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过哭过,方知幸福滋味

ISBN:9787550279322
作者:(日)卫藤信之

内容概要

* 日本大神级心理咨询师
* 日本人气最高的企业心理顾问之一
* 日本心灵健康协会会长
卫藤信之是日本著名的心理讲师,他擅长将心理学理论应用于生活实践,演讲方式轻松活泼、极具舞台魅力,因而深获好评。其在日本各地举办心理学课程,年年爆满,不少学生毕业后活跃于商业心理咨询领域。主要著作有《痛过哭过,方知幸福滋味》《心时代的黎明》《打开幸福的抽屉》等。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幸福很小,但刚刚好
002 没有谁的人生很容易
006 不足是幸福的种子
010 享受失败的权利
014 从“极点”到“第二次呼吸”
020 麻烦中的幸福
025 每一段幸福都会有泪
030 被遗忘的小幸福
035 万事皆有意义
039 一场没有终点的旅行
043 安心才是真幸福
第二章 不念过去,不畏将来
050 当下的幸福
054 “当下”是上帝的礼物
058 到不了的明天
062 不可替代的当初
066 每件东西都有故事
071 唯有走过,才会懂得
075 幸福的千万种方式
079 成功和幸福之间
083 甘于平凡即是不凡
087 幸福从来不是完美
第三章 你的幸福,缺的只是一个方法
094 微笑就有好事发生
097 创造最好的自己
103 与世界温柔相待
107 成全自己也成全别人
110 换个角度寻找幸福
116 用心与感动相逢
120 付出的爱终有回报
124 用心付出,不求回报
128 爱是拥有,而非占有
133 当你开始爱自己
139 接受不完美的自己
第四章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命故事
146 编织属于自己的故事
150 用无限的生命,说无尽的故事
154 一切都有自己的使命
158 生命是从小到老的过程
164 死是顺应自然的选择
167 万物终有落幕
172 生命最好的馈赠
176 善用借来的生命

作者简介

幸福,要自己给;别人给的,不是永远。凝视内心,每天都是爱自己的练习。本书的作者是心理咨询师,他的工作就是每天听別人抱怨、求助,而这些来咨询的人所不知道的是,眼前这个听故事的人,其实有更多悲惨的遭遇。作者自小父母离异,童年时继母自杀,刚出生儿子罹患癌症……然而,他却说:“我很幸福。”
作者通过自身经历和现实案例,告诉我们:很多时候,你不幸福,不是因为拥有太少,而是因为想要太多。


