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针灸全书

出版社:华夏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8-01
ISBN:9787508013787
作者:刘公望
页数:992页

书籍目录

目 录
[基 础 篇]
第1章 绪 论
一、针灸学的沿革
(一)中国古代医学产生的渊源
(二)《黄帝内经》与《伤寒杂病论》
(三)晋代以降的针灸学成就
(四)针灸学的国际化
二、针灸学基础的内容
三、针灸学基础的学习方法
第2章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一、整体观一 天人相应
(一)人与自然的统一性
(二)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二、哲学观 阴阳五行
(一)阴阳学说
(二)五行学说
三、恒动观-升降出入
四、系统观――辩证论治
(一)辨证
(二)论治
第3章 中医学的形态功能观
一、气、血、津液
(一)气
(二)血
(三)津液
(四)气、血、津液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 、藏象
(一)藏象概述
(二)五脏
(三)六腑
(四)奇恒之府
(五)脏腑之间的关系
三、经络
(一)经络的概念与经络系统
(二)经络的作用
(三)经络学说在临床上的运用
(四)十二经脉
(五)奇经八脉
(六)十二经别
(七)十二经筋
(八)十二皮部
(九)十五络脉和其它络脉
第4章 中医学的病因病机观
一、病因
(一)六淫
(二)七情
(三)饮食与劳逸
(四)外伤及虫兽伤
(五)痰饮与瘀血
二、病机
(一)邪正虚实病机
(二)阴阳寒热病机
(三)气血津液病机
(四)经络病机
(五)脏腑病机
[附]内生五邪
第5章 中医学的检查法 一四诊
一、望诊
(一)望全身的状况
(二)望局部的状况
(三)望排泄物
(四)望小儿指纹
(五)望舌
二、闻诊
(一)听声音
(二)嗅气味
三、问诊
(一)问寒热
(二)问汗
(三)问痛
(四)问睡眠
(五)问饮食与口味
(六)问二便
(七)问经带
(八)问小儿
四、切诊
(一)脉诊
(二)按诊
[附一]经络诊断法
[附二]腹诊法
第6章 中医学的诊断法――辩证
一、八纲辨证
(一)表里辨证
(二)寒热辩证
(三)虚实辨证
(四)阴阳辨证
二、病因辨证
(一)六淫证候
(二)七情证候
(三)饮食劳伤
(四)外伤证候
三、气血辨证
(一)气病辨证
(二)血病辨证
(三)气血同病辨证
[附]卫气营气辨证
四、脏腑辨证
(一)心与小肠病辨证
(二)肺与大肠病辨证
(三)脾与胃病辨证
(四)肝与胆病辨证
(五)肾与膀胱病辨证
(六)脏腑相兼病辨证
五、经络辨证
(一)十二经脉病证
(二)奇经八脉病证
[附]六经辨证
第7章 中医治疗学 治则与治法
一、治则
(一)静志候气
(二)治病求本
(三)调整阴阳
(四)补虚泻实
(五)随机制宜
二、治法
(一)汗法
(二)吐法
(三)下法
(四)和法
(五)温法
(六)清法
(七)补法
(八)消法
[经 穴 篇]
第8章 经络腧穴总论
一、经、穴的发现和发展
二、经、穴的分类和命名
三、经、穴的定位方法
(一)经络的定位方法。
(二)腧穴的定位方法
四、经络腧穴的主治规律
(一)经络的主治规律
