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书评

出版日期:2015-1-1
ISBN:9787532763676
作者:[俄] 陀思妥耶夫斯基
页数:704页

《少年》中的思想

伟大思想不在于想得复杂,而在于想得简单。对比作者其它的长篇小说,“思想”从未占据过这么重要的位置。在《少年》里,思想放佛从幕后走到台前,直接对读者说话了,正是因为这样,思想的存在在这部小说里才显得那么自然,不像别的作品那样,里面的一个个人物放佛都是些载体——想想《罪与罚》里的地主斯维德里加伊洛夫、《白痴》里的小官吏列别杰夫和少年伊波利特、《群魔》里的基里洛夫和《卡拉马左夫兄弟》里的伊万。《少年》的主人公阿尔卡其一登场就宣布自己有一个思想,这立即就使我们感到释然了:陀思妥耶夫斯基除了描绘“人内心的全部深度”外,不还是一个尼采意义上的大思想家吗。我们发现,《少年》里的故事情节和思想贴合得不像别的小说那么好,至少《群魔》和《卡拉马左夫兄弟》都是严格意义上政治肃剧,《白痴》里的人物关系所具有的隐喻架构也非常明显。但《少年》却不是这样,原因正是它把思想挪到了前台位置,因此不可能再充分使用情节的象征层面,这产生了双重效果:一是解放了思想,我们会看到,《少年》以独一无二的彻底性和清晰性透露了陀思妥耶夫斯基深藏心底的根本“思想”,二是解放了情节,由于故事不再担负着成为政治或思想载体的作用,就能更彻底地揭开一个和爱情有关的大道理。这个道理甚至比思想还重要。就从思想开始说起。维尔西洛夫既是阿尔卡其的生父,也是他的精神导师。阿尔卡其是个与众不同的孩子,当他只身一人来到彼得堡时,心里怀揣着一个“思想”,那就是成为一个有着至高权力的人,他对权力的渴望,最终没有落脚于权力本身的效果方面,哪怕是某些野心家所追求的“灵魂立法”,他真正且最终的目的,是在孤独中得到幸福。用阿尔卡其自己的话说,是对力量的孤立的和冷静的意识,即真正的自由。真正的孤独只能靠着权力来实现,而且不是一般的权力,甚至不是罗特希尔德那样的权力。我们理应注意到阿尔卡其借以表述其思想所使用的人名与后面马卡尔老人讲的故事之间的联系。在这里我预先提请注意,小说在公众层面所传达的道德的或人生的教训——一个词,显白教诲——不是分析的对象。马卡尔老人的故事里,大商人马克辛·伊万诺维奇俨然是城里的僭主,权力大到近乎为所欲为的地步,他找人作了幅巨画:一个抱着刺猬即将跳进河里自杀的漂亮男孩,在那一瞬间抬头望着天空,从天上发出一束光,似乎在迎接这个按基督教的教规是有罪的男孩。我们再想想《父与子 黄金时代》里维尔西洛夫对于克洛德·洛兰那幅画的解读,不,不是解读,而是用言辞作出了一副更伟大深刻的画,这是对于“贵族的苦闷”最深层原因的描绘。把这三个情节场景联系起来,才会明白什么是真正的权力,以及成为罗特希尔德所要办到的事情。从消极方面说,首先是孤独:要是一个人对自己周围的一切人感到发自心底的厌恶,这种厌恶甚至达到了这种地步,即丝毫不妨碍他客观地意识到那些人身上的优点和可爱之处,而且怀着真挚感情承认这一点,但仍旧无法抵消厌恶,反倒会加强它;在这种情况下唯一合乎逻辑的办法,就是按照自己的意志同所有那些人相隔绝,同社会相隔绝,用阿尔卡其说的说法是“断绝关系”,为实施这一隔绝不惜动用最高和最强的力量。至于它的的积极方面,即获得幸福的涵义,这只有在维尔西洛夫的自白中才能见到。“我从十二岁起,也就是几乎从我有了正确意识起,就不喜欢人了。不是不喜欢,而是不知怎的我总觉得他们都难以共处。当我心地还纯洁的时候,我自己有时感到十分悲伤,甚至对亲人们也都怎么也不能倾吐心里的一切······”(页103)对“亲人”的厌恶贯穿全书始终,而且从情节层面渗透到思想层面。阿尔卡其对母亲的那种难以言状的腻烦同自己的老爹如出一辙,然而“亲人”不光是指血亲,它还包括朋友和同志,甚至是情人:维尔西洛夫对卡捷琳娜·尼古拉耶夫娜的充满苦涩的感情。在《爱的苦行者》这一章里他把这种厌恶提升到了思想高度:“爱自己亲近的人而不鄙视他——这是不可能的。依我看,上帝所创造的有血有肉的人是不可能爱自己亲近的人的。这些话一开头就存在着某种错误,‘爱人类’必须理解为只爱你在自己心里所创造的那个人类(换句话说,就是你创造的是你自己,而爱的也是你自己)。”(页262)我故意略去了一句引文。维尔西洛夫实际的意思是,他或像他那样的人就是上帝,他们只能爱自己所塑造的人类,他们进行塑造时是以自己的更完满高贵的性格和品质为蓝本,再结合人类所特有的天性及其局限,把人类塑造或教化得在某种意义上与自己相似,这才使事情变得可以忍受!所谓可以忍受,就是爱人类,成为“人类之友”。只不过这是一种抽象的爱,是当诸神从高山俯瞰下面的大地,看着那些像虫子一样的人在自己中间建立起法律和正义,盖起高大的神殿,里面供奉着祭神的牺牲时所产生的感情。由于人性获得其内在性和深度,并在尺规的约束下呈现出有秩序的性格是源自神族的馈赠,那么这种对人类的爱当然不会是普罗米修斯式的,而是宙斯式的了。上帝从他的造物身上看到的,是自己的影子。在这个思想的光下去理解马卡尔老人对无神论者的谴责,就大体能明白他究竟指的是什么样的人了。