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推导语法(第二版)

出版日期:2015-8-31
ISBN:9787544455734
作者:陆丙甫
页数:311页

内容概要

陆丙甫教授,复旦大学语言文学硕士,美国康州大学心理语言学硕士,美国南加州大学东亚语言学博士。
主要研究领域为语法理论、功能语法、语言类型学、语言共性。就短时记忆对人类语言结构的影响、层次分析、成分分析、轨层结构、组快等语法学的基本概念,发表了数十篇文章。
代表作《核心推导语法》《汉语的认知心理研究》《语言类型及其功能基础》等。

书籍目录

目  录
1 导言:核心作为句法推导的起点
1.1 结构核心在结构分析中的规定作用
1.1.1 切分分析和关系分析
1.1.2 由核心导向的有限切分
1.1.3 从核心出发的关系推导
1.2 形式主义和功能主义
1.2.1 描写和解释
1.2.2 形式描写和功能解释
1.2.3 形式和功能的一致性
1.3 语言的共性和个性
1.4 背景和基本内容
2 有限切分
2.1 直接成分分析法
2.2 直接成分分析法的不足
2.2.1 两可、两难和应用价值问题
2.2.2 对语法结构内在关系的反映不充分
2.3 无限扩展的条件和有限切分
2.3.1 无限扩展的条件
2.3.2 向心切分的有限性
2.4 向心层次、轨层结构
2.5 限度为“七左右的有限多项式”和“直属成分分析法”
2.6 词法结构和句法结构的区别
2.6.1 词法结构和句法结构分属不同的切分流程
2.6.2 可能的自由扩展是句法结构的特征
2.6.3 词法成分和句法成分的等级归类的不同归靠
方向
2.6.4 语法结构分类的三维取向
2.7 各种句子分析法和句子观之比较
2.7.1 句子成分分析法、直接成分分析法和直属成分
分析法
2.7.2 词本位、短语本位、块本位?
2.7.3 句本位
3 语法学中的“核心”概念
3.1 Bloomfield的等同性标准及其矛盾
3.2 语义标准
3.3 规定性、稳定性标准
3.4 转换生成语法中的核心
3.5 作为原型概念的“核心”
3.6 内向性的理据性分析
3.7 内向性例外的各种情况
3.8 词类分析
3.8.1 词类的语义基础
3.8.2 分布原则的深化和词性的分化
4 作为坐标原点的核心词
4.1 作为描写结构关系之起点的核心
4.2 多项式中核心的作用
4.3 从意义和形式两方面看核心的稳定性
4.4 轨层结构和“语义靠近原理”
4.4.1 一些跨语言的语序比较
4.4.2 汉语定语的基本语序规律
4.5 核心作为相对静止点的数量表达
5 核心是结构整体性的定义者
5.1 核心对移动范围的基本限制
5.2 “块”的整体性定义
5.3 板块的封闭性和“孤岛”现象
6 语序变换的基本情况
6.1 板块限制和轨层限制的数量效果
6.2 违背轨层限制的移动———“内小外大”
6.3 违背板块限制的移动———整块拆散
6.4 移动的基本去向———外移和降落两端
6.5 自由变位和语序“链”的分化
6.5.1 主体链、辅助链
6.5.2 动词前置成分的链分化
6.6 特殊的移动: 词块内移
7 转换和层面
7.1 转换
7.1.1 传统的宏观转换
7.1.2 转换语法中的微观转换
7.1.3 一个实例分析:无定短语的后移
7.2 主语问题
7.2.1 外层主语
7.2.2 里层主语
7.3 话题问题
7.3.1 主语和话题的区分
7.3.2 话题的来源
7.4 非话题化的成分前移和空语类的分化
7.5 六个生成层面
8 汉语句子结构和句型问题
8.1 句型和层面、轨层的关系
8.2 句子成分分布的四大位域
8.2.1 四大位域
8.2.2 否定词“不”的分布
8.2.3 一些词语的分布问
8.2.4 定位推导和语序传递律
8.3 动词后置成分和基础句型
8.3.1 根据后置成分划分的基础句型
8.3.2 动词后置成分的等级划分
8.3.3 所谓 VCO格式
8.4 具体句型试析
8.4.1 两种 VOC“有”字句
8.4.2 关于作格动词
9 自然语言理解和同步组块
9.1 同步性动态分析
9.1.1 说话者、听话者角度和静态、动态描写
9.1.2 Yngve从说话者出发的同步分析
9.1.3 Hockett从听话者出发的同步分析
9.2 同步组块的基本过程
9.2.1 自然语言理解和摄前的语句听析描写
9.2.2 以节点数和时间量为基础的语句难度计量
9.2.3 同步组块和感知难度的计量
9.2.4 瞬时难度和平均难度作为一种基础量和原始
数据
9.2.5 从同步组块看两分法和多分法
9.3 自然语言降低语句难度的策略
9.3.1 及时组块
9.3.2 大块前移
9.3.3 超前组块
9.3.4 不同策略的互补
9.4 组块计量的改进
9.4.1 自封闭和待封闭的区分
9.4.2 实词和虚词的算法分化
9.4.3 最表层的重组
10 一致性作为语法推导的初始起点和终极目标
10.1 科学体系和初始起点
10.2 语法学中的基本公理: 语言结构跟人类信息处理
能力的一致性
10.3 语法学中的基本公设: 语法形式与交际功能的一致性
10.4 从简单共性推导到复杂共性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从语义、语用看语法形式的实质
附录二 语序优势的认知解释:论可别度对语序的普遍影响
后记
第二版后记
索引

