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人,穷人(全二册)

出版社:外国文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1980-9
ISBN:SH10208-34
作者:[美] 欧文·肖
页数:858页

内容概要

欧文·肖(Irving Shaw,一九一三——)在美国文学界算得是一位老作家。他的创作从三十年代开始,至今已有四、五十年的历史。据不完全的统计,他一共发表了十部长篇小说,十部短篇小说集,十三个剧本,再加上十三个电视剧,真可谓多产。欧文·肖是一位关心社会问题、主张为人生而艺术的作家。他的题材很广,涉及“政治种族、心理、理论”等各个方面,可是他说“我所有的作品总是贯穿着激烈冲突这一条线索”,也就是说,他的作品总是和社会矛盾紧密相联。
欧文·肖的作品:《埋葬死人》《幼狮》《不安的空气》《 乞丐 窃贼》

作者简介

故事以德国移民乔达虚一家的经历展开。乔达虚夫妇侨居美国之后,在小镇上开个面包房,生活清苦。他们有三个孩子:女儿格瑞卿,从穷姑娘上升为中等阶级的妇女;大儿子鲁道夫,从穷人变为富人;小儿子托马斯,始终是一个穷光蛋。作者同情的是托马斯。他从小得不到家庭的温暖,老在街头殴斗闹事,但他的调皮捣蛋含有朴素自发的反叛意味,如火烧富人博伊兰庄园里的暖房。长大以后他做过各种工作,总是遭人暗算和陷害,但是他刚毅、正直的品质始终不变。欧文·肖自称《富人,穷人》写的是“一个人怎样消除自己灵魂中病态的激狂劲儿”。这个人就是托马斯·乔达虚。但悲哀的是,托马斯同哥哥姐姐和解,消除了“激狂劲儿”之后,反倒成了他们的牺牲品。
小说还写了其他的穷人,如托马斯的父亲,一个没有阶级觉悟、性情乖戾的移民,以自杀结束自己的生命;托马斯的母亲,一个一辈子没有见过好日子、被生活压得喘不过气来的妇女;他叔叔家里的女佣克洛西德,为了躲避丈夫的毒打而忍受主人的污辱……这些穷人的命运,以托马斯·乔达虚为代表,总是跳不出富人们有意无意设下的陷阱。


 富人,穷人(全二册)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7条)