马卡尔·伊万诺维奇也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化身,这个形象与维尔西洛夫之间的关系,倒很符合“双重人格”的说法。维尔西洛夫的两面性——人性和神性——并没有得到均等的呈现,他爱阿尔卡其的母亲和卡捷琳娜的样子与方式,读者已经很清楚了,可是他不与人类打交道时的样子——这样说也许不准确,应该是不必考虑到对方在思想深度、感情的细腻和复杂程度与意志力量这些方面与自己存在巨大差距的情况下,如自己实际所是地展露性格,尤其是那种散发着自然与生命的最纯朴魅力的孩子般的特质,没有也无法得到展现。这就是马卡尔老人在本书里最重要的意义。请注意,马卡尔老人是个“流浪者”,过着朝圣生活,决不可把他和佐西马长老相混淆。他出场时给我们留下的第一印象,就是那昙花一现的微笑所包含的发自纯洁心灵的欢乐。回到思想上来。我们的判断并不否认马卡尔·伊万诺维奇这个形象最显而易见所代表的类型,就连维尔西洛夫都说他首先不是农奴,而是家仆,后者对自己主人的私生活和精神生活有着强烈兴趣,这种说法当然带有嘲讽意味,但也解释了为何这位老人的言辞能在普通人心中引起巨大反响。但他影响不了现代知识阶层,这与其是因为他的看法不够精巧,不如说是因为他在人格上不够伪善病态。现代知识分子和受到各种政治学说蛊惑的热血青年根本没资格做无神论者,他们在马卡尔老人眼里,是追名逐利的世俗之徒,与中世纪的腐化堕落的教士没有任何区别。这里有一个千古奥秘:真正的无神论者并不是思想上坚持无神论,而是在行为上贯彻到底的虚无主义:“自有世界以来,有些人就教诲人,但是他们教人学会了什么好东西,能使世界成为最美好的、快乐的、充满各种乐趣的居住之所?·····有这样一些人,他们是真正的无神论者,只是他们比这些人要可怕得多,因为他们口头上常带着上帝的名字。我听到过不只一次,可我压根儿没有见过他们。朋友,这样一些人是有的,我认为他们一定有的。”(页460)马卡尔·伊万诺维奇没见过真正的无神论者的原因,是这样的人实在太稀少了,他们堪称人类的精华,有着庸众(例如现代知识分子)永远无法企及的智识与性格天赋,却由于某种原因走向了堕落,这是马基雅维利所描绘的那种高度的堕落,其确切含义是:知道有神和至善至美的存在,也有知道历史进程中隐藏着神秘天意,但由于某些极其复杂的原因——或是被达到病态程度的野心和权力欲所俘虏,或是发自内心里对尼采笔下的那些“高贵者”的疯狂嫉恨,或是在性格的最深处分有他给自己所统治的人民造出的偶像身上所带有的畸形——最终导致他把全部热情与精力投入到此世的功业,甚至不惜把一个临时方案变得永恒化。这个临时方案的模式就存在于特定偶像身上:只有这个理想的人,这种对人性全部要素的排列方式才能确保无神论者的永恒权力!因为他们手里掌握着偶像和制作偶像的全部技艺,他们一旦走向邪恶和堕落,甚至能流放诸神。以往的人,迄今为止的人就生活在这个偶像的阴影中——尼采所憎恨的自罗马帝国灭亡以后西方历史的总体走向以及一切祭司化的民族全都笼罩在阴影里。那么,这个偶像的根本原则(或教义)是什么呢?不是同情弱者甚或人人平等之类的肤浅东西,而是那种能在最深层次上削弱人的力量、阉割人的原初天性的法则——永远不要相信自己的欲望中包含着通向强大、美和卓越的潜能,而应当敌视它。这个法则在性情上导致了两个最重要的后果,并且在无神论者——他们的真正名字是“宗教大法官”么,抑或是禁欲主义的大祭司——身上发展得最为充分:渗透到骨子里的伪善和目光的矮化。这些祭司对权力、荣耀和性的欲望比任何人都强烈,却能修炼到连自己都真诚地以为自己从未沾上半点欲望,如果他据有权力、高位和控制民众思想的器具,那是因为责任的缘故,他带着悲悯和感伤之情谈到责任问题,仿佛自己是柏拉图所说的那些被迫统治的哲人。但比起责任,他更愿意探究平和性情这个论题,没有人比他更超脱于烦恼和欲望带来的痛苦,他的全部哲学都围绕着平心静气这个词,他教化别人远离激情,自己也时常(注意是时常)诚实地这般修炼,于是日久天长,他的脸色变得苍白而和睦,嘴角带着善意和智慧的微笑。只有极敏锐的目光才能从这张脸上察觉出病态的痕迹,那是眼睛——没有任何灵魂的特质不在眼睛里留下印记——他眼中闪出控制欲望的强烈光芒,那是燃烧着的野心发出的火光。民众疯狂地崇拜他,敬仰他的智慧,那是因为他教化下的民众,诚如尼采所说,虽然无能于摆脱疾病,却至少在幻想中——进天堂也好、得道也好、良心谴责也罢——找到了一个满足点。民众眼中的幸福,归根到底是痛苦的停止,欲望会带来痛苦,而欲望的满足就是痛苦的瘙痒的停止。这些祭司敌视并恐惧启蒙给人类带来的精神方面的提升,因为他们统治的磐石就建立在人的疾病和孱弱上面,人类愈是强大、愈是走向并意愿自身的完满,祭司的权柄就愈是岌岌可危。欲望的精神化拓展了性格的深度,也带来了更复杂的快乐,终有一天,人类将会意识到至高幸福不在于摆脱欲求,而在于提升欲求所导向的自我潜能的彻底释放。真正的平和不是靠把生命活动的强度维持在最低水平上带来的舒适,而是发挥生命力量与意志的过程中所施展与保持的驾驭力——静谧诞生于最大运动中的和协。