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梦谁醒

出版社:2008-2-1
出版日期:2008-2-1
ISBN:9787532132638
作者:陆寿钧
页数:226页

章节摘录

傅雷夫妇的梦有的人死了却仍然活着,因为他在世时是一个大写的人,死去时还是个大写的人,大写的人是永远活着的。傅雷就是这样的人。他这个大写的人的“人”字,一撇一捺是由他与他的夫人朱梅馥一起组成的,朱梅馥在傅雷人生的危难时刻,毅然放弃人生,与他同行,也是一个不愿跪着生的大写的人。谢谢金梅先生为我们写了一部《傅雷传》,让我们能读到傅雷的人生。这是一部非常难写却又写得很好的书。购得时我读过一遍,最近,又看了一遍。傅雷之所以受世人尊重,不单是他为大家翻译了那么多的世界名著和从心底里倾吐出的《傅雷家信》等大作,更为吸引人的是他卓越的人格魅力。他是中国知识分子的典范之一。有关傅雷的动人故事很多。一个流传较广的真实故事是:“傅雷被错划为‘右派’,蒙受着无端的屈辱,但他依然桀骜不驯、狷介倔强。一九六一年九月间,有关部门决定给傅雷摘掉‘右派帽子’。考虑到傅雷的脾气,事先派人给他透出这个喜讯,希望他有个认识错误的态度,意思是双方好下台阶。如同两年多以前,他根本不承认自己有错那样,傅雷在听到这个消息之后,还是回答说‘不!’他说宁可戴着帽子也不承认当初有错!”一九六一年九月三十日,报上登出了摘去傅雷“右派帽子”的消息,他面对报纸没有笑容,说,“当初给我戴帽,本来就是错的!”此话在当时说得有点“狂妄”,也似乎不识时务,不明好歹。但他说的是真话,是事实,在岁月的转换中,历史已证实了他所说的话。有多少人能像他那样担当起这个故事的主角?有的人只要被一整就真的认为自己是罪人了;有的人只要被一整,就会乱咬人,以求自己的解脱;聪明者也只是耍出种种计谋以求“蒙混过关”;大多数则是无奈地承受、等待着能有出头之日,真有出头之日时,便感恩戴德,或明知大环境已不能危及自己时,充当起“三年早知道”的英雄好汉来。当然,被整者是永远值得同情的,但真要让人尊敬却也并不容易。傅雷在一九五七年被错划“右派”时,他没有低下过头。一九六一年为他摘帽,他只是淡淡的一句话:“当初给我戴帽,本来就是错的!”是的,能证明这个“错划”的证据比比皆是。金梅俯身一拾所得的傅雷的梦,亦可证明。傅雷在不到二十岁留学法国期间所作的《张行通信》中,“反复地描述着他那联翩迭出的梦境呓语。他说,他‘此行几无夜不梦’,‘无梦不在故乡’、不在亲朋故友,他夜夜都在‘魂梦飞归’,都在与亲友们共话聚谈,倾吐着别后衷肠。这样的描写,傅雷就将其对祖国的一腔柔情,渲染、抒发得更加淋漓尽致了。但那不单纯是他个人情怀的流泻,也是对一代知识分子爱国之情的生动表现。”金梅所引傅雷的梦境来自傅雷自己的著作,是真实、真诚的,可信的。金梅所加的评语是真切的,恰如其分的,所以,也是令人信服的。这样的人,会成为祖国和人民的敌人?谁都不会相信!傅雷这一代知识分子,饱经祖国动乱的苦难,他们身上流动着满腔热血,连做梦也是爱国爱人民的。对梦的考察,对于一个有思想的人来说,不应忽视他所处的大环境。然而,到了“文革”,傅雷连做这样的梦的权力也被剥夺,含冤不白,“无法洗刷的日子比坐牢还要难过”,傅雷与他的爱妻朱梅馥终于以死抗争,双双自尽。也算老天有眼,在他们携手走上黄泉路前一年多,他们终于与远在海外的儿子傅聪通上了一次电话。对此次通话,金梅作了如下描述——“按照原先与父亲商定的计划,傅聪打算于一九六六年去日本时,顺便在香港登台演奏。不知道是预感到那样的打算会难以实现呢,还是傅聪一时的情绪冲动?他将计划提前了一年。“一九六五年五月四日清晨,朱梅馥对傅雷说,她夜里梦见傅聪还是小娃娃的模样,喂了他奶,他睡着了,把他放在了床上。刚刚说完这话半个小时,突然响起了电话铃声,那是傅聪从香港打来的长途电话。“这天,傅聪由新加坡去新西兰途中,在香港停留半天。他和远在上海的父母通了一次话。除了表达无穷的思念,还把他将于下月在香港登台演奏的决定告诉了他们。“傅聪的长途电话给父母带来了极大的兴奋。整整一天,两人神情游移,无法安静,吃饭做事都有些飘飘然,像是在做梦一般;傅雷更无法安定下来工作。阻隔六年,终于听到了儿子的声音,他们怎能不高兴呢?”噩梦难以挥去,好梦永远短暂。他们父子、母子三人万万想不到的是一年多后,会天上人间,永远分离。连再通一次电话的可能性也没有了。傅聪母亲朱梅馥的这个梦,我们已不能再去用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心灵感应、母爱等释梦法去解释了,读到此处,我心头只有一片悲哀……我不知这是否是这位平凡苦难的母亲一生中留下的最后一梦?她只想哺育自己的儿子,只希望儿子能平安,尽管她自身一直处于不平安的环境之中。我想,这个梦,一定会留在傅聪一辈子的记忆之中。也会留在作为人子者的记忆之中。这个梦,体现出了我们真正的母亲所该有的情怀,也正是母亲的伟大所在。她们哺育出的儿女,也才会真正懂得如何去热爱自己的母亲,如何去热爱自己的祖国与人民。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个梦!

