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新旧梦录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
出版日期:2000年10月
ISBN:9787108012913
作者:朱维铮,龙应台
页数:260页

作者简介

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划时代的大事件,可是中国历史是怎样走到维新之路的,本书中探讨的是清帝国的“自改革”从梦想到幻灭的百年历程。所谓“自改革”是龚自珍在鸦片战争前四分之一世纪提出的概念,意即清帝国只有实行由上而下的自我改革才能继续生存。“自改革”幻灭了,百日维新失败了,从戊戌至今,历史又走过了一百年,当年的种种难题,吏治腐败、机构臃肿、特权猖獗、法治不立、教育陈旧、八股误国,尤其是君权不受制约、决策黑箱运作,言论毫无自由等等仍然困扰着今天的改革者。读戊戌和戊戌前的历史,想想今天。


 维新旧梦录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看完后乱弹,多日前旧帖 小的时候读书,历史课本里从来都是笼统的告诉你这个人是好是坏,我们也就不加判断的认为他就是书里说的那个样子。中国人向来不会“不以成败论英雄”,而最初的历史启蒙也就因了这个成败观让我们把所有经过历史风云的人看的既扁又平,胜者为王的就一定是好人,落草为寇的就一定是坏人。先看一段自己以前写的随笔:过去的几千年,我似乎特别喜欢清末民初和开元盛世的盛唐两个世界。前者动乱不堪风起云涌龙虫混斗,后者笙歌燕舞安定繁华和乐美好,生在前者我肯定是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而生于后者,我必然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乱世雄寇和盛世隐士在我看来是两种做人的最美好境界。要么是抛头颅洒热血的耗竭心力,要么就欣欣然飘飘忽的心宽体胖。想想看,戊戌变法的百日维新和现在不过百年的距离,尚不算太久,可是就已教日月换了新天。我有时候会很杞人忧天的觉得这个世界的发展速度快的过了头,超了那个度,肯定有不好的事情发生,造成身处其中的我们痛苦系数加重不说,有的时候物质享受的程度越高,可是带来的快乐感觉却不多。我想我骨子里头很有种游侠情结,甚至非常喜欢壮士战行前立誓马革裹尸还的豪迈。但是我是女性,说这样的话会让男人觉得太过雄性,不够温柔,然而我喜欢一切让热血沸腾的感觉,体内的小黑子需要时时刻刻的刺激和点燃。很向往辛亥革命时候,志士仁人的激情和因社会处于急速变革期的那种不限制。总是说我们这个时代,怎么怎么有机会展示自己,我倒真的觉得只能是一个时代造就一种人,我绝对认为辛亥革命那个时候的展露头角的人们比现在这些所谓全民选秀选出来的杂七杂八要上档次的多。看看那段时间的报纸,种类多,而且自由打笔战,想到那个场景会很激动和兴奋。周国平的顿悟里说到一个人或一个民族,精神上发生危机,恰好表明他们有执拗的追求,有自我反省的勇气,可怕的不是危机,是麻木。那能代表我们民族的执拗追求的精神,用这段时间来解注就很精辟。国门敞开,一切新鲜的东西涌来,而骨子里,中国传统的东西又很根深蒂固,这两种思潮互相冲撞,任何能体会到的人都会迸发出斗争的情绪。我们可以以后人的角度去评价前人的对或错,我却始终觉得对是对的人的运气,历史的发展不是直线的,应该是星点罗布,没有规律,不知道起点,更无所谓终点,甚至迷信点,就是说冥冥中注定了很多。我是觉得每一个更新换代的时期,是最能够体现这种冥冥中注定的感觉,因为真的往往是差之毫厘而失之千里,整个轨迹就变了,我觉得经济全球化,文化全球化,思想全球化是终极发展,而后,在没有差别的新的世界生活,又产生了分歧,如同远古人因为私有制而分化了部落,这样,历史又重现起来。不管怎么说,每个时代都有不合适的人,或超前或落后,而只有识时务者才为俊杰,关键看你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想自己爽,识时务是肯定满足不了的,因为它就意味着要随波逐流,跟着趋势走,而做个拥有自我的人基本是不可能,人这一辈子,注定要在规范和操守的控制下过到终老。上面的文字虽然和书没有关系,有些话说的还很荒唐,不过却是我为这一段动荡不安的时代所感而发。书编的简单不罗嗦,除去两位主编的文章各一篇,便是那个时代政界文化界名流的文笔,有曾国藩、有龚自珍、有林则徐更有康有为、梁启超和章太炎等等。都是文言文,我也看不全懂,但是殷殷之情随处可触。不做文抄公了,文言文早就没人读了,只是想起《最好的时光》里,那首诗:“明知此是伤心地,亦到维舟首重回。十七年中多少事,春帆楼下晚涛哀”。

