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惯性:未来十年的中国与世界

出版社:中信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3-7
ISBN:9787508640433
作者:阎学通
页数:259页

内容概要

闫学通
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世界和平论坛秘书长、Chines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总编、《国际政治科学》总编。兼任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副会长、中华美国学会副会长、中国商务部首届咨询委员会委员。1982年毕业于黑龙江大学英语 系,获学士学位;1986年毕业于国际关系学院,获硕士学位;1992年毕业于美国加州伯克莱大学政治学系,获博士学位。

书籍目录

前言 // XI
第一章 国力较量:2023年的中国与美国
未来十年:中美实力比拼 // 4
专家也低估了中国经济 // 5
中国的高增长是否还会延续 // 7
中国综合实力能否超越美国 // 10
能否阻止中国实力增长 // 14
美国靠什么制约中国 // 18
打铁还需自身硬 // 22
盛与衰:决定中美未来的力量 // 25
中国国际环境的利与弊 // 27
冷战是否还会到来 // 31
中美冲突愈演愈烈? // 35
2023年的中美关系 // 38
第二章 权力转移:2023年的东亚主导权
东亚:2023年的世界中心 // 46
成为世界中心的条件 // 48
“亚太”和“东方” // 50
美国的影响力 // 53
东亚与欧洲之间的权力转移 // 55
实力竞赛中的中国因素再评估 // 59
次区域:多败俱伤抑或合作共赢 // 63
朝鲜难弃核,中国大陆与台湾难统一 // 65
东南亚还将是一盘散沙? // 69
未来十年,南海争端如何演进 // 72
国际体系:变与不变 // 75
国际体系何以转变 // 76
国家是重要的,思想和文化也是重要的 // 77
未来十年,东亚如何影响世界 // 80
第三章 昔日的大国:2023年的俄、日、欧
俄罗斯:超级大国地位难以恢复 // 88
普京时代即将终结? // 90
俄经济增长乏力的根源 // 92
2023年,俄罗斯第二军事大国地位将失去 // 95
俄罗斯离不开中国? // 96
日本:沦为地区大国 // 100
社会改革步履维艰是日本的顽疾 // 102
英国——日本的角色定位? // 106
日本心怀不满,却力不从心 // 110
欧盟:世界中心的风采不在 // 113
被束缚的欧盟 // 115
国际影响力萎缩 // 118
倒退的欧盟政治一体化 // 122
第四章 两极分化:2023年的发展中国家
“金砖国家”:10年后,也许无人提起 // 132
2023年,“金砖国家”将难以为继 // 134
印度:与中国比实力 // 136
中印经济差距会越来越大? // 137
中印军事和社会领域的差距 // 141
中印会走向战争边缘吗 // 143
中东:从全球冲突变成地区冲突 // 146
中东的重要地位不复存在 // 147
谁将成为中东的霸主 // 149
战争与冲突是中东不变的主题 // 154
非洲:摆脱不了资源诅咒 // 158
非洲的发展为何如此艰难 // 160
政治动荡难以摆脱 // 161
油气资源支撑可持续发展? // 163
在非洲,中美竞争不可避免 // 165
拉丁美洲:将由谁主导 // 167
巴西将与美国竞争主导权? // 169
美国还将控制拉美? // 171
未来十年,中国与拉美的关系 // 173
拉美国家依旧是发展中国家 // 174
第五章 大国外交:未来十年的中国外交战略
王道与霸道:中国需要什么外交思想 // 180
中国需要引领世界的思想 // 183
中国要用什么思想引领世界 // 185
负责任大国:中国需要什么外交原则 // 187
中国的王道外交原则 // 190
中国需要放弃不结盟原则 // 193
地区战略:侧重国家还是组织 // 195
周边国家,谁是敌,谁是友 // 198
中国与中亚、南亚关系如何 // 200
对欧洲,不要有过高期待 // 202
团结非洲、拉美和中东国家 // 204
双边外交:何去何从 // 206
与俄罗斯建立同盟关系 // 208
接触改造日本 // 209
德国:经济战略合作伙伴 // 210
让法国珍惜中法关系 // 211
稳定中印关系 // 212
英国,无足轻重? // 213
结 语 // 214
附录1 执着于科学预测的现实主义学者 // 217
附录2 理论与实践:国际关系预测 // 237

作者简介

历史就是一种客观世界运动发展的过程。看透这个世界,你需要有一种历史惯性的思维。
这是一部预测10年内国际格局发展趋势的作品。未来十年,中国能否成为超级大国?东亚能否取代欧洲成为世界中心?欧盟、俄罗斯、日本将风采尽失?“金砖国家”将成为历史? 中国应放弃不结盟政策吗?中国应采取何种外交方式?中国的周边国家,孰敌、孰友?中国该以何种思想引领世界?
