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与生活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5
ISBN:9787300172811
作者:克利福德·格尔兹
页数:232页

内容概要

克利福德·格尔兹(Clifford Geertz,1926—2006),1926年生于美国加州,在俄亥俄州安蒂奥克学院学习文学和哲学,1950年在该校获哲学学士学位。之后进入哈佛大学,师从C.克拉克洪学习人类学并于1956年获得人类学博士学位。曾先后在芝加哥大学、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社会科学部等著名学府讲学或担任教职。
作为象征人类学和解释人类学的代表人物,格尔兹以其在印度尼西亚和摩洛哥的田野工作为基础,对宗教、文化等领域的研究影响巨大,著有:《爪哇宗教》(1960)、《被信奉的伊斯兰教》(1968)、《文化的解释》(1973)、《尼加拉:19世纪巴厘剧场国家》(1980)、《地方性知识》(1983)、《论著与生活》(1988),《追寻事实》(1995)等,并先后获得了美国社会学会索罗金奖、美国人文-自然科学院社会科学奖、日本福冈“亚洲奖大奖”等多项荣誉。
格尔兹无疑是是近几十年来人类学界中最有影响的人物,但是其影响远不止此,在人类学之外,哲学、语言学、组织研究、文学批评等领域都可见格尔兹的影响,其“农业内卷化”、“地方性知识”、“作为意义体系的宗教”、“解释之解释”、“深描”等概念或方法不仅在人类学界广为流传,也被其他学科所引用。

书籍目录

一、在那里:人类学与写作的情景
二、文本中的世界:如何阅读《忧郁的热带》?
三、幻灯片放映:埃文斯普里查德的非洲幻灯
四、我—见证:马林诺斯基的孩子们
五、我们非我们:本尼迪克特游记
六、在这里:究竟是谁的生活?
索引
译后记

编辑推荐

克利福德·格尔兹编著的《论著与生活:作为作者的人类学家》内容有:在那里:人类学与写作的情景;文本中的世界:如何阅读《忧郁的热带》?;幻灯片放映:埃文斯普里查德的非洲幻灯;我—见证:马林诺斯基的孩子们;我们非我们:本尼迪克特游记;在这里:究竟是谁的生活?

作者简介

田野归来,杂乱的素材该如何变成民族志?人类学家究竟是“作者”还是“写作者”?民族志呈现的究竟是“他者”在“那里”的生活,抑或也带着“我们”在“这里”的生活的印迹?格尔兹带领我们阅读列维-斯特劳斯、埃文斯-普里查德、马林诺斯基和本尼迪克特四位人类学家的作品,试图探讨这些问题。可以说,本书既是他对于这些作品的品读,也表达了他对于人类学研究及民族志写作的基本观点。


