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丽莎白女王和埃塞克斯伯爵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05-11-10
ISBN:9787108023223
作者:(英)利顿.斯特莱切
页数:223页

内容概要

利顿·斯特莱切(LyttonStrachey,1880—1932)英国著名传记作家,批评家.他开创了20世纪英国传记文学的新时代.他主张传记“简明扼要,既要排除一切多余的东西,又要保留一切意义重大的东西”.
利顿·斯特莱切给英国两个最出名的女王写了传记。一部是《维多利亚女王传》(1921)。另一部写伊丽莎白一世,写她对埃塞克斯伯爵从热爱他到处死他的“一部悲剧性的历史”,就是本书。他的作品还有《维多利亚女王时代四名人传》(1918)、《小人物传》(1931)等。

作者简介

这是一部交织着男女恋慕之情和君臣权力之争的真实的历史。英国著名作家斯特莱切在书中用写小说的手法,对英国女王伊丽莎白及其巨下埃塞克斯两人的思想、性格、才能、作风,以及他们在政治上和感情上那种不寻常关系的发展变化,作了生动的描述和精辟的分析,使这几个历史人物以血肉具备的形象呈现在读者眼前,并且引人深思。斯特莱切以此开创了现代传记文学的新路,使得本书成为一本传记文学中的名著。


 伊丽莎白女王和埃塞克斯伯爵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贴一个我在2002年的评论吧)上次推荐的《玛丽。斯图亚特》是茨威格(Stefan Zweig)的作品,侯焕闳老师从德文本译的。可与之参看的是几乎记录同一时代的传记《伊丽莎白女王和埃塞克斯伯爵》,Lytton Strachey写的,文笔和译笔都可以与之媲美。这本书也收在前几年的文化生活译丛中。玛丽。斯图亚特和伊丽莎白一世是远亲近邻也是生死对头,两个人的命运犬牙交错,明争暗斗一直要到伊丽莎白砍下玛丽的头颅为止。写其中任何一个人的传记都不免要拿另外一位来做对比。Zweig的倾向性在这种对比中表露无遗,他对于玛丽斯图亚特颇多溢美,经常在笔下人物命运的狂飙中一唱三叹,Strachey相比之下要低调和犬儒了许多。对伊丽莎白还有点冷嘲热讽,对玛丽只有轻描淡写,这一方面固然是由于历史上玛丽斯图亚特并非伊丽莎白旗鼓相当的对手,后者在玛丽死后还把持了英格兰数十年的大局面,而环绕前者身边的梅特兰德和龙萨之流也远配不上做培根、莎士比亚一辈人物的peers;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作者在写作中情不自禁的把自身代入。事实上当苏格兰女王慷慨激昂的从事名为政治阴谋实为超级fiasco的时候,你无法再找到更符合Zweig气质的玛丽斯图亚特了,而当伊丽莎白一世在大段的内心独白中任凭时间流走时,你也可以影影绰绰的看到一个Strachey的影子在书斋里缓缓踱步。 Zweig的理想主义和悲剧气质,在玛丽斯图亚特的身上找到了再好不过的投射:这是一个三任丈夫都先于自己而亡的女人,一个传说是麦克白夫人原形的女人,一个多次身陷桎梏多次成功逃亡的女人...Zweig自己说他把她看作一个奥瑞斯忒亚,于是我们看到他写出来是一个熊熊燃烧的魂灵,其助燃剂与其说是宿命不如说是宿命加上无比的精神力量。而这种力量推动的也许不仅仅是500年前就已经作古的人物,Zweig在自杀的时候或许也会想到,他步随的原来就是自己传记作品中的那些英雄... Lytton Strachey远远没有那么壮怀激烈。熟悉电影的朋友应该知道1995年有一部满有名的电影名叫Carrington,就是取材于他和他的终生伴侣女画家Carrington.电影里他的形象显然并不高大,甚至有点糟糕...100%的书虫,十分地依靠Carrington的照料,但又为了吸引俊美的男子(他是个公开的同性恋,并不漂亮)一次一次的把女主角推向他们的怀抱。但是奇怪,他确实有着古怪的吸引力,Virginia Woolf向他求过爱,他在剑桥和bloom**erry的小圈子里都很受欢迎。答案大概可以在他的书里找到。历史传记中间有一派所谓Strachey-Maurois-Ludwig的传统,打头的就是这个Lytton Strachey.这一路货色文艺趣味都比较重。他写的维多利亚女王和同时代人的传记,里面融入了公学和剑桥的文化口味,又加上了对维多利亚时代道德的嘲讽,大概正好对了20年代英国知识分子的胃口。但最厉害的是,他能够进入某些历史人物(特别是女性)的复杂内心,用接近意识流的办法娓娓道出其思维的逻辑。可这个与其说是他历史功课做的出色,不如说是他内心的复杂性恰恰与笔下人物的复杂性正好匹配。他写培根,“神秘的心灵蒙上了一条大蛇的诡谲和闪光的外表”,他自己何尝不是如此呢?他写女王,“装佯,随和,犹豫,小气,拖拉,几乎可以说,英雄气质的表现主要由于她以无可比拟的耐心听凭这些特性支配自己”,他自己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女王用十二年的时间让世人相信她爱上了安茹公爵,他自己在差不多同样时间内让Carrington相信不让他离开的唯一办法是去和他喜欢的男人睡觉,而同时他还爱着她。正是这出色的洞察力,出色的耐心,加上出色的不决断,同样适用于他和他笔下的主人公。他帮女王除下了覆着金粉的面具,看到的却是个象自己的面容。 98年的电影伊丽莎白一世,拍的很巴洛克,其复杂和不调和的程度也许很合Strachey的意。如果能够用语言形容它的最后一幕女王加冕,那么Lytton在70年前写下的话简直就可以做现场报道:“在她那以巨形裙箍,僵硬皱领,宽大衣袖,洒粉珠饰,绣金披纱构成的重迭繁复懂得服装下,妇女的形体不见了,臣仆看到的,是一座庄严、怪异、高傲的偶像--一座王权的偶像,不过由于某种奇迹,这偶像实在是活的。” 我当年在礼堂看电影,这一幕悚然入目,令人如临其境,而读到此书的时候才知道其有所本,一时间倒是令我相信是文字在描摹历史,而影象不过在描摹文字了。
  •     P10 实际上,她的成功出于任何英雄都不应当具有的各种特性——装样、随和、犹豫、拖拉、小气。几乎可以说,英雄气质的表现在于她以无可比拟的耐心听凭这些特性支配自己。P11 她比许多批评她的人更懂得自己的真实性格和真正使命。她之所以成为信教领袖,仅仅由于出生在这样一个家庭;骨子里他是个彻底的世俗人物,她的命运注定他来充当的,不是宗教改革的倡导者,而是更伟大的事业——文艺复兴的先驱。P14 这只凶狠的老母鸡一动不动地蹲坐着,孵育这英吉利民族,这民族出生的力量,在她的卵翼下,快速地变成统一了。P15 大自然美在变化无穷(Per Molto variare la nature e bella)是她最喜欢的警句中的一句。P17 由于天主教徒玛丽 斯图亚特是英国王位的第二个继承人,所以如果伊丽莎白不结婚,英国的新教事业就始终虚悬在她个人生命的纤线上。P62 在伊丽莎白的统治下的英国,有一种特别的势力在起作用。任何人倘若被控犯有叛国罪——法律上最严重的犯罪——实际上都不可能宣判无罪。其所以如此,理由很简单,但这里又不是出于公道正义,而是出于权衡得失。国家的整个建筑,寄托在伊丽莎白的生命上。从她登位以来的三十年中,如果她有不测,就不免导致一个天主教徒的当政,由此又必然引起政府体制的完全变革,连带一批实际掌权者的丧命和垮台。这一点,对英国政府的敌人来说是十分清楚的,因此,有一个非常现实的危险性,就是敌人可能可以以暗杀女王来达到目的。【貌似对埃塞克斯的悲剧买下了伏笔】P64 伊丽莎白就是依靠这样的办法保持了她长寿而不受一点伤害;就是这样,如果没有沃尔辛厄姆手下的那批密探,没有伦敦塔监狱里那许多的牢房,没有那些狡诈的问案人员在受刑人痛苦的尖叫声中从从容容写下来的招供记录,他的那个时代的许多光辉业绩是不可能存在的。P109 往后他【埃塞克斯】将陷于一场更可怕的灾祸;因此这大风暴仅仅是预兆那出悲剧的前奏而已。P128 法国国王是忘恩负义的反基督份子;她帮助他登上王位,如今却将她抛弃【法同西班牙签署维尔万条约】❤❤❤❤❤❤❤❤❤❤❤❤❤❤❤❤❤❤❤❤❤❤❤❤❤❤❤❤❤❤❤❤❤伊丽莎白“处死”埃塞克斯相关【P196-198】P197 她明白地看到她绝对不能信任埃塞克斯,看到未来往往再现过去,看到不管她感情如何,他的心思终究是两歧8的、危险的、难以对付的,而且还看到,即使这一场灾难躲过了,难免另有一场甚至更大的灾难跟着发生。P198 他该知道伊丽莎白不愧为亨利八世的女儿,她的父亲懂得怎样同志一个王国,懂得怎样处罚最受他宠爱而竟不忠于他的那些人的。是的,她的确觉得自己身上具有她父亲的气魄;在他决定将她的情人照她母亲那样处死时,就有一种异乎寻常的激情推动那深藏在她身上的某些气质。在她的整个经历中,存在着一种不宜解释的必然性,一种令人恐怖的满足;她父亲的命运,通过某种内在的调配,重现在她身上了,罗伯特 德福雷应当按照安妮博林的先例送上断头台,这是极端合适的。P201 “把他的青春耗费在放荡、色情和肮脏的行为上”。他一直“满脑子骄傲、虚荣,一心爱好尘世的享乐生活”~~~【淫荡的下场就是被心爱的女人处死】

