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缘情

出版日期:2015-3
ISBN:978710009805X
作者:潘富俊
页数:519页

内容概要

潘富俊,美国夏威夷大学农艺及土壤博士,现任中国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景观系教授,讲授景观植物学、植物与文学、台湾的植物文化等课程。所学与植物相关,所爱与中国古典文学密不可分。田野工作与古典文学都是他的最爱。数年前,将台北植物园从研究用植物园成功转化为教学园及台北市民优质休憩点,让民众在林木花草中,悠哉吟咏古典诗文。著有《草木》、《诗经植物图鉴》、《楚辞植物图鉴》、《唐诗植物图鉴》等。

书籍目录

【推荐序】
有梦,什么都会发生! /黄生 i
【作者序】
恋恋文学与植物,传唱千古的隽永关系 iii
第一章 绪论 1
历代诗词歌赋、章回小说,所述内容都离不开植物,或透过植物描写来起兴、取喻,或直接吟诵。
第二章 历代诗词歌赋的植物概况 11
从《诗经》、两汉乐府,到元曲以至清诗,植物的意涵与寓意组成中国文学不可或缺的部分。
第三章 诗经植物 41
《诗经》三○五首诗中,有一三五首出现植物,多数以植物来赋、比、兴。
第四章 楚辞植物 67
白芷和泽兰在《楚辞》中出现次数最多,白芷全株具香味,泽兰为香草,君子才有资格佩兰。
第五章 章回小说的植物 93
《红楼梦》前八十回描写植物丰富细腻,作者对植物熟悉度远胜于后四十回,此结论可作为支持前八十回的作者为曹雪芹、后四十回为他人所续的历史悬案吗?
第六章 中国成语典故与植物 113
人面桃花、桃之夭夭,桃是成语植物的常客,还有什么植物也在成语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第七章 国画中的植物 137
国画的植物种类历代不同,除单纯写景外,基本上都和表彰气节及表明心志有关,主要有松、柏、竹、菊、棘等植物。
第八章 古典文学中的植物名称 167
“芙蓉”原指荷花,有时也指木芙蓉;“兰”指有香味的植物,唐代以前绝大多数的兰指的是香料植物的泽兰。
第九章 易于混淆的植物名称 205
“鸡头”是芡、“鸭脚”是银杏……古今植物名称殊异,研读古典诗文如不细究,无法得知作者所描述或暗喻的含意。
第十章 植物特性与文学内容 237
柳与留音同,古人常于送别时折柳相赠,诗文中亦常以柳树暗示离别,如李白名句:“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第十一章 古代礼仪的植物 257
自汉代起,重阳节就有登高望远的习俗,要佩戴茱萸、喝菊花酒,所谓“辟恶茱萸囊,延年菊花酒”……
第十二章 文学与植物色彩 277
小说诗文常不直接写出颜色,而以花、叶、果实的颜色来形容,使画面跃然纸上,更显生动,如荔色、枣红……
第十三章 文学与野菜 317
中国农业起源甚早,但古人未完全摆脱采集野菜供食的习惯。直到宋代,野菜还是主要的植物食物来源。
第十四章 古典文学中的蔬菜 341
魏晋南北朝的菜园里种着哪些菜蔬?瞧瞧梁沈约《行园诗》的描写:“寒瓜方卧垄,秋菰亦满陂……”
第十五章 文学中的瓜果 369
奇异果原产中国,《诗经》称“苌楚”,今名猕猴桃,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已进入中国人的生活……
第十六章 谷类 389
五谷指的是什么?六谷、九谷又包含哪些谷类?很少人知道,茭白笋的种子是六谷之一,叫雕胡米。
第十七章 药用植物 407
儒与医关系密切,古代文人多少会一些医学常识,常以本草药物名称、药性入诗,借物抒怀。
第十八章 庭园观赏植物 431
在历代文学作品里独领风骚的观赏花木是哪种植物?传统的中国庭园里种了哪些花容或秀或艳的娇客?
第十九章 历代植物专书与辞典 455
古今植物名称有时差异悬殊,庆幸的是,历代都有可供参佐的古籍,提供后学研究植物的线索。
第二十章 文学植物与植物引进史 479
甘蔗原产亚洲热带地区,《楚辞》已提及,显示史前就引入中国;扬雄《蜀都赋》出现椰子;唐人皮日休的诗里出现茉莉……
参考文献 507

