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联生活周刊》书评

只说一个感觉

喜欢三联生活周刊是从大学时候开始,偶然间遇到了,便喜欢上了。隔三差五的便去图书馆读下,有时因为好多期没有看,便会一本接一本的在那读很长时间。  对这本杂志的感觉应该这样说:  有深度,对事件的报道分析很深入,能让我们对事件始末原由有个全面的了解;  比较客观,有时可以读得出来,作者或者编辑对这个事物并不喜欢,但对这个事物的描写还是客观的,读完之后我反面喜欢上事物了,这点我觉得很重要。  再有一个就是杂志的所包罗的东西很全面,有社会热点,有时尚流行,有书,还有菜谱,一期杂志读下来,脑子里很多地方都有了更新或者说新的兴趣点。  现在工作了,没有订,工作有时有点忙,出去的时候,碰上了才会买来看下,对它感觉也仍然很不错。  一天,现在才是我想说的重点。  话说一天,我出去买东西,又买了本三联。然后我去了公交站等车,就把杂志拿出来随便翻着,正好翻到说酷玩乐队那一页,题目好像是叫 <酷玩乐队与无聊白人喜欢的东西>,这时我身边突然一个白人男孩(身旁也跟个漂亮的中国女孩),就站在我身边不远的地方,应该能很清楚的看到我的杂志。  身边一个白人,书上大大的题目也有个“白人”,于是我忙不迭的将杂志翻离那一页,另一页,还是欧美的东西,再翻一页,还是欧美的东西。  我不记的那天我翻没翻到我想要的一页,那个白人也很快的离开了。但我翻杂志时的感觉,我现在一直记的。  我那时只是想翻到讲 我们东西 的一页,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我好像也说不太清楚,也许是一种自尊心吧。  我不是想说 三联 不好什么的,现在的三联我真的喜欢。  但总觉的我们自己的生活也应该有点什么吧。

蓝精灵诞生于19世纪!

我是个粗人,没什么文化,所以总借着看看畅销书名牌杂志来提高文化水平和思想觉悟。我真觉得那些作家记者们是我的榜样,他们往往上知天文下探地理,才高八斗文采飞扬,写出来的东东都头头是道。 《三联生活周刊》也是我学习的目标书刊之一,人家名气大,产业大,连接线生的嗓门都大。有一天,我看过一篇文章之后就再也吃不下睡不着了,我苦苦思索着,苦苦追寻着,渴望着真知的降临。 事情的起因是如此这般:我照例期期学习《三联》,看到名为《在山的那边,海的那边,有一群蓝精灵》的文章(2008-02-25/2008年第6期,总第468期),一时大喜,本来动画片就是我等的最爱,遂不再装学究,屁颠屁颠开始拜读大作。 为了使大家看得明白些,摘抄如下:(本人提示,请着重关注那些可疑的年代) 摘一,“漫画作者皮约也曾被认为有歧视女性之嫌,不过这个比利时人英语不大灵光,19世纪80年代在接受美国NBC电视台采访时总是答非所问......”。 摘二,“《蓝精灵》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当过雷诺汽车的代言人,后来很长一段时间作为英国石油(BP)的广告主角......”。 摘三,“从19世纪80年代到50周年纪念的今天,关于《蓝精灵》是共产主义宣传员的理论 就没消停过。”。 看过全文后,我就郁闷了。笔者亦写“第一幅《蓝精灵》漫画1958年就被比利时人皮约创作出来”云云,也就等于说,皮约创作蓝精灵的时间应是20世纪50年代末,而文章中一次又一次令人生疑的“19世纪XX年代”又是从哪个世界飘来的呢?NBC这样的大牌竟然也在此间客串,要知道19世纪80年代连无线电波都还没出生咧! 窃笑之后,我觉得有些羞愧,千年权威的老师都会说“教学相长”,我这样的一个粗人,怎么能如此狂妄自大,《三联》是名刊,是有质量保证的!怎么会犯如此低级的错误呢?会不会是我没搞清楚状况,哪怕真是他们错了,咱好歹也给个提醒,人家每一期不是都专门辟出一块地方来更正错误嘛,在广告地盘寸土寸金的今天,这是多么诚恳多么令人感动的行为啊。 想到这里,我毫不犹豫致电编辑部。大概是午饭时间,一位自称不是编辑也不是记者的MM接了电话,她说会转告编辑的,我放了心,就说有好几处错误呢,以下对话。 “第一处在XX行,19世纪.....”“哦(空),我会告诉编辑的。” “还有呢,在XX行,19世纪.....”“哦(空空),我会告诉编辑的。” “还有一处,在XX行,19世纪.....”“啊,还有呀(空空空),我会告诉编辑的。” “应该是20世纪吧,19世纪是18XX年呀”“好吧,我会告诉编辑的。” “那谢谢你了。”“哦......(嘟-嘟-电话挂掉声)” 我想,大概MM正在啃着一根不愿就范的鸡爪,再接到我这个粗人不怎么贴心的电话,想着这种19世纪还是20世纪的没谱事儿,她不和我打招呼不说谢谢火急火燎挂掉电话也是可以理解的。此一心事,就此搁下。 不日,第7期第8期第9期一本本相继面世,而关于那个19世纪20世纪的事儿就再也没人提过了。我想,大概是我错了,我也不是什么文化人儿,不愿咬文嚼字的,我只是想知道,我真的只是想知道,我喜欢的那个蓝精灵究竟是不是真的生在了19世纪!

如果你只能看一本杂志

三联生活周刊很难用几句话来推荐。它内容丰富:古今中外、天地间无所不包,具有极好的新闻性,同时对于重大时政、经济事件又有足够深度的报道。它倡导民主与法制、和谐与环保……时尚而不浅薄,人文而不矫情,实在是一份一言难尽的好杂志。如果你只订阅一种杂志,那么非它莫属,这里有你想要的一本杂志所能给你的一切。如果人生是一场旅行,它就是随身的精神干粮;如果你暂时还不能随时畅游世界,当然更无法穿梭时空,那么,它就能够给你一个世界。即使把我流放到圣赫勒拿岛,只要每周给我一份三联生活周刊,我就能与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保持联系,并保持最合适的距离。

三联600期

1997~2003 在学校图书馆泡的时间最长的地方大概就是现刊阅览室了 尽管讨厌那个总是一只手插兜、冷漠的负责老师(后来知道他在自卫反击战中失去了那只手) 1997年之前 阅读范围基本还停留在高中时的读物 某日 无聊地在刊架子前面 晃来晃去 一本大字体为《下个世纪的性取向》的杂志立刻抓住了我(哈哈~~我的重口味) 这就是记忆中跟《三联生活周刊》的偶遇 很快 他就成了生活中的主要读物 一些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恐怕也同这本杂志有些联系 工作以后 仍然很喜欢 会买些比较关注的期(阴暗 灾难的一类吧) 那时 觉得随笔的最高认可就是能登上《生活圆桌》 曾寄过一篇自行车失踪记的小文,后来没动静了,也就忘了 过了两三年 在馆里翻找过刊 无意中看到《读者来信》中某篇作者同名,就好奇读了下 没想到 正是当年企图能爬上圆桌的那篇,哈哈~~ 读《三联生活周刊十年》时 才发现当年的杂志社距离国子监只隔着安内一条街 很后悔没过去膜拜一番 2004~2007 2003年对我是个转折的年份 失恋加非典 那以后,缩回到自己的小世界,对周围产生了厌倦(恩,反社会倾向抬头) 时尚、消费类的杂志买的更多一些 但 发生了重大事情 还是会去买一本《三联》 想知道他是如何看待的(比如,马加爵) 中间有很长一段时间没看 05年底回武汉路上买了一期,脱口而出“我靠!” 呵呵~~只是增加了食谱的内容 这对习惯了过去以新闻为主要切入点的我来说,太奇怪啦~ 大环境在变,他已经转型成为涵盖生活的综合类杂志 我的口味也在那个时期发生了些变化,变清淡了 2008至今 2007年又是个转折的年份 回归一个人 本来也想记录一下自己同《三联》的十年琐事 但 心始终静不下来 也就没动笔 再发生了什么关心的大事件,随便找些blog来看看就好 已经不会再想到买《三联》了 偶尔买的也是五块钱两本在大筐里淘的 不过 年底的最后一期是必买的 仿佛这样才算是翻过了旧的一年,迎到了新的一年 PS 在600期的时候 最想说的是 我怀念04年之前的《三联》! 或者 只是怀念那时候的自己吧。 PPS 有时 记忆是会骗人的 正好这期《三联》刊登了600期的所有封面 并没有在97年中找到记忆中的那个标题 只见98年的一期《每个人都想知道性的事》 哈哈~~~ 还是认定 我们的相识始于97年

三联生活周刊有电子版了

三联就是和这个网站合作的 可以去这里下电子版 http://www.zubunet.com/site/bookDetail.do?id=81

三联生活

第一次看见它是在武大对面的报刊亭里 有种一见钟情的感觉 那期的封面故事是将意大利文化年的 拿过来定睛一看才知道是三联出版的 邹韬奋与三联的故事对于我们学新闻的是非常熟悉的一段历史 怀着一份崇敬与喜悦我欣然的买下 看后便一发不可收拾 品质很高的一本刊物 虽然商业痕迹明显 但没有世俗商业的赤裸裸的感觉 物有所值

