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丽莎白女王和埃塞克斯伯爵》书评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05-11-10
ISBN:9787108023223
作者:(英)利顿.斯特莱切
页数:223页

Lytton Strachey及其他

(贴一个我在2002年的评论吧)上次推荐的《玛丽。斯图亚特》是茨威格(Stefan Zweig)的作品,侯焕闳老师从德文本译的。可与之参看的是几乎记录同一时代的传记《伊丽莎白女王和埃塞克斯伯爵》,Lytton Strachey写的,文笔和译笔都可以与之媲美。这本书也收在前几年的文化生活译丛中。玛丽。斯图亚特和伊丽莎白一世是远亲近邻也是生死对头,两个人的命运犬牙交错,明争暗斗一直要到伊丽莎白砍下玛丽的头颅为止。写其中任何一个人的传记都不免要拿另外一位来做对比。Zweig的倾向性在这种对比中表露无遗,他对于玛丽斯图亚特颇多溢美,经常在笔下人物命运的狂飙中一唱三叹,Strachey相比之下要低调和犬儒了许多。对伊丽莎白还有点冷嘲热讽,对玛丽只有轻描淡写,这一方面固然是由于历史上玛丽斯图亚特并非伊丽莎白旗鼓相当的对手,后者在玛丽死后还把持了英格兰数十年的大局面,而环绕前者身边的梅特兰德和龙萨之流也远配不上做培根、莎士比亚一辈人物的peers;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作者在写作中情不自禁的把自身代入。事实上当苏格兰女王慷慨激昂的从事名为政治阴谋实为超级fiasco的时候,你无法再找到更符合Zweig气质的玛丽斯图亚特了,而当伊丽莎白一世在大段的内心独白中任凭时间流走时,你也可以影影绰绰的看到一个Strachey的影子在书斋里缓缓踱步。 Zweig的理想主义和悲剧气质,在玛丽斯图亚特的身上找到了再好不过的投射:这是一个三任丈夫都先于自己而亡的女人,一个传说是麦克白夫人原形的女人,一个多次身陷桎梏多次成功逃亡的女人...Zweig自己说他把她看作一个奥瑞斯忒亚,于是我们看到他写出来是一个熊熊燃烧的魂灵,其助燃剂与其说是宿命不如说是宿命加上无比的精神力量。而这种力量推动的也许不仅仅是500年前就已经作古的人物,Zweig在自杀的时候或许也会想到,他步随的原来就是自己传记作品中的那些英雄... Lytton Strachey远远没有那么壮怀激烈。熟悉电影的朋友应该知道1995年有一部满有名的电影名叫Carrington,就是取材于他和他的终生伴侣女画家Carrington.电影里他的形象显然并不高大,甚至有点糟糕...100%的书虫,十分地依靠Carrington的照料,但又为了吸引俊美的男子(他是个公开的同性恋,并不漂亮)一次一次的把女主角推向他们的怀抱。但是奇怪,他确实有着古怪的吸引力,Virginia Woolf向他求过爱,他在剑桥和bloom**erry的小圈子里都很受欢迎。答案大概可以在他的书里找到。历史传记中间有一派所谓Strachey-Maurois-Ludwig的传统,打头的就是这个Lytton Strachey.这一路货色文艺趣味都比较重。他写的维多利亚女王和同时代人的传记,里面融入了公学和剑桥的文化口味,又加上了对维多利亚时代道德的嘲讽,大概正好对了20年代英国知识分子的胃口。但最厉害的是,他能够进入某些历史人物(特别是女性)的复杂内心,用接近意识流的办法娓娓道出其思维的逻辑。可这个与其说是他历史功课做的出色,不如说是他内心的复杂性恰恰与笔下人物的复杂性正好匹配。他写培根,“神秘的心灵蒙上了一条大蛇的诡谲和闪光的外表”,他自己何尝不是如此呢?他写女王,“装佯,随和,犹豫,小气,拖拉,几乎可以说,英雄气质的表现主要由于她以无可比拟的耐心听凭这些特性支配自己”,他自己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女王用十二年的时间让世人相信她爱上了安茹公爵,他自己在差不多同样时间内让Carrington相信不让他离开的唯一办法是去和他喜欢的男人睡觉,而同时他还爱着她。正是这出色的洞察力,出色的耐心,加上出色的不决断,同样适用于他和他笔下的主人公。他帮女王除下了覆着金粉的面具,看到的却是个象自己的面容。 98年的电影伊丽莎白一世,拍的很巴洛克,其复杂和不调和的程度也许很合Strachey的意。如果能够用语言形容它的最后一幕女王加冕,那么Lytton在70年前写下的话简直就可以做现场报道:“在她那以巨形裙箍,僵硬皱领,宽大衣袖,洒粉珠饰,绣金披纱构成的重迭繁复懂得服装下,妇女的形体不见了,臣仆看到的,是一座庄严、怪异、高傲的偶像--一座王权的偶像,不过由于某种奇迹,这偶像实在是活的。” 我当年在礼堂看电影,这一幕悚然入目,令人如临其境,而读到此书的时候才知道其有所本,一时间倒是令我相信是文字在描摹历史,而影象不过在描摹文字了。

