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女人的沉沦

出版社: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1983
ISBN:SH10326-31
作者:阿尔封斯·都德(Daudet,Alphonse)
页数:344页

内容概要

阿尔封斯·都德(Daudet,Alphonse)
1840~1897
他出身于法国南方尼姆城一个破落的丝绸商人家庭,迫于穷困,十五岁起在小学里担任监学(类似自修课辅导员),独自谋生。
1857年他17岁时带着诗作《女恋人》(1858)到巴黎,开始文艺创作,1866年散文和故事集《磨坊书简》的出版给他带来小说家的声誉。
这是一部优美的散文集,作者以故乡普罗旺斯的人情风物、传说掌故为题材,用充满诗意的笔调,抒发深厚的乡土感情。其中有几篇是美丽的童话,例如《塞甘先生的山羊》,叙述塞甘先生的一头温和而漂亮的小山羊,酷爱自由,不满足于后园的青草,偷逃到附近小山上漫游,勇敢地和狼搏斗,直到精疲力竭被狼吞噬。
《高尼叶师傅的秘密》描述塔拉斯孔城开设面粉工厂后使当地磨坊的风车都停顿下来,但高尼叶师傅磨坊的风车却照旧运转不休,原来他用生石灰冒充麦子磨成粉。他的苦心却博得了居民的同情。
《磨坊书简》发表两年后,都德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小东西》(1868)出版。
《小东西》半自传式地记叙了作者青少年时期因家道中落,不得不为生计而奔波的经历,以俏皮和幽默的笔调描绘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冷酷关系。这部小说是都德的代表作,它集中表现了作者的艺术风格,不带恶意的讽刺和含蓄的感伤,也就是所谓含泪的微笑。因此,都德有法国的狄更斯之称。
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都德应征入伍。战争生活给他提供了新的创作题材。后来曾以战争生活为题材创作了不少爱国主义的短篇。1873年他发表了著名短篇小说集《月曜日故事集》,其中大多是是以这次战争为背景的。其中的《最后一课》和《柏林之围》更由于具有深刻的爱国主义内容和精湛的艺术技巧而享有极高的声誉,成为世界短篇小说中的杰作。
《最后一课》描写普法战争后被割让给普鲁士的阿尔萨斯省一所乡村小学,向祖国语言告别的最后一堂法语课,通过一个童稚无知的小学生的自叙,生动地表现了法国人民遭受异国统治的痛苦和对自己祖国的热爱。作品题材虽小,但精心剪裁,记叙详略得当,主题开掘得很深。小弗郎士的心理活动,描写得细腻动人。教师韩麦尔先生作为一个爱国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栩栩如生。
《最后一课》被译成世界各国文字,常被选为中、小学生的语文教材,中国也有译文。小说以普鲁士战胜法国后强行兼并阿尔萨斯和洛林两省的事件为背景,通过一个小学生在上最后一堂法文课时的所见所闻与内心感受,深刻地表现法国人民深厚的爱国主义感情。都德的短篇具有委婉、曲折、富于暗示性的独特风格。1878年、1896年又先后发表了《故事选》与《冬天故事》。
普法战争以后是都德长篇小说的多产时期,共创作了十二部长篇小说,其中较为著名的有讽刺资产阶级庸人的《达拉斯贡的戴达伦》(1872),揭露资产阶级家庭生活腐朽的《小弟罗蒙与长兄黎斯雷》(1874),以及刻划巧于钻营的资产阶级政客形象的《努马•卢梅斯当》(1881)、《萨福》(1884)、《不朽者》(1888)等。
都德在《塔拉斯孔城的达达兰》中塑造了一个自吹自擂的庸人的典型形象,小说以漫画的手法讽刺资产阶级中某些人虚张声势的英雄主义。
《雅克》叙述一个贫苦男孩的生活经历和奋斗过程,与《小东西》类似。
在《富豪》中,作者写一个暴发户到巴黎后遭到破产以至身亡的故事,淋漓尽致地勾画了第二帝国时期丑恶的的社会风尚。
《努马•卢梅斯当》写的是一个善于钻营的政客如何爬到部长的高位,成功地塑造了一个资产阶级政客的典型形象。
《不朽者》主要是讽刺最高科学机构法兰西学院,书中的主人公只是一个平庸的学究,他毕生努力奋斗,终于混进了法兰西学院,成了被称为不朽者的院士,但他的论著却被发现是假科学。
《萨福》写一个浪漫女子萨福的庸俗的爱情故事,曾受到法国马克思主义批评家拉法法格的批判。都德是位多产作家,除著有大量小说外,1888年还发表了《一个作家的回忆》和《巴黎的三十年》两部回忆录。他的剧本《阿莱城的姑娘》(1872)曾由法国音乐家谱成歌剧。
他一生共写了十三部长篇、一个剧本和四个短篇集。长篇中较著名的除《小东西》外,还有讽刺资产阶级庸人的《达拉斯贡的戴达伦》(1872)和揭露资产阶级生活的《小弟弗罗蒙与长见黎斯雷》(1874)。都德赞同左拉的自然主义创作论,但并不是无动于衷地描写现实。
他的近百篇短篇小说,每篇一般两三千字,文笔简洁生动,题材丰富多彩,构思新颖巧妙,风格素雅清淡。
都德在文学理论上,对左拉的许多自然主义的创作观点表示赞同。但是,他在创作实践中,却并不是像科学家那样,在实验室里纯客观地记录人类的活动和无动于衷地描写社会现实。正像他在《小东西》里所说的那样,我的故事只是借用拉•封丹的寓言,再把我自己的经历加进去罢了。都德的作品都加进了自己的经历,我们可以从中看到他的欢乐、忧郁、愤怒和眼泪。他对当时法国资本主义腐朽没落的世态人情,作了幽默的嘲讽和温和的批判,作品的基本倾向是进步的。
他的创作倾向,总的说来,是对资本主义现实进行批判的。不过他的社会视野不够宽广,批判不够深刻,揭露的锋芒往往限于社会世态和人情习俗,而对资本主义制度下遭到不幸的普通人的同情则又近乎悲天悯人。他往往以自己熟悉的小人物为描写对象,以亲切的略带幽默的眼光观察他们。他的观察细致入微,善于从生活中挖掘某些有独特意味的东西,又以平易自然的风格加以表现,并把自己的感情深深注入字里行间。因此,他的作品往往带有一种柔和的诗意和动人的魅力。
附关于都德的的一件轶事
驰名于世的长篇小说《包法利夫人》的作者,是十九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的家福楼拜。他的家当时坐落在摩里略镇,是同时代法国作家龚古尔、都德、左莫泊桑、梅里美等利用星期日经常聚会的地方。
有一天,当《最后一课》的作者都德像往常一样来到福楼拜家里,意外地见到了侨居法国的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长篇小说《烟》的作者屠格涅夫。于是,都德用一颗坦诚的心向他倾述了自己对他的才华、人品的无限仰慕及对《猎人笔记》的高度赞赏。
从此,他俩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屠格涅夫甚至成了都德家里的常客。尽管如此,屠格涅夫并不因为都德对他的作品有很高的赞誉,以及他们之间有很深的友谊而改变了他对都德著作的评价。在他看来,都德是他们圈子里最低能的一个,但他只把这个看法作为内心的一个秘密写进心爱的日记里,从未向任何人透露。
屠格涅夫因致命的脊髓癌于1833年病逝了。逝世后,当都德从他的日记中无意间发现了这个隐藏了很久的秘密时,感到万分意外,就像迎头挨了一闷棒似的,不知该说什么好……