前言

我不是心理医生,也不是神经科学者,更不是社会学家,对玄学也无多大兴趣,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影视编剧,奇怪,我怎么会写下这本有关梦的书?对梦发生兴趣和弓J起思考缘起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自己曾做过的两个梦。第一个梦做于一九九四年的一个春夜,梦境至今还清晰地记得:我腹部不适,我厂置景车间一个叫顾阿品的老师傅(我认识此人,但从无往来)对我说,他来替我开刀。我竟稀里糊涂地让他开刀。事后我才发现,这刀根本没有消过毒,怎么行呢?以后伤口要发炎的。忙跑到部队医院去求救,一位军医为我重新消毒包扎。待我回来时(不是回到上海市里自己的家,而是回到青浦朱家角的老家),只见天井中全是花圈,儿子和其他家人都披麻戴孝地在那儿哭泣……梦醒后,我吓了一大跳,总觉得这是个不好的预兆。我忙写了一篇文章,发表在一九九四年七月二十四日《解放日报》的“朝花”上,想用这一招来化解这个自认不吉利的梦。其中说道:对于这样的梦,我从不忌讳什么,也不去预感什么,可梦后我又常常琢磨着。梦境是一种复杂的思维,这种思维我认为往往是与自身的因素密切相关的。我之所以会做这个梦是因为有这么几个要素:一是我的内脏确有病,前几年体检时就查出胆里有块石头,还有脂肪肝,这几年还不知胆里那块石头又长大了多少?二是做梦的那些天胃肠确有不适;三是我平时不大喜欢上医院看病,因为每去一次总有受气的感觉;四是常听人说胆结石最终还需开刀解决,而我常思忖假如熬不过那一天,最好还是到部队的医院里去开刀,那儿的医生可能不找关系也会认真些;五是我梦中的那位老师傅脾气爽直又常常助人为乐,不管能做的与不能做的都会大揽大包:六是我常常傻想假如一个人死后能知道人们对自己死的各种态度,一定是非常有趣和深刻的;七是我非常想念我的老家,尤其是那个铺着长砖的天井……而之所以能把这些因素构成一个有独特情节的梦的一个重要因素,则是我每天都在构思情节编剧本,我的思维可能已进入了一个偏执的误、区。老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是一点也不错的。我曾看过不少古今中外那些“析梦”的书,相比之下,我还是相信那句老话。人开始老了,做的梦可能会越来越现实。我再也不会做那种能在空中飞翔的梦了。现在生存的大环境总的来说是越来越好,还是趁着尚做得动时脚踏实地去做些实事吧!此文发表后,还引出了一场误会:上海一家电台有个名叫“半个月亮”的夜间节目,其主持人以为我是懂梦者,一定要邀请我去做一档三刻钟的节目,专门谈梦。我无论如何解释、谢辞,都无用,只得硬着头皮操着浓重上海腔的普通话去胡乱浅薄地说了一通。既自损又误人,至今仍后悔不已。不懂梦的人却要当众谈梦,肯定出丑!一年后,我父亲故世。亲朋好友送的花圈摆满了天井。当我独自一人默默地站在老家的天井中抽烟时,我突然发现:那个场面竟与我一年前梦中见到的一模一样!我惊呆了,不知说什么好。其实,我的梦,就在当时,我还未能全部解开。直至后来,我才完全明白,可已来不及作任何补救了:八个月后,我的母亲过世。再八个月后,我老丈人故世。至此,我和我妻子家剩下的三位老人(丈母娘早已故世)一下全部离我们而去。