本书深刻对比、剖析了中美未来十年的实力变化,提出了2023年世界将出现中美两个超级大国,两极格局也随即形成的大胆预测,同时还将世界主要大国未来十年的发展走势进行深入阐述,探讨了两极格局形成的必然性。作者还结合国内情势以及中国政策的发展方向,提出了独到的观点以及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


 历史的惯性:未来十年的中国与世界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6条)

  •     阎学通算是是我老师的老师。阎老师在我的母校读硕士的时候,我才刚刚出生,后来我还有幸在国关图书馆的角落里,找到过他当年的硕士毕业论文。我在国际关系方面的启蒙知识和方法,如《国际关系研究使用方法》、《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都得益于阎老师弟子的传授。在我上学期间,阎老师和他的学生们正在进行国际关系科学化方面的研究,有些类似于经济计量学构建模型对未来经济趋势进行的预测。我现在还清楚的记得,我的另外一位授课老师,也算是在国际关系领域小有成就的中年学者,在我们这些后学晚辈面前表露出对对这种研究方式的不认可,他很深情地启发我们说,同学们呐,你们想想,国际关系走向有可能像物理化学实验一样,进行定性定量的考量和推断吗?国际关系显然不是这样的科学。当时我的大脑就开始魂游天外胡乱思考,我想的问题是,国际关系预测不是科学,难道是玄学吗?我想的这个事情倒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因为国际关系预测常常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不准。我个人总结的国际关系预测的普遍规律是:长的不如短的,整体的不如局部的,宏观的不如微观的。原因不外乎时间跨度太长、变量太多,基本已经超出了可以计算的极限。假如有人跟你描绘百年后的世界环境如何如何,你基本上就可以认定这人是在瞎扯淡。不用说那么长的时间,国际关系学界以20年为期限的长期预测,基本上都被证明偏离了历史的真实走向。即使是短期预测可能误差较大,被淳朴的中国网民拍砖的事情也时有发生。阎老师自己在书中也拿国际关系预测和天气预报进行了比较,指出一般预测率只要能够达到65%以上就说明预测的方法具有科学性,预测准备率达到85%以上就值得作为人们进行判断的重要参考依据,因为85次正确选择所获得的收益足以抵消15次错误决定的损失(当然这句话也值得商榷,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经常遇到一次判断失误导致全局崩溃的情况出现,也就是所谓的一着不慎、满盘皆输),考虑到中国2013年24小时晴雨预报准确率86.5%,连续五年高于85%的情况,阎老师还是给进行国际关系预测的学者们留了一些空间。本书以十年为时间节点,对中国未来崛起面临的国际环境进行了系统性的分析,并针对中美两极格局形成这样一个假定的预测结果,对中国未来十年的外交战略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建议。在严谨地遵循科学方法进行治学这一点上,我想国内的国际关系学界还没有超越阎老师的,所以本书的研究和写作内容非常值得阅读。众所周知,两极格局非常的不稳定(参见俗语一山不能容二虎,除非一公和一母),一旦两极格局真的形成,对未来国际安全环境的影响到底如何,很值得我们期待。对我来说,本书对我最大的触动之处,反而是这本书的标题。在阅读的过程中,我突然一下子找到了困扰我很久的一个问题的合理答案,这就是如何解释历史的相似,又如何解释某些相似的前提最后却导致了不同的结果?这个答案就是惯性。影响国际关系的决策者们都会尝试用最大的理性思考和处理问题,但是同时又会习惯性的陷入某种惯性之中。就好像一个贪吃的胖子,虽然他现在体重只有160斤,但是根据大量相似的经验预测,他未来的体重将会达到200斤左右,这种结果可能性很大,因为这个胖子会习惯性地过量摄入食物,并且很难克制这种贪吃的欲望,但是也不排除这个胖子意识到了贪吃的坏处,成功地把体重保持在了160斤的恒定水平,对未来的判断往往就处在这样的不确定性之中。预测一个人如此,预测一个国家也是如此,只不过按照质量越大惯性越大的原理,一个国家历史越悠久,体积越庞大,传统的力量和制度越成熟,这个国家未来的发展路径就越容易陷入到历史的惯性之中。