那时,以往的人将会灭亡,随着无神论者这位重症病人——他身上的重病反倒是生命力的源泉——的去世一道灭亡。和施特劳斯这位犹太人—无神论者所断言的不同,马基雅维利只是预言并利用了这类“思想-情感的僭主”,他本人却不是。“老人在任何时候都应该知道,应该在头脑清醒的时候怡然自得地、壮丽地死去;既然已经活得那么久了,那就在麦穗打成了捆、已经充实了自己的奥秘的时候,咽下最后一口气,快快乐乐地离开人间。”(页437)解释作者的“思想”而丝毫不加进自己的观点是不可能的,因为诚如瓦辛指出的,每一种成形的思想背后都受到一股感情的推动,而世上并不存在两个在性格上完全一样的人。但是,解释的目的原本就不是绝对忠实地还原作者的意思,这毫无必要,因为对于读懂的人而言不需要任何事后的解释就能做到这一点(难道我们和别人每说一句话都需要额外的解释么),而读不懂的人再怎样解释都不可能使他理解,因为困难不在于知道别人是怎么思考和感受的,而在于意识到促使他思考和感受的那个事态与处境。总的来说,维尔西洛夫所处的“事态”与“处境”,任何其他人都不可能有别的什么感受和思考,因此在《父与子 黄金时代》和《天命 醒悟》这两章里阐述的思想感情,是相当自然的且合乎情理的。理解这两章的钥匙在全书中间——《关于贵族阶级》。维尔西洛夫用粗线条勾勒了提出这个思想的土壤:贵族的本质是伟大思想和由此而来的荣誉与义务观念。荣誉观念使贵族成为唯一符合自然的统治阶级,这种统治的实质是用伟大思想所奠立的价值秩序贯通人类的全部等级,从而使他们结合为一个道德与政治含义上的整体。“但是奴隶,也就是一切不属于这个阶级的人忍受着。” “忍受”强调了被统治者受到强迫这一点,但这种强迫的含义并不是剥削或压迫,而是道德与宗教教化的暴力性质,心灵苦难。真正的、彻底的被统治者,亦即字面意义上的奴隶甚至不属于“人类”的范畴,因为如果严格来说——也就是不要有任何矫情的成分——一个按天性划分的种族只有在苦难中才能显示出其高尚,尽管这种高尚是连维尔西洛夫这样的先知都不具备的品质,那就只能像二二得四那样得出一个结论,即这个种族的生存条件——使其健康的、有德性的生活的条件,离不开苦难。后来出现了权利平等的学说与运动,奴隶得到了公正的解放,结果先前使人们凝聚成一个整体的那个桥梁崩毁了,对崇高和自由的珍视也消失了。在这种局面下,有必要建造新的桥梁,而新桥梁的雏形是新的统治阶级。历史进程的方向是使自然等级不断取代社会等级,但自然等级的实体化本身又导致社会等级的出现和演化。未来社会立足于一个前所未有的基础上面,那就是人的自然天赋,按照这一原则去谋划的政体将使人的最古老的梦想在大地上实现:“让荣誉上、学术上和忘我精神的任何功绩使我们每个人都有权利跻身于上层人物之列。这样,阶级就自然而然地成为最优秀的人物的一个集体,那就是字面上的真正含义,而不死像从前那样只就特权阶级的含义来说的。阶级只有在这种新的、不如说革新的形式在才能存在下去。”(页267)我其实有些羞于引述这个思想,因为它实在太古老、太常识了。要是一个人读到这段话竟感到异想天开,而不是恍然大悟,并且早已准备好为即将抵达的新时代贡献自己的力量,那他就不是未来的一员。我们时代的最大扭曲和笑话在于,人们不再被真正崇高的理想所打动,反倒把目光矮化——就像前面提到的那样——去没玩没了地为弱者掉眼泪,歌颂那些自我牺牲以拯救弱者的故事。这是强制恐龙把自己的神造成蚂蚁的模样!马卡尔·伊万诺维奇讲的故事恐怕也迎合了这种感情。人们竟察觉不到自己虚伪:在这类故事里,弱者总被刻画成非常美的、讨人喜欢的形象,通常是个可爱的小男孩、小女孩什么的;现实与此相反,接受怜悯的人往往是些衰老、丑陋、虚弱甚至扭曲可憎的人,有谁见过丰盈、圆满和强健者接受怜悯!同样,弱者的美德也被有意夸大,虽然他们的确具有坚韧不拔、吃苦耐劳和温顺善良的品质,但这些品质往往和愚蠢、庸碌、粗俗、迟钝和易受欺骗与腐化这些坏品质掺和到一起,有时就等同于这些坏品质。况且,对弱者最不利的论证恰恰是维尔西洛夫这位“人类之友”提供的,他所热爱的阿尔卡其的母亲,这位俄罗斯“抽象女性”的化身,到头来只有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才那么动人——弱者的完善最终来自于强者的想象和规训。理解一切,难道意味着蔑视一切?现在我们可以转向《黄金时代》了。强者不是弱者的奴隶,他们首先追求自身的最高完善和美,其次才为弱者着想。在《天命》里,维尔西洛夫竭力想让索菲娅·安德烈耶夫娜明白,自己并不像她想象的那么不体面,他要“有步骤地摧毁她心里对我常有的那种畏惧心理,把她本身的价值以及她甚至比我高尚的一切方面详细地解释给她听。”(页586)最妙的地方在于,现代女性恰恰不再具有丝毫“畏惧心理”,但也反倒因此在维尔西洛夫眼中成为怪物了——他可不是女权主义者。俄罗斯女性真正的美,其实就在于这种介于畏惧和明白的含混的中间状态,既意识到自己的卑微,对优越于自己的男性——当然是真正的男子汉——充满敬畏,又意识到自己的价值,随时准备用温柔和奉献去赢得男子的尊重和爱情。但说到底,在鸿沟面前,任何爱都只能是抽象的爱。不过这是就心性上的性别来说的,这世上绝大部分男子其实都是“俄罗斯女性”。