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关电源设计与应用

出版日期:2014-6
ISBN:9787121231956
作者:刘凤君
页数:808页

书籍目录

第1章引论
11线性调节器式直流稳压电源与开关调节器式直流稳压电源
111线性调节器式直流稳压电源
112开关调节器式直流稳压电源
12高频开关电源的诞生、结构和定义
121高频开关电源的诞生过程
122现代高频开关电源的定义和结构形式
13开关电源的分类
14对开关电源的要求与发展方向
15高频化进程、推动发展的技术与研发趋势
151开关电源高频化的历史进程
152当前推动开关电源发展的主要技术
153开关电源技术的研发趋势
参考文献
第2章PWM DC/DC变换器
21概述
211PWM DC/DC变换器的定义与工作模式
212PWM DC/DC变换器的工作原理
22PWM DC/DC变换器电路与对偶
221PWM DC/DC变换器的基本电路
222PWM DC/DC变换器的等效电路
223PWM DC/DC变换器的对偶
224功率开关器件的对偶
23隔离式PWM DC/DC变换器
231单端隔离式PWM DC/DC变换器
232正激式PWM DC/DC变换器
233双管正激式PWM DC/DC变换器
234反激式PWM DC/DC变换器
235双端隔离式PWM DC/DC变换器
236PWM DC/DC推挽变换器
237PWM DC/DC半桥变换器和全桥变换器
238隔离式PWM DC/DC变换器的比较
24基本PWM DC/DC变换器的演化与级联
2.4.1基本PWM DC/DC变换器的演化
2.4.2基本PWM DC/DC变换器的级联
25PWM DC/DC变换器模块
26PWM DC/DC变换器所用元件及其特性
261开关管
262二极管
263电感与电容
27PWM DC/DC变换器的功能、组成与它们之间的关系
271PWM DC/DC变换器的功能
272PWM DC/DC变换器的组成
273PWM DC/DC变换器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第3章PWM DC/DC变换器的原理
31Buck降压式PWM DC/DC变换器
311主电路组成和控制方式
312电感电流连续时Buck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和基本关系
313电感电流断续时Buck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和基本关系
314电感电流连续的边界
315Buck降压式PWM DC/DC 变换器的效率
32Boost升压式PWM DC/DC 变换器
321主电路组成和控制方式
322电感电流连续时Boost升压式PWM DC/DC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和基本关系
323电感电流断续时Boost升压式PWM DC/DC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和基本关系
324电感电流连续的边界
33BuckBoost升降压式PWM DC/DC变换器
331主电路组成和控制方式
332电流连续时BuckBoost升降压式PWM DC/DC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和基本关系
333电流断续时BuckBoost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和基本关系
334电感电流连续的边界
34Cuk PWM DC/DC 变换器
341主电路组成和控制方式
342电流连续时Cuk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和基本关系
343电流断续时Cuk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和基本关系
344两个电感有耦合的Cuk变换器
35Zeta PWM DC/DC变换器
351主电路组成和控制方式
352电流连续时Zeta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和基本关系
