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兰河传》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 > > 呼兰河传

出版社:湖南文艺
出版日期:2011-5-1
ISBN:9787540448448
作者:萧红
页数:288页

要用尽生平的力量去完成活着这一件事

让我拿着就不想放手的一本书。直戳心底最深处~看完之后的那会沉沉陷入作者的荒凉寂寞里。呼兰河里出现的每一个人都在用尽生平力气只为活着这一件事,和现在我们说的生活呀,自尊,自由,美好……统统无关。只为活下去就好。哪敢奢望生以外的事情,只怕造次了生存。

不朽的画卷

很多年前曾看过一遍,如今再看,震动丝毫不减。这本书的妙处,首先在于它采取了一个四五岁小孩子的视角。小孩子是什么都能看见,然而又什么都不懂的。在她的眼睛里,呼兰河这个地方似乎相当美好,仿佛每件事都透着新鲜,因为新鲜,所以也有趣。然而读者一路读下来,却渐渐地不免脊背发凉。萧红大概算是左翼作家,但这本书和正统的左翼文学大相径庭。后者通常总是少不了批判和揭露,然而这种批判和揭露是一定要建立在某种抗争之基础上的,有抗争就有希望,这也是左翼的理想所在。但在《呼兰河传》里,我们看不到这些。呼兰河这个地方,似乎时间完全停滞,人们一代代的生老病死,没有任何改变。这种日子是完全麻木不仁的日子,这是比恶毒凶狠还要可怕的东西。毕竟一个凶恶的人做点坏事总还要个理由,然而一个麻木的人可能在日常举手投足之间就犯下了了恶行却不自知。一个受压迫的人同时也是制造压迫的人,这个主题并不新鲜。但是这本书的不同在于,这些人从不觉得他们的所作所为有何不妥之处,一个人可能自己也在受苦、受压迫,他有时候可能也觉得凄苦,然而他从未想过这是怎么回事,他可能觉得人生下来受苦简直是天经地义之事,于是一转身,他又在其他人身上制造着恶。这是萧红笔下最大的绝望。我们当然不能太严厉的批评这些人。正如萧红那个绝妙的比喻,这些人好比瞎子,他们看不见太阳,却偶尔能感受到温暖的快乐,同样也看不到风雨,只是有时会觉得风寒刺骨。为什么我们今天看这本书仍会受到震动?因为萧红笔下的呼兰河,一定程度上仍然在今天的中国存在着。在互联网的威力下,整个中国,仿佛就浓缩成了一个小小的呼兰河村。而麻木不仁,缺乏对他人感受的同情之心,仍然是这里村民的特征之一,从未变过。

评《呼兰河传》

其实知道萧红,真的是因为《黄金时代》,才开始稍稍去查找她的资料,我了解的大概与电影呈现的差不多数量的东西。不多作人物评判,但还是颇欣赏她敢于反抗的精神和才华,特别是看了《呼兰河传》之后。  刚阅读时,只感觉写得挺朴实,不花哨,很自然。但越往后读,越发觉写得很好,呈现在眼前的就是一幅广阔的不太繁盛的、甚至有点荒凉的大地上所发生的一些看似日常、合乎当下风俗情理,实则可笑、愚昧无知,散发着无奈的悲凉的人生百态。当然,其中还是有一些淳朴真挚的人事、情感以及主人公童年天真好奇的快乐。  可以看出作者其实是热爱她的故乡的,从描写菜园生机勃勃的丰盛,与爷爷相处的可爱,自个玩乐的调皮与自在,各种节庆活动的喧嚣热闹。从她孩童的眼光去看世界,从来都带着特有的稚趣与新奇,即使是坏事,都是好玩趣味孩子气的方式去叙述,让人觉得有趣而又說不出的難受。当地人们对很多人事的处理是如此的封建迷信、愚昧无知,生活又是如此的贫乏封闭单调,靠的就是各种无稽荒诞的绯闻谣言甚至惨事的轮番上演来消遣排解。作者没有带着强烈的感情色彩来进行描写评判,只是站在孩子的视觉去描写感受,极好地表现出那些明显迷信愚昧的事情在当下的社会习俗氛围中是何等的理所当然、习以为常和合情合理,以及藏在作者身为小女孩天真的疑问与不理解中,显现的是不认同与质疑,两者有着鲜明对比,但无法改变前者的大势所趋与顽固性。没有直面惨烈地揭示其中的悲剧与不人道,缺少对其中的受害者与牺牲者痛苦凄凉的正面呈现,只是平白地述说整个事件的过程与结果,但却更凸显其中的可怜、可悲与凄惨,是那种不直说却无所不在的悲凉。我認為這是一種很高的寫作境界。不會慘不忍睹,不會撕裂傷口,呈現血淋淋的慘狀,而是通過柔和與滑稽的形式來表現,自然流暢、漫不經心,效果卻是柔軟地痛擊人心。但我仍然從菜園各種植物細緻描寫的繁榮,爺爺的愛與寬容中看出,一絲絲的溫暖與希望。

