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瑜伽经》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 > 图解瑜伽经

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年12月第1版
ISBN:9787561340127
作者:[印度] 帕谭佳里(Patañjali)
页数:351页

看图说笑

《图解瑜伽经》是我看的第一本有关于瑜伽正统的书籍。基本上,它是把瑜伽经大义每句都用梵文和中文写一遍,配以图片或文字的解释,全书两个大部分分别讲述了古印度瑜伽起源和修行的要求。虽说是配图书,我还是看了很久(汗一下……)。因为还在学习的阶段,没有领悟能够说的太多。不过我光是看图却看出许多乐趣来。算算我练习瑜伽从初期很懵懂到现在已经蛮久的了,大约我这个岁数的人都有难以磨灭的印象就是小学时电视上放着张蕙兰的瑜伽练习画面,背靠大海春暖花开,是个贴切的描绘。这个初期的清新画面不久就被印度瑜伽的夸张体式画面代替,大多是把身体扭成各种姿势的残念,这是第二幅画面。现在又到了画面升级的时候,《图解》的起始,用图像表示了奎师那的显灵和降世,陆续介绍修行的要求配以的则是修行者的画面。有趣的是,至尊神是典型的印度贵族装扮,大部分的画面中是金光闪闪,霞光万照,体态丰腴,面容和祥,目光炯炯,奎师那和Radharani出现的场合,处处洋溢的是幸福、富足,当然这里应该也包含有印度传统对鲜亮颜色和金制品的偏爱原因。相较而下,修行者则惨淡许多。虽不及现实中恒河边苦行者的不修边幅,不过修行者要求禁欲、苦行、练习肌体,以达到更接近至尊神的境地,总是衣衫褴褛,饥骨碌碌,大部分须发翩翩,瘦骨如柴。没有褒贬的意思,只是觉得颇有意思。抛开经义,从图片也可以很清晰的得知,修行者只有历经苦难、饥饿、贫困才有可能接近至尊神,完成肉体的修行方能领悟到精神上超脱。古老东方的宗教和伦理哲学大抵都是如此,底层众人通过层层磨难,才能向各自的自尊神迈进几步,信众或者教徒多是苦难和悲戚的,而在上的神祗却多是平静、祥和及无忧的。联想起西方的宗教伦理上的图释印象,却是一个大相径庭的逻辑。在上的众神多是痛苦或历经磨难的,甚至悲惨至极,即便是我们从小认为幸福指数最高的希腊众神,想想宙斯要对付那个河东狮赫拉,而赫拉也要完成十二项罪赎,好像也心生许多怜悯。尽管我对东西方的宗教都了解不深,不过看着图画总是觉得妙趣横生。在我看来,东方宗教是向内的,强调的是人对自己的管束和约制,先探究自己,以达完善。也许古东方的宗教哲学都是用真善美的化身来引导人们,希冀他们通过自身的磨练来达到众神所表现和传递的幸福美满,而不幸的事却常常困扰人们,导致他们更加希望靠近神祗们的快乐完满,越是达不到,愈觉苦难未够,这样周而复始。为了达获这样的快乐,却体验了更多的苦难。而西方宗教则多是向外的,探究与他人,你的敌人友人邻人的关系,不过分强调个人的快乐完满,人生来是负有原罪的,一生用来赎罪都不够,哪能快乐呢?上帝为了瓦解人类的快乐而留下的不曾建完的巴别塔,以及耶稣为了替人类赎罪所忍受的磨难,引得信众哭泣一生。那,用苦难来引导人行善一生和用美好来引导人历练一生,优劣之分应该是无从谈起的吧?不过,困苦的人们看到高高在上的神祗那般的快乐和幸福,自己却达不到又凭添哀伤,是不是会失落呢?也许会失落的人真的需要更多磨练吧,哈哈,看图说笑而已。不过,陕师的这个版本不是很严谨,Krishna出现了奎师那和圭师那两个译法,Sa^madhi出现了萨摩地和三摩地,有些也用了浅意的全神贯注来表示,不知道是作者还是编辑的疏漏。不过目前国内这样的书还是很少,本书算不可多得的了。

阅读地址

http://item.taobao.com/item.htm?spm=a1z10.1.4004-142801678.32.atYoKC&id=18074947983http://item.taobao.com/item.htm?spm=a1z10.1.4004-142801678.32.atYoKC&id=18074947983