(二)腧穴的主治规律
第9章 奇经八脉系统
一、督脉系统
(一)督脉及其别络循行分布
(二)督脉及其大络病候
二、任脉系统
(一)任脉及其别络循行分布
(二)任脉及其大络病候
第10章 手三阴经系统
三、手太阴肺经系统
(一)手太阴肺经系统循行分布
(二)手太阴肺经系统病候
四、手厥阴心包经系统
(一)手厥阴心包经系统循行分布
(二)手厥阴心包经系统病候
五、手少阴心经系统
(一)手少阴心经系统循行分布
(二)手少阴心经系统病候
第11章 手三阳经系统
六、手阳明大肠经系统
(一)手阳明大肠经系统循行分布
(二)手阳明大肠经系统病候
七、手少阳三焦经系统
(一)手少阳三焦经系统循行分布
(二)手少阳三焦经系统病候
八、手太阳小肠经系统
(一)手太阳小肠经系统循行分布
(二)手太阳小肠经系统病候
第12章 足三阴经系统
九、足太阴脾经系统
(一)足太阴脾经系统循行分布
(二)足太阴脾经系统病候
十、足顾阴肝经系统
(―)足厥阴肝经系统循行分布
(二)足厥阴肝经系统病候
十一、足少阴肾经系统
(一)足少阴肾经系统循行分布
(二)足少阴肾经系统病候
第13章 足三阳经系统
十二、足阳明胃经系统
(一)足阳明胃经系统循行分布
(二)足阳明胃经系统病候
十三、足少阳胆经系统
(一)足少阳胆经系统循行分布
(二)足少阳胆经系统病候
十四、足太阳膀胱经系统
(一)足太阳膀胱经系统循行分布
(二)足太阳膀胱经系统病候
第14章 督脉、任脉腧穴
一、督脉腧穴
DU1 长强
DU2 腰俞
DU3 腰阳关
DU4 命门
DU5 悬枢
DU6 脊中
DU7 中枢
DU8 筋缩
DU9 至阳
DU10 灵台
DU11 神道
DU12 身柱
DU13 陶道
DU14 大椎
DU15 哑门
DU16 风府
DU17 脑户
DU18 强间
DU19 后顶
DU20 百会
DU21 前顶
DU22 囟会
DU23 上星
DU24 神庭
DU25 素�
DU26 水沟
DU27 兑端
DU28 龈交
二、任 脉 腧 穴
RN1 会阴
RN2 曲骨
RN3 中极
RN4 关元
RN5 石门
RN6 气海
RN7 阴交
RN8 神阙
RN9 水分
RN10 下脘
RN11 建里
RN12 中脘
RN13 上脘
RN14 巨阙
RN15 鸠尾
RN16 中庭
RN17 膻中
RN18 玉堂
RN19 紫宫
RN20 华盖
RN21 璇玑
RN22 天突
RN23 廉泉
RN24 承浆
第15章 手三阴经腧穴
三、手太阴肺经腧穴
LU1 中府
LU2 云门
UJ3 天府
U4 侠白
U5 尺泽
LU6 孔最
U7 列缺
LU8 经渠
LU9 太渊
U10 鱼际
LU11 少商
四、手厥阴心包经腧穴
PC1 天池
PC2 天泉
PC3 曲泽
PC4 郄门
PC5 间使
PC6 内关
PC7 大陵
PC8 劳宫
PC9 中冲
五、手少阴心经腧穴
HT1 极泉
HT2 青灵
HT3 少海
HT4 灵道
HT5 通里
HT6 阴郄
HT7 神门
HT8 少府
HT9 少冲
第16章 手三阳经腧穴
六、手阳明大肠经腧穴
LI1 商阳
LI2 二间
L13 三间
LI4 合谷
LI5 阳溪
LI6 偏历
LI7 温溜
LI8 下廉
LI9 上廉
LI10 手三里
LI11 曲池
LI12 时�
LI13 手五里
LI14 臂�
LI15 肩�
LI16 巨骨
LI17 天鼎
LI18 扶突
LI19 口禾�
LI20 迎香
七、手少阳三焦经腧穴