建立贵族阶级这一理想的真正意义只在《黄金时代》里予以透露,但在马卡尔老人那两章里有几处细节做了提示。首先,关于那幅画:“那个男孩站在渡口,即站在河边那个地方,一定要画出他的两只小拳头紧贴在胸前,紧贴在两个小乳头上。一定要这样画。你要在他前面,即从彼岸的教堂上展开一片天空,让全体天使都在空中飞奔来迎接他。你能不能恰到好处地描绘出来?”(页486)为什么一定要画出紧贴在胸前的两个小拳头,紧贴在两个小乳头旁边呢?顺便说明一下,男孩当时不是光着上身,而是穿着很体面的衣服。作者对于这类能传达非常美好的意境的细节的关注,和对于勾勒出极丑恶意境的细节的关注是同等上心的。《卡拉马佐夫兄弟·正与反》里伊万给弟弟阿辽沙讲述世间的恶时,曾提到一对夫妇虐待自己的亲生女儿,他们强迫可怜的小女孩吃屎。陀思妥耶夫斯基曾专门给出版社的编辑写信,要求一定不要删掉吃屎这段细节及相关字眼,因为这就是最真实的人世丑恶,不容掩饰。有些读者认为那个篇章部分主要想强调个体苦难无法弥补——的确,那个被将军的猎犬撕成碎片的男孩不大可能在天国里和他妈妈一块抱着将军哭,三个人流下宽恕和欢乐的眼泪!但他们没有意识到伊万更深层的用意:他讲这些令人发指的故事(诸如鞑靼士兵先用枪把婴儿逗乐,再对着脸开枪等等),反倒是要阿辽沙感到释然,然后放弃原先的幻想——所有人在其中都获得人性层面的救赎的天国。这个最终幻想不切实际倒是次要的,反正那个男孩的在天灵魂绝不会干出拥抱和流泪这种狗血剧情;真正的危险,在于追求这样的天国将会把人类引向万劫不复的地狱!想想看,倘若政治术能改塑人性,那么对人性的彻底改塑将要求无限残酷的手段,倘若“一切宗教都是残酷的体系”,那么追求彻底改塑人性的宗教将导致一个恐怖的人间地狱,而且是为着得救。这些感伤的傻子竟读不出伊万真正要告诫阿辽沙的微言!还是回到我们的话题吧。《少年》第三卷似乎特别着力描写对男孩子的情欲。除了“小乳头旁边的小拳头”外,阿尔卡其初次见到马卡尔老人时,曾提到后者的热情:“他有时甚至流露出一种不寻常的爱打量我:他亲热地把手掌按在我的手上,抚摸我的肩膀······” (页438)这让人联想起《斐多》里的苏格拉底进行临终谈话时把手搭在斐多的头上,温柔地抚摸他的秀发这一幕。顺便说一下,根据《阿提卡之夜》里记述的八卦,斐多曾经沦为男妓,后来被苏格拉底托人救出,成为其学生。我们不明白,为什么对男孩子的爱是“不寻常的”?如果寻常的爱指的是一个男人人对一个女人(通常还是处于生育年龄的女人)的爱,那么这种结合将导致后代的诞生和家庭生活。家庭就是最小规模的社会—政治单位,它承担着政治社会对下一代的品格培养的任务,夫妇间的义务及各种礼俗则是在私人生活领域对政治体成员的约塑。现在的问题是,婚姻制度几乎已经沦为虚幻的影子(全书最后一页提到了“偶然凑合的家庭”),几乎不再承担任何政治职能,而且现代的“爱情婚姻”还以此为荣,于是导向一个合乎逻辑的结果,那就是现代婚姻即将衰亡,被一种新的家庭模式取代。但这不是我们的问题!我们的问题是,贵族阶级所需要的对后代的培育——在合宜的年轻人身上生育伟大思想,就像苏格拉底向泰阿泰德传授整个入门原理时所说的——通过什么样的家庭实现?固然,这根本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男童恋问题,苏格拉底绝不会去随便勾搭男孩,就像他自己说的,要是他发现一个男孩是不孕的,就会把他推荐给普罗狄科;马卡尔·伊万诺维奇也不会随便对某个少年产生“不寻常的爱”,他爱阿尔卡其简直再寻常不过了,试问天底下有几个这样至纯至性并且献身思想的少年呢?“愿上帝祝福这个时刻和我们的生活,今后和久远的未来生活!我亲爱的,让咱们来谈谈。我老是离开正题来忘却一切不愉快的事;我想讲一件事,但却牵涉到成千上万个旁的枝节。当心里充实的时候,总是如此······可是让咱们来谈谈;时间已经到来了,我早已爱上你了,孩子······”他靠在自己圈椅的背上,又看了我一眼。“这是多么叫人奇怪啊!这话听起来多么叫人奇怪啊!”我反复地说,沉浸在喜悦之中了。“我在这里经常为你担心。我总是把你想象成年幼的、但意识到自己才干的、孤独的人中间的一个。我也和你一样从来不喜欢同学。对这些人来说这是一种不幸,他们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和幻想,并且对端庄仪表具有极其强烈的、过早的、几乎报复性的——正是‘报复性’的渴望。但是够了,亲爱的:我又把话题扯开了······现在我看到你投到我身上的目光,并且知道是我的儿子在看我;可是昨天我甚至还不能相信,我有一天会像今天那样和我的孩子坐在一起谈话。”(页571)这一切确实令人难以相信是真的:在书里,在阅读与写作中,使自己最强烈、最美好的感情穿越时间的海洋,直抵未来的某个年轻读者那里,与他的心灵发生对话,倾听他提出问题并给予回答,尤其是,看着他充满热切和爱慕的望着自己的眼睛······这短短的一瞬间使其他东西都变得可以忍受了,“贵族的苦闷”起码还有最私密的快乐。父亲“维尔西洛夫”用简短的言辞勾勒了一幅画卷:黄金时代的景象。