精彩短评 (总计74条)

  •       当我翻开这本粉红色的女王传记的时候,我拼命思考到底是在哪里见过这个作家的名字,英,斯特莱切,利顿·斯特莱切,
      
      这么着我终于想起来了,原来他是布鲁姆斯伯里的怪人利顿,我一度痴痴地以为他会和弗吉妮娅·斯蒂芬结婚,那样就不会有“英格兰的百合伍尔芙”了,我们将兴致勃勃地谈论“英格兰的并蒂莲斯特莱切夫妇”。
      这种一相情愿的幻想常常能满足我对历史上著名男女天才的狂热。斯特莱切有幸进入这串长长的名单——总的来说我是个典型的喜新厌旧者——还得和他的粉红色的女王传记联系起来。
      Elizabeth & Essex,当女王第一次召见她老相好莱斯特的继子,向这个俊美的年轻人(当时还是少年吧)伸出戴着宝石戒指的修长手指时,精通拉丁文的她想必发现了自己和这个年轻人的名字被放在一起轻轻吐出时,竟压了古雅的“头韵”。我认为这是一种奇妙的缘分,一双高贵的男女,为彼此心醉神迷,只需要电光火石的一个眼神。虽然女王已经五十七岁了,并且是个有勇有略的“贞德”,而埃塞克斯伯爵不满十九岁。
      就此,斯特莱切开始讲述这段长达十五年的恋情,发生在一手遮天的英国童贞女王和她的年轻宠臣之间,它注定古怪而缠绵,交织着暧昧、儒慕、猜疑、勾斗、阴谋陷害和落井下石,围绕着两个中心主人公,至少一个连的配角们来回奔忙,有时合纵、有时连横。
      既然作为叙述者的斯特莱切都认为,他没有必要把这十五年的岁月都记录下来成为一部细致入微的编年史,我们做为读者,
      只需要简单地带着一个问题去读他这本书:
      究竟是什么使埃塞克斯伯爵从荣宠一身走向了断头台?
      倘若你有机会翻翻不列颠博物馆和图书馆的资料,你会迷失在各种稗官野史的众说纷纭里,所以我们再次使问题简化:
      我们只需要找出斯特莱切的答案。
      这几乎是毫无疑问的,因为他多次暗示,扼住这年轻人脖颈的绳索,正是他“骑士式的浪漫主义”。
      这样一来,作者的态度就变得十分明确,他对于这死于非命的年轻人,从头到尾充满喜爱,因此他将这段故事称之为“a tragic history”。
      颠覆了官方史上对埃塞克斯伯爵叛国罪的定论,斯特莱切就有很多余裕,去描写伯爵的美貌,开朗的天性、孩子气的纯真,
      和基本上算是慷慨大方的个性。他脑子始终充满了一种堂吉柯德式的狂想,而那架风车就是倒霉的西班牙。于是埃塞克斯伯爵卷入了两次对西班牙的战争,并且其中一次撞运气取得了胜利。斯特莱切从来没有承认埃塞克斯有军事天赋,相反,正是他莽撞的骑士精神、不经大脑的冲动、而且有时简直愚蠢至极的政治洞见,使得他最终成了某些真正的“大蛇”的替罪羊。
      葡萄牙医生洛佩斯是个极好的例子,那些“大蛇”默不做声地让埃塞克斯成了一刀砍在无辜人脖子上的刽子手而毫不自知。
      也许他们已经想到了,也许只是个模模糊糊的预感——同样的下场,不久的未来将降临年轻伯爵身上。
      与蒂龙那场屈辱的协议,斯特莱切运用的笔调简直和埃塞克斯当时的意识状态一样稀里糊涂,以至于我们读者,稀里糊涂地跳过两行字后,才悚然发觉,悲剧的帷幕已经拉开。
      第十五章是本书真正出彩的地方,原先蒙田式的逸闻笔调,在这里突然变成大仲马式的奇丽诡谲,犹如幽积的浮云,刹那间落下冰雹、雷鸣交加、风雨欲来。埃塞克斯的绝望疯狂、“大蛇”们的冷血无情、旁观者和得益者的侥幸、女王的沉默——又突然做了残酷的决定,入狱、审判、定罪、执行,在我们还来不及喘口气的速度里,年轻人美好的头颅,已然落地。
      读这一段,令我恍然有当年读《三国演义》之感:
      “关公失了荆州,一夜间,探马川流价报说数次,皆言关公败走麦城、星夜出逃已为孙权所擒、父子归神。玄德听罢,哇地一口鲜血吐在地上。”(大意)
      想来斯特莱切却也不可能读过罗贯中,不过他的处置,虽没有像《三国》这般刻意地将悬念掖着,直到最后,短短数十字急风暴雨般抛将出来,却无疑比之伏尼契的《牛虻》,要利索得多了。
      在第十五章里,有两个地方显示了斯特莱切惊人的才华。任何人物传记里夹杂的议论,要想出彩、要想博得读者的认同和同情心,甚至动摇他们对这个人物顽固的刻板认知,我认为除非是带着作者自己的好恶真情在里面,否则便和索引式的注脚没什么两样。所以你很能认同太史公对飞将军的惺惺相惜,其实李广脾气跟牛似的,而六征匈奴的大将军卫青却极少得到士大夫的赞扬,司马迁一句“和柔媚上”就堵了他们的嘴。
      我扯远了。我是想说,在本书里,斯特莱切试图颠覆某些话语权。其中之一就是针对哲学家、散文家弗兰西斯·培根的。
      在我们的固定印象里我们被告知:培根对美的见解、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并信誓旦旦地将美德比做佳酿,这样一位洁身自好的哲学家,在斯特莱切笔下却是个十足的小人。
      他在埃塞克斯叛国罪的审判过程里,充当的完全是落井下石的角色。虽然从前他受过埃塞克斯的恩情,而且恩惠不小。埃塞克斯对待弗兰西斯,一直有种我们可称之为“两肋插刀”的义气,为了弗兰西斯他几次跟女王大吵大闹,虽然他不怎么高的智商和一相情愿的天真,总是让他的好心肠帮倒忙。但对于弗兰西斯·培根,埃塞克斯可以说是忠诚不渝的,甚至对他的崇拜超过了弗兰西斯那个一生陪伴在自己身边的兄长安东尼。
      然而当女王就如何处置埃塞克斯的问题向培根咨询时,培根是怎么看这个问题的呢?
      他的第一反应是:这是个博得女王信任的好机会。
      在历时并不短暂的审判过程中,弗兰西斯·培根在道义和人情两方面都从未产生过丝毫犹豫,这个用充满感性的笔调撰写友情、美德的君子,在现实中却是个用利益丈量世界的冷血动物。他两次出庭,以大理石般的冷峻和正常发挥的检察官式的智慧,两次在关键时刻给于埃塞克斯伯爵致命一击。最后的希望也被掐断了,埃塞克斯的命运已成死局,剩下的时间他除了等待上断头台和不停地祷告之外什么任务也没有了。
      关于这位叱咤风云的文坛巨豪,斯特莱切毫不容情地评论到:
      “弗兰西斯·培根是人间最不了解这种心理状态的人(指埃塞克斯的骑士精神),这种心态,跟那种极端坚定的智慧所据有的清澈明朗的境界相距十万八千里。这位《随笔集》的作者也许有了解的愿望,但他绝不可能领会到只凭情感支配而不服从理智的心理状态。不过,在眼前这个场合,他并不愿意去了解,他没有丝毫同情心。”
      培根为埃塞克斯所做的最后一件事,是在他死后了。这位散文家运用他那精湛的技巧写了一份《故埃塞克斯伯爵罗伯特及其同党叛国罪行概览》,于是埃塞克斯就成了彻头彻尾的“危险的野心家”。
      最后登场的自然是童话里的公主——我们的伊丽莎白女王。斯特莱切深信,她是爱埃塞克斯的,正如对方也同样,以一个浪荡公子所能有的全部热情,时而漫不经心、时而一头火热、时而摇摆不定、时而在外拈花惹草,但归根结底,斯特莱切叙述到,当卷入那场与其说是叛乱不如说是闹剧的大混乱时,埃塞克斯骑士精神大爆发的对象,倒还真是除了女王别无其他。他“梦想着到末了必有办法完成一次不流血的革命……梦想着从此以后,女王将是他的,而他是女王的,共享荣华的幸福,直到死亡方才分手。”
      斯特莱切在此所暗示的这份浪漫主义式盲目乐观的指向性,很不幸,被译者在译后记里完全忽略,为了贪图方便,译者将女王与埃塞克斯之间彼此恋慕的关系简化成女王单方面的爱情,否则,很难解释为什么女王在短暂的幻想之后,居然那么容易地就下达了处死情人的命令,并且,最终没有挽回。
      我以为如果这时我们请出弗洛伊德的话,这个难题简直不费吹灰之力。
      童年时来自继父的性骚扰、不忠的父亲复数的母亲、以及父亲将继母安妮·博林送上断头台的惨剧……
      如果对伊丽莎白的童年影象进行精神分析的话,或许不仅有助于我们解释为什么这位女王终身厌恶婚姻,甚至她亲手杀死所爱之人的报复心态,也可以理解。
      “她确实觉得自己身上具有他父亲的气魄;在她决定将她的情人照她母亲那样处死时,就有一种异乎寻常的激情推动那深藏在她身上的某些气质。在她的整个经历中,存在着一种不易解释的必然性,一种令人恐怖的满足;她父亲的命运,通过某种内在的调配,重现在她身上了……”
      在这种冷静至极的疯狂中,女王,一无返顾地签下了处决的诏书。审判结束是十九日,行刑定在二十五日,二十三日有过一道缓刑的诏命,但马上被撤消了,以后女王就再没干涉过这件事。
      她甚至没有像电影《江山美人》说的那样,想过临刑前再去见他一面。当铡刀砍下他的头颅,鲜血喷溅出来时,刽子手按惯例抓起头发将头颅出示给围观者看,并大声喊道:
      “上帝保佑女王!”
      在终章里,斯特莱切只有一次提到年迈的女王在神志不清叨念埃塞克斯的名字,从未断言女王曾经为她的报复行为后悔过。
      然而,埃塞克斯已成幽灵,这个美貌的、笑声爽朗的青年,成了白厅里飘荡无依的“Rebecca”,想必他将一直一直纠缠着女王、纠缠着因流他的血而得到一千二百个金镑的“犹大”,纠缠着当年伦敦塔里一脸纯洁的所有围观者。
      当然,这已不是斯特莱切所言,而是我的幻想。
      感谢斯特莱切,用骑士精神抚慰了一个枉死断头台的骑士的魂灵。
  •        第30页上用错了一幅图,解说是爱德华六世的舅舅,跟他同名的摄政西摩,实际上图中那个胖圆脸毫无疑问是他老爸亨利。也许后面还有错放的图,可惜我学疏才浅,看不出来而已。
      