作者简介

本书原名《小弗乐蒙和大里斯勒》,曾被法国科学院授予“国家奖”,轰动欧洲。作品写的是巴黎一家彩纸厂的新合股人(原来的工头)里斯勒娶了一个学徒出身的小美女西多妮为妻,而这个早就野心勃勃的小女子早已是另一合股人弗乐蒙的情人。以为旧情复燃的弗乐蒙却只是西多妮贪欲和虚荣的一部分,她不仅使丈夫名誉和企业经济蒙受巨大损失,还对使她走向巴黎上流社会的好友端庄善良的克莱尔由妒生恨,她抢其夫就是自以为是的报复。当里斯勒以全部家产偿还了厂里到期欠债并要妻子向他原来的老板女儿、现任合股人妻子、她自己的昔日好友认错时,西多妮逃到下流场所混饭吃,还不忘报复丈夫。她曾把肩负揭露和说服使命的小叔子勾引得一错再错并写情书给她。她向丈夫寄信公开了他至亲弟弟的这封情书,里斯勒在三重打击下自杀身亡。还有因贫困失恋而自杀获救的24岁的跛脚姑娘德希芮,她因为无法面对自杀未遂后遭遇的羞辱,在劝父怜母的哀怨声中象一只小鸟一样离开人世。是什么导致这一切?是老出纳普拉纽斯称作“淫妇”“无赖”还是人们置身其中的那个无法自拔的社会?
这是都德小说中故事性较强的一部作品。小说主要叙述一个美貌介品格卑劣的女人如何给男性造成痛若不幸,甚至带来毁灭的故事。
小说中的女主人公是与巴尔扎克《贝姨》中的玛奈弗属于同一类型的女人形象,都德的成功在于他不仅仅把女主人公的性格当作人性恶的结果,而是把它表现为巴黎生活典型的产物。小说的女主人公贪图物质享受,轻佻放荡,纵情声色,她为人处世充满了为达到个人功利与享乐目的所施展的种种心计与手段。她十分自觉地利用自己的美貌、聪明、乖巧、伶俐等等条件作为武器,在人生的角斗场上游刃有余。在低贱的小市民生活环境下,成为了一个堕落腐化、淫荡邪恶、具有极大腐蚀性与破坏性的尤物。