强烈推荐给与灵修有缘的人

全书分三大部分:1. 瑜伽的起源和历史,以及与此相关的诸神印度神话奇特华丽,蕴含深意,这一部分读起来饶有趣味2. 《瑜伽经》白话翻译及注解公元前5世纪的《薄伽梵歌》和2世纪帕佳谭里的《瑜伽经》开创了瑜伽的经典时期,可谓古印度哲学的集大成者。一点小问题,读下来有些地方很晦涩难懂,不知道是翻译的问题还是我自己不够用心去理解。3. 瑜伽实践修行这一部分用文字配合图解的方式一步一步具体地讲解了坐姿,手印,调息,热身,动作。以此为参考,完全可以自己修行瑜伽,不用花钱去参加那些瑜伽班(滥竽充数的骗子不少)。总之,这部书理论和实践兼备,插图准确精美,非常适合瑜伽自修之人。在此我强烈推荐此书给那些此一轮回和灵修有缘的人。

瑜伽意指联合,是一种很古老的知识

瑜伽(Yoga )这个字的意思是“联合”。古代的印度人相信,人作为个体或部分,是有方法自然地与宇宙整体大我的力量联合起来的。他们称宇宙的整体为“梵”,而“瑜伽”便是达到了“梵我合一”的境界。印度古代的经典,一再提到“瑜伽”,而在其它远古的文化亦有类似的讲法,如中国儒、道两家所说的“天人合一”,便是同样的意思。      瑜伽是一种很古老的知识,虽然其它文化亦有类似的知识,但一般学习瑜伽的人士,皆归宗于印度的古籍,其中较为人熟知的是「薄伽梵歌」(Bhagava Gita)以及帕怛迦利(Patanjali)所著的「瑜伽经」(Yoga Sutra)。「薄伽梵歌」谈到瑜伽三种不同的进路,以适应不同的人。而帕坦迦利所著的「瑜伽经」,更被视为瑜伽的教本。可是这种远古的知识渐渐失传,经典上的境界变成可望而不可及。后来在印度更出现一些瑜伽术士,希望通过一些近乎方术的方法(Trantric Yoga),去提升人体内的能量。名为瑜伽,实则离题万丈。       现在较多人熟悉的是一种当做运动来做的瑜伽,这种瑜伽源出于哈达瑜伽(Hatha Yoga),是帕坦迦利所谈的八支瑜伽之一。在「瑜伽经」,持戒、精进、调身、调息、摄心、凝神、入定、三摩地,是瑜伽的八个步骤。这是从最初步的调理身体开始,一步一步令人达到瑜伽(自觉)的境界。可是目前许多瑜伽课程却将调身这个部分独立来教,不断练习各种式子,这样当然不可能真正达到瑜伽的目的。而且那些式子本来只是为身体有毛病的人而设,一个式子治某种病及穴位。如果将所有式子不加分辨地练,就好像把甚么药都一并吃下肚。在霎哈嘉瑜伽,若那人身体有严重问题,也许要练习某一式子一段时间,否则都可从静坐学起。      每个人体内都有一个内在的能量系统,它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首先是三条经脉:左脉、右脉和中脉。还有七个轮穴(Chakra),由下而上分别是根轮、腹轮、脐轮、心轮、喉轮、额轮和顶轮。这个能量系统最重要的部分是灵量。灵量(昆达里尼Kundalini)梵文本意为“卷曲”,这个能量隐伏在中脉底部盆骨里一块三角形的骨头内,卷曲成三圈半。只有在适当条件下,这个沉睡的潜在能量才会被唤醒,并通过其上的几个轮穴,到达大脑顶部的神经丛,最后穿越顶轮。此时我们便接通了宇宙的能量(合一),同时进入真正的静坐状态。