其基本的情感基调绝不是基督教式的,而是洋溢着生命力量与欢乐的异教。倘若没有这个最终理想,那么整个人世和历史都变得毫无意义,而最苦闷的时期恰恰是最接近这个理想实现的那个世界黑暗时代,剧变的前夜······赫西俄德曾描述过五个人类种族和时代,从黄金到白银、青铜、英雄、黑铁的下降,只有黄金种族是由克罗诺斯创造的,而后四个种族的诞生和湮灭都出自宙斯的意志。这的确是一个下降的序列,但投射到纵向的时间上,却是历史的上升过程的一个轮回的模型。那么,黄金时代到底是什么?它只是每次重新开启轮回的开端阶段——在这个阶段,诸神游走在大地上,与凡人交往和相爱,向人类透露那些古老的、被遗忘的奥秘,于是历史再度向中心汇聚——还是一个近乎不朽的理想世界,优秀和高贵的人们再度获得了真正的王权,古老的神话传说变成了字面意义的现实,世界游戏开始了······黄金时代的这两种涵义,并不存在本质冲突,因为后者不过是前者的扩展和完美状态,在轮回中一切生命体都要经历诞生和灭亡,但轮回的主体却不诞生和灭亡,它始终存在并不断演化,于是每次新诞生的生命都在一个更高的起点开始旅程;终有一天,这个庞大的灵魂圣殿最重要的部分完工时,人才第一次在大地的此岸生活中感受到完整的自然。在此之前,先得完成一切准备工作,建造许多必不可少的临时性工程,等到完成使命后再拆掉它们。切近的任务是让先前的一切已经准备完备的成果——广阔而又坚实的地基、在大量实验中得到验证的真理,和在漫长时间中酝酿成熟的对生活的温柔而又质朴的想象——通过一个特殊的奇点爆发出全部效能。这个奇点是一个空前大胆的举措:创造一个全新的种族,世界上的所有国家将由这个种族来统治,并且合并为几个世界性帝国,其边界不再以民族或信仰为依据,而仅仅服从最必要的、单纯力学意义上的地缘政治考虑。每个帝国的心脏是这个新种族创立的统治机构,它既是统治机构,又是学校、修会、城邦和家庭:在未来它将成为漩涡的中心,风暴的风暴眼,人类一切以往的习俗与观念都在连环浪潮的冲击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被打碎后重塑,整合到一个新架构中。“欧洲人创造了法国人、英国人、德国人的崇高的典型,但它几乎还一点不知道它的未来的人。”(页576)这里所说的“欧洲人”,区别于他所创造的那些法国、英国和德国的类型,属于这“一千人”组成的贵族群体的最上层精英:“如今整个俄罗斯都是为这一千人而存在,人们会说这还不够,会感到愤怒:这么多世纪和这几百万人全都消耗在这一千人身上了。依我看,不少啦。”(页576)这一千人中绝大部分人所担负的使命,是把自己所接受并响应的新原则与生活方式传播到更广泛的共同体中去,从人类的层面看,这一千人是精华;从那个为数极少的上层精英的层面看,他们是优秀的、通过遴选的门徒。这些人从自己的导师那里获得的最重要最宝贵的东西,是一种眼光、一种洞察力,能够从既往的历史中看到其中蕴含的最有价值的讯息、知识和教养的能力,把这些永恒在场的曾在之物同一切过去的、随着其原初处境的消失而应当消亡的东西相区别——在轮回中,连理念都会消亡。只有在这群人中间,才有真正的、永不过时的祖国概念,因为他们的结合跨越一切地域、民族甚至文明的隔阂,为着“终末的思想”而走到一起,成为兄弟。他们身上携带着未来的火种,这火种扎根在心灵里,使他们成为生活着的“异国的古老的石头、上帝所创造的古老世界的奇迹和那些神圣奇迹的碎片”。(页577)这是真正的、而非名不副实的三位一体,因为这个教会为理性而非启示的圣灵所充满。“您刚刚说了什么‘天国’。我听说,您常常带着铁链在那儿布道?”(页578)这回的“天国”区别于前面那条歧途,在数学上是完全可能的,而且整个西方历史(而非现代历史)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如果在当下这个时代突然冒出一种乔装打扮的“反理想国主义”,它披着古老的外衣,戴着先哲的面具向民众发表演讲说:根本不存在也不应该存在什么理想国,柏拉图的意图其实是警告人们远离这条歧途,也就是说,追求实现理想国是哲人的堕落;我们对此一点也不感到奇怪!这些论调确实陈腐至极,不过是柏拉图主义——也就是说,以往学人的基督教——的最新形式;他们反对比自己更健全优秀者的政治抱负,却暗中在自己的书里传布福音,而且一旦他们获得权力,对于手段包含中的残酷连眼睛都不会眨一下······他们是过去的幽灵,力图延续先哲们在被迫妥协下孕生的东西——铁链!那么,究竟什么是铁链呢?这反过来要问:究竟什么是铁链的对立面,即自由?前面已经有过一个定义,我们可以给出一个更好的定义,而且借用先哲的伟大言辞:自由,就是让属天的爱若思自由地、也就是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居留在肉身里。可耻啊,在定义里竟出现了所要定义的概念!在我们的表述所关涉的那个经文里,苏格拉底的讲辞有一个缺陷,不如说是造成误导的危险,他断言爱若思所欲求的,并非美,而是在美中孕生后代,虽然他也指出后代可以是此生此世缔造的政治功业(身体生育)、智性设计或诗作(灵魂生育),甚至还可以是完满的友谊或爱情;但在接下来的形而上学式的等级论中,苏格拉底把“最高奥秘”揭示为一种完全超越一切有形的、具体的、有限的事物的普遍且抽象的存在。