 论著与生活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民族志的描写到底呈现的是人类学家自己的生活还是被描述者的生活,我想格尔茨并不想给出什么具体的答案;无论是马琳诺夫斯基式的经验寻觅、列维斯特劳斯式的对秩序的愤怒,还是本尼迪克特式的文化反讽或者埃文斯-普理查德的文化确信,正如格尔茨所说,他们首先都是对实在的描写,是表达的生动性。格尔茨从前四者的民族志文本剖析写作者的文本特征,如本尼迪克特的斯威夫特式的写作、道德说教、语气的加强等,普理查德式的理智的理性描述、平实叙述,列维-斯特劳斯的多文本意义的重合、对西方的强有力控诉,马琳诺夫斯基对客观在地化的不断强调等,这些不仅仅是被描述者的生活(甚至被批评为完全的主观创造),更是作为作者的人类学家的某种程度的自我表达。最后,格尔茨表达对人类学在后殖民主义时代遭受的巨大危机的一种关切,认为主动的文学性写作是冒险的,但对人类学来说也是值得的。好吧,让你们这一群着了魔的人类学家去把人类学做到绝望。。。。。
  •     <图片1><图片2><图片3>这份作业主要涉及到三本书,分别是:克利福德·格尔兹《论著与生活——作为作者的人类学家》、奈杰尔・巴利《天真的人类学家——小泥屋笔记》、曹玮《边缘的姿态——一个人类学女生的田野记事》。由于之前并没有接触过克利福德·格尔兹和解释人类学,尽管此书结构简单且字数不多,但阅读《论著与生活》时仍然费力(一是涉及到了很多人类学专著,没有文献阅读;二是涉及到了哲学、文学、心理学、语言学等领域,没有背景关联),串起首章的“being there”与尾章的“being here”的是中间四位人类学家及其典范论著:列维·施特劳斯《忧郁的热带》、埃文斯·普里查德《对阿科博河与希拉河的军事行动, 1940-1942》、马林诺夫斯基《一本严格意义上的日记》、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即使有过相关考古田野经历,《天真的人类学家》和《边缘的姿态》依旧是我不甚了解但趣意盎然的领域,严肃些可以说它们是实验民族志,轻松些甚至可以看成是一本多瓦悠和青海的文化旅游指南。本来按要求做PPT时简单些,只涉及到后两本书,主要想讲的是人类学论著的“产品与副产品”,但是正是在阅读这两本书时体会到截取研究对象的性格特征与文化状貌的定性描述很轻松,有些像把一本故事会抽出大纲来,但是慢慢地认识到这两本书最精彩的不仅是以上的PPT模式,而是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一种文本(text)构成和对作为学科的人类学的反思。这也就是为何想把这三本书放到一起的缘由,只是个人读书有感,若是会错作者原意还请老师指正。作为学考古的我们学生眼中,民族学或者社会/文化人类学是考古学的一个补充,典型的就是宾福德构建中程理论的新考古学风格的民族考古学:既是用来说明过程主义考古学的类比(analogy)概念,又是构建对采集-狩猎社会的理解的基本个案。但是,类比的东西是不具有原理性的,它依旧是一种可能性。在《论著与生活》一书的前言里澄清了此书的“人类学”术语——“在此处大抵等同于‘民族志’或者‘基于民族志的’的作品……仅仅是为了论述方便,我用这一术语指涉社会文化人类学,尤其是其中民族志取向的部分”。在后两本书中,“人类学”的概念与前者是一致的。《论著与生活》出版于1988年(一半以上为1983年的讲座讲稿),被看作是格尔兹创立其解释人类学之努力的最后一个阶段的代表。格尔兹从对自身的经验研究转向了对人类学民族志文本的关注,这本书也完成了“解释之解释”的彻底性。《天真的人类学家》出版于1983年,记录的是巴利1977年去往喀麦隆做多瓦悠人的人类学研究田野之旅。那时候与时代思潮一致,人类学里开始流行起所谓后现代、反思式的民族志,即强调田野作业的暧昧性以及调查者自身对民族志材料所施加的影响。作为第一届豆瓣阅读征文大赛・非虚构组首奖的《边缘的姿态》(原名《青海的姿态》),是在法攻读人类学博士学位的曹玮从2011年至2013年在青海进行田野调查时遇到的有所感悟的人与事的记录。它不是学术意义上的田野笔记,也不是人类学意义上的民族志,也不是文学意义上的民族志小说。阅读《论著与生活》的关键不是通读过里面提到的人类学文献,而是明白一个问题:在人类学中,“作者”意味着什么?格尔兹引用了两种论述:一是米歇尔·福柯的《何为作者》(What Is an Author?);二是罗兰·巴特的《作者与写作者》(Authors and Writers),相比福柯,格尔兹更中意巴特的观点,它能将作者一话语一文本联系起来,而不像福柯的观点有那么重的权力痕迹。“作者”生产“论著”(work),“写作者”生产“文本”(text)。“作者”应该起到一种作用,而“写作者”仅仅是采取行动。“作者”以一种牧师的身份参与写作,“书写”对于他是一个不及物动词,他是一个在一种如何书写的考量中,从根本上吸收了世界的各种解释之人;而“写作者”则像教堂执事,“书写”对于他是一个及物动词,他只是在写作一些东西。换言之,“作者”在“写作”时,具有神圣性,是一种直指心灵的思考,并不是指向一个设定的口标;“写作者”在“写作”时,语言只是作为表意的工具在使用。