接着,我又真的开了刀,切除了胆囊……此时,我才顿悟:梦的要害全部在“顾阿品”这个人名上,“顾”顾名思义是照顾好的意思,“阿”是《新华字典》中的第一个字,加在称呼上的词头——阿爸、阿妈……“品”则是三个“口”,即三个人。看来,此梦在提醒我要照顾好三位老人,可如今……而我,却一直处于认识到可能会有灾难降临又不信会有灾难降临更不去思索可能会有什么样的灾难降临所以更没采取任何防范措施的状态之中。等我明白过来,一切都来不及了。在这期间,我的独子去外地为人办公司,发生了意想不到的纠纷。我在协助处理此事时,种种遭遇让我切身感受到了社会的错综复杂。我感到十分无奈和无助,不知结局将会如何?就在当夜我做了一个梦,梦境奇特异常,梦中的主角竟是我与足球名将范志毅。我与范志毅从未直接见过面,我认识他,他不认识我,不知怎地也会梦见他。因涉及到他,所以我不能把此梦的详细情节随意披露。梦醒后,我看了一下表,是凌晨-Z时,我倚在床头抽烟,静思着,因有了前面那个梦的经验,我着重在“范志毅”这个人名上思索,我一下拨开了云雾,眼睛一亮:“范志毅”这三个字,随其任何排列组合,都同上海方言中的“还子伲”“子伲还”“子还伲”“伲子还”“还伲子”同音。这分明在向我预示:你放心吧,你的儿子一定不会有什么问题的,此事总会有平安结局。我想,这应该是个吉梦。次日,这场纠纷终于得到了妥善的解决。关于梦有否预示的功能,一直有着不同的看法。但不管真实的结论是什么,我都感谢我的梦,感谢让我能做这样的梦的存在于冥冥之中的“造梦者”。因为我从中得到了教训、经验和益处。为了感谢,于是,我就开始注意起了各种各样人的各种各样的梦,我努力去认识梦的真面貌,虽然我知道,凭我的学识是绝无可能的,但我还是虔诚地去做了这件事,并把它写成这本书,只是为了感谢我曾经做过的这两个梦。请读者不要对此书的期望值有多高,我是门外汉谈梦,不可能给你们带来有关梦学的专业学识,只是在看到和听到一个个梦例后,写下的一篇篇“随笔”而已;只是从自己的认识,记下的一缕缕杂感而已;只是一个人虽已老心还单纯难脱传统的痴人在说梦话而已;只是一次班门弄斧的愚蠢尝试而已。但我的心是真诚的。我希望人们对自己所做过的梦,不要看得太认真,我并不完全认同弗洛伊德的有关所有的梦都有意义的论断,对一般人来说,梦就是梦,做过算数,不必太看重而自我烦恼。人类每夜都在做梦,一般的梦也只是自己心理因素的一些反应,都去重视了,你白天怎么活?但我又希望人们能懂得一些有关梦的知识,遇到自认对自身身体状况或将发生的事情有某种预示的梦,防在前面总比不防为好,信是为了防,不涉及唯心唯物的问题。每个人的梦都以不同的形式出现,都有各自的规律,都有各自的生活背景,只有熟悉自己又有一定的梦知识的人,才会真正去理解自己的梦的最确切的内涵。社会上自称或被别人相信懂梦的人不知有多少,但真能在这方面确实下了工夫确有真才实学的人又有多少呢?不管哪种人,在别人求你释梦时,我希望你不管是唯心还是唯物,不管你是在捣糨糊还是真在以科学的态度行事,都得守住一条底线,那就是努力去解除求助者心头的烦恼和忧虑,与人为善,绝对不能让求助者去增添新的烦恼,产生负面的效应。我对算命先生最恨的是,你骗人家几元钱糊糊口发点小财都可以,但你不能去说人家一定要离婚什么的去拆散别人的婚姻,也不能去说你能发财而促使人家去铤而走险……总之,绝不能去诱发人家不行善。对释梦者也是如此。

