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史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2013-7
ISBN:9787100099318
作者:[美] 约翰·惠特尼·霍尔
页数:278页

作者简介

本书是一部自前陶文化直到本世纪60年代的日本通史。原书1968年以德文出版,列入《费舍世界历史丛书》。经过大幅度修订后,1970年出了英文版,列入《三角洲世界历史丛书》,几十年来重印多次。英文版问世当年,即由尾锅辉彦教授译为日文。日译本的后记说,本书虽采通史形式,但不像教科书那样网罗一切。名词术语较日本高校教科书为少,而深度可与日本所出多达20多卷的通史相匹敌,甚至有超过的内容。本书长于比较考察与历史联系现实,文字亦优美可读。


 日本史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这本书的特点在于,在叙述发生过的那些事的同时,附加了自己分析得来的观点和评论,读起来比较容易引发思考。看完这本书,对日本历史的发展脉络掌握得更加清晰,扫清了一些认识上的盲点,在浏览其他资料时就不会感到特别吃力。
  •     第一章:P4. 日本的军事行动,促进了中国共产党对大陆的征服,也有助于各殖民帝国在东南亚的垮台。P5. 日本群岛的孤立,使它的历史非常单纯而完整。没有别的文化与之抗争,又没有异族侵略的干扰,日本人民在历史上过的日子是比较平静的。日本人处于中国文化圈的遥远边缘地带,有可能在大量吸收中国文化的同时,紧紧保住自己的主要制度和价值标准。日本的政治和社会进化特别缓慢...日本人民幸免于大革命,或破坏严重的外族入侵。 日本倾向于把换掉的制度放在一边、弃而不用,但很少把它扫除干净。第二章P9. 以农业为主的经济给农民背上了沉重的负担...政府是专制的,不受与之竞争的宗教势力和法律的制约。儒家学说...认为政府必须仁爱而有权威,它把社会看成天然等级森严,由居统治地位的上层、农民、工匠和商人组成...东亚社会建立了一些准则,这些准则和近代欧洲社会所依据的准则大相径庭。P10. 有统治权的家族都组织成小集团,每个集团都有首领掌管宗教和政治。从首领信奉的祖先神祗引出宗教影响和社会声誉...早年日本的上流人物,既是统治者又是武士(尚武)。在武士领导下,社会特色...对国家(而不是家庭或个人)忠诚的强调、富有战斗性的民族自尊心。(或忽略了日本武士家族体系使其对家族势力的认同)第三章P16. 继秦朝而起的汉朝实际上侵入了朝鲜半岛,它于公元前108年征服了古朝鲜国,设立了乐浪郡,首府就是今天的平壤。P18. 四世纪时,中国在朝鲜的殖民地(乐浪郡)解体了。历史记载证明,日本的武力参与朝鲜王国的战争。第四章P21. 魏志描写日本是个秩序井然的社会,等级森严,人们要蹲在路旁向高贵的人表示尊敬。日本人好饮酒,但严格地守法。P23. 日本社会是由三种人组成的:氏、部和臣。氏: 有血缘关系的族人,他们都要服从族内主要房头的家长,他的身份叫“氏上”,即首领。他的权力是世袭的,也是宗教的,并且有镜子、箭、宝石等作为象征。部:不是自由人,因为他们要为氏服务而受限制。他们也有共同的信仰对象,或者是地方神,或者是他们服务家族的氏神。臣:在家庭内供驱使,主要是当家仆。P24. 在大和霸权形成的过程中,拥有政治和军事权力的是氏和他的侍从部及家仆。有的氏逐渐变得强大起来,控制了临近的氏,并把小的家族吞并过来,形成了更大、更复杂的地方霸权。这种做法引出了日本早期的地方政治社会。日本王朝的建立不是一个超级军事力量大规模征服一个国家后,强加给这个国家强有力的中央权威,而是一帮氏族一步步努力爬上统治家族阶梯的顶峰。在斗争中,太阳族的首长也使用武力,但在可能的情况下,他们也用和解和外交手腕,试图用神力赢得敌对的氏的联盟。