让你正确看到瑜伽文化的书

瑜伽,名字大家并不陌生,不过现在在中国,甚至世界的大部分地方,瑜伽,恐怕是一种健身操。在印度,孕育了很多宗教和哲学流派,瑜伽也是其中之一。瑜伽不仅仅是健身操,它身后还有5000年的文化积淀。而《瑜伽经》正是两千年前由著名学者帕谭佳里所著的瑜伽经典。千百年来,瑜伽衍生出众多的哲学思想和宗教流派。例如释迦牟尼也是在瑜伽修炼中悟道的。瑜伽的冥想也成为佛教中重要的修行方式。其中,流入西藏的密宗更是大量的继承了瑜伽的理论、形式及咒语。对瑜伽的历史了解,更有利于我们理解和理清佛教的发展脉络。首先,瑜伽的哲学思想是梵我相连。通过自律、奉行、端坐、控制呼吸、收回感知力、集中注意力、冥想、全神贯注八个方面的修持,最终追求达到“梵”,也就是我理解的佛教所提倡的“无”的境界。我们所熟知的佛教,和瑜伽有很多相似、继承的文化,例如轮回,自我修持,控制,寻找内心。而瑜伽更明确的追求世界的真相是我是灵魂,躯体只是借用,时间永恒,灵魂不灭。而与基督教所提倡的,我是躯体,灵魂只是暂住有本质的区别。瑜伽追求冥想,用来呼唤自己的灵魂和正确地认识,用灵魂看待世界,而不是用眼睛看待世界。追求灵性生活,才能正确面对世界上的生离死别,纷纷扰扰。而瑜伽经特别提出,在冥想过程中,很多人可能会得到特殊的能力,这番而不是瑜伽追求的境界,因为这些特殊的能力反而会成为追求最终“梵”的境界的障碍。不管怎样,从瑜伽和后来衍生出的佛教密宗可见,咒语(曼陀罗)是其中重要的手段。而瑜伽、密宗衍生出的养生文化,目前正越来越的受到人们的关注。这本书详细而庞杂的历史介绍,对于普通的读者来说已经足够。

令人疑惑,惊奇,震撼的灵性手册

瑜伽经是一本令人惊讶的书。读瑜伽经的时候,常令我有恍惚之感,那些句子,需要放下书,发会呆,才能领会,或者根本不懂。更多的时候是惊异,若是你是一个灵性世界的探寻着,所有的疑惑会在这本书得里到完美而深层的答案。而且毫无疑问的,作者,那个几千年的印度人,瑜伽的讲述者,他的思索比你深广一千倍。他的智慧无人能及,他的话语每句每字好像箴言,他对于灵性世界给出了一个完美深邃又简单,辽阔的解析。他的智慧的深邃与广阔令人叹服。句子难懂却一点不是故弄玄虚,可能书中的每句指导需要的是终生的实践,因为在古印度,瑜伽是与神明接近的方式,瑜伽严谨又需要终生的修行。在现代社会很难想象有人会抛弃世间的一切到深山中苦修,但是,在尼泊尔旅行时确实亲眼所见苦修的瑜伽士,他们的额头绘画了与书中描述一致的图案。古老的传统,古老的追寻并没有现代文明的泛滥而完全的泯灭。外来的游客往往觉得藏族人五体投地的朝拜很愚昧,有那样的时间为什么不去工作,不去赚钱呢。同样,现代人看苦修的瑜伽士也会觉得他们愚昧,抛弃了世间的一切,忍受种种的苦行,追寻的是一个及其不可理解的虚幻的目标。梵我相连。真的会是如此吗。瑜伽经所诉,与佛教的理论及其相似。人生无非两种目标,一个是向内,一个是向外。向外的追寻是名与利,还有情感。向内的追寻是心灵的探寻和信仰。这个两个完全相反的方向。也是两个不同的世界。读书也是有缘分的,最另自己觉得好笑的是06年买了一本书,到09年才拿出看。其中三年的时间。瑜伽经也是如此,初读的时候惊讶,然后到底因为它晦涩放在一旁,隔了一年,最近拿出来读了几天,任是惊讶,然后又放在一旁。但是它真的可以读一辈子。当物质自然的清明属性和灵魂处在绝对平衡的状态时,灵魂便完全自由了。关于自由,瑜伽经如是说。

又一本“六经注我”

从书中看到,中文译者嘉娜娃是瑜伽一派外士纳瓦(奉爱瑜伽,即“信”瑜伽一派别)的修行者,如她没在中译时强加她的教义,那英译者也是外士纳瓦派人士。《瑜伽经》作为一本古代梵文经典,各瑜伽教派都作出自己的翻译、解释,以证明本派的正确性和权威性。这种情景在各多样化的宗教系统都有:基督教、犹太教、佛教,各派都对经典作出自己的解释,以确立本派的正确性。在中国,最近的于丹讲论语现象也是“六经注我”吧,于的论语和我D的当前政策是不谋而合啊,与众多一直被我D教育和培养的受众的理解也是不谋而合啊,他们坐到一起,成就了金钱与宣传的有谋而合啊。这本书则是《瑜伽经》注外士纳瓦派,在翻译、解说瑜伽经文的章节,有些地方说其他人对瑜伽经的解释是错误的,有的段落不提瑜伽经原文,直接开讲外士瓦纳教义。对于初学瑜伽者,广泛了解关于瑜伽的各家各派的教义,再择其合适而学之,是否会更好呢?


 图解瑜伽经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