三联生活是一本好刊物,有独到的简介和品位

三联生活是一个好刊物...而且刊物不是很有时间性,即使看三年前的刊物还是觉得挺有意思...而且听说三联出数字版了,和原刊一样.价格是1.5元...可以买过去所有的期...应该挺有意思的...http://www.lifeweek.com.cn/LifeWeek_emag/digital_magzine.html

《三联生活周刊》目录之2007年5月28日

《三联生活周刊》目录之2007年5月28日电子杂志地址:http://www.zubunet.com/site/issueDetail.do?id=544【封 面 故 事】我的资产有没有问题?亚洲金融危机十年有产者的忧虑“泡沫”理论的不同解读“人口红利”与“信心指数”抵御风险的武器:再开放些中等收入陷阱【社 会】热点:陈晓旭:不一样的告别热点:陈晓旭未到鸡足山热点:“牙防组”现形记热点:临沂“手口足病”调查专访:中国应对艾滋病的转折--专访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驻中国办事代表雷若舟【特别报道】“恋翼癖”的运动美学遥控模拟飞行--不仅是一辈子的爱好男人为什么喜欢飞机?【财 经】收藏:古代书画回暖商业:用后视镜看世界的前“车王”商业:英超拯救数字电视环保之道:环保:即时髦又赚钱【文 化】文化:地摊青年与创意躁狂症文化:秦风的纸上旅行文化:话剧百年系列采访之四:陆天明与《扬帆万里》旅游与地理:富人之剑建筑:梦回故园的艺术之家建筑:内在的建筑设计:iF与红点家居:别叫我极简主义分子书话:势利眼鉴定指南书与人:蒙巴那斯的吉吉【娱 乐】流言:被高估的裁缝【科 技】科技:太阳系外行星的发现和想象健康:癌症迷惑症生命八卦:懂数学的蝉【专 栏】有关品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美食:好弁当是有光辉的个人问题:我的住房三部曲

好看,值得去看

这个杂志,我已经连续看了四年了,虽然也会有一些期数没看得.真的是值得,每周用上8元去买来看的东西

一本比较有个性的刊物

现在我已经离不开这本周刊了。原来是单位订的,06年削减图书经费,因这本刊物就我一人借阅,就把它削减掉了。咬牙切齿之余,从06年开始我自己订了,成了枕边必备,睡前必看,出差必带的一本刊物。《三联生活周刊》每期都有一个看点,通常是热点问题,新闻时效性强,主题鲜明,立场较客观,比较有个性,一些小文章也能博人一笑。另外,投资、时尚、电影、音乐、建筑、收藏等领域都有涉及,照顾了许多层面的读者。07年的又开始订了,326/年,比零售便宜:)

发现个下载三联生活周刊电子版的地方

我一直也很喜欢三联,不过每周都要去报亭买,不是很方便,保存也是个问题.最近发现了三联和一个叫zubunet的网站合作出了电子版,每本1.5,好像是每周五上架,用个他们的阅读软件,每期会自己下载到电脑里,还是挺方便的,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www.zubunet.com

将风骨敬给坚强的汶川

2008年5月21日,这一天出版的《三联生活周刊》必将为历史铭记,“汶川地震举国大救援——生命高于一切”,他用160P的完整记录,描勒出一卷直指内心的,深刻而隽永,人性至高、真切尊重着生命和信仰的救灾画面。在这之前,我已经与三联愈行愈远——两年来,我一直批评他的倒退和迟钝——他可以莫名其妙地随便找几个记者,告诉你新闻应该如何调查,敷衍了事;他可以在网民们《士兵突击》的撤退狂潮中,自说自话地讲述许三多传奇,迟缓虚弱;他可以用极大的心力没完没了地复制中国制造和意大利复兴,或者在明格拉与多元文化主义的话题中辗侧不休,脆弱虚无。他也有根骨周全、精致淋漓的时刻,但更多的时候,他在迟钝中走向平庸,用一种小众的私密情怀告白他的心之戚戚、底盘空洞。……只是这一次不同。这一次,我真诚而炽热地赞美他。《三联》用坚定和泼张守住了底线——一本杂志的风骨及尊严。他取消了所有的栏目,在三联的办刊史上第一次整本打通120多页的内容,所有的话题全部面向汶川。封一、封二、扉页,满眼所见只有赈灾的公益广告。掀开杂志封面,“同胞走好”的跨页图片震撼心灵。我一口气读完,即便未曾淋漓尽致,即便多数画面已在互联网上见过——却依然得以清晰地见证他的诚意。这是媒体人的信仰。在此之前,信仰遥远而模糊。我亲爱的祖国母亲已在天灾人祸中压弯了脊背却从没低下她昂着的头我亲爱的华夏同胞已被磨难和坎坷碾碎了骨头却从未熄灭眼中坚持的光芒摩西说你可以夺走我的一切但夺不走我的信仰祖国你就是我的信仰!——5.13 新浪 某博文——————————接近100年前,邹韬奋先生创办了《生活周刊》,起初的使命并不沉重,“每星期乘读者在星期日上午的闲暇,代邀几位好友聚拢来谈谈,没有拘束,避免呆板,力求轻松生动简练雅洁而饶有趣味。”在韬奋先生看来,《生活周刊》的价值在于“供应特殊时代的特殊需要的精神食粮”。而在我看来,这个目标在任何时代都不应该得以改变。既然“新三联”的定位是做新时代发展进程中的忠实记录者,既然他的参照是《时代》周刊,那么他就应该是“极尽敏锐”的,在他“鲜明的个性”笔触和“潮流的热点、生活、人类”情怀下,还应该有更深邃而悲悯的人文关怀。在汶川专题以前,他做得似乎不够好。在新闻和商业的天秤上,他有一丝迷离。在中国,文化、社会、人文类周刊并不稀缺,远的有《三联生活周刊》《南风窗》《瞭望东方周刊》《新民周刊》,近的有《中国新闻周刊》《新世纪周刊》《南都周刊》《凤凰周刊》《南方人物周刊》。恐怕不下二十本。读者的选择多了,可是杂志的日子反而不好过了。这种现象并非中国独有,开放的同时必然伴随着受众眼界的提高,网络风行也挤压着杂志的生存水准,这些曾经出色或者今天依旧出色着的杂志,从“做给大家看”无奈地来到“大家坐着看”的分水岭,如今又不得不“供起大家求着看”,行程中丢失忘却的,愈来愈多。初出茅庐的《南方人物周刊》曾经震撼得我目瞪口呆,源于一次“影响中国——公共知识分子五十人”的评选,不管这些人是正在影响着中国,还是曾经影响过中国,《人物周刊》的这次效仿《TIME》的打榜操作,掀翻了这片古老的土地关于“人文影响力”和“独立性”的广袤争议——我因此至今对他存有一份顽固的尊敬。然而他也没能坚持多久。他一边迷失在精英和草根者对于人物选择的迷宫中,一边在励志和人文的需求上偏差反复——尤其重要的是,究竟是为获得眼球和生存而执拗在精英道路上,还是应该和他的母体《南方周末》一样,义无反顾地担当起道义与责任,将对人类的深恸关怀和尊重奉为杂志的灵魂?他和他,似乎有些糊涂了……整两年以前,《人物周刊》就开始评选青年领袖,当时的主题是“卖”,潘刚卖奶、薛兆丰卖书、徐静蕾卖博、王雷雷卖概念、侯瀚如卖脑子、王鹏卖超女;两年以后,青年领袖仍旧在没完没了地进行着,这一次的主题是“出”,姚洋出书、田沁鑫出戏、余男出位、周云蓬出歌、王小帅出电影、胡一虎出节目、叶檀出评论,周泽出律师函……两年,两轮领袖。主题,一次“出”一次“卖”——我申明,这两次的总结完全出于我个人评判的巧合——然而问题在于,今天的我们所真切需要的,真的是这些所谓的“领袖”吗?5月12日。这天之后,无论是《三联》还是《南方人物》,他们都成功实现了某种意味上的自我救赎。因为同样的一个“崭新”的主题——“爱”。当爱与希望,投射炙热的太阳昨日泪光,会随时间都蒸发别轻易放弃,明天要许更多愿望装满了勇气,就更有力量当爱与希望,倒映暖暖的月亮再回头望,又是筑好的家乡我知道未来还有好多路要闯我打开了窗,看见了晴朗——5.16 林俊杰 “爱与希望”——————————《南方人物周刊》的徐列主编曾经说过:“我们记录他们,让你的前路,更远更亮!”这种坚定地充溢着理想主义气质的主张曾经深深感染了我,包括我的未来。其实不止在地震灾害中,对于真实历史底本的探究和维护,是包括《三联生活周刊》和《南方人物周刊》在内的中国周刊类杂志的时代使命。这一次,他们完成了任务。十天来,我日夜守在电视机前和电脑前,我想记下一些什么,但是我肩膀虚弱,手指沉重。在灾难面前,我只能和所有的中国人一道,在黑夜中点燃一束微小却执着的长明灯。为他们祈祷。这一刻,汶川的兄弟姐妹们,我们和你们生死不离。音箱里,成龙正用他苍白而稚嫩的声音唱着“生死不离”——只有这一刻,“苍白”等同于“丰厚”,“稚嫩”等同于“深刻”。生死不离,你的梦落在哪里想着生活继续天空失去了美丽你却等待梦在明天站起你的呼喊刻在我的血液里生死不离,我数秒等你消息相信生命不息与你祈祷一起呼吸我看不到你却牵挂在心里你的目光是我全部的意义——5.17 成龙 “生死不离”——————————这一段,我什么都不说,我只引用。今天上午,《三联生活周刊》的主编朱伟以前所未有的姿态回应了韬奋先生“供应特殊时代的特殊需要的精神食粮”的媒体价值观,“媒体从业人员如果没有情感冲动,是可怕的。一个充盈着情感的记者到现场,会在悲剧面前心灵折磨到逼近崩溃。”“那么,新闻的价值与生命哪个重要?我反感‘记者添乱’这个词,但我也认为,新闻绝不能高于生命。也就是说,作为记者,在面对生命的时候,要清晰意识到,你低于生命。也就是说,你不能以新闻的神圣而对生命而居高临下,无论他是怎样的生命。当一个生命奄奄一息等待救援的时候,你难道应该用采访去消耗他的生命吗?当一个救援者经历千辛万苦救出的生命害怕光线时,你难道应该将闪光灯损害他的视力吗?同样,对那些已经逝去的生命,你在拍摄他们的时候,是不是意识到了你损害了他们的尊严,惊扰他们的安宁而增加了他们的苦痛?”“我以为,这种种意识欠缺,还是因为我们总将自己摆在一个居高临下的位置。如果这次灾难报道能使我们更清楚媒体自己的位置,那对中国媒体今后的发展,将是一次重大的进步。”“媒体应该成为对生命充满情感、充满敬意的深入记录者。这种记录先应建立在倾听的基础上,在倾听中你的姿态比被采访对象低,只有尊重了采访对象,才能得到深入的记录。我们总是抑制不住要自以为是,这是因为有一种明显的优越感,于是往往反而阻隔了采访深入。”“我们愿意在实际操作中不断地反思自己的行为与态度。”——“三联”,你还有最难能可贵的风骨。所以我第三次向你致敬。我想我们都应该永远记住——生者的生命,永远高于新闻的价值,无论他是谁;逝者的尊严,永远高于活着的人的感受,无论他如何而逝。安息吧把这灾难当作上苍赐予的福音死亡并不可怕只是你走得过于意外只是太多的人还来不及奔走相告只是还没有人在你的户口本上签署你死亡的自由——5.20 新京报 谢湘南 “夜歌”——————————在天安门广场,“汶川挺住”的黑字白底的纸牌让我潸然落泪,我和很多人一道高喊“中国加油”,和许多人一样把菊花紧紧地攥在手心——就像汶川的同胞们紧紧地攥着自己的生命,死死地,不让死神夺去。我们全都泪流满面,就像我在看这一期——2008年第18期《三联生活周刊》——的时候,P26\P46\P49\P52\P55\P58\P64\P66\P68\P72\P75\P83\P84\P91\P93\P95\P99\P100\P102\P105\P107\P108\P113\P114\P121\P122\P124\P128\P130\P136\P142\P143\P154,这些画面,再一次掏空了我滂沱的泪水。谁说2008年中国将死于“8”的窠臼。“三联”说,5.21,加起来还是8,但是他在这一天推出振聋发聩的媒体人的呐喊;“三联”说,正是在第18期,他用最夯实的信仰捍卫中国人的吉祥……除了他,还有更多。同样在今天,《南方周末》撰文说,《汶川没有死去,汶川仍然活着》。我读着这个标题,顿时血脉贲张——是的,中国人不会倒下,中国魂永远不会死去!“山下一片黑暗,寂寂无声,山上也人声渐低,孩子们最先睡着了,最初的惊恐和慌乱,逐渐归于接受宿命一般的安静。”我想说,归于安静的,并不是宿命——而是中国人永恒乐观豁达的心。寄“三联”:我们,应该是一枚灯塔。能否照亮前方的路,最终只能取决于灯塔的高度与亮度。我想,更重要是生命的价值再一次成为了大家心目中最高的价值,生命高于一切,这可能超过了所有价值。为一个哪怕是弱小的、只有一线生机的生命,可以不惜任何昂贵成本,这才是一个强大民族的标志。这次大地震,那么多活生生的同胞失去了生命,映秀、北川,也许已经成为了废墟,但它们没有被击溃。我说,标题就叫“汶川不会消失”吧。让我们永远珍藏这段悲情感人的历史。——5.21 三联生活周刊 朱伟 “三联的答卷”