  •     《历史的惯性》一书用260页的篇幅,详略有当的叙述了2013——2023,10年间世界格局将会发生的变化,并且以中国外交战略为出发点,描述了中国外交将会面临的挑战及其应该采取的应对策略。作为一个在国际关系学界专注预测几十年的学者,这次《历史的惯性》一书依然体现了阎老师的一贯风格:严格的预测描述(大部分预测都以10年为界,而且都以精确的百分比描述,不同于传统的国际关系预测的“短期内”,“大幅度”,“谨慎乐观”这些话语);简练清晰的推理逻辑(这一点可以从附录中作者所列出的几种预测方法中可以体现出来)。下文将会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概要式的介绍作者本书的主要观点,已给读者有一个大致的框架;第二部分主要是一些个人不成熟的看法。一. 本书的框架及主要内容本书作者在前言中提出了其预测的基础:“历史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惯性,在人没有创造出强于历史惯性的力量之前,历史将沿着既有的轨道发展,这就是为什么当一个帝国或超级大国衰落后,其衰落时间都在百年之上,很少有在半个世纪就重振雄风的现象……依据历史惯性进行预测并不意味着否定人对历史进程的影响,国际格局是随着大国综合实力的变化而变化的,而大国综合实力的基础是国家的政治实力,而政治实力的核心是领导者实施改革的能力。”(前言XIII)第一章:国力较量:2023年的中国与美国。作者首先认为,中美综合国力将会达到同一等级,世界将形成两个超级大国的格局,而非多极化的格局。这里作者从中国拥有巨大的改革潜力和美国缺乏改革领导人来推出这一结论。其次,中美将会在经济文化领域合作,政治军事领域冲突。笔者认为本章很有价值的一点是作者说明了相互依赖与经济全球化的区别。经济全球化具有双边经济相互依赖所不具备的功能,即为强国创造了在全球范围内获取海外市场和自然资源的便利条件,而两国之间的相互依附并不能成为它们获取其他国家市场和自然资源的便利条件。(P.34)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一战前法德相互的经济依赖并没有阻止战争的爆发,因为相互依赖并不解决资源获取的问题。这也解释为什么今天中美的竞争为什么不会有大战爆发,不只是因为相互依赖,更重要的是全球化,贸易取代战争成为获取海外利益的最佳方式。同样这也是中国可以和平崛起的根本原因。第二章:权力转移:2023年的东亚主导权。作者在本章着重论述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世界中心的转移。作者认为成为世界中心需要两个条件,首先该地区必须包括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国家;其次还应是国际矛盾最为集中的地区。(P.49)自工业革命至“二战”,世界中心一直是欧洲,但是随着欧洲的衰落和中国在东亚力量的崛起,力量中心已经开始东移。加上美国战略收缩“重返亚太”,战略矛盾也集中在东亚,因为作者世界中心将会转移至东亚。第二个问题是关于国际体系的转型。作者认为国际体系转型取决于三个因素:行为体、国际力量格局(单极、两极、多极)和国际规范。现如今,中国崛起只是改变了力量格局,如果国际体系要转型中国还需要提供新型的领导,改变国际规范。本章作者还论述了东亚的热点问题比如朝鲜问题以及南海问题,这里不再赘述。只说几个笔者认为比较有意思的观点:(1)中国崛起中评价中国实力地位重要的是GDP而不是人均GDP;(2)2023年,朝鲜与韩国的关系将好于现在,因为韩国为了减少朝鲜对他的安全威胁,必须面对朝鲜拥有核武器的现实并努力改善两国关系;(3)未来十年,国际组织空谈化的现象将会更加严重。