因此,在大多数情况下,他们并不消灭其对手,而是纳入势力均衡之中,自己去做宗主及和事佬。P25. 大和联盟...这个集体在国内绝没有占压倒性的军事力量。所以联合和妥协的因素就进入了这个结构,而那些没有关系而被征服过的房头,在这个均势中变得和与太阳系有血缘关系的人同样重要。为了利益,各氏族都明争暗斗,而大和首领只扮演和事佬的角色。...这个权力的阶梯总是由家庭关系联系起来的,不论是否是真正的家庭关系。用巧妙的通婚办法,或者把仆从的氏家男子或女子输送去服务的方法,都能使太阳族和它所征服并联合的家族之间筑起坚强的纽带,从而能亲切地控制着他们。只要可能,权威总是用家庭关系来维持,而这种以家庭为基础的权威是得到公认的。宗教在维护霸权方面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它还为团结社会和领导机构提供了理论依据...早期的日本人和不认识的神灵直接而快乐地接触,通过崇拜加强了他们对社区的凝聚力。P26. 早期的日本人把宗教信仰与宗教活动紧紧地和他们政治社区结构结合在一起。就是在这些拜神的仪式中,我们最能清楚地看到由神得来的神力如何支持政治权威。P27. 太阳族首领通过天照大神的法力保佑整个国家,小一些的氏的首领,就通过小一些的地区性的氏神来保佑他的地方,并行使对地方的统治权。国家的管理和神的崇拜联合在一起,政治上的权威,不论得自武力或是长期以来的社会声誉,都要得到宗教信仰的认可。和事佬及祭司长统治上层家族集合体的大和王权的形式,直到现在还是日本政治的特点。第五章P28. 这两个世纪里的主要政治及社会变化,决不能简单解释为急剧倒向中国文化的副产品。645年的大化政变,传统上认为是有意识追赶中国的开始,但也是努力搞中央集权化,使新兴贵族阶级的特权制度化的开始。P31. 当大和的统治者设法改变以血缘为基础的氏族制度为中央集权的严密管理的国家结构时,私自强大起来的氏族开始把太阳族的首领变为毫无势力的傀儡。...以血缘关系或神道信仰为基础的权威体制开始瓦解。敌意分裂了大和的联盟...大和处于政治危机之中。有好几十年徘徊于两个可能之间:分裂为若干互相争夺的小国,还是改进为一个新的、稳定的、更中央集权的国家组织。最后,倾向于集中的力量胜利了。唐朝诸帝把中华帝国的政府机器组织得更加匀称,更加有效率...他们晚上了拥护皇帝及其权威的中央官僚机关,精心搞好地方政权和税务,并把政府的理论和实践固定在一套系统的法典里..它的模式代表了一种极有效的中央化和官僚化的制度。P32. 强大的宗教也被利用来支持中国的政权。佛教具有普遍的号召力...用佛教仪式和精神感召力来支持绝对的君主,并引用佛教理论来支持统一帝国的道德基础。P35. 实质上,这新的政体不过是在氏族首领和他们的财源及政治力量之间,插入了一个集权国家的公共机构而已。从前这些家族靠他们历史上的声望和手中兵力来保持自家的荣誉和权力,现在则有皇家的制度、法律和政府机器作后盾,特别是政府有能力为他们按制度收税。在这个世纪里,从前的氏族把自己改变成贵族。这个阶层以新的皇家朝廷为中心,抛弃了原有的地方色彩和好战特点。上层的氏族带着他们的谱系进入贵族时代。第六章P37. 事实上,原来是太阳族的主祭司,在奈良成了一个通过中央集权的官僚政府以绝对权威来统治全国命运的皇帝。日本皇帝并未失去他原有的世袭大祭司的身份。他继续执行神的职务,并自信是天照大神的后裔。大宝制度舍弃了氏族社会的地方独立做法,而代之以用血缘关系区分的皇家臣民。P38. 中央政府的官员主要是从朝廷贵族以外的人选拔而来的。因为等级倾向于世袭,各级行政官员就从等级合格的家庭中选拔来担任这个职位。政治制度并非严格世袭...一个人在职位阶梯上活动的可能性则很小。中国选拔官员的制度是用人唯才和科举制度,日本人从未采用。他们在京都也设立了一所太学,但他主要为贵族子弟服务,而他们的职位是早得到保证了的。P42. 佛教作为中国文化运载工具的作用...