作者简介

《核心推导语法》(第二版)内容简介
我国流行的句子分析法主要有两种: 传统的句子成分分析法和结构主义的直接成分分析法。前者因为强调结构内核心词的作用,所以又称“中心词分析法”;而后者强调层次,又称“层次分析法”。《核心推导语法》(第二版)从比较这两种分析法的得失出发,提出一种兼顾核心词和层次的“向心层次分析法”和由有限多项式构成的“向心轨层”的语法描写形式和结构观念。
以此为出发点,根据核心词在切分中的“定向”(确定切分深入的方向)、“定界”(确定切分的下限)作用,在《核心推导语法》(第二版)的前半部,也对汉语语法中一些传统的基本问题,如词本位、短语本位和句本位的得失问题,结构核心的判断和内向、外向问题,形式和意义的关系问题,词类问题等,在统一的基础上进行了系统的分析。
《核心推导语法》(第二版)的后半部,根据核心词在结构分析中的“定义”(确定结构成分的范畴)、“定位”(确定成分的位置)作用,以核心所定义的“整体性”(板块)和内、外层为基础,对语序的变换进行了讨论。这些内容,也是形式语法的转换生成语法所讨论的基本现象。本书对这些现象提供了一个建立在认知基础上,从传统语法角度也能理解的功能主义分析、解释。
在上述讨论的基础上,本书最后一章提出一种听话者取向的、动态的句法分析——“同步组块分析”;它既不同于结构主义中静态的和听话者取向的语法分析,也不同于生成语法中动态的、说话者取向的语法分析。“同步组块分析”也是对句法结构分析加以数量化的一个尝试。