SJ1 关冲
SJ2 液门
SJ3 中渚
SJ4 阳池
SJ5 外关
SJ6 支沟
SJ7 会宗
SJ8 三阳络
SJ9 四渎
SJ10 天井
SJ11 清冷渊
SJ12 消泺
SJ13 �会
SJ14 肩�
SJ15 天�
SJ16 天牖
SJ17 翳风
SJ18 瘛脉
SJ19 颅息
SJ20 角孙
SJ21 耳门
SJ22 耳和�
SJ23 丝竹空
八、手太阳小肠经腧穴
SI1 少泽
SI2 前谷
SI3 后溪
SI4 腕骨
SI5 阳谷
SI6 养老
SI7 支正
SI8 小海
SI9 肩贞
SI10 �俞
SI11 天宗
SI12 秉风
SI13 曲垣
SI14 肩外俞
SI15 肩中俞
SI16 天窗
SI17 天容
SI18 颧�
SI19 听宫
第17章 足三阴经腧穴
九、足太阴脾经腧穴
SP1 隐白
SP2 大都
SP3 太白
SP4 公孙
SP5 商丘
SP6 三阴交
SP7 漏谷
SP8 地机
SP9 阴陵泉
SP10 血海
SP11 箕门
SP12 冲门
SP13 府舍
SP14 腹结
SP15 大横
SP16 腹哀
SP17 食窦
SP18 天溪
SP19 胸乡
SP20 周荣
SP21 大包
十 足厥阴肝经腧穴
LR1 大敦
LR2 行间
LR3 太冲
LR4 中封
LR5 蠡沟
LR6 中都
IR7 膝关
LR8 曲泉
LR9 阴包
LR10 足五里
LR11 阴廉
LR12 急脉
LR13 章门
LR14 期门
十一、足少阴肾经腧穴
KI1 涌泉
KI2 然谷
KI3 大溪
KI4 大钟
KI5 水泉
KI6 照海
KI7 复溜
KI8 交信
KI9 筑宾
KI10 阴谷
KI11 横骨
KI12 大赫
KI13 气穴
KI14 四满
KI15 中注
KI16 盲俞
KI17 商曲
KI18 石关
KI19 阴都
KI20 腹通谷
KI21 幽门
KI22 步廊
KI23 神封
KI24 灵墟
KI25 神藏
KI26 �中
KI27 俞府
第18章 足三阳经腧穴
十二、足阳明胃经腧穴
ST1 承泣
ST2 四白
ST3 巨�
ST4 地仓
ST5 大迎
ST6 颊车
ST7 下关
ST8 头维
ST9 人迎
ST10 水突
ST11 气舍
ST12 缺盆
ST13 气户
ST14 库房
ST15 屋翳
ST16 膺窗
ST17 乳中
ST18 乳根
ST19 不容
ST20 承满
ST21 梁门
ST22 关门
ST23 太乙
ST24 滑肉门
ST25 天枢
ST26 外陵
ST27 大巨
ST28 水道
ST29 归来
ST30 气冲
ST31 髀关
ST32 伏龟
ST33 阴市
ST34 梁丘
ST35 犊鼻
ST36 足三里
ST37 上巨虚
ST38 条口
ST39 下巨虚
ST40 丰隆
ST41 解溪
ST42 冲阳
ST43 陷谷
ST44 内庭
ST45 厉兑
十三、足少阳胆经腧穴
GB1 瞳子�
GB2 听余
GB3 卜关
GB4 颔厌
GB3 悬颅
GB6 悬厘
GB7 曲鬓
GB8 率谷
GB9 天冲
GB10 浮白
GB11 头窍阴
GB12 完骨
GB13 本神
GB14 阳白
GB15 头临泣
GB16 目窗
GB17 正营
GB18 承灵
GB19 脑空
GB20 风池
GB21 肩井
GB22 渊腋
GB23 辄筋
GB24 日月
GB25 京门
GB26 带脉
GB27 五枢
GB28 维道
GB29 居�
GB30 环跳