353电流断续时Zeta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和基本关系
36SEPIC PWM DC/DC变换器
361主电路组成和控制方式
362电流连续时SEPIC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和基本关系
37正激式(Forward)PWM变换器
371主电路组成和控制方式
372电流连续时正激式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和基本关系
38反激式(Flyback)PWM变换器
381主电路组成和控制方式
382电流连续时反激式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和基本关系
383电流断续时Flyback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和基本关系
39推挽式(PushPull)变换器
391推挽式逆变器
392推挽式PWM变换器
393推挽式变换器的铁芯偏磁
310半桥式(HalfBridge) PWM DC/DC 变换器
3101半桥式逆变器
3102半桥式PWM DC/DC 变换器
3103考虑漏感时半桥式PWM变换器的工作原理
311全桥式(FullBridge)变换器
3111全桥式逆变器
3112全桥式PWM DC/DC变换器
3113全桥式变换器中直流分量的抑制
312双管正激式(Switches Forward)PWM DC/DC变换器
3121两个双管正激式变换器的串联输入/并联输出
3122并联输入、同一滤波电感输出电路
3123双管正激式变换器的能量反馈电路
313有源钳位正激式变换器
314各种PWM DC/DC变换器的电路类型及特点比较
315几种三电平变换器
3151基本型三电平变换器
3152隔离式三电平变换器
316电能双向流动的PWM DC/DC变换器
3161基本双向变换器电路的构成
3162推挽式双向变换器电路的构成
参考文献
第4章变换器的吸收电路与软开关技术
41变换器中的吸收电路
411吸收电路的作用
412吸收电路的类型
413关断吸收电路(turnoff Snubber)
414开通吸收电路(turnon Snubber)
415组合吸收电路
416LCD吸收电路
417广义软开关技术
42PWM DC/DC变换器的高频化与软开关技术
421软开关技术与高频化
422软开关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分类
423零电流开关和零电压开关
43谐振变换器
431串联谐振变换器和并联谐振变换器
432串并联谐振变换器
433ZCS/ZVS准谐振变换器
44多谐振变换器
45ZCSPWM变换器
451工作原理
452参数设计
453ZCSPWM变换器的基本电路族及其优、缺点
46ZVS PWM变换器
461工作原理
462参数设计
463ZVS PWM变换器的基本电路族及其优、缺点
47零电压转换(ZVT)PWM变换器
471工作原理
472辅助电路的参数设计
473ZVT PWM变换器的基本电路族及其优、缺点
48改进型ZVT PWM变换器
481工作原理
482辅助电路的参数设计
483改进型ZVT PWM变换器的基本电路族及其优点
49零电流变换(ZCT)PWM变换器
491工作原理
492辅助支路的能量调节
493参数设计
494ZCT PWM变换器的基本电路族及其优、缺点
410改进型ZCT PWM变换器
4101工作原理
4102参数设计
4103改进型ZCT PWM变换器的基本电路族及其优、缺点
参考文献
第5章有源钳位技术与移相控制ZVS PWM变换器
51有源钳位软开关变换技术
511有源钳位正激式变换器
512参数设计
52有源钳位ZVS PWM正激式变换器
521有源钳位ZVS PWM正激式变换器的工作原理
522有源钳位ZVS PWM正激式变换器的优点
53ZVT PWM正激式变换器
531工作原理
532参数设计
533ZVT PWM正激式变换器的优、缺点
54ZVT双管正激式变换器
541工作原理
542参数设计
543ZVT双管正激式变换器的优点
55ZCT双管正激式变换器
56有源钳位反激式变换器
57有源钳位反激-正激式变换器
58移相控制ZVS PWM DC/DC全桥变换器
