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

出版社:外国文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1986年2月
ISBN:SH10208-223
作者:(奥)弗兰茨·卡夫卡
页数:311页

作者简介

弗兰茨·卡夫卡,奥地利小说家,西方现代派文学大师。他在文学史上第一次深刻而逼真地书写了人的异化、孤独与危机感,以及世界的荒诞与非理性。他性情敏感、怯懦和孤僻,生前默默无闻,去世后作品引起了世界范围的震动,“卡夫卡热”经久不衰,对后世文学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审判》(一译《诉讼》)是卡夫卡最为著名的长篇代表作,书写了西方现代国家机器的残酷和腐朽,以及普通人生存之中无处逃避的荒诞与恐惧,被称为“后世无法逾越,必读不可的小说经典。”


 诉讼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K的悲剧——抗拒的悲剧卡夫卡的长篇小说《诉讼》(又译《审判》)如他的另一部长篇小说《城堡》一样,一开始就抛给读者一团迷雾般的悬念,K莫名其妙的被捕,然后他就开始为澄清自己的无辜的事实殚精竭虑的奔走,而最终悬念未得到拨云见天日的解决,却为小说进一步展开叙述的过程中呈现出的一系列荒诞而富有深意的生存景象所淡化,读者的思绪从对悬念的究其所以然的期待中跳出来,被吸引羁缚于围绕悬念而展开的种种场景所暗示的象征性意味。卡夫卡的小说并未完全排斥传统的写作手法,比如大量的白描,点睛般独特效果的一二句心理描写,对话描写繁复而深藏玄机,句句耐人寻味,却无啰嗦之嫌,将主人公的生存困境展现得淋漓尽致,所以他的小说的可读性和耐读性都较强,后者可以说是很强。卡夫卡的小说有一个特点,他总是让自己的人物与周遭为人所用的物器处于一种无法协调相安的尴尬窘迫状态,诸如阴暗的空间,拥挤的家具,拥挤的互相妨碍的人群,主人公总是同周遭的物甚或是物化的人进行着旷日持久的搏斗与挣扎,就是这种紧张扭曲、耐人寻味、扑朔迷离的氛围感染读者。而且这种语言有着一种显而易见的音乐节奏感,看似反复实则简短而精炼,就好像莫扎特乐曲的句式风格。这种跳跃轻松的语言和这种语言所承载的荒诞晦暗的场景和故事实际上有一种读者容易忽略的反差,这种在阅读中被掩蔽的反差成功的使得语言呈现出一种在马戏团才会有的画面。读者好像在听一首莫扎特创作的谐谑曲,那个貌似小丑一样的主人公K在外部力量的迫使下勉为其难的一路轻快的仿佛吹着口哨引导读者曲径通幽般步入他的那个光怪陆离、诡谲荒诞的生存经历中,在一种成功的虚假轻逸中直抵故事的悲惨结局。你也可以说那种外部力量实际上来自自己的内在世界,它只是内在世界无法掌控的生存焦虑感的外在呈现。只有自己的生存状态总是和现实时空格格不入而游离于社会群体主流边缘、并时常陷入自相矛盾的作者的眼里才会从通常人们习以为常的市俗生活中静观到如此层出叠加的荒诞世象,但这却是人的生存本质的扭曲方式的准确表现,这是一种白日梦的幻觉,向着多重的象征意义开放。卡夫卡的小说被公认为绝对个人化体验的写作,甚至有书评者大量运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阐释他的心历路程及写作的原驱动因素,只和父权的专断压制有密切关系,但我仍然可以从《诉讼》中读出其社会批判意向,这也许是众所公允的对文本的另一种误读,对卡夫卡作品的价值的肯定和提升也许就是建立在多重角度的目光不断推陈出新的误读理解上的。从《诉讼》中我们可以看出,法院是社会强权专制的象征,它遍及全城的每一个角落,高高在上,“每一幢楼房的顶层都是法院的办公室”,甚至一位画家的画室和卧室也是法院的办公室。除K以外,几乎每一个人都和法院有着深不可测、千丝万缕的联系。K一旦进入专制体系的程序——诉讼程序,就不可能抽身出来,无论K是否真正有罪。这里呈现出一种荒诞逻辑的颠倒认定:由“被捕”的事实导出“有罪”的事实。如果他的无辜被法院确证,那么就是对法院的否定,强权专制是不能自我否定的,所以K的种种努力无异于螳臂挡车,最终落得被刽子手“扼住喉咙,用刀捅进胸膛,并转了两转”的悲惨下场。无论K怎样抗争,如在法庭上怒诉法院的专横、霸道,极力辩白自己的无辜,还是利用女人来拉拢关系,但他一直拒绝使用为社会所肯定并为他人沿用不爽的方式,即谋求与法院达成妥协,不仅妥协,而且如小狗般的摇尾乞怜,最终获得一点小小的开恩,像K的同病相怜者布洛克那样,领得一点施舍的有限的自由,即仅仅是“假释”或“展期”(这个词仿佛在法律条文中翻译表达不太准确,大概应该为延期。),而不是无罪的确认。美国存在主义哲学家蒂里希曾这样评价卡夫卡:“在卡夫卡的小说《城堡》和《诉讼》里,作者用纯正、经典的语言,表现了意义的本源是晦暗不清的,敢于自己承担创造性孤独,敢于自己面对恐怖的幻觉,正是作为自我而存在的勇气的杰出写照。”K不妥协,他决不放弃自己的人格尊严,所以他的种种努力使他把自己抗拒的旗帜越举越高,“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和女人拉拢关系的情节设置也很有反讽意义,在与周围所有的人均处于精神上隔膜陌生的状态下,唯有与异性能很快亲密沟通,互相抚慰人生的忧伤和烦恼。所以,如同象在《城堡》中描写的一样,他不断的和遇到的任何女性一见亲和,当然不排斥其利用的目的。K是一个社会生活中无助的弱者,应该说他能改变自己命运的唯一出路应该是倚仗强者,而女人则恰恰是人类社会有史以来最无助的弱势人群,弱者倚靠弱者,最终的结果可想而知,所以K的悲剧命运是注定的,他陷入无法救赎的无罪之罪的泥淖之中,即一种虚幻的罪恶,也可以看作一种人的生存境况的象征。于是他的反抗只能导致其结局的提前来临。但是,即使是这样的结局,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依然有人不断的和各种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及周遭的生存环境作斗争,虽然有很多人和K一样遭遇失败的下场,但是我们也不否认,正是这种反抗导致了社会和人类心灵的不断进步。