 一个女人的沉沦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小说的主要内容,是叙述一个美貌但品格卑劣的女人如何给男性造成痛苦不幸,甚至带来毁灭的故事”。这句话是书背面的评语。咋一看,的确概括了整本书的内容大意,可读着这句话,心中多多少少产生疑惑,小说中男性的悲剧真的是由那一个女人造成的吗?书评者的断言无法让人信服。小说确确实实在反应资本主义大发展下法国的社会,物质,欲望,奢靡,虚荣,放纵是一个阶级的写照。小说戏剧性很强,夸张得描述了从市井小民到上流社会的日常生活形态迥异,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自然而然诞生出轻佻放纵、腐化卑贱的女主人公,从而反应出一个时代的悲哀,这些都没有问题。然而问题的关键在于,评书者把女人刻画成整个悲剧的始作俑者,充满了强烈的男权主义色彩。而在笔者看来,真正受害者是女性。小说女性角色有四个:西多妮、克莱尔、德希芮、德罗贝尔氏;男主人公有:里斯勒、乔治、弗兰茨、老德罗贝尔。克莱尔悲剧来源于丈夫乔治的不忠;德希芮的悲剧来源于弗兰茨摆幅不定的情与欲;德罗贝尔氏的悲剧来源于自身的盲目以及丈夫老德罗贝尔的虚荣与妄想;而里斯勒作为整部小说中唯一值得同情的男性,即使本身正直善良,但其悲剧不能不说与自己的性格有关——盲目、轻信、虚荣。而西多妮,诚然,西多妮穷奢极欲、贪图享乐、工于心计应该被唾弃,但首先要明确的是,她的行为只是众多造成悲剧的因素之一,没有男性的配合,她的企图又怎能得逞。评语如此为男主人公开脱,不可谓不受刻板印象的影响。其次,表面上,这个女人的悲剧在于自身堕落腐化淫荡邪恶的性格,而这样的性格来源于所处的时代。在当时,一个女人如何能创造自己的生活?小说也很明显的告诉我们——迎合男人的需求。这样的迎合或者像克莱尔一样温柔体贴隐忍得活着;或者像或德罗贝尔氏者一样盲目的崇拜者丈夫;或者像德希芮一样失去精神支柱而死去;而西多妮既不选择前者隐忍苟活,也不选择单纯脆弱得死去,而选择了主动向男性进攻。选择无所谓好坏,只是在男权主义背景下,女性的唯一有利的武器便是性,并且这条路一旦踏上了,不再会有归路。西多妮选择了这条路,她很聪明,会利用自己的美貌、伶俐、乖巧,游刃于人生的角斗场,说她是整部小说中各个人物的赢家似乎也不为过。再反观书皮上的评语:“一个女人如何给男性造成痛苦”,到不如换成“男性如何主导了人的悲剧”。
  •     虚荣心,每个人都有点,无论男人还是女人。但是,缺乏知识引导后的人,尤其是在社会上处于弱势的女人,虚荣心会极速膨胀,并且等你意识到的时候,她会以你万万想不到的方式将自己毁灭,可笑的是,她们还以为自己做了一个非常明智的选择!多么愚蠢,这本书,总让我想起一个人,未免有些悲哀,可是,谁能劝得了她?多希望她能看看这本书!
  •     “疑姐、各姐存。刘方 84.12”扉页是译者的字迹,赠书给姐姐的时候,她肯定未曾想过,有一天,这本书会出现在我这样一个毫不相干的小朋友的书架上。如果不是老奶奶送这本书给我,即使在书店碰到,我大概也不会买这样一本有着可笑名字的书:《一个女人的沉沦》。而且,作者还是都德,我以为他是专门写《最后一课》那样爱国教育小说的作者。当然,这也不是一本非常难懂的小说,传统西方小说的写法,有点想起狄更斯。看到最后一节,大里斯勒的死,只觉得心头一紧。