故而此书后文所详细介绍的四位例子都是“不及物的”意义上的“作者”:不仅署名,而且建立了“语言剧院”——《忧郁的热带》的“神话-逻辑”(mytho-logic)结构、埃文斯·普里查德的“阿科博现实主义”、马氏表述的“经由他者来迂回地理解自我”(下一段主要分析)、本尼迪克特的“对文化相对性的承认”,小一些是我们如何阅读这些经典著作的指南,大一些是格尔兹的文本现象学的探索。后现代主义认为,民族志的权威来自作者对田野真相的掩盖,作者以各种话语策略隐藏了殖民立场,并伪装成一个客观的报道人在陈述事实。在我阅读后的看法上,《论著与生活》在最后一章里对后现代主义和实验民族志提出了详细的批评,是格尔兹对上世纪八十年代西方知识界批判浪潮的反思。很明显《天真的人类学家》正是前者所批判的那一类对象,而其本身批判的却是马氏的那一套移情式田野作业理论。阅读前者第四章“我—见证:马林诺夫斯基的孩子们”成为关键,马氏日记写于1914年-1915年的巴布亚新几内亚和1917年-1918年的特罗布里恩德岛的田野工作期间,1942年马氏逝世后被发现,直到1967年才被翻译(原波兰文)和出版。马氏日记已经被广泛用作《西太平洋上的航海者》的伴侣读物,格尔兹认为“它令人困扰是因为它对‘在那里’的讨论”,那么现在结合日记后阅读马氏可以发现与《天真的人类学家》能有很多相承继的东西。《论著与生活》讨论“在这里”与“在那里”时写到“在他者所在的地方融入他们,在他者不在的地方呈现他们,此二者间的鸿沟一直都是巨大的,却又是很少被人注意的,而现在它突然变得清晰可见”。格尔兹则认为,民族志的权威与作者的创作风格有密切关这种风格通过话语的策略笼罩着文本,指向的是作者内心的真实性。“即在人们‘去到那里’所经历的和‘回到这里’所说的之间的拉锯在本质上不是心理学的,而是文学的”,说实在话刚开始我不认同这种说法,但是回到副标题上,“作为作者的人类学家”与“小泥屋笔记”就可以感受到格尔兹所所提到的文本构建问题:通过描述你的为人是可信的来表现你的论述的可行。也就是说,不仅在民族志的调查过程,还有在民族志的创作过程中也体现了对自我与他者的思考,将人类学的写作视为文学文本引导我们理解的是知识是如何生产的。三十多年下来,《天真的人类学家》依旧比《Symbolic Structures :An Exploration of the Culture of the Dowayos》显得有生机,但是在现如今人类学的研究对象已经不再是原始的、部落的、传统的或乡村的,而是新兴的、正在现代化的、边缘的或者沦落的,“在那里”和“在这里”已经失衡的状态下,绝对要避免的就是过度强调研究者自身的主宰性而使民族志知识的客观性沦丧的现象。《论著与生活》倒数第二段指出“民族志者现在必须应对的现实……‘田野’和‘学术’中都出现了一些新的东西,它们必须出现在文本中”,《边缘的姿态》能算得上有“明确的作者在场”的一种作品,当然“边缘”一词也有两层含义:一是在科学严谨的学术论文和从理性出发的科学研究之外,研究者自身算是边缘的一员;而是青海在西北汉、藏等多种文化的交界处,田野调查地是主流视线之外的边缘。说起“边缘”,马上跃入脑海的是很熟悉的王明珂先生的《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没有相比的可能,因为《边缘的姿态》真的是很小品的一类,读起来亦真亦幻,从全文粗犷和幽默的描写即显示了曹玮视角的优雅,也透露了所受的人类学训练。对于一位致力于人类学的学生而言,曹玮在这里展现的是她如何把田野调查中的纷扰转化成科学的过程,对应《论著与生活》倒数一段“对于它如何对文本中的人类学施加影响以及影响是什么的关注,不再是为方法与理论问题所遮蔽的细枝末节”,我想人类学者的田野与文本在当下的发展中也是可以给予曹玮一文一些支持的吧。我一直认为人类学应该是比考古学还要边缘和乡土的(原话来自:考古学是一门边缘、乡土学科),因为研究人类学的比研究考古遗存的要知道的知识面更广,他们的视角应该要更底层,也就是远离了束之高阁的理论后也还要接触实实在在的各色社会,所以对于学习人类学的学生而言,既要融入又要抽离,既要学习又要创作,阅读既要博又要专,最重要和最起码的是应该有像巴利一样的觉悟:现在我阅读人类学文献有全然不同的眼光,能觉察某些句子是刻意模糊、逃避或者勉强,也能觉察某些资料不恰当或无关。这么看来,人类学家比考古学家还可怜,作为“职业陌生人”的身份去到那里,而想作为“科学中间人”回到这里时太容易成为“异乡人”了。如果“在那里”是田野的部分,那么“在这里”是文本的部分,像曹玮产生这样子的一个副产品是不是也能算是一个创新和反思。或许,我写这些也没表达清楚什么东西,仅仅是根源于自己读书的一些困惑:即使知道哪些书是好书且应该读,但是依旧觉得自己不会读书,可能很擅长提取书中有用的具体的知识,却因不关心知识产生的过程而分不清如何按不同习惯去阅读。平日的专业课学习总感觉有些不足,它们是目前的束缚也是未来的突破,都得看个人怎么做了。
  •     我以为要先读此书,要先读一读格尔兹其人其事(好吧我刚入门或者还没入门),我是在一篇《格尔兹访谈录》里简单了解了一下他,最逗的莫过于格尔兹说当年决定学习人类学之前和女友希莉一起去拜访米德时想的那样“随便你去搞什么只要叫它人类学就好了!” 这样的想法我曾经在朋友面对这个专业的不理解时也有过! 没错,就是学科群,尽管这样的学科群早已今非夕貌了。还在读这本书。应该说能读到这样的作品需要感谢作者,更要感谢译者的努力付出。

