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诗补注(上中下)

出版社:凤凰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9
ISBN:9787550618695
作者:査慎行

作者简介

本书是清初学者査慎行穷毕生精力编撰而成,编次上首开苏轼集50卷之规模,又开清人补注苏诗之先河,广征博引,注释详明,解释诗旨,考辨诗题,保存苏诗自注,功绩尤甚。在宋元以来注释苏诗的历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在查慎行的注释中,补录了新刻本中删削的施、顾原注,并驳正了分类注中的大量讹误,同时对史籍中有关苏轼的舛误之处,也做了驳正。同时,该书保存了大量的苏轼自注。查氏阐释诗旨,考辨诗题,注释所涉人物与地名,尤为翔实。查慎行的注释,还在系年、补遗、辨伪方面,取得了重要实绩。校订者王友胜教授,在校点、整理全书之外,还写作了较大篇幅的前言,对查慎行及本书做了详细介绍,让读者对《苏诗补注》的价值有了更清楚的认识。书后附有篇目笔画索引,方便读者查阅诗作。


 苏诗补注(上中下)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花了一个星期的功夫粗粗地扫了一遍。对于苏诗,说不上喜欢也说不上讨厌,对于整个宋诗或者都可以这么说。这大概都是所谓唐诗趣味造成的结果。以往都认为苏诗成就最高的是七古,不过个人比较喜欢七绝,写得流丽轻快,多有情味,七古往往逞才使气,虽然时有惊人之语,但难得全好,神气完足象《定惠院海棠》那样的诗不多。虽然只要形式上满足一定要求,就可以叫做诗,不过我们还是经常听到这诗不是“诗”这样的话。后者意义上的“诗”,一方面是指好诗,另一方面也触及了诗的本质,也就是说还有形式之外的一些要求,可惜这些往往是有会于心而口不能言的。举例来说,全唐诗补编里面收了不少偈颂,某老师说,这都不是诗。更早的当然可以举刘克庄的话:“近世贵理学而贱诗,间有篇咏,率是语录讲义之押韵者耳。”(《吴恕斋诗稿跋》)从这里看,说某诗不是诗,从艺术上判断不是好诗和从本质上认定不合准则大概是联系在一起的。苏轼的一些用道教术语写的咒语口诀一样的东西,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大概都是“恶诗”,乃至于不是诗。另外一些挽词、帖子词,虽然未必不好,看着总觉别扭。王水照先生把苏诗分成七期,总分为在朝与贬谪两期。大体上贬谪期即黄州诗和海外诗比在朝诗好。看来还是寂寞出诗人。在朝诗数量最多的是次韵诗。钱钟书先生说:“从六朝到清代这个长时期里,诗歌愈来愈变成社交的必需品,贺喜吊丧,迎来送往,都用得着,所谓‘牵率应酬’。应酬的对象非常多,作者的品质愈低,他应酬的范围愈广,该有点真情实话可说的题目都是他把五七言来写‘八股’、讲些客套虚文的机会。”所谓酬唱酬唱,本来就跟应酬联系在一起。苏诗当中很大一部分也是这类作为社交必需品的作品,因此钱先生说作者品质愈低,应酬范围愈广,倒也未必,也有可能出现相反的情况,正因为作者的品质高,所以不得不去应酬,苏轼就是这样。不管他是主动还是被动,次韵诗都占了极大比重。被关注比较多的还有和陶诗。今天陶渊明有如此之高的身后名,必须要感谢的一个人就是苏轼。前人也写过宋人选择陶、杜作为诗学典范是时代的潮流,不过也需要承认在这一潮流中某些天才人物的意见会产生难以估量的巨大影响。苏轼之于陶渊明就是如此。苏轼喜欢陶诗,不过真正进入陶诗的内心应该还是在岭南。在这之前,苏轼往往自比白居易,而在这之后,苏轼说:“渊明即我,我即渊明”,这时候,两人就是一而二,二而一的,苏轼没有做到的事情,陶渊明代他完成了,和陶诗的创作过程就是一个心灵归隐的过程,就是一个超越肉身局限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打成了内心的平衡、弥补了人生的缺憾。不过就像我一直对陶诗喜欢不起来一样,我觉得和陶诗写的也不好,比之陶诗当然更是下一层了。因此不能只从文学上看陶渊明,苏轼自己说:“然吾之于渊明岂独好其诗也哉,如其为人实有感焉”,诗是途径,人生境界才是最终的目的地。就像陈后山说:“渊明不为诗,写其胸中之妙尔”,对和陶诗,也宜作如是观。再说査慎行的补注。所谓《补注》,是针对王十朋注和邵长蘅等人的《施注苏诗》来说的。《四库全书总目》说得真是非常到位:“然考核地理,订正年月,引据时事,元元本本,无不具有条理。”査注最有特色的地方都点到了,注释中引用地方志的材料最多,对于诗句出典之类到不甚用心。又根据前人编年重加考订,补充了不少被删去的施氏题下注,而这部分大多是对当时时代背景的提示。 不过又说:“非惟邵注新本所不及,即施注原本亦出其下。”就有点过了。邵注固然是庸人妄作,不过施顾注的价值还是需要肯定的。査慎行本人对施顾注就极为重视,如傅增湘所说:“査氏《补注》深悟宋、邵之非,于是奋然取其删落者而逐卷补录之”。但看到的本子是个影抄宋残本,又有所取舍,还是遗留了不少问题。最后,本书的整理,大概还是学生做的,会出现一些莫名其妙的标点错误。另外,凡例里面说整理时把书名统一改用全称,如《诗》改《诗经》,《后汉》改称《后汉书》之类,不知道有没有此先例。这个问题还不大。出现毛病的是征引的和诗,题目是简称,被改成了了全称,结果査氏又会注出全称,这么一来,注就没法落实了。更诡异的是,居然在某几卷里看到“査注:······”,难道是以王文诰或者冯应榴的本子作基础然后删的?有一条材料查的时候发现本书就没有,使用大概得小心了。不管怎么说,能点出来就不错了。

精彩短评 (总计1条)

  •     三星半。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