读书笔记汇总&随笔

P10 实际上,她的成功出于任何英雄都不应当具有的各种特性——装样、随和、犹豫、拖拉、小气。几乎可以说,英雄气质的表现在于她以无可比拟的耐心听凭这些特性支配自己。P11 她比许多批评她的人更懂得自己的真实性格和真正使命。她之所以成为信教领袖,仅仅由于出生在这样一个家庭;骨子里他是个彻底的世俗人物,她的命运注定他来充当的,不是宗教改革的倡导者,而是更伟大的事业——文艺复兴的先驱。P14 这只凶狠的老母鸡一动不动地蹲坐着,孵育这英吉利民族,这民族出生的力量,在她的卵翼下,快速地变成统一了。P15 大自然美在变化无穷(Per Molto variare la nature e bella)是她最喜欢的警句中的一句。P17 由于天主教徒玛丽 斯图亚特是英国王位的第二个继承人,所以如果伊丽莎白不结婚,英国的新教事业就始终虚悬在她个人生命的纤线上。P62 在伊丽莎白的统治下的英国,有一种特别的势力在起作用。任何人倘若被控犯有叛国罪——法律上最严重的犯罪——实际上都不可能宣判无罪。其所以如此,理由很简单,但这里又不是出于公道正义,而是出于权衡得失。国家的整个建筑,寄托在伊丽莎白的生命上。从她登位以来的三十年中,如果她有不测,就不免导致一个天主教徒的当政,由此又必然引起政府体制的完全变革,连带一批实际掌权者的丧命和垮台。这一点,对英国政府的敌人来说是十分清楚的,因此,有一个非常现实的危险性,就是敌人可能可以以暗杀女王来达到目的。【貌似对埃塞克斯的悲剧买下了伏笔】P64 伊丽莎白就是依靠这样的办法保持了她长寿而不受一点伤害;就是这样,如果没有沃尔辛厄姆手下的那批密探,没有伦敦塔监狱里那许多的牢房,没有那些狡诈的问案人员在受刑人痛苦的尖叫声中从从容容写下来的招供记录,他的那个时代的许多光辉业绩是不可能存在的。P109 往后他【埃塞克斯】将陷于一场更可怕的灾祸;因此这大风暴仅仅是预兆那出悲剧的前奏而已。P128 法国国王是忘恩负义的反基督份子;她帮助他登上王位,如今却将她抛弃【法同西班牙签署维尔万条约】❤❤❤❤❤❤❤❤❤❤❤❤❤❤❤❤❤❤❤❤❤❤❤❤❤❤❤❤❤❤❤❤❤伊丽莎白“处死”埃塞克斯相关【P196-198】P197 她明白地看到她绝对不能信任埃塞克斯,看到未来往往再现过去,看到不管她感情如何,他的心思终究是两歧8的、危险的、难以对付的,而且还看到,即使这一场灾难躲过了,难免另有一场甚至更大的灾难跟着发生。P198 他该知道伊丽莎白不愧为亨利八世的女儿,她的父亲懂得怎样同志一个王国,懂得怎样处罚最受他宠爱而竟不忠于他的那些人的。是的,她的确觉得自己身上具有她父亲的气魄;在他决定将她的情人照她母亲那样处死时,就有一种异乎寻常的激情推动那深藏在她身上的某些气质。在她的整个经历中,存在着一种不宜解释的必然性,一种令人恐怖的满足;她父亲的命运,通过某种内在的调配,重现在她身上了,罗伯特 德福雷应当按照安妮博林的先例送上断头台,这是极端合适的。P201 “把他的青春耗费在放荡、色情和肮脏的行为上”。他一直“满脑子骄傲、虚荣,一心爱好尘世的享乐生活”~~~【淫荡的下场就是被心爱的女人处死】


 伊丽莎白女王和埃塞克斯伯爵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