581工作原理
582两个桥臂实现ZVS的差异
583实现ZVS的策略及次级占空比的丢失
584整流二极管的换流
585移相控制ZVS PWM DC/DC全桥变换器的特点与效率
59移相控制ZVZCSPWM DC/DC全桥变换器
591工作原理
592参数设计
593移相控制ZVZCSPWM DC/DC全桥变换器的优点与效率
510移相控制ZCSPWM DC/DC全桥变换器
5101工作原理
5102超前管和滞后管实现ZCS的差异
5103实现ZCS的策略及电流占空比的丢失
511ZVS PWM二极管钳位三电平DC/DC变换器
5111工作原理
5112实现ZVS条件和次级占空比的丢失
5113特点和效率
参考文献
第6章高频开关变换器中的磁性元件
61概述
62高频磁芯的特性和参数
621磁导率与常用参数式
622磁滞回线
623动态磁滞回线的测试
624基本磁化曲线
625不对称局部磁滞回线
626伏秒积分
627磁芯损耗
63磁性材料和磁芯结构
631开关电源常用的磁性材料
632磁芯结构形式(geometries)
64电感
641电感的基本公式和磁芯气隙
642电感元件储能与高频电感元件的等效电路模型
643直流滤波电感
644自饱和电感和可控饱和电感
65变压器
651励磁电感与漏电感
652高频变压器模型
653变压器的磁分析
654平面变压器
655空芯PCB变压器
656集成高频磁性元件
657压电变压器
66磁性元件中导体的集肤效应和邻近效应
661集肤效应
662邻近效应
67高频变压器的设计方法
671高频变压器的功率体积设计法
672高频变压器的调整率体积法
673高频变压器设计方法的例题
674平面功率变压器的设计
68电感器的设计方法
681电感器的功率体积设计法
682电感器的调整率体积设计法
683无直流偏压的电感器设计
69可饱和电感和磁放大器在开关变换器中的应用
691可饱和电感基本物理特性及应用
692磁放大器的基本原理及在变换器中的应用
693可饱和电感与磁放大器的联合应用
610直流脉冲电流互感器
6101工作原理
6102电流互感器设计方法
参考文献
第7章高频开关变换器的输出同步整流技术
71输出功率整流二极管
711功率整流二极管的模型及主要参数
712输出整流用的几种快速开关二极管
72同步整流技术
721同步整流的基本工作原理
722同步整流管的主要参数
73同步整流的驱动方式与SR的控制时序
731同步整流的驱动方式
732SR的控制时序与同步整流电路
74电压型自驱动方式与控制驱动方式
741电压型自驱动方式
742控制驱动方式
75电流型自驱动方式与混合驱动方式
751电流型自驱动方式
752混合驱动方式
76SRBuck变换器
77SR正激式变换器
771有磁复位绕组的SR正激式变换器
772SR有源钳位正激式变换器
78SR反激式变换器
79SR在DC/DC PWM变换器中的应用举例
791全波SR在半桥式DC/DC PWM变换器中的应用举例
792倍流SR在半桥式DC/DC PWM变换器中的应用举例
793倍流SR在全桥式DC/DC PWM变换器中的应用举例
参考文献
第8章有源功率因数校正技术
81功率因数和功率因数校正的主要方法
811输入功率因数
812对输入端谐波电流的限制
813提高输入功率因数的主要方法
814有源功率因数校正法的分类
82非线性电路的功率因数和THD
821非线性电路功率因数的定义
822PF与THD的关系
83单相Boost PFC变换器
831DCM Boost PFC变换器
832CCM Boost PFC变换器
833CRM Boost PFC变换器
834Boost PFC电路的主要优、缺点
84APFC的控制方法
841电流峰值控制法
842电流滞环控制法
843平均电流控制法
85PFC集成控制电路
851UC3854A/B
852UC3855A/B
853L6561
86单相反激式PFC变换器
861CCM反激式PFC变换器
862DCM反激式PFC变换器
863反激式PFC变换器的优、缺点
87单级单开关PFC变换器
871集成PFC整流器-调节器
872BIFRED变换器
873BIBRED变换器
874集成PFC整流器-调节器的优、缺点
875变频控制
876S4 PFC正激式变换器
88三相PFC变换器
881三个单相Boost PFC变换器组成三相PFC整流器
882三相单开关DCM Boost整流器
883三相CCM Boost整流器