       开始的时候颇有些不知所云,果然这种类型的书当真还是要看原版比较好么?可是当真看到原版里生僻拗口的单词们,又不禁心有慼慼了。
      
        不晓得从几时开始出现了熟悉的场景,来自于海伦米勒的一世女王,那个长达三个钟的片子,在国际台断断续续的广告里只看了不完整的下部。6页上伯爵抱着女王转圈,叫她Beth的那个Kenilworth堡的红砖绿树们,总还是眼熟的。伯爵从爱尔兰狼狈逃回并强闯女王寝宫,叛乱、镇压、处死……以及最末那女人倔强地站了15个钟不肯停歇,纷纷在这书里找到了出处。
      
       原来培根是伯利妻子的亲外甥,小个子罗伯特的表兄。伯爵的娘的奶奶竟是伊丽莎白的娘的亲姐妹,这顿时让我想到了波曼那个令人期待的电影,只不晓得约翰逊役的可是伯爵的祖外婆。果然只有八卦才是能够让人精神振奋的东西。
      
       其实全书看下来倒是有几分流水帐的感觉,亦或者说更像是对那部电影情节的复述,诸如女王和伯爵和好了又闹翻了,又和好然后再次闹翻……反复再三。并非宫闺,但是别扭。我知道这样评价的话真有些本末倒置。大约还是因了翻译的原因,觉得远不如当年念书的时候学校图书馆那本发黄的早期翻译的作者另一本小册子的维多利亚女王传来得好看。不过若只是纯粹八卦一下的话,还算是个不错的选择。
  •     当权力和爱情混在一起。。。
  •     跑去看乙女座的爱情BE吾一定脑子出了问题
  •       历届传记评论家对这部传记中大量的心理分析争论不休,伍尔夫也曾在论文中说过这部作品缺失了传记的真实声音。可是读过此书,却与传中人物多了些共鸣。为时数月,看到标题,仍似乎恍惚一个表面光鲜内心孤寂的女王和一个英姿飒爽带着童真的伯爵立于眼前。赵白生老师说,译者应当按照原题将女王与伯爵的称谓去掉。伊丽莎白和埃塞克斯在爱的领域是平等的。我觉得,强调女王与伯爵的称谓潜意识强调了地位差别,或许便印证着这段从一开始便不平等的悲剧爱情,强烈的悲啼着文本的副标题——“一部悲剧性的历史”。
  •     一位20岁的伯爵爱上了年纪大的可以做他老娘的伊丽莎白女王,这注定是一场悲剧。
  •     与电影不一样~~~~~~~~~~
  •        本以为是记叙伊丽莎白女王一生的传记,读后才发现,内容主要讲的是埃塞克斯伯爵跟女王的故事。看了半天也没发现揭示了什么女王的童贞秘密,有点文不对题。利顿·斯特莱切同史蒂芬·茨威格的叙述水平和写作水平还是差很多的。
  •     简直是莫名其妙的抒情
  •     看完后我觉得弗兰西斯培根是个混蛋
  •        回顾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女人与政治这个词汇向来格格不入“红颜祸水”的典故从商纣王妲己,周幽王褒姒,唐明皇与杨贵妃……女人参政只有武则天一例成功典型,其他如西汉吕后慈禧太后,皆因手段和愚昧被后世所病诟。相比西方的海洋文明,英国的伊丽莎白女王,维多利亚女王,俄国的叶卡捷琳娜女皇,苏格兰的玛丽女王其中西班牙的伊莎贝拉一世女王,最为感兴趣的是这位童真女皇,伊莉莎白一世,一生不婚,献身政治。或许对这个伟大的女人充满了崇敬之心,但是从历史学科班出身,对待一切需要双客观的眼睛,从众多伊丽莎白女王传记中选择了J.E.尼尔的《女王伊莉莎白一世传》,相对客观的描述了女王70年的人生,44年的政治生涯,“为女王生平勾勒出一幅浓淡相间的轮廓。”本书每页注解详实,作者和译者对史料贡献了大量精力。
      ************为什么在欧洲皇室可以允许女性继承人?**********************
       古代《萨里安法典》,蛮族萨利克人在5世纪征服高卢人而确立的规章,其一条是女儿不得继承土地,16世纪在法国错误引用妇女不得继承王位。但《圣经•民数计》中则说道:“一个人时候应该由女儿继承。”(意为无子嗣的时候)。欧洲各国历史上的情况不大相同,但大体上是女性有继承权,但要排在相应的男性后面。晚辈的女子亲属可以继承,于是后来发展到欧洲国家普遍承认女子的继承权,所以,除了父系的亲属,母系的如外孙、表兄弟姐妹在理论上也有继承权。当王位空缺,没有合适的继承人或者需要改换王室的时候,即可考虑从国外有亲缘关系的王族中选择新的国王继承。现在的英国王室并非英国纯正血统直接继承而来,而是因亲缘关系,有德国汉诺威王朝引进而来。
       当代一些实验数据表明,女性的抗挫折能力一般来说比男性要高,若说伊莉莎白为政治贡献了自己本身为女人一世的幸福,可惜就可惜在她出生在皇室,无法摆脱的身世责任,然而,可敬就可敬在,曲折坎坷的命运,让这个不凡的女性更显卓越超群。宫廷斗争的漩涡,父亲亨利八世为子嗣不惜休掉原配西班牙公主凯瑟琳,与宫女安妮结婚生下伊莉莎白,后继寻求子嗣不得,便将安妮以叛国罪杀害,伊莉莎白被逐出宫门,直到最后一位王后帕尔的怜爱,才把她重新接回宫中,唯一的弟弟爱德华九世15岁早逝,由同父异母的姐姐玛丽执政,玛丽的宗教政策与西班牙太子菲利普的婚姻,惹怒众人,反叛势力纠集向伦敦进军,最终被俘,但叛军首领供出伊莉莎白公主是幕后,伊莉莎白再度被关进伦敦塔,因证据不足被释放,此后她明哲保身时刻警惕任何政治漩涡,直到玛丽女王病逝且没有后嗣,她被提拔为新一任君主,家庭动荡,血腥与杀戮,在伊丽莎白的心灵留下不可祛除的烙印,她终于不再是那么懦弱武断的王,大英帝国的历史翻开新的一页。
      执政前夕社会态势:
       亨利八室穷兵黩武滥发劣币破坏了经济,爱德华六世出现了贵族结党和人民暴动,玛丽恢复了天主教引发宗教纠纷对外战争招致人民的不满。国际形势也不容乐观,西班牙法兰西苏格兰形成了对英国的月牙包围圈,前朝对法国的战争还未结束,英国信奉新教又招致罗马教皇的抵制。国力不甚强大的英国处于包围之中,
      赶上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幼年的伊莉莎白曾经得到过新兴剑桥主义学者;罗杰•阿斯坎教导,习得法文意大利文拉丁文希腊文西班牙文五国语言。热爱音乐,维吉纳琴和琉特琴,演奏技巧很好自己写诗谱曲,名垂音乐史。女性的曼妙与优雅,知书达理,冰雪聪明,皇族纷争使她早慧,多谋善断,通宵国情是故,知人善任,卓尔不群的女性就此成长。
       姐姐玛丽在婚姻上的选择失败,直接导致其政治生涯的终结。伊丽莎白避开其间种种不利于自己的政乱一个女人拿婚姻作为外交手段,国家命运得以挽回,但是自己的青春却在这些王公贵族联姻斡旋中渐渐逝去,婚姻的停顿,让英国避开邻国战争,得以喘息发展自身实力。我不是她,不知这样做究竟值不值,也许在作出这些艰难决定时候,她也是暗自饮泣吧,错过了平凡女人的幸福,一生无法与相爱的人在一起,这样的牺牲源自,她,首先是一个政治家,其次才是一个女人。年少时期遇到的翩翩风度的莱斯特公爵,在我看来,初恋情结影响了女王一生的爱情命运。以及中年之后遇到英俊迷人的埃塞克斯公爵,埃塞克斯公爵不过是她对曾经爱情的缅怀,在他身上看到了曾经莱斯特公爵的影子,也看到了那个为爱彷徨的自己。至于爱情,女王不再奢望,当一切都与政治挂钩,很难解释为什么女王在短暂的幻想之后,居然那么容易地就下达了处死埃塞克斯的命令,并且,最终没有挽回。 有人用佛洛依德的精神分析法对女王的爱情悲剧剖析。
        童年时来自继父的性骚扰、不忠的父亲复数的母亲、以及父亲将继母安妮•博林送上断头台的惨剧……
        如果对伊丽莎白的童年影象进行精神分析的话,或许不仅有助于我们解释为什么这位女王终身厌恶婚姻,甚至她亲手杀死所爱之人的报复心态,也可以理解。“她确实觉得自己身上具有他父亲的气魄;在她决定将她的情人照她母亲那样处死时,就有一种异乎寻常的激情推动那深藏在她身上的某些气质。在她的整个经历中,存在着一种不易解释的必然性,一种令人恐怖的满足;她父亲的命运,通过某种内在的调配,重现在她身上了……”
       “他用自己如英格兰母亲般的胸怀孕育着全体民众,然而在成千上万名英格兰人中却没有伊丽莎白的后裔,这就是一场悲剧,但是往往悲剧的主角总是伟大的。”女王政治上的辉煌,时代瞩目。
      重用理性大臣塞西尔,是女王政治成功的一大保障之一。如同中国成功的女政治家武则天十分重视任用贤才。她常派人到各地物色人才。只要发现谁有才能,就不计较门第出身,资格深浅
      ,破格提拔,大胆任用。所以,在她的手下,涌现了一批,很有才能的大臣。比如:宰相李昭德狄仁杰,魏元忠,杜景俭,狄仁杰,姚崇,宋璟,张柬之。一个优秀的首领除了重用人才,更重要的是,他恢复至两派势力,给自己提供不同的信息,以来不易形成对自己构成威胁的强势帮派,另外两派势力的彼此牵制,也有利于女王政治的稳定。这可以说是正是成功的典型,就像家喻户晓的清朝皇帝乾隆重用刘墉纪晓岚和和珅,两派实力势均力敌,又能掌握丰富资讯。在婚姻问题上,正是因为上下议院派系纷争,对于西班牙菲利普二世的求婚和查理大公的求婚,长时间得不到一致答案,于是婚姻问题得以有借口拖延。此外,经济的发展新兴资产阶级势力的上升,伊丽莎白女王并不忽视这样的新生力量,为了解决财政困难,她指望新型的贵族资产阶级,卖官鬻爵以扩充国库。通过年轻资产阶级建议,实行重商主义,对国外货物实行高关税,保护国内手工工场的发展,同时收回父王发行的劣质货币,重新比对金银价格,稳定国内货币体系,抑制通货膨胀。此外,法国“圣•巴托洛谬之夜”胡格诺战争,欧洲大陆前来众多异教徒,伊丽莎白女王实行的宗教宽容政策,为这些人提供栖身之地。
      宗教改革:父亲亨利八世的宗教改革,宣布英国国教脱离罗马天主教,伊丽莎白一出生便接受国教的洗礼,在启蒙教育中剑桥学者的引导使得伊丽莎白笃信国教。历经之前种种因为宗教问题引发的政乱,伊丽莎白执政后第一大错事便是实行温和的宗教宽容政策,宣布圣公教为英国国教。从新规定宗教仪式,综合考虑两教派矛盾。
      战争对女人的打击常常是毁灭性的。所以女人向来是拒绝战争的,伊丽莎白也进了最大努力,在国势未稳之时,想尽各种办法是英国远离战争的危机,她的婚姻外交为此赢得时间避免与西班牙或者法国交战。然而在执政后期,鼓励海盗劫掠西班牙船只,海盗经济极大振奋了女王,甚至鼓励英国男子当海盗,并组织海军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从此英国开始大力发展海军,这一优势保持至今。
      政治上的辉煌,生活上的孤单,做一个成功的政治家,却是不是一个成功的女人。
        她最终在孤独寂寞中走向终点,当她匍匐着向死亡爬行的时候,长寿成了一种煎熬。繁华背后,不过是一掬细纱;而内心涌动的真情,才是她迫切想走近的灵魂——属于她自己的灵魂
      