第三章:昔日的大国:2023年的俄、日、欧。作者的观点就是一句话:都是明日黄花!未来十年,这3个行为体都将缺乏强有力的政治领导,难以进行重大改革,因此它们将在衰落的轨道上缓慢下滑。俄、日、欧三大力量的相对衰落将使得多极化乏力。(P.127)俄罗斯:俄的衰落由于两个大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世界能源格局的变化使俄罗斯能源出口遭受巨大打击,从而经济基础受到影响;另一方面,普京执政能力的下降也意味着俄罗斯国内大规模改革不太可能发生。伴随国力衰落而来的就是军事力量的衰落,而这曾是俄罗斯最重要的战略优势。作者判断中俄综合实力的差距的拉大将促使2023年的双边战略关系更加密切,俄罗斯将接受中国在中亚地区影响力不断上升的事实。(P.88)日本:将沦为地区大国。作者认为日本如果不改变领导人制度,日本进行全面改革的可能性就很小,这意味日本将在衰落的道路上继续下滑。至于日本的外交政策则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日本由于中国GDP的反超,内心不甘,日本会加强日美同盟,体现为“脱离东亚”;第二阶段,随着中日国力继续扩大,日本将会接受中国的强大,并且对美国的安全保障持更深的怀疑态度。日本意识到在中美之间保持平衡,可获得更大的战略空间和更多讨价还价的砝码,体现为“重返东亚”。(P.101)欧洲:一方面:法德失衡新问题的出现。欧盟能取得世界上所有区域化的最高成就,主要得益于法德提供的共同领导。由于法国的衰落,未来十年法德的共同领导趋于弱化,德国自己又无力提供强有力的改革领导,因此欧盟进行重大改革的可能性非常小。另一方面就是欧盟的老问题:大国与小国的矛盾;穷国与富国的矛盾;南方与北方的矛盾。第四章:两极分化:2023年的发展中国家。这一章中作者对广大发展中国家进行了论述。依然从权力格局,矛盾纷争、自身改革与发展能力这几个角度进行论述。金砖国家:作者认为金砖国家这一概念不会持久,因为在“金砖五国”中只有中国的经济增长具有崛起的属性。10年后,中国与其他四国的经济体量差异将会扩大,中国将会迈进超级大国的行列,其他国家则依然是发展中国家。因为共同利益将会大幅度减少,前景比G8还不堪。印度:作者认为印度是一个民主但不开放的国家,印度的改革面临国内强大的阻力(包括地主分权制、宗教信仰、种姓制度、部落与非部落的区别)。未来十年,印度将会在经济增长和社会福利之间挣扎,难以有大的改革。同时,由于印度走的是靠进口提升装备的路子,因此,10年后中印的军事差距将会加大。印度的战略目标是南亚霸权,而非世界霸权,本质上双方没有太大的战略矛盾。因此,双方只要保持安全上的有效管理就能实现双边关系的稳定。中东:首先,中东的战略意义下降,因为中东石油的战略意义在下降;其次,中东将出现权力真空。未来十年中美都不会过多的介入中东的政治纷争,欧洲无力在中东展开战略竞争,因此土耳其、埃及、伊朗、沙特将争夺战略空间;最后,战争和冲突将会加剧。非洲:非洲整体的区域化难有进展,但是因为非洲本身的地域差别比较大,次区域化会有所发展(北非,西非,东非,中非,南部非洲)。拉丁美洲:大国巴西会把美国视为其主导拉美的最大障碍,因此巴西将推动拉美地区一体化建设,将美国排斥在地区合作之外。这一部分比较有意思的论点是,作者认为台湾问题是中拉关系发展的障碍,如果民进党上台,很可能是中国改善与拉美关系的一个时机。(P.174)第五章:大国外交:未来十年的中国外交战略。本章是本书的落脚点也是重点,这一章分别从中国需要的外交思想、外交原则、地区战略和双边外交这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外交思想:作者认为经济实用主义和政治自由主义在未来十年都难以成为中国对外政策的指导思想。中国如果要对世界体系进行改革,必须提出新观念,而以“公平”、“正义”,“文明”为代表的中国古代王道思想高于西方的“平等”、“民主”和“自由”。