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好小学语文课——在思考与行动中润泽课堂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11
ISBN:9787567508712
作者:王林波
页数:216页

内容概要

王林波  陕西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教师,全国小语会青年教师研究中心委员,《中国基础教育学科年鉴•小学语文2012卷》年度人物,陕西省教学能手,陕西省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专家,西安市首批学科带头人。
先后获得全国第七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大赛一等奖及最佳教学设计奖、陕西省新课程优质课评选一等奖、陕西省首届教学能手与教学新秀大赛一等奖、陕西省第二届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一等奖、西安市基本功大赛一等奖、西安市新课程优质课评选一等奖等。先后到宁夏、云南、四川、北京等十多个省市讲学四十多场次,一百多篇文章发表在《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小学语文教师》《小学语文教学》《语文教学通讯》等刊物上。

书籍目录

序一用思考点亮课堂/薛法根1
序二林影波光/闫学3
序三创新探索,方显智慧本色/武宏钧7
第一辑观察课堂,探讨误区成因
深度思考,发现误区
小学语文课改的三个误区
课堂质疑的两个误区
游戏教学的三个误区
对语文课堂评价误区的反思
初读课文的误区
理性分辨,剖析误区
多媒体,别成了“多”“美”体
老师没有特权
课堂上,你做到真诚了吗?
课堂上的三次沉默
让板书“变”得精彩
冷静思考,走出误区
课堂质疑的冷思考
复习教学的冷思考
别让结尾成为结束
公开课:不求完美才更美
让公开课再多一些“家常味”
第二辑思索课堂,探求有效策略
策略一:用活理念,激活课堂
老教材教出新理念
兼顾双边,不走极端
课堂展示,共同参与更精彩
培养自学能力,从课前预习开始
课程资源无处不在
策略二:凸显本质,彰显本色
语文课上,我们更需要“语文之辩”
远离无谓纠结,紧扣学科本质
课堂提问要善于聚焦
运用中体验积累的价值
——《画家和牧童》教学片段赏析
以“法”为“根”,指导学习
——薛法根老师执教的《哪吒闹海》教学片段赏析
策略三:关注学情,成就学生
真实表达:好课的生命线
从一两点入手,进行深度观察
从已知走向未知
遭遇冷场
那一刻,我真该耐心地倾听
策略四:精准解读,精妙设计
用心,解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准确把握课程本质,有效进行教学设计
文本阅读,有“度”才有效
策略五:扎实识字,夯实基础
巧用生活资源,让写字教学更生动
由“窜”字的教学谈起
“一看二写三对照,一个更比一个好”
——《丁丁冬冬学识字》写字指导片段赏析
别让小燕子掉下了窝
融会贯通,高效识字
策略六:以读为本,读中体悟
“读”占鳌头,意味无穷
——《矛和盾的集合》教学反思
“情”从何处来?
朗读,指导不可或缺
策略七:巧用评价,促进发展
科学评价,促进学生进步
回归生活,激发真情
——《我的家》朗读指导片段反思
给学生评语注入生命的活力
策略八:丰富体验,生动表达
让生活之光照进习作天地
换一种方式,让练笔更轻松
——我们班的小组日记好处多
让学子辩论会成为习作的灯塔
第三辑践行课堂,探索优化方案
可以这样解读教材
《走遍天下书为侣》教学解读
《路旁的橡树》教学解读
层层对比现“真味”
——《画杨桃》教学解读
我们共有的太阳
——《太阳是大家的》教学解读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教学解读
可以这样说课
《富饶的西沙群岛》说课
步入奇妙的发现之旅
——《童年的发现》说课
灯光不息,精神永恒
——说说《灯光》一课重点段的教学
可以这样设计课
《小小的船》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雪地里的小画家》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特殊的考试》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长城》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猫》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成吉思汗和鹰》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可以这样磨课
《燕子专列》磨课
附教学实录
《矛和盾的集合》磨课
附教学实录
《可贵的沉默》磨课
附教学实录