后记

花了多年收集梦例,又扑上几个月进行写作,总算把此书写成了。我不知写成了什么样子?我只知离我的初衷越来越远。原想,把梦例收集得多些,涉及面广些,内容更丰富些。但做起来却很难。现在,大致上分四个部分:一是对老一辈的著名人物的梦的读解;二是对同辈人和常人的梦的读解;三是对犯罪者的梦的读解;四是谈梦。回头看去,肯定覆盖面不大,也只能如此了,非常抱歉。原想,在解读梦上能谈得深些,但做起来也很难,更难。一方面,我的专业知识不够,功力不到。另一方面,说句实话,比我高明得多的人,可能也难尽如人意。对人类梦的认识,得慢慢来。谁都别想一下就刨出个金娃娃。原想,对梦的解说、研究,在人文关照上,从大文化的视角,去作些努力,使其能有较丰富的内涵,读后让人有一定的启示。在这方面,我是作了努力的,可惜内功不到家,知识面和洞察力都不够,自己都觉得不尽如人意。我的这些拙作,只是我的读书笔记与随感性的东西而已,只想在“以人为本”上下点工夫,也不知是自作多情还是稍有收获?谁能买我这本书,谁能读完我这本书,我都表示感谢。读完后把我骂一通,我也表示感谢。可能我是该骂。因为我做了一件我力所不能及的事。可什么事总得有人去做。我只想说的是,这是我想写的书。根据现在出版业的情况,我不可能以此去谋求任何个人利益。此书写成后,辗转了几家出版社,经历了两三年的审读,被要求删除了一些篇章,最终得以大致如愿地出版,我理应对此过程中所有帮过我忙的编辑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内容概要

陆寿钧,1942年4月出生于上海青浦朱家角。1963年8月毕业于上海电影专科学校并进入上海电影界工作。曾担任过数十部影视剧的责任编辑和文学统筹,为国家一级编辑,又创作过数十部影视剧,为国家一级编剧。曾任上影文学部副主任、创作策划部主任。代表作有电影《烛光里的微笑》、《第一诱惑》,电视剧《一号机密》、《红毛巾》等,屡获国家级大奖。同时,长期来又从事散文、传记、小说、评论创作,出版过好几本集子。荣获国务院特殊津贴,并被评为上海首届德艺双馨艺术家。现为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上海电影家协会理事、上海文联委员、上影艺委会成员。