作者简介

植物学解决《红楼梦》作者之历史悬案
左手文学,右手科学,一座沟通文学与自然科学的鹊桥
恋恋文学与植物,传唱千古的隽永关系!
作为一位热爱中国古典文学的科学家,作者在文学与植物世界间纵横穿行,梳理、解读文学与植物“缘情体物”的微妙关联,编枝结草搭建起一座沟通文学与自然科学的鹊桥,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幅精妙细致美好的古典场景。
本书可以说囊括了植物与文学这一主题的方方面面——文学作品中植物名称的古今演变,植物的文学意境,国画中表达画家情意志趣的植物,礼仪植物及文学植物引进史均有涉及,可以满足读者对该主题阅读需求。
本书为我们描绘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植物世界。作者累积近半个世纪的研究,在书房中遨游文学世界,在田野中实地探访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每种植物,考评大地自然生态,还原几千年来文人笔下的植物原貌,解析不同时代有着不同名称与寓意的植物面貌,并找出植物引进中国的脉络,同时分辨虚实,厘清文学作品的写实与想象。让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一面亲近古诗词,一面认识大千植物世界。


 草木缘情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6条)

  •     怪不得有人说这届文津图书奖中科普类占半壁江山,大概也把本书算上了。其实,本书是跨界的成果,由热爱古典文学的植物学家完成。虽然跨界现在很时髦,喜欢专业之外领域的人不在少数,但是真正当真格动笔写如此高水平著作的,也是凤毛麟角。这本书看上去比较学术,其实对于学生来说非常有用,帮助他们理解古典文学中枯燥的文字,也普及的植物学知识。特别是大量的彩色插图,起到了画龙点睛的效果。商务印书馆出版,当然品质也值得信赖。
  •     一草一木,皆利乐有情。中国古代诗歌中,有与草木植物相关的近半数,《诗经》中多数篇章以植物来发“赋比兴",《楚辞》诸篇中更是出现植物99种,如果不懂“白芷泽兰”,根本无法领略其文字意境之美,更无法理解背后隐藏的“竭忠尽节”之雅意。《红楼梦》一二〇回,前两个四十回中每回出现植物的种数约十一种,而后一个四十回中只有3.8种,直接可以引出他人续写的推论。本书可称恋恋文学与植物花草的专书辞典,系统介绍了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所引植物的今名现状,配以精美插图,真是人文、艺术、科学的结缘。
  •     P32,杜牧怎么去过云南了?P47,苹是蒿吧?P348,P496,唐诗没谈到空心菜,并不意味着唐代没有。唐前的《南方草木状》已有关于空心菜的记载,只不过那时叫“绰菜”或“蕹菜”。植物原产地的问题。这个要界定应该非常模糊的吧?特别是原产亚洲热带的,华南及其南海诸国也有热带地区,在亚洲热带存在并不意味着我们就是引进的吧。那应该算是品种的优劣而已吧。文献有记载只是能说明,它在当时为人所知,且流传下来为后人所知。无记载有可能是东西存在,人们认识,但文献没有流传下;有可能东西存在,人们不认识;有可能东西不存在。三种情况啊!总之,这本书刚开始是作为学术著作,后来转型畅销书,结果变成四不像,对于普通读者,稍嫌其深,对于研究者,则过于浅直。但是,作者的统计所花费的功夫还是值得肯定!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漂亮的书,翻了翻,送给了一位朋友
  •     凑合着消遣时间吧 科普的意义并不大
  •     主要是看图,多识古典文学的草木。参考文献校对不太好,第208页,“逯钦之”是“逯钦立”之误,“费振纲”是“费振刚”之误,“胡双齐”是“胡双宝”之误。
  •     不够深入
  •     无章法的罗列,有草木无情,做资料备查用最佳
  •     翻开书我就有点懵了。我不想看统计啊!我只想知道植物的科属种的详细介绍啊!
  •     普及植物知识
  •     这明明就是我们的课本好吧…老潘同学上课喜欢说,这么多年没人搞这个,一个傻蛋跑去搞了…上完他的课,这本书也翻了几遍~老潘是景观系的,所以对文学啊,情怀啊可能会有点弱,也算是但开风气不为师吧!
  •     原名中国文学植物学,偏科普的。内容和角度都还不错的,但这书名太标题党了。
  •     好看!配图可靠,内容翔实,长了许多见识。配合《杂草的故事》食用,味道更佳
  •     古人赋予一草一木的感情,不是水泥森林里不知四季的现代人所能理解的,很有趣。
  •     《中国文学植物学》