建筑、绘画和僧人组织都带上浓厚的中国色彩,且输入日本的佛经是中文译本。P43. 皇家政府在神道之上和神道之外从佛教得到一整套强有力的宗教上的认可。佛教组织的需要使国家财源枯竭,僧人也越来越多地卷入政府事务。 在中国,皇家政府以一系列的激烈迫害和没收财产来对付佛教的威胁,而日本...皇帝和他的朝廷很快舍弃了奈良,以另一个新的都城取代了它。P45. 在(迁都后的)新格局中,皇帝个人失去强大的政治影响,而这个影响转给了朝廷里的大家族和佛教寺院。大宝的土地管理制度被废除了,代之以庄园的私人所有制。随着中央对全境的控制削弱,军事贵族把各个国接管过来。这些变化对宫廷贵族的权力和财富并未波及。P46. 政权的分散导致了世袭的家族政府的出现,这种政府很像之前的氏族制度。贵族家庭和僧侣寺庙变成了“古老、集权国家的多元继承人”。中国的原则是国家存在于构成高级官员的贵族之上。P47. 随着租税的豁免,以及地方官吏对民事、刑事司法权被剥夺,国家对土地的独立权威也逐步削弱了。庄园制成为政治和社会关系方面大规模回到世袭制的基础。P52. 佛教还有一个方法深入到日本人的宗教信仰之中:进一步吸收并同化神道的神社崇拜。第七章P54. 皇家政府的机关,既不受重视,又没有独立的经济力量,就逐渐失去维持法律和秩序的能力,特别是在农村里。正是这种情形的变化,导致司法机关的私有化,最终导致地方的、然后中央的行政军事化。镰仓时代(1185-1333)军事领导和封建主义的做法和京都皇家势均力敌;足利时代(1338-1573)武士接管了政府中皇家制度的剩余部分,并取消了宫廷大部分的所有权;德川时代(1603-1867)武士阶级已经毫无疑问地是国家的统治者了,同时也更加依赖政府的非封建措施。最早是在9世纪,地方的首脑要求武装他们自己和下级,以便更好地之行任务……随着地方官吏越来越用世袭的方法承袭他们的官位,地方上的骚乱事件也越来越长,军事称号就变成永久性的,而且压倒了文职官员。因为行使权威的能力越来越依靠武力,出任文职的也要有自己的军事和警卫力量。连寺庙也为了保卫自己而从庄园召来大量武人。以家族为基础的组织,加进了武力联盟的成分。战事把散落四方的人吸引到一个卓越的领袖身边……地方上大的军事家族集团,一般都由于国内的长期骚乱而形成,而且倾向于团结在派到地方之行军事或警卫任务的朝廷贵族周围源平战争在很大程度上为武士在国家领导中取得了新的地位,导致在赖朝的领导下建立起第一个全国的武力霸权。P61 1185年在大多数国内设立了守护,它原来的意思是帮助赖朝肃清军事抵抗的残余力量,守护在各国以监督军事和警卫事务。将军拥有的组织几乎能之行所有地方政府的职能,而且比朝廷贵族执掌的、日渐衰落的国家机器效率要高得多。因此,赖朝创立了一种以封建命令为基础的行政制度,它最后替代(吸收)了以京都为中心的文官政府。P65 北条氏在1232年制定了一部法典...也就是日本的封建法第一次成为法典。它的基本原则是宗教机构和朝廷的土地所有者的利益必须保护; 13世纪末,日本战士遭到蒙古大汗忽必烈大规模水路夹攻,是对北条氏领导的最富戏剧性的考验。侵略军没有留给日本任何土地以为战利品,镰仓也就没有什么可以使他九州的下属满意。尽管北条氏成功抵御了蒙古的侵犯,但日本一个重要的地区被扰乱了。P67 在武士社会中,僧侣阶层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僧侣提供了有教养的人才,这些人可以给没有文化的军事行政人员做书记、顾问...新的宗教使佛教的原则大众化,并主张更直接地以情感表达新年,也就是教义的自由化。净土宗:人不能通过自己的力量救自己...只有相信佛的原始誓言,才能得救。在佛的眼里,一切都是平等的——高和低,男和女净土真宗:进一步简化了教义,并说只要有诚心,叫一声阿弥陀佛,就可以得到拯救...他反对设立寺庙,带头打破传统,结婚、吃肉、过正常的世俗生活。