      
  •       “当一个国王,戴一顶王冠,众人看了,只觉得光荣无比,却没有看到戴王冠者本人是否愉快。国王的忧虑和困难,我可以恰当地比作高明医师所给的,调上一点香味的药品,或者比作糖衣炮弹,使它容易吞服,实际上都是很苦,很不好吃的。就我自己来说,要不是良心责令我奉行上帝交付给我的职责,维护上帝的光荣,保持你们的安全,按照我自己的脾气,我真愿意将我的王位让给不管哪一个人,愿意在解除艰苦工作的同时解除我的光荣;因为除非我的生存与统治能使你们得到好处,我并不希望再活下去或者再统治下去。再说,尽管你们从前有过,将来也可能再有许多更有力量、更有智慧的君主坐在这宝座上,可是你们从来不曾有过,将来也不见得再有一个君主更深切地爱你们的。”——伊丽莎白一世
      
      (一)
      还没机会了解这个女人的一生。有时历史比小说还要虚幻,它罗列了一串数字,交待了一个人何时出生,一个人何时死亡,一个人说过一些话,写在信上,或者是演讲是即兴而出,但不代表我们能了解她每一次经历,不代表了解她复杂亦或简单的想法。她那些似真似假的恋情里付出过多少真心,遇到过多少挫败,她的爱情,是来自她自我魅力肯定的需要还是对男人魅力的占有呢?
      没有答案的一生。
      她是这样一个女人,顺应了历史潮流,成了宗教改革中新教的代言人,她站在一个强大的帝国的顶端,享受致高的权利和荣誉,在她统治的时候,英国打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在她统治的时候,有一种文化叫“文艺复兴”,影响可以扩展到她不在位后的很多很多年。她一辈子没有结婚,但婚姻不是感情经历的评判标准。
      权利、财富和美,不管是哪一个,也不管男人还是女人中的哪一方得到它们,都好象注定可以将爱情搅混,功绩、权利、青春年华,不管你怎么想去给爱情塑身成像,爱情的原型好象就越为清晰,追逐这些的人未必是真的出于什么虚荣的目的,而是生物的本能,对于强者的肯定和崇拜,人类社会既然独特地形成“阶层”的区别,则人类的爱情,也总是具有它的社会性吧。伊丽莎白对于埃塞克斯的爱,是出自于对方的男性美,而埃塞克斯对于伊丽莎白的爱,也是出于她的头顶上可以给予一个人太多权利和财富的王冠。这些起因都不重要,重要的往往是随之而来悲剧还是喜剧的决定因素:你认真吗?你有多认真?
      喜欢埃塞克斯的时候,伊丽莎白已经是五十多岁的妇人,而埃塞克斯是十九岁的少年。
      下令处死埃塞克斯的时候,伊丽莎白是六十七岁的老妇人,埃塞克斯是三十四岁的成年人。
      
      斯特莱切呢,他作为作者,又觉得自己有多了解这个女人呢?他选取了这个女人和这个男人在一起的15年,而且定义为是悲剧性的历史,那段历史最后,男人张口说,她是一具扭曲的尸体。这个女人再没有向以往那样原谅他,作出这个决定之后,她也不需要再去原谅他了,六十七岁,还可以阻止那最后一点爱情的尊严所代表的美丽在情人心中消失殆尽,他永远活在了三十四岁,她也永远在他心里停留在六十七岁。
      还可以比六十七岁更扭曲的六十八、六十九、七十岁都消失了。
      这是悲剧吗?很值得庆幸,她手上握着的权力,可以堵截一个男人对于权利对于财富的最终梦想,也许是悲剧吧,是因为她只能用权力来挽救尊严。太贫穷了,我们所有的人,没有时间。
      
      (二)
      在看完这书后,和我妈讲述了这个故事里我觉得的给我印象最深的几点,一个是最开始我引用的那段话,我妈哭了,她是个很容易被爱打动的人。我试图来按书里描写的向她解说一个女王的感情经历,却走了题,我说起了关于埃塞克斯的一件事,在他慢慢膨胀,最后走向灭亡前,曾经得到了他的一位朋友的信,在信里,他的朋友警告他不要在女王面前,去表现一个具有武力权利又能影响民众的形象,这是危险的。
      作者这样描述这封信,“没有任何劝告的话讲得比这封信更明达或者更中肯的了。假如埃塞克斯听从了这劝告,他的历史将有怎样不同的面目呀!可是一个人的智慧竟是这样奇怪地难得完美,——尽管培根对某些方面理解得十分透彻,但对另外一方面却又完全不理解。在他的那些聪明而且深刻的告诫中,他认为埃塞克斯应当采取一条精心策划的谄媚、伪装、隐蔽的途径。”而这聪明的主意中,算错的是哪一点呢,我问了一下我妈妈,她没答对。
      这位少年得志的伯爵,似乎很轻易就会在民众面前以一种好象骑士的姿态出现,他在离开里斯本时,拿他的长矛投入城门,大声问道,“有哪个躲在城里的西班牙人胆敢冒险出来,为他的霸主较量一番。”城里没有人回答;在返回远征的时候,他做了个模仿古代骑士的姿态登船之前,他站立在法兰西的海岸上,庄严地抽剑出鞘,吻了吻剑的锋口。
      这位伯爵一辈子都做不来转弯抹角的事情,做不来弄虚作假那一套。
      他注定要让女王宠爱他却无法放心他。
      我在看到这点不由自主地带上了很多感情,并不是对这一个人最后结果的惋惜,而是,发现,所有的聪明,往往越是因此而指出的正确的道路,往往人的脚步就是踏不上那份泥土,在许多时候,人自己更愿意追求自己个性的伸张,自己的自由,或者已经盖过了一切的诱惑和危险吧。
      是死也不回头吧,还是死也不能回头呢?
      一切的开端隐藏在结局之中,就如一切的结局隐藏在开端之中,这就是我们看得见的历史。
      
