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中之书讲演录

出版社:团结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7
ISBN:9787512618350
作者:齐宏伟
页数:200页

内容概要

齐宏伟,笔名小约翰,博士,硕导,作家,江苏比较文学学会和香港品格教育协会理事,承担国家社科、教育部、教育厅等项目数项,已在商务印书馆、北大出版社、江西人民出版社等出版《信与思》、《心有灵犀》、《一生必读的关于信仰与人生的30部经典》等书十二部,其专著《文学•苦难•精神资源》曾获“中西思想文化研究”优秀学术成果一等奖,灵性小说《歌手》已数次印刷。

书籍目录

第一讲  漫谈“书中之书”的影响/1
第二讲 《圣经》作为圣言浅谈/17
第三讲 “内向超越”,还是“外在超越”/29
第四讲 人性善,还是人性恶/45
第五讲 打开《圣经》之匙:约与赎/58
第六讲 从《创世记》到“十诫”/72
第七讲 “诗歌智慧书”中的大智慧/91
第八讲 问世间,情是何物/111
第九讲 从“历史书”、“先知书”到“福音书”/128
第十讲 “福音书”研读/143
第十一讲 《使徒行传》与“新约书信”/158
第十二讲 真有世界末日吗?/176

作者简介

本书乃大学课堂实录,作者以“我注六经”式的学术态度,从思想文化角度解读了《圣经》的影响、主旨、线索和各部分内容,既澄清了一些易引起混淆的概念,如:圣言、约、赎、超越方式等,又聚焦一些普遍关心的问题,如:人性的善恶、人生意义、诚信道德、智慧情感等。
全书孜孜以求“《圣经》意味着什么”和“《圣经》与当代处境”,尤重与中国文化传统之对读。语言上保留了课堂教学的口语化风格,举重若轻,删繁就简,为近年来不可多得的精神读本。


 书中之书讲演录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听见背后——读《书中之书讲演录<圣经>文化今读》这是一个害怕崇高的时代,这是一个害怕神圣的时代,这是一个严肃不足娱乐有余的时代,这又是一个解构了悲剧消解了沉重的时代,无了秩序,也无了约,这还是一个大家都知道信仰缺失的时代,却又不知道到底最缺失的是什么,又最终要信什么,仰什么,所以,只是不断彷徨,怀疑一切,否定一切,到最后以“不信”为“信”。在一定意义上,工业文明和现代社会发现了“个体”也解放了“个体”,但同时也消灭了“个体”,因为“个体”不再生活在那个荣耀的光环后,也不再是有根基地生活,而只是存在。这本书不好读,起码对我来说“不好读”,因为这本是讲信仰的,而我又是游离于信仰之外的。对于这本书,我只是想也只能写下我“听”齐师的感受,因为这本书就是齐师上课的讲义,他怎么在课上讲的,就怎么写的。我在这写下的,就是我“听”这本书的课堂笔记。毕业后我一直在想什么时候可以把齐师的笔记整出来,可发现很困难,听还很吃力,何况再去梳理,只能听,不断地听,断断续续听了三年,也只是记住了一些片段而已。正好出了这样一本讲演录,补上了我课堂笔记里失落的最重要的那一部分。谈到《圣经》,不管我遇见的和仰慕的持无神论还是有神论的老师、学者、诗人和作家,推荐的最重要的一本书几乎都是《圣经》,所以不管是从知识的源头,还是信仰的源头,都恰恰证明了它之所以存在的价值。它已经不仅仅是一本书了。看这本书,放佛又回到了在学校聆听齐师的时光。那时还不太了解生命,不知生,不畏死,只有对知识的渴望,却忽视了很多生命的体悟。想起齐师一进教室,讲的第一句不是知识,而是花——“来时,路边的花真美。”当时觉得仅仅就是一朵花,和我有什么关系,我要的是知识,不是花。而现在有点懂了,在齐师那里,一朵花,比一切理论的分量要重,那是真,那是美,那是一种信仰所赋予的绽放,那是一种比知识还重要的存在。而我,总嘲笑别人对金钱物质的追求,而那时自己对知识的追求在本质上和他们有何不同?不过是把金钱物质置换成了知识。知识和金钱、物质一样,没有体温,都不过是一堆符号而已,参与不进我的生命和血液里,而信仰,却是带温度的。