遥远的《呼兰河》

借来的《呼兰河传》,在还书前特意又翻看了一遍。好书是经得再品值得再读的。第一次看完后,我曾经停顿了几日没有再看新书。不是因为震撼,而是我需要回味为什么我与她隔了近一个世纪,却能在她的书中找到如此熟悉的感觉。也许,这正是经典的魅力所在:它能够在从容不迫中贯穿时空与读者相连。那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但我向来不喜欢动辄就扣一个政治的帽子于某作品。哪一辈人生活的时代都有一个大背景不可回避的矗在那里,无论你想见与不想见。萧红是况世才女,但她也不可能出离于那个背景。同样的,我们现今生活的时代也有一个大背景不可回避,无论哪个朝代,个人之力量于社会而言,都是螳臂之于车的对决,所以时代背景的好坏优劣我且不去论。我看到的只是一个早智的女孩,在自家后花园里孤独玩耍、冷眼看人世的故事。她没有说自己“寂寞”。真正的寂寞何以言说?没有玩伴的童年,父爱、母爱缺失的童年,一个小女孩只是跟着祖父背书、翻地、种小黄瓜、大倭瓜,并且年复一年。偶尔顽皮便捉弄祖父,报复祖母。全因一个孩子的天性使然。但我看到了她的寂寞,不能言喻的寂寞,无法自拔的寂寞,原来都在一种无奈之中。“春、夏、秋、冬,一年四季来回循环地走,那是自古也就是这样的了。风霜雨雪,受得住的就过去了,受不住的,就寻求着自然的结果。那自然的结果不大好,把一个人默默地一声不响地就拉着离开了这人间的世界了。至于那还没有被拉去的,就风霜雨雪,仍旧在人间被吹打着。”人们就这样无自觉地,“靠天命”而活。生与死,不过自然而然,遵循“自然的结果”。生便生,死便死,死了之后家里人哭一场子,难过一场子也就继续过活下去。如果有人过不了这个坎儿,就像那个卖豆腐的寡妇似的,就疯了,但疯完之后,仍然去卖豆腐。不如此,又如何呢?生,无意来,死,不随人。想我们现代物质生活丰富,医疗条件改善,但是,放远了看,站高了看,本质上又与那时有何区别?生死不过由命罢了。童年时的她,兀自寂寞间或小小快乐。提笔时,她兀自讲述或者猜测。“那后花园中的蝴蝶、蚂蚱、蜻蜓,也许还是年年仍旧,也许完全荒凉。”黄昏时的红霞仍是不解世情的变着。“小黄瓜、大倭瓜也许还年年种着,或许早就没有了。左邻右舍也不知怎样了。”那是跟随童年记忆的所有,那是伴随成长的一切。——“无论好与坏,那些故事都充满了幼年的记忆,忘却不了,就只能记着了。”落笔时的她,该是怎样的哀凉啊!无论怎样,都只是自己,亘古的荒凉,漫漫湮没着她。她在别人的故事里旁观,别人在她的生活外旁观。一如幼年时的她,快乐或不快乐,都只能那样的生活着。即便成年后,为了追求新生活,也终是付出了血的代价,遍尝人间冷暖。知心是谁人?于是,她英年早逝了。她曾拼命追求过自己的幸福,也曾以为觅得了有情郎。但终于“受不过风霜雨雪”,落得了“自然的结果”。被“一声不响地拉着离开了人间的世界。”忘不了的后花园,终是跟随她而彻底消亡了,即便蝴蝶再飞、蚂蚱再跳,亦是跟她无关了。

童年的寂寞

第一次读萧红的作品,一本类似自传的著作。这是个关于故乡关于回忆的故事。一开始并没有读矛盾写的序言,我认为序言一般都有剧透的成分,所以总是在最后回过头来再仔细阅读。整本书总共分为七章,前两章把呼兰河的整体环境风土人情介绍了番。如果不是安静的静心的阅读,会很难融入进去。毕竟这样的大段描写的内容,开始让是有些乏味的。但是作者是在慢慢的道来。刚阅读时,觉得作者写到一个场景不是继续向前,而是又往旁延伸,谈一件事没讲完又跳到另一件事上。如果眺望着看,作者就像是在织一张大大的网,由点到线,由线到面,一个个乡村特色构成了一个个点,一件件发生的事情就又构成了一条条线,整个呼兰河城就是这些点和线构成的面。前两章是对呼兰河城的乡土风情和地域面貌的细致描写,从十字街到东二道街和西二道街。从跳大神到唱秧歌和放河灯。这些都是为后来作者自家院子的故事做铺垫的。后面的几章就是写的作者儿时的所见所闻。美丽的后花园,慈祥富有童心的爷爷,神秘宝藏式的后房,这些都是作者童年珍贵的幸福生活。除此之外的那些故事,老胡家的小团圆媳妇死了,磨倌 冯歪嘴有了老婆,还有老厨子,有二伯这些人,他们的经历就像一场场大戏,开始到高潮到结尾, 让呼兰河城的生活不再平板单调了。矛盾看来作者的幼年是寂寞的,她的心境也是寂寞的。她在书的结尾处写到:“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以前住着我的祖父,现在埋着我的祖父。我生的时候,祖父已经六十多岁了,我长到四五岁,祖父快七十岁了,我还没长到二十岁,祖父 就七八十岁了。祖父一过八十,祖父就死了。从前后花园的主人,而今不见了。老主人死了,小主人逃荒去了。那园里的蝴蝶,蚂蚱,蜻蜓,也许还是年年仍旧,也许现在已经荒凉了。小黄瓜,大倭瓜,也许还是年年地种着,也许现在根本没有了。那早晨的露珠是不是还落在花架上。那午间的太阳是不是还照着那大向日葵,那黄昏时候的红霞是不是还会一会儿工夫变出来一匹马来,一会儿工夫变出一匹狗来,那么变着。这一些不能想象了。听说有二伯死了。老厨子就是活着年纪也不小了。东邻西舍也都不知咋样了。至于那磨坊里的磨倌,至今究竟如何,则完全不晓得了。以上我所写的并没有什么优美的故事,只因他们充满我幼年的记忆,却忘不了,难以忘却,就记在这里。”断断续续的读完整本书,感觉特别的无奈,这并不是个欢快的故事,也没很幸福的结局。《呼兰河传》让我想起来《城南旧事》,都是以一个孩子眼光单纯的看着一个年代的人、事,善恶分明,谁对谁错,只有留给后来人去评判了。或许当时时代的背景才是“真正的幕后黑手”。

