!
  •     Harry Lewis:'Not for what you will remember, but for what you will become.' 不是为了记住什么,而是为了你将要成为什么(而学习)。 'The spirit of learning is Moral.' 学习的精神是道德的。
  •     读者想表达的意思,一边文章就可以搞得定,非得用好几个篇幅来写。从学生的角度来写,没有高高在上,通俗易懂,文字诚恳,倒是很接地气。
  •     即使没有逻辑 但 真切的说出了我心中的一些矛盾所在 也的确引起了我的反思
  •     轻松开场,严肃中途,乐观结束。很好的思索,但质疑之后没有提供出路。。
  •     觉得《港漂双城记》更适合本书的书名,看完做了一些摘录,觉得作者很棒,能做到直面自己的阴暗面还能分享出来,这份勇气
  •     无法企及的高度
  •     前半本花了大量篇幅来讲京港两地间的有趣差异,打开书不是为了看这些,于是后面没继续看下去
  •     作者是清華大學本科第一年的時候公費生選拔考上了香港大學後來作為港漂在香港發展。期間去過中環的四大會計事務所但後來毅然辭去體面的工作,在一間非政府組織「突破」幫助北京務工子女的指導幫助工作。這本書裡寫了內地和香港從文化,價值,語言,飲食習慣的不同;也描述了香港"精英"在HK的工作點滴,作者自身的變化和思考。可以讓讀者也思考一下在物質至上,為金錢執著的生活中探求更深入的自我。
  •     人人爱鸡汤
  •     知道了梦想与目标
  •     在北京三联看的,很偶然在书架上看到。觉得还蛮感动的,一个精英学生的心路历程。忠于内心实在是件特别重要的事情。年纪越大体会越深!
  •     比我大不了多少的年纪,能有这样的人生感悟已经很不错啦。虽然文章不是很深刻,但是能够跟着作者一起思考一些东西。
  •     帮助人,改善身边的环境,应该是现在应该有的价值 人生而无价,不能被衡量,无法被证明,只能去相信
  •      我感到难过的,是有机会的,有能力的,有钱财的,有权势的,都飞到美丽的西方去,那么谁来照顾不幸的人?谁来提升他们的生活素质?谁来建设中国?中国的精英谋求个人福利并不是坏事,只是不能一辈子都自求多福。 中国人,你要往哪里去?
  •     差评,谈什么都浅尝辄止,丝毫看不出有什么深入思考的内容。全书文章杂乱无章,看到一半甚至产生了这书就应该摆教堂里让基督教信徒随意取阅而不是作为商品在图书市场流通。此外附录里尽是对作者本身的赞美之词和事迹宣扬,好想吐槽。
  •     关于身份认同那一块感同身受,偶是山西出生在上海读书工作的人~
  •     前面一章写的很好,很值得思考,但是后面不行……
  •     给自己一个将要上大学的妹妹的荐书,被名字吸引的,为了保证质量自己也读了一遍,有一定收获。前半部分几乎都是作者的日记,而作者的感悟也是全书的精髓在后半部分。崇尚所谓的精英价值已成为现代社会人们普遍顽疾,因此作者的感悟无疑是发人深省的,可惜并没有多少人愿意或者有勇气跳出围城。因为当人做从众的、被世俗认可的事情的时候,至少是相对舒适的、没有压力的,却忽视了自己真正的感受,然而忙碌的工作也使他们无暇顾及。然而当人们跳出来只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的时候,因为没有从众,就会感到明显的压力,但是自己的内心获得了解放。我们也不禁要问自己穷尽一生所追求的究竟是什么?作者所展现的独立人格和自由意志仿佛一声惊雷,唤醒了我们的内心。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