精彩短评 (总计51条)

  •     其实呢,对于一本上世纪80年代初的小册子,你也不能指望有更多新东西。事实上,里面绝大部分有意义的观点都被学科后来的发展吸收进去了。人类学早已走上重建,如果今天继续叨叨怎么看异文化,怎么写作,就成了食古不化了。
  •     一年了,终于读完。
  •     人类学的“作者”思考是在起点上的质疑,相当给力,对其他领域未尝不可。
  •     很棒,积极借用形式主义文论到罗兰巴特,以敏锐目光重新解读四位人类学家及其门徒的著作,思考作者,作品,他者等种种问题,很让人受启发。定价也是此套书中的良心……
  •     很棒的一本小书,大师的边角料也还是值得我们琢磨
  •     每读完一本格尔茨的书 我就会对自己说 迟早我要再读一遍甚至几遍·。。。
  •     看的第一本格尔茨,原谅我的溢美之辞。译者很负责,译注很到位。
  •     格尔茨的阅读经验,围绕着been there展开,最后还能收回来
  •     读完仿佛看到了三十年前那位备受文论解构的老爷子,面对着似乎一望无前的路途,奋笔写下:“既然你们用文学来批判我,那我就用'写作'来告诉你'必须保卫民族志'!”
  •     13年7月27-29日
  •     暑假里要去接触田野了,希望这本书对写文著述有所帮助。内容粗略翻一下不错,语言也比较容易懂。
  •     喜欢。最后一章没看太顺。
  •     让我很有感触,原来可以这样看待经典作品···我觉得自己以前都没有看懂原著!(其实格尔茨的这本书我也没有完全看懂,他所谈的书我并没有完全看过!)为自己的智商捉急···继续努力吧!
  •     署名问题、话语问题;“作者”与“写作者”;列维(“扩散式”写作):游记、民族志、哲学文本;普理查德:平实叙述、风格统一,思维抽象化、几何化;马林:《日记》,自白——民俗志(reflexive anthro),private/ public;本尼迪克特:canibalism&nationalism,加强“日本独特性”;
  •     在这个学科里最喜欢看的就是格尔兹的书了,问题阐释很全面,而且很有时代感和现实感。更重要的是,很难用非常简洁明了的语言极其精确地概括格尔兹每本书的思想,甚至是概括其中的观点都很难,但是他的书又绝不晦涩,甚至是想当引人入胜。每个学科都有其实用主义的倾向,从最初的探秘,到为殖民主义服务,再到他者观地方性知识,都代表了这种倾向,很多学者都在实用主意的驱动下写就了极有成就的民族志,作为一种学术匠人已是成绩斐然。但能谈得上将人类学升华到艺术、科学的学者却是寥寥无几,格尔兹是这类人类学家中的佼佼者,从他的书中可以了解人类学的学科关怀、学科发展、学科理论、时代背景等等等等。对于每个学科,仅仅知道为什么、怎么样似乎还不够,还应知道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这个样,格尔兹是少有的能就此类问题坦诚相告的学者之一。
  •     吐槽
  •     关于人类学的文学批评。不错。
  •     有些地方读不太懂,不过喜欢格尔兹的语言!
  •     好烦喏。还好最后一章挽救了我对这本书的印象
  •     穿透文本!
  •     我觉得格尔茨似乎完全没读懂《忧郁的热带》。对于它的解读如此的支离破碎与玄妙难解。既然施特劳斯自己都混沌一片了,读者又为何不从整体上把握呢。以及,我从本书读出了佛教思想,格尔茨读到了卢梭的自然;另外,我就同意他的一个观点:施特劳斯是让读者停留于文本而非透过文本。
  •     老爷子太聪明啦,真学霸才不屑于纠结啥学科危机呢
  •     无意间在图书馆的书架上发现的一本“大家小书”,是关于几位人类学大师民族志型的经典著作的书评类书籍,阅读起来对于入门人类学大有裨益。不过这本书虽小,难度不小,建议读者把马林诺夫斯基、露丝·本尼迪克特、《忧郁的热带》等一些人类学重点理论和著作读完之后,再阅读此书,或许受益更多!