作者简介

专注小学课堂,既需要定力,更需要钻研的勇气和持续的行动。本书作者,正是从教育实践所遇到的问题出发,边思考边实践,并将实践和思考所得进一步运用于课堂,成就了别具特色的课堂风格。


 上好小学语文课——在思考与行动中润泽课堂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润泽课堂,润泽我心在小学语文教学这条道路上我行之尚短,总是感到迷茫,有时不知自己身在哪里,有时又不知自己去往何处。在教学上看似是参与者,不过还是看客,一节好课的标准究竟是什么?如何上好一节小学语文课?……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寒假期间,难得的假期,却也是提升自己的好时机,也为解我所惑,拜读了王林波老师的《上好小学语文课——在思考与行动中润泽课堂》一书,虽资质尚浅,但在阅读中思考,也算受益颇多。  本书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王林波老师是陕西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教师,全国小语会青年教师研究中心委员,《中国基础教育学科年鉴•小学语文2012卷》年度人物,陕西省教学能手,陕西省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专家,西安市首批学科带头人。王老师先后获得全国第七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大赛一等奖及最佳教学设计奖、陕西省新课程优质课评选一等奖、陕西省首届教学能手与教学新秀大赛一等奖、陕西省第二届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一等奖、西安市基本功大赛一等奖、西安市新课程优质课评选一等奖等。先后到宁夏、云南、四川、北京等十多个省市讲学四十多场次,一百多篇文章发表在《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小学语文教师》《小学语文教学》《语文教学通讯》等刊物上。此处摘自作者介绍,此段看似与教学无关,实则关系匪浅。一名优秀的教师并非嘴上说说而已,而要实至名归,王老师所获的一个个奖项,一个个称谓是莫大的殊荣,期间也必是王老师在多年教学生涯中历尽艰辛所获。不如教育之路,启程4个月,我时常陷入困苦中无从跳脱,上不好语文课,或者想上好语文课,却心有余而力不足,找不准努力的方向,摸不清语文课的脉搏。究其原因,是我陷入了语文课堂教学的误区而不自知。本书作者不仅敏锐地发现了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种种误区,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提出了有效的应对策略,分享了自己教育教学的经历和课堂实录。不禁我也反问自己,我是否真正总结反思过自己的课堂,深入剖析过课堂教学中的各个环节以及不同学生的不同表现,想到这里只觉羞愧难当。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在本书序文中写道“其实大家眼中所谓的名师们也稚嫩过,也都在一线摸爬滚打过,他们之所以能够成为大家眼中的名师,可能就是因为他们不仅在实践,还多了一些思考——在实践中思考,用思考推进实践。” 我判定自己在教学上是一位看客,却也是不通门道的看客,未看透、看不透,实为未尽心。看过此书后我想做一位观客,一字之差,全在于 “心眼”。 本书副标题为——在思考与行为中润泽课堂,既有思想的引领,又有实践的探索,既有理论的指导,又有实例的印证。全书共分三辑:第一辑《观察课堂,探讨误区成因》;第二辑《思索课堂,探求有效策略》;第三辑《践行课堂,探索优化方案》。在本书的第一辑中,作者通过“深度思考,发现误区”“理性分辨,剖析误区”“冷静思考,走出误区”等三个小节,展现了自己在课堂教学与课堂观察中发现的一些误区,探讨了这些误区的成因,并给出了明确的建议。比如针对当前观摩课和赛课上有些老师为了过分追求教学的“奢华”与“完美”而频繁使用多媒体的现象,王老师旗帜鲜明地阐明了自己的观点:多媒体,有时并不需要“多”,并不需要“美”,应把空间留给孩子,让孩子去思考、去想象、去表达。孩子才是课堂的主人,课堂上应该展示的不是多媒体的绚丽,而是孩子们的风采!