  •     只能说很有科学精神,把这些东西排列组合重复了很多遍,没有深入道细节上面。
  •     缺点应该是一再提及的大量的统计数据显得有些枯燥,以及插图实在太糟糕了。
  •     噱头。借于长宁
  •     读图
  •     略失望,有大量的数据统计和资料罗列但缺乏人文性,前后章节也有许多重复的内容。
  •     工具书,数据好厉害。玩了半天园艺,发现全是古人玩儿剩下的,摔!
  •     畅读于图书馆,非常长见识的一本书。想必作者的编写调查也耗费了巨大功夫,佩服佩服。
  •     这是一本博物学的书 ,各种古代植物的知识 ,对我的胃口
  •     厚积薄发的好书
  •     一本没有索引的工具书
  •     果然不该轻信电视节目
  •     别别扭扭的,不值那么高的价,有据无论
  •     浏览,爬梳剔抉之功。
  •     蘼芜=江离=芎,苹=田字草,兰=泽兰,荇菜=莕菜,芣苢=车前草,苦菜=荼,薇=野碗豆,苌楚=猕猴桃,蓼蓝为靛蓝染料,茹藘=茜草为红色染料,柘=枳为黄色染料,楰=鼠李为黄色和绿色染料,椅=楸,桧=圆柏,枢=刺榆,楚=黄荆,莠=狗尾草,稂=狼尾草,茨=蒺藜,莪=播娘蒿,蘩=白蒿,菽=大豆,菰=茭白,菰米=雕胡饭=茭白种子,樗树=臭椿
  •     很喜欢,很厚,但是都看完了。里面的植物都是小时候见过的,所以很有亲切感。好像是重新认识一次他们,他们原来充满了故事,充满了意思。古典文学这么有趣。
  •     科学分析的古典主义
  •     很普遍的植物,翻一遍就过去了。话说,只有封面特有feel,正文的排版和封面都不是一个感觉的~
  •     作者下了苦功夫统计中国古典文学里的草木,这不容易,但是貌似并没有什么价值。对作品中的草木介绍也过于简略,文笔一般。
  •     用的最多的是统计法…比如,运用植物出现数量和种类统计法佐证了红楼梦前八十回和后四十回不是一个人写的。整本书挺无聊的,还没有博物杂志专栏扒得深。
  •     虽然很佩服作者的研究功力,但这种研究方法未免也太理科,有点可怕,失之文学之浪漫啊
  •     开篇是大量的统计数据,宝宝并不想知道谁有多少首诗其中有多少诗是提到了植物的(-᷅_-᷄)
  •     把中国古典文学的植物作了系统的梳理和分析,涨知识。
  •     出发点很有趣,不过写法偏罗列,有些找不到重点。
  •     原本以为是本好书,包装印刷都不错,但详读其文,内容十分浮躁,形似目录引索,和作者名字相同的则是工科论文的感觉。
  •     这是一本无论从哪一页开始读,无论读出去多远,感觉都一样的书。装帧很漂亮。
  •     植物专业理论结合古代诗词进行分析,写法不错,只是普通人看会比较累。专业人看非常清晰
  •     给4星是因为希望能有更多的图?自己比较没文化。同学推荐的书,很厚一本但是很快看完了。不错
  •     彩色图文结合 专业性强
  •     虽然有简单罗列和草率统计的成份,还有把《聊斋志异》错当作回目小说和目光如豆之“豆”误以为植物的差错,整体上很好结合了文学与植物的关节点,令人知识大涨。
  •     引起我对植物的兴趣 重复引用的诗句稍多
  •     不怎么好看,内容撑不起这厚度,粗略翻了下就弃了。
  •     收藏~
  •     好几幅图片是错的呀,不严谨。论文的写法,可读性不强,如此枯燥无味,图片色彩太差了
  •     2016江苏书展就在家门口,怎么也得过去看看。闲逛了几回,北馆里是一间一间的书,仅有的港台书架上尽是金庸古龙的小说;南馆里是各种玩意儿,从茶器陶瓷到木制家具,再到所谓的文化创意,着实没多大看头。刚离开不多久,朋友发来消息,说书展上有一个“红楼梦草木”的讲座,蛮有意思的。回到书展,听完讲座,又买了签售的书(就是这本《草木缘情》),趁签名的功夫,我向潘教授提出了邀请。因当晚有书展组织者的宴会安排,就约了第二天。翌日晚餐在同顺馆,潘教授还带了一个从大陆过去的交换生,饭后在边城书店小坐。提及扬州的琼花,粗定了明春的维扬赏琼花之行。本书初版原名《中国文学植物学》,讲述中国古典文学(诗经楚辞古诗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中出现的植物,对早期文学以书为纲讲植物,后期以植物分类如瓜果/水生/药材等来讲述。
  •     还好挺科普的,但看一次也不怎么记得住。以后有闲了进一本。
  •     原来如火如荼的荼 就是 周原膴膴,堇荼如饴的荼 以及 荼毒生灵的荼 和草菅人命的菅用法相近,本身都不是多么恶毒的事物
  •     无需多言
  •     对诗经植物解读没有抵抗力。喜欢。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