      (三)
      总的来说,这本书没有茨威格写的象故事,事件都比较凌散,不是一件接一件有关因果关系的,作者的描写方式是这样,虽然是按照时间顺序来描写,但是时间的提示并不十分清楚,其中又不断在交待大环境和其它人物,在交待这些边枝的时候,又插入了非时间顺序的因素,所以还是存在些阅读障碍。好在译后记里将这些都简要描述了。
      对于斯特莱切在传记的主要功绩在译后记里是分三点来写的:
      一、 他要求使传记成为艺术品,而不是某一个活动和许多大小事件的记录,要象画一幅画,或者写一篇小说。基本上,这点我觉得他不是做得最好的,我自己是觉得他的评论和描述是很精彩,但是如果作为小说,读起来并不让人觉得有趣和顺畅。
      二、 他的非偶像主义,他比较注重写人物思想性格特点上的缺陷。这点来说,哪怕是作为小说的写作手法,也是有其创造意义的。
      三、 失真的写作方法,他有意将传记从历史领域引入文学领域,也就是他在写一种界于历史小说与传记之间的文体。这点在我看来,当然是觉得无所谓,因为写传记的意义或者是在于真实,而看传记的意义,我想未必一定是了解真相,读书的人,也许只是希望对于自己将来,自己下一步要走的路有所借鉴。如果能传递一些人生感悟也许是它首先作为一部文学作品最重要的意义吧。
      
      
  •       在看这本书之前,伊丽莎白一世在我的印象中是怎么样的呢?她是亨利八世的女儿,她为了英国一生都不曾嫁人,在她的带领下英国击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她是英国最被人称道赞美的女王之一。那些不过是教科书给的历史,除了该要记住的应付考试的内容,从来不曾深入了解过,而里顿斯特拉奇的这本传记,让我感受到了一个真实的,可以触摸的伊丽莎白一世。
      
      这本传记,并不像一般的传记那样枯燥,加入了许多的心理描写,那是受弗洛伊德的影响,当然,也正是这些心理描写让这传记饱受争议。不过,我还是更倾向于弗洛伊德对作者的评价:“你塑造了英国历史上最杰出的人物,您懂得在分析她的性格时回溯到她的童年,大胆地判断她心底深藏的动机。您取得了成功,您很可能准确地复现了历史上的确有过的事情。”
      
      这本书塑造了一个可以接近的伊丽莎白,她是女王,却也是一个人,一个女人,她一生都不曾结婚的背后,有她性格上的缺陷,也有她的战略,正如书中所写的那样——她的拖延、她的暧昧为英国换来了和平和时间,也有她的野心——她不愿意自己的权力旁落。
      
      这本传记与其说是伊丽莎白一世的传记,不如说是伊丽莎白和埃塞克斯的故事,不过,根据序言所描述的,原本这题目就是《伊丽莎白女王和埃塞克斯伯爵》。虽然女王和埃塞克斯的年纪相差这样大,埃塞克斯伯爵年轻,有活力,让女王倾心。他们两个的相处真的很像一对情侣,会争风吃醋,会闹别扭,会在闹别扭之后和好如初。可是女王却不容许自己的权威被任何人挑战的。当埃塞克斯一次次地利用女王对自己的感情达到自己的目的,实现自己的抱负时,女王最终下定决心亲手处死了他。
      
      伊丽莎白一世在位期间,英国打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是在世界历史上的意义简直就是划时代的,因为从此英国开始角逐海上霸权,而历史的真相却是女王本身痛恨战争。她热爱和平,她主张节俭,甚至她同意战争也是因为埃塞克斯伯爵的坚持,她本身对此十分恼火,可是偏偏,就是她不经意做成的事情,让她自己名垂千史了。英格兰著名历史学家乔治特莱弗里恩说过:“伊丽莎白坚持‘小英格兰主义’对大英帝国的未来反而有重大贡献,她不愿扩大与西班牙战争的规模,虽然曾引起德雷克和罗利等大臣的抗议,但英格兰人日后却称其为国家发展历史上最幸运也最奇特的一项明智决策。”
      
      作者还花了大量的笔墨描写了弗朗西斯培根,这位人物可是中国人家喻户晓的,就算不知道培根这个人,也知道他那句的“知识就是力量”。偏偏,这本书里的培根形象和中国人心目中的培根相差甚远。书中是这样描写培根的:“同样的原因使培根既能写出精美绝伦的散文,又老于世故、精神堕落。不能成为诗人,对他而言是一个严重的错误。他的想象尽管看似华丽,但并不充实;透过它,我们不能看清事物的本质。非但不能看清事物的本质,对自己的本质,他也不甚了了。他从来不曾相像他自己是何等的世俗。正因为此,他的悲剧带有苦涩的讽刺意味,人们对他的一生深感惋惜。看到这个天生的叛徒、高明的马屁精,看到这种高雅的智慧落入并且挣扎在它自身织就落网中,每个人都不禁转过身去,不忍细看。”
      
      的确,培根的人品是很有问题的,他有着敏锐的洞察力,还将之运用到了见风使舵上,在政治上有着自己的野心。而真实历史上确实有一段,他57岁时了大法官,三年后因受贿被捕入狱。然而,纵然培根的人又万般不是,我们却不能不承认他的睿智和他的动手实验能力。他的散文,特别是《论读书》等名篇,是难得的充满智慧之光的美文。
      
  •     体裁难以判定。但明显不同于今的历史叙述模式,这一模式以及小说形式是否合适,持保留意见。表述很清晰,达到作者“矛盾”观的塑造,可读性强。
  •     是一本让人看得着迷的传记。
  •       目前看到过的他作品除了这个,还有《维多利亚女王》和<维多利亚名人传>,这两部作品中英国式的嘲讽比比皆是,而且他赞扬的和反对的全都加上嘲讽,很让人想说那句:做人要厚道.
      相比之下,这本书"厚道"不少,虽然也有讽刺的段子,却更多是种同情味.
      利顿的文笔极好,<维多利亚女王>我买过两个版本,翻译不尽相同,但都能引人入胜,可见原文便很精彩.伊丽莎白女王在文学影视作品中,被讽刺搞笑的时候不少,大概和她童贞传奇与明显的小毛病有关,连茨威格都会忍不住小小挖苦一样(当然,也和他写的是伊丽莎白女王对立面的玛丽有关),利顿却能像绅士一样行文,实在难得.而谈到感情的戏剧性方面,温吞水的维多利亚自然更不能同伊丽莎白的惊心动魄相提并论,前者是小桥流水,后者却是血雨腥风.利顿又能把这血雨腥风更抹上一道亮彩,呈现上来.
  •     没有评价,没有是非选择,只有结果
  •     在签署死埃塞克斯的刑令的时候,她还是过犹豫的哦~~第一次签了后又取消了,之后又签了一次
  •     不论是写帝国霸业还是儿女情长都是一副谐谑的调调,地道的英式精英趣味,笔力老道。他对女王的身边人虽不乏讥讽,却充满怜爱与同情。题目不妨改做“我亲爱的女神的圣斗士们”。
  •     一段悲剧情史。老版的翻译很不错。需要注意的是斯特莱切在扉页上注明:此书献给维吉尼亚·吴尔夫。
  •     大二上
  •     我是先看书再看电影的,所以似乎比你看的时候感觉好得多……当然,很可能翻译也是原因之一。我看的是国际文化出版公司的版本,感觉还不错。
    这本书里我最喜欢的部分是那个原籍葡萄牙的犹太医生(似乎叫洛佩兹?)的案子,还有对培根兄弟的描述^^
  •     怪阿姨和萌正太的故事。笨蛋伯爵真诚坦率,糊涂却可爱
  •       否认阶级的存在就像否认生命需要空气那么虚妄,即使我们所有的主观感受包括幸福,成就感,甚而爱情都是些势利的小鬼,无不带着阶级的视角和时代的烙印,两者都无法选择和超越。看伊丽莎白和埃塞克斯的两个人的爱情拉锯,让我莫名其妙地想起史密斯夫妇,他们奇特的身份让他们的爱情战争都带有异于常人的破坏力,一边是权力与断头台的鲜血的祭奠,一边是炮火与枪林弹雨的咏叹,这样的爱情像我这样的小老百姓真正是吃不消。而正是这种轰轰烈烈的气质构成了两者爱情不同小百姓的戏剧张力,那年伊丽莎白53,埃塞克斯19。当爱情与权力纠缠在一起,爱情变得这样的不纯粹,让人看不清楚,我一直在心里问,他们之间有爱吗,还是只是对权力和青春的欲望的交换?
      对于伊丽莎白来说,这一生充满了对于被男性征服的恐惧,自小以来父亲亨利八世在她身上留下的阴影让她对男性总是在追求与逃避之间摇摆不定,王权给了她对于青春貌美的男性的追求的权利,对于一个女王而言,妻子不过只是沉默的大多数,更何况在这样一个男权社会,女性的声音更是微不足道,但是伊丽莎白一世本身却成了这个男性社会的异数,她可以例外于这个男权社会的规则,她依凭王权凌驾于男权之上,这是王权对男权的胜利,她需要这种胜利,这种例外,所以她保持了终身的童贞,童年的侵害让她对男性保留了女性的孤傲,她拒绝被任何男人征服,肉体的童贞是她对男权社会的胜利宣告。
      对于埃塞克斯来说,女王的宠信让他以为他得到了她,他可以像社会上一个平凡的男人对一个平凡的女人那样拥有她,他以为自己可以用爱情征服伊丽莎白,但是他忘了她是个女人外,还是个女王,她是不可征服的,在他之前没人可以,在他之后也没人能够,他只是她曾经众多的爱情宠臣中的一个,不过因为是最后一个而已,对自身认识的不足或者年轻的伯爵浪漫主义的特质让他自信自己是独特的,这种愚蠢的自信在权力的角逐中被无情地利用了,权力的阴谋是连爱情也不放过的。
      女王可以爱一个人却不可以属于任何一个人,伊丽莎白用断头台终止了埃塞克斯的生命也终止了生命最后的一段爱情,连惯常的犹豫都不曾有,她最后还是选择了对征服的逃避,以一种女王才有的残忍的方式,只是没有灵肉结合的爱情是不是算得完整呢?
      