多媒体,别成了“多”“美”体!再如,针对当前教师的板书逐渐被多媒体取代的问题,王老师大声呼吁:板书,要因学生而变,即使是简单的几笔书写,只要关注了学生,表达了学生的情感,呈现了学生的思维成果,他们一定会睁圆了那求知的大眼睛,注视着你的一举一动,聆听你的一字一句。教师还应当让孩子们参与到板书中来,留一些时间,腾出一块地方,找适当的时机让孩子们走上讲台,呈现自己的思考。共同参与,我们的板书才更丰富,我们的课堂才更具生命的活力!又如,针对有老师在低年级课堂上不顾学生年龄特点而让学生演一演、唱一唱、画一画的教学行为,王老师十分中肯地指出:过去,我们的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所以我们要改革,增强课程结构的综合性,加强学科间的整合,以提高学习效率,但不是说可以无目的地、随意地整合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无论何时,语文课都姓“语”,都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都应“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  在本书的第二辑中,作者通过“用活理念,激活课堂”“凸显本质,彰显本色”“关注学情,成就学生”“精准解读,精妙设计”“扎实识字,夯实基础”“以读为本,读中体悟”“巧用评价,促进发展”“丰富体验,生动表达”等八个小节,对课堂教学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提出了有效的应对策略。比如,关于针对“课堂教学谁来做主?”的问题,王老师语重心长地告诫我们:“课堂教学中,要尊重,也要引导。教学是一种双边活动,课堂是学生的,也是老师的,只有兼顾双边,才能不走极端。我们的课堂,就让我们共同做主,互动互补,携手同行吧!”再如,针对不少青年教师上课前不看教材而热衷于翻看教参或是各种教案集的现象,王老师心平气和地教导我们:“教材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凭借,我们只有深入地理解教材,精准地解读教材,创造性地处理教材,才能让我们的课堂灵光闪现,新意不断,也才能让孩子们入情入境,全身心地投身到课堂学习中去,言意兼得,不断提升个人素养。”又如,在谈到何为课堂教学的真正精彩时,王老师主张:“一节课的成功不在于教师风采的全面展现,而在于孩子们的生命力得到了充分的焕发;一节课的成功不在于个别优生的精彩表现,而在于孩子们能够全员参与,有思维碰撞,有灵光闪现。课堂是每个孩子的舞台,让每个生命都散发出自己独特的魅力是我们共同的追求。”  在本书的第三辑中,王老师通过巧妙精准的解读教材,匠心独运的教学设计,独辟蹊径的说课思路以及凤凰涅槃般的磨课经历,诠释了他对小学语文教学朴素而炽热的情怀,体现了他“践行课堂,探索优化方案”的执着追求。不仅如此,王老师还与我们一起分享了近年来他在国家级、省级赛课中获得一等奖的教学实录《燕子专列》《矛和盾的集合》等等。从中,我们不仅能够领略到王老师卓越的教育智慧与杰出的教学风采,同时还可以感受到王老师那博大无私的胸怀。  掩卷颔首,王老师的许多见解独到的话语犹如颗颗珠玑,依然清晰地跃动在眼前,又如一首富含哲理的小诗回响在耳畔:“一堂课的结尾应带给学生更多的思考,启迪学生的思维,开拓学生的视野,千万别让课的结尾成为结束。”“一波三折的课堂不流畅,也不好看,但却真实地展现了学生由不会到会的学习过程。这真实的生命成长非常动人。不流畅原来也可以是一种美,一种朴素的美。原来,完美的课堂有时并不美,磕磕绊绊的课堂因为真实却显得美丽而极具魅力。”“好的课堂需要老师俯下身去,营造真正民主和谐的交流氛围,让孩子们敢表达自己的真实的感受,敢说自己想说的话。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的生命之花才能灿然绽放,展示出自己独特的魅力来。”  读一本好书仿佛是读者与笔者精神上的碰撞与交流,品读间,我仿佛看到王林波老师高大的形象跃然于纸上,他在用最真切的话语把对年轻教师最殷切的期盼从一字一句间流淌至我的心田,润泽我心田上的一片沃土。最后还是想用薛法根老师的一段话结束:其实,大家眼中所谓名师们也稚嫩过,也都在一线摸爬滚打过,他们之所以能够成为大家眼中的名师,可能就是因为他们不仅在实践,还多了一些思考——在实践中思考,用思考推进实践。