他相信如果一个好人能够得救,一个坏人更能得救。幕府和禅宗的亲密关系禅宗的信徒为了求得悟,必须经过严格的精神和身体的训练...它的结果并不是公认的或社会的。悟了的人得不到社会上的职务而只是个人能生活得没有烦恼、没有牵挂。禅宗在宗教范围是反对理智的,但不主张退出充满活动的世界和文学艺术。宗教机构作为一个整体,在政治上没有地位,是不能影响国家事务的。在日本,佛教的最高僧侣也不能给领袖行什么涂油仪式,也不想介入精度或镰仓的政治决策。对于宗教机构,国家在日本一直比欧洲控制得严。P76. 到了14世纪末叶,守护已经发展成地方上的统治者,因为事实上他们不仅取得了早起文职和武职首长的权力,而且也拥有地头的职能...军事服役也是以守护的名义招募的,守护就成了地方武装力量的首领。在足利尊氏早起争夺权力时,作为争取军方支援的手段,允许守护“以军事之需”,把不在当地的庄园主的应得收入,扣掉一半...这意味着地方上的武职官员自动获得他管辖区内的一切非军事庄园的经济权利。这样,守护逐渐成了日本农村的主人。P79. 日本14世纪和15世纪的历史上最迷人、似乎也是最矛盾的方面之一,就是它的政治秩序虽然混乱,但文化和经济的发展在全国都很可观。这两个世纪产生的艺术形式和阐明的美学价值观念,直到今天都是日本人最赞美的...其内部经济的发展使之生机勃勃。(政治)分散肯定是文化和经济发展的积极因素。正式在守护的赞助之下,日本才形成了多元经济,并有能力去支援边远各国的都会的文化...足利的产物不是只限于高贵的生活,而是包含着后世和日本社会各阶层都能接受的、凡人都有的因素。

精彩短评 (总计48条)

  •     清晰流畅,语言准确又有文学性
  •     每次去看病就看这个。 后记里关于日本的官名,现在已经成常识了吧。
  •     上午刚到的书 现在已经看了近100页 比起之前看的多达700多页的日本通史 美国人写的这一本日本史只有薄薄的280页还包括30多页的索引 基本上就是菊家历史大事件纪实 不过比起单纯枯燥的史实堆砌 美国学者看问题的角度还是很客观深刻的 对于很多事件的分析是很值得思考的
  •     简略精要的概括了日本列岛的历史
  •     对于日本历史的小白读者来说是一部很好的入门读物
  •     在日本古史中占重要地位的幕府统治,彷如中国魏晋南北朝政治、社会在日本的继续、衍生:中央集权的衰微,地方主义的强大,庄园经济,寺庙干预政治等等。然而,中国在隋唐时期结束了这一乱象,建立了大一统帝国;而日本的中央力量似乎天生乏力,即使是在较为强力的德川幕府时期,也没有实现中央集权的建立。然而,日本中央集权的建立应是缓慢、潜藏地进行,并且在西方的接触中加快了。长期的地方独立,为日本多方位、多角度应对西方的挑战提供了可能。以长州、萨摩等藩为首的独立自主地尝试,成功地推翻了幕府统治,开启了明治维新。这大概是19世纪,中日两国面对西方挑战,最后结果却大不一样的重要原因。
  •     周一良先生夫妻二人合譯。
  •     比较全,可以大体了解日本史,如果想详细了解的话,就功能有限啦
  •     这本从图书馆借来看的书害得我还书超期被罚款,真是郁闷无比。好在捋清了日本历史的基本脉络,也算是“罚得其所”了。此书是美国人写的日本史,或许可以提供一些和国内意识形态下的同类书籍不一样的视角。当然作为通史类书籍,它的内容较为宽泛,而且些篇章读起来稍显杂乱。想要真正了解日本的历史和文化,看更加细化的书显然是必要的。
  •     值得一读。但二百多页的简史,只能勾勒一个演化的轮廓了。
  •     译者序:霍尔属于兼有美国第二代与第三代日本史研究特征的学者,《剑桥日本史》四主编之一。前言:1967年6月。
  •     配合《说说日本这点事儿》看,主要分析了历史事件后的一些政治、经济背景。
  •     泛泛而谈的典型...文化和经济方面较为有用...政治军事方面则太简略了...
