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梦谁先觉

出版社:黄河出版
出版日期:2007-10
ISBN:9787801528650
作者:李新宇
页数:266页

书籍目录

第一辑
从菜市口开始
科举制度废除之后
革命派与改良派的一个分歧
邹容和他的《革命军》
秋瑾就义前后的几个细节
秋瑾遗骨究竟迁葬多少次
民国之前的国民思想
革命前夕的文化革命
黄花岗上想当年
难忘1912
1913,谁在保卫共和

第二辑
文化上的新旧争夺
再说新旧争夺
不得人心的古德诺
蔡锷的光彩
蔡元培;中国现代教育的奠基者
一次历史性的拜访
是是非非吴稚晕晖
吴稚晖的文化思想
1915,《青年杂志》的理想
胡适的“好政府主义”
钱玄同的文化姿态
沈尹默的书法及其回忆
不该遗忘的陈炯明
“三一八”之后

第三辑
代后记:我的读书生涯

编辑推荐

1898年~1929年,人类历史长河中短促的瞬间,却是中国近现代历史进程中承前启后的30年。在这30年间,当大群知识分子在风暴中如衰草一样东倒西歪的时候,新文化的阵地上毕竟还有高高挺立的树。本丛书将以“整合西方思想,梳理本土传统,熔铸现代精神,建构中国学术”为宗旨,注重学术积累,磨炼往昔的知识与经验,开辟未来的途径与方法。 我们主张学术规范、科学精神、价值优先。有学术积累价值,是进入“学术中国”的前提条件。 我们主张研究细化,即使是宏大叙事,也应在问题意识主导下,回应一个具体的学术课题。问题意识是“学术中国”的选题原则。 我们主张人文关怀,视学术为天下之公器,学术著作应能在学科演绎过程中推进人文启蒙或人文建设。人文关怀是“学术中国”的为学方向。 此四个尺度具有梯级性质,具有前两项的学术专著就可以进入“学术中国”视野,我们将在同等条件下,对富有“人文关怀”和“原创精神”的学术专著更愿优先处理。我们希望进入“学术中国”的专著能在公共话语中有所建树。

作者简介

1898年~1929年,人类历史长河中短促的瞬间,却是中国近现代历史进程中承前启后的30年。在这30年间,当大群知识分子在风暴中如衰草一样东倒西歪的时候,新文化的阵地上毕竟还有高高挺立的树。

本丛书将以“整合西方思想,梳理本土传统,熔铸现代精神,建构中国学术”为宗旨,注重学术积累,磨炼往昔的知识与经验,开辟未来的途径与方法。
我们主张学术规范、科学精神、价值优先。有学术积累价值,是进入“学术中国”的前提条件。
我们主张研究细化,即使是宏大叙事,也应在问题意识主导下,回应一个具体的学术课题。问题意识是“学术中国”的选题原则。
我们主张人文关怀,视学术为天下之公器,学术著作应能在学科演绎过程中推进人文启蒙或人文建设。人文关怀是“学术中国”的为学方向。
此四个尺度具有梯级性质,具有前两项的学术专著就可以进入“学术中国”视野,我们将在同等条件下,对富有“人文关怀”和“原创精神”的学术专著更愿优先处理。我们希望进入“学术中国”的专著能在公共话语中有所建树。