我怎么不看三联?

今天在三表兄的blog上看到了一篇新博文叫《卖三联》,真是木有想到鼎鼎大名的《三联生活周刊》在采访时也会遇到“需要推销自己”的麻烦。8知三表兄言语间对于上海、广州那边儿读者的阅读品味质疑会8会激起民粪,《三联》在北京卖得火我倒是可以作证的。至少每次去逛报刊亭,都会看见老板把最新一期的《三联》早早地在最醒目的位置挂出来,可见其招人稀饭的程度。作为一个北京的爱逛报刊亭的筒子,很遗憾,俺对《三联》却并不是十分感冒。在《南方人物周刊》缺货的时候曾经买过几期,就着麦当劳看过,感觉就像没煮烂的蹄筋儿,有点嚼不烂。不知是不是因为我这口牙不好,还是人家那蹄筋儿就是按照那个不烂的火候专门烹饪的,没有一定咀嚼功底的人无福消受。总之,《三联》之于俺,已经从最初的崇拜、好奇之物,变为如今的走下神坛,排在《南方》和《中国新闻周刊》之后的第三个选择。对于《三联》的整体感觉,就是文字太多,看着眼花。每篇文章都猴长猴长地,还没看到一半,就觉得口干舌燥、大脑缺氧。可能与排版版式也有点关系?不知《三联》的美编人员总想给读者在有限的纸上呈现更多的文字还是咋地,反正读《三联》就像读一本许久不进入正题的冗长的长篇小说那样让人沉不住气。对了,我差点忘了,人家三联就是出书地嘛,出了本杂志,风格上也要保持一致。还有一个感觉,不知是不是俺这个人过于肤浅的还是文化水平太低了,咋感觉《三联》的文字工作者们那么爱拽文涅?每篇文章都文诹诹的,直接提高了读者的阅读门槛。怪不得是一本给精英或想要成为精英的人看的杂志涅。看来,要想成为精英都要买本读读,不管能读懂不能读懂,能读下去还是不能读下去。回头再说说《南方人物周刊》,俺今年定了。但定的有点后悔了。因为订阅的杂志每次都比报刊亭来得晚。人家都说现在的南方报业已经没啥精英了,许多人已经不怎么diao南方报业出的东东了。而我这个俗人还在为每一期的《南方人物周刊》痴迷着。原因?第一点应该是可读性强吧,几乎每篇文章都有很强的故事性,吸引读者去看。今天在豆瓣上读到一篇评南方周末出的《后台》一书的文字,说看不上《南方周末》的人现在都成了“标题党”了。可平媒吸引读者去阅读怎么可以没有“标题艺术”呢?上一期《南方人物周刊》采访一一长串名字的记者,如果标题不跟“萨达姆”有关估计没人会感兴趣而去看得。第二点原因,俺觉得是选题好。其实《三联》也不必觉得拿李宇春作封面文章就掉了个档次吧,这就是社会现状、生活现状,三联不就是关注生活的吗?可能,俺这类的俗人其实已经早就被《三联》排除在了目标读者之外。继三表兄的文章发出后,有人评论,其实《三联》是一本小众化的杂志。所以,实在用不着去“卖”。(虽然加肥猫说《出来混,迟早都是要卖的》,呵呵)俺觉得也是,“一本杂志和它倡导的生活”毕竟会吸引一群喜好这种生活的臭味相投者,而游离在这种生活之外的人类,《三联》大可不必去理就行了。

虚荣

如果你不幸很喜欢损一个事物,那你也就成为它的粉丝了,没有这个事物你也会空虚的,甚至比喜欢它的人还执著,这些年的真人秀节目、网络红人窜红都是运用这条原理。我大学初期会购买《新周刊》、《新闻周刊》、《财经》、《三联》、《读书》表示支持,即使图书馆里有。几年后不得不说,喜欢盘点的《新周刊》现在基本没有什么新主张,完全是大实话;不刻意深度装纯洁的风格,会让某个5100米山上来的尊贵矿泉水广告上杂志,挺适合我的这种层次;杂志里写的,基本就是社会在我眼里的样子;说白了就是,你看不懂了还是要跟看透的人一起工作,心里还恨没你聪明但收入比你高的人。这骨子里的反智主义作祟,比时尚杂志还时尚。然后后悔看《三联》确实能让人满足加虚荣,他的翔实是个空壳,比广告还艺术,以后再也不精读了,新闻不新闻、论调不论调,讲税法、说房产、说基金,简直就是小区热心大妈上门给你宣讲安全手册,没有内容还死撑;我们没有胃口还要装笑,说白了面子。那个《南风窗》我从高中就看,现在回味,还是最近的各部委扯皮、争夺立法权好玩,他盘点的2006都找到了重点,但基本就是全国兴起的业主委员会组织,知识分子的力量说的还没有《新周刊》透彻。我每期都要弄个小笔记抄抄其中的语录,我不懂但以后能背诵吧。说到底,我还是高捧《财经》,手牵《新周刊》,没事抄《南风》,无聊看《三联》吧。中国男人,也都是经历了“小张”、“老张”、“张老”的过程,一辈子也就这样了。生活是啥样挺重要,思想碰撞多拧巴,重温自创大学三段论:一,一个人有毛病是没有什么办法的二,人活着不容易三,我要活下去小小声明:我以后拍情侣照,肯定要求双方只穿白色内衣拍,好看。