GB31 风市
GB32 中渎
GB33 膝阳关
GB34 阳陵泉
GB35 阳交
GB36 外丘
GB37 光明
GB38 阳辅
GB39 悬钟
GB40 丘墟
GB41 足临泣
GB42 地五会
GB43 侠溪
GB44 足窍阴
十四、足太阳膀胱经腧穴
BI1 睛明
BI2 攒竹
BL3 眉冲
BI4 曲差
BL5 五处
BI6 承光
BI7 通天
BI8 络却
BI9 玉枕
BI10 天柱
BI11 大杼
BI12 风门
BL13 肺俞
BI14 厥阴俞
BL15 心俞
BL16 督俞
BI17 隔俞
BL18 肝俞
BI19 胆俞
BI20 脾俞
BI21 胃俞
BI22 三焦俞
BI23 肾俞
BI24 气海俞
BI25 大肠俞
BI26 关元俞
BI27 小肠俞
BI28 膀胱俞
BI29 中膂俞
BI30 白环俞
BI31 上�
BI32 次�
BI33 中�
BI34 下�
BI35 会阳
BI36 承扶
B137 殷门
BI38 浮郄
BI39 委阳
BI40 委中
BI41 附分
BI42 魄户
BI43 膏肓
BI44 神堂
BI45 ��
BI46 膈关
BI47 魂门
BI48 阳纲
BI49 意余
BI50 胃分
BI51 肓门
BL52 志室
BI53 胞盲
BI54 秩边
BI55 合阳
BI56 承筋
BI57 承山
BI58 飞扬
BI59 跗阳
BI60 昆仑
BI61 仆参
BI62 申脉
BI63 金门
BI64 京骨
BI65 束骨
BI66 足通谷
BL67 至阴
第19章 奇 穴
EX-HN1 四神聪
EX-HN2 当阳
EX-HN3 印堂
EX-HN4 鱼腰
EX-HN5 太阳
EX-HN6 耳尖
EX一HN7 球后
EX-HN8 上迎香
EX一HN9 内迎香
EX-HN10 聚泉
EX-HN11 海泉
EX-HN12 金津
EX-HN13 玉液
EX-HN14 翳明
EX-HN15 颈百劳
EX-CA1 子宫
EX一B1 定喘
EX-B2 夹脊
EX-B3 胃脘下俞
EX-B4 痞根
EX-B5 下极俞
EX一B6 腰宜
EX-B7 腰眼
EX-B8 十七椎
EX-B9 腰奇
EX-UE1 肘尖
EX-UE2 二白
EX-UE3 中泉
EX-UE4 中魁
EX-UE5 大骨空
EX-UE6 小骨空
EX-UE7 腰痛点
EX-UE8 外劳宫
EX-UE9 八邪
EX-UE10 四缝
EX-UE11 十宣
EX-LE1 髋骨
EX-LE2 鹤顶
EX-LE3 百虫窝
EX LE4 内膝眼
EX-LE5 膝眼
EX-LE6 胆囊
EX-LE7 阑尾
EX-LE8 内踝尖
EX-LE9 夕踝尖
EX LE10 八风
EX-LE11 独阴
EX-LE2    气端
[工技法管]
第20章 刺法总论
一、针具
(一)毫针
(二)其他针具
二、针刺前的准备
(一)患者的体位
(二)定穴和消毒
三、针刺的角度、方向和深度
(一)针刺的角度
(二)针刺的方向
(三)针刺的深度
四、《内经》刺法概述
(一)九刺(九变刺)
(二)十二刺(十二节刺)
(三)五刺
五、针刺的一般程序
六、针刺的异常情况的处理和预防
(一)晕针
(二)滞针
(三)弯针
(四)断针
(五)血肿
(六)感染
(七)后遗感
(八)刺伤脏器
七、针刺注意事项
八、针刺技法的练习方法
(一)指力练习
(二)手法练习
〔三)自身试针
九、针刺的禁忌
(一)部位的禁忌
(二)腧穴的禁忌