  •     爱是一件很傻傻的人事。
    可是我们还是乐此不疲。
  •       用一个周末细细地读完《不嫁之王》。
      文字优美,词藻华丽,叙事流畅,图片精美。
      “某些书可以浅尝辄止,还有些书可以囫囵呑枣,唯少数书籍则须咀嚼且消化之。”——培根。
      
      
      没有矛盾,人类就不成其为人类了。然而,那些伊丽莎白时代人物身上的矛盾,早已超出一般人应有的限度,他们性格中的各种元素无所顾忌地四处飞溅。人们东奔西走,奋力抓住它们并装进曲颈瓶里拼命摇晃,尽一切努力使它们合为一体。结果,瓶子爆了,碎末橫飞,两手空空依旧。怎么才有可能恰如其分地叙说他们的狡诈与天真、他们的文雅与暴戾、他们的虔诚与放荡呢?是什么邪术把心智上的机巧与宗教上的虔诚交织在约翰邓恩身上的?谁能解释言行不一的弗朗西斯培根?谁会想到那些清教徒竟然是戏剧家们的兄弟?他们纺织的是怎样一幅精神画卷——经线是16世纪伦敦的污秽野蛮,纬线是那熟悉的《铁木儿大帝》之壮丽和《维纳斯与阿唐尼斯》之精美的热烈而崇高的情感!谁能再构想出这样一种铁石心肠的人物——先是在小酒店里如痴如狂地听一个迷人小伙儿和着琉特琴吟唱曼妙的牧歌,转而又兴致勃勃地去观赏一群伤痕累累的狗撕碎一头熊?
      
      你再看看那个在大街上招摇过市的时髦男人,紧身裤下面明明显现着男性的雄壮,而他那飘逸的长发和带着宝石、玉坠的耳朵,又分明流露出脂粉气。这个喜欢卖弄新奇和风雅的社会,又会怎样时刻准备掉转头来,用令人震惊的残暴手段摧毁一名随手抓来的牺牲者!用密探的话说,时运一个掉头,那些带饰环的耳朵,也许会在刑枷示众时,在看客们的哄笑中被割掉。还有比这更恐怖的,当野心或宗教把人卷入黑暗的纷争时,叛逆者的国旗法便有可能不断变幻出新的花招,这些花招往往隐藏在那一大堆词藻精美、仅仅适用于感化院和临终忏悔的道德说教声中。
      
      这是“巴洛克”时代,而代表人物就是——伊莉莎白。——外观与实质的不协调。
      西班牙使节们用怀有敌意的锐利目光得出一个结论:她最大的特点就是优柔寡断。当然,他们错了,可也比那些只会附和的旁观者看得更清楚。她一生所奉行的最高政策,是人们可以看到的一切政策中最不具英雄主义色彩的,她的故事至今仍是那些政界风云人物长期学习的教材。实际上,她的成功出于以下特性:圆通、和蔼、优柔、拖拉、小气——任何英雄都不应该具备的品质。甚至可以说,英雄在她身上的表现,主要在于她可以用无比的耐心任凭这些品质支配自己。
      
      
      阿呆馬鹿说:女王在这本书里只是佐料、配角。
      可在任何一部关于她的著作和影片中,她就是那个时代,她就是那个背景,她就是一切的成因,一切的结果。谁能否认伊丽莎白是“被上帝亲吻过的人”呢?她像一个天生的玩家,与其说她在生活,不如说她就像跟一个竞争对手那样与生活较劲,耍弄它,再称赞它,静观其变而又细细品味周围的美景,体会命运的急转,万物的无常。“大自然美在变幻莫测”——她最欣赏的警句之一。
      
      她的一生只爱过一个男人——莱斯特伯爵(电影《伊丽莎白》中有详细的情节)。而与埃塞克斯这段“忘年恋”在我看来是对莱斯特伯爵的一种寄托方式。当两个具有思想和感情的生物接近到某一点时,不管相互作用力如何越趋强大,也终将到达一个无法逃避行、无法超越的顶点,正如渐强音到一定程度时必然终止,而只有到这时,乐章中既定的下滑音阶才得以显现。最终,他也“背叛”了她。但他没有他的继父——莱斯特伯爵的好运气。他被处死了。
      这或许正是她的悲哀,她首先是一个政治家,其次才是一个女人。
      
      她最终在孤独寂寞中走向终点,当她匍匐着向死亡爬行的时候,长寿成了一种煎熬。繁华背后,不过是一掬细纱;而内心涌动的真情,才是她迫切想走近的灵魂——属于她自己的灵魂。
      
  •     比较平淡
  •         说实话,这本书太纪实的手笔,从历史上有它的价值。但从文学上说,未能让人觉得有多少出彩的地方。
        对女王一生的很多描写极其表面,让读者感觉自己是从一个很遥远的地方远远地,肤浅地看着女王愿意让世人看见的东西,刻意表演出的想被历史记载的东西。
        女王内心的挣扎,喜悦,惶恐,得意,这些文学作品里必不可少而又引人入胜的微妙的心理描写一概被作者忽略了。或许是出于尊重史实的局限,作者只能做此处理,不便于创作。
        或许此书可以作为一个涉猎英国历史的对象吧,仅此而已。
  •     非常非常有用,非常非常好玩。
  •     今天看的时候觉得有太多的语句不通顺,很多东西都理不出头绪来~~~~~
    但是看书后面好像对作家的评价还是蛮高的,可能还是译者的问题!
  •     《外交家》我还没看过。
    你问的这本书是讲女王的,艾塞克斯勋爵和大名鼎鼎的培根大法官分别是男一号和男二号。作者写得相当精彩、有趣、独到。总之这是一本你捧在手中读着读着就忍不住哈哈笑起来的小书:D
  •     生母安博林。。。
    喜欢斯特拉奇对她“最有英雄气概的一点就是听任这些怯弱的品质控制自己”的评价~
  •     还行。
  •     阅,写得好
  •       伊丽莎白一世和埃塞克斯伯爵之间,正应证了中国的那句词——人生若只如初见。
      
      电影《伊丽莎白一世》里女王与伯爵初见时的镜头让我印象深刻——彼时她是风韵犹存的中年女人,而他还是金发碧眼的未成年小正太。她目光慈爱,他羞涩防备,周围的空气安详和蔼。
      作者斯特莱切说——倘若时光能永远停留在最初的那些美好,该有多好。可是,这终究只是个假设。所有单纯的爱恋,一旦进入宫廷,便会自愿或不自愿地,卷入权力斗争的旋涡中,被阴谋打磨得面目沧桑不复当年的纯澈面目。也正因为在看电影前已知晓结局,所以当看到这初见的桥段时,反而心中升起唏嘘与感叹。
      
      虽然斯特莱切旨在描述伊丽莎白一世和埃塞克斯伯爵间的爱恨纠葛,但当时宫廷的政治斗争画卷,也可在斯特莱切的笔下一窥一二。这倒是活脱脱就像一出英国男人版的《后宫甄嬛传》,埃塞克斯伯爵似华妃,刚烈直接高调;罗伯特•塞西尔似皇后,将算计与心机隐藏于温和内敛的外表下;弗朗西斯•培根似曹贵人,理性势利总是见风使舵;沃尔特•罗利则犹如丽嫔或祺嫔,奔波于得宠和失宠之间妒火中烧却始终只是斗争中的一味调料;至于那几乎没怎么现身却令人无法忽视的莱斯特伯爵,则犹如纯元皇后,是女王心头的一粒朱砂痣,从未被超越。
      
  •       (贴一个我在2002年的评论吧)
      
      
      上次推荐的《玛丽。斯图亚特》是茨威格(Stefan Zweig)的作品,侯焕闳老师从德文本译的。可与之参看的是几乎记录同一时代的传记《伊丽莎白女王和埃塞克斯伯爵》,Lytton Strachey写的,文笔和译笔都可以与之媲美。这本书也收在前几年的文化生活译丛中。
      玛丽。斯图亚特和伊丽莎白一世是远亲近邻也是生死对头,两个人的命运犬牙交错,明争暗斗一直要到伊丽莎白砍下玛丽的头颅为止。写其中任何一个人的传记都不免要拿另外一位来做对比。Zweig的倾向性在这种对比中表露无遗,他对于玛丽斯图亚特颇多溢美,经常在笔下人物命运的狂飙中一唱三叹,Strachey相比之下要低调和犬儒了许多。对伊丽莎白还有点冷嘲热讽,对玛丽只有轻描淡写,这一方面固然是由于历史上玛丽斯图亚特并非伊丽莎白旗鼓相当的对手,后者在玛丽死后还把持了英格兰数十年的大局面,而环绕前者身边的梅特兰德和龙萨之流也远配不上做培根、莎士比亚一辈人物的peers;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作者在写作中情不自禁的把自身代入。事实上当苏格兰女王慷慨激昂的从事名为政治阴谋实为超级fiasco的时候,你无法再找到更符合Zweig气质的玛丽斯图亚特了,而当伊丽莎白一世在大段的内心独白中任凭时间流走时,你也可以影影绰绰的看到一个Strachey的影子在书斋里缓缓踱步。
      
      Zweig的理想主义和悲剧气质,在玛丽斯图亚特的身上找到了再好不过的投射:这是一个三任丈夫都先于自己而亡的女人,一个传说是麦克白夫人原形的女人,一个多次身陷桎梏多次成功逃亡的女人...Zweig自己说他把她看作一个奥瑞斯忒亚,于是我们看到他写出来是一个熊熊燃烧的魂灵,其助燃剂与其说是宿命不如说是宿命加上无比的精神力量。而这种力量推动的也许不仅仅是500年前就已经作古的人物,Zweig在自杀的时候或许也会想到,他步随的原来就是自己传记作品中的那些英雄...
      
