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场电影

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2-1
ISBN:9787533935726
作者:(日)村上龙
页数:236页

内容概要

村上龙(Ryu Murakami)
1952年出生于日本长崎,著名小说家,电影导演。
1976年发表处女作《无限近似于透明的蓝》,一举夺得第19届群像新人奖以及第75届芥川奖,该作品的尺度之大在当时引起不小的社会骚动,并掀起“透明族”风潮。作为一部弥漫着迷幻药气息的非常规青春小说,至今销量已过350万册,是日本最著名的畅销书之一。1980年,作品《寄物柜婴儿》获得野间文学新人奖。2000年,长篇小说《共生虫》获得第35届谷崎润一郎奖。另有多部作品被改编成电影,获得较大反响。
在日本,村上龙与村上春树被并称为“双村上”。相较于村上春树作品中冷峻的批判特质,村上龙更多的是通过作品让青年人理解人生的苦难,掌握认识世界的方法,自立并努力寻找未来。如果说,村上春树的作品是偶尔凌厉的爵士乐,那么,村上龙的作品就是永远年轻的摇滚乐。

作者简介

村上龙编著的《最后一场电影》中12个篇章,皆是由著名的电影命名,村上龙描写属于他青春时期的自我意识。依然游走在社会边缘,而这些电影参与了他的人生,激发他要继续活下去的动力。村上龙看完费里尼的作品「生活的甜蜜」,让他有生以来,第一次无论如何要把内心想法和别人分享,他急奔到朋友处所却扑了个空,於是留下了一张纸条,留下年轻时满腔热血的宣言。
当这种迫切想分享却又无处投递的心情,竟让人瞬间变得百般寂寥,有可能,在看完《最后一场电影》后,从村上龙的文学更明白了自己,我们,就不再是孤寂的人了。


 最后一场电影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5条)