 核心推导语法(第二版)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出版缘起汉语语法分析传统上采用“句子成分分析法”(又称“中心词分析法”),后来随着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传入又出现了“直接成分分析法”(又称“层次分析法”)。到了20世纪80年代,这两种分析法在运用时的优劣逐渐成为学界所关注的热点,由此引发了一场关于“析句方法”的讨论(相关论文可以参看《汉语析句方法讨论集》,上海教育出版社1984年)。 在这场讨论中,当时还是复旦大学研究生的陆丙甫提出了将两种分析法相结合,并简化分析的层次和步骤的观点(参看陆丙甫《对成分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一些看法》,《中国语文》1981年第4期)。 尽管这一观点提出后并没有引起学界太多的注意,但陆丙甫在赴美留学后仍继续深入思考相关问题,在1991年至1992年间写出了一部系统性的语法理论著作《核心推导语法》(以下简称《核心》)。该书于1993年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内容提要《核心》一书立足于认知心理基础,从听话人解码的角度出发,将语义和 句法相联系,提出了一种兼顾核心词和层次的“向心层次分析法”和由有限多项式构成的“向心轨层”的语法结构观念,基本上解决了80年代讨论中所指出的两种析句方法的弊病。在此基础上,还对汉语语法分析中的一些传统问题和难点问题作了统一处 理,比如词类划分、语法本位、向心结构、多项定语的语序、主谓谓语句 、主语和话题的区分、作格动词,以及基本句型的确定等等,可谓是“提纲挈领,以一持万”,给当时国内的语法研究提供了崭新的视角。经典再版我第一次接触《核心》是在大学一年级,当时要完成一个作业,是比较句子成分分析法和直接成分分析法,而《核心》中正好对二者的得失有很好的分析,可资借鉴。 不过那时我看得并不认真,很多地方都是一知半解、懵懵懂懂。今年8月,由作者亲自勘误、补充的《核心》第二版再次在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这引起了我很大的兴趣,遂重新通读了一遍。与此同时,我也在思考一个问题,就是“析句方法”的讨论早已淡出学界的视线,那么时隔二十二年,出版《核心》第二版的意义究竟在哪儿呢?新版亮点要回答这个问题,还得回到“析句方法”的讨论上来。当年,有些学者支持句子成分分析法,有些学者支持层次分析法,但无论持哪种观点,都只是偏重于对两种分析法的评价,指出利在哪里,弊在哪里,而鲜有新的见解提出。同时,学者们所关注的问题也基本上局限于结构的分析,几乎没有涉及对语义和语用的考虑。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逐渐意识到句法分析并非语法研究的终极目标,更重要的是如何在分析之后作出相关的理论解释。因此,也没有必要将析句方法规定为哪一种,只要适用于具体的研究对象或研究范围就好。与此不同的是,《核心》在分析得失的基础上给出了新的解决方案,而且书中提到的轨层结构、语义靠近、内小外大、同步组块等概念不仅能分析句法结构,还能揭示出句法背后的语义因素,同时这些概念也有深厚的认知心理基础,将语法分析和功能解释有机地结合了起来,对当前的语法研究仍有积极的意义。举个简单的例子,汉语中的双宾句可以说“送了他一本书”,也可以说“送了一本书给他”,但不能说“*送了一本书他”。这就可以用“内小外大”来解释:在句子结构中,靠近核心的从属语总是较短小的,而较长、较复杂的从属语则置于结构的外层,这样便于听话人对信息的处理,降低心理操作的难度。“一本书”比“他”复杂,所以只能是“他”更靠近动词核心“送了”,如果一定要突出“他”,将其置于句末信息焦点的位置,那就采取再加一个动词“给”的补救措施,构成一个连动结构。当然,双宾句的语序还与宾语的有定、无定有关,此处不再详述,详见《核心》7.1.3节。可见,析句方法的讨论虽然已经远去,但在此背景下产生的《核心》一书并没有过时。如果翻看近几年发表的语言学论文,仍然可以看到一些积极运用《核心》中相关理论的案例。 这里值得一提的还有前不久“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发表的一篇论文,作者声称发现了一种新的“语言共性”,即“所有语言都以这样一种方式自动组织:句子中相关的概念尽可能保持近距离,以降低理解句子含义的难度”,并提出了“从属长度最小化”(dependency-length minimization)的假设(网页链接http://m.pnas.org/content/112/33/10336)。 这一观点实际上与《核心》中所说的“内小外大”和“语义靠近原理”不谋而合,可以作为《核心》一书理论前瞻性的一个佐证。指导意义另外,《核心》这部书不仅对研究者来说是有用的,对语法方向的研究生也很有指导意义。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知识上的指导现今的“现代汉语”教科书大多是以层次分析法为主,并附带介绍句子成分分析法。就我个人的学习经历而言,老师在课上只是侧重教学生应该怎么切分结构,并给予正误判断,至于切分背后的理据,则不得而知,从而使得语法分析变成了一种机械式的练习,不少学生对此感到枯燥乏味。读了《核心》之后,你会明白为什么“认真/研究汉语”要比“认真研究/汉语”的切分更合理,主语、宾语、定语、状语等语法成分在句子中又是根据什么而确立的,等等。再举个例子,“漂亮女孩”这个短语的内部结构是什么,可以说“定中”“定名”“形名”“形中”等,似乎都不错,但这实际上体现的是四种不同基准的描写方法,这些在书中都有说明。方法上的指导语法研究该怎么做?这恐怕也是很多学生感到困惑的问题。《核心》中强调语言能力和人类的其他认知能力没有差别,而语法研究也和其他的科学研究没有差别。