我们不是要指出这种看法的错误——倒不如说,七位发言者所发表的七种看法虽然在年龄上有区别,但在正确性方面是同等的,因为相对于“最高奥秘”而言,每篇讲辞都仅仅提供了一个特殊的观察角度,尤其是因为,它们出自一位作者之手——重要的在于意识到这种抽象存在不能当饭吃!我提请读者注意,苏格拉底本人的生活方式很好地说明了他对“第俄提玛”的教诲的态度:这位女先知代表了苏格拉底的性格多面体中精微、纤细和温柔的一面,但根根到底作为男性(或双性圆球人)的苏格拉底的完整性格,只在七篇讲辞构成的整体中才能窥见。我倾向于认为,第二篇和第七篇弥补了苏格拉底的讲辞引申出的一个主题的不足,即哲人如何生活。在阿尔喀比亚德的自述里,他显得像个充满魅惑的女人,但男孩子的温柔细腻和女人是不同的,在女人那里,只有彻底的阴柔;而男孩的柔弱中却也蕴含着稚嫩的阳刚力量和韧性,还有非常高的心气和对伟大的向往,这些都是女人不具备的性格特质。因此我认为,单从灵魂生育和性格的完美匹配的角度看,有着丰富心灵维度的男人们足以“丰衣足食”,抽肋骨造女人这种事纯属多余!如果我们这些自由精神拘泥于字面去理解柏拉图,那么我们必然会对他笔下的诸多“思想”和人物作出道德评判,这样一来,我们也就暴露了在自己的灵魂里,的确有一匹出身低劣的黑马。猛拽缰绳,把话题拉回到刚刚的线索上面!让我们给铁链也下个定义:一切抽象的体系都是铁链。乍听起来这相当荒谬,但事实就是如此:诸神从不需要抽象体系,至少不依赖它,只有人类才离不开抽象事物,因为人类的语言的织体就是抽象体系(就连俄罗斯女性不都是“抽象存在”么……)!在诸神那里,这是一种午后消遣、一种浪漫而又惬意的音乐、轻捷的舞蹈,因为神能随时把抽象升频为具体······卢梭说,人生而自由,却又无往而不在枷锁中——这不正是“贵族的苦闷”吗?维尔西洛夫自愿“戴着铁链布道”,于是被当做自由派、改革派、斯拉夫主义者、基督教社会主义思想的代言人:人类思维的可笑之处在于,他们那么自以为是地嘲笑一切以往的思想,却立足于当下思想这片薄弱的土地上。返回的洞穴居民,在他眼里是这样的:“保守分子只为生存而奋斗,而纵火者只为了得到一片面包的权利而斗争。只有俄罗斯不是为自己,而是为思想而生存。”(页578)在这两帮人的战火中诞生出的新世界,是一个放弃了人性的高贵、流放了伟大思想的孤独世界:“人们变得孤独了,先前那伟大的思想抛弃了他们;至今养育着他们并给以他们以热的那股强大力量的源泉消失了。”(页579)这实质上是旧世界最后的延续,支撑最后一口气的力量,是对技术(或政治术)的崇拜。陀思妥耶夫斯基正确地预言了一个短暂的风平浪静的时期,由于技术不断进步和人与人之间愈发增强的在感情上的依赖,历史似乎平滑地走向终点了,这就是末人时代,一个空前崇尚道德德性的时代。但是,这两个维持着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支柱从长远来看,其实是两个火药桶:在人类不具备足够的教养以驾驭强大力量之前,技术的无限度推进只会为一种空前高效的僭政提供基石;人与人之间“像孩子般互相亲热”最终会通往比僭政还可怕的虚无,因为人类之爱(横向维度)在丧失了伟大思想赋予它的尺度(纵向维度)后会逐渐蜕变萎缩,最终坍塌为一种无能的利己主义:从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到一切人对一切人的战争,只有偶然性这一墙之隔。关于这个推理,《宗教大法官》里面有更深入的阐述。“自白”的结尾处,维尔西洛夫以浪漫语言描绘了末人时代的结束,这显然只适用于贵族:诸如“膜”从眼睛上脱落下来这种顿悟体验只会发生在有领悟能力的人身上。与此相比,第二天在教堂里维尔西洛夫砸碎神像时,就显示出一种狂暴的幽默感了。好了,是时候结束这些老生常谈啦。让我们进入全文的高潮:造成维尔西洛夫的感情悲剧——注意,这与“贵族的苦闷”有微妙区别——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用我自己的语言回答:之所以会发生那些可怕的事情和最后突然“砸断铁链”的行为,是因为维尔西洛夫这个人的性格主要是同性恋者,然而却被迫采取异性恋的方式寻求幸福。解释一下术语,“异性恋”就是政治爱欲的本性,而“同性恋”则是真正的、纯粹的爱情。维尔西洛夫之所以没有和索菲娅·安德烈耶夫娜闹到那个地步,仅仅是因为两人的差距实在太悬殊,按照他的标准,她甚至都不算女人,几乎难以成为情爱的对象。对于具有强烈的政治野心的人而言,找到知己、纯洁的友谊和爱情的欲望并不那么强烈,他们在民众的敬仰或兴旺的事业中已经得到了满足,这类人在感情上也是异性恋式的,他们喜欢保持距离;一旦遇到了一个和他们平等的人,他们甚至连话都讲不出来了!因为他们一辈子所说、所写全都指向了芸芸众生。