精彩短评 (总计28条)

  •     朱老板太牛了
  •     百年之前的疑问在当下仍旧是疑问,执牛耳者你来我往,民族自省和法治国家却鲜有进展,中国社会这个不断变化的新瓶子装的还是君臣父子的旧酒
  •     本身好。龙的出现太装比了。
  •     “像手捧着的透明的细瓷吧,一不小心就要破碎,一旦哗啦碎在地上,我们又得从头来起,匍匐在地,由掘泥开始”
  •     居然@全都是风_Zaoldyeck 跟我一样,十年前了吧,被启蒙到了近代史。。。
  •     老朱的倔劲和毒眼使他往往能看到新东西。
  •     题外话比题内话更好,听朱维铮的课更有这种感觉。
    历史其实是不断重现的,而我们往往并不能从历史中学习到什么,直到我们重复它。
    我常常想,或许一厢情愿地认为我们生活在一个最好的时代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虚假乐观心态,但这种心态对于庸庸碌碌的我们来说却又是不得不的,且是必须的。除非我们有彻底失败的勇气。
  •     自改革,艰难而漫长..清廷改了近百年,各方人士呼吁了近百年,最后还是以百日维新的失败和清朝退位而告终。
  •     听历史人物自己说话。
  •     春帆楼下晚涛哀
  •     无知的我现在才惊觉这段历史好有趣阿。。。两位编者的组合也好有趣阿,原来访学还能有这种结晶的。。。
  •     可惜买不到了。
  •     历史学家写的那篇导论不错
  •       看完后乱弹,多日前旧帖
       小的时候读书,历史课本里从来都是笼统的告诉你这个人是好是坏,我们也就不加判断的认为他就是书里说的那个样子。中国人向来不会“不以成败论英雄”,而最初的历史启蒙也就因了这个成败观让我们把所有经过历史风云的人看的既扁又平,胜者为王的就一定是好人,落草为寇的就一定是坏人。
       先看一段自己以前写的随笔:
       过去的几千年,我似乎特别喜欢清末民初和开元盛世的盛唐两个世界。前者动乱不堪风起云涌龙虫混斗,后者笙歌燕舞安定繁华和乐美好,生在前者我肯定是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而生于后者,我必然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乱世雄寇和盛世隐士在我看来是两种做人的最美好境界。要么是抛头颅洒热血的耗竭心力,要么就欣欣然飘飘忽的心宽体胖。
       想想看,戊戌变法的百日维新和现在不过百年的距离,尚不算太久,可是就已教日月换了新天。我有时候会很杞人忧天的觉得这个世界的发展速度快的过了头,超了那个度,肯定有不好的事情发生,造成身处其中的我们痛苦系数加重不说,有的时候物质享受的程度越高,可是带来的快乐感觉却不多。
       我想我骨子里头很有种游侠情结,甚至非常喜欢壮士战行前立誓马革裹尸还的豪迈。但是我是女性,说这样的话会让男人觉得太过雄性,不够温柔,然而我喜欢一切让热血沸腾的感觉,体内的小黑子需要时时刻刻的刺激和点燃。
       很向往辛亥革命时候,志士仁人的激情和因社会处于急速变革期的那种不限制。总是说我们这个时代,怎么怎么有机会展示自己,我倒真的觉得只能是一个时代造就一种人,我绝对认为辛亥革命那个时候的展露头角的人们比现在这些所谓全民选秀选出来的杂七杂八要上档次的多。看看那段时间的报纸,种类多,而且自由打笔战,想到那个场景会很激动和兴奋。周国平的顿悟里说到一个人或一个民族,精神上发生危机,恰好表明他们有执拗的追求,有自我反省的勇气,可怕的不是危机,是麻木。那能代表我们民族的执拗追求的精神,用这段时间来解注就很精辟。国门敞开,一切新鲜的东西涌来,而骨子里,中国传统的东西又很根深蒂固,这两种思潮互相冲撞,任何能体会到的人都会迸发出斗争的情绪。我们可以以后人的角度去评价前人的对或错,我却始终觉得对是对的人的运气,历史的发展不是直线的,应该是星点罗布,没有规律,不知道起点,更无所谓终点,甚至迷信点,就是说冥冥中注定了很多。我是觉得每一个更新换代的时期,是最能够体现这种冥冥中注定的感觉,因为真的往往是差之毫厘而失之千里,整个轨迹就变了,我觉得经济全球化,文化全球化,思想全球化是终极发展,而后,在没有差别的新的世界生活,又产生了分歧,如同远古人因为私有制而分化了部落,这样,历史又重现起来。
       不管怎么说,每个时代都有不合适的人,或超前或落后,而只有识时务者才为俊杰,关键看你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想自己爽,识时务是肯定满足不了的,因为它就意味着要随波逐流,跟着趋势走,而做个拥有自我的人基本是不可能,人这一辈子,注定要在规范和操守的控制下过到终老。
      