      Lytton Strachey远远没有那么壮怀激烈。熟悉电影的朋友应该知道1995年有一部满有名的电影名叫Carrington,就是取材于他和他的终生伴侣女画家Carrington.电影里他的形象显然并不高大,甚至有点糟糕...100%的书虫,十分地依靠Carrington的照料,但又为了吸引俊美的男子(他是个公开的同性恋,并不漂亮)一次一次的把女主角推向他们的怀抱。但是奇怪,他确实有着古怪的吸引力,Virginia Woolf向他求过爱,他在剑桥和bloom**erry的小圈子里都很受欢迎。答案大概可以在他的书里找到。历史传记中间有一派所谓Strachey-Maurois-Ludwig的传统,打头的就是这个Lytton Strachey.这一路货色文艺趣味都比较重。他写的维多利亚女王和同时代人的传记,里面融入了公学和剑桥的文化口味,又加上了对维多利亚时代道德的嘲讽,大概正好对了20年代英国知识分子的胃口。但最厉害的是,他能够进入某些历史人物(特别是女性)的复杂内心,用接近意识流的办法娓娓道出其思维的逻辑。可这个与其说是他历史功课做的出色,不如说是他内心的复杂性恰恰与笔下人物的复杂性正好匹配。他写培根,“神秘的心灵蒙上了一条大蛇的诡谲和闪光的外表”,他自己何尝不是如此呢?他写女王,“装佯,随和,犹豫,小气,拖拉,几乎可以说,英雄气质的表现主要由于她以无可比拟的耐心听凭这些特性支配自己”,他自己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女王用十二年的时间让世人相信她爱上了安茹公爵,他自己在差不多同样时间内让Carrington相信不让他离开的唯一办法是去和他喜欢的男人睡觉,而同时他还爱着她。正是这出色的洞察力,出色的耐心,加上出色的不决断,同样适用于他和他笔下的主人公。他帮女王除下了覆着金粉的面具,看到的却是个象自己的面容。
      
      98年的电影伊丽莎白一世,拍的很巴洛克,其复杂和不调和的程度也许很合Strachey的意。如果能够用语言形容它的最后一幕女王加冕,那么Lytton在70年前写下的话简直就可以做现场报道:“在她那以巨形裙箍,僵硬皱领,宽大衣袖,洒粉珠饰,绣金披纱构成的重迭繁复懂得服装下,妇女的形体不见了,臣仆看到的,是一座庄严、怪异、高傲的偶像--一座王权的偶像,不过由于某种奇迹,这偶像实在是活的。”
      
      我当年在礼堂看电影,这一幕悚然入目,令人如临其境,而读到此书的时候才知道其有所本,一时间倒是令我相信是文字在描摹历史,而影象不过在描摹文字了。
      
  •     一个性格无常的老年未婚妇女,一个性格强硬的青年男子……还有一群有趣的剧中人
  •     有没有写埃塞顿斯伯爵和培根jq的?
  •     写笨蛋的书不看也罢。
  •     不是玛丽斯图亚特的执政时期吧。应该是伊丽莎白的同父异母的姐姐血腥玛丽执政时期,伊丽莎白和达德利一起关进伦敦塔。
  •     很喜欢最后一句话。
    整篇的结构也很好。
  •        本书是着重在伊丽莎白一世与埃塞克斯的爱情上的。其实,谈到女王的情人的时,还有一个人是不能忽视的,他就是埃塞克斯的继父——罗伯特*达德利。
       埃塞克斯是女王老年的伴侣,而罗伯特*达德利则是她一生的情人。他们小时候就认识了,在玛丽*斯图亚特当权时,他们两都被关在伦敦塔里,并萌发了爱意。他是她终身的情人,她称他为“我的眼睛”、给了他无可比拟的荣华富贵。纵然女王一生中有无数的情人,和罗伯特的爱情是她最深切、最持久、坎坎坷坷终其一生的。罗伯特1588年战死沙场,女王几乎崩溃,好几天没不眠不食,最后是大臣们破门而入,将奄奄一息的女王抬出了卧室。女王至死都记着罗伯特,她的床头放着罗伯特在战场上写给她的最后一封信。
       在明白女王的“丈夫“是英格兰、不可能和他结婚后,罗伯特和埃塞克斯的母亲蕾蒂斯结了婚,成了埃塞克斯的继父,自然蕾蒂斯成了女王最讨厌的人。但埃塞克斯还是成了女王的漂亮宠臣,即使他没有罗伯特的俊俏和风度翩翩,但他慰藉了女王孤老的心。
       但埃塞克斯毕竟不是罗伯特,即使都得到了女王的宠幸,但不同的性格决定了他们不同的结局。罗伯特老练、有城府,遇事都要仔细掂量、斟酌,说话照顾女王的情绪。因此即使有隐瞒妻子的事,最后仍得到了女王的原谅,并一直受到女王的眷顾,到老都如此。但埃塞克斯不同,他冲动容怒,说话不讲究分寸,经常顶撞女王,。还自大无比,不按女王的意思行事。未经得允许加入远征军,最后大败而归,虽然逃过了这一劫,但他还是做下了最不该做的事——他仍旧是未经得允许,冲进女王的寝宫,看到了失去假发和粉脂掩饰下的67岁的女王的真实容貌,虽然当时女王仍旧微笑,但着微笑已经充满了杀机。不久后埃塞克斯就被处死,虽然在签署死刑令时女王曾有过犹豫,但她强大的自尊心是不能允许她放过他的。埃塞克斯自己造就了自身的结局,让人唏嘘不已~~
  •       因为之前刚看完《玛丽·斯图亚特》,所以对伊丽莎白一世有些好奇。《玛丽》中描写的伊丽莎白一世是个极端理智、坚韧、心计颇深的女人,虽笔墨不多,但给人深刻印象。
      于是再看《不嫁之王》,那是关于女王与伯爵的政治与感情纠葛。本书严谨,视角相当广,远不是我想象的通俗易懂。我最终看完了这本书,但因为历史背景以及人物的不熟悉,我想我读得比较吃力。
      不过,也许我会有些许的收获,比如以后接触莎翁的作品时,至少我已了解了一个大概的时代背景了。
      
  •     历史小读物,还不错啦
  •     很难说埃塞克斯伯爵对女王抱有的是怎样的感情。我觉得真爱的部分其实并不占多少,顶多只是年轻男人对名女人的一种敬仰。伯爵的性格是这样的:好大喜功同时缺乏务实,对自己的能力没有自知之明,别人得到了荣誉自己就觉得脸上挂不住开始丧失理智,激情起来了什么人也拉不住他但只要过程中碰到一丁点挫折,就开始犹豫退让。从性格上看,埃塞克斯伯爵绝逼是火象星座的,不是白羊就是狮子,因为射手出了个雍正,怎么都觉得比它俩好点儿。埃塞克斯从始至终都忘记了一件事:他勾搭的不是一般女人,而是一个君主。这个君主即使在热恋的时候都没有忘记过自己对国家的责任,又怎可能无条件地满足伯爵的一切荒唐或不荒唐的请求?最后,他发现自己其实根本不了解女王,就像书上说的一样,女王的摇摆不定不过是政治手段,她的心门背后,全是铁。
  •     明明是当二货傲娇遇上腹黑傲娇的悲惨故事,但为什么我的关注点在于“伊利莎白和埃塞克斯(以及她的男宠团)没有性关系我才不信!”
  •     是啊是啊
    由此
    看到一个好的翻译版本是多么的重要哇(上了贼船的某人痛哭流涕T T)
    医生那个...觉得很可怜...
    而培根兄弟
    关于他们和老伯利父子的关系
    真的是很有趣(人性使然么^^")
  •     《孽海深宫》?
  •     当一个国王,戴一顶王冠,众人看了,只觉得光荣无比,却没有看到戴王冠者本人是否愉快.
  •     而内心涌动的真情,才是她迫切想走近的灵魂——属于她自己的灵魂。
  •     这也就是为什么,伊丽莎白在临死的时候叫的都是罗伯特的名字,而不是埃塞克斯。
  •     可是无法掩盖本书的结构颇显松散这样的缺点,显然不及作者的上一本【维多利亚女王传】,不是三联的书就一定能得到四星以上的。个人看法
  •     没有之前的伊丽莎白传精彩,行文如同流水账。讲述了伊丽莎白和宠臣的故事,也算个悲剧。埃塞克斯的父亲为伊丽莎白所爱,却娶了别人。埃塞克斯有父亲的面容和浪漫,却不得善终。也算是不作不死典型代表。
  •     最后一段堪称经典 特别是莱斯特那里
  •       比较斯特拉奇出版更早(1921年出版)的作品《维多利亚女王》,这部《伊莉莎白一世》显然要弱很多,全书并没有像前者一样详细描述了女王的一生,而是把笔墨的重点放在了女王在中老年期间和埃塞克斯公爵的情爱上,所以窃以为把书名定为《伊丽莎白女王和埃塞克斯公爵》还似乎更确切些。书中政治和历史背景相对弱化,对人物本身的性格着笔较多,犹豫迟疑,总是想回避做出明确决断但又生性坚韧的女王,欣长英俊的公爵,仁慈慷慨,耿直冲动,浪漫多情,两人的关系始终不断曲折前行,但最终又以及公爵草率鲁莽的性格而格促成自身悲剧性结局。公爵好大喜功出征爱尔兰失败,与叛军首领蒂龙公爵签下有辱英国皇室面子的合平条约,又不顾女王的反对只身回国,称病隐居,又直闯女王寝宫,最后更是勒令智昏企图谋反,公然在伦敦街头游行被捕,遭内部审判并最终被推上断头台,疯刺的是,主审法官之一的是公爵最最信赖其才华,并收于门下慷慨解囊给予资助,且数度顶着各方压力举荐其为大法官的弗朗西斯培根。
      