884三相CCM Buck整流器
885三相三电平Boost PFC变换器
886空间相量控制
887三相三电平Boost PFC整流器的SPWM节能控制
参考文献


第9章高频开关变换器的控制电路与驱动电路
91驱动电路
911对驱动电路的要求
912集成电路直接驱动
913加入驱动功率放大级驱动
914用变压器耦合驱动
915光耦合器驱动器
92PWM控制器
921电压模式PWM控制器
922电流模式PWM控制器
93电压型控制
94电流型控制
941电流峰值控制
942平均电流型控制
943滞环电流型控制
95电荷控制
96单周期控制
97前馈控制
98数字控制(离散控制)
981数字控制的特点
982离散PID算法
983改进的离散PID算法
99控制电路与驱动电路的隔离方法
910L5991电流模式控制芯片
9101L5991的功能及内部框图
9102典型应用
911UCC38500控制芯片
9111UCC38500简介
9112UCC38500的实际应用
参考文献
第10章开关电源设计中的两项新技术
101智能功率开关
1011工作模式及主要性能
1012分类及工作原理
1013智能化的发展
102智能功率开关IR4010的应用举例
1021IR4010功率开关的性能参数
1022应用电路举例
103电压调整器模块VRM简介
104低输入电压的VRM
1041SRBuck变换器
1042多通道SRBuck变换器
1043多通道SRBuck变换器的设计考虑
105高电压输入的VRM
106元件和线路的寄生参数对VRM瞬态性能的影响
1061电容ESR和ESL的影响
1062改善VRM输出瞬态响应的办法
1063微处理器与VRM接口的仿真模型
参考文献
第11章开关变换器并联系统的均流技术
111开关变换器的并联
112下垂法
113主从均流法
114自动均流法
115按平均电流值自动均流法
116热应力自动均流法
117民主均流法
1171民主均流法的原理
1172UC3907均流控制器芯片
118数字均流控制的实现
119ISL6140热插拔芯片的应用
1191ISL6140芯片的功能简介
1192外围元件参数的计算
1193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参考文献
第12章开关电源的瞬态建模与分析
121开关电源的瞬态建模分析
1211瞬态建模分析的目的
1212瞬态模型
122状态空间平均法
1221基本概念
1222基本假设条件
1223分析方法和步骤
1224Boost变换器状态空间平均模型
123PWM变换器频域模型
1231PWM变换器小信号等效电路规范型模型
1232Cuk变换器小信号等效电路的规范型模型
1233PWM变换器小信号等效电路的规范型模型参数
1234PWM变换器的传递函数
1235BuckBoost变换器的传递函数
1236Buck族和Boost族PWM变换器
124平均电路法
1241平均变量和平均电路
1242平均开关函数
1243开关网络的平均模型
1244三端PWM开关模型法
1245考虑寄生参数的PWM变换器平均电路的模型
参考文献
第13章开关电源的频域分析与综合
131时域分析简介
1311时域数学模型与系统的时域响应
1312自动调节系统的时域性能指标
1313时域法综合系统的步骤
132频域模型分析
1321传递函数
1322频率响应
1323对数频率特性
1324拉普拉斯变换简表
133开关电源系统的频域模型及分析
1331方块图
1332系统的稳定性和稳定裕量
1333频域性能指标
1334极点和零点
134系统频率响应与瞬态响应的关系
1341频率尺度与时间尺度成反比
1342频段特征、频率特性与系统的关系
1343阻尼比ζ对系统瞬态响应的影响
135电压型控制开关电源的频域模型
1351方块图与传递函数
1352抗电网电压扰动能力和抗负载扰动能力
136电压控制器
1361电压控制器的传递函数与作用
1362补偿后电源系统的频率特性要求与控制器的类型
1363带积分环节的控制器与开关电源中控制器特性的分析举例
1364增设单极点、单零点或双极点、双零点的PI补偿网络
137开关电源系统的频域设计(综合)
138双环控制开关电源系统的瞬态建模分析
1381电流型控制的开关电源系统
1382Tellegen定理
1383BuckΒoost开关变换器的传递函数
1384功率守恒建模方法
1385电流控制的开关电源系统的一般设计步骤