  •     村上龙确实算得上是大手笔,平静的叙述,娓娓道来的一整本书九个故事,讲的却都是同一段经历,如同一部电影不断切换视角,如同一幅摄影作品不停变换角度从而表现出意境完全不同的好几个情节一样。其实整本书贯穿其中的便是洋子,每一个故事里都在反复一句话,那个极瘦的性欲极其旺盛的女子,以及他们在床上度过的暗无天日的所有周末,男主是爱洋子的,尽管男主是个不那么负责任,风流成性的社会底层的混混式的人,堕落却不甘堕落,不甘却又懒得挣扎,就像一只猫蜷缩在角落平静地看着人是冷暖,所有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亦是别人的事,所有别人的悲喜也都牵动着自己,世界都是这么复杂的一个多面体,人与人之间看似毫不相干其实去哦有着千丝万缕的贯通。旧的画面反反复复,说了一段时光,也说了一些再也回不来的曾经。看到的是美好,也看到了苍凉,这就叫做过去,在以及里面反反复复,一个画面好几个视角,不停反复,然后让你偶尔悲伤,扛着悲伤继续往前走,后来你发现不知不觉你成了一个作家,一个歌手,或者一个别的。就是这样。
  •     村上龙的小说狂妄放肆,剑走偏锋。我猜他一定不喜欢村上春树那样独自长跑,而是喜欢搏击,一拳将对方击败,出奇制胜。所以看他的短篇小说是很过瘾的,即便是类似于[69]那样的长篇,我也更中意书中那些胡扯的桥段。这本书的十二个故事看似大体相似,实则各有叙事的重点,十二部电影为小说注入奇招,拆解出一段莫名其妙的热闹时光。也许每个人的青春都是在过关与失去,最后一无所有,才发现自己已站在山顶。最近我知道自己失去了一位朋友,这种感觉就像发现自己老了好几十岁一样。村上龙的小说看了一半,生活中的各种误解与决绝倒是层出不穷。后来当我意识到这种失去无法挽回的时候,是在电影院看完一部闹哄哄的电影。周围忽然一片光亮,折叠椅的翻涌声响巨大,离席的人高谈阔论撕开片尾曲的呜咽,那一刻牵动大脑深处一根敏感神经,莫名的失落感彻底涌来。我竟忽然意识到我就这么失去了那位朋友,即便我们山水相隔,但那样真实而笃定的离席刺痛神经,那一刻我竟对自己失望得哑口无言。这是电影这种形式所带给我真实的触痛感,就像村上龙的小说一样,一击致命毫不留情。作者在书里写道[与其说是因为还没找到自己想要追求的目标才会这样虚掷光阴,倒不如说其实非常享受浑浑噩噩的现状。一种时间正在向我进攻的感觉。]那么是不是意味着,你在现有生活的围困之中,一旦清醒过来就等同于必须去接受或多或少的失去,人也好,习惯也好,看过的小说也终于翻到最后一页。以前我觉得青春无非是各种无能为力,虽然不至于弥漫作者在书中反反复复所写的那些毒品、摇滚乐、饮酒、女人、电影和无所事事。但是现在回头去看,只有离别是注定好的。我以前觉得朋友不要太多就不至于落得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处境,原来再少的人一旦与你诀别就可能是真的诀别了,那样的破碎与不堪即使是坐下来看第二遍电影也找不回当初的那份信任。难怪村上龙要说,[电影只是最强的迷幻药]。最近,围绕一部年轻导演的电影出了几首主题曲,还有一些故事。我喜欢其中一首叫作[后会无期]的歌,它很直接,告诉你离开就是离开。其实,我在村上龙的小说里读到的也是这种直白的语调,不做任何修饰和挽留。与主人公日以继夜贪恋做爱的奇瘦女子“洋子”,想必在床上肆意挥霍那份过剩的情欲之时也没有想过两人多年之后在电话里只能讨论一部叫作[蓝丝绒]的电影以及一些无关痛痒的寒暄。作者常常喜欢在小说的结尾写上[后来,她再也没有出现过]。那些来不及说再见的人和时间,曾经是我们身体里过剩的欲望、假的大麻、深夜车厢里的一次交谈或者就是大雨倾盆时看过的最后一场电影。我知道其实那么多[无所谓]的情节反而是写作者[有所谓]的反隐,就仿佛跌入水中,眼睛里、嘴里、呼喊里都是无处可逃的水而已。在主人公生命中出现过的女人“洋子”,直到消失后才成为了书中一句沉吟的叹息,但他一定对她有着区别于身体需求的另类迷恋。虽然笔墨不多,他写与她的对峙、猜测,试探、拆穿——不过就是任何一场平淡无奇的恋爱经历,但正是这样的经历堆砌成我们生命中最真实的孤独。作者在第一篇小说中写道“我并不是对樱井有什么特别的感情,归根究底,是除了他之外,没有人可以和我分享看了[生活的甜蜜]后的感想。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无论如何,都想把内心的想法和别人分享的一刻。”可是作为朋友的樱井要应付就职考试,他放弃了大门、披头士的歌,放弃了一起拍电影的理想,只留下“我”独自一人去看完费里尼的电影[生活的甜蜜]。虽然作者从头到尾没有写过一句对朋友的叱责,但是这样的离别就是无可挽回的。谈论孤独并不算是可耻的事情,人就是这样一种不愿满足的生物。看完好看的电影,抽完烟,酒醒之后,吃完饭,早晨醒来,十年之后——你怎么可能要求任何事情都如初相见。与其说人在面对时间的无法挽留时做出了一些选择,不如说后会无期才是人与人相处的最好状态。好的电影和小说也应该是这样的,无法重复。那么,曾经在你生命中出现过的人,应该再也不会出现了。当然以上都是我胡扯的。
  •     电影是百味人生的浓缩,这点无需置疑。而因为这本书,不管它扯得和这些电影有多么藕断丝连,依然有去窥望的想法。正值上影举办了费里尼的电影展,我揣着两张电影票走入剧场观看了这场黑白,冗长的老电影。看完后我依然在思索电影和书的关系,顿觉悟,即使再怎么样分析都无法领悟。因为观影的人带有自己的际遇和思想,当时的时代背景,于是乎,当我们脑海要给一部电影一个定义,那便是,在你观看的那个阶段,你自己的状态和赋予电影的感情色彩。时常想到那个大三的下午,在大学三教的破旧阶梯教室里,上着电影欣赏课。无对白的,情节模糊,甚至晦涩难懂的电影,在如今看来,却有太多片段被铺上了一层颜色,这颜色,其实就是当时的心情罢了。电影人生,看书的人,会去琢磨村上那一段段与电影有纠缠的故事,而在我看来,他重点是在叙述这些故事,迷离,徘徊在他脑海的人像,梦想,欲望。看电影和做爱,都是一边享受人生的甜,一边彻悟着人生的苦。想必,有些人,永远会在看完电影和书本后有所思考吧。

精彩短评 (总计49条)