      这一次,爱情也救不了他的命。这个可爱又可悲的人儿,不过活了短短34年而已,如果他再聪明些,如果他不苛求那些所谓的政治抱负,只是安于内职,安安心心地陪在女王身边,自有他享不尽的荣华富贵,而他的结局也将绝非是如此下场。
  •     无聊
  •     其实伊丽莎白一世和老爸亨利八世性格中有很多一脉相承的东西,坚定,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以及都把自己喜欢的人送上了断头台。
  •       P10 实际上,她的成功出于任何英雄都不应当具有的各种特性——装样、随和、犹豫、拖拉、小气。几乎可以说,英雄气质的表现在于她以无可比拟的耐心听凭这些特性支配自己。
      P11 她比许多批评她的人更懂得自己的真实性格和真正使命。她之所以成为信教领袖,仅仅由于出生在这样一个家庭;骨子里他是个彻底的世俗人物,她的命运注定他来充当的,不是宗教改革的倡导者,而是更伟大的事业——文艺复兴的先驱。
      P14 这只凶狠的老母鸡一动不动地蹲坐着,孵育这英吉利民族,这民族出生的力量,在她的卵翼下,快速地变成统一了。
      P15 大自然美在变化无穷(Per Molto variare la nature e bella)是她最喜欢的警句中的一句。
      P17 由于天主教徒玛丽 斯图亚特是英国王位的第二个继承人,所以如果伊丽莎白不结婚,英国的新教事业就始终虚悬在她个人生命的纤线上。
      P62 在伊丽莎白的统治下的英国,有一种特别的势力在起作用。任何人倘若被控犯有叛国罪——法律上最严重的犯罪——实际上都不可能宣判无罪。其所以如此,理由很简单,但这里又不是出于公道正义,而是出于权衡得失。国家的整个建筑,寄托在伊丽莎白的生命上。从她登位以来的三十年中,如果她有不测,就不免导致一个天主教徒的当政,由此又必然引起政府体制的完全变革,连带一批实际掌权者的丧命和垮台。这一点,对英国政府的敌人来说是十分清楚的,因此,有一个非常现实的危险性,就是敌人可能可以以暗杀女王来达到目的。【貌似对埃塞克斯的悲剧买下了伏笔】
      P64 伊丽莎白就是依靠这样的办法保持了她长寿而不受一点伤害;就是这样,如果没有沃尔辛厄姆手下的那批密探,没有伦敦塔监狱里那许多的牢房,没有那些狡诈的问案人员在受刑人痛苦的尖叫声中从从容容写下来的招供记录,他的那个时代的许多光辉业绩是不可能存在的。
      P109 往后他【埃塞克斯】将陷于一场更可怕的灾祸;因此这大风暴仅仅是预兆那出悲剧的前奏而已。
      P128 法国国王是忘恩负义的反基督份子;她帮助他登上王位,如今却将她抛弃【法同西班牙签署维尔万条约】
      
      ❤❤❤❤❤❤❤❤❤❤❤❤❤❤❤❤❤❤❤❤❤❤❤❤❤❤❤❤❤❤❤❤❤
      伊丽莎白“处死”埃塞克斯相关【P196-198】
      P197 她明白地看到她绝对不能信任埃塞克斯,看到未来往往再现过去,看到不管她感情如何,他的心思终究是两歧8的、危险的、难以对付的,而且还看到,即使这一场灾难躲过了,难免另有一场甚至更大的灾难跟着发生。
      P198 他该知道伊丽莎白不愧为亨利八世的女儿,她的父亲懂得怎样同志一个王国,懂得怎样处罚最受他宠爱而竟不忠于他的那些人的。是的,她的确觉得自己身上具有她父亲的气魄;在他决定将她的情人照她母亲那样处死时,就有一种异乎寻常的激情推动那深藏在她身上的某些气质。在她的整个经历中,存在着一种不宜解释的必然性,一种令人恐怖的满足;她父亲的命运,通过某种内在的调配,重现在她身上了,罗伯特 德福雷应当按照安妮博林的先例送上断头台,这是极端合适的。
      P201 “把他的青春耗费在放荡、色情和肮脏的行为上”。他一直“满脑子骄傲、虚荣,一心爱好尘世的享乐生活”~~~【淫荡的下场就是被心爱的女人处死】
  •     爱他 处死他
  •     很喜欢这一篇,尤喜这题目。
  •     《伊丽莎白一世》那电影里主要演的是她和达德利的爱情吧,如果我没记错的话。
  •     踟躇的智慧。
  •       嗯,这是本什么样的书呢?是讲什么故事的?
      看着“艾塞克斯”,让我想起我看过的一本小说,名字叫《外交家》,里面有个艾塞克斯勋爵,是个外交家,据说他们家族都是外交家,不知道和你说的这个艾塞克斯伯爵有没有关系。
      我想这本书写得一定是很细腻吧?
  •     男女。君臣。这样的爱,天然就复杂暧昧,哪经得起历史学家添油加醋。问题是她和他先是政治人物,再谈得上感情和其他——如果有的话(别提那个要命的年龄差距!),除掉煊赫的头衔,还剩下什么呢?斯特莱切还是太温情脉脉了。
  •     bloomsbury小圈子的伟大的历史传记作家,翻译得也很好,强烈推荐
  •       Page 153 "一个星期过后,她终于考虑成熟:她要以枢密院的名义在星室法庭上当众宣告埃塞克斯的叛逆行为,向天下昭告埃塞克斯是罪有应得,以堵世人之口。"——>"一个星期过后,她终于考虑成熟:她要以枢密院的名义在皇室法庭上当众宣告埃塞克斯的叛逆行为,向天下昭告埃塞克斯是罪有应得,以堵世人之口。"
      
      Page 160 "CSending the Loved one to Execution"——>"Sending the Loved one to Execution"
      
      
      ————————————————
      总体来讲是一本混乱的书。
      作者,或者是译者,妄图将伊丽莎白的心理变化和宫廷历史的风卷云涌结合起来,不幸失败。
      
  •     像小说一样,女王对伯爵的情感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我仍然不甚明了,大约还是皇帝对宠臣的感觉,似乎这恩宠又来的莫名其妙,我忽然很想去研究下那段历史了…
  •     这本书展现了一个充满矛盾的时代中一颗颗充满矛盾的内心,读完后一声叹息。难怪会有人把哈姆雷特附会到埃塞克斯身上,但他们却又有着本质区别:埃塞克斯的不做假确是宫廷中的一颗明珠,其原因却仅在于他的无能,而非他的意愿。他不像哈姆雷特那样厌恶作假,而是感激诚恳地想接受培根那一套马基雅维利式的劝告,可惜他的能力所限使得那一套出于帮助的劝告恰恰成为最危险的引导。而培根,唉,竟然印证了《哈姆雷特》中我本以为过于绝对的人性论:哪怕一丝缺点也会毁灭其余所有优点。而塞西尔呢?我也陷入深深的矛盾之中,一方面佩服他的老道英明,一方面也明确知道他无非是通过更审慎的手段达到目的的政客。相比之下,我恐怕还是比较喜欢埃塞克斯,可惜他愚蠢无能。而若他不是这样愚蠢无能,他还会那么可爱吗?人啊,总是充满种种矛盾的。
  •     阅~~~老师作风出来了
  •     我还想买这本书呢。
  •     传记是好传记,可惜翻译平平,有些地方读起来很拗口。除了对主角伊丽莎白和埃塞克斯的性格的精准捕捉之外,对弗朗西斯·培根,这个饱受争议的人物的描述也为妙为肖,还是非常值得一读的。
  •       都说好翻译的标准是“信、达、雅”。然而这是专家评判的标准。对于广大普通读者来说,只知道译作好看不好看,而且难免以此来推断原著好不好。所以,一本让人读了还强烈想读原著的译作该算实在的好译吧?三联出的《伊丽莎白女王和埃塞克斯伯爵:一部悲剧性的历史》就是这样的好译。为此我记下了译者的名字——戴子钦,也记下了原作者的名字——Lytton Strachey。
  •     不错的一本书
  •     伊丽莎白抱憾于宗教上的种种分歧,她认为这种分歧牵涉到的多半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不管差别大小,吃苦的总是希腊人。”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