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性格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4
ISBN:9787508638997
作者:大卫•德斯迪诺 (David DeSteno),皮尔卡洛•瓦德索洛 (Piercarlo Valdesolo)
页数:240页

内容概要

作者:(美国)大卫•德斯迪诺(David DeSteno) (美国)皮尔卡洛•瓦德索洛(Piercarlo Valdesolo) 译者:黄欣
大卫•德斯迪诺(David DeSteno),东北大学的心理学副教授、社会情感实验室主任。他是美国心理协会主办的《情感》杂志编辑,曾在哈佛大学任访问副教授。他的成就曾经被《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华盛顿邮报》、《波士顿环球报》、《科学美国人》以及美国广播公司新闻、美国国家公共电台等报道。他还曾是《纽约时报》网站上的“魔鬼经济学”(Freakonomics)博客的客座博主。
皮尔卡洛•瓦德索洛(Piercarlo Valdesolo),克莱尔蒙特麦肯纳学院(Claremont McKenna College)的心理学副教授。他的成果曾被一些顶级的期刊以及重要的媒体所报道,包括《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波士顿环球报》、《洛杉矶时报》、《新闻周刊》。他曾获得哈佛大学和阿莫斯特学院(Amherst College)的奖学金。他也是《科学美国人》网站上“心智问题”(Mind Matters)博客的撰稿人。

书籍目录

圣人和罪人:决定我们性格的心理斗争
伪善和真善:为什么不要指责别人
心灵伴侣还是床第情人?
从骄傲到自大:七宗罪中最致命的罪行?
有情还是无情?凝望人心的镜像
公平与信任:黄金法则的百变金身
稳扎稳打还是赌一赌?风险、回报和毁灭
宽容与偏见:为什么有时总忍不住要讨厌“他们”
真色彩在哪里?了解和应对性格的光谱

作者简介

人性格的本质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人们会做出那么多出格的事情来?谎言、欺骗、伪善和偏执的背后原因是什么?感谢陈四百同学,让我有缘和这本书见面,让我在纷繁复杂的人际社会中窥见心理学家的真知灼见,也进一步地认识自己、了解他人,洞悉人性的奥妙。
本书的作者不是哲学家,无意探讨“美德”的定义,但是,正如作者所说的:不管是最具理性之美的理论,还是最为精妙的实验,都不能与真实世界的数据相媲美。本书正是通过生动有趣的案例、严谨科学的实验,向我们呈现了一幅幅七彩的性格光谱。本书向我们揭示了,人类的各种荒诞不经的行为,都是内心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斗争的结果,而这场斗争却是一场不公平的斗争,它时时被环境、诱惑和情感所左右。
在翻译本书时,我家宝宝不足一岁半,时常蹦蹦跳跳地跑到电脑前来“骚扰”我。使我忙碌而又幸福地完成了这本书的翻译工作。等她长大了,我会把书中的故事讲给她听。
感谢我教课的学校和我的学生。没有他们,便没有宽松的学术环境和氛围。我忘不了在美国文化课上,当我讲述桑德福州长、老虎伍兹和阿汤哥的“奇闻逸事”时,台下吃吃的笑声和专注的神情。本书在无形中也成了我教学素材的来源、课堂讨论的焦点。我相信,这本书和我译书期间所经历的一切,都会成为我人生当中最宝贵的财富。


 隐性格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这本书原来的名称叫out of character, 说的是人为什么会做出与“性格”不符的事情来,因此,它更恰当的译名应该是《出格》。当然,“隐性格”这一词语也暗示了人性中隐藏着的矛盾双方势均力敌的较量。书中的每个章节都以某个轰动美国的名人事件事件开头,说明这样的事件普遍存在,然后,利用巧妙的心理实验,一步步验证心理机制中长期系统/短期系统、理性/情感、现代困境/原始直觉之间争斗的存在。性格不是像我们所想象的那样是固定不变的品质,也不是非善即恶的分别,而是由我们不能控制的利益、情感和环境变量控制的。本书无意探讨伦理问题,若以伦理的疑问读完此书,会让人有一点点的失落。如果行为的指引在于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的博弈,那么这无异于边沁的“功利主义”;如果如同情心、爱、利他主义等善的品质根源于人类进化过程中远古时期对长期利益本能需求的残存记忆,那么,在现代社会,这些品质将随着理性主义的到来而变得幼稚可笑;如果“善”不是一个稳定、完美、具有终极意义的指针,那么任何周围环境的一点点小小的变化都会引发荒唐的恶行。由此看来,人性是具有弱点的,这弱点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更可悲的是,由于人性天生的弱点,我们很容易就被政客、财团还有如魔鬼般的邪恶的势力所左右(看看种族偏见是如何产生的吧)。译者使用较为轻松的语言,尽可能地传达了原书的意思和再现原书的风格。但由于汉英语言和语篇的差异,译文还是未能达到完美:原文的论证部分严密而全面,有较多的逻辑词;直译后汉语译文主次不分,略显啰嗦,不够简洁。

精彩短评 (总计38条)