(三)病情的禁忌
(四)临时情况的禁忌
第21章 毫针刺法
一、治神法
二、持针技法
(一)两指持针法
(二)三指持针法
(三)持针身法
(四)两手持针法
三、进针技法
(一)单手进针法
(二)双手进针法
四、行针技法
(一)提插法
(二)捻转法
五、得气、候气与催气技法
(一)得气
(二)候气
(三)催气
六、行气技法
(一)针芒法
(二)按法
(三)倒法
(四)努法
(五)敲法
(六)搓法
(七)添法
(八)盘法
七、针刺补泻技法
(一)提插补泻法
(二)捻转补泻法
(三)徐疾补泻法
(四)迎随补泻法
(五)呼 吸补泻法
(六)开阖补泻法
(七)烧山火(补法)
(八)透天凉(泻法)
(九)阳中隐阴(补中寓泻)
(十)阴中隐阳(泻中寓补)
(十―)龙虎交战
(十二)子午捣臼
八、留针法与出针法
(一)留针法
(二)出针法
九、透穴刺法
第22章 其他针具针法
一、三棱针
(一)针具
(二)操作方法
(三)适应范围
(四)注意事项
二、皮肤针
(一)针具及术前准备
(二)操作方法
(三)针刺部位
(四)适应范围
(五)注意事项
三、皮内针
(一)针具
(二)操作方法
(三)适应范围
(四)注意事项
四、电针
(一)针具及电流和波型的选择
(二)操作方法
(三)适应范围
(四)注意事项
五、火针
(一)工具
(二)操作方法
(三)适应范围
(四)注意事项
六、挑治、割治和穴位穿线、埋线、结扎
(一)挑治疗法
(二)割治疗法
(三)穴位穿线、埋线、结扎疗法
(四)穴位强刺激疗法
七、水针
(一)操作方法
(二)适应范围
(三)注意事项
第23章 灸法总论
一、灸法的分类及施灸的材料
(一)灸法的分类
(二)温灸的材料
二、灸法的功能
三、灸法的注意事项
(一)施灸的体位
(二)施灸的一般程序
(三)施灸的数量
(四)灸疮的处理
(五)灸法的禁忌
第24章 灸法各论
一、艾炷灸
(一)直接灸法
(二)间接灸法
二、艾条灸
(一)温和灸
(二)雀啄灸和回旋灸
三、温针灸
(一)温针灸用具
(二)温针疗法的操作
(三)适用范围
(四)注意事项
四、温灸器灸
(一)用具
(二)操作方法
五、其他灸法
(一)太乙神针与雷火神针
(二)天灸
(三)灯火灸
第25章 微针刺法(身体局部器官针法)
一、耳针疗法
(一)耳廓与耳穴
(二)耳针的临床应用
二、头针疗法
(一)头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二)头针刺激区的定位及主治
(三)头针标准治疗线的定位和主治
(四)操作方法
(五)注意事项
三、面针和鼻针
(一)面针鼻针的理论依据及穴位分区
(二)面针穴位的定位及主治
(三)鼻针穴位的定位及主治
(四)面针、鼻针的操作方法
(五)注意事项
四、眼针
(一)眼部分区
(二)操作方法
(三)取穴
(四)适应证
五、腕踝针
六、手针与足针
(一)手足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二)手穴的定位与主治
(三)足穴的定位与主治
(四)手针与足针的操作方法
(五)注意事项
七、第二掌骨侧针
(一)第二掌骨侧穴的定位与主治
(二)第二掌骨侧穴的针刺方法
[临 床 篇]
第26章 针灸治疗的原理和原则
一、针灸的治疗原理
(一)疏通经络,调和气血
(二)补虚泻实,扶正祛邪
(三)调整阴阳,补偏救弊
二、针灸的治疗原则
(一)补虚与泻实
(二)清热与温里
(三)治标与治本