家是远方

寂寞的异乡、孤独的夜晚,大概特别适合思念童年时候的故乡。1940年,萧红在香港写完《呼兰河传》。这时候,28岁的她早就已是个只能在记忆里拥有愉悦和宁静生活的人了。在离开小小的县城后,她自北向南,长路漫漫而波折;从哈尔滨、北平、青岛、上海,到武汉、西安、重庆、香港。她参加过学运,经历过抗战,拿起笔写下了不少文字,也在情感世界里浮浮沉沉。恐怕,童年和家乡的琐碎——在这时候——才是她真正念及的远方。呼兰河缓缓流过的小城,彩色的往昔时光:马拉的车子陷进积水的泥坑子里,庙会时节走失的小孩哇哇地哭,小偏房里赶车人家花钱给团圆媳妇跳大神,院子中有二伯与老厨子吵得不可开交。这些都是远在十余年后千里之外的萧红回忆里清晰,具象,还略有些俏皮的画面和片段。许鞍华导演的《黄金时代》里,有零星的镜头能瞥见童年时住在东北老宅子里孩提时代的萧红,还有她最亲密,最思念的外祖父的身影。但就像这部电影一样,世人感慨的是她纷纷扰扰的一生,而她自己最挂念的,却是往日里任由她玩闹闯荡的外祖父与他那套呼兰河大宅子。年初的时候曾去往过冬日里的白山黑水,带着《呼兰河传》在入睡前翻看。夜里睡时便是取暖,白天玩乐也是挨冻。那里那样的乡郊、田野,结冻的河流,曾经的小城——我能想象这样的景象值得在某种回忆里带着一些悲伤的情绪去思念。在乱世中格外熙熙攘攘的都市里,想必无法再次重温和体会。萧红死的时候还不满31岁,叫人唏嘘。与其同年(甚至还是晚一个月)诞生的同为文人的杨绛,一直长寿地生活到上个月,这更叫人唏嘘。唏嘘了便唏嘘了,但人生的意义或许本就并不在于寿命的长短,而在于依靠那些视角和经历获取了如何异彩纷呈的旅程。写完《呼兰河传》不到两年,萧红便在病痛中离开了人世。在另一个地方,她应该不必再用回忆来唤醒愉悦美好的童年和故乡。而她笔下的那个地方,依旧飘着袅袅的炊烟,火烧云映照下河流的南岸,摇曳着一大片的柳条。院子里蒿草丛上飞着许多蜻蜓,它们专为红蓼花而来……有时候呢,不要执着于远方,想一想,你曾拥有过远方。

读呼兰河传,读萧红

读到尾声,已是太阳快要下山的时候了。刚过完12月的北京,昨夜下了场小雪,白日天气分外明朗,午后的阳光更是毫无吝啬,照得浑身暖暖的。一个人捧着书,像是回到了呼兰河,它的春秋冬夏,也有我家乡的味道,北方城市大多都是一样的。而我们的童年大多也是一样的,纯真、欢愉,更多的时候是寂寥的。萧红于1940年12月20日在香港完稿《呼兰河传》,距离家乡如此遥远,战事更加重思念,她独身一人于异乡,故乡的12月该是多么寒冷,她想念那寒冷的呼兰河,想念在冰寒中生活的人们,而12月的香港又像是呼兰河的夏天,她想念多彩的后花园,想念园中生长的花蔬果菜。呼兰河所有的人和事统统想念一遍,最后的情感像是火山一样,酝酿到极致后,不得不喷发而出。“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以前住着我的祖父,现在埋着我的祖父。”如此,我的眼泪流淌不止,为何而哭?是那早已死去的祖父,还是再也回不去的家乡,或是长大成人的自己?开始心疼萧红这姑娘,她终生都在寻找一个依靠,却只得凭着自己活着,童年见过别人的生生死死,末了却在异乡草草终生。这里却不能用“草草”两字,她这一生却活的真挚,如同她这人般简单着,却丰富多彩,如那呼兰河般,精彩着,却也寂寥。所以,草草是不对的。“我生的时候,祖父已经六十多岁了,我长到四五岁,祖父就快七十了。我还没有长到二十岁,祖父就七八十岁了。祖父一过了八十,祖父就死了。”萧红用她惯有的简单和极具韵律感的手法,表述了她最亲近的人的离开,生老病死,祖父死了,那个童心未泯的萧红踉跄着步入成人。对于最亲近的人的离开,萧红表现的木讷,那种木讷让人心疼,看上去过于冷静,却更给人孤寂的感觉。她馋肉了,单纯的试图把鸡鸭赶进泥坑,扎过她手指的祖母生病了,直至突然死掉了,她只是像个旁观者一边看着,对小团圆媳妇的死,她的好奇心急的吃不下饭去,冯歪嘴子炕上多了一个女人和嗷嗷待哺的孩子,她迫不及待的要告诉祖父...她就像呼兰河城里住着的家家户户一样,始终置身事外。可她又不像那些家家户户那样,她用单纯的思维,看着发生的每一件事,用那单纯的笔触记录着每一件事,甚至对于以后的生活,她都也只是单纯的活着。有二伯嚷着要去死,却也稀里糊涂的活得好好地,却也躲不过岁月,赖活也罢,赖死也罢,最后都归为尘土。谁的生活不都是似水般往前流着,我们都得这么活着。呼兰河这个小城,越是丰富多彩,就越是古板枯燥,人们越是想凑热闹,就会有越多的悲剧发生,你看他们越是热心,就越是能让吐沫星子淹死,越是在一边帮衬着,就越能在日后的某天把你说成鬼。这是几千年遗传来的生活态度,人们不想以后,以后那是以后的人想的,我们自然是要过好现在的日子。他们每个人也都是好心的,帮着把掉进泥坑中的骡马拖上来,劳心劳力为了不让小团圆媳妇出马...但是封建迷信的愚昧无知,在他们心中根深蒂固,甚至比战争还要恐怖。萧红就是在这样的呼兰河长大,在祖父的保护下长大,呼兰河于她而言是美好的,更是荒凉的,这世界于她而言是充满希望的,更是十分寂寥的。但她却始终是单纯、可爱的。2016年1月17日 星期日 晴