 痛过哭过,方知幸福滋味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如果问:幸福是什么?相信答案将会五花八门。亲情、爱情、金钱、地位、工作上的成就感等等,每一项都是人生幸福的必要因素,只不过重要性因人而异。而现实生活中,有太多人其实并不 幸福。有人为生计奔波,有人为爱情和婚姻费神,还有人为孩子劳心,日常生活中的每一项挫折都可能积累成不幸感。听到身边太多人抱怨生活,也因为自己最近状态不佳,读到卫藤信之的《痛过哭过,方知幸福滋味》时,就感触颇多,忍不住谈一谈幸福。作者卫藤信之是日本著名的心理咨询师,也是日本心灵健康协会的会长。他经常给日本企业员工和普通民众做心理学演讲,演讲中喜欢用一个个小故事引申出自己对于生命、幸福、苦难以及生死等问题的理解。这些小故事在书中也有体现,除了真实的咨询案例,书里还提到了他自己的人生经历。你很难相信,他的一生那么曲折:少年时父母离异,深爱的继母又自杀,和父亲关系一直不好,自己的大儿子一岁时又曾患癌症。生活对于他,似乎是一个低谷接着一个低谷,不禁让人怀疑,他怎么可能出书讲述幸福?然而,读过全书,你就会真切地感受到他对于生活的热爱。在儿子罹患癌症又痊愈后,他说道,在一家人其乐融融吃早餐时,他经常会暂时抽离自己,认真地审视和体味着那一时刻的小家庭。他的幸福自然而然地洋溢在文中,这就是对读者最大的说服力了。读这本书,就像是在听作者讲故事。卫藤信之自诩为讲故事的人,他也将此当做自己的人生使命。我认为,这本书的可贵之处也在于,点明了故事对于个体生命和整个世界的意义。一个好故事,不光能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还能让听者在或感动或激愤之余,联想起自己的人生。“听过许多道理,可依旧过不好这一生。”但也许一个小故事就能让人打开心门,顿悟人生。故事对于个人的意义,是提供了一种想象和行动的可能性。而人类的所有故事联结在一起,就是一条承载着经验智慧的心灵纽带,由讲故事的人牵引着,联系着前人和后世。读完全书,我印象最深刻的有两个故事,分别谈到与自己和与他人的关系。《幸福的千万种方式》一文中提到他的一位编辑朋友,每到周末,就关闭手机,或出去逛书店、品美食、与三五好友相聚,或在家安静地看书、睡觉、写文章、陪父母散步。面对别人对其生活方式的质疑,她能勇敢地说,她的理想就是这样悠闲的生活,不想到了老年才如愿以偿。如此“不上进”的生活,不知有谁敢这样过?读完掩卷沉思,我们的社会对年轻人的要求总是“要上进”“有出息”“当大官,发大财”,似乎每个人都必须很努力地赚钱,才能拥有幸福生活。其实不然,正如文中所说,幸福从来没有固定的模式,它有一千万种方式,只要你觉得适合自己,你就去追求那样的生活。即便在别人眼中,你的生活如何“不对”,对你而言,那就是你最正确的生活。第二个故事则是一部电影,谈到了人与人之间的适当距离。电影中丈夫喝醉酒回家,给妻子带了一块蛋糕。但不巧,妻子身体不舒服,就委婉地说她明天再吃。一句简单的回答却让丈夫暴怒,他抱怨妻子不懂得爱,她应该把蛋糕吃掉,因为这是他的心意。如此无理的要求却被丈夫视作理所当然,就是因为他不懂得,妻子也是独立的个体,不会完全按他的意愿行事,这就属于心理学上所说的“分离感不健全”人群。反观我们自己的生活,这样的人似乎不少:不按他想的做就发脾气的主管;把妻子当佣人使唤的丈夫;总是逼迫孩子上各种辅导班的家长们……分离感不健全的人对别人太过苛求,一旦付出得不到回报,就会产生愤怒。如果我们能够意识到这一点,并尝试说服自己,别人和我们都是相对独立的个体,尊重别人的意志,让别人舒服的同时,自己也会感到幸福。人是一种社会动物,而社会本质上就是关系的集合。人的活动分为向内的与自己的关系和向外的与他人的关系,要想获得幸福,就必须达到内外平衡。这个过程不易,因为问题颇多。作为心理咨询师,卫藤信之认为人们在处理内外关系时,对幸福有了太多的误解。他在工作的过程中,接触了很多不幸的故事,深知不幸已经几乎成了一种时代病。物质生活越来越好,精神生活却不尽如人意,其主要原因是:人们习惯把“幸福”诠释为“金钱和物质的丰富”,简单化了幸福,也简单化了人生。接受不了挫折、缺乏忍耐力;生活中怕麻烦、心灵变得麻木;永远期待明天更美好,却不懂珍惜当下;目标太功利化,只关注结果,不在意过程……所有这些,都会变成负面情绪蒙蔽心灵,进而缺少发现感动,发现幸福的能力。除了如何改变自我,珍惜生活中琐碎的小幸福,整本书还在最后一章谈到了生死问题。