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的思想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7
ISBN:9787567510470
作者:(法)马瑟 Gérard Macé

内容概要

热拉尔•马瑟(Gérard Macé,1946—),法国当代重要的散文家、诗人、文论家, 1974年出版首部散文诗集《语言的花园》,2008年获法兰西学院诗歌奖。伽利玛出版社的“诗歌”丛书这样介绍他,马瑟无疑是当今文坛最出色的散文家之一,他试图像荷尔德林所说的那样“诗意地居住”,从而成为独树一帜的“诗人一作家”。他的文字,如其所言,是“诗歌落入散文里”,给予诗意写作一片新的延展空间。此外,他著有多部关于兰波、马拉美、谢阁兰、普鲁斯特以及奈瓦尔的文学评论。马瑟曾说:,文学并不是我唯一关注的焦点,我的作品同时也是关于地点(巴洛克的罗马,京都的园林)和符号(中国文字,古埃及文字)的呓语。在他看来,“没有批评的思想,就没有真正的诗歌”。多样的主题和自由的形式,使他的作品自然地立足于诗歌和文论的分界处。马瑟已被翻译成中文的著作有《量身定制的幻想》和《行脚商》。
译者黄蓓,复旦大学中文系副教授,1996年和1999年于复旦大学法语系获得法国语言文学学士与硕士学位,2005年于法国巴黎第四大学获得法国文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十九世纪与二十世纪法国诗歌、二十世纪中法文学关系和法国文学中的文学与绘画关系。

书籍目录

主编的话 /1
译序/1
辑一
辑二
辑三

作者简介

《简单的思想》属于“轻与重”文丛中的一种,是当今法国文坛最出色的散文家之一热拉尔•马瑟的随笔集。
这部集子以“思想”命名,盛装的却是另一种思想,是对三年的阅读、旅行、写作的思想采撷。文集中有诸多人类学视角的观看,对现代文明的反思,折射出的是一位从20世纪走来的当代作家的人文关怀。
读该书时时,仿佛面对作者,听他天南地北侃侃而谈,博学而睿智,轻松而深刻。《简单的思想》涉猎广博,字里行间藏有丰富的文史知识,书中配有大量的注释与插图,以求图文并茂。书里书外,读者可以构建自己的阅读路径。


