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病

出版社:袁少英、 覃湛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13-04出版)
出版日期:2013-4
ISBN:9787506759809
页数:295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   吴鞠通 (创立三焦辨证,治浊重在湿热) 【医家简介】 吴鞠通(1758~1836),名瑭,字配珩,江苏淮阴人,青年时攻科举习儒,19岁时父亲病故,于是弃儒学医,尤其关注温病研究,后因检修《四库全书》,得以阅读吴又可的《温疫论》和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在继承叶天士理论的基础上博采古今,撰写了《温病条辨》,使中医的基本治法在外感病和热性病方面得到进一步完善,为后人留下了许多优秀方剂,沿用至今,并提出三焦辨证,为清代温病四大家之一。 相关著作:《温病条辨》、《医医病书》、《吴鞠通医案》,后编成《吴鞠通医学全书》。 【主要学术思想和主张】 吴鞠通在继承前人理论和证治经验的基础上,创立了温病三焦辨证理论,说明温病自上而下的传变规律,补充了卫气营血辨证的不足;并在这一基础上又提出了“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的治疗原则,形成了一整套温病辨证治疗体系,命名九种温病。 【精选验案】 案1 普,三十八岁。小便淋浊,茎管痛不可忍,自用五苓、八正、萆薜分清饮等渗湿,愈利愈痛。细询病情,由房事不遂而成。余日:溺管与精管异途,此症当治精管为是。用虎杖散法,现无虎杖草,以杜牛膝代之。 杜牛膝五钱 当归三钱 降香末三钱 麝香五厘桃仁泥三钱 两头尖三钱琥珀六分丹皮三钱一帖而痛减,五帖而痛止,七帖而浊净。后以补奇经而愈。 案2 王,十七岁。湿土司天,湿热下注,致成淋症,茎肿。 萆解三钱 白通草一钱 甘草梢三钱 茯苓皮五钱 滑石二钱 生苡仁五钱车前子二钱 泽泻三钱芦根三钱十五日,于前方内,加:黄柏炭(三钱)。 案3 郎,五十六岁。便泄带血,既有膀胱之湿,又有小肠之热,用导赤合四苓汤法。 猪苓三钱茯苓皮五钱 萆解五钱 泽泻三钱 次生地五钱 甘草梢一钱 淡竹叶二钱木通三钱 飞滑石五钱十二月初一日,少腹痛,于前方内,加:川楝子三钱,小茴香炭三钱。 案4 叶,四十五岁,乙酉年七月初一日。金实无声,六脉俱弦,痰饮兼之湿痹,小便白浊,先与行湿。 茯苓皮五钱川革解五钱 通草一钱桂枝五钱 防己三钱蚕砂五钱 半夏五钱杏仁泥四钱 生苡仁五钱 甘草一钱 滑石六钱服七帖。