书籍目录

我谢我梦(代自序)/1真情许世友/1梦中的思念/5陈布雷的两个梦/9“菩萨”亦有梦/15冰心梦蝶蝶梦冰心/17似梦非梦/21夏衍在写交代时的梦/26马思聪做了一年噩梦/50傅雷夫妇的梦/54有关末代皇帝的两个梦/58末代“皇妃”的梦/42五体投地至梦中/46陈学昭的梦/50应云卫的梦幻和舒绣文最后的梦/54“梦见马承源”/58心中的殿堂/62壮士一生中最后的梦/66罗布泊中的另一个梦/71陆星儿的梦/75大火中幸存者的梦/7g“轮椅上的梦”/85“无法终结的怆痛”/87当代“选妃”选出的梦/91母亲的泪眼/96百姓英雄的梦/100“今天晚上我为什么没有梦见祖父”/104人质的梦/108归梦/112一位画家的梦/116临刑前的梦/120李真的梦/124女绑匪的梦/129来自监狱的梦/155上海女子监狱见闻/157“逆水女人”的梦/141一则动人的报道/145不知他现在如何/149解开心结/153蒋艳萍的白日梦/157鲁迅说梦/161“梦如人生”/165神秘的小姐姐/169梦,犹如玩彩棒/175贾平凹谈做梦/177诸葛亮该哭谁/181“快乐人世”/184释梦者的梦/188朋友的梦/192噩梦的幸运/196梦中来道别/201文艺作品中的梦/205梦与创造/208“无梦”者的心结/212最常见的梦/215梦游奇闻/221后记/225

编辑推荐

《百梦谁醒》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百梦谁醒》作者花了许多年收集到梦例,大致分为四个部分:一是对老一辈的著名人物的梦的读解;二是对同辈人和常人的梦的读解;三是对犯罪者的梦的读解;四是谈梦。关于梦有否预示的功能,一直有着不同的看法。但不管真实的结论是什么,它总有它存在的理由。

图书封面


 百梦谁醒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这是一个多姿多彩而又多变多梦的时代。一天的疲劳过后,做梦几乎是日常生活的连续。记录梦境,不仅可以让我们获得意外的信息,同时也可以体会到放大了的人生。梦是一种奇异的现象,是某一阶段睡眠中的意识状态下所产生的一种自发性的心理活动。古今中外,已有多少心理学家、社学家、文学家对梦进行了各种各样的分析和演译,可以说竭尽全能,但始终是意犹未尽。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百梦谁醒》的作者陆寿钧先生以他的执著和好奇搜集了一大批各阶层人士的各种各样的梦,被搜集的梦大多出自是名人,其中也不乏各行各业的普通人。作者将这些人的梦与他们梦境中的时代背景和个人境遇结合起来进行分析,从而显现出令人回味的世态人情。梦是一个人的心灵和情绪的写照,它象一面镜子,在不经意间反映出了平日里的希望、焦虑、恐惧和忧愁,常常给人以暗示。梦同时也是一面三棱镜,折射出这个社会的价值观。比如在《傅雷夫妇的梦》一文中,作者发现傅雷在不到二十岁留学法国期间所写的《张行通信》中反复地描述着他那联翩迭出的梦境呓语。他说他“此行几天无夜不梦”,“无梦不在故乡”,不在亲朋故友,他夜夜都在‘魂梦飞归’,都在与亲友们共话聚谈,倾吐着别后的衷肠。这些梦境无不泄漏了傅雷这位海外游子的思乡之苦。又比如在《陆星儿的梦》一文中作者写道,陆星儿在生病前做梦似乎总是重复一个主题:追赶----各种各样的追赶,最终结果都是赶不上。生病住院后,却梦到了“田园茅屋”,居然有了美梦,这使她对重病有了感恩。陆星儿在病前经历过婚变,又从北京回到了故乡上海工作生活,她的那些以“追赶”为主题的梦,则是她那段生活的真实写照,她要生存,就得追赶,她要在写作上取得成就,就需要追赶。追赶让她留下了许多好作品,也让她失去了人生中的许多。于是追赶的梦反映到梦中来了,可谓人生如梦,梦如人生。陆星儿病前病后的二种梦境其实就是她人生心境的写照。按理来说,搜集、研究梦境是心理学家的工作,他们可以通过梦境来了解分折研究对象的心理。而本书的作者则以敏锐的触角,对梦进行社会学意义上的分折,可谓是独树一帜,相信这本书的问世会受到越来越多的读者的共鸣。朱慧君

精彩短评 (总计1条)

  •     说梦和解梦。时代的梦,个人的梦,交织在一起,成为夜间寂静处的无声回响。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