 简单的思想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在《简单的思想》里,热拉尔·马瑟用引文、用记忆、用只言片语建造了自我的居所。“我不知道什么是自我,自我不是已完成的、一成不变的,不然它就成了雕塑。自我是一个满身洞眼、不充分的、摇晃的、总是需要重新生成的东西。所以我的书也没有结尾,它总是重新开始。”或者可以借用马瑟先生喜爱的诗人儒贝尔在《随思录》中的说法,这本书“不是绑在一起的思想,而是断了线的珍珠。”  ■ 对话马瑟  谈书名 我不追求哲学的思想  Q:为什么书名要叫做《简单的思想》?  A:所谓“简单的思想”,是为了区分另一种思想,即哲学的思想。我并不追求哲学的思想,因为不是所有的思想都可以用概念来表述。我想表达的不仅是思想本身,还包括思想的状态;使用的也不是哲学家的语言,而是所有人的语言,或至少是文学语言。“简单的思想”是思想的一种形式——文学是一种思想的形式,特别是诗歌,当然小说也是,这种思想与哲学思想不同。  另外,通常以“思想”为题的著作,往往先有了一个思想的结论,再步步论证;而我想表现思想的过程:它是如何萌生、发展、变化、跳跃的。  Q:本书与书中引用的儒贝尔《随思录》有什么关联吗?  A:有一天我在书架上偶然看见了《随思录》,便取下翻阅,发现我四十年前就已读过那本书,因为书上有我做的标记——对于“思想”,儒贝尔有一种特殊的定义,我将它画了出来。这样看起来,本书的写作四十年前就已萌芽,到现在才真正开始写。儒贝尔令我感兴趣的是文字的联结方式,很轻盈、灵活,并非要证明什么,而只是文字的行走,是一种“时刻”或“瞬间”。四十年后重新找回从前的一个想法,对我来说很重要。有时候,人是走在自己前面的。  Q:书中有不少引用,有少数段落甚至是纯粹引用而未加评论。请问为何做这样的安排?  A:首先,当我与引用的观点绝对一致时,我毋庸再添加任何话语就能表达我的想法。其次,我不相信有绝对的“原创性”。第三,记忆既包含生活中的时刻也包含了阅读时刻。对我来说,阅读就是我的生活,阅读的记忆浮现在我脑海,如同生活的瞬间一样。蒙田在他的随笔中也有很多引用——虽然当时文学记忆主要来自希腊及拉丁文学,但属于同样的现象。对我来说,文学就是世界的声音。我的阅读生涯已有六十多年,我是被阅读所塑造的。对我来说,阅读不是外在的,而是每天的生活。  Q:书中有一段,只有一句“大象会打呼噜”。该作何解释?  A:我写下这句话的时候,刚刚得知大象会打呼噜。我想,为什么不把它记下来呢?而且,前面正好有一个较长的段落,正好需要一段短文来将之打破。当然,我对动物本身也很感兴趣,所以其实并没有特别的意思。对我来说,思想也可以是很轻松、甚至无用的东西。生活中充满了这类不显眼、无足轻重的东西,思想并不一定是思考“幸福是什么”之类的。  谈作家 我不是一个小说家  Q:您在书中引用波德莱尔的话“诗人不可能不同时是个评论家”。在您看来,对于小说家是否同样适用?  A:我不是一个小说家,所以只能以读者的角度来谈论这个问题。我觉得对于小说家来说会有所不同,因为小说家的评论一般会纳入到小说创作之中。比如说,普鲁斯特是一个非常伟大的小说家,他的小说也可以看作美学论文;当然也有一类小说家,如莫泊桑,他的小说要简单得多,讲好故事就是它的目的。但一个作家是不可能没有对于文学的思考的,因此小说也好、诗歌也好,其中总有评论的成分。  Q:谈到小说家,您在书中也有对于艾什诺兹的几部小说,如《拉威尔》及《奔跑》的精辟评论。请谈谈对这位当代重要的法国小说家的看法。  A:我和艾什诺兹是好朋友,我家与他家只有两百米之遥,所以我们经常一起吃吃饭,我很了解他。首先,作为一个人,我很喜欢他,因为他很简单,一点也不骄傲、不虚荣。当然,他的作品与我完全不同,艾什诺兹不太读诗歌,我们的阅读趣味也有差异,但我们仍然彼此欣赏。对于艾什诺兹的小说,我喜欢的是它的简洁,不夸张也不悲情,这是一种文学的“道德”(moral)或对自身的要求(exigence)。我最喜欢他的两本书就是《拉威尔》和《奔跑》,我喜欢他书写人物的方式——并非传记式的书写,不是面面俱到的,我们并不需要面面俱到地去了解一个人,把一些重要的事件串起,就能呈现一个人的个性,这就足够了。我欣赏艾什诺兹的另一个原因是:他总是在讲述我们的时代,但又并不像社会学家那样,而是以文学的方式。我们还有一个共识,就是我们都不喜欢塞利纳。  谈节奏 事先没提纲,也没预设框架  Q:《简单的思想》全书由连续的短章构成,段落与段落之间连接的方式有点像电影中的蒙太奇。您是如何处理段落之间的连接,并控制全书的节奏感的?  A:这些短章的连接之所以像蒙太奇,是因为它们是某种“后来的安排”。我事先并没有拟定提纲,也没有预设的框架,全书是在写作过程中逐渐成形的,对于材料的组织也是自然而然形成的。这不是一本思想日记,写作时也并非按时序,我会在已完成的部分中插入一些段落,而这也是蒙田《随笔集》的组织方式,蒙田甚至在出版之后还不断加入内容。  全书的节奏是逐渐形成的。慢慢地,段落之间形成了内在的和谐。这种和谐一方面是主题性的,但不能总围绕一个主题,不然会变成演说或论证。因此,主题之外还要有联想,或刻意地偏离,就好像船在河上的漂流,又如同我们的日常谈话一般。小时候我特别喜欢听大人谈话,我对谈话如何从一个主题跳到另一个主题很感兴趣,只隔了二十分钟,谈的是完全不一样的话题,但当中却又没有停顿。  另外,我也想找到一种足够灵活的书写形式,令我能够一直不停地写下去。我已经将《简单的思想》第二卷交给伽利玛出版社,之后还会有第三卷。这样一卷卷写,我希望当中有一些主题或作家会重新出现,就好像小说中的人物又在续集中出现一样。我希望我的散文书写中有这样一种小说的侧面,而不是像论证观点那样的写法。http://www.bjnews.com.cn/ent/2013/09/17/283857.html

精彩短评 (总计38条)