书籍目录

上篇古代医家 精浊 朱丹溪(滋阴降火,兼清湿热) 薛己(二天并重,滋其化源) 孙一奎(命门学说,擅长温补) 龚廷贤(便浊病在心肾,治需分赤浊白灼) 张景岳(力主温补精血,治浊兼以分清) 张璐(辨别湿浊,治其兼证,泻热补虚) 程国彭(八纲辨证,八法治病,肾虚湿热论精浊) 叶天士(首创药入奇经之论,擅用血肉有情之品) 吴鞠通(创立三焦辨证,治浊重在湿热) 王旭高(治杂病用五行生克,调脏腑尤善治肝) 张聿青(善治湿温,切脉求真) 费绳甫(虽以苦寒清湿热,必兼甘淡养胃阴) 精癃 李呆(滋肾通关,化气通癃) 罗天益(热证用灸,温补中焦) 龚廷贤(通癃宜清膀胱与肾之热,兼补下焦元气不足) 吴鞠通(创立三焦辨证,治浊重在湿热) 谢星焕(治癃不惟沉寒淡利,气化必究闭寒之因) 陈莲舫(清上摄下,清养和养) 阳痿 张景岳(法以温补,药贵专精) 傅青主(宗五行学说,重阴阳互根) 陈士铎(兴阳不独补命门,振痿仍需调脏腑) 叶天士(治痿辨脏腑虚实,用药归五行奇经) 何梦瑶(痿因有六,当辨虚实) 王九峰(补肾治痿灵活多变,燥湿泄热不忘养阴) 王旭高(壮胆生气,养神兴痿) 早泄 巢元方(肾气虚弱,见闻精溢) 万全(阳举昂振需三至,全在肝心肾气升) 陈士铎(博采诸家之长,发扬青主学术) 叶天士(擅治温病,甘润养胃) 无子 巢元方(无子不独责女疾,精冷脉微是病因) 严用和(益肾生精,以节嗜欲) 陶本学(男女同治,各察其原) 龚廷贤(无子源于元阳虚损,育麟犹需补髓添精) 陈士铎(探脏腑虚实定育麟之法,配寒热温凉达延嗣之功) 程国彭(无子需责心不静,男需葆精女调经) 朱时进(壮阳滋阴) 遗精 朱丹溪(梦遗专主乎热,精滑专主乎湿热) 龚廷贤(心不摄念,肾不摄精,治在心肾) 陈士铎(梦遗虽责火扰精,仍需明辨心肝肾) 曹仁伯(遗精重在心肝肾,清肝泻心补肾阴) 王旭高(肝肾论治,兼顾湿热) 陈莲舫(清上摄下,清养和养) 唐宗海(精血同源藏胞中,治精者必治胞) 费绳甫(脾肾并补,清肝化湿) 子痈 王维德(以消为贵,以托为畏) 陈莘田(疏泄分渗清肝热,益气托毒散痈结) 陈莲舫(清泄疏和,轻灵平稳) 水疝 汪石山(补中益气是根本,渗湿行水治水疝) 万全(水疝初起宜疏渗,日久宜辨实与虚) 吴昆(祛风胜湿除水疝,托里升阳不伤正) 李中梓(培补脾肾二天,温化寒湿利水) 尤恰(以法类证,逐水除湿) 吴谦(治疝左右分气血,尤别虚湿热与寒) 何梦瑶(淡渗利水,谨防伤阴) 吴仪洛(成方切用,禹功治水) 陆以淮(精于辨证,反复推敲) 陈莲舫(治以疏和,兼顾寒热) 下篇近现代医家 慢性前列腺炎 张锡纯(衷中参西,勇创新方) 丁甘仁(贯通伤寒与温病,辨湿热偏胜治浊) 邹云翔(孟河一脉,用药轻灵) 王渭川(清热化湿,随症加减) 胡希恕(炎是客邪证各异,虚实不同治有殊) 程门雪(孟河学派,用药轻清,善用经方) 黄宗勖(内外同治,三法并施) 屠揆先(辨证重在含从,下药须善调配) 万友生(湿热瘀阻勿忘虚,尿后阴痛辨虚实) 张珍玉(从肝论治,灵活变通) 谢海洲(清泻相火,益肾涩精) 史道生(杜绝诱因,解毒散结,清涤下焦) 徐福松(融古今中西男科精华,创“腺、性、精、育”男科纲目) 曹开镛(辨证论治,著书立论) 王琦(瘀浊阻滞论精浊,分期论治用经方) 崔学教(以通为用,内外用药) 戚广崇(药以清利活血为主,辅以疏肝理气) 陈志强(中西结合,温通清化) 秦国政(从疮疡论治慢性前列腺炎) 前列腺增生症 施今墨(升阳导浊,辛通行水) 蒲辅周(温肾阳,滋肾阴,天人合一) 熊寥笙(百岁中医,阴平阳秘) 邢锡波(补气益肾,行水通闭) 盛国荣(宜上通下利,肺脾肾论治) 陈伯成(滋肾清热,宣气化瘀,利窍通闲) 万友生(化湿祛瘀,升清降浊) 陈树森(补肾益气,活血化瘀,软坚散结) 