  •     蚱蜢和蚂蚁取代了天使和恶魔的位置。
  •     用自我感觉极度良好的长篇大论讲了一堆废话的美式廉畅鸡汤。顺便一说英文书名居然是OOC2333
  •     用浅显的文字讲述了严谨而深刻的心理学知识,简单而实用;不过其中的道理要多看几遍才能体会.
  •     《隐性格》原书名叫《Out of Character》,书中各章先以某个轰动性的名人出格事件为引子:这人怎么会做出这种事情?不符合他的性格啊!然后借巧妙的心理实验,逐步引证作者的观点:人性并非像简单的“善”“恶”标签那么黑白分明,而更像是在“天使”与“魔鬼”两方势力之间的拉锯较量,多数情境下人性的表现会是黑白光谱之间的五彩缤纷;性格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简单和固定,而是由我们的情感、利益和环境等变量所控制的复杂系统。独特的视角谈论“人性善恶”,此书深得我心。
  •     这本书讨论的恐怕不是什么“隐性格”,而是“人们为什么会出格”。书首先定下一个调子:人的性格是一直在变的,受环境左右,同时,道德的评判标准也因人而异,因环境而变。人会做出与道德不相符的事,是内心对短期效益的期待和对长远利益追求的两者抗衡,这是人类进化的结果。人之所以出格,是短期欲望在作祟。绝对的“美德”和完全的“罪恶”都对人类群体发展和个体发展都是相当不利的。文字很风趣,例子很生动。
  •     好多有趣的心理实验来一点一点揭开我们性格背后的心理机制,超级有趣~~没有太绝对的固定性格特质,一切都在变动之中~
  •     蚂蚁蚱蜢一线之隔,同一性增强感染力,环境操纵性格性格影响选择,骄傲与自负的利弊交错
  •     人性格的本质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人们会做出那么多出格的事情来?谎言、欺骗、伪善和偏执的背后原因是什么?看完这本书,略有所悟......
  •     壮哉我大心理学
  •     性格不是非好即坏,不是一成不变,邪恶的和美好的品质可以在同一个人身上共存。超出自我“性格”的荒诞行为,是当时环境中,在心理上短期利益战胜长期利益的结果。好人偶然做了坏事,不是他曾经一直伪装好人,是当时的坏事让他感觉很好。
  •     有趣的心理学,例证恰当合理,深入浅出。
  •     这本书本身的内容不算丰厚深刻,但书里提到的一些法则和一些经典实验能够帮助你拓展知识面。这本书写得比较理性,都是一些数据和实验说事。如果五分的话,我给3.8分。如书里所说,“我们希望这本书就是这样一个工具,帮助你敲开性格的大门”,我想说,Yes,it is : )
  •     涉及到面挺广的
  •     强推,正在考虑要不要入手一本。
  •     参考
  •     〔字里行间〕逻辑严密的好书啊。所有结论都经过了科学实验验证。每一个事件都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独立问题,不能简单的直接扣帽子。前两章读的有点别扭,不知道是翻译的问题还是本身文章的原因。
  •     选择做蚂蚁还是蚱蜢?选择短期利益还是长期利益?看到很多没接触过的想法,但是也不能改变自己固有的想法。 面对一个人还是五个人的死亡选择时,我还是不会觉得放弃一个人会比放弃五个人更好,不管是不是自己直接或间接杀害。
  •     理解性格的形成机制,了解自己,了解他人
  •     浅,老外的思维太浅
  •     讲故事而已
  •     现象都懂 解释太乱
  •     人本来就是个繁杂的生物,现在评价一个人更加复杂了、、
  •     并没有找到希望从书中探寻到的东西,书中低效用的语段太多,揭示的道理远不及其厚度
  •     观点一般,题目标新立异,但欠缺真正的内容
  •     有趣的故事和动因分析。但这种科普文章翻译的味道好重啊。
  •     2013-7-19
  •     我真的读过吗?一点都不记得了
  •     三星半
  •     加强通识的书。今天正好在微博上刷到北京地铁十号线男子骂人路人围观的事件,又在图书馆看到这本书,深以为网上发表评论的人,语言修辞水平很高,但认识水平不行,要减少自己说错话的概率,只有多读书。
  •     性格不是一成不变的,人与人在选择上并没有如此大的差别
  •     没有什么新的内容,基本上没有出跳卡尼曼的《思考,快与慢》。值得肯定的是有自己的实验。主要还是在讲启动效应和类似双系统的蚱蜢、蚂蚁两套短、长期的策略。即便性格这么看似本质的东西,也是和环境情状息息相关的。
  •     人性格的本质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人们会做出那么多出格的事情来?谎言、欺骗、伪善和偏执的背后原因是什么?本书让我在纷繁复杂的人际社会中窥见心理学家的真知灼见,也进一步地认识自己、了解他人,洞悉人性的奥妙。
  •     变得善解人意
  •     例子前后呼应挺靠谱的
  •     蚱蜢代表短期利益,蚂蚁代表长期利益。我们做决定时,看哪个占上风。一定程度上讲,相信自己的直觉大部分时候不会出错,可是谁知道呢?环境,自己当时的心情都可以影响到自己的决定。
  •     有很多经典的心理学实验,非常精彩
  •     其中的一部分对性格一定独到的见解
  •     最大的突破在于改变世俗对于“本性难移”的看法,比较新颖的提出“蚱蜢vs蚂蚁”的心理机制(即短期与长期利益的角力)。但因是科学论证(即what to),没有哲学家似的心灵鸡汤(即how to),可以作为世界观式的参考,具体到方法论还需参阅其他心理成长的书籍。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