《呼兰河传》读后感--极左的前因是孤独,孤独的后果是极左

今天毕业论文在历经数天数次的修改之后终于提交了,心情大爽,下馆子,KTV。回来已是临近零点了,洗漱完毕,待爬上床却又睡不着了。后来想了想,那么多作家失眠,夜猫子,是有原因的,原来晚上静下来的时候最容易迸发写作的灵感,文学巨匠们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更是思如泉涌吧?单从这一点上来看,做一个白丁还是有好处的,至少不必担心失眠,估计大作家们有时也会羡慕睡得很香的目不识丁靠卖力气吃饭的人吧?像崔永元还不是想得太多,得了抑郁症;又比如三毛,熬夜,精神得不到休息,这跟她后来的自杀不无关系吧?萧红是属于夜不能寐一类的。最近看了几本书,刚才想了想,假使读完一本书,不回想写了什么,为什么这么写,那估计跟看肥皂剧没什么区别,多半是抱着看热闹的心态去看的,看了也就看了,对自己是没什么好处的。既然不能像看肥皂剧似的,那总得倒腾出点东西,那就写点读后感吧。萧红,本书的作者。知道萧红这个人是前几天的事。那会正在哈尔滨旅游,网上搜了下哈尔滨有什么好玩的地方,搜到了萧红故居。刚开始还分不清这个人是革命烈士还是作家,似乎听说过,又好像没听说过。萧红故居还是没去成。回了北京,买了本萧红的书,最有名的,《呼兰河传》。花了一天的功夫读完了。写得很有趣,顺畅,不然也不可能一天读完。萧红还是幽默中侧重讽刺的,全书只有涉及到她和祖父的两章是回忆童年生活的,也只有这两章是真正欢快的,其他章节都是讽刺人们漠然,无知的,虽然表面上很热闹,很欢乐,骨子里确是批判,严厉地批判,和鲁迅如出一辙。第一章,大街上有一个坑,很不好走,陷了很多人、马,破坏了很多车,人们想了很多办法,就是没人想到用土把坑填平。足见讽刺戏谑了。这个坑的另一个作用是让人们买了病猪肉吃起来心安理得,借口是在坑里淹死的猪。有一段描写下雨天人们如履薄冰地通过这个大坑,很生动,让读者暗自发笑。第二章,民俗,庙会等等之类。仔细描写了各个阶层的人们借庙会之机乱搞男女关系的事情。也无非是讽刺人模人样的面具下隐藏了一副副怎样龌蹉的脸。紧接着的两章是萧红童年时期和爷爷度过的快乐时光,爷爷是知书达理的,是疼爱孙女的,是想方设法给孙女创造小惊喜的,是吟诗颂词的,萧红的文学功底从这可见一斑。很少提到奶奶,父母,因为这三人是不喜欢萧红的。奶奶的去世写了很多,但不是写悲痛,而是借奶奶去世之际认识了表哥表弟,愉快玩耍的事情。萧红对这三个长辈是没什么感情的,她很吝惜自己在这三个长辈身上花的笔墨,几乎是一笔带过,能用一个字绝不用两个字。下面是小团圆媳妇。我中午在路上自己想,为什么别的地叫童养媳妇而呼兰河人却叫团圆媳妇?我自己找了个理由:团圆二字的首字母是TY,童养的首字母也是TY,是不是听话听音造成的?不置可否。我这样想多少还是有点根据,因为呼兰河人们管“什么时候”叫“多咱”,这个“多咱”完全就是听话听音的结果了。包括后来的“介个”。我们河北也这样说。扯远了,再说小团圆媳妇,也就是童养媳。说白了,就是一个小姑娘被买给她的婆婆并被残害致死的故事。为什么要打她?因为她要回家。为什么要回家?因为打她。因为打小团圆媳妇是呼兰河人的风俗,婆婆也并没觉得自己可恶,甚至觉得和别的婆婆一比反而善良。当然,少不了看热闹的人,出谋划策的人,说三道四的人,造谣的人,这些人贯穿了整本书,被萧红挖苦了整本书。下一章,有二爷。一个对萧家有恩的穷困的人。半疯癫,总觉得萧家愧对自己战乱时冒着生命危险替萧家守住这份家业。萧红是否多少讽刺了有钱人的忘恩负义?我看是有的,但不明显,因为要讽刺的人是最疼爱她的祖父。最后,冯歪嘴子。整本书比较正面的人物,疼老婆,脾气好,与世无争。面对人们的冷嘲热讽,一笑而过。什么是最实惠的?去外面吃酒席的时候给家里的老婆孩子揣两馒头回去,弄盘红烧肉回去,这才是最实惠的,旁人的冷嘲热讽我权当你们放屁,放屁又不能把人怎么样,不过是臭一会罢了。如果让我在全书里挑一个角色,我会选冯歪嘴子,有男人味,有担当,看着像是比正常人傻,其实很顾家。通篇来看,几乎全是讽刺呼兰河人们的迂腐,冷漠,搬弄是非。萧红讽刺的也许不只是呼兰河,也许是全中国。因为书里有这么一句:我不知道别的地方的人是不是这样,反正呼兰河的人民是这样。这句话可以理解成:不光呼兰河的人们这样,全中国的人们都这样。萧红这么犀利,跟她的老师鲁迅应该不无关系。民国四大才女之一的萧红可惜只活了31岁,因肺病去世。她这一生也很不幸,经历过几段坎坷的感情,最后病死香港。矛盾给《呼兰河传》写的序中表达了一个意思:萧红是孤独的。萧红为什么是孤独的?这跟她极左的思想有关系,跟她思想处于同一层面的人太少了,抑或感情的孤独?虽然萧红是孤独的,而孤独往往更能让人有所成就,正是这种孤独造就了萧红和她经久不衰的《呼兰河传》。续:再来说说电影《黄金时代》,也能叫《萧红传》,因为讲的就是萧红,可能导演觉得叫《萧红传》没几个人花钱去看,所以才叫《黄金时代》吧。