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达佩斯往事》书评

出版日期:2016-1
ISBN:9787549571937
作者:[美] 卡蒂·马顿
页数:304页

布达佩斯

三星半。配合恶童日记看。马顿的勇气让人钦佩,也感觉到国家的政策中,个人只能谨慎地利用大政策来保护自己,还有可能随时被反噬。他拿走国家预算并传递出去的行为,确实鲁莽且算得上间谍行为了。集权政府是不是都以为不知道的坏消息就是不存在啊,幼稚可笑。但是这样的政府利用起恐怖制裁来,真是得心应手。作者本身是有点高高在上的,比方说身边的穷人孩子的父母都是窝囊废,同时又对美国顶礼膜拜,比方无法理解有人背叛最伟大的国家。可以理解作者的心情,但是并不赞同,尤其并不欣赏美国的一次性消费文化。很向往真正的言论自由但是颇担忧后果。

书摘

1.导读第六页:【苏联将军,曾在叶利钦总统任期内担任俄罗斯总统特别助理的德米特里·沃尔科戈洛夫(Dmitri Volkogonov)说,1930年代中期苏联政治警察(NKVD)军管理只有两种类型的人,“冷酷无情的犬儒和丧失了良心的虐待狂”。苏联间谍尼古拉·霍赫洛夫(Nikolai Khoklov)回忆道,他负责招募新手时,他的上司克格勃高官帕维尔·苏朵普拉托夫(Pavel Sudoplatov)给他的指示是,“找那些因命运或天性受过伤的人——那些性格丑陋、有自卑情结、嗜权、有影响欲但又屡遭挫折和不顺利的人。或者就是找那些虽不至于受冻饿之苦,但却因贫困而感到羞辱的人......这样的人会因为从属于一个影响大、有权力的组织而获得优越感......他们会在一生中第一次尝到自己很重要的甜头,因而死心塌地地与权力结为一体。】总而言之,找那些自卑、嫉妒且仇恨社会的人。2.中文版自序第四页:【尽管有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我家有机会在美国开创新生活——但幼时被迫与父母分离,却在我身上留下了深刻的烙印。我讨厌例行的告别,无法克服自己取悦于他人的难民心态,亟欲证明自己无愧于美国的热情好客。流亡不是自然状态,孩子应在自己的国家长大;周遭的人不但知道如何叫出小孩的名字,而且熟悉小孩的家族轶事。】“我无法克服自己取悦于他人的难民心态,亟欲证明自己无愧于美国的热情好客”。懂,懂。3.P181:【入学的孩子们以他们的“阶级出身”分成六类: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小职员、“其他”、“阶级敌人”。第一与第二类很容易经由高中进入大学,第三、第四和第五类,依次递减,只在罕见的例子中能获得大学教育。朱莉和我是“阶级敌人”,受到的待遇与纳粹德国的犹太人不相上下。】匈牙利黑五类。4.第十七章,P228,图下配文:【1970年代,父母在华盛顿特区——终于安全了。他们幸存于纳粹和匈牙利,把美国当作世界上最伟大的国家。】5.尾声:【他们全身心投入美国,很少回头看。流亡者们围坐在沸腾的辣椒鸡煲前,沉溺于古老的回忆;但这一类的怀旧聚会不是他们所爱。】【他们以被剥夺者的全部激情热爱美国。对母亲和父亲而言,郊外的平凡生活是珍贵的:每周去世界上最大最冷的超级市场购物,周六的网球游戏,数小时在郊外的前院清扫落叶......他们在这种生活日常中找到了他们的欢乐。我曾惊讶于,他们怎能忍受像节拍器一样单调乏味的郊外生活。现在我理解了,平淡和人生的可预测,恰恰是人们罕得的珍宝,20世纪缺少的就是这两桩。】第三世界人民的终极幻想,却是美国土生中产白左想要迫切逃离的泥潭。人生真是荒谬,世界多么无情。