或许,那时的我,还只是在知识的路上,而不是信仰的路上。在大学里上课,旁听,课堂上不外乎是知识的散布,而少有信仰的传递。知识不断地被学术化、学理化,老师也不断学究化,忽略了下面一个又一个鲜活的生命。他们可以对一本小说,一部电影,一种观点,一个圈子,津津乐道,滔滔不绝,理论阐述得头头是道,唯独在一朵花面前失语。在理论里活得很猖狂,而在生命层面却很荒凉,而且为发现这“荒凉”的底色而窃喜。我想,这知识是凉的,是不带体温的。那只是从一种知识到另一种知识的繁衍,只是从一个逻辑到另一种逻辑的替换,而不是从一个人的体温到另一个人的体温的传递,从一个生命到另一个生命的感动。齐师说:知识不改变知识,生命却改变生命。我开始觉得,一朵花,比一切理论都要重了。理论是灰色的,而生命之树长青,浮士德的知识悲剧却还在我们的现实生活里上演,一天一天,一年一年。回到生活,回到生命,回到信仰。托尔斯泰说:艺术是将真理从知识领域转化到情感的领域。而这种真理如果只是一种知识,那和金钱物质何异?不改变生命的知识只是一种占有,而不是道,更不能超越。我们常人是从“生活”这条地平线以上看,而齐师则是从“生活”的地平线以下看,或者从生活的“背后”看。我们看到的是生活层面的东西,而齐师则是看到包含信仰的生活,比我们多一个维度,看到了我们的完整。我们只是生活在“生活”的平面上,而信仰却是“生活”之“下”的东西。难怪齐师批评《活着》“活着的意义就是‘活着’”,只是在被拉平的生活里活着。小说本身没有给出意义和答案。齐师讲课不单单是知识的传授,更多的是经验和体悟的传递,还有真正常识的普及,那些在我们教育中升学考试中被挤占或屏蔽的知识,比如人性,人文主义,这些最基本的概念,以及被主流价值观或史观所有意忽略一些常识,比如文艺复兴前的中世纪历史。齐师本着对历史进行清算的态度,对知识进行反拨和延展,不是笼而统之,而是分条缕析,是对这些看似常识地再审视、再深究,再进一步地向后追问。这是做学问的态度,也是做人的态度。记得有一段时间和齐老师住得很近,隔街相望。我能从客厅看见齐师的客厅的窗户,每天晚上都是很晚才灭,想必都是访客聊到很晚才走,早上,又是早早亮起了灯,齐师的规律和勤奋,让学生汗颜。齐师的谆谆教导,犹在耳边。齐师更多的是身教,而非言传,你看他在做什么,而不仅仅是他在说什么。齐师的信仰已经内化到他的生命里,他从来不主动传福音,这也是由于他教师的身份决定的,他只会说去读哪些书,那些有关信仰的书。齐师会在每堂课前,从包里掏出一本书,然后开始介绍,最后总归一句:“还是要自己去看”。“每课一书”已经成为上课开始前的惯例。我开始接触时只是把信仰理解成一种比平常意义上的善更真实、更真切、更带有人情味的人道主义关怀,甚至把那些触动我的经文当成另一种意义上的心灵鸡汤。后来发现不是,它背后有支撑。现实里我们害怕说“伟大”、“宏伟”这些严肃的字眼,因为自己已卑怯,而齐师强调的就是信仰传统和生命自身的神性尊严,就是要提出严肃,提出价值,建立坐标,重现衡量自己,重现发现自己的价值,包括内心的幽暗,一齐直面。第一讲《漫谈“书中之书”的影响》里有这样一句话,“米开朗基罗的《大卫》雕像,是用了被废弃的一块大石头,他从石头里看到了《圣经》中大卫的形象。”我对“废弃”二字特别敏感,总感觉自己跟那些边缘化的东西暗中有种看不见的关联,同情或者理解。废弃这个字眼,在我们这个现实里是一个“无用”的词,因为在这个被社会主流价值裹挟着走的人群里有太多人掉队了,也有太多人得不到关注了,也太多人被废弃了。人人都坚信弱肉强食,相信竞争,都呼唤出身体里的狼性,都要求自己要不断变得比别人心更狠、心更硬,自己才不吃亏不会被淘汰。但在《圣经》那里,在基督那里,没有“被废弃”这一说,他们在乎“这一个”,他们关心的就是那些末尾掉队的人,失落的“那一个”,这是信仰最吸引我的地方,关注每一个个体,尊重每一个人的价值。主流价值观教育我们忽略那些末尾的人,末位淘汰,这是自然法则,但在绝对正确的竞争之上是否还有一个绝对正确的人道主义?所以书中说:“要公正地判断一个时代只有一个标准,即问这个时代能让人的尊严发展到怎样的程度?”信仰就要找到废弃失落的“那一个”,然后恢复尊严,恢复神性。