1995~2010

1995~2010,他们与这个时代。三联的2010年10月18日刊-今年第42期-三联总第600期,的确相当瞩目!纪念特刊,收藏了。

做一年好杂志容易,做十年好杂志太难

尤其是在中国。或许是因为某期触动了某个敏感话题而导致渐渐消沉,或许,就是因为编辑的水准难以一如既往的保持。三联生活周刊,从三联周刊走向了生活周刊。但,我一向是花上2元钱买它的过期杂志的(虽然常常是过期2个月的),从这个价格来说,生活周刊还不错。

瓷骨MM说 三联生活

那么多人都说好,我先来说些不好的吧。1 每期一篇的时尚类实在无趣。作者都不是平民阶层,动辄欧洲漫步,百年贵族,介绍的东西实在离我们遥远的很,要表达的情感也是我们这些要打拼生活的人没有的,太没共鸣了。 每次都觉得这几页纸张被浪费了。2 主题太虚。所以不能每期都让人满意,特别是今年来,什么电影主题的,高尔夫主题的,离平民太远了,中国有几个人每场电影都知道,有几个人摸过高尔夫的???绝对的小概率事件。 更重要的是,真正电影圈子里的,爱打高尔夫的人,根本不会阅读《三联生活》。那么这主题给谁看呢?还有什么好房子的100点,不少是灌水的。3 广告越来越多了!!!!还是06年上半年的好看,感觉是主编换人了。不过话说回来,老是买的也就它的。其他杂志看看就觉得够了。

越来越不喜欢三联了

虽然有直抒胸臆的感觉,但更多的感觉是唧唧歪歪,每一个“深层报道”用大片大片泛滥的文字支撑,看不到重点,读起来很累。而且字里行间充满了傲气和睥睨一切的气息。

你通常喜欢怎样的顺序读三联?

从上大学时在旧书摊上买1元钱一本的三联,到工作后8元一本买到如今10元一本,明年涨到12元,我有点后悔我怎么没当初订阅的时候一口气订阅10年的。呵呵。你通常怎样看三联!?我喜欢先看读者的投稿。首先从后到前:“个人问题”,都是很贴近平常人的生活,买房,就医,甚至婆媳关系,邻里关系。“朱德庸”的漫画,一直在贴近时事,只是把女人写的太势力了。“美食”,看着那些描述的精美的美食,权当是过过眼瘾了。再就是从前往后看:“读者来信”反映的都是真实的现实问题,拆迁,医疗,入托,三农,所有其实在事实上并不能解决的问题,杂志给百姓一个可以发泄的地方,虽然发泄之后也不能解决这些问题。“生活圆桌”妙语连珠,甚至笔锋犀利。然后就是每期的主题,其实我喜欢三联的一个原因是记者的敢于说话,很多热门的事件,人们期待的看到事件的背面,有时三联做到了。

不错的杂志

看过新周刊,人物周刊,感觉新周刊另类前卫,够尖锐!经常会以非常醒目非常尖锐的标题来吸引众人的眼球,可是,虽然吸引来了眼球,也没能打动大家的心,因为内容略显苍白无力,感觉有点失望!人物周刊还不错,人物访谈做的挺好,可是总感觉没有他自己的观点与评论,电视上各种各样的访谈太多了,不要走人家走过的路!三联,是最喜欢的杂志了,一直在看,有好几期经典的主题,非常喜欢!可是近期感觉内容方面时尚科技类的增加了好多......

我爱三联、我爱生活

杂志的功能应当定位于给大众提供基本的科学、文化、健康知识,同时也给人们提供娱乐、消遣。比如女性最爱的瑞丽杂志、时尚杂志。但是三联却把生活的杂志做到了另外一个更高的境界:从人文到最前沿的时尚、投资。让你感受到思想的魅力与桀骜的文笔。都是大家风范。我爱三联、我爱生活

决定以后不买三联看了

今天去买杂志,想买个一本还没到,就顺手买了本三联回来,头30页中,有超过一半的页面是广告,难怪三联现在感觉变厚了,但也水的太过了,曾经还是本好杂志,唉,堕落了。

我看着你,就像看着迟暮的曾经我那么喜欢的美女。

我是在定价为6.8元时爱上三联。当时似乎有惊为天人的感觉,又犹如西门庆头一遭见到潘金莲心头暗爽,居然还有这般好看的杂志,那时候我还看读者呢,还常常为读者上的故事而揪心。那时我还看足球周刊呢,常常为封面上的帅哥球星留下垂涎的口水。更多的是学校图书馆里的超贵时尚杂志,大抵是彼时看多了,以至于我现在看到厚如钻头般的时尚杂志就没有翻阅的欲望。絮絮叨叨那么多都是铺垫,不过为了笨拙地证明我对当时的三联有多么爱。记得有一期“谁的青春有他狂”,看得我掉泪。爱上那个坚强又狂妄的小男生。惋惜他的过早离开。后来就断断续续地买。买到便宜过刊时也珍宝得很。后来的后来,就变成8元了。最妙的是,随着定价的提升,文章似乎没有以前好看了。即使我还能发现我喜欢的专题,到底以前那种潘金莲能给予西门庆的快感要减少许多。到了三联变本加厉模仿时代周刊的封面设计,定价变成华丽丽的10块钱,更是觉得性价比低了许多。厚度固然不薄,深度太深的话我不喜欢,太浅我不愿意读,常常看完生活圆桌乃至最后的八卦娱乐,前面的言论之后,就觉得整本杂志就可以束之高阁了。待到发现了一些平时疏于关注的杂志上居然有写的特别棒的八卦文章时,更是觉得买不买已经无所谓了。从一个忠实的读者到一个如此无所谓的过客。时间并不长。当然我这样的读者对于三联来说,过于渺小。读不读更加不值得在意。我就不过是在瞎掰两句而已了。觉得杂志不好看,也可能和自己的品味变了有关。就像一个男人始终那么帅,可能今天为他着迷,明天就觉得他挫死,一个道理吧?那也怪不得三联。其实,在上面有很多揽胜的广告时,我还是很爱的。我一点不介意花10块钱买上一张我热爱的平面广告。只是,现在的广告选取一般唯利是图吧?偶然有几张平面我颇喜欢,其他大抵都是如中国电信的硕大的邓超的一张脸般,让我生厌。要怎么说呢?改变了就是改变了。不论是三联,还是我。也许就这样渐行渐远,也挺好的吧。爱情都可能瞬息万变,更何况一个人和一本杂志呢?只是有时想起来,有点伤心。曾经那么多的喜欢,到头来都要换成如此的无所谓。仿佛最开始时爱一个人过分用力,到头来只觉自己的爱这般可笑,恨不能就此诀别,又不免唏嘘自己曾经的奋不顾身般尴尬。美人迟暮总是一件难过的事。就像曾经那么倾国倾城,男装打扮又英姿飒爽的青霞姐姐。我看着你,就像看着迟暮的曾经我那么喜欢的美女。偶尔翻翻,还能看到我喜欢的文字,便要很惊喜。犹如惊鸿一瞥,发现青霞姐姐还是很美很动人一般。那就这样吧。晚安。

三联改组前好。05年那会文章特让人激动

象以前那个游戏版,文章都出自美国科研好手。高度都是世界前沿。现在就差远咯。搞得跟太阳报似的。无病呻吟

“杂”志

名副其实的杂志,社会问题,科技前沿,文化生活,名家专栏,还有深度的财经报告,应有尽有,也许不能说是篇篇精品,但也是可读性很高的了。

《三联生活周刊》目录之2007年6月4日

《三联生活周刊》目录之2007年6月4日电子杂志地址:http://www.zubunet.com/site/issueDetail.do?id=561【封 面 故 事】茅台的特权茅台总经理乔洪被“双规”的消息在股市引发震荡,却在茅台镇以极快的速度消失在这次风暴的核心区,原因何在?茅台酒的不可复制:“天”、“人”纠葛茅台酒的现代化之路白酒的江湖:“老大”和“混战”茅台:牛市中流传的财富神话【社 会】热点:“F1教父”郁知非的名利场热点:广东电白“5.15”校园凶杀案热点:遭遇海盗的南海渔民人物:林怀民:舞蹈是我的生命状态【特别报道】重返脑筋激荡数独凭什么流行全球来到这个世界上,只带着纸、笔和填字游戏无聊的智力【财 经】收藏:林风眠的画商业:西门子丑闻与德国大佬商业:未来情绪与现实风格--对话惠普设计总监史泰希.沃尔夫能源之道:“风”行天下【文 化】考古:“黑天鹅计划”--现实版探宝大片话题:脱帽,向伊莎贝拉.布洛告别话题:黑色写作艺术:物派是什么?家居:闻香书话:偷情的国际差别书与人:巴登夏日

更喜欢三联

看过新周刊,人物周刊,感觉新周刊另类前卫,够尖锐!经常会以非常醒目非常尖锐的标题来吸引众人的眼球,可是,虽然吸引来了眼球,也没能打动大家的心,因为内容略显苍白无力,感觉有点失望!人物周刊还不错,人物访谈做的挺好,可是总感觉没有他自己的观点与评论,电视上各种各样的访谈太多了,不要走人家走过的路!三联,是最喜欢的杂志了,一直在看,有好几期经典的主题,非常喜欢!可是近期感觉内容方面时尚科技类的增加了好多......