 大梦谁先觉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故纸温梦  ——读李新宇师《大梦谁先觉》     十二少/文     1   历史并非杂乱无章、无迹可寻,并非循环不已、重复演戏,并非毫无规律、守株待兔。年岁越长,我就越相信一切顺其自然,相信一切都是长成的,相信生老熟灭,相信春夏秋冬,相信缘分让一切流畅,相信累积、改良、经验。树是长成的,人是长成的,历史也是长成的。  人的一生都在超越蒙蔽。6岁开始念书的时候,我们有一个“开知”的经历,一张白纸上有了最初的印痕,我们与蒙蔽告别;13岁左右,我们有一个叛逆期和“开智”期,会主动地读书、写字、想问题、做事了,我们与蒙蔽告别;20岁左右,我们将踏入社会,经历一个“开智”期,学会了责任、承受、等待、尊重、感恩、宽容,我们与蒙蔽告别。  如果把历史比作一个人,它也在不断地超越蒙蔽。它需要启蒙、开智。但,谁来启蒙?启蒙的源头在哪里?  启蒙的源头在一群做梦的人。中国近代史,中国近代文化史,就是由这群做梦的人牵引的,他们前赴后继地做梦、发愿,然后做事、拼搏,甚至赴死。没有他们,近代中国就会一直长睡不醒。  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     2   李新宇老师的《大梦谁先觉——近代中国文化遗产发掘》,清晰地勾勒出这些起先做梦人的真实情况。  本书梳理了近代以来文化遗产,发掘出历史冰山底下的宝藏,为其价值一;以民主自由在近代中国的历程为线索,看百年来中国人的这个梦,是如何做,如何破灭,又如何继续的,为其价值二;作者李新宇为重量级的学者,对近代历史材料的掌握、分析甚为精湛,落笔如有神,角度特别,对细节的把握丝丝入缕,此为价值三。  作者是敏锐的,切入点很细,他要找的点,正如本书开头那句话:“在历史上,有一些日子特别重要”。有时甚至就是某一天的某一件事,或某个动作。比如,“砍掉谭嗣同头颅的那把大刀,一旦挥起,结果就很难改变”。作者认为,这是一个转折点,一是改良之路的关闭和革命之路的必然,改良者走向革命者。二是中国现代知识分子从这一刀开始形成。  类似的,在后文还多次可见。切入点很细,影响力巨大,抓住历史的某一点,前后阐发,能小能大,收放自如。这是作者的第一条思路。  第二条思路,如做数学证明题。新宇老师对近代的材料掌握,实在是熟。我跟他聊过一次天,说起近代事,仿佛在现场。这就如同做数学证明题的时候,把已知条件看得非常清楚——明的暗的大的小的轻的重的,一门清。条件(材料)胸中有数了,然后就是证明方法,或顺推,数学上名为“综合”;或逆推,数学上名为“分析”。综合分析结合,即为双管齐下。  第三条思路,写人的心理、情怀、命运。书中好几篇读起来像读小说了,如写秋瑾的那篇,可以发在一本老刊物《今古传奇》上;还有第二人称写的陈独秀,但见作者心中块垒,喷薄而出。在本书中,看不到假学问家的假正经,虽然有严格科学的论证。这源于作者的性格:冷静中的热情。  我喜欢两类文字,一类如高尔泰,沧桑历尽后的真诚和深刻;一类如李老师,沧桑历尽后的热情和冷静。他们都是懂爱的。爱需要学习,需要懂得,需要感受,而太多的人并不知道。灰尘常常蒙住了他们的双眼,不经意中荒草淹没世路。     3   中国人会做梦。  1932年,创刊近30年的《东方杂志》向全国各界知名人物发出四百多封征稿信。胡愈之发起“于1933年新年大家做一回好梦”,征求两个问题的答案:  1.先生梦想中的未来中国是怎样?(请描写一个轮廓或叙述未来中国的一方面)。  2.先生个人生活中有什么梦想?(这梦想当然不一定能实现的)  当时,在全国知识精英中开始了一场热烈的“新年的梦想”。在那风雨如晦的年代,梦想弥足珍贵。  然而只有少部分人,把梦当真了。  谭嗣同、秋瑾、林觉民、陈独秀、蔡锷、蔡元培、胡适、傅斯年、陈序经,他们都曾在历史的关节点上,有多种选择:可以选择沉默而不是言说,可以选择逃避而不是挺身,可以选择苟活而不是赴死。  他们最终选择的是自由、民主、共和的路,所以,虽然现实种种让他们分为各派,他们却具有共同的心理和气质。在历史河流的某个拐口处,他们往往惊人的默契和心心相印,比如胡适和陈独秀。做梦的人是相似的,何况他们做着同一个梦。  本书可以读成一本自由史。作者以历史材料为依据,揭开了被掩盖的历史,很仔细地分析了自由民主共和的流变。中国人办事太着急。从戊戌变法到亚洲第一个共和国的建立,短短十几年,建立了一个多么美好的制度框架;可是很快就破灭了,寻梦的人,又太冒进,如孙中山的“二次革命”。结果,越来越走上另一条路来。   李新宇从故纸中清晰地勾勒了他们的梦,试图从寻梦中找出一条生路,以期待同道者,不必再从头开始,可以接续上他们的梦,重新做来。     4    第一次见新宇老师的时候,我在心中惊呼:卡尔"马克思来了?他一脸的大胡子,双眼特别锐利,的确有点像。   后来觉得他对历史资料掌握得太熟了,运用自如,落笔有神。而且,他的想法中透露着深深的人文情怀,而几乎没有任何功利意图。   再后来读他的文字,才发现他还是一个理想主义的诗人,不写诗的诗人。他的梦想是拥有一座学者庄园,时有友人来。他远在济州岛讲学,在信中给我描绘那里的风景,说那里的干净,说若是路近,真想招我去玩。真好玩。   我们之间有缘分,可谓忘年交,我相信缘分让一切流畅。   《大梦谁先觉》只是揭露了历史冰山的一角,新宇老师的思想也只是露出一角,期待他有更多的作品问世。这个大胡子,不小心就会露出思想的光芒。