里斯勒自杀了,弗朗茨如果知道哥哥的死因,他这一辈子都将无法解脱,德希芮死了,德罗贝尔太太的日子怕是也不多了,西多妮沦为咖啡厅的歌女,弗乐蒙家的工厂又开始恢复往日繁荣的景象,克莱尔,美丽的克莱尔,在经过这一切后,更加美丽。在都德的笔下,除了克莱尔,美丽的克莱尔,每一个小人物,都有他固有的性格缺陷。他们梦想着,憧憬着富裕、豪华生活的从天而降,他们却又个个束手无策,除了这个西多妮,造假珍珠的女工,利用了自己的美貌,一度达到那让人向往的中产阶级生活。德希芮,那样默默爱着弗朗茨的姑娘,整天与死鸟死蝇打交道的姑娘,除了面对那巨大的,她根本无力应付的生活外,连自杀,都要被人家嘲笑。生活从来都是不公平的,不是吗?从没品尝过贫穷的滋味的人,永远不知道那滋味多么让人难以下咽。克莱尔是纯洁的,高雅的,但西多妮,不是那个丑陋的反面。弗乐蒙家的财富,从来没有给克莱尔机会,去为自己寒酸的衣服自卑,去想要改变什么。而舍勃家的西多妮,除了为自己的寒碜羞耻,从没有机会去接受“高雅”的教育,克莱尔在女子学校学习的时刻,西多妮正在努力分开她的假珍珠。这世界,也从来不属于女性。婚姻,大概是女性改变自身命运最快捷的手段了吧,到现在,仍是如此。婚姻市场,永远是最势利的。女性可以选择的空间有多大呢?我们在多大程度上,掌控着自己的命运呢?二十多年过去了,这本书的封面,几乎还是崭新的。它拥有一个外衣,82年的挂历,以石、竹为主题的水墨扇面画。二十多年过去了,它的主人已不再能读它,两位老人,都是终身未嫁,那位爱法国小说的“疑姐”,已不能长时间看东西。89岁的她,也找不到人为她读那些她喜爱的文字。周围的人,把她当做可怜兮兮的孤老来照顾,孤老,一旦沾上这个词,你就不再是一个女人,或一个男人,或一个教师,或一个文学爱好者,你就是孤老,似乎除了吃喝拉撒睡,生活再无其他的——孤老。她说,年轻的时候,不是没有追求的人,但我不会为了结婚而结婚,虽然是个女的,我要过有尊严的生活。曾经连续八年,每个周末,她都在教师学校度过。她说,没有办法呀,要在社会上立足呀,不奋斗怎么办呢,家里也帮不上什么忙。对于一些人,唾手可得的东西,对于另一些人,却需要付出很多。

精彩短评 (总计10条)

  •     描写入骨三分,但如死水,什么人能几年十几年一尘不变呢。后三分之一很抓人,高潮迭起。这本书当年的标价居然只有一块三毛钱,还有插图,,
  •     太戏剧化了。
  •     这本书,这本书是我少年时候最珍视的一本翻译小说,翻译一流,可以说字字珠玑,我都可以成段成段背出来。虽然从文学史的价值来看,都德也许不是最值得推崇的。
  •     男人的欲望 女人的宿命
  •     男人围绕着放荡的女人,如果动情,那就是悲剧的开始。。
  •     当男人的放荡习以为常的时候 只有用女人的放荡淫乱来显示社会的堕落
  •     冲着高燕绘的封面及插图买的书,意外发现都德文笔之优美,描绘出一幅幅生动的巴黎社会风俗画,同时塑造了史上最贱最烂、内心最丑陋的女主人翁。果然是好人命不长、祸害留千年!
  •     过于简单的人物性质,情节顺延也毫无特色,过于黑白分明的描述,使之趣味全无
  •     西多妮,虚荣又狡猾,放荡又美丽
  •     哎呀 這是寫《最後一課》的都德嗎 好學生會抽煙的感覺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