三联,做最丰富的潮流文化大餐。

其实说起三联,其实是几年前的事了。对之感兴趣,就是因为新奇和丰富的知识。读杂志的目的无非就是为了涉猎前沿资讯,三联这方面做得很好,每次都有不同的收获。从这个角度而言,三联非常棒。

每周不买就觉得浑身不对劲

高中时语文老师在课上推荐,然后我从断断续续买到成为习惯,包括合集。这本杂志让我最爱出版社为三联,最爱书店为美术馆后街的三联总店。

三联生活周刊

三联生活周刊电子版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641457/

“传家宝”(2008.1.28)

三联生活周刊的每周的大选题都不一样,一年到头来,很少能碰到让自己兴味盎然的选题。而“传家宝”这期,细读起来非常过瘾,文化味儿浓,这一期收藏了。

资讯类?还是时尚类?

这个界限好像越来越模糊了,比较喜欢三联生活周刊里面一些有深度的新闻报道,比较反感的是时尚类,因为我还是觉得这本杂志应该是一本新闻类资讯杂志,而不是一本购物指南,尽管我知道这不现实。

不错啊

买了两年了,很喜欢,虽然未必每期都好,但是总体水平有保证。作为周刊,很难对它提出更高的要求,至少我觉得!

不错

平常不看电视,也不怎么看报纸,想了解这个社会就靠它了.可以帮助我屏弃一些乱七八糟,留点比较深度的东西.不错,希望它一直能保持这样的风格,不要被市场玷污了.

11年第41期《如何开一家咖啡馆?》

笔记,不是书评。因为之前也想过开一家自己的店,在城市里。我想开书店,爱人说开咖啡店吧。于是对这一类的信息会特别地收集。当然,也收集了一些朋友们的祝福与劝阻。11年第41期如何开一家咖啡馆?文:陆晓逊咖啡馆的主人要爱咖啡,要有热情,不能过于计较成本,也不能过于理想主义。我做咖啡馆穷困潦倒、月月往里贴钱时,就计划着写本书《如何开一家咖啡馆》,要死大家一起死嘛。100个叫嚣要开咖啡馆的人,最后会有5个人开成一个咖啡馆。5年之后,还有一间咖啡馆还继续开着。深入一个行业有一个好处,会让你变得不太浮躁。因为当你真正了解一件事之后,你会发现这个世界上大概除了数学之外,就没有什么发展得真正足够完善的学科。人类的文明还处在一个上升期,我们对几乎所有事物的了解都只是部分的、不完整的,甚至是粗糙的,有更多可改善的空间。这会让你变得谦卑,因为你知道即使你现在是半个专家,但你所得的知识都是仍需商榷的,这难道不是一種很好的收获么?咖啡和咖啡馆是两件事,好咖啡和好咖啡馆也是两件事。在中国,如果你想开赚钱的咖啡馆,那么你开不了好咖啡馆。我个人倾向于这種观点:星巴克不是咖啡馆,它是家卖咖啡的店。做家咖啡馆有什么好处呢?就我的经验而言,首先我和我老婆是在店里认识的,仅此一条已经非常励志。一家咖啡馆会让你在无趣的城市里找到些信心,从虚无之中得到一些肯定。即使你拥有一个自己买的房子,你都无法得到这種祝福和神力加持。[城市]像一个上了发条的怪兽一样,膨胀,更新,再发育,用5到10年就把自己完全换一次血,推倒那些房屋,换掉那些街道,关掉那些商铺。咖啡馆跟这種快速和更新是对立的,它站在“慢”这一边,站在“不变”这一边。

很好的手边读物

喜欢在包包里放一本,最经常在乘地铁的时候看,或者火车,有时间的时候,从任何一页开始,总有让你放不下的东西。没有给自己安排看长书的时间,网络又经常让人迷失方向 ||||| 就靠这些杂志充电了。

有趣而且多金de马未都

电视名人的又一个热点?还是收藏热的时势造英雄?不知道怎么搞得,马未都就这样火起来了。短的花白寸头,丰瘦相宜的脸蛋,不温不火的语调,气定神闲的样子。他出身贫贱,一度靠做文学编辑糊口,碰巧了看着那点古董可爱,就好上了这口,为了能够买点好东西,他还不得不做些药材生意,希望和假药没有太多关系。他没有贵族的气质,来劲了会和媒体的记者斗嘴,彰显他的年纪虽大了,但机智还在的美好状态。他会把记者约到洗浴中心去坦诚相见,这个是三联生活周刊的王三表在博客上披露的。但是我也忍不住推断他真要个个都请到洗浴中心去,等他的新书《马未都说收藏*家具篇》宣传完了,还不得洗脱皮了?三联生活周刊影响力大,而且做的是封面文章,多少对《TIME》没有指望的人,都盼着上一下三联呢,能不坦诚相见嘛。只是采访的队伍中还有的是女生呢,尽管女记者本就特殊,但构造还是差不多呢,所以内心还是真诚地认为,只有王三表这样的个性张扬的老男人,才适合在洗浴中心坦诚相见呢。说什么呢?呵呵,貌似是走了题呢。很喜欢这个这么老了还很有趣的男人呢,他叫马未都。在这个老年人暮气沉重而衰败,中年人麻木而且奸诈,年轻人单纯而逆反的老国家里,这样的人因为太少显得有点可贵呢。稍微有些瑕疵的是,马未都这厮太有钱了,即便是有趣,也没有多少可以参照的呢。真的希望,还能有他这么有趣,但不像他这么多金的老人,能够出来,让人看着不光眼馋了事。

三联越来越来差!!!!!!!

今天发行的号称纪念特刊(600期),全书200多页,据我粗看有快100页的广告了,这个杂志我看了几年来了,最近2年杂志里面的广告篇幅直线上升,越来越让人烦了。。。

越来越像字多的时尚杂志了

自从改版变成8块之后,就越来越像字多的时尚杂志了.而且有时一期登一个人的好几篇文章.多了点,哈.不过三联作者是越来越刻薄了,不像其它的小资读物,总那么"含情脉脉".这一点倒是让一些家伙颇为欣喜.

不适合大众看

小众读物,主要内容迎合富裕人群兴趣,但也有关于社会的显示披露,略有批判性,广告太多,印刷太浪费,太不环保……希望有不同声音来驳倒我

常常看

要看别人的生活,才知道这世界的广大。三联的专题调查,对我这外行人来说,总是觉得入木三分。有人替你将食物做得美味,何不认真品尝?

西藏 与 高科技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非常的关注西藏,虽然自己从来还没有去过。那里的山,那里的人,那里的神秘文化。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想法设法的从各种渠道去了解她。国家地理杂志有一期的专栏,最近在二手市场淘到了“06点第39期的三联”——主要讲的是藏医和土司制度还有藏传佛教。似乎对她的了解更多了,但是在干净纯洁却有并不发达的西藏却有着和同样的宿命,就好象西部风云中那样一点点的被我们所现代化。也许用不了多久,她那真实的美丽就只能靠自己去想象了。在专题之后,三联通常会有一些新的经济动向科技发明。这个也是自己印象比较深的一个版块。有最新的游戏介绍——才知道自己仍然喜欢玩的游戏‘打坦克’是8位机,而现在的ps3还有xbox都是高级更高级的版本了而自己还从来没有见过。也知道了周围流行的ipod已经到了第5代了,而且仍然是以每天30万的速度在全球售卖。最新的一款竟然只有书夹那么大。在电脑、网络普及的现在,人们似乎永远都不知道满足,总希望不断的拥有,没有理由的获得和占有,不知疲倦的去抢购下载,最后放进了电脑的某个盘却在又一次的病毒后重装,重下,重演。真希望自己在来得及的时候去一次西藏,真正的感受那里的气氛,那里的山,那里的水,那里的文化,那里的神圣。

急求1996年 全年的 三联生活周刊 有意者联系QQ137070301 谢谢!