这里特别要提出的是作者认为公平、正义、文明既可以指导中国的外交也可以指导中国的内政,实现外交内政指导思想的统一,从而使内外政策由经济导向转为政治导向。(P.186)外交原则:这一部分是阎老师一直秉持的政策观点。作者认为未来十年中国的海外利益将从经济利益拓展到非经济利益,安全利益和政治利益面临的威胁将会越来越大,这将迫使中国外交原则从经济导向转为政治导向。同时,中国成为两极中的一极,那么以往采取的依附、搭车的战略将不再有效,中国要学习怎样成为受拥戴的国际领导。这也就决定了中美之间要进行友好关系国家和战略信誉的竞争,自然而然韬光养晦的外交政策就要有所转变,结盟是不可少的选择。地区战略:作者认为东亚要划分敌友,实行赏罚分明的外交战略;中亚要加强上合组织的一体化;南亚的政策目标应是政治导向,通过不介入南亚的战略竞争换取印度不介入中美在东亚的战略竞争;由于欧盟一体化的停滞和自身的困境,中国对欧战略要侧重国家双边关系;中国对拉美要继续坚持同巴西的友好关系;中东地区要坚持经济导向原则,不深入介入政治问题。双边外交:在第三章和第四章中已有所论述,这里不再赘述。二. 个人对本书的评价首先,阎老师有着非常令人钦佩的国家关系知识,这种知识包含国际关系理论,国际关系史,军事战略学以及国别研究基础。虽说大部分知识板块每个国政研究者都有接受过专门的教育,但是如果读者仔细阅读本书就一定会发现这些知识对于分析问题的重要意义。这一点在作者第三章、第四章分析国际地区形势变化中反映地最为明显,给笔者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关于阿拉伯之春后,中东地区形势变化的分析以及作者对今天欧盟出现的领导力衰落的分析。这给笔者的启示就是国际政治的研究者在初期学习的过程中一定不要过于专注于某个领域,而要广泛涉猎,笔者的老师也经常提醒我本科过程要广泛的读各种类型的书,拓展自己的思维广度。我认为对于一个国际政治的初学者来说,最为关键的几个知识板块就是:国际关系理论、国际关系历史、基本的经济学、宏观军事知识(这一点很少有人会关注,但是笔者在平时的学习中经常会遇到因为没有军事常识而导致对于力量判断的严重失误,笔者这里斗胆推荐《世界军事》)。其次,《历史的惯性》这本书给出了做出政策判断的很好的标准,就是要有指导价值。大多学术论文的分析逻辑都是一方面怎样,另一方面怎样,具体的结果要根据情况判断,现在不好说。最终拿出的是不可操作的结论或是不可证伪的结论。但是这部书的论证都是通过比较不同因素的作用结果,最终得出一种可能性。我想这种逻辑应该是国际政治应该努力的方向,否则国际政治的科学性就会大打折扣。最后,笔者提出一个具体的政策问题。阎老师认为未来中美未来竞争的关键领域是友好关系国家,因此中国要向部分国家提供安全保护。本质上这还是今天“韬光养晦”和“不结盟政策”的辩论,我认为随着中国实力的增长,承担国际责任是不能回避的问题(李光耀对于他国对中国实力的认知的描述很贴切),但是提供安全保护却有待商榷。因为需要中国安全保护的国家大部分为陆上邻国,而西部巴基斯坦、阿富汗往往牵涉到中东的宗教、民族问题,中国会间接的牵涉到中东的纷争,对于一个缺乏处理宗教事务经验的地区大国,我相信这不是当前领导者希望的。而南部的缅甸,柬埔寨,不经需要陆上支持,更需要的是中国海上力量在孟加拉湾及其以东水域的持续存在。一方面中国的海军力量能否满足上述要求存疑,另一方面,这势必会引起印度的担忧,从而动摇印度不干涉东亚的政策;东部朝鲜更是一个更大的问号,中国向朝鲜提供保护势必会带来较日本给美国带来的更大的不确定性,中国是否有能力驾驭是个很大的问题。因此,笔者认为“韬光养晦”的政策需要改变,但是现在中国放弃不结盟政策还为时过早,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发展更高级别的“伙伴外交”来解决这种矛盾。