先说为什么叫黄金时代?有人说源自萧红在日本写给萧军的一封信:均(军):你是还没过过这样的生活,和蛹一样,自己被卷在茧里去了。希望固然有,目的也固然有,但是都那么远和那么大。人尽靠着远的和大的来生活是不行的,虽然生活是为着将来而不是为着现在。窗上洒满着白月的当儿,我愿意关了灯,坐下来沉默一些时候,就在这沉默中,忽然象有警钟似的来到我的心上:“这不就是我的黄金时代吗?此刻。”于是我摸着桌布,回身摸着藤椅的边沿,而后把手举到面前,模模糊糊的,但确认定这是自己的手,而后再看到那单细的窗棂上去。是的,自己就在日本。自由和舒适,平静和安闲,经济一点也不压迫,这真是黄金时代,是在笼子过的。从此我又想到了别的,什么事来到我这里就不对了,也不是时候了。对于自己的平安,显然是有些不惯,所以又爱这平安,又怕这平安。先回顾一下萧红去日本之前的生活,她和萧军相依为命,生活很艰苦,每天为了生计奔走。去日本之前萧红和萧军的感情产生了裂痕,为了散散心,萧红独自一人来到日本,萧红在日本的生活是靠她在国内的一个作家的女朋友(现在在日本)照顾的。来到日本后萧红经济上宽松了些,每天不必为了糊口度日,也少了萧军在感情给她带来的折磨。所以,萧红在给萧军的信中说“自由和舒适,平静和安闲,经济一点也不压迫,这真是黄金时代”。只在信中找到“黄金时代”的字眼而牵强附会,我是不同意的。萧红在日本虽然经济上好一点,但精神上并不快乐,因为她说“是在笼子里的”,所以可以断定萧红自己写的“黄金时代”是在自嘲,自嘲思想的禁锢,只是关在笼子里雍容的宠物。萧红在经济上是大方的,电影里她在居无定所的情况下请客,还送了服务员一大笔消费,对这她只简单的描述成“我留着也没用”。还有一件事能够说明萧红对钱财的不在乎,年轻时她因为没钱骗了未婚夫汪恩甲家一笔彩礼,拿到钱后的第一件事是给自己买了一件大衣。既然萧红不在乎经济的富足,那么把电影名字的来源解释成萧红信里的这个“黄金时代”是在是牵强附会。我更认为之所以叫”黄金时代“是因为这是创作的黄金时代。因为在鲁迅、萧红时代有一大批从事于文学创作的人,对作家来说,那是一个黄金时代。图片前排左起:萧军、丁玲;后排左起:端木蕻良、萧红、聂绀弩图片意气风发的青年作家晚上在哈尔滨大道上昂首阔步。图片王志文是来搞笑的吧,说话跟背书似的,别扭,他一说话我就想笑。图片这个许广平看起来有点泼辣,看起来太像家庭主妇了,更像是小学一年级毕业的,可能刚学会写作文,做鲁迅的老婆缺点文艺范儿。再说说戏里戏外的女神:图片女神永远是高大上,一身黑,庄重典雅。图片红色旗袍,窈窕身材,鲁迅说不好看,我没觉得。图片这貂皮帽子上档次,后面的混蛋自动忽略。 图片就是披块破麻布也这么文艺。图片电影里说这是她审美力很好,这我信,因为她穿得衣服一直很搭;说这身衣服是萧红自己做的,我不信。我不信一个那么缺乏生活情商的人能做出这样一身衣服,虽然很希望她真能做出来。图片写作时总是喜欢吸根烟,跟你师傅鲁迅学的吧?图片粗布麻衣中透着深邃和坚强,她的确需要坚强,太需要坚强,不得不坚强。再来说说《黄金时代》在各国的海报:图片最喜欢这张,一根点燃着的烟,一支钢笔,一双凝视的眼睛,一个寂寞女作家的形象跃然纸上,不需多说。法国的。图片这张也不错,英文版的。钢笔尖说明这是一部关于文学的电影,钢笔尖上巧妙的女人形象的设计说明了这是一位女作家,黄色的笔尖又正好契合了黄金的颜色。图片台湾版的。轻轻的羽毛捎带哀愁的意味,远处的一个手提皮箱的女人正向这边望过来,皮箱说明了这个女人奔波流浪的一生。图片大陆版。一般般,没有怦然心动的感觉。有女主人公,有墨汁,一个人还挺孤独,电影要表达的元素基本上都有了。图片香港版。跟大陆版差别不大,只是不明白这顶油纸伞有神马作用?避雨?没雨。遮阳?阳光都晒到脸上了。图片日本版的这一张则宣传得更像是恋爱片了,穿着邋遢的男人在向前跑着,穿着讲究的女人伸手去拉前面的男人,两人都大笑着,更像是爱情片了。不过图片上方的墨汁多少还是提示这是一部讲述作家的电影,只是太模糊了。如果观众因为看了这张海报就抱着爱情片的心态去看这部电影,要骂娘了吧?图片韩国版。但看海报,更像是一个女人痛苦的恋爱史,因为女人流着泪。亮点在于两个女人脸相互交错,有点小聪明之类的感觉。 总的来说,我是很佩服这些设计各国海报的工作人员的,基本上每个国家的特色都能从海报上体现出来,尤其是法国的浪漫情调、英国的绅士修女情调、台湾的古朴情调、大陆的东北情调、香港的摩登情调、日本的小女子情调、韩国的唯美情调。佩服!佩服!再来说一下萧红,在创作上,正像她朋友所说,是灵感加天才,不是刻苦勤奋可以有的;生活上,很低级,孤单、冷漠无情、不善于交际、不善于人情世故,可能跟她小时候没人疼没人爱,缺少父母的爱造成的,虽然有一个疼她爱她的祖父,可父母的地位是谁也代替不了的。我想,正是父爱母爱的缺失才导致了萧红后来一系列的痛苦,这才是一切的根源。图片都是《黄金时代》电影的海报,读者自己网上搜吧,这里加载不了,抱歉!