求购1996年全年的 三联生活周刊 有意者联系QQ137070301 谢谢!所在地温州 最好同城 不是也没关系没有什么杂志可以换的哦我的都是 时尚杂志 明日风尚 神马的

不愧是三联

不愧是三联出版的 他完全可以称得上是中国的《TIME》 我喜欢 文化味道挺浓的 《读书》是捧读《生活周刊》抢读

留言三表与三联

我2002年来北京,第一个工作单位就在安贞大厦。当时,我只知道有《三联生活周刊》这么一本杂志,而且杂志社就位于安贞里面,可是没怎么看过。第二个工作单位中,有一个女记者英语特别好,姓纪,听说她就是从三联过来的。我还在网上搜过她在三联时的文章,似乎多集中在美食方面。后来偶尔翻一翻三联,但总建立不起浓厚兴趣,直到2004年看到封面是崔永元报道的一期杂志,专题名《中年崔永元的梦想与情怀》,才毫不犹豫买下来。文章写得非常好,但是我没有太注意作者名字(不怪我,三表的名字实在太普通)。直到后来在三联上不断看到三表的文章,才回过头来看,原来那篇崔永元封面就是出自三表之手。这才在网上搜到不许联想,放至收藏夹内至今。现在,每期必看的杂志只有两本——三联和《财经》,两者风格完全不同。三联越看越轻松,《财经》越看越紧张。有句话不得不说,两杂志的广告都非常多,而且有日益增多之势。不过与《财经》相比,三联的软广告太多,这不好。相信很多人有这样的阅读经历,一篇文章看了几段总感觉别扭,仔细一琢磨原来是在认真看广告,有被骗的感觉。这可能是广告主愿意看到的,但别忘了,有部分消费者可能会因此恨上它。适得其反。-------------------------以上是认真读完不许联想一篇博文后,对三表的留言。因很喜欢该文,特将原文粘贴在下,今后也可以常回来看看。七年之痒带三个表 @ 2008-09-19 3:55:38 分类: 杂谈 2001年9月下旬的某一天,我被一个美女带进了《三联生活周刊》办公室,在楼道,我遇到了朱伟,那是我第一次见到他,他当时夸了我一句:“你的文章写得不错。”然后我见了苗炜,跟他大概谈了一会儿,我就决定到这家杂志上班。朱伟说:“你下周就来上班吧。”我一想到要上班,就有点焦虑,便说:“能十一以后吗?因为我正在写一个小说。”曾经作为《人民文学》杂志的编辑,把很多文学青年扶植成作家的朱伟,听说我在写小说,脸上露出一丝不屑:“你怎么也写小说?”我没有回答,心想:“巴尔扎克都能写,我为什么不能写?”我当时还真在写小说,当时已经写了8万多字,只要一使劲就能写完了。所以计划去三联之前把它写完。不知道是朱伟的这句话泄了我的那口气还是我因为要走向新的工作岗位,那个8万字的小说,后来一个字都没写,至今还扔在我电脑里的一个文件夹里,上面落了一层灰。其实这个小说写到8万字的时候我心里已经将它否定了。一晃七年了,真快啊。在来《三联》之前,我的工作比较动荡,我已经有点数不清换了多少个单位,反正只要我一没工作,我的朋友就会替我张罗。我平均半年换一个工作,中间还休息两个月。但是这种不靠谱的工作方式我已经厌倦了,感觉什么都做不了,还给人一种做事没常性的印象。其实我当时的想法是,用换工作的方式积累工作经验,尽可能接触到更多的人和事,因为在工作之前我的生活空间太小,没有任何社会经验。在来《三联》之前,我有一搭无一搭给《三联》写专栏,所谓有一搭无一搭,就是我在《三联》上开一个流行音乐专栏,当时《三联》是半月刊,我认为我半个月写不出一篇像样的文章,就要求一个月写一篇,有一搭的时候我就写一篇,但这样读者看着很别扭,这期有下期没有。于是主编朱伟在我无一搭的时候他就写古典音乐,穿插着来。后来我到《三联》工作,音乐专栏坚持了两年多,最后写不下去了,现在都没有音乐了,还写什么乐评,我就停下来了。但是朱伟写上瘾了,于是音乐专栏就变成了“有关品质”,内容也不仅仅是古典音乐,有时候还介绍一些古文。我被分到文化部,带我进《三联》的美女叫邢慧敏,也是文化部的,那时候文化部有四个记者:舒可文、小于、邢慧敏和钟和宴,她们都是女的,只有我一个男的。到现在文化部也是这样,除了我都是女的。事实证明,女人比男人更容易有文化。现在的阵容是:舒可文、孟静、马戎戎、钟和宴、苌苌、曾焱、李晶晶、李孟苏,还有我。不过我们三联最有文化的贝小戎却不在文化部工作。我刚去《三联》的时候,办公地点在一个没有安全感和贞操感的安贞大厦,当时楼上楼下,我们文化部在当时地位卑微,五个人共用一台486电脑。用个电脑都要排队。不像现在,每人一个最快的笔记本,里面跑的是Vitas(谢谢啊,不用留言告诉我是Vista)。那时候《三联》的定价好像是5块钱(记不清具体定价),销量也就三万来本。现在,销量第二和第三的新闻类周刊销量加在一起也没《三联》多。我每次去上班的时候心里都发虚,我以前工作的单位不是这样,人们都在明里暗里争斗点什么,而《三联》的人每天就想着怎么报选题,没事的时候每人捧着一本书在阅读,一看书名都能把人吓死那种的。这种比较简单的工作环境我还是比较喜欢的。后来我就适应了,挺喜欢这种工作方式的,决定赖下来不走了。一年后,我的一些朋友不干了,见到我就说:你怎么还不辞职呢?我这儿有个工作比较适合你。我实在是觉得很多单位的环境比较恶劣,我又是那种在耍心眼方面比较弱智的那种人,而且人也上岁数了,不喜欢折腾了。我谢绝了朋友的好意,后来常常遇到一些单位诱惑我离开《三联》,我也都拒绝了。最有诱惑的一次是《滚石》中文版,做《滚石》中文版是我儿时的梦想啊,但我还是放弃了。理由是:我很尊重这本杂志,所以不想让她变成汉字的时候毁在我手里。我是个懒得去管别人也不喜欢被别人管的那种人,让我管理点什么,肯定越管越乱。都说《三联》是主编的摇篮,我要离开《三联》,绝对不再做媒体。如今种地都比做媒体强,至少种出的粮食是真的。七年前,《三联》的主力是高日立、胡晓东、邹剑宇和苗师傅,我去《三联》的时候现在仍然还在三联的记者已经屈指可数,计有:苗炜、舒可文、李鸿谷、蔡伟、钟和(丫中间离开《三联》一段)、李菁。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七年,《三联》的人几乎换了一茬。现在编辑部的很多同事我都叫不上名字。我刚来的时候记者有二十来人,现在有四十多人,似乎每天都有新面孔出现。那时候《三联》的薪水不多,一个月往死了写,也就能够糊口,但是大家兴致高昂,活生生地把一本赔钱的杂志弄赚钱了。这七年间的变化真大,以前常听到的一句话是“我喜欢看你们《三联》”,现在是“以前我可喜欢看《三联》了”……你说你们这帮人也是,没事就刻舟求剑。这半年多,心里总觉得像是少了点什么,这大概叫中年焦虑症吧,我好久没焦虑了。难道真的有传说中的七年之痒?9月18日 于南京

“安哥拉羊毛”??

在本周的《三联生活周刊》上,《摄政街……》文章中出现了“安哥拉羊毛”的字眼,显然,作者又是中了由“Angola Wool”一词望文生义的错误,文中将其与驼毛、羊驼毛、羊绒等并列,也难怪作者在翻译资料时候绝对想不到Angola Wool与非洲的安哥拉这个国家难以扯上关系,也说明了安哥拉兔这个可爱的物种知道的人还不多。安哥拉兔毛 长毛兔:原译安哥拉兔,起源于小亚西亚一带,名字来自安哥拉城,即现在的土耳其首都安卡拉。安哥拉兔从1723年由英国海员带到法国,再从传到世界。后来形成了法、英、德和中四个不同的品系,长毛兔有白、黑、栗、蓝、灰、黄等多种颜色,白色兔的眼为红色,有色兔的眼睛为黑色。白色兔毛有利染色,故饲养白色长毛最为普遍。

什么读不是

看592期三联生活周刊,访问《南京!南京》导演陆川,他说了一句话:要是你把自己当才子才女,就等着被人踩死。这话说的是跟微博相关,但我觉得放之四海而皆准。真的,每个人都是有强烈自我意识的,每个人也都是有或专属于个人或获得更广泛人群共鸣的深刻思考和观念的,不可小瞧任何人把自己抬得过高以为自己是上帝神仙救世主,也不可忽略轻视鄙谑了自己。

怎一个情字了得——越剧百年时尚化与人性慰藉

手头的三联在右上角打出了《中国经典珍藏系列1》,如果真能做成一个高品质系列的话,那倒真是令人期待,因为光看这期的“越剧”的话,确实足够收藏一阵子。为什么好?看看封面的题目:“怎一个情字了得——越剧百年时尚化与人性慰藉”。这个题目一点都不老土,在姿态上就体现出了先进的味道。整组报道由“情感和人性的胜利”开场,以时间顺序介绍了越剧作为一个地方剧种进入中国大众生活的经过,随后马上聚焦到越剧发展历程中的代表人物,中间用穿插介绍了越剧的各个流派。之后又写到了越剧在新中国成功的象征之一—越剧《红楼梦》,到这个时候越剧的发展无论从艺术上还是意识形态上都达到了一个顶峰。以此为分界线,将越剧的百年大事做了一个时间轴的梳理,将收尾集中在现实中越剧的代表个体:越剧王子、浙江小百花剧团、以及茅威涛(她真的好帅啊,太漂亮的一个人,可以和天海大姐去PK)。系列报道的末尾是关于越剧在以自身发源地嵊州为代表的农村的生存状态。一组很吸引人的报道,能让人从头看到尾,抓取的点都有闪光之处。最巧妙的地方莫过于,将越剧作为一种世俗风情味道很浓的地方戏剧在发展过程中所必然伴随的八卦故事集中在物是人非的过去中(袁雪芬和马樟花),从而成功地避免了为真实表现当下人物而需要承担的某种危险(我就是指茅威涛大姐的取向)。很多涉及到情感的字眼用的谨慎而温和——其实这是阅读三联的一大乐趣之一,一些风险性高的报道,能体会到文字之外的一些表达。越剧由于其本身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获得大批女性观众的支持是理所应当的:由女性在越剧中程式化地扮演男性,不仅能满足女性对男性的理想化塑造,也兼顾了男性面子和生理上的安全性。越剧对男性的理想化塑造几乎是完美的,一方面满足了男性化气质女性的愿望的公开和程式化表达,另一方面也用区别于生活的戏剧形式,为传统女性对于占优势地位的男性的负面情绪提供了公开的舞台。由于越剧的观众大都为女性,女性的聚居、交流,也为女性表达自我、发泄开通了一个家庭之外的场所,这都是越剧应运而生的原因,当然,不是全部。什么东西一旦被称为经典,也就意味着从此以后要承担巨大的压力,经典如果不能随着时代前进,就只能退化成历史。越剧的现状就是一个明显的写照。