  •     从央视推出大国崛起系列片之后,中国的百姓开始真正接触到历史前进的脚步,学者们也从默默研究走向台前。纵观历史前进的车轮,总是惊人的相似的重复着很多路径,但是这些路径由于有了国别的差异,开始出现星点的差异。很多人评价中国现在的发展模式与100年前美国十分相似,尤其是城镇化率和经济发展速度,但是中国的国际环境的确又与当年的美国完全不同。这本书是一本值得让人思考的著作,国内知名的学者用平实的语言为读者表现历史发展的惯性,试想,如果50年或100年后,再回头评价,不知又是哪一番景象?!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十年。
  •     15年就开始打脸了
  •     本书体现着阎教授让国际关系预测进行通俗化解释和实务理念的广泛传播的努力,更饱含着道义现实主义鲜明的民族主义关怀:但或许10年太长,所有与我地缘直接相关预测都开始失准,预测上没有很好地关切到地缘利益实现时同美显著增加的摩擦性和逐步联动的系统效应,地缘秩序的风险不是降低了而是增加了
  •     作为一个才疏学浅的小学生,看到这样纵古今跨全球的预测性著作真是一种幸运。多各个区域的描述与展望可以帮助一些企业的全球布局规划。值得一读!
  •     四星,第三、四章是精华。两个附录是垃圾,纯粹是凑数的。阎学通是国内国际关系学界的翘楚,但本书比西方国际关系学精典作品的不足主要在于文字表述的精简性、凝练性和准确性上,而且理论水平要差一些,但实用性和针对性要更胜一筹。
  •     不太相信这些预测 十年后见分晓
  •     有道理,不过好自信啊
  •     拭目以待~
  •     第一次读政治类社科读物,不曾想它能那么吸引我。作者的预测挺大胆的,不过,正是因为这样阅读的过程才那样地扣人心弦吧。书的内容是对未来国际局势的预测,但对我而言却在不断地补充我没有的知识。作者对各个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分析,虽说是一家之言,却一点点地帮我建立起对世界局势的整体认知。可以说,它帮我绘制出了我的第一幅国际政治地图。以前的我手里只有国际文学和文化地图(并且还不是十分完整的)。
  •     阎老师的书读起来一向很嗨。
  •     非常有意思的预测,抛开意识形态,基于现实主义和实力政治的分析,不愧是沃尔兹的学生。 有些人看不上现实主义分析,认为是“天涯国关”的水平, 其实是自己不了解罢了
  •     值得一读。对国际局势和中国未来的全景式预测。预测并不是重点,对当下的剖析才是重点。另外,我觉得封面很好看==
  •     主要分析了历史大势及其构成因素,最终提出了中国在这种历史大势面前应该如何应对。但提到说要把数学分析那一套引入国际关系研究持保留意见。
  •     肯定有些观点未必最终实现,因为按照惯性去预测未来必然忽略可能出现的附加因素影响,但整体科学方式预测的逻辑是值得认可的,另外据说作者也是目前政府比较认可的智囊,值得阅读。
  •     国关的预测,理清了我对很多国际问题的认识,形成了知识增长点,比如欧盟是一票否决制,拉美和台湾关系不错等等,要区分区域采取不同的策略,改变外交理念是关键,建立同盟关系...不愧为阎学通
  •     我不同意很多观点。两极化,去不结盟这两点打死不敢苟同
  •     作者对他国的判断当然不全对,但是当可使读者不再看不懂中国当局的作为
  •     一开始以为是个酷炫的神棍作品,然后就越来越正常,越来越正常。。。
  •     提出了王道外交的理念
  •     作为一个国际新闻编辑,没看到太多新观点。感觉有点泛化,即使有数据也空对空了。另外,我还是质疑仅仅从惯性发展角度看未来的思路。
  •     在描述现状基础上很审慎的对未来做出基本公认的预测,论调偏保守。
  •     字行距不能小点吗?书薄点不好吗?
  •     结合近期的一些国际政治事件,可以认为阎学通对国际形势演变的看法有其独到的眼光的,看看开阔下视野挺好的。
  •     老阎霸气侧漏,想当天朝的布热津斯基?这书是他近年论文的汇编,中信灌水太甚,严重拉低性价比 相关讲座http://video.chaoxing.com/teacher_852.shtml
  •     很多观点一针见血,很有洞见!