反观自己,又被这个社会和它所标榜的价值改变和塑造了多少?识时务者为俊杰,经世致用,这些才是社会上的信条,良心和尊严只是欲望缝隙里的一丝闪光而已。而我却在信仰里看到了闪光的耀眼。我身边就有很多基督徒在做义工,不求回报,是真的在做善事,而我们平时所做的善事只是一种对自己良心亏欠的慰藉而已,终究,还是为自己。我感觉到了他们的力量和温暖。韩少功讲过一个例子,很有意思,说一个经济学家杨小凯,在文革里写过《中国何去何从》,轰动一时,后来去美国当教授,提出“人的利益最大化”这一基本前提,解释很多历史和现实的现象,但后来得癌症,由于妻子是基督徒,得到很多教徒的关心和帮助,他突然发现利益最大化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至少在基督徒中有大量的例子和反常,有另外的一种规律在起作用,他说一个俗人可能所看重的利益,一个教徒可能根本不在乎,那些教徒帮助他、关心他,毫无利益可言。就是在跟着这些毫无利益可言的基督徒一起的日子里,我觉得特别温暖,我更理解善的意义,更明白人之为之的原因。他们的关怀备至是真挚的,跟他们在一起我总会不经意地感动流泪,但心里却很光明,很有力量。那是一种从软弱中善良中生出的力量,特别坚硬,不再怕什么,像有光照。有时上齐师的课很痛苦,因为里面有很多自己没想过,而且很多是超乎自身经验和理性,有时就想:这是文学课吗?文学艺术不是一件很轻松的事吗?不就是玩玩嘛?但有信仰的文学是艰难的,是痛苦的,是有信仰普照的,而这背后的信仰确乎是超验的,它需要一跳——与旧有的经验决裂,与理性决裂,而且是“相信”和“放手”的一跳,由这岸到达那岸。这一跳,我一直没跳,或许我的理性已经说服了我自己,感情上也顺从了自己,但还是对那一点点的世俗的私欲留有念想,让我留在这岸,一拨又一拨的过河人过去了,唯独剩我自己。有时我在想,为何觉得难,恐怕就是因为自己在世俗的道路上不断地妥协,不断地向下坠,如果自己不断向上,不断向内思考,还会这么难吗?齐师这些有难度的讲学,不断地在提升自己。就像练琴,齐师上来就带着我们这些不怎么会弹琴的练十级的谱,痛苦,艰难,但练着练着,虽然不好,磕磕巴巴,但再去弹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就会很简单,因为你已经跟着老师在一个很高的阶段了,假如你一直练一级二级三级四级,没有难度地练,永远进步很慢,所以,有时难度决定了我们的高度,而很多人就是遇难而止,因为他们在乎的是书本上的知识点,和知识点背后的卷子上的分数,以及再背后的奖学金和荣誉——老师,赶快划重点吧!我们所谓的“重点”是不是已经偏离了指向?而我却迷恋这种知识背后的思考和过程。齐师上课不喜欢用PPT,顶多就是开着,然后干讲。站在那,或者说靠在一张桌子上,看着我们,说:今天涉及到的内容稍微有点难,请大家认真听。然后带我们一起进入他的世界里,开始旅行。听齐师的课,累,看齐师的书,痛。因为每一个字与每一个字的逻辑衔接都很紧,很密,很实,没废话,让人紧跟着思维走,跟不上,再接,就差一截了。而且最主要还是他推着你走,带着你跳,拉着你飞。你的能力不够,自己走,走不快,自己跳,跳不远,自己飞,飞不高。但看完了,会沉静,会心安。这还是在听课,不是看书,看书还有停下来思考的时候,而听,就是一直带着你走。像锻炼身体,这是锻炼思维。齐师一上来就把真理“哐哐哐”地砸在我们面前,不犹豫,不绕弯,干脆,敢于说出,掷地有声,让我们直视。就像我推荐《文学回忆录》给朋友看,朋友说,怎么木心那么敢说,啪啪啪,甩到你面前,干脆,直接。我就想起齐师,就是这种感觉,而不是教课书里还有学术论文里那种循循序序,往往复复,最后还留一个可回旋的余地,恐怕说不周全,不圆满,笑人家阿Q画不圆,自己也不是伏在地上疑心那个圆画不圆吗?他的书,不是消遣,不是随便,而是字字严峻,句句认真。在齐师这里,真永远要大于美,在真上建立起来的美才真美,才最美。真是美的根基,其他免谈。齐师是在捡拾每个字背后的神性,然后砌成阶梯,让学生们一步步登达信仰的高度,看到美好,正是用信仰“引领我们飞升”。我是聆听者,也是见证者。