438期:周刊难道就这种质量

  《欧盟走出制宪危机》    其中有句:    “德国总统萨科齐成了一个关键人物,他积极地说服波兰代表。默克尔这次很少公开露面,而是在幕后开展谈判。萨科齐说心理和历史上因素使得法国和波兰之间的关系不像波兰和德国之间的关系那样紧张。萨科齐因为成功地把“自由、非扭曲的竞争”从欧盟的核心目标中拿掉而惹怒了很多人。”      如今不知道文章经没经过校对。文章是薛巍写的。

知识性很强

中国很多东西没有延续下来,我不是很清楚三联的历史,是不是这个三联就是邹韬奋创立的三联的延续,如果是的话,我感觉很欣喜。因为它没有滑入庸俗,市面上太多的杂志捡些垃圾来堆积,这本杂志不同,知识面很宽,经常读它,你会感觉自己有所收获。

《三联生活周刊》,我要告别你了——评652期改版

2011年10月10日出版的总第652期《三联生活周刊》,怎么看都像是一着胜负手。因为,如果只是作为年底邮局征订的试应手,它未免也太大胆了。我甚至怀疑是不是整个集团对这本刊物的定位要决绝地进行大调整,如果是,未来不久编委名单上很多主笔乃至资深主笔怕是都要消失了。这还是我经常读的,自认很熟悉的《三联生活周刊》么?先数数这次惊心动魄的改版都砍掉了哪些东西:①所有的读者互动部分,包括前面的评刊、反映地方民生问题的来信,以及后面的“个人问题”栏目;②国内社会民生问题的采访稿;③固定的个人栏目,包括张斌的体育专栏、宋晓军的军事专栏、朱德庸的漫画专栏;④所有的投资理财类栏目,包括邢海洋和谢九的投资专栏、配插图的投资市场观察豆腐块文章。再看看削弱了哪些东西:①国际时政报道稿,篇幅大量减少,并合并至“天下”板块;②科技知识普及类文章,本期这样性质的文字改头换面至其它栏目,且篇幅和深度均所有减少。最后列举一下新增或丰富了哪些东西:①环球要刊速览,由漫无目的的书摘变成了有指向性的刊物专题推介,且篇幅扩充;②好消息·坏消息:由豆腐块变成了篇幅更长但篇目更少的专题文字;③刊尾增加了“消费”和“互联网报告”两个专栏。④刊物中部增加了“书摘”“闲篇”“图片报道”等几个板块。我不想再列举下去了。有些变化仅仅是原来已存在的部分文章的栏目重分配而已。总之,这次改版给我的最大体会是,知识性、趣味性、和民生紧密相关的、更有人文关怀的文章,以及有品位且独家的专栏文字少了很多,取而代之的则是更多的吃喝玩乐信息、更多的自以为自己有思想的实际却空无一物的思辩类狗屎文字(“闲篇”板块尤甚)、文青和低层次小资才可能有兴趣的文学类文字(这部分明显是向《读者》靠近)。另外,主题也开始散漫。“封面故事”不再是一组有分量、言之有据的稿件集合,而成了一篇轻薄的、缺乏可信度的随笔文章;稿件集合则移至“专题”板块,在封面上也不再以最醒目的标题所标示。封面还列举了一堆新栏目的文章标题,给人以杂烩菜的第一印象。其它的细节,包括标题和正文的印刷字体式样变化,版式变化,图片标注式样变化等细节就不多说了。还有,页码176,广告还是占了近50个页码,所谓“现有平均160页的基础上再加16页”的口号喊了一年了就是这么个结果么?作为一个自认还算忠实追捧《三联生活周刊》的读者(每年在书报亭以零售价购买累计大约三分之二期数),看到这样的剧变,看到这样迅速劣化的阅读体验,老实说,感觉非常失望。“生活”这两个分量十足、内蕴深刻的字,要被你们解读成“先富人群”的美好生活了么?请你们不妨再仔细想想邹韬奋先生当年创刊的本意是如何的,我想,至少不是为推动财富严重分配不均的当代中国在继续奔向拉美化的进程中再添块砖加片瓦吧?希望这期改版只是“种试验田”,或给一批忠实的老读者开的一个玩笑,否则,我也只能决绝地说,《三联生活周刊》,我要告别你了!

三联周刊,最好的厕所杂志

看了有5年了,不是每期都看.最初2年给我的感觉非常好,很有深度,总是要选最好的时间,正襟危坐,搞杯咖啡细细阅读,现在回想正是单纯得可爱.后来基本固定在睡觉前阅读,有助睡眠.不过,现在我一般是在马桶上看.虽然这样,还是觉得相比其它要么太无聊要么太累要么太贵的杂志来说,算一个不错的杂志,不是那个谁谁说过,一本杂志最高境界就是做成"厕所杂志"

走在前端

即便阅读这本杂志已经有好几年的时间,要想准确的概括它依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中国的杂志不少,但相似的太多。不是指别的,而是指杂志风格普遍是混乱的。还句话也可以说中国的杂志根本没有自己的特点,从头到尾都试图copy外国。比如《书城》,在我看到了《纽约客》之后才知道怎么回事。虽然看不懂《纽约客》的内容,也不知这两本杂志在内容上的可比性,但《书城》的封面和插话已经活脱脱的告诉我,这是《纽约客》的中文版。 我想写的《三联生活周刊》也曾被称为《TIME》的中国版,但三联人不认同这种说法,以至王小峰就常拿《时代》中文版这个名字来揶揄别人。而苗炜则说: “当我们说要做中国的时代,要做中国的新闻周刊,要做中国的财富,要做中国的福布斯,要做中国的国家地理的时候,就象是上海说自己是东方的巴黎,苏州说自己是东方的威尼斯,九江说自己是东方的日内瓦。可笑有可爱。所以,别操蛋了,做一个中国的南方周末就不错了。” 这种态度是我喜欢的,我不知道时代周刊内容到底如何。但在《三联》上面,我看到了我希望出现的内容。首先是三联的专题,三联的专题不如新周刊来的猛,但也不如新周刊那般虚。它很实在,可以说直指人心。在它封面上不会出现一些时髦而无用的空话,亦不会像南方报业般如此热衷追逐政治性话题以树立自身招牌。三联所具备的观点和其他杂志很不一样,它封面所出现的内容有时候是极小的一件事,有时候甚至让我怀疑这值不值得用来做封面议题,但阅读之后你的观点往往会起变化。比如之前的《飙车少年》。 三联所追求的不是所谓的猛料,亦不是对当前热点的爆炒,而是对于已发生事件理性而深刻的解读。我最喜欢的几篇三联专题大致都从此类角度出发,06年韩白之争后,三联所做的专题名为《网络暴民》。这个态度鲜明的专题给那些希望所谓“互联网民主”的人一个响亮的耳光,互联网在中国并没有大多数人想象的那么乐观。整个专题的材料十分充分,用于支撑“网络暴民”的这个观点已经足够。对于一个复杂的社会来说,对一件事情的解读反映了各个不同层次的人所具备的情绪。如何调解这种情绪,对媒体而言并不是件简单的事情。三联做了一个好榜样,至少保持了些许理性。而最近热炒杨丽娟的媒体则让我隐隐有些担心,媒体其实在这之前就已经成了杀人的帮凶。 如果说三联的专题是一盘豪华主菜的话,那我们也可以想象那些冷盘也不会差到那里去。这些冷菜包括各种专栏,以及科技文化方面的报道。对于一个中产阶级来说(这似乎是三联的主要受众群),你可以发现总有一样你喜欢的东西。我最喜欢的是尚进和袁越的科技报道,可以说是国内最优秀的。就国内的杂志而言,这两人的姿态应当是最高的。 不过三联的经济报道现在似乎是个鸡肋,十分难看。而主编朱伟的掉书袋文章,看的我头都大。 提到三联,不可不提的是王小峰。“不许联想”的名气现在似乎比王小峰供职的单位名气还要高,以至《时代》周刊把当成中国博客的代表。其实不只王小峰,三联内部其实人才济济。稍有注意的话,你会看到孟静这个名字,中国最有名的两个娱记之一,另外一个是《南方周末》的袁蕾。以至上面提到的尚进和袁越这些人,都是能力极强的记者。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三联是这些名记撑起来的。一个明证是,很多人都是通过“不许联想”认识王小峰,进而认识三联的。

每一本都买

每一本都买,也只是一年前开始的事。延续一年下来,收获很大。很早以前,会时不时的买三联,或是新周刊,或是人物。这一年来,前大半年是三联和人物“并进”,只恨不得自己一天能有48小时,因为总有读不完的杂志。西藏铁路开通后那段时间发现三联和人物总有相似的报道,看得有些不舒服,思索了很久便放弃了人物——其实我非常喜欢看关于人物的专访,CCTV-10每天中午重播的人物几乎没有漏下。只是觉得三联更为全面,什么都会介绍,观点很新颖深刻,虽然每期都有我实在不太懂得金融,但略微看一点知道一些总会有好处。这两周的又是关于《论语》和基金的专题,看得我有些头大,都不是很擅长和喜欢的题目,但还是会看, 因为知道得多一点总会好一点,是吧?