静谧的后园

“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了天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都有无限的本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只是天空蓝悠悠,又高又远。”这些无关人的文字,没有像人一样复杂的内心活动和情感。但是,却因为无忧无虑而略显的凄凉。在静谧的后园,花开、鸟飞、虫鸣是自然而然的。它们的存在、细微的变化,在这个小小的后园中似乎都是一个很大的响动。一切那么安静。花开的那么灿烂。鸟儿那么欢畅。虫儿那么愉悦。天空那么蓝、那么高、那么远。

《呼兰河传》读后感

《呼兰河传》读后感这本书的前序是著名文学巨匠茅盾为其而做,本书主要记录了萧红童年时光的生活,既有讽刺的一面,也有幽默的一面,全篇没有一个主角,采用的是回忆式的书写方法。这本书开篇前面主要采取了幽默的表达方式,很多故事情节让人感到轻松愉悦。比如说作者小时候和祖父在后花园玩耍的时光:一会捉捉蝴蝶蜻蜓,一会和祖父一起“除草”,把麦子拔出来留着狗尾巴草,渴了就摘个黄瓜吃,玩累了就靠着后花园里的大树睡个午觉,悠闲自在;为了去城里看一年一次的庙会往往全家出动,有的人家离城远的甚至就在呼兰河边临时住宿;呼兰河城里的一个大坑,在夏季的雨季总是积满了水,每每从那里过去的人都不免感到害怕。过去这个大坑也是需要勇气的,过去了的吓的腿都软了,却开始嘲笑走在后面巍巍战战的人,在水干了变稀土的时候,又会有人的马、骡子不小心掉进去,发生这样的事后,往往又是住在周围的人出来营救。这个坑存在了很多年,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却没有一个人想到用土把这个坑填起来;还有作者发现了家里的一个阴暗潮湿的储藏室,里面摆满了被人们遗忘的东西,每次作者从里面找到一个东西,就要拿出去摆弄一方,祖母看见了就会说:这个东西,是你xx小时候的。紧接着勾起了祖母对往事的回忆,作者哪管这么多,玩上个三五天,直到把东西弄坏了要不成了,才丢了再去找个新的出来玩,每次总能在储藏室里找到新奇好玩的东西;还有走街串巷卖豆腐、麻花的人,还有跳大神放河灯,以及猪肉便宜是因为是瘟猪肉还是掉在大坑里溺死的猪等等,不大不小的事就这样成为了呼兰河城里百姓们饭后的话题,这些故事情节让人回味无穷。接着来说下令我印象最深的一个故事情节——团圆媳妇,团圆媳妇刚嫁去老胡家,由于长的很高,把实际年龄12岁说成14岁,这也不影响什么,左邻右舍的都赶着稀奇来看团圆媳妇把老胡家围的是水泄不通,作者没见过团圆媳妇,也是很好奇,晚上催着祖父赶快吃完饭便拉上祖父去看了,这些都是铺点。过了几天便听到了从老胡家传来的哭声,声音很大,是团圆媳妇的哭声,她的婆婆打她,因为刚来家里婆婆要给个她下马威,这在呼兰河城里是司空见惯的事,但越她,她越要喊着回家,越喊着回家,婆婆就越打她。不久以后团员媳妇就生病了,晚上睡觉会突然醒起来说要回家,会突然哭起来,大家都说她被鬼附身了,魂被婆婆打没了。婆婆开始慌了,左邻右舍开始出点子,东家说一个驱邪的方法,西家说一个治疗的秘方,找了云游真人抽签化吉,还请人来家里跳大神,终不见好转。最为惨烈的是团圆媳妇一天晚上被放在滚烫的水里烫了三次,全身赤裸,就因为这样做可以不让她“出马”,最终团圆媳妇还是死了。可见当时的封建思想,已经深入骨髓,祸害了一个还为成年的女孩,也许还有更多更多…最后是冯歪嘴子,是个在磨房里工作的磨倌,他悄悄的和隔壁一个掌柜的姑娘在一起并有了个孩子,恳求祖父给他们一个新屋子住,磨房很冷,祖父答应了,在大家都不知道掌柜的姑娘和冯歪嘴子在一起的时候,总是夸奖她漂亮、能干,将来是兴家立业的好手,知道了以后就说她的不好不好。慢慢的人们也开始关心起来,赴宴席时大家总是给冯歪嘴子提前留上一些饭菜,让他带回去给他儿子吃。一年后他有了第二个儿子,但孩子的母亲却没了。这段时间总是有喜欢造谣传谣的每天都去他家屋子的窗子下偷听,想弄些新闻出来。有说他要上吊的,有说他要跳井的,每次传谣都会引来大批的人去他家围观,但始终是无功而返。冯歪嘴子自己一人带着两个孩子顶着生活的压力继续生活着。。。读完这本书,感受到了近现代封建社会的思想深入人心,拿团圆媳妇那里来说,左邻右舍帮忙出主意,可以看出大家是非常关心老胡家的团圆媳妇。人们的内心也是善良的,淳朴的,但由于封建思想,让他们的善心祸害了一个年轻女孩的生命,这不得不说是个悲剧。以前在历史课上也学过这些旧社会人们的思想,看完这本书后才深有体会,以我现在的思想,是无法相信以前人们的这些做法的,可见文化的重要性。以上就是我读完这本书的所思所想,以及个人的感受。在尾声中作者萧红写到:“从前那后花园的主人,而今不见了。老主人死了,小主人逃荒去了。那园里的蝴蝶,蚂蚱,蜻蜓,也许还是年年仍旧,也许现在完全荒凉了,小黄瓜,大倭瓜,也许还是年年地种着,也许现在根本没有了。”读完尾声,我感到了作者萧红内心的孤独与寂寞,是读完这本书才能体会到的,言语无法表达。

悲伤的呼兰河

很久以前就读过萧红的书,大概那时年纪小,读过之后竟没有留下任何一点痕迹,现在居然记不起来那时读的究竟是萧红的哪一本书了,直到最近读到《呼兰河传》,这本她文学作品的巅峰之作,让我再一次重新审视这个20世纪中国文坛的奇女子萧红的一生可谓颠沛流离,她短暂的生命经历了家庭的不睦,经历了革命的战火,又尝尽了爱情的苦涩, 遭遇了病痛的折磨,她经历了太多磨难,还没来得及享受生活的美好,就被无情的夺去了年轻的生命,让人不免叹息,就像他自己说的,“平生遭尽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一句不甘道尽了多少辛酸,让我们这些后世的读者为之唏嘘不已《呼兰河传》创作于萧红生命的晚期,以回忆的形式记录了她记忆里的呼兰河城,以此怀念她的故乡和童年。然而,读罢此书,我更多的感受却是像一个经历沧桑的老人用一种异常平静的口吻再讲诉一个似乎离自己很远的故事,那故事里纵然有欢笑,纵然老人的叙述是平和的,是朴实的,在我读来却浸透着一股寒到骨髓的悲凉,她写团圆媳妇被她的婆婆当众扯开衣服放在热水里给她洗澡,一个12岁的女孩,正该享受童年的时候,却早早的来到婆家被她的婆婆这般虐待,周围的街坊邻居们不光没有同情,还围观看热闹,一个劲的起哄,用热水烫啦,用热水烫啦,然而就是这样的人,却如草芥般的活着,他们的生命没有一根黄瓜一个鸡蛋值钱,连他们自己也这样想,为两吊钱的红花强撑着病痛,为一顿饭的豆腐算计着,萧红在讲诉这一切的时候,有一种置身事外的冷静,然而在读者读来却是深刻的悲凉还有有二叔,冯歪嘴子,生命卑微,却又顽强的活着,这难道不是当时普普通通的中国老百姓的写照吗?他们一方面迷信,愚昧,一方面又像野草那样凄凉的活着,忍受着困穷,忍受着潦倒,却依然坚定的活着,有的时候你甚至不知道是该去讴歌生命的伟大,还是该抨击鄙视他们愚昧封建的思想,当你看到团圆媳妇的婆婆一家最后的命运时,那最后的一点恨也消散了,是的,他们也是不幸的人,他们的结局不见得比团圆媳妇好很多,可是她是罪有应得吗?不是,她们规规矩矩的活着,她们把一切都看的很重,唯独把自己的命看的很轻,她们可以为治团圆媳妇的病花掉自己半生的积蓄,却不舍得为自己买两吊钱的红花,可是她们的命运仍然如此悲惨,读到这些,心里就像堵着一口气,始终找不到出口,活活把自己憋得只掉眼泪总之, 读萧红的《呼兰河传》,文字是朴实安静的,甚至还充满了温馨,可是想到萧红的一生,想到那时的中国老百姓,心里却是沉重的