  •     简单的思想,其实一点都不简单。阅读中有些章节似懂非懂。不是简单而是多样。正如作者自述的,“每一天的消逝都伴有长长的遐思与内心的独白。”现实世界和梦中迷宫的神秘磁场,把作者引向某些人与物,唤起心中沉睡的激情,从而形成由各种边界,各种时代交织隐现的世界,如思想枝蔓丛生。马瑟用记忆,用引文,有时只用几捧雪,用麦秆和灰烬,用翎毛和糨糊,用这些只言片语来建造他的居所。光线射进小屋,把遗忘照亮。他书写,为了抗拒。抗拒那些大写的父亲,那些播撒恐怖的神灵,那些被用来粉饰文章的权势。“作者灵光闪现,思绪纵横游走,不过作者“常常会起罢笔的念头。为了不再有纷扰,不再有痛苦,最终得到安宁。可是这种乌托邦持续不了多久,因为作者发现,要想达到这个境界,只能求助于写作”。那么写作对于马瑟来说,无疑是一种鸦片了。
  •     唔...
  •     好迷人的碎片。“讲述世界的喧哗,需要找到一个内心的声音”
  •     作者偏爱想象的强大与可塑,作者是爱人的故事,其引人入胜,远胜过所谓的“人文科学”。
  •     小杂碎...
  •     妙语连珠
  •     用想象的罗网,随心所欲地捕捞生命。
  •     每一小节之间的联系靠的是蛛丝一般细的联想,钩织成一面轻盈的蛛网,点到为止,却开启了进入法国思想各个层面的门径。
  •     适合上厕所阅读的小书,思想的片段,跟鲍德里亚冷记忆系列很像
  •     除了某些关于画作关于唏嘘的调侃 还能让人眼前一亮倾心而看/ 不是说不一致的路就要有不一样的路标 有时候统一的真理规律性的套路的确总是会让某些人恍然大悟 但我更需要更想要看得到的不是人生所共同的一处 相反是闲杂的人生各处
  •     在图书馆偶然拿下来翻了一下觉得不错,一口气就把他看完了。其中还看到了很多熟悉的佛莱芒和法国画作。
  •     炒鸡棒
  •     只言片语,拾人牙慧,清爽干脆,易消化。
  •     有時候太聰明了~反而令人有點不悅
  •     非常有趣的随笔形式,大多都非常简短,而最让人吃惊的是作者的联想能力及其所展现的渊博知识。
  •     次于让·波德里亚的冷记忆
  •     修行太浅,还读不太懂。
  •     只言片语 妙极了
  •     这很像笔记,但又不是支离破碎的。这些笔记连贯起来,就会产生一些对比、差异和曲线,就像蒙田所说,“我们在写作的过程中,需要跟随每天的灵感。”写作不是直线的,它是曲线的,它可以每天持续,探讨不同的主题。
  •     经图好适合吹风睡觉,恰好醒来看完,太飘忽
  •     诗意段子手
  •     :无
  •     这种段落片章式的写作,犹如创作短行诗歌,在法国成为一种传统,它可以用来抒情,也可以拿来思考上帝与主体,帕斯卡尔、波德里亚、罗兰巴特都是个中好手。碎片化的絮语相对着无序的社会号列车,可能是最适宜的时代写真了。然而这种写真也如发黄的照片一样,恐怕也会消失在时间的边界里。所以写作是件悲哀的事儿。
  •     这样的散文读着很爽啊~
  •     何乏笔
  •     喜欢里面那些诗意的文字,故作高深的部分就算了~
  •     简单的思想,鲜活的思想。马一个,读了一半不到。
  •     "DIEU"(上帝)也好,"RIEN"(无)也好,倒都是四个字母。—— Pensées simples
  •     没有一惊一乍,不故弄玄虚,轻松而诗意,流畅又简单。
  •     梦石:这是产于云南的大理石,人的目光将之从自然中分离。 大象会打呼噜。 过多的情感铺陈在我看来总觉得腻俗,其猥亵比起直白的情色画面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罗杰凯耶瓦满是吊诡的想法,其中一个是这样的,“早先,世界很纯净;但人们只能活到三十岁。”
  •     非常流畅的翻译。一点儿不僵硬,很有趣。
  •     像是哲学家的微博似的。。。看完了,啥也没记住。我可能哲学造纸不够高吧。文化水平没达到。。
  •     非常有趣,法国人的确是“卖弄”文化的,可以赏到很多名画
  •     干货太多,一下难以消化。行文如诗,节片式记录,思辨广博。
  •     半睡半醒间看完 、然而并不简单
  •     从《量身定制的幻想》起,喜欢他诗意散文的风格,自由多样的主题和形式,读来轻松有趣,很适合病中阅读。
  •     白开水,微博体,文艺青年可装逼。
  •     极好的书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