精彩短评 (总计7条)

  •     阅读过程中,发现某些文字似曾相识。如对于宋教仁的评价,和早于该书的傅国涌的《历史深处的误会》中论宋教仁部分非常相似。作者在叙述中也交代了傅国涌对于近代人物的挖掘给予自己的启示,不排除作者参照了傅氏。当然作者的独创性观点也有,如对于陈炯民的评价。他和傅国涌的观点却是大相径庭。
  •       故纸温梦
        ——读李新宇师《大梦谁先觉》
        
        十二少/文
        
        1
         历史并非杂乱无章、无迹可寻,并非循环不已、重复演戏,并非毫无规律、守株待兔。年岁越长,我就越相信一切顺其自然,相信一切都是长成的,相信生老熟灭,相信春夏秋冬,相信缘分让一切流畅,相信累积、改良、经验。树是长成的,人是长成的,历史也是长成的。
        人的一生都在超越蒙蔽。6岁开始念书的时候,我们有一个“开知”的经历,一张白纸上有了最初的印痕,我们与蒙蔽告别;13岁左右,我们有一个叛逆期和“开智”期,会主动地读书、写字、想问题、做事了,我们与蒙蔽告别;20岁左右,我们将踏入社会,经历一个“开智”期,学会了责任、承受、等待、尊重、感恩、宽容,我们与蒙蔽告别。
        如果把历史比作一个人,它也在不断地超越蒙蔽。它需要启蒙、开智。但,谁来启蒙?启蒙的源头在哪里?
        启蒙的源头在一群做梦的人。中国近代史,中国近代文化史,就是由这群做梦的人牵引的,他们前赴后继地做梦、发愿,然后做事、拼搏,甚至赴死。没有他们,近代中国就会一直长睡不醒。
        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
        
        2
        李新宇老师的《大梦谁先觉——近代中国文化遗产发掘》,清晰地勾勒出这些起先做梦人的真实情况。
        本书梳理了近代以来文化遗产,发掘出历史冰山底下的宝藏,为其价值一;以民主自由在近代中国的历程为线索,看百年来中国人的这个梦,是如何做,如何破灭,又如何继续的,为其价值二;作者李新宇为重量级的学者,对近代历史材料的掌握、分析甚为精湛,落笔如有神,角度特别,对细节的把握丝丝入缕,此为价值三。
        作者是敏锐的,切入点很细,他要找的点,正如本书开头那句话:“在历史上,有一些日子特别重要”。有时甚至就是某一天的某一件事,或某个动作。比如,“砍掉谭嗣同头颅的那把大刀,一旦挥起,结果就很难改变”。作者认为,这是一个转折点,一是改良之路的关闭和革命之路的必然,改良者走向革命者。二是中国现代知识分子从这一刀开始形成。
        类似的,在后文还多次可见。切入点很细,影响力巨大,抓住历史的某一点,前后阐发,能小能大,收放自如。这是作者的第一条思路。
        第二条思路,如做数学证明题。新宇老师对近代的材料掌握,实在是熟。我跟他聊过一次天,说起近代事,仿佛在现场。这就如同做数学证明题的时候,把已知条件看得非常清楚——明的暗的大的小的轻的重的,一门清。条件(材料)胸中有数了,然后就是证明方法,或顺推,数学上名为“综合”;或逆推,数学上名为“分析”。综合分析结合,即为双管齐下。
        第三条思路,写人的心理、情怀、命运。书中好几篇读起来像读小说了,如写秋瑾的那篇,可以发在一本老刊物《今古传奇》上;还有第二人称写的陈独秀,但见作者心中块垒,喷薄而出。在本书中,看不到假学问家的假正经,虽然有严格科学的论证。这源于作者的性格:冷静中的热情。
        我喜欢两类文字,一类如高尔泰,沧桑历尽后的真诚和深刻;一类如李老师,沧桑历尽后的热情和冷静。他们都是懂爱的。爱需要学习,需要懂得,需要感受,而太多的人并不知道。灰尘常常蒙住了他们的双眼,不经意中荒草淹没世路。
        