  •     上大学那会看了不少小说,那时候还没电脑,看书打发时间,在图书馆也不知道在那个旮旯胡同找到这本小说,看的眼泪直流,是在汤姆陪她母亲上街,他母亲说了句 我高大英俊的儿子,我眼泪直流,是啊,在她的眼里除了他的大儿子,还有谁,这个老太太。总之,看过了很多书,它在我脑海中的印象不见当年!
  •     之前曾经跟爸爸探讨为什么人有不同的命运。我说,我知道自己做不到富豪,但我不喜欢食不果腹的生活,所以我选择了中产阶级的生活。回顾自己的过去,发现一直以来所做的,就是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前因后果很明显,人成为这样而不是那样的人,几乎是天生的资质加上自己选择而来。很多人会埋怨外部环境,但我发觉实际上,原因大多在个人。穷人之所以为穷人,是有成为穷人的性格特点;反之富人也是。当然,不能笼统化,凡事有例外,但是对于普通人,成为富人、穷人或是中产,是有迹可循的。这本书就是以一个普通人家庭开始,以三个孩子出路来阐释了以上观点。乔达虚一家是在小镇上开面包店的德国移民,楼下卖卖面包,一家人挤在阁楼生活,一周挣60元,生活清苦。乔达虚夫妇的人物形象很有趣,但不在此篇幅内讨论。1,鲁道夫大儿子鲁道夫是一个在学校是优秀学生、在家里是孝子,是全家人的希望。父母对他很偏爱,但是他们很清楚,真的只有这个儿子能够打破贫穷的诅咒。他的弟弟和姐姐也很清楚这一点。很多人不喜欢鲁道夫这个人物,而比较喜欢弟弟汤姆斯,这是人们基于对失败者的同情。我个人非常欣赏鲁道夫,他身上有我们需要学习的坚韧和睿智。“他明白,自己如果要逃避在厨房吃饭,倾听他父亲胡说八道,擦盘子的生活,唯一途径就是读书。因此在学校他的考试成绩门门最优秀。”“他很聪明,但聪明得足以理解光靠聪明提供不了任何保证。”鲁道夫很清楚成功的因素:出身、天赋、运气……他逐样审视自己,运气难以保证,不是自己控制范围内,出身他没有任何优势,他也没有任何天才般的天赋。那么他如何成功?他想到,以自己的条件,他是需要比富人家庭出生的孩子要付出多十倍乃至一百倍的努力,他要放弃很多别人享用的东西,同时他需要积累资本。在他年纪还小的时候,他唯一能做的就是读书优秀,在学校担任职务,讨人欢喜,并且忍耐目前的生活。他不抱怨,即使他厌恶家庭,他却没有如姐姐弟弟那样抛弃家庭,他维持对父母的关怀,有时内心不情愿,你说他虚假也好,但他还是让父母得到一丝慰藉。在姐姐和弟弟都离家后,他不得不帮忙家庭,但是他没有安于生活的挫折,他跟富人博伊兰交往,但是不被他同化,他跟朱丽谈恋爱,但是不越轨。他对各种诱惑保持着清醒的克制。他根据自身经济和条件,选择读农业大学而不是常青藤大学,毕业后选择在杂货店做主管而不是由博伊兰资助去欧洲旅游,都显示出他的目光独特,考虑长远。“他只是咋着酒,他早已打定主意,这辈子绝不酗酒,他要永远控制着自己的身心。”“鲁道夫想,有那么多钱,又那么自由,博伊兰没有权利那么不快乐。这是博伊兰带根本性的软弱表现。鲁道夫正在与自己身上的一切软弱表现作斗争,对于别人的软弱自然不能容忍。”从普通人到富人的努力过程,是需要非常克制,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要怎样做,不被他人影响,不断战胜自我,内心强大。如果不是这样,在攀登的过程中就会掉下了,被淘汰掉。鲁道夫很清楚这点,所以从年轻时已经下决心控制自身,做自身的主人,乃至以后成功,他也是每天早起跑步,战胜人类最大的敌人----懒惰。书本结尾是这样写的:“当受苦受难的人们喁喁而过时,他站在等待着去笑的行列里。五千万人死了,电影院照旧开门。”人总是面对各种诱惑,就例如鲁道夫,他所面对的诱惑有很多:酒精、富人施与的享乐和便利、爱情以及性、权力、华服等等。但是他控制住了。要享受,就意味着随自己欲望行使,理智会作妥协。所以他不像姐姐那样爱上酒,也不像弟弟那样打架纵欲。他始终控制住自己。这不由得让我想到我工作期间的观察:在公司派对上,高层经理们都是很少喝酒,并且不会跳舞或狂欢,会提早离席,不会通宵玩乐。之前跟朋友讨论起出国的问题。要不要出国,出国能不能留下,能不能取得成就,其实就是看人本身是否足够坚强、自控自律、能够为了目标不怕艰辛。出国后的境遇,其实在出国前已经能够预测到。大部分人都是软弱不安、畏首畏尾、怕辛苦但又贪图利益的人。要得到某些东西,就要付出双倍的努力,这是很现实的问题。所以就是,如果你要成功,成为富人,你就要放下对富人的仇恨和偏见,学习他们身上的品质,并且严格要求自己,不懒惰不软弱。我们是可以成为富人,但不是那种质素低下的富人。鲁道夫代表的是睿智自我要求高的富人,而博伊兰则是堕落郁闷的富人。怎呀做也是自己选择。2,格瑞卿格瑞卿是鲁道夫和汤姆斯的姐姐,她最早出生,也最早开始仇恨她的家庭。