潜心思考,我们每个人都能用自己的思考点亮课堂,成就属于自己的精彩!    在小学语文教学这条道路上我行之尚短,总是感到迷茫,有时不知自己身在哪里,有时又不知自己去往何处。在教学上看似是参与者,不过还是看客,一节好课的标准究竟是什么?如何上好一节小学语文课?……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寒假期间,难得的假期,却也是提升自己的好时机,也为解我所惑,拜读了王林波老师的《上好小学语文课——在思考与行动中润泽课堂》一书,虽资质尚浅,但在阅读中思考,也算受益颇多。  本书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王林波老师是陕西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教师,全国小语会青年教师研究中心委员,《中国基础教育学科年鉴•小学语文2012卷》年度人物,陕西省教学能手,陕西省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专家,西安市首批学科带头人。王老师先后获得全国第七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大赛一等奖及最佳教学设计奖、陕西省新课程优质课评选一等奖、陕西省首届教学能手与教学新秀大赛一等奖、陕西省第二届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一等奖、西安市基本功大赛一等奖、西安市新课程优质课评选一等奖等。先后到宁夏、云南、四川、北京等十多个省市讲学四十多场次,一百多篇文章发表在《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小学语文教师》《小学语文教学》《语文教学通讯》等刊物上。此处摘自作者介绍,此段看似与教学无关,实则关系匪浅。一名优秀的教师并非嘴上说说而已,而要实至名归,王老师所获的一个个奖项,一个个称谓是莫大的殊荣,期间也必是王老师在多年教学生涯中历尽艰辛所获。不如教育之路,启程4个月,我时常陷入困苦中无从跳脱,上不好语文课,或者想上好语文课,却心有余而力不足,找不准努力的方向,摸不清语文课的脉搏。究其原因,是我陷入了语文课堂教学的误区而不自知。本书作者不仅敏锐地发现了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种种误区,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提出了有效的应对策略,分享了自己教育教学的经历和课堂实录。不禁我也反问自己,我是否真正总结反思过自己的课堂,深入剖析过课堂教学中的各个环节以及不同学生的不同表现,想到这里只觉羞愧难当。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在本书序文中写道“其实大家眼中所谓的名师们也稚嫩过,也都在一线摸爬滚打过,他们之所以能够成为大家眼中的名师,可能就是因为他们不仅在实践,还多了一些思考——在实践中思考,用思考推进实践。” 我判定自己在教学上是一位看客,却也是不通门道的看客,未看透、看不透,实为未尽心。看过此书后我想做一位观客,一字之差,全在于 “心眼”。 本书副标题为——在思考与行为中润泽课堂,既有思想的引领,又有实践的探索,既有理论的指导,又有实例的印证。全书共分三辑:第一辑《观察课堂,探讨误区成因》;第二辑《思索课堂,探求有效策略》;第三辑《践行课堂,探索优化方案》。在本书的第一辑中,作者通过“深度思考,发现误区”“理性分辨,剖析误区”“冷静思考,走出误区”等三个小节,展现了自己在课堂教学与课堂观察中发现的一些误区,探讨了这些误区的成因,并给出了明确的建议。比如针对当前观摩课和赛课上有些老师为了过分追求教学的“奢华”与“完美”而频繁使用多媒体的现象,王老师旗帜鲜明地阐明了自己的观点:多媒体,有时并不需要“多”,并不需要“美”,应把空间留给孩子,让孩子去思考、去想象、去表达。孩子才是课堂的主人,课堂上应该展示的不是多媒体的绚丽,而是孩子们的风采!多媒体,别成了“多”“美”体!再如,针对当前教师的板书逐渐被多媒体取代的问题,王老师大声呼吁:板书,要因学生而变,即使是简单的几笔书写,只要关注了学生,表达了学生的情感,呈现了学生的思维成果,他们一定会睁圆了那求知的大眼睛,注视着你的一举一动,聆听你的一字一句。