1386UPF Boost PWM变换器瞬态建模分析
139非最小相位系统
1391最小相位系统与非最小相位系统的比较
1392非最小相位系统的物理特征
1393非最小相位系统的控制器设计
参考文献
第14章开关电源的EMC设计、可靠性设计、热设计和最优设计与仿真
141开关电源中的电磁干扰问题
1411开关电源产生电磁干扰的机理
1412开关电源的电磁噪声耦合通道特性
1413开关电源运行中的电磁、干扰及其抑制
142开关电源的电磁兼容设计
1421输入端滤波器的设计
1422辐射EMI的抑制措施
1423传导干扰的解决方法
1424接地技术的应用
1425屏蔽技术、元件布局与印制电路板布线技术
143开关电源的可靠性设计
1431可靠性的定义、指标及影响的因素
1432可靠性设计的原则与可靠性设计
144开关电源的几种热设计方法
1441半导体器件的散热器设计
1442强制通风、金属PCB和元件布置
145开关电源的最优设计
1451开关电源的性能指标及优化设计模型
1452设计变量和目标函数
1453约束
1454优化数学模型的一般形式及工程优化设计的特点
1455应用最优化方法的几个问题
146开关电源的仿真
1461开关电源电路的仿真技术
1462用SPICE和PSPICE仿真开关电源
1463离散时域法仿真
参考文献
第15章开关电源的设计与仿真举例及封装技术
151反激式变换器的设计
1511电磁能量的存储与变换及变压器的储能能力
1512反激式变换器的同步整流
1513反激式变换器的设计方法举例
1514设计112W反激式变压器
1515反激式变换器的缓冲吸收电路设计
152单端正激式变换器的设计
1521电感的最小值与最大值及多路输出
1522能量再生与同步整流
1523变压器设计与制作工艺
153正激式PWM开关电源的SPICE仿真
154推挽式PWM开关电源的PSPICE仿真及补偿网络参数优化选择
155采用离散时域法仿真的计算举例
1551双环Boost开关稳压电源的仿真计算举例
1552单环正激式开关稳压电源的仿真计算举例
156DC/DC桥式开关变换器的最优设计
1561开关、整流滤波电路的优化设计数学模型
1562变压器的优化设计数学模型
1563半桥式PWM开关变换器的优化设计
15645V/500W DC/DC半桥PWM开关变换器的优化设计
1565DC/DC全桥ZVSPWM变换器主电路的优化设计
157开关电源模块的封装设计
1571平面金属化封装技术
1572集成分布开关电源系统DPS的封装举例
参考文献
第16章电子镇流器LED照明驱动器与便携式电子设备的低压输入电压变换器
161电子镇流器
1611交流驱动的荧光灯与荧光灯的伏安特性
1612电子镇流器电路
162电流馈电式电路
1621电流馈电式推挽电路
1622推挽式电路的电压和电流
1623电流馈电电路中的“电流馈电”电感
1624电流馈电电感的磁芯选择
1625电流馈电电感绕组的设计
1626电流馈电电路中的铁氧体磁芯变压器
1627电流馈电电路中的环形磁芯变压器
163电压馈电式电路与电流馈电并联谐振半桥电路
1631电压馈电推挽式电路
1632电压馈电串联谐振半桥电路
1633电流馈电并联谐振半桥电路
1634电子镇流器的封装
164LED照明驱动器
1641LED的特性及对驱动电源的要求
1642家用18W LED照明灯
1643路灯用200W LED照明灯
165用于便携式电子设备的低压输入电压变换器
1651电容充电泵集成块
1652开关式集成块
1653MAX863芯片的应用
1654MAX624芯片的应用及设计方法
1655凌特公司的Boost与Buck变换器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各种开关电源的工作原理、设计方法及其典型应用。内容包括:14种PWM DC/DC高频开关变换器的基本电路的工作原理、控制技术和设计方法。介绍了高频变换器的吸收电路与软开关技术,高频开关变换器中的磁性元件及其设计与制作工艺,输出同步整流技术、有源功率因数校正技术、高频开关变换器的并联均流技术、热插拔技术;智能功率开关与低输入电压VRM、瞬态建模与分析、频域分析与综合;开关电源的EMC设计、可靠性设计、热设计、优化设计与仿真,以及LED照明驱动器与便携式电子设备低压输入电压变换器等最新应用实例。


 开关电源设计与应用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