但维尔西洛夫却不是这样,他从少年时代起就强烈地渴望知己,并因此感到孤独,可以说,他真正热爱的东西——那种难以用任何有形概念来把握的对象,因此也压根不是一个对象,而是苏格拉底描述的那种“抽象存在”——注定了他是同性恋,对于这样的人来说,整个生活都是一件艺术品,最微末的细节都得到精心雕琢,而且丝毫不是有意这样做,而是本然情性的流露;他们倘若留下作品,无论是任何形式的作品,都仅仅是对其心灵运动的摹仿,从而不绝不会“在细部完结,在细部终了的。”任何概括其思想的尝试、历史的盖棺定论甚或时间本身都无法给他们造成终结,只要他们愿意,就能“顺应天命”而一再复活。短暂肉身生命局限了他们的能力和完善,对于普通人来说,活八十岁早已穷尽了命运,对他们而言,也许才刚刚成年······即便如此,他们也坦然接受,怀着平静和愉悦的心情离开。我想,就连维尔西洛夫本人恐怕都说不清楚,在他这一生里,究竟是事业重要还是感情重要,或许这两者本来就是从同一个东西而来的。他给自己规定的天命是,在一生中至少要让“一个人”得到幸福,而且是实际的幸福,唯有这样才能矫正一切偏差。这“一个人”究竟是阿尔卡其,还是索菲娅·安德烈耶夫娜,抑或是卡捷琳娜·尼古拉耶夫娜?他对后两个人的感情最终以砸烂神像告终。维尔西洛夫爱阿尔卡其的母亲,是因为她是虔诚、温顺、善良的抽象女性,而他恨卡捷琳娜是因为她唤醒了一种更完美的渴望,但本人又不配成为这完美幻象的肉身。除了极度强烈的自尊心外,维尔西洛夫有能力表达其他任何感情,他真的不是只能活在自己幻想里的可悲生物,假如遇到了一位同胞,他甚至会为对方的表现超出了自己的想象而欣喜的。他指摘卡捷琳娜·尼古拉耶夫娜身上有“各种恶习”,也许她最大的恶习,就是缺乏彻底爱上他的意志吧?“我们永远不会再见面了——对您来说,这是怎么回事啊?请您这一次对我说句老实话,回答一个聪明人永远不会提出的问题:您曾经爱过我吗?或者是我······误会了?”她的脸涨得通红。“爱过的。”她说。“那么现在呢?”他继续问。“现在我不爱了。”“您笑啦?”“不,我刚才偶然笑了笑,因为我知道,您会问:‘那么现在呢’ 所以我笑了笑······因为当猜中的时候,人常常会笑的······”我甚至觉得很奇怪,我还从来没见过她这么小心谨慎,甚至几乎是畏怯的,而且是那么害臊。他两眼直盯着她。“我知道您现在不爱我······压根不爱吗?”“我也许现在压根不爱。我现在不爱您,”她坚决地补充说,不再笑了,连也不红了。“是的,我从前爱过您,但是并不多久。当时我没有多久就不爱您了······”“我知道,我知道,您看到了这不是您所需要的,可是······您到底需要什么呢?请您再对我说一遍······”“难道我曾经对您说过这个吗?我需要什么吗?我本人是个极普通的女子;我是个好逸恶劳的女子,我爱······我爱快乐的人。”“快乐的人?”“您要知道,我甚至不知道该怎样对您说。我觉得,假如您能不那么爱我,我当时就爱您了,”她又怯生生地微微一笑。在她的回答中显露出十分的真诚,难道她不明白她的回答是他们的关系最后的总结,足以说明一切,解答一切。啊,他多么应该明白这一点呀!但是他瞧着她,奇怪地微微一笑。“皮奥林格是个快乐的人吗?”“我要嫁给他,只是因为嫁给他我将会是最安逸的。我就不会失魂落魄了。”“据说,您又喜欢交际了,喜欢上流社会了?”“我不喜欢交际。我知道,这个社会和任何地方一样很混乱;但是表面上还是有迷惑力的,所以,假如人活着只是为了打发日子,那么这里比任何地方都好些。”“我经常听到‘混乱’这个词儿;您当时也害怕我的杂乱无章、铁链、思想和那些蠢事?”“不,这完全不是那么回事······”“那怎样呢?看在上帝的面上,请您直截了当地说吧。”“嗯,这我要对您直截了当地说的,因为我认为您是个最有头脑的人······我总是似乎觉得您有可笑的地方。”她说了这句话以后,忽然满脸绯红了,放佛意识到了,她说了非常轻率的话。一切都十分清楚,简直清楚得使人感到乏味而心碎:这个女人具备良好的理解和领悟能力,也不乏对学识和思想的好奇心,甚至性格上还挺可爱,这一切加到一起对一个处于那样境况下的人意味着什么,非常清楚;但她又真切地是个女人,灵魂上的女人——这意味着十足的被动性,她们只能接受端到眼前的幸福,却无能于开拓未知的世界。她一定是富有想象力的,因而才能与阿尔卡其像两个“大学生”那样讨论问题,也具备主动争取的能力,但在本性层面,她永远理解不了伟大思想,这些过分深刻且崇高的东西在她眼里,与其说是可笑的,不如说是些陌生而好玩的东西,就连维尔西洛夫本人也是陌生而好玩的。比起抡起锄头为未来而劳作,她宁愿选择现世的安逸快乐——这是所有时代里绝大多数人的本性,如果她们竟真的热情参与进来了,那也只是由于未来在相当程度上已经变成现世,因而有利可图,而且主要是有利可图。她不配得到真正的爱。什么是一个女人的美德?前面已经说过,是自我牺牲、对男性的畏惧和敬仰。把一个女人当成女人去对待,而不是别的生灵!阿尔卡其曾暗示,真正的男人应当像大卫王对待亚比煞那样对待女人,也就是说,享受她们带来的温暖,却不与之亲近。(页643,见《列王记上》第1章)阿尔卡其的“思想”是得到权力,以便在孤独中充分地意识并行使自己的意志;考虑到我们这个世界的绝大多数动物都是女人,因此首先应该有以教化女人为专题的新的哲学!