齐师常喜欢这样说——“这句话我再说一遍”——然后再重复一遍,这一遍几乎就是上一遍的回音,一字不差,就像复读机一样,所以这本书上的很多语言确实是实录,我在想,是不是齐师在底下练过很多遍。初听齐师的课,就觉得自己以前在学校家长帮我们垒起来的那些建筑在齐师的冲击下轰然倒坍,我们必须在废墟上重建。所以有些人接触信仰后从废墟上建立起来新的世界,重新订下了约,而有些人却什么都不再信了——以前信的那些都不可信,凭什么你这个就可信?我们更多是靠理性思考问题,但还有一部分是靠用理性言说不出来的。能说出来的是由理性所支配的,而那些说不出来的却感觉到的又是由什么支配的呢?在茶话会上,会经常听到很多基督徒的信仰历程,他们做见证时都说《圣经》里的话改变了他们的生命,包括齐师,健峰,王磊,考凰等等,对我影响最大的一句经文就是——“凡喝这水的,还要再渴;人若喝我赐的水,就永远不渴;我所赐的水,要在他里头成为泉源,直涌到永生。”也是齐师一直挂念的这句。我就是奔波在读书和知识的路上,一路饥渴地读下来,不知尽头,也无尽头,永远是山外有山,天外有天,路外有路,书外有书,我在想有没有一本书是可以止住我这渴的——如齐师在书里写——“那真是带着一个稚嫩少年的所有热情投入,来读这些他未必读得懂的东西,可以废寝忘食,可以很着迷地读”。那确实是我一直的状态,一直想在书里找到答案,遇见了齐师,问,答:那就读经吧。最喜欢这本书里的第三讲《“内向超越”,还是“外在超越”》和第七讲《“诗歌智慧书”中的大智慧》。第三讲中国人自圣的情结与直视人性幽暗进而外向超越的中西对比,像两大派高手过招,看得我直呼过瘾,也直点心中的痛处,传统的教育让我以知识分子为荣,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和道德,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可看看现实和反观自己,知识的越来越富和分子的越来越多,道德水平不升反降,欲望不是由知识所能控制住的。文革里的那些血腥和暴力,不是不识字的老百姓做的,反而是那些拥有知识的分子们干出来的。知识的“审美”也越来越让我陷入到一个“诗意”又有“意味”的“逍遥”里,我就开始思考,这一切到底缺失了什么?这一点,我觉得也是齐师对我最大的教导,不关乎信不信的问题,而是一个开始反思的过程,是对一切的一切进行反拨和再反的过程,也是齐师一直秉信鲁迅的一点,把刀子对准自己,解剖开来。中国的传统文化确实有一种吸引力,同时也有一种强大的同化力,这种力慢慢浸透到骨头里血液里,就像镣铐戴身上戴久了,不以为重,反以为荣,戴着镣铐舞蹈,舞久了反而自我欣赏起来,抚而唱之。别人帮他解时,他还要夸赞这个镣铐,这个镣铐已经成为他身上的一部分,没了这部分,他也就不完整了。我觉得这才是传统文化最可怕的所在。所以,我一直杜绝被同化,也一直徘徊于信仰之外,像失去了这个镣铐,又戴上另一个,只不过是换了换样式而已——这是我的真心话。但齐师带来的外来信仰,又确实像刚从外面新鲜广阔的世界带给一个沉闷屋子里的新鲜的空气一样,扑面而来。屋子里人满为患,空气污浊,但里面的人却不自知,还以为从来就是如此,也已习惯这种气味,如果有别的气味的话就不对,因为从来如此,会有错吗?但信仰的到来,带给我一种新鲜感。齐师就是那个屋外的人,帮我们开了一扇窗,一扇门,屋外的新鲜空气漫进来。我需要一种异质异己的文化和信仰。传统的儒家、道家、佛家的文化都不过生存经验的总结,继而生成真理。“我们的真理是我们说了算,识时务者为俊杰,所谓的超越境界全是我的心说了算,因此我们就没有非如此不可的更新,只有着中庸和经世致用的实用,以致我们没有那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改革精神,只有着识时务者为俊杰的中庸乃至圆滑精神,所以造成了一种向外适应式的思维模式,而不是由内而外的突破更新模式”,“以致我们在境界式的超越中走向了迷失,而这种迷失使我们越来越走向任性和堕落,就是超越的死结”,“原因就在于中国的境界式超越模式没有一个异质于我的超越真理对我有基本内在的要求,所以有一天我看透了,我就可以说一切都可以玩,一切都是假的,没什么可当真”,最终走向的不是“超越”而是“虚无”。