谢昌仁(通腑泄浊,清利州都) 颜德馨(治癃闭重在气化,内外同修) 张琪(消补并用,寒温齐施) 屠金城(清热利湿,通调水道) 印会河(中西并促,疏肝散结) 王国三(升阳举陷,补益脾肺) 戚广崇(本在肾虚,标在血瘀) 秦国政(精癃水闭属瘀结,清利提补创新方) 阳痿 施今墨(十纲辨证,善用药对,方大力宏) 张子琳(尤重先天命门火,不忘后天养脾阴) 张梦侬(补肾填精起痿,蜜丸和缓图治) 王乐亭(针灸并用,重视督脉) 胡希恕(扶正祛邪,调和阴阳,经方治痿) 陆瘦燕(补肾疏肝,针灸治痿) 盛国荣(补虚不忘辨别虚实寒热,气血盛衰) 郑孙谋(审因察理,辨证论治,不囿补肾) 罗元恺(调精种子,补肾活血) 朱良春(补肾疏肝,善用虫药) 赵绍琴(疏调气机,升清降浊) 周仲瑛(治痿不囿肾虚及湿热,尚有郁、瘀、痰、寒) 时振声(疏肝活血,情志疏导) 刘冠军(针药并进,注重脉学) 徐福松(脾胃为体,肝肾为用,辨明虚实) 王琦(从肝论治,并调情志,重瘀气郁) 陈德宁(填精活血,从心论治,善用膏方) 戚广崇(善用经方,辨证论治) 陈志强(实者宜速,虚者宜缓,兼郁者当先解其郁) 早泄 施今墨(十纲辨证,补阳济阴) 黄宗勖(针灸为主,配以中药,辨证论治,分为八法) 戚广崇(早泄治在心肾,调神重在疏肝) 不育症 黄宗勖(不育症需查病因,针药并用常显灵) 颜德馨(不育之证,逐血府之瘀,并振阳道) 陈文伯(调和阴阳,以肾为本) 李广文(温肾壮阳) 徐福松(二类八法,标本同治) 王琦(无子不惟精少肾虚,兼夹湿热瘀血毒虫) 戚广崇(衷中参西,强调辨病、因、证) 陈志强(先辨病,后辨证,疏肝健脾补肾) 陈德宁(健脾补肾,药食并用) 黄海波(增精强肾重在固本,通血壮阳兼顾滋阴) 秦国政(从精室论治不育症) 睾丸、附睾炎 袁鹤侪(调气化湿,调肝益肾) 施今墨(寒热并用,喻散于通) 陆观虎(祛寒理气,疏肝解郁) 章次公(通利二便,邪有出路) 龚去非(辨病辨证,专方专药,伏其所主) 张赞臣(急宜清热利湿,疏肝理气;慢宜滋阴除湿,化痰通络) 许履和(审部求因,审经求治) 顾伯华(清利湿热,泻肝胆实火) 刘渡舟(经方论治,辨证加减) 李今庸(疏肝理气,化痰去浊) 徐福松(融古今中西男科精华,创“腺、性、精、育”男科纲目) 戚广崇(活血化瘀,散结消痈) 杨培君(散寒止痛,和营通脉) 陈志强(急性宜清,慢性宜温) 精囊炎 李斯炽(滋肾泻火止血,兼除湿热) 漆济元(滋阴泻火,补肾摄精) 许履和(滋阴降火,凉血止血) 颜德馨(急则清热化瘀,缓以滋阴降火) 徐福松(阴虚湿热,兼顾气血) 王久源(塞流、澄源、复旧) 王琦(清热凉血,滋阴降火,不忘祛瘀) 戚广崇(活血化瘀,理气散结,补脾益气) 陈志强(宗血证论,止血、消瘀、宁血、补血)

编辑推荐

《古今名医临证实录丛书:男科病》致力于吸取先贤及当代男科学术名家精髓,继承与发展男科事业,大胆探索,求同存异的动机,编者根据年代与编者次序,搜集了古今历代中医名家的医论医话、验方效方及精选验案,并对医家的主要学术思想与临床特色做了概述。《古今名医临证实录丛书:男科病》内容丰富,资料翔实,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和文献参考价值,能够帮助读者开阔视野,增进常识。

作者简介

《古今名医临证实录丛书:男科病》为古今名医临证实录丛书之一,书中选取了古今名医对男科疾病的证治经验,并且多选取对男科疾病确有阐发、有医案佐证的医家经验,部分加入医家对该病的医论医话及验方效方,旨在为临床中医诊治男科疾病提供借鉴。


 男科病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