  •     我真的受不了格尔兹了,能不能好好说话
  •     刘汀师兄是责编?!
  •     列维-斯特劳斯,埃文斯-普理查德,马林诺斯基,本尼迪克特四人的写作风格与民族志“事实”之间的关系,“在他者所在之处融入他们,在他者不在之处呈现他们”的鸿沟,帝国主义终结致使西方与他者的传统关系终结后人类学写作的困境等,对最近的“各种未来”工作很有启发~~
  •     晚年剥皮抽筋般的刻骨反思:敢将自身逼迫至墙脚,聆听内心绝望地嘶吼。然后又能耐心地蹲下来,耐心地数数汗毛。
  •     啊好喜欢格尔茨的耿直!还有他那咕咚咕咚地从字里行间冒出来的才华啊!(就是不写文思泉涌,尬死你们)
  •     吸收度仍然十分有限,今年不读格尔兹了……
  •     大神吐槽大神,笑cry了。。。
  •     “在那儿”与“报告给其他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鸿沟,民族志不仅仅是道德问题、技术问题,还是一个写作问题。
  •     GEERTZS
  •     格尔兹主要展现了人类学家在写作时面临的自我与他者,野性与文明的两难困境,这关系到人类学家所一直探寻的彰显差异的方式和观察与叙述的视角。他同时还刻画了不同人类学家的风格与路径方式,简明而生动。
  •     挺喜欢。不过读完之后不知道怎么写东西。
  •     没看过足够多的民族志,就来看民族志作为一个文类在修辞上的问题,跳跃很大,收获很抽象,伤神。
  •     用话语分析逼死人类学(我在写质化分析,为什么要逼死自己@_@)
  •     “扩大在利益、外貌、财富和权力不同的人们之间理解话语的可能性,并将他们纳入一个共同的世界。“ 要做一个运作实践者,话语实践也是重要的。
  •     主要的启示还是在人类学方法论上。
  •     关于后现代对民族志写作的冲击,格尔茨提出的办法是:那你就把民族志当小说来读/写嘛。很有道理呀。
  •     对本尼迪克特的点评(其实是批评;顺道还批了米德)很犀利很到位!(虽然并不愿直视那么温柔娴静的Ruth被如此揭老底)
  •     对普理查德的评论很到位,可以说对他的文本写作进行了精辟的总结,让人觉得应该思考的地方在于为什么我们觉得很惊奇的事情他文化中却并不惊奇。这才是问题所在
  •     每次读他的东西我总是很困惑,这大师东拉西扯地到底想讲什么?
  •     有所悟后,当择日再读。
  •     相当有料有内涵。列维斯特劳斯那一段简直就是高端黑。感觉看完再也没法好好看一本民族志了。另痛下决心看格尔茨真的要看英文……
  •     好久没有看完一本书了。最终作者仍没有给出更好的答案,不过他还是寄希望于未来的“话语实践的创始者”。
  •     格尔兹的批评总是非常尖锐的,但是文笔又是无比优美的,带着隐喻与嘲讽。这本书一阵见血的指出了4位典型的传统民族志的缺憾,在写文化之后对民族志文本写作提出新的期待——“扩大人们之间可理解话语的可能性,并将他们纳入一个共同的世界”
  •     人类学。静文同志你可不可以多翻几本格尔茨这样我就不会看见格尔茨就想死了。
  •     对几个人类学大师的民族志文本和写作风格的解读
  •     很薄一本,大小跟手帐本差不多,质感不错。
  •     需重读
  •     延长了巴特和福柯关于文本与作者的讨论,并将其从文学领域转移到人类学文本——文学之父与科学之母杂交出“骡子”——这个更复杂的混合物上。虽然很多地方没看懂,不过还是能感受到文本被戳破时候的爽快(特别是狠狠吐槽本尼迪克特的一章)。不少段落把“人类学”换成“新闻学”也同样适用。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