教师还应当让孩子们参与到板书中来,留一些时间,腾出一块地方,找适当的时机让孩子们走上讲台,呈现自己的思考。共同参与,我们的板书才更丰富,我们的课堂才更具生命的活力!又如,针对有老师在低年级课堂上不顾学生年龄特点而让学生演一演、唱一唱、画一画的教学行为,王老师十分中肯地指出:过去,我们的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所以我们要改革,增强课程结构的综合性,加强学科间的整合,以提高学习效率,但不是说可以无目的地、随意地整合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无论何时,语文课都姓“语”,都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都应“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  在本书的第二辑中,作者通过“用活理念,激活课堂”“凸显本质,彰显本色”“关注学情,成就学生”“精准解读,精妙设计”“扎实识字,夯实基础”“以读为本,读中体悟”“巧用评价,促进发展”“丰富体验,生动表达”等八个小节,对课堂教学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提出了有效的应对策略。比如,关于针对“课堂教学谁来做主?”的问题,王老师语重心长地告诫我们:“课堂教学中,要尊重,也要引导。教学是一种双边活动,课堂是学生的,也是老师的,只有兼顾双边,才能不走极端。我们的课堂,就让我们共同做主,互动互补,携手同行吧!”再如,针对不少青年教师上课前不看教材而热衷于翻看教参或是各种教案集的现象,王老师心平气和地教导我们:“教材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凭借,我们只有深入地理解教材,精准地解读教材,创造性地处理教材,才能让我们的课堂灵光闪现,新意不断,也才能让孩子们入情入境,全身心地投身到课堂学习中去,言意兼得,不断提升个人素养。”又如,在谈到何为课堂教学的真正精彩时,王老师主张:“一节课的成功不在于教师风采的全面展现,而在于孩子们的生命力得到了充分的焕发;一节课的成功不在于个别优生的精彩表现,而在于孩子们能够全员参与,有思维碰撞,有灵光闪现。课堂是每个孩子的舞台,让每个生命都散发出自己独特的魅力是我们共同的追求。”  在本书的第三辑中,王老师通过巧妙精准的解读教材,匠心独运的教学设计,独辟蹊径的说课思路以及凤凰涅槃般的磨课经历,诠释了他对小学语文教学朴素而炽热的情怀,体现了他“践行课堂,探索优化方案”的执着追求。不仅如此,王老师还与我们一起分享了近年来他在国家级、省级赛课中获得一等奖的教学实录《燕子专列》《矛和盾的集合》等等。从中,我们不仅能够领略到王老师卓越的教育智慧与杰出的教学风采,同时还可以感受到王老师那博大无私的胸怀。  掩卷颔首,王老师的许多见解独到的话语犹如颗颗珠玑,依然清晰地跃动在眼前,又如一首富含哲理的小诗回响在耳畔:“一堂课的结尾应带给学生更多的思考,启迪学生的思维,开拓学生的视野,千万别让课的结尾成为结束。”“一波三折的课堂不流畅,也不好看,但却真实地展现了学生由不会到会的学习过程。这真实的生命成长非常动人。不流畅原来也可以是一种美,一种朴素的美。原来,完美的课堂有时并不美,磕磕绊绊的课堂因为真实却显得美丽而极具魅力。”“好的课堂需要老师俯下身去,营造真正民主和谐的交流氛围,让孩子们敢表达自己的真实的感受,敢说自己想说的话。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的生命之花才能灿然绽放,展示出自己独特的魅力来。”  读一本好书仿佛是读者与笔者精神上的碰撞与交流,品读间,我仿佛看到王林波老师高大的形象跃然于纸上,他在用最真切的话语把对年轻教师最殷切的期盼从一字一句间流淌至我的心田,润泽我心田上的一片沃土。最后还是想用薛法根老师的一段话结束:其实,大家眼中所谓名师们也稚嫩过,也都在一线摸爬滚打过,他们之所以能够成为大家眼中的名师,可能就是因为他们不仅在实践,还多了一些思考——在实践中思考,用思考推进实践。潜心思考,我们每个人都能用自己的思考点亮课堂,成就属于自己的精彩!    

精彩短评 (总计1条)

  •     已扔。优点在于写例子指弊病,谨于行。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