比小说更荒诞、比真实更残酷

也许,也只有在一个特殊的背景下,我们才会看见这样一个比小说更为诡异、荒诞,也更感人的历史。在那个充满了背叛、谎言、嫉妒的年代,作为西方了解匈牙利的重要信息来源的马顿夫妇,他们穿着讲究,生活优渥。在受到严密监视的情况下,依然摆出一副“高等匈牙利人”的派头,作者将其解释为一种对抗策略,在我看来这种解释未免有些勉强。事实上,作者所谓恐怖的秘密警察除了对潜在的“嫌疑人”进行监视以外,至始至终都没有采取过激的举动,甚至在没有明确证据的情况下,并未采取任何非法措施,直到作者的父亲盗窃了国会的预算后,才正式将其逮捕。作者父母的这种生活方式与其说是一种抗争,毋宁认为是一种对于生活惯性的妥协和对于运转中的国家机器能够对自身网开一面的侥幸。但如果从现在的视角去看那段历史,对于作者一家而言,所谓的专制也好,自由也罢,他们都不过是庞大的国家机器下的一枚棋子而已。作为西方世界代表的美国,必然有许许多多通路可以了解匈牙利的实际情况,并将其告知美国本土的公众。但美国媒体却依然选择使用两个匈牙利本地人,让他们冒着生命危险传出消息,也许就是希望这样的表达方式更具有说服力吧?事实上,美国政府有好几次机会可以帮助马顿夫妇完成移民的心愿,却都用各种理由予以搪塞,直到匈牙利十月事件后,马顿夫妇不再有利用价值后,才施施然将他们带到了美国。即便是在本土,政府也对他们严加看管,相比秘密警察,不过是披上了一件美丽外衣,其实本质上并没有不同。其实除去历史背景和阴谋,这本书更感人的部分却在于对于作者对于家庭生活的回忆和刻画,我想除去那段时光,我们应该不会再有机会对于家庭往事进行如此详细而精致的记录了,无论是父母在困顿中对于一双女儿的爱护,还是当夫妻感情出现危机,在煎熬和背叛中继续相互抚慰,这些真挚的感情在被监视的岁月里被忠实地还原下来,成为作者难以忘怀的纪念。我们很容易想起《1984》所描述的那个由告密者织成的监控网的国家。在遮阴的栗树下,你出卖了我,我出卖了你。幸好他们还保持了最后的底线,在黑暗里让我们看见了人性的温暖。

书摘

1.导读第六页:【苏联将军,曾在叶利钦总统任期内担任俄罗斯总统特别助理的德米特里·沃尔科戈洛夫(Dmitri Volkogonov)说,1930年代中期苏联政治警察(NKVD)军管理只有两种类型的人,“冷酷无情的犬儒和丧失了良心的虐待狂”。苏联间谍尼古拉·霍赫洛夫(Nikolai Khoklov)回忆道,他负责招募新手时,他的上司克格勃高官帕维尔·苏朵普拉托夫(Pavel Sudoplatov)给他的指示是,“找那些因命运或天性受过伤的人——那些性格丑陋、有自卑情结、嗜权、有影响欲但又屡遭挫折和不顺利的人。或者就是找那些虽不至于受冻饿之苦,但却因贫困而感到羞辱的人......这样的人会因为从属于一个影响大、有权力的组织而获得优越感......他们会在一生中第一次尝到自己很重要的甜头,因而死心塌地地与权力结为一体。】总而言之,找那些自卑、嫉妒且仇恨社会的人。2.中文版自序第四页:【尽管有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我家有机会在美国开创新生活——但幼时被迫与父母分离,却在我身上留下了深刻的烙印。我讨厌例行的告别,无法克服自己取悦于他人的难民心态,亟欲证明自己无愧于美国的热情好客。流亡不是自然状态,孩子应在自己的国家长大;周遭的人不但知道如何叫出小孩的名字,而且熟悉小孩的家族轶事。】“我无法克服自己取悦于他人的难民心态,亟欲证明自己无愧于美国的热情好客”。懂,懂。3.P181:【入学的孩子们以他们的“阶级出身”分成六类: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小职员、“其他”、“阶级敌人”。第一与第二类很容易经由高中进入大学,第三、第四和第五类,依次递减,只在罕见的例子中能获得大学教育。朱莉和我是“阶级敌人”,受到的待遇与纳粹德国的犹太人不相上下。】匈牙利黑五类。4.第十七章,P228,图下配文:【1970年代,父母在华盛顿特区——终于安全了。他们幸存于纳粹和匈牙利,把美国当作世界上最伟大的国家。】5.尾声:【他们全身心投入美国,很少回头看。流亡者们围坐在沸腾的辣椒鸡煲前,沉溺于古老的回忆;但这一类的怀旧聚会不是他们所爱。】【他们以被剥夺者的全部激情热爱美国。对母亲和父亲而言,郊外的平凡生活是珍贵的:每周去世界上最大最冷的超级市场购物,周六的网球游戏,数小时在郊外的前院清扫落叶......他们在这种生活日常中找到了他们的欢乐。我曾惊讶于,他们怎能忍受像节拍器一样单调乏味的郊外生活。现在我理解了,平淡和人生的可预测,恰恰是人们罕得的珍宝,20世纪缺少的就是这两桩。】第三世界人民的终极幻想,却是美国土生中产白左想要迫切逃离的泥潭。人生真是荒谬,世界多么无情。