相比较中国文化传统的“境界式超越”,基督教的超越模式是“对话式超越”,其“超越重在爱的关系中活出新的生命,把个人从‘我们’式的‘拉平’中脱离出来,直接面对造物主,从而获得个体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所谓超越就是生成个体的过程,也是受苦中与人连接的过程,但根本在于与上帝的关系,其次才是关乎生存的观念和命题,言说观念和命题要力求表达鲜活的生存本身,不是为概念在体系里找位置、贴标签,而是促使人去爱,去相信,去行动,去‘道成肉身’,爱和知识在践履中合一,教义成为立身实存的生命意识”。读来还是动人心魄,这部分也是我认为最精彩的章节。第七章印象最深的就是《传道书》的讲解,所罗门通过自己的实践寻找人生的意义。给我们以启示,我们不是君王,不是哲人,但也有寻找生活意义的意愿,但寻找的都不过是短暂的快乐,而不是永恒的满足,我们大多就止于此了,然后自己安慰自己或许我们生活的意义就在于“寻找”吧,而所罗门继续眺望。齐师引用英国作家路易斯的话说到我心坎上了,——“要是我们有一种盼望,这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不能满足,最合理的解释就是,人乃是为另一个世界而造的,要是这个盼望满足不了,并不是说这个世界只是一个荒谬的假象,很可能这个世上一切的乐趣并非为了满足这个盼望而存有的,而只是用来呼唤起这个盼望,让我们得到真正的东西。”所罗门的转身与那个日光之上的客观存在相遇了,看到了那世上影子和回响背后的永恒事物。而我们呢?“如果人生是一条河,是因为它与大海有联系,才有了生命,所有斩断这一联系的努力,只会使这条河泛滥成为沼泽而无法流动。但河的川流不息,似乎给了河流浪的空虚的宿命。但反过来说,这流浪与空虚岂不恰恰印证了海的永恒与辽阔吗?在永恒和辽阔大海的呼唤中,河的流浪成了一种神圣的流浪,因为那是通往归宿的流浪。这不是对自身流浪的神化,而是对大海的崇敬。”我们自己的这条河大多早已斩断与大海的神圣关系,流着流着就干涸了。每次我站在一条河边,旁人说这条河是通向大海的,那一刻,我就对这条河多了一份崇敬,不管它多么小多么窄,因为我从这条河看到了海,还有比这更美的吗?我问自己,自己有过那种永恒的满足感吗?有过,就是在茶话会上,一起祈祷,然后睁开眼再看这个世界,觉得身体轻了,心里亮了,一切都变得美好和荣光。我感受到了背后,以及满足的意义。……感谢这些课上生动的语言可以化成文字,从而使一种存在于语言上的意义又多了一种文字上的意义,从而可以让我一读再读,一听再听,更加接近那个背后的存在。一次偶然机会,看iphone的设计师艾维的采访,他说:“潜意识里,我总认为人类是非常敏感的:他们会感知到倾注在设计上的关怀。”而“关怀”,艾维认为“是自那场发生在自己家乡英国的工业革命之后,伴随大规模机械化生产和‘无神论’盛行,而被遗忘的重要准则。”我想这种准则就是在神圣信仰之下的关怀与荣耀。艾维还做了一个意味深长的比喻:去完成抽屉的背面。背面,就是我们常人看不见的地方,但却又是显示我们价值的地方。越来越喜欢作家型的学者,因为他的写作也是一种创作,而非知识的堆砌和理论的推衍,齐师即是如此,他在文本里创作出一种新鲜的有生命力的文字,用齐师的话说就是文字的“滚烫感”。继而带着他的体温紧贴你的体温,用他的生命紧握你的生命。这种文字,有温度,有力量,有光。越来越觉得知识不再是一个又一个点,而是一个又一个的启示,在你有根基的土地上生长。而现实的我们却越来越在乎一个结论,不再关心其过程,只在乎最后结论,然后针对你的结论开始批判。不管你对也好,错也好,能否坐下来看一看,听一听别人的过程,然后再下结论。或许这就是齐师写下这本书的意义,或者说给我们提供一种更低的姿态,——“听”这个世界的一个角度和方式。齐师常说:所有知识都是由下而上,但惟独信仰是由上而下。因为恩赐,所以聆听。圣经不是看的,而是用来“听”的。从结论回到过程,从目的回到路上,从信仰回到生命个体。感受一朵花的真和美。秋,一个带有神性的季节。站在秋里,不知道为什么,总想俯下身来,自觉谦卑,感动,为这生命,为这土地。我不是有神论者,但我解释不清很多东西,我只能感觉到冥冥之中这一切背后一定有一个什么,而不是没有一个什么。这个什么,我看不见,却能感受到,却能听到。看见树上结了果,好像显明了神的存在。——写于北方的秋