透彻地研究她们的本性,确定她们的尊严、地位和义务在大自然中所处的适宜位置。一切公开的、对外的、显白的教诲的第一原则是,使其听众认识自己,懂得自己的本分,要是一个士兵敢于要求一位集团军群司令向他解释整个战略态势和部署后,才愿意执行命令,那他就立即丧失了作为一名军人该有的尊严。连康德都强调这个道理。什么样的哲学首先教士兵把自己想象成元帅,而且还能做到文本层面的凿凿有据?一位元帅的回忆:“你总会感到从德国军人身上迸发出来的永远争先恐后的强烈欲望,亦即情愿奉献到最后一滴血的热情。这种境遇对于高级指挥官来说,是他们一生中最美好的东西。” 当极权主义和贵族精神相结合时,就能培育出最高贵的人类。这样的热情在我们的时代已经消失了,因为“人人生而平等”已经发展成“人人生而是少数人”……古代最杰出的人类通常是军人,希腊和罗马的记事家证明了这一点,而现代则到处充斥着党徒,彼得·韦尔霍文斯基那样的党徒,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性格。《敌基督》里面,尼采竭力想要证明,耶稣真正的教诲,他实际要向其门徒透露的奥秘,随着他本人的死亡和围绕他的死亡所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即福音书的写作和基督教会的出现——而遭到了彻底的歪曲;这个论断与《宗教大法官》这篇虚构对话所描述的情节完全一致:我们最后也没听到耶稣本人亲自开口说话,而被一整套关于“奇迹、秘密和权威”的学说取代。但是,宗教大法官不是耶稣的敌人,他太清楚耶稣真正的教导是什么了,他甚至亲历了当年在旷野上那场发生在耶稣与“可怕的、聪明的精灵,自我毁灭和否定存在的精灵”之间的对话……从这个老人的叙述里,我们能感受到难以言状的苦痛,不是从独白的内容里,而是从他饱含着悲愁和讥嘲混合在一起的语调,从那个沉默的吻带来的强烈震颤中;有那么一刹那,我们放佛感到这不是宗教大法官和耶稣之间的谈话,而是发生在耶稣本人内心深处的一次激烈抗辩……我无意探讨什么“真正的奥秘”,只想提出一个问题,一个我认为足以叩响通往未来的大门的问题:为什么非要爱女人不可?古典时代最有智慧的作者论及爱情时无一例外地只提到对心地美好的男子的爱,这与他们所处的时代及其社会风俗和婚姻制度无关,而是源自对某些永恒不变的人世道理的深切洞察。后来,不知为什么人的心变了,哲学家和杰出的诗人们把欲望的对象从男孩换成了女人。还没有人思考过这个剧变给贵族阶层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真理从男孩变成了女人,这意味着统治阶层从神圣种族变成了有死者,而且是出身越发低贱的有死者。究竟是适于孕生真理的美男孩太少了,还是这样的男孩全都在奴隶的僭政中展开翅膀飞向天空,化作了星辰?他们是否还会返回我们这片大地,这取决于那“一千个人”能否为思想而活。全书里有两个出场人物自杀,一是克拉夫特,他出于思想而自杀——克拉夫特已经在数学上证明,俄罗斯民族是二等民族,只是供更高贵的种族使用的材料,在人的命运中没有自己的、独立的作用,因而不值得活下去了;另一位是走投无路的女教师奥丽雅,当她遭受可怕的侮辱后把维尔西洛夫的善意也当成精心伪装的羞辱,于是上吊了。关于克拉夫特,只需要提到一点,即他的推理中已经包含着阻止他自我毁灭的明确内容,但是——“驳斥美好的思想还不够,必须代之以同等力量的美好的东西……”。(页63)至于奥丽雅,应该注意她在性格上与娜斯塔霞·菲利波芙娜的相似之处,即她们的自尊心已经病态到使她们无能于感受人间丝毫温暖的地步。请问,在卡捷琳娜·尼古拉耶夫娜与奥丽雅或娜斯塔霞·菲利波芙娜之间,是否存在着一条隐秘的过渡路径呢?她追求快乐和安逸,却不愿付出真心以赢得友谊或感情,同时又有着敏感细腻的心思;只需要使这样的人饱受各个方面的打击和侮辱,另一方面再不断刺激她们的想象力——关键是在反复刺激中达到的病态程度的想象力和自尊心——不就能彻底毁灭她们吗?倘若自杀竟是她们一生中所做的最有价值的事情!其实还有第三位自杀者,即故事里的那个男孩。我敢打赌,如果阿尔卡其·马卡罗维奇·多尔戈鲁基的生命里未曾遇到维尔西洛夫,他恐怕也会像缩着小拳头的可爱男孩那样,望了望天,就跳进湍急的河里去了……然而,自杀的不是阿尔卡其,是维尔西洛夫,他的另一半死了。这是一个《罪与罚》式的结尾,因此是假的:他砸烂了神像,也就杀死了向现世妥协的、深陷感情迷惘中的那一半。到告别的地方了,一旦过了临界点,就不再是原先的自己……在未来,新的人即将出现——比以往的人全都更清醒、健康并且强悍坚定的少年。他不再有矛盾,在思想上一以贯之,并且用整个生命的热情去寻找高贵的伴侣,他的神经不会被微末事物所牵动;在众人眼里,他或许是神秘的、难以理解的、甚至可怕的召唤者(这是他在未来的名字),但他自己和周围最亲近的人们却清楚,这颗心灵多么细腻温柔,而且正由于这样,才不会轻易受到干扰而丧失美的均衡!


 少年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