寂寞的城

一座只有两条街的小城,一成不变的生活,小团圆媳妇死了,冯歪嘴子的女人死了,然后归于寂寞。生者继续浑浑噩噩地生活,跳大神、赶庙会、放河灯、听野台子戏,年年如旧,街道上的大坑还在,仍旧有骡马与人陷入,但没人想过要去填平它,就像人生的陷阱。门边的铁犁锈蚀了,雨中流着黄汤,也仍是在原地,漠然面对岁月的销蚀。晨暮之间,一天天,这是一个平淡到仿佛时间停滞的东北小城。一个小女孩和自己的祖父相依为命,在花园内,看蜂蝶与蜻蜓,韭菜长成,蒿草没人。秋雨之后,花园也封闭了,小女孩在放置废物的后房储藏室里,找寻时间遗忘了的旧物,时时有着令人惊喜的发现。祖父教她念诗,给她烤玉米,烧鸭子,她就用一个孩童的眼,认真看着寂寞的世界,这就是萧红的童年。生在呼兰河的萧红,童年生活是寂寞。她在《呼兰河传》里一遍遍述说着深深的寂寞,宛若千里冰封的土地,发出冰层断裂的声音。萧红对人性的深刻描述,丝毫不弱于欣赏她的鲁迅。有人称其笔下展示的是“国民性”,但我更愿称之为“人性”,是人在特定的文化熏染与社会环境下,产生的共性。萧红和鲁迅的犀利与讽刺不同,她用女性的感性来触摸,她的描述如一颗泪珠般轻轻滑落。萧红不是批判,是哀痛,是爱与恨交错而成的凄凉。小城的生活,小城的人,《呼兰河传》中的一切都笼着无法释然的伤感。小团圆媳妇遭虐待的夭亡是伤感的,小团圆婆婆的算计与挣扎又何尝不伤感,性情乖僻的有二伯,一生为人耻笑潦倒不达,他种种可笑又可鄙的言行中,蕴含的也是伤感。祖父死了,萧红也离开了这座城,更是离开了一成不变的生活,背叛了那些曾希望她按着这条轨迹继续生活下去的人,走向未知的广阔世界。在经历过新世界的沉浮,爱与恨的缠绵,在距离呼兰河万里之遥的香港,萧红重新回视自己的童年时,寂寞与伤感不曾消褪,反而愈来愈浓。人世变换是夏日午饭后,燃亮空中的火烧云,白云苍狗,幻化无常。萧红之幸,在于她跳出了城市,能用自己的笔绘出那浑噩的风景,从而赋予其生命的意义。萧红之不幸也在于她反抗命运,终究不能逃离命运。31岁的萧红,在香港留下“半生尽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的字句,长眠于遥远的南方,带着一生的悲欢聚合,在和故乡万里相隔之地长眠。今年许鞍华的《黄金时代》是电影圈的热点,也让萧红的名字一时间重被发现,登上网络的热门条目。我看《呼兰河传》倒不是因这部影片,反倒是我看完《呼兰河传》后,关于电影《黄金时代》的宣传才见诸传媒,这才知道原来许鞍华在为萧红立传,也算无意中赶上了潮流。茅盾的序是手头这个版本《呼兰河传》中的最大败笔,这篇序言可谓闪烁其词,言不及义。《呼兰河传》里,萧红说:“我家的院子是很荒凉的”,读来令人动容,同样的话到了茅盾序里,一遍遍重复“呼兰河这小城的生活是寂寞的”,“萧红的童年是是寂寞的”,“萧红写《呼兰河传》的时候,心境是寂寞的”,只让人觉得敷衍。情是不是真,并不在一两句话,是要看一部作品、一篇文章内通体所散发出的味道。是真是假,明眼人一望便知,作伪的东西只好蒙蒙外行与涉世不深的小儿。最后说一下,图书的插画是大学问,不可随便放两张唯美插图,就宣传是图文珍藏本。看古代留存的绣像小说,图虽只是白描,图也丝毫不敢马虎,人物、陈设、风景,丝丝毕现,与文本契合,我手头这本《呼兰河传》的插图虽构图、技法都有特色,但意境、画面和小说内容风马牛不相及,没有也罢。戴望舒有一首名为《萧红墓畔口占》的诗,誊录如下: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我等待着,长夜漫漫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扫描关注我的读书分享微信公众号