  •     性与无力
  •     看了一半看不下去,待有空再翻。
  •     看完后,我把这本书带给一进了精神病院的好朋友,希望他看完后会好起来。
  •     你也可以无恶不作的荡过最迷茫的青春
  •     
  •     去年看了料理小说集,今年看了电影小说集。果然是一枚放荡不羁的青年大叔啊。
  •     电影终究是私人的享受
  •     《村上龙电影小说集》。总体来说不错,不足之处是后来每篇文章都把相同的一段经历作为背景一再提及,也许是当初每篇是单独登载来着,但是集结成书应该精简下吧?
  •     矢沢くん
  •     翻译很烂,叙述重复,跳着看完
  •     这个满篇自作聪明的翻译,看得我尴尬症都犯了。
  •     跟电影有关的青春故事
  •     三星半
  •     只是有些感慨,那么年轻就看那么多的电影音乐,而我们十八岁的时候懂得什么呢
  •     太爱最后一篇野帮伙
  •     名叫洋子的奇瘦女子
  •     在图书馆里看到这本书,一排白书皮夹着一本黑色的,突兀。分几次到图书馆看完的,看不懂,但又觉得好看,这大概和看 从你的全世界路过 一样的矛盾吧
  •     “七〇年代的残酷青春,电影是最强的迷幻药”
  •     有一半的篇幅在前情概要...
  •     yoko应该是村上龙潜意识最喜欢的女人吧
  •     读起来还不错,仔细一看果然是出道时期的村上隆。叛逆浪漫但是诚实。诚实是一个靠个人气质立足的作者可以拥有的最好的品质之一。日本社会可以畅销村上龙也是令我刮目相看。ps:洋子是真爱啊,到哪里都先提起洋子。
  •     3.5
  •     这本比比<孤独美食家>还好看
  •     交叠。灵感。故事连缀成目眩的迷幻的全景。第一个故事赛高…
  •     被一段文字吸引的,“只有两样东西在提醒我还活着,一样是日以继夜地做爱,一样是无穷无尽的电影”好爱这文字!一切都是虚妄,真实的欲望才是我们该面对的。
  •     不予置评
  •     每一章都要提一样的事,就好象电视剧前情提要一样,我是真不能理解,不过里面提的电影值得一看,我也听了不少提到的歌手乐队的歌
  •     我和洋子的约会方式只有一种——做爱。我深切感受到这和那种纯粹出于性饥渴的疯狂发泄不同,说白了,有点像热衷于学校课外活动小组的那种,每次放学以后都会自觉留到很晚,满怀旁人所无法理解的热诚投入到戏剧或棒球的练习中去,不管寒暑,不怕辛苦。
  •     一开始以为是短篇同合集,没想到是十二个故事,重叠的故事组成全景。
  •     最后读者评论部分放的真好,艺术家——艺术作品——读者——作品与读者的读者
  •     无力感
  •     同笑着看完《69》想比,这本书少了很多幽默,但它是引起共鸣的。这应该就是青春吧,虽然青春这个词现在被用来标注很多恶心,空洞的东西;相较之下,在毒品和性爱中的矢崎一点都不那样,而是无序却有意识的过自己的生活,无所事事也是生活状态啊,洋子和纪美子对YAZAKI才华的信任,兑现与否并不重要,相互依赖,虽然生活状态难说健康,但也不坏吧。
  •     12部电影,像12星座,从不同视角重现当时那段懵懂岁月。画风猛烈,依稀发生在眼前,那时候的人们可以那么真诚、明媚,又如何变换成如今压抑、沉闷的年代。Last but not least,翻译地不错。
  •     翻译好烂。
  •     每一篇短文开头都是 和比自己大五岁的女人交往云云…文中很多好电影和音乐,极具个人风格。以自己经历为蓝本,以日本70年代的大环境为背景。不推荐吧。之前还看过村上龙的《无限近似于透明的蓝》,和这个是差不多的内容。令我对这位作家都有点思维定势了。下次再试试看有没有别的风格的。
  •     可以不看
  •     每篇开头重述与洋子云雨与交代过去,读的多了就有点反感..
  •     日本的男作家如果不写点床戏就不会写作了
  •     一段嗑药滥交的青春够出六七八本书……读完没有啥电影留下印象,挥之不去的就是那个奇瘦的叫洋子的性欲狂……
  •     的确章章都有前提概要真是神烦,但就像是层层堆叠的立体纸雕画一样,只能翻到最后才知道究竟是什么模样。
  •     从“无限透明的蓝”到“最后一场电影”到“69”,贯穿了60年代的村上龙,奇葩的日子,哈哈。
  •     翻译风格无法恭维。
  •     看村上龙的这类小说,总是让我发自内心地激起一股来自生命最深处的热情和感动,我非常喜欢。就是翻译得略怪
  •     乏善可陈。
  •     村上龙这辈子 真是值了
  •     非常难看
  •     还不错,繁复地讲同一时期的事情,就不怕会记错了。但觉得跟电影联系不大
  •     我觉得当时的生活真是颓废的令人心惊
  •     这本书让我欠了学校图书馆11块多,然而我卡里1块不到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