她的人物性格有矛盾性,但这种矛盾性很复杂和迷人。一方面,她有高尚的品格,并不希望自己如同一般女孩子放纵,但是一方面她不希望过父母那样的生活;她希望有人爱,但是她做不到被自己不爱的人爱着;她受物质的诱惑,但又拒绝着这种诱惑;她讨厌虚假,但是懂得装扮。格瑞卿被博伊兰引诱,并成为他秘密情妇,这是她屈服于物质、酒精与肉欲的表现。她第一次坐在名车里,在高级餐厅里,她第一次喝道十几块钱的酒,第一次收到男人给的几百块钱。博伊兰是个干瘦老头,可是他的富有让她迷了眼,觉得能够让一个有钱男人宠爱很不可思议。但是她渐渐看到富有背后的空洞,博伊兰的空虚和变态,她跟博伊兰的感情的不平等和斤斤计较。博伊兰付出多少,她就要给多少,这种爱情不是平等的,更加像是买卖。如果跻身上流是需要这种买卖,她宁愿放弃。于是她离开了博伊兰,离开了自己的家,去到纽约找作女演员的机会。如鲁道夫所想的,他姐姐的天赋就是美丽,她的美丽能够让她成功。她如愿当上了女演员,虽然一开始是靠三级表演来赚钱。后来她找到一个足够爱她的男人,成了家,有了孩子,她也有了更体面的写作工作,成为中产。书本最后隐隐透露着她有可能遭遇什么,有可能是丈夫出轨之类。这种中产生活很大变动,有可能向穷人那端倾斜,也有可能跃到富人那端,充满各种变动。我想大多数女人内心都存在着这种矛盾性:对物质的渴望与对道德的保守。女人的美丽和青春是一种资本,依靠这种资本,女人可以得到一些东西。但是没有免费的午餐,为了得到额外的,女人就是付出肉体。以道德来衡量女人的行为是不恰当的,说到底就是每个人的需要是怎样,选择是怎样,底线是在哪里。现代总归好一点,女人有更多姿色与肉体以外的技能可以谋生。可是如果没有文化,没有受教育,没有工作技能,女性还是不得不去依赖肉体去谋生。这就是为什么农村或没有文化的年轻女孩比较多从事肉体方面工作。小说中的格瑞卿并非没有技能。她是优秀的打字员,当过护士,有很好的观察力,后来写评论和广播稿。如果没有这些技能,她也无法脱离等着她的命运。所以,现代的女性,要不成为男人的玩物,就要好好提高自己。3,汤姆斯汤姆斯是书中最具有悲剧性浪漫色彩的人物。他外表浪荡、爱好打架生事、纵欲非常。但是他的内心很柔软,具有无私专一的爱,不惧一切的真实。他讨厌这个家,可是采取的是不同于姐姐和哥哥的方式。他藐视哥哥的克忍和正经,觉得很假,他对姐姐也没有好感。他不读书,不学习,到处打架。他看到这个世界的残酷,心中充满恨,而他又那么真实,这种恨不加掩饰地发泄出来,变成暴力和纵欲。但这两者恰恰是很容易触犯高压线,也让他吃了很多苦。如果审视人的内心,几乎每个人的内心都是沟渠。穷人富人都玩女人,穷人用暴力富人用剥削来对社会造成伤害,穷人和富人的内心都有些不可告人的私话。可是现实就是如此,当发生事故时,总是穷人倒霉,富人安然无恙。这又让我想起德莱塞的《美国悲剧》。汤姆斯几次被驱逐就是因为他触犯了社会的禁忌,并不是他本身的行为有多么的不可见人。“虚伪是美国人灵魂里的溃疡。”他是虚假社会的牺牲品,但同时也是他自己的选择。汤姆斯选择了做穷人,也承担穷人可能遇到的不幸。书的简介提到,作者是同情汤姆斯这样的人,汤姆斯成了哥哥和姐姐的牺牲品。对此我不同意,我不觉得作者特别同情汤姆斯,对每个角色,作者都施与了公正的描画,有值得同情的,也有值得批判的。汤姆斯也不是姐姐哥哥的牺牲品,姐姐没有逼迫他去博伊兰花园焚烧十字架,是他经受同伴的唆使和自身愤怒而做出的;他在叔叔家避难时,跟那么多女人有过私情,最后一对双胞胎姐妹大了肚子,他成了替死鬼,这也是他自己种下的果。他爸爸拿着几千块来私了,使他不用坐牢,虽然主要目的是为了不至于玷污鲁道夫的名声,但还不是救了他一命么?应该说是哥哥让他得到本来得不到的好处吧。他身上的仇恨和暴力,对别人有伤害,这点也是需要批判的。他成为穷人,也是他自己的选择。但这个角色触动我们的情感,他虽然鲁莽不羁,但是他的率真却是浑浊社会中难得的金色。他跟叔叔家保姆的爱情,就很好反映了他的率真和他本来温柔的性格。4,总结“一样米养百种人”--这是老人家们常说的话。没什么好与不好的,社会容纳着各种各样的人,贫富也是不可消除了。或者说,如果哪天贫富分化没有了,那才真的可悲。我越来越觉得,个人选择是更为重要,我们可以选择做富人,一般的人和穷人。一个健康的社会,应该是让人有这样选择的空间,让有识之士人能够凭借自己能力向上攀登,也能够让穷人不至于活不下去。社会能够形成这样已经不错了,剩下的就是个人选择了。
  •     上大学那会看了不少小说,那时候还没电脑,看书打发时间,在图书馆也不知道在那个旮旯胡同找到这本小说,看的眼泪直流,是在汤姆陪她母亲上街,他母亲说了句 我高大英俊的儿子,我眼泪直流,是啊,在她的眼里除了他的大儿子,还有谁,这个老太太。总之,看过了很多书,它在我脑海中的印象不见当年!