       上面的文字虽然和书没有关系,有些话说的还很荒唐,不过却是我为这一段动荡不安的时代所感而发。书编的简单不罗嗦,除去两位主编的文章各一篇,便是那个时代政界文化界名流的文笔,有曾国藩、有龚自珍、有林则徐更有康有为、梁启超和章太炎等等。都是文言文,我也看不全懂,但是殷殷之情随处可触。不做文抄公了,文言文早就没人读了,只是想起《最好的时光》里,那首诗:“明知此是伤心地,亦到维舟首重回。十七年中多少事,春帆楼下晚涛哀”。
  •     龙应台和朱教授的序言值得一读,受益匪浅。尤其是朱教授的序言越读越能品出深度
  •     改易更革,唏嘘不已。历史本就是个多面体,后来人不过只是各取所需罢了。“低调、迂回、欲言又止”或许才应该是史记之常态吧。恩,所有人都不会讲故事。唯一有的故事,就是故事本身。而故事的本源恰是没有故事的历史。
  •     龙和朱的序及导读很值得看一下。
  •     我只看了序和导读。非常精彩!
  •     大学第一本
  •     近代史文稿,你会发现很多人不像自己间接接触的那样。龙和朱先生写在前面的文字很好,只是龙的有删节。
  •     朱维铮的导读。
  •     两篇序言不错
  •     朱维铮本身的导读就写得很好.读来极受震动.
  •     龙应台只在开篇作了一篇文章 收录了鸦片战争前后中国士大夫的文章奏折 需要较高的文言功底才能顺利阅读 囧
  •     一本小书
  •     突然想起来这该算我的近代史启蒙读物了吧……
  •     绝对的好书一本.在我看来此书象是关于那个时代的一部"记录片":两位编者让历史自己说话,一篇篇言真意切的出自时人之手的文章不知不觉就把我带到了那个我一直想去却又去不了那个多灾多难的时间段
  •     亦到维舟首重回 原来我的名字在这里面!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