《呼兰河传》

《卡拉马佐夫兄弟》最后阿辽沙要和郭立亚等孩子分别时对他们说,“要知道,最崇高的精神力量,在今后的生活中对身心最有益的感受,莫过于某种美好的回忆,尤其是童年时代从故乡故居保留下来的回忆”。这句话,我越来越深以为然,童年的生活场景或许只平平常常地度过了,但却会在日后漫长生命里慢慢不断品味出当初的珍贵味道,我在阅读时就经常会被引起童年的情景,那些我经历过或者只是擦过的情景的意味。比如《呼兰河传》就让我回味起那挑着鱼到村里卖的人,那和妈妈去豆腐坊磨豆腐的情景,那和爸爸去菜园采辣椒、茄子、豇豆、山芋梗子、冬瓜、玉米的情景,那和爸爸在村口大塘钓鱼的情景,那站在岸边看爸爸在大塘中间游泳摸河蚌的情景,那杨爽带着我钓龙虾的情景,那村里人对丑事的热衷,那些非正常死亡的人。有些是我明白从我外出求学起我便很难再接近的平凡幸福,有些是我把现在的思考放进记忆的只言片语中知道了那时它们的意味。如果一个人日后真的走上一条非常不同于他成长环境里其他人的路,即一个人总是走着走着发现只剩下他自己,那么在他的童年一定至少有一个人曾给过他不同于他成长环境里其他人给他的影响,比如萧红的童年,从《呼兰河传》里,祖父的言行就非常的不同于其他长辈:团圆媳妇(未成年即指婚,并提前住到婆家的小姑娘)的婆婆把她吊起来鞭打还用烙铁烙在她脚底以进行“管教”,在团圆媳妇因折磨病后又用各种邪魔歪道的方法给她治病而无用,所有人都说团圆媳妇是小妖怪时,祖父却说,好好的孩子快让他们捉弄死了;母亲和祖母都责怪小萧红爱把箱子里的东西翻出来时,祖父却不同,小萧红抱出一个玻璃灯笼,“祖父给我擦干净了,里边点上个洋蜡烛,于是我欢喜得就打着灯笼满屋跑”,祖父会告诉小萧红这是印帖子的帖板,然后会刷上墨刷一张给她,祖父会告诉小萧红那个中间有小窝的四方铁块是打榛子的,然后会把榛子放在小窝里,打着榛子给她吃。这样的祖父,给呼兰县的小萧红的影响自然是非常有益的,萧红在临去世前会写《呼兰河传》,若不是因为祖父曾在那儿生活,又怎么会有深情支撑意志去写呢?这也让我想到,也许这个助力你一生的人,不一定是父母,他可能是祖父,可能是哥哥,可能是发小。小萧红的活泼善良真实执拗和日后的萧红是吻合的,性格即命运,是真的。妈妈给我一点天赋,爸爸给我一点不甘,我不试图改变任何人,我也不会容忍别人试图改变我,当然,影响别人,别人影响我,是可接受的。团圆媳妇死是我最见不得的年轻女孩的死,不管是《寻找家园》里高林的死,还是《The Hunger Games》里Rue的死,还是《拉合尔茶馆的陌生人》里艾丽卡的死,还是《平凡的世界》里田晓霞的死,还是《萤火虫之墓》里妹妹的死都能令我伤心好一阵。我总觉得,年轻女孩的死(如果不是意外)是一个社会最耻辱最野蛮最无情的印记。最近上台湾大学欧丽娟老师的红楼梦课,更加坚信爱和性是分开的(或者说情和欲),我希望自己能一直拥有分开两者的眼力和能力,所谓一见钟情仅仅是速度和强度,而只有日久生情才是长度和厚度。第三章是我最喜欢的,是小萧红与祖父的快乐时光,在读第三章的时候,我不知道笑了几次,这一章完全就像是小萧红在写,而在其他章节,不免因为一些词语的刺眼(一眼可以辨认的流行词汇)而显出是大萧红在写了。实在是非常好的作品,在二十世纪的混乱中国,多政论多革命多挞伐多激进多老成,已鲜见这样有耐心有灵心有爱心的作品了,即使还有怀乡怀旧的,始终是比起三十岁即走入生命末期的萧红还是活得太长了,因而也就没有那样鲜活和生动了。从一九二七年十六岁离开呼兰县外出求学接触不同思想,到一九四二年不满三十一岁去世,呼兰河占据了她流星般生命的一半有余,所以对于写作故乡,谁能及得上萧红呢?李娟的文字有点像萧红的文字,真都是活泼文字。

关于家乡

扫了一眼评论,他们都好深刻啊好感动啊,我倒是觉得还好。东北的她说,她觉得他们东北人会觉得自己的家乡特别了不起,特引以为豪,觉得外面哪都不如东北,但是一般出去见过世面的,就不那么觉得了。所以萧红在香港写的家乡,就是这样,冷冷的,有点嘲讽的吧。江西的她觉得5岁以下的事萧红都记得,佩服!我咧,就觉得能有那样一位祖父陪伴长大,很幸福。虽然字里行间总感觉她很悲伤。我希望我的小孩也能在长辈们的陪伴下长大。我的家乡嘛,我很爱她,也不指望别人会喜欢她,但不可以看低她骂她,就是这样。

呼兰河传

我觉得这本书如果放在今天,未必会被出版,因为它的节奏实在是太慢了。如果这本书没有出版,会怎么样呢?其实也不会怎样,最多就是中国的文学史上少了一个叫萧红的有影响力的女作家哦,少了一本深刻揭露中国人心灵的小说而已。但是在1940年代,这一定是一本成功的、先进的、具有反叛精神的小说。这本书的前半部分,深深的受到了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影响,只是描写的部分更精致,更生动,萧红为你勾画了一幅东北农村安逸,美好,宁静的画面。在没有电视、互联网,甚至画报都很少的那个年代,萧红的描述,向那些从来也没有去过,甚至一生都不会去东北的那些人、南方人展现了另一片土地的景色。然而在这本书的后半部,就是生活在这样美好地方的人的丑陋嘴脸,他们冷酷,麻木,势力,迷信……最重要的是,他们会把一个好人折磨死,然后又来装伪善,装同情……我能说这就是中国人吗?但是这种描写并不陌生,在鲁迅的很多作品里,这样的场景,这样的人,反反复复的出现过。鲁迅往往表现的是批判,是愤怒;萧红更多的是无奈,是无可奈何!我觉得萧红的这部作品受鲁迅的影响很深,至少在某一个时间段,萧红对鲁迅是尊重的,敬仰的,然后是爱慕的……后来萧红没有去延安,反而去了香港。她的选择是对的。她这样的作家,即使去了延安,也未必有更好的结果。因为她不会歌颂,即使在前半部分对自己家乡的描述过程中,也往往夹带着嘲讽的语气。不会歌颂和赞美的人,在延安是没有出路的。这部《呼兰河传》的确不太像是一部小说,因为它缺少小说最重要的冲突情节,如果从小说的角度来看,萧红讲故事的能力太差了。即使是从第五章开始,各种人物陆续登场以后,整个故事也是杂乱无章的,也没有任何持续性的矛盾冲突。似乎故事就这样开始了,然后就这样结束了……它更像一本杂文集,一共七个章节,每个章节都可以独立拿出来阅读。如果从第一章开始读起,我不确定有多少人可以坚持看到第五章,而第五章、第六章是整本书最精彩的部分。

呼兰

最早知道萧红的时候,是初中。当时有一篇课文是呼兰河传的节选,语文老师说了一些关于萧红的八卦,说什么和人私奔,然后有了私生子,最后自杀什么的。当时觉得这一定是一个有故事的女子,于是在心中就埋下了对这个作家的一丝好奇。大学时,一口气从头到尾读完这本书。感觉作者是一个文字的高手,在潜移默化中把读者带到上世纪三十年代的那个呼兰小城去,去感受当时当地人们的生活。很难想象,在当初的那个年代,东北呼兰小城里,长出了萧红这样的作家。也许这也是一种命吧,有些来到世间,注定是要留下些什么的。新疆的刘亮程,李娟,湖南的盛可以,沈从文。他们不用读书,文字自会从心灵深处长出来,如藤曼一样,枝枝绕绕地缠住一部分人的心绪。


 呼兰河传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