给三联生活周刊挑错(468)

P4 《咖啡的兴起》附图上杂志名称是American Scientist,而旁边的中文写《科学美国人》不过,《科学美国人》杂志的英文原名是Scientific American,American Scientist是美国的另外一本双月刊科普杂志,创立于1913年,历史也很悠久,网站地址http://www.americanscientist.org/P53 “如果每天新增1.5块电影银幕,每年就能新增六七千块银幕。”这到底是怎么算出来的?P62 (华谊兄弟)“2004年出品的影片数量占内地总量的1/3,2004年12月,华谊兄弟每年能够制作三四部影片和100集电视剧,是最大的内容提供商”“制作三四部影片”,就能做到“出品的影片数量占内地总量的1/3”,“是最大的内容提供商”了?P142 "19世纪80年代在接受美国NBC电视台采访……”一类常见的错误

生活中的求知与享受

非常喜欢她,包涵了丰富的社会百态,华丽的物质文明,一周一本的速度让我们在紧张繁杂的生活中提升了生活质量,一本可以在物质生活中求知和享受的杂志。

我讨厌广告多的杂志

曾经不定期购买 觉得可看性还是不错的 刚买了本600纪念特刊 因为有塑料薄膜封着 我便没有翻看 估计纪念刊内容得挺好 回来打开大失所望 且不说内容有多干瘪 满本的广告我真是服透了 汽车 房产 电器 食品~~ 翻了n页才看见点内容 然后转身就是连着的奔驰广告 一篇加一篇 你们办杂志是写文章的 不是专业发广告的 刊物是要发广告 要盈利 可你们这样是不是有点过了 600纪念不下点深度 专门纪念广告来了 我是被这期杂志恶心到了 以后不会再买了 估计和我一样心情的人应该还有 怎么堕落的 都奔着钱去能不堕落么

生活的太专业了点

内容很好,有些专题很启发人。就是题目:三联“生活”周刊假如大家都这么懂生活,国家之幸,民族之幸。崛起无敌!如此生活,还是专业了点。

2012年第24期 潮汕味道

鸡肉放在猪肉皮上剁。蔡昊的大有轩精细中菜非常不合我的感觉,萝卜做的没萝卜的味道,有意思吗?花胶又称鱼肚,一种由大海鱼的鱼鳔制炼成的大块白色胶状物体,中国传统的名贵食品之一,属于海味的一种,“鲍参翅肚”中的“肚”所指的正是花胶。罗勒(学名:Ocimum basilicum),亦称圣约瑟夫草和甜罗勒、九层塔,客家语称为七钱插,广东潮汕地区称为金不换,安徽北部方言称为香花子,中国北方部份地区则称之为兰香,是一种矮小、幼嫩的唇形科香草植物。創發潮州飯店 Chong Fat Chiu Chow Restaurant, 九龍城城南道60-62號。华侨古板,不改旧法,蒸鱼要在鱼肚上放东西,怕蒸过了。guo是要油炸的。灌肠里面放糯米。马辰是指印尼。潮白,潮蓝,潮烟。潮汕更近福建,跟广东菜反而有距离。猪油渣用的多。水鸡是青蛙。笋稚指女孩挺拔娇嫩。竹笋会一点儿渣都没有,夏天出产。床前明月光的床可能是坐床而不是睡床。同样是米粉,广东放虾仁,西安放辣子。吃本地的东西,不然就是消费食物而不是享受食物。如新鲜的本地的带丝儿的藕。吃当时的东西,吃节气。在当时的环境里吃当地的东西,这是全方位旅游。

一本有质量的杂志

三联周刊虽然一周一刊,但是还能有高的品质,这是很难得的,每期的内容也是很厚实,不会浮躁说说了事,我还是比较欣赏的,以前都是零买,2007年我就改订阅了,不会折腾想着去买了。

杂志里,我就只三联和国家地理了

杂志太政治的太沉闷太娱乐的太无聊太新闻的没啥好看太科研的无法理解太故事情节的不如看小说三联算是挺不错了,就是一个字“贵”

算是同类杂志的佼佼者了

“每星期乘读者在星期日上午的闲暇,代邀几位好友聚拢来谈谈,没有拘束,避免呆板,力求轻松生动简练雅洁而饶有趣味”——到现在为止三联还是在贯彻韬奋先生的这个宗旨。读起来毫无压力,近期关于时尚的内容渐渐多了起来。感觉编辑一直在寻找严肃性和娱乐之间的平衡...

也说说王朔

[复出]伴着北京海淀区法院法官的一声“开庭”,沉寂了6年的王朔复出了。此次出山,老王的身份是19岁演员王子文的诉讼代理人。对于这个年轻的与中视传媒矛盾重重的小演员,王朔也许并不熟悉。而王子文也承认,自己之不过认识王朔的邻居罢了。所以在每次采访中,记者都忽略了官司这件事,也是不足为过。在某种意义上,官司不过是个过场。如果这时候王朔骂着跟我说“你跟我熟不熟啊,什么6年啊。我觉得我这是复出吗,再说你怎么倒叙着问呢,没有沉寂能有复出吗?”,我一定不在奇怪。读着《时间简史》和《金刚经》,坐在法院上的王朔,努力的寻找着一度迷失的自我。但在科学与宗教中建立的价值观依然是浑沌与矛盾的。总觉得他是那么的较真,回答每个问题都要以否定开头,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不认同,还是只是不想服输,不想牺牲掉自己的利益,或者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向你道歉,郭敬明]王朔对于郭敬明的种种看法是众所周知的。而明褒暗贬、指桑骂槐早已从论战技巧上升为决定性武器。王朔口口声声说本不想损粉丝们了,但还是送给他们一个“蚂蚁上树”。要补回郭敬明的面儿,但还是犀利的指出“抄没什么的,我也抄,但不要抄的那么傻,既然法院判了就要执行。”说着“年轻人犯错误,上帝也会原谅”的王朔,真的认为上帝会原谅郭敬明或者他自己吗?还是上帝压根就没这些放在眼里呢。放下包袱,立地成佛,郭敬明不是神也不是佛,他的剽窃行为是永远也抹不去的黑点。[那些还算青春的日子]不论从《看上去很美》还是《与青春有关的日子》都能找到王朔,或者说王朔那代在军队大院里生活的孩子的影子。一个最火热,最自由,最开放,最热忱与癫狂的年代。在每个孩子都梦想当将军却没有战可打得年代,当一切都没有按部就班的展开,当一切梦想沦为幻想,你是消沉还是反抗。王朔绝对是外刚内柔的人,就像三联生活周刊上说的那样,“其实他很痛苦。由于他对这个世界过于敏感,他就特别痛苦。”当他慷慨激昂的骂了一个遍后,真就开心释怀了吗,还是大笑后突如其来的痛。我相信上帝是要惩罚那些过于特别的人的,就像他给偷吃禁果的夏娃下的砝码一样。[有点出息吧,80s]王朔看不起80s,我也看不起我自己。我们必须承认我们绝大多数没有丰富的阅读量,必须承认我们绝大多数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吃苦,必须承认我们绝大多数被五花八门的东西侵染,却没有建立起自己的价值观与世界观。我们昏昏噩噩的生活,学习,如今到了工作的年纪又学会了抱怨与自暴自弃。为什么我们总是赶上改革,从小学开始就尝试了所有的新鲜教育制度。还记得初中时的分班制,一到数学和英语课全年级的同学都要夹着书在楼道里奔跑,去找和自己教学等级相等的班级,俗称跑班。面对王朔,面对5、60年代的人,我们还敢说他们落伍了,这个年代是80s的吗?面对这个问题,王朔会说“不要吹了,我们是你们的父辈呢,我们的父辈干嘛呢,我们的父辈当红军了,那时候都是相当于80年代领着90年后打的天下。你们的奶奶那一辈,过不下去了,不去夜总会做小姐,人家是红色娘子军,抗起枪来反抗压迫,你们80年后有什么吹牛逼的,你们“蚂蚁上树”,还说什么吃着麦当劳,你的钱都是你们爸吧,还吹什么,你们就是独生子女那一代,当初就争论你们有没有出息,你们证明你们有出息吧,蹦个迪就当牛逼吹了,还说什么Hip—Hop。还有那个张一一什么的,你们吹什么牛逼,跟什么什么开房,说我吸毒,我出车费腾讯你给我把他请来,我当面跟你聊吸毒的事,你们敢听,我就敢跟你们聊,现在你们就请来,你们一个人不敢来,来一捆都行。”听古典,吃糠咽菜也不定就是好鸟。


 三联生活周刊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