死亡是人生不可避免的结局,如何看待死亡也就成了人生哲学之一。可日本、中国似乎都很忌讳死亡,因此“在医院咽下最后一口气的人越来越多,没参加过爷爷奶奶葬礼的孩子也渐渐增加,不供奉逝去亲人灵位的家庭更是不计其数。”我们尝试让不吉利的死亡远离生活,却可曾想过死亡也可能是亲切的?作者在书中提到,印第安部落流传着这样一个说法:“人哭着来到这个世界,周围的人笑着迎接生命。人笑着离开这个世界,周围的人却因痛苦而嚎啕大哭。”在印第安人看来,唯有死亡才能诠释灿烂的生命。死亡不是结束,而是重新回归原来的世界。他还用科学上的“熵定律”解释生死。按照宇宙定律,世间万物从“生”到“死”,从有序到无序,才是符合宇宙规律的现象,因此,不必为死亡悲伤,最重要的是在有生时不辜负自己,不辜负这来之不易的生命。读完全书,身心如有清泉流过。从自我接受到与他人的相处,从家庭教育到婚姻之道,从外在的成功到内在的心灵,从有生时的感恩到离世时的坦然……人生本来就是一本复杂的书,幸福也不能一蹴而就。正如卫藤信之在后记里所说,“从现在开始,凝视自己的内心,减少对物质的依赖,练习爱生活、爱自己、爱每一个平凡的瞬间,并从中感受幸福。”要相信,只要我们愿意,幸福就在身边。
  •     很难形容,做出第一本书的感觉。初见文稿,是上班的第一天。主管把她改了几节的文稿发给我,告诉我,这是你接下来的工作。稿子已经建好了目录,我需要做的就是把句子好好组织一下,把充斥其中的翻译腔改成正常的汉语,同时要注意错别字。听完要求,我就老老实实地看起稿子。这篇稿子就像当时的我,懵懵懂懂,不太明白应该怎样才符合别人的要求。所以,最初每改一篇,就要上交一次,听取意见。从“但是”“可是”“然而”的细微区别,到“句式杂糅”“主语一致”等常见的病句错误,我就像是重新上了一次语文课,本来小骄傲的文青情怀也备受打击。就这样,一点点学习,一点点进步,从天天挨说,到后来偶尔挨说,我也慢慢体会到编辑对于书应该负什么样的责任。这本书从校改文章,到排版,做封面,出片晒蓝纸,再到下印厂和最后的宣传,几乎穿插了我整个实习期。辛苦的时候有很多:改稿的时候,文字功力受到质疑,一度不会说人话。经过一次次的改动,才渐渐找到自己的风格,开始按自己的步调前进;第一次排版的时候,不懂目录、篇章页和每一篇文章应该怎样设计才有美感,还特意跑到三联书店,翻看学习别人家的书,用手机拍下各种优美的排版作品。当时的中央美术馆正有鲁迅作品展,参观后就被鲁迅亲自设计的字体和封面美哭了。为了加图,我往排版老师的小黑屋跑了无数次,加图,换图,来回折腾;封面也是做了好几版才最终敲定;等到书稿基本成型,还要来回检查错别字……摆在桌上的任何一本精美的书,都少不了编辑、排版、美编等背后人物在其中倾注的心血。惊心动魄的时候也有:到晒蓝纸才发现,页眉页脚出现了问题;封面都已经确定了,又被老总否定,又肯定,各种修改……经历了一番下来,才明白,做书真的是一项手艺活。它需要你细致,需要你耐心,需要你有专业能力,还需要你有审美。这个过程,挫折很多,但也学到很多,比如说人生第一次知道什么叫“单字成行”,页边距到底有什么意义,一本书的宣传是怎么做的……做完一本书后,觉得自己也成长了不少。以前,大学四年,没认真做过一次实习,只是零星地做过兼职。知道交际能力不足,在朋友堆里,也没觉得是特别大的缺憾。直到,大学答辩早早结束,也确定考上了研究生,我就义无反顾地奔来北京,开始尝试人生最初的梦想。第一次在办公室实习,第一次和YZ合租生活后,我才似乎第一次认识到了社会,见识到了未来大致的模样。我有点玻璃心,也害怕犯错误,碰到一个心直口快的上司,好处就是一针见血指出错误,快速学习,快速进步,坏处就是感觉不停地受伤害。累的时候,怕的时候,曾一度想过,要不要放弃,回家过舒适的生活。百般挣扎之后,最终说服自己,你现在克服不了的东西,总有一天还会来挑战你。所以,我选择坚持了下来,也才能见证到一本书是如何诞生的,并把这本书介绍给读者们。所以,到最后,这几个月不仅仅是做了一本书,更是让我脚踏实地开始规划自己的未来,像是重新发现了一个新的世界。熟悉了做书的一整套流程,熟悉了周围的同事和朋友们之后,才觉得如果我继续这项工作,说不定也是挺好的生活。我想,最幸运的是,尝试了梦想,而梦想并没有被现实打败。这几个月,就如同这本书的宣传语一样,“痛过哭过幸福过,仍对生活一往情深。”编辑佩2016.7.28

精彩短评 (总计1条)

  •     挺平实的,很流畅。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