精彩短评 (总计9条)

  •     莫名其妙地被捕,然后被告知已经被起诉,最后没经过任何程序被处死,“像一条狗似的!”。这不得不让我联想到这些年在天朝上演的种种奇妙的死亡旅程,卡夫卡的荒诞世界原来是真的存在的。
  •     哭了,原来《诉讼》《审判》是一样一样一样的..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901825/
  •     翻译有点问题,有点直译而非意译。但是本书是一本非常好的法哲学书,有着很多值得思考的方面。其中刻画的主人公K、预审法官、律师、银行副经理、神父、商人、画家、看门人还有那些女人们,反映了人间百态,司法的不公、宗教的刻板、律师的虚伪、同行的刻薄。是社会的一个缩影。值得一读
  •     like a dog..
  •     未完成的痕迹更明显,情节有些拖沓,没有《城堡》来的有力度。
  •     迷一样的卡夫卡,以寓言的形式讲故事,书中处处充满魔力,留给世人无数疑问。虽然看起来是在审判国家机器,但卡夫卡并不像是为政治写作。
  •     评分这么高的话 觉得模糊艰涩大概只能是源自我自己的无能了
  •     原来《诉讼》就是《审判》。 一个人的终审判决在有些情况下意外地由于随便一个什么人在随便什么时候随便说了一句话而决定。 法院这个庞大机构,在一定程度上好像永远处于悬浮状态,如果有人要自愿对它作一些改变,他就得冒着失去自己的立足点和跌得粉身碎骨的危险。如果说它有什么改变的话,这倒是很有可能的,那就是变得更顽固、更严重、更残酷、更恶劣。 当事人最终会忘掉世界万物,而只是希望在这条迷幻的道路上蹒跚前进,直到案子最后结束。这样,当事人就不再是当事人了,而变成了律师的一条狗。
  •     荒诞。又好像在影射什么。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