你对美好的向往,关乎着这个国家的方向。

忙里偷闲花了一天时间读完了这本书,信誓旦旦说不再买理想国。不过这本不得不安利。这几年看过批判冷战,极权的书太多了,这书算是其中最好,最深刻的一本。以往的大部分都如此,一番痛批苏联阵营的极权如何黑暗,以美利坚为首的自由时间如何美好。真的有所谓完美世界吗?真的一切都是伟大领袖一个人得错吗?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作者通过童年的回忆及秘密警察的档案,事件当事人的口述来描写作者一家在冷战初期生活在布达佩斯的最初几年故事。这本书的不同之处,正如导读中所写,权力与极权的黑暗侵蚀对在每个人人性深处其实都是一样的。所以不要总是站在某种道德高度批判,正如书中作者儿童时所困惑的,美好世界美利坚的自由战士为何都会臣服于“秘密警察”,为何自由光明的美利坚也会有政治考量?也会有所谓的政治正确?人性深处那种被权力极权腐蚀的温床,其实在东西世界都一样,因为这是人性与生俱来的缺陷。道德批判其实在本质上起不到任何徒劳作用。能做就是通过学习教育的健全人格和强大心灵来对抗黑暗,当然更为重要的还有打造囚住恶龙的铁笼。这才是更需要我们去深刻反思的!当然你实在要闭上眼睛,看不到人性光辉的一面,那也是你的自由意志。这里有关极权意识形态对人性的深刻精彩描绘,这里给大家推荐部精妙绝伦的纪录片《意志的胜利》,请在批判的眼光下观看。对了,主角是希特勒本人。正如作者一家历经千辛万苦来到了自由美好的天堂美利坚时,却也有种种现实中不完美。从来没有完美的世界,有的只是我们以自强不息来一步一步建设改善我们自己及家园。有的只是通过我们自己不懈的努力所带来的精神文化自信和物质基础丰富。扯到这里,想起了一个非著名的却很深刻的小故事。今天提起斯诺,可能没几个人知道了。但那本《西行漫记》却享誉中外,这位西方记者在抗战中来到了革命圣地延安,生活过一段时间,观察了圣地。写出了《西行漫记》,回去后,更对美国上流社会极力歌颂延安的自由,光明平等等。当时中国的第一夫人宋美龄在美为中国抗战的援助而声援。她对这位著名记者说出了一番这样的话。“斯诺先生,我不怀疑你的内容真实性。但原因只有一个,那是因为他们还没感受到权力的不可抗拒和神秘性。”2015年的南周新年贺词标题是这样的“你对美好的向往,关乎着这个国家的方向。”


 布达佩斯往事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