  •     在大学里,我们把每个学生都必须要上的课称为必修课,而把那些由学生自主选择的课程称之为选修课。齐宏伟老师在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开设的“《圣经》文化今读”其实是一门选修课,然而我认为这实在应该是一门必修课。当今大学生,多为“闯过独木桥”之“天之骄子”。然而他们从小学到高中毕业,所学的知识无非是用来应付考试,作为踏入另一所学校的敲门砖。他们寻求过真理吗?他们思考过“我们是谁?从哪里来?将去向何方?”吗?面对生活的烦恼,爱情的迷茫,又有谁告诉过他们答案?他们在懵懂中成长,又走向新的迷惘。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曾说过:“人是会思想的芦苇。”如今的大学生,仰望星空时,他们还会像康德一样去思考吗?齐宏伟先生,我曾经的大学导师,一位虔诚的基督徒,他深知教育是“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他选择在大学校园里讲授《圣经》,便是给夜行者以一盏明灯。《书中之书讲演录》实乃大学课堂实录,齐老师以“我注六经”式的学术态度,从思想文化角度解读了《圣经》的影响、主旨、线索和各部分内容,既澄清了一些易引起混淆的概念,如:圣言、约、赎、超越方式等,又聚焦一些普遍关心的问题,如:人性的善恶、人生意义、诚信道德、智慧情感等。虽然,我不能亲自聆听齐老师的讲课,但是摩挲着书页,他充满爱的声音便会在耳畔响起。现代社会,人人都在追求着幸福,可膨胀的欲望,快速的脚步,让我们越来越南辕北辙。我们靠自己的努力奋斗,是否真的能圆自己的“幸福”梦?翻阅完该书,你便会知道,答案是否定的。因为自从亚当吃了分辨善恶的果子后,人便堕落了。书上说“人在堕落之后,人已经与上帝隔绝,若是靠着自己的话,人只能永远处在罪与苦痛里面,不能解决罪与死的问题。”齐老师指导我们透过《约伯记》来看苦难,透过《雅歌》来看爱情,透过《福音书》来看救赎。如果说历史剧教会我们尔虞我诈,家庭剧教会我们勾心斗角,那么本书教会我们的则是爱。有人以为“厚黑学”能帮助自己走向成功,殊不知,背负十字架的路,才是通往幸福的大道。《马可福音》4:3—8说:“有一个撒种的出去撒种。撒的时候,有落在路旁的,飞鸟来吃尽了;……又有落在好土里的,就结实,有一百倍的,有六十倍的,有三十倍的。”齐老师的这本书,就是一个种子。落在每位读者心中,便会有不同的结局。但愿,我们都能结实,有一百倍,甚至更多。

精彩短评 (总计9条)

  •     看来这本书给我一个很立体的感觉。很推荐肢体一起来读,虽然只是很简单的来阐述,但是真的很重要。
  •     读着这本书,想着年青人接受启蒙的情形,南京师大的学子们有福了。
  •     言简意赅,写得太好,请原谅我在这方面语汇匮乏。第二人读过。
  •     我注六经式的解读《圣经》,带领大家进入光的世界
  •     初信主很适合看一下这本书,齐宏伟教授写的。还有一本《信与思》也非常推荐!
  •     一本浸透了真理的书,值得一读再读。
  •     早点看就好了
  •     以圣经为中心,对比中外文学名著和其它宗教,反映中外思维差异,从宏观角度认识圣经!无论是讲教义还是讲圣经内容,都有许多独到的见解,受益匪浅!
  •     挺好的书,廓清了常人对圣经和上帝的很多误解。人如果心中没有上帝,他的灵魂就是荒芜的,就必然会导向财富和享乐这些即不是永恒也毫无意义的东西,或是沉浸在自以为是中,生命便是虚妄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