        3
        中国人会做梦。
        1932年,创刊近30年的《东方杂志》向全国各界知名人物发出四百多封征稿信。胡愈之发起“于1933年新年大家做一回好梦”,征求两个问题的答案:
        1.先生梦想中的未来中国是怎样?(请描写一个轮廓或叙述未来中国的一方面)。
        2.先生个人生活中有什么梦想?(这梦想当然不一定能实现的)
        当时,在全国知识精英中开始了一场热烈的“新年的梦想”。在那风雨如晦的年代,梦想弥足珍贵。
        然而只有少部分人,把梦当真了。
        谭嗣同、秋瑾、林觉民、陈独秀、蔡锷、蔡元培、胡适、傅斯年、陈序经,他们都曾在历史的关节点上,有多种选择:可以选择沉默而不是言说,可以选择逃避而不是挺身,可以选择苟活而不是赴死。
        他们最终选择的是自由、民主、共和的路,所以,虽然现实种种让他们分为各派,他们却具有共同的心理和气质。在历史河流的某个拐口处,他们往往惊人的默契和心心相印,比如胡适和陈独秀。做梦的人是相似的,何况他们做着同一个梦。
        本书可以读成一本自由史。作者以历史材料为依据,揭开了被掩盖的历史,很仔细地分析了自由民主共和的流变。中国人办事太着急。从戊戌变法到亚洲第一个共和国的建立,短短十几年,建立了一个多么美好的制度框架;可是很快就破灭了,寻梦的人,又太冒进,如孙中山的“二次革命”。结果,越来越走上另一条路来。
         李新宇从故纸中清晰地勾勒了他们的梦,试图从寻梦中找出一条生路,以期待同道者,不必再从头开始,可以接续上他们的梦,重新做来。
        
        4
         第一次见新宇老师的时候,我在心中惊呼:卡尔"马克思来了?他一脸的大胡子,双眼特别锐利,的确有点像。
         后来觉得他对历史资料掌握得太熟了,运用自如,落笔有神。而且,他的想法中透露着深深的人文情怀,而几乎没有任何功利意图。
         再后来读他的文字,才发现他还是一个理想主义的诗人,不写诗的诗人。他的梦想是拥有一座学者庄园,时有友人来。他远在济州岛讲学,在信中给我描绘那里的风景,说那里的干净,说若是路近,真想招我去玩。真好玩。
         我们之间有缘分,可谓忘年交,我相信缘分让一切流畅。
         《大梦谁先觉》只是揭露了历史冰山的一角,新宇老师的思想也只是露出一角,期待他有更多的作品问世。这个大胡子,不小心就会露出思想的光芒。
      
  •     大梦谁先觉 平生我自知
  •     写的什么破玩意儿,一点章法也没有。最后三四十页写鲁迅,才勉强加一颗星。
  •     有情怀,有洞见,虽然有些观点不免太文人气,但总的来说这些文字还是很有感染力的
  •     文人习气太重,我当年多么喜欢的调调,现在已经很难被感动了。告别理想主义年代以后,自己的过去都不能被自己接受了。
  •     极具学术规范,彰显科学精神,这是一个人文学者思想启蒙,文学救国的新作。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