精彩短评 (总计20条)

  •     基调啊基调
  •     单位图书馆是个好地方:)
  •     等贵贱,均贫富~
  •     这书真心好看~
  •     初中时第一次读。德裔美国人家族的奋斗史。弟弟死去的那一场,让人感受到了浓厚的亲情。
  •      这本书 在后来我一直都没有找到,这本书真的是给我很多的感触,直到最后都给我深深地打击!
  •     温故一遍
  •     只读过前半册。。家里没有后半侧ToT...感觉某些主人公的设置和the River run through it 有稍微一点相像耶。。。
  •     看过了有几天了,现在想起来印象还是比较深刻的,比较写实的作品,非常能反应那个时代下的美国社会,再反观我们天朝,明显能感受出那种根性的不同,刻画了好几种人,按道理来说看小说一定要作为一个局外人来客观的对人物进行反思,我还是没能做到,最喜欢里面的二弟,不将就,不屈服当然了那种格格不入是需要代价的,不过那种坦诚和直率我相信是大多数人们所不具备的,所以也是很多人向往了,最后我哭了,那种感觉说不上来,就是好。
  •     这本很不错,我都读过几遍了。
  •     二十年后重看,依然热爱欧文肖。
  •     偷来的书? 可惜只有上
  •     以后我的小孩在他年轻的时候会读到什么样书
  •     小学班主任赠书,当时不太明白为什么要给二年级的我送了本这么黄的书(捂脸)。现在看来文笔和态度确实新颖。弃前标注。
  •     小学时看过,是家里书架上唯一的外国小说。当时还看不太懂,美国的文化更是有点颠覆我的三观。
  •     还挺好看的,现代主义我喜欢
  •     有富人的地方就有穷人。
  •     为别人活 再华丽过也是草草悲剧收场
  •     补记
  •     记得是上小学时读的,感觉不错。当时印象最深的是美国小孩说买瓶可乐喝就买瓶可乐喝,羡慕不已呀。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