因此,书中最后一章(第二版新增)指出语法推导的初始点是两个一致性,即“语言结构跟人类信息处理能力的一致性”以及“语法形式与交际功能的一致性”,而语法研究的目标就是从这两个最基本的一致性出发去发现更多被隐藏的具体一致性。同时,书中第一章还对描写和解释、形式主义和功能主义、语言的共性和个性等问题进行了讨论,作者的观点客观而温和,没有偏废一端的激进表现,这正是语法研究所需的正确态度。讨论与延伸当然,《核心》中也有一些值得进一步讨论的地方。比如,我们一般都说“新编葡萄牙语-汉语词典”,而不说“葡萄牙语-汉语新编词典”。根据“内小外大”,应该优先采用后者,因为“葡萄牙语-汉语”的组块大于“新编”的组块,但这却和语言事实相矛盾。相反,根据“语义靠近”,又应该优先采用前者,因为对于核心名词“词典”而言,语种的属性要比编写的新旧更能反映其本质(任何一部词典相比较之前编写的都是“新编词典”),所以也更靠近核心,这又与语言事实相吻合。也就是说,就这个例子而言,“语义靠近”比“内小外大”的作用更大。那么,其他情况下是否也是这样?从更深层的角度来看,当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于某个结构形式并产生矛盾时,优先发挥作用的因素背后是否也存在着某些规律或倾向,这些问题《核心》中并没有谈到,是我们今后努力的一个方向。原文见第1656号、1657号《语言文字周报》,转载请注明出处和微信ID号。书评特约作者:丁健,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博士后研究人员, 主要研究方向:汉语语法、语言类型学。福利,戳链接:免费赠书!http://www.douban.com/online/122844363/;
  •     科学往往源自日常生活中的问题,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回答了“苹果为何会从树上掉下来”。这其实是个神奇的现象,如果没有力在拖拽它,苹果应该悬浮在空中才对。很多人学外语时候都很痛恨语法,痛恨程度应该不比数学这门课低。一般的语法理论回答的问题是“句子的结构是怎么样的”,但谁关心句子的结构是什么呢?只要日常对话中能够听懂就好了。可你有没有发现一个神奇的现象:人听懂一句话和说话人说话的过程几乎是同步的,而且能一口气理解一句有10几个单词的句子。比如这句英语:I’m very sure that you’re absolutely clear about what I am talking about right now,我想只要有高中毕业的英语水平就能几乎不费力气地读下来。神经语言学有两个参数叫做N400和P600,分别反映语义加工和句法加工的时间,而这两个数字的单位是“毫秒”,换句话说,我们在听到别人说话一秒以内就能反应出它的意思,这是一件非常不可思议的事情!我们学习了这么多语法术语,主语、宾语、各种从句……但我们在听话过程中完全没有用到他们(至少对本族人来说)。如果我们是一个一个单词去听、去记、去分析它的词性和语法成分,是不是太慢了呢?从传统语法到结构主义,以前的语法理论向来只研究语言的静态结构。生成语法是最大的“骗子”,它让无数人误以为它在讲“人是如何说话的”。事实上,正如乔姆斯基的成名作《句法结构》的标题所述,它仍然在研究语言结构,而不是语言使用。所谓的“转换”是一个比方,而不是具有心理现实性、占据一定时间的操作。否则要是一句句子中包含很多“转换”,那说一句话岂不是得等到黄花菜都凉了?所以说,尽管生成语法后期想转型,但本质上仍没有跳出对语言结构的研究。这就是《核心推导语法》的第一个亮点,它不再分析死的句子,而和使用它的人产生了互动,它研究人是如何理解话语的。它是我看到的第一部分析听话人同步理解语言的“语法”。那么人到底如何听话的呢?认知科学上有个神奇的数字7,说的就是我们人一般只能记住7(±2)的个单位的东西,拿电脑打比方的话,这是人脑中“内存”处理信息的极限。上文那句英语句子有15个单词,要是你一个个都记在脑子去,再去分析它们的意思,是根本记不住的,记住了后面的就忘记了前面的。那应该怎么办呢?组块。换句话说,人在同步分析句子的时候根本不是一个一个去记单词的,而是切成一块一块,每一块当然不能太长,而这些段的总数一般不超过7±2。就好像给你11位的电话号码,尽管有人喜欢335,有人喜欢344,甚至更怪异的切分法,比如笔者有一个手机号码由于数字规律的原因是22223这样记的,但绝对不可能有人是11个数字分别单独记的!这就是《核心推导语法》中另一个亮点,第一次有一位国人语言学家把认知科学的经验原则“这么具体地”用在了语言分析上。短短一篇小文不足以讲透这部和我年纪一样大的巨作中的奥妙,仅以此文为各位启发一二。现在他再版了,相信漂亮的封面又增添了一个你值得读它的理由。
  •     第二版除了对第一版的一些文字和表达错误作了勘正外,对第一版中的某些阐述不够明确的地方作了一些补充,并增加了总结方法论的§10。此外,为读者方便和减少误会,对一些术语也根据目前的使用规范进行了若干调整,如把“主题”改为现在通行的“话题”;把“附加语”改为“从属语”,因为前者现在往往指非论元的adjunct,而第一版中的“附加语”是adjunct和argument(论元)的统称。但是,第一版的基本体系和结构没有改变。第一版出版至今,已经有二十多年。回头看第一版,虽然书名为《核心推导语法》,但是对于核心在语用分析方面所发挥的坐标原点作用,基本没有涉及,因此是很不全面的。第一版所讨论的轨层结构,其实基本上只是一个语义空间结构。第一版中除了§6.2中“内小外大”跟处理难度之间的相关性,§7.1.3中关于指称性跟双宾语语序的关系,以及§7.2关于“可知度”跟成分移动的关系,基本上没有说到语用因素对语序的作用。因此许多有关分析是颇为片面的。为便于读者能更好地用批评的眼光来阅读,了解第一版的不足,本书附录中收进了能弥补第一版的片面性并代表笔者后继研究方向的两篇文章。陆丙甫2014年6月

精彩短评 (总计1条)

  •     推荐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