  •     书名起的很有意思。这是我国际关系学领域的开门书,阎学通在中国国关界素以乐观的现实主义者著称,在我看来他的观点还是乐观过头了点,但其逻辑和学理还是比较清晰的。
  •     虽然预测总是立足于某一角度,但这本书的预测实在是有点盲目乐观,过于迷信经济的发展了。鸦片战争以前的清政府时期,中国的GDP是世界第一,不照样被人打得满地找牙!我也支持未来中国的强大有赖于改革的继续,但这次重点不仅仅在于经济的发展,而在于社会体制和结构的改革。
  •     以惯性为基础,做了严谨的研究而做出预测,不错。不过该理论基础有弱点,未来十年出现突发事件,如经济危机,这样会导致一些因素发生剧烈的变化,而偏离预测。
  •     可以简明扼要点
  •     可作为中国国际政治的科普性读物,能够从宏观看待中国当前面临的周边外交争端,少些情绪上的纠结
  •     关于欧盟分裂倒是预测挺准,不过近期美元走强,加上川普上台,中美之间乃至东亚之间还是出了不少偏差。不过总体来说符合世界的趋势。
  •     预测性的,理论不多,十年后看准不准喽
  •     本来想给4星,结果阎老师怒黑了一下母校,算了……
  •     一定要好好读的一本书。
  •     这本出版于2013年的书,提到了欧洲民族主义的兴起,英国的脱欧可能。未来也许你还会经常在新闻中听到闫学通发明的词儿:道义现实主义。由于听过闫老师的若干讲座音频,对这些都不陌生。对我启发最大的是最后一章:预测的方法论。
  •     醍醐灌顶
  •     经典重读
  •     不管预测结果如何,至少能帮助我看懂中国外交的动向
  •     值得看看,一本预测未来国际关系的书,十年之后再读也许更有意义。
  •     阎老师的又一本战略预见书,行文风格,一如他的讲话,通俗易懂、节奏紧凑、敢于直言。读着书仿佛又回到8年前在清华听他上课。所不同的是,那时对他的观点与认证全盘接受,现在则是时时生出质疑,想跟老师争鸣、争鸣。此书资料很详实,手动点赞。
  •     之前关于国际关系的分析我接触的全是美国学者的书,一直愤愤于在这些书中无处不在的美国例外论以及美国如何支配世界的观点。如今能够看到中国学者基于中国的立场的著作,读来非常过瘾,简直可以用大快人心来形容。虽然本书不是专业著作,阎学通在展望未来10年世界风云变幻时也没有细致入微,但就我个人而言,非常赞同作者对未来走势的预测和分析:世界格局会由一超多强逐渐向中美两极进化,中美之间合作与竞争并存。此外,阎学通对我国未来外交走势的建言也十分中肯:尤其是放弃不结盟这一如今已固步自封的论调,主动出击发展新的同盟关系,比如提升中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对近邻采取划分而恩威并施,拉拢巴西以提高对抗美国的筹码等等。总而言之,我觉得本书的成色绝不亚于美国那些著名学者,对我国未来10年的战略发展也有很好的启发作用。
  •     我心中学者的代表,充斥着对于祖国的热爱
  •     预测类的书还是比较提神
  •     大家之言,国际格局的演变、大国之间的风云际会,源于日月经天江河行地一般的惯性。好像一个十年的契约,个中谜团、猜解和点悟,就交给时间一一去印证。
  •     很有意思的预测~
  •     阎老师的书还是值得一看。
  •     未来是中美两超格局——预测10年后的国际关系,阎老师做了有益的尝试,很有启发,特别是最后有关预测的原理介绍。
  •     和《大棋局》出发点类似的作品,水平差距很明显,迎合主旋律的作品,抛开对中国和美国消长的评价,单就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分析而言,还有些大胆的看法,同时也可以看作是中国近阶段外交政策出发点的参考。
  •     很一般很一般,上过他的课,我还是不怀好意的觉得这是博士生代笔之作。或者是我要求太高?
  •     看一半看不下去了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