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时期南方民间佛教造像艺术

出版社:司开国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3-02出版)
出版日期:2013-2
ISBN:9787516116203
作者:司开国
页数:263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锡杖有显教和密教两层含义,显教认为锡杖可以用来驱虫或乞食。如毗奈耶杂事所说,乞食人人家,佛认为,不应打门,可作锡杖,通过振摇锡杖的响声,信佛的人可以施舍,至不信家,无人问时,就可以离去。锡杖用来驱虫,是因为佛教的行脚僧常常远行求法,锡杖可以用来驱虫护身。显教把锡杖作为实用工具,甚至是防止乞食时牛犬伤人,此等良苦用心。通过乞食或是驱虫,显教意义中的锡杖又有德杖、智杖的意思,可以彰显圣智,住持正法。 显教中的锡杖,迦叶佛为两股十二个环,释迦佛为四股十二个环,密教以五大所成的法界塔婆,还有地藏观音的形态,共有六环,与显教的十二环有异。 钵类:物名,比丘之饭器也。行事钞下之二曰:“十诵是诸佛标志,不得恶用。” 印契类:结印契的地藏像在菩萨形、沙门形、被帽形式中都有出现,其方式又可分为单手作印和双手作印两种。单手作印,另一手常持物,如净瓶、宝珠、锡杖等。《佛学大辞典》中说:“印相者,标示法界之性德,而非伪者,故云契。契者契约。不改之义也。即身成佛,义曰:‘手作印契,口诵真言,心住三摩地,三密相应加持故,早得大悉地。’”又说:“本尊之印契名千眼印,出千臂经中,先以二小指无名指中指,各以甲背相着,其二人指头相二大指侧搏附人指第二文上侧,腕开五寸许,置于眉间而诵真言。”佛教中有施无畏印、与愿印、禅定印、手指相捻印,各有意义,地藏结印契与释迦佛结印有近似的含义。

内容概要

司开国,江苏沭阳人,浙江绍兴文理学院美术学院陶艺雕塑工作室主任,中国雕塑学会会员,《中国佛教艺术》杂志编辑。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学与博物馆学博士。南裘大学美术研究院宗教雕塑硕士,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学士。撰有《阳羡茗壶系·骨董十三说》(合著),在《美术研究》、《美术》、《荣宝斋》等杂志发表论文二十余篇。

书籍目录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唐宋时期南方观音造像
第一节 四川观音造像
第二节 云南观音造像
第三节 浙江观音造像
第四节 唐宋时期南方观音造像的分期与风格样式
第五节 观音造像记所反映的信仰
小结
第二章 唐宋时期南方地藏造像
第一节 四川地藏造像
第二节 四川地藏造像分期与特征
第三节 四川地藏造像记所反映的信仰
第四节 浙江和云南地藏造像
第五节 地藏造像的手势与持物
第六节 地藏造像与其他造像的组合方式
小结
第三章 唐宋时期南方毗沙门天王造像
第一节 四川毗沙门天王造像
第二节 云南毗沙门天王造像
第三节 四川云南毗沙门天王造像特征
第四节 唐宋时期南方毗沙门天王造像分期与风格样式
小结
第四章 唐宋时期南方罗汉造像
第一节 四川云南罗汉造像
第二节 浙江罗汉造像
第三节 唐宋时期南方罗汉造像的分期及罗汉动态持物解析
第四节 杭州飞来峰第68号龛造像分析
第五节 罗汉绘画与罗汉造像
第六节 罗汉造像记所反映的信仰
小结
第五章 唐宋时期南方民间佛教造像与信仰
第一节 唐宋社会背景下民间佛教造像的发展
第二节 唐宋时期南方民间佛教造像与北方佛教图像的关系
第三节 唐宋时期南方民间佛教造像与信仰特点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图
后记
附记

编辑推荐

《唐宋时期南方民间佛教造像艺术》讲述了唐宋时期民间佛教成为庶民信仰的主流,南方地区四川、云南、浙江由民间佛教信仰形成的一系列人格化、偶像化神祗,如观音、地藏、毗沙门天王、罗汉造像,不仅被单尊供奉,而且也被组合供奉,显示了民众对佛教信仰的认识。

作者简介

《唐宋时期南方民间佛教造像艺术》以唐宋时期南方地区流行的观音、地藏、毗沙门天王、罗汉造像为研究对象,依据辑录的造像材料,统计分析造像特征,追溯造像及信仰的渊源,兴盛情况,地区间造像的相互联系。同时对造像进行分期研究,释读造像记的含义,对重点造像进行专题讨沦,进而分析民间佛教信仰的特点。这些讨论又都放在唐宋时期社会背景中去考察,以重构历史的原境和庶民信仰的选择。


 唐宋时期南方民间佛教造像艺术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