  •     建築了一個大體映像
  •     我读过的简史中最好的一本
  •     这本写的很好,我喜欢。
  •     通俗不易懂
  •     《德川时代》一章尤其好
  •     周一良夫妇翻译
  •     “有时候,历史本身比虚构的故事还要跌宕起伏。” 日本史是个好东西,有机会的话一定要去一趟日本嗯。
  •     重脉络而轻史实,历史总轮廓勾划得很清楚。为了能和热爱日本文化的@arsenalcat 搭讪而读。
  •     需要先对日本历史有一些了解。
  •     简述日本从幕府时代到明治维新,进而进入现代化的发展轨迹。
  •     非常适合我这样的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了解一些关于日本的人,能把很多过去知道的东西串起来,包括很多中国历史和社会相关的。比如晚晴民国时期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去日本。这本书可以是日本史阅读的一个很好起点。
  •     脉络梳理清晰,细节稍显缺乏。译文流畅,除了定冠词……
  •     纲举目张,简明扼要
  •     算是把二十多年前的冷饭拿出来重新炒了,就写作年代来说就更加久远了,40多年前的作品了。在译者序里面,译者曾说本书作者霍尔属于兼有二代三代特征的学者,就我感觉还是倾向于第二代,对于日本上世纪20年代的历史尤其值得注意,也值得与其他国家其他时段进行比较研究,对当下天朝启发也蛮大的。
  •     看个漫画我容易吗我ಥ_ಥ
  •     一本中规中矩的日本通史,其中对镰仓至德川幕府时期统治与信仰的结合、佛教与神道的并存、经济与文化的互促共进展开了独到而富有说服力的分析,受益良多。
  •     古代日本史的介绍与分析清晰明了。日本的史书原典国内很多都找不到,感觉大陆对日本历史不够重视。基础教育中对日本史应该与对西方史同样重视,了解更多样的历史观是一方面,对日本一次次的和平改革、武士精神等文化传统、对外来文明的学习与对自身传统信仰的坚守同存共荣,很值得我们对照研究。印象中书中有几个时间等印刷错误,商务印书馆出的书,不应该呀。
  •     不好看;
  •     典型西方人的视角,对德川禁止基督教在日本传播持否定态度。
  •     尽管称作史,但却像研究著作,尤以经济和思想为重,个人最喜欢从奈良时代到德川时代的部分。
  •     作者研究功底扎实,整本书是了解近代以来日本乃至国际政局变化的普及读物,其优点在于分析得部分言简意赅但又不失深度。
  •     下学期可以抽时间研究研究大和民族
  •     二战前的日本史。还是值得一读的
  •     有思考不只是堆砌史料,大正昭和战前时期某些方面看着很像现代的中国
  •     德川家康忍过织田时代,忍到秀吉亡故,终于可以大展拳脚,开创以自己姓氏命名长达二百五十年的锁国时代了,颤抖吧!
  •     德川之后的内容暂时不读了。
  •     非常好。现今国内翻译过来的日本通史中最好的一本。
  •     简明扼要,译文通畅,成书过早,战后史缺乏,残念。
  •     重分析轻史实,对江户时期论述较详其,他时代基本是平均用力。个人感觉作为入门读物不太合适,另外翻译不太流畅
  •     写的不错的日本史,自己感觉对日本的历史有一些sense了。
  •     重分析轻史实。
  •     条理清晰,分析到位
  •     也是冷饭,原名《日本:从史前到现代》,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709523/
  •     日本史-突击读的,可用于扫盲
  •     深入浅出,还可以通过推荐书目更深入了解日本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