(四)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
第27章 针灸处方原则
一、一般选穴法
(一)近位选穴
(二)远位选穴
(三)对侧选穴
(四)对症选穴
二、特定穴选穴法
(一)五输穴(五行穴)
(二)原穴
(三)背俞穴
(四)募穴
(五)络穴
(六)郄穴
(七)合穴
(八)八会穴
(九)八脉交会穴
(十)交会穴
(十一)四总穴、马丹阳十二穴
三、配穴法
(一)身体不同部位配穴法
(二)特定穴配穴
四、脏腑经络辨证选穴临床应用
(一)肺
(二)大肠
(三)脾
(四)胃
(五)心
(六)小肠
(七)肾
(八)膀胱
(九)心包络
(十)三焦
(十一)肝
(十二)胆
第28章 内科病证
一 发热
二 厥证
三 痉证
四 脱证
五 血证
六 发疹
七 感冒
八 中暑
九 咳嗽
十 汗证
十一 胸痹
十二 心悸
十三 呃逆
十四 吞酸
十五 呕吐
十六 胃痛
十七 腹痛
十八 泄泻
十九 痢疾
二十 便秘
二十一 脱肛
二十二 胁痛
二十三 黄疸
二十四 气鼓
二十五 水肿
二十六 消渴
二十七 肥胖
二十八 消瘦
二十九 上热下寒
三十 不眠
三十一 嗜睡
三十二 健忘
三十三 倦怠
三十四 癫狂
三十五 郁证
三十六 淋证
三十七 遗精
三十八 阳萎
三十九 疝气
四十 头痛
四十一 眩晕
四十二 中风
四十三 痹证
四十四 痿证
四十五 落枕
四十六 肘痛
四十七 腰痛
第29章 妇儿科病证
四十八 月经不调
四十九 闭经
五十 崩漏
五十一 痛经
五十二 带下病
五十三 妊娠恶阻
五十四 胎位不正
五十五 子痫
五十六 滞产
五十七 胎衣不下
五十八 恶露不下
五十九 恶露不绝
六十 产后血晕
六十一 产后腹痛
六十二 乳少
六十三 阴痒
六十四 不孕
六十五 小儿顿咳
六十六 小儿泄泻
六十七 疳积
六十八 小儿惊风
六十九 小儿遗尿
七十 小儿夜啼
第30章 其他各科病证
七十一 目赤肿痛
七十二 眼睑下垂
七十三 流泪
七十四 目翳
七十五 暴盲
七十六 夜盲
七十七 齿痛
七十八 口臭
七十九 口角流涎
八十 口疮
八十 咽喉肿痛
八十二 梅核气
八十三 失音
八十四 耳鸣、耳聋
八十五 耳痒
八十六 聋哑
八十七 鼻渊
八十八 酒�鼻
八十九 疗疮
九十 丹毒
九十一 戒烟
九十二 肩凝症

作者简介

内 容 提 要
《现代针灸全书》是一部浓缩古今针灸精华的实用工具书。分为基础篇、经穴篇、技法篇和
临床篇等四部分内容。基础篇结合针灸实际,全面阐述中医学基础理论和诊断方法,并吸收了
日本腹诊的精华部分。经穴篇遵照国家标准确定腧穴的定位和取穴,并从各腧穴的命名、主
治、作用机理、操作方法、古今成方和现代研究等多方面逐一进行了论述。技法篇汇总了古今
常用针灸技法的操作程序,并对耳针、头针、面针、第二掌骨侧针等微区针法内容予以规范性的
阐述。临床篇讨论了针灸治疗的基本原理和原则,对选穴和配穴法有独特见解,并对临床上针
灸有较好疗效的92种病症的治疗方法进行了详尽论述。
本书内容宏富系统,语言简洁透达,融古汇今,沟通中西,并配合以近千幅图表,以便于理
解和学习,是广大临床工作者及针灸教师、学生的一本很好的参考书。此书英文版、日文版均
已